熱輻射成像實驗_第1頁
熱輻射成像實驗_第2頁
熱輻射成像實驗_第3頁
熱輻射成像實驗_第4頁
熱輻射成像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重 慶 大 學 物 理 實 驗 報 告 物理學院 2015 級 物理學 專業(yè) 姓名 高曉君 學號 開課學院、實驗室: 物理學院、DS1208試驗時間:2016年4月18日課 程名 稱近代物理實驗1實驗項目名 稱熱輻射成像實驗實驗項目類型驗證演示綜合設計其他指 導老 師劉安平成 績實驗目的:1、 研究物體的輻射面、輻射體溫度對物體輻射能力大小的影響,并分析原因。2、 測量改變測試點與輻射體距離時,物體輻射強度P和距離S以及距離的平方S2的關系,并描繪P-S2曲線。3、 依據(jù)維恩位移定律,測繪物體輻射能量與波長的關系圖。4、 測量不同物體的防輻射能力,你能夠從中得到哪些啟

2、發(fā)?(選做)5、 了解紅外成像原理,根據(jù)熱輻射原理測量發(fā)熱物體的形貌(紅外成像)。實驗原理:熱輻射的真正研究是從基爾霍夫(G.R.Kirchhoff)開始的。1859年他從理論上導入了輻射本領、吸收本領和黑體概念,他利用熱力學第二定律證明了一切物體的熱輻射本領r(,T)與吸收本領(,T)成正比,比值僅與頻率和溫度T有關,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 (3-1)式中F(,T)是一個與物質無關的普適函數(shù)。在1861年他進一步指出,在一定溫度下用不透光的壁包圍起來的空腔中的熱輻射等同于黑體的熱輻射。1879年,斯特藩(J.Stefan)從實驗中總結出了黑體輻射的輻射本領R與物體絕對溫度T 四次方成正比的結論;1

3、884年,玻耳茲曼對上述結論給出了嚴格的理論證明,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 (3-2)即斯特藩-玻耳茲曼定律,其中為玻耳茲曼常數(shù)。1888年,韋伯(H.F.Weber)提出了波長與絕對溫度之積是一定的。1893年維恩(wilhelmwien)從理論上進行了證明,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 (3-3)式中b2.8978×10-3( m.K )為一普適常數(shù),隨溫度的升高,絕對黑體光譜亮度的最大值的波長向短波方向移動,即維恩位移定律。1900年,英國物理學家瑞利(Lord Rayleigh)從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律出發(fā),推出了黑體輻射的能量分布公式: (3-5)該公式被稱之為瑞利·金斯公式,公式在長

4、波部分與實驗數(shù)據(jù)較相符,但在短波部分卻出現(xiàn)了無窮值,而實驗結果是趨于零。這部分嚴重的背離,被稱之為“紫外災難”。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M.Planck),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采用內插法將適用于短波的維恩公式和適用于長波的瑞利·金斯公式銜接起來,得到了在所有波段都與實驗數(shù)據(jù)符合的很好的黑體輻射公式: (3-6)式中,均為常數(shù),但該公式的理論依據(jù)尚不清楚。這一研究的結果促使普朗克進一步去探索該公式所蘊含的更深刻的物理本質。他發(fā)現(xiàn)如果作如下“量子”假設:對一定頻率 的電磁輻射,物體只能以h為單位吸收或發(fā)射它,也就是說,吸收或發(fā)射電磁輻射只能以“量子”的方式進行,每個“量子”的能

5、量為:E = h ,稱之為能量子。式中h是一個用實驗來確定的比例系數(shù),被稱之為普朗克常數(shù),它的數(shù)值是6.62559×10-34焦耳秒。公式(3-6)中的,可表述為:,,它們均與普朗克常數(shù)相關,分別被稱為第一輻射常數(shù)和第二輻射常數(shù)。 實驗儀器:DHRH-1測試儀、黑體輻射測試架紅外成像測試架、紅外熱輻射傳感器半自動掃描平臺、光學導軌(60cm)計算機軟件以及專用連接線等實驗步驟:一、 物體溫度以及物體表面對物體輻射能力的影響。1、將黑體熱輻射測試架,紅外傳感器安裝在光學導軌上,調整紅外熱輻射傳感器的高度,使其正對模擬黑體(輻射體)中心,然后再調整黑體輻射測試架和紅外熱輻射傳感器的距離為

6、一較合適的距離并通過光具座上的緊固螺絲鎖緊。2、將黑體熱輻射測試架上的加熱電流輸入端口和控溫傳感器端口分別通過專用連接線和DHRH-1測試儀面板上的相應端口相連;用專用連接線將紅外傳感器和DHRH-I面板上的專用接口相連;檢查連線是否無誤,確認無誤后,開通電源,對輻射體進行加熱,見圖3-2所示。3、記錄不同溫度時的輻射強度,填入表1中,并繪制溫度-輻射強度曲線圖。表1:黑體溫度與輻射強度記錄表溫度t()202530.80輻射強度P(V)4、將紅外輻射傳感器移開,控溫表設置在60,待溫度控制好后,將紅外輻射傳感器移至靠近輻射體處,轉動輻射體(輻射體較熱,請帶上手套進行旋轉,以免燙傷)測量不同輻射

7、表面上的輻射強度(實驗時,保證熱輻射傳感器與待測輻射面距離相同,便于分析和比較),記錄表2中。表2:黑體表面與輻射強度記錄表黑體面黑面粗糙面光面1光面2(帶孔)輻射強度(V)二、 探究黑體輻射和距離的關系1、按照實驗一的步驟2把線連接好,連線圖同圖3-2。2、將黑體熱輻射測試架緊固在光學導軌左端某處,紅外傳感器探頭緊貼對準輻射體中心,稍微調整輻射體和紅外傳感器的位置,直至紅外輻射傳感器底座上的刻線對準光學導軌標尺上的一整刻度,并以此刻度為兩者之間距離零點。3、將紅外傳感器移至導軌另一端,并將輻射體的黑面轉動到正對紅外傳感器。4、將控溫表頭設置在80,待溫度控制穩(wěn)定后,移動紅外傳感器的位置,每移

8、動一定的距離后,記錄測得的輻射強度,并記錄在表3中,繪制輻射強度-距離圖以及輻射強度-距離的平方圖,即P-S和P-S2圖。5、分析繪制的圖形,你能從中得出什么結論,黑體輻射是否具有類似光強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規(guī)律? 實驗記錄:一、物體溫度以及物體表面對物體輻射能力的影響(1)黑體溫度與輻射強度記錄表(2)黑體表面與輻射強度記錄表黑體面黑面粗糙面光面1光面2(帶孔)輻射強度(mV)0.9980.7020.6830.665二、探究黑體輻射和距離的關系(3)黑體輻射與距離關系記錄表距離S(mm)340320300280260240220輻射強度P(mV)0.640.6520.6630.6710.67

9、80.6850.697距離S(mm)20018016014012010080輻射強度P(mV)0.7020.7090.7260.7860.8450.9111.024距離S(mm)6040200輻射強度P(mV)1.1081.2141.2411.247數(shù)據(jù)處理:一、物體溫度以及物體表面對物體輻射能力的影響(1)黑體溫度與輻射強度記錄表溫度39.91743.09145.16648.27950.35453.52855.725輻射強度0.6370.6410.6470.6520.6540.6590.663溫度58.89960.97463.1165.24768.48170.61872.815輻射強度0.6730.6760.6830.6880.7010.710.717黑體溫度與輻射強度關系圖:擬合后得到關系式:T=0.53614+0.00238P。溫度與輻射強度滿足線性關系。(2)黑體表面與輻射強度關系:黑體面黑面粗糙面光面1光面2(帶孔)輻射強度(V)0.9980.7020.6830.665物體的輻射面對熱能吸收越大,表面的輻射強度越大,所以可以看到黑面輻射最大,隨著輻射面越來越光滑,顏色越來越白,輻射強度也越來越小。二、探究黑體輻射和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