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管理辦法09723_第1頁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管理辦法09723_第2頁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管理辦法09723_第3頁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管理辦法09723_第4頁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管理辦法0972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09723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目錄一、實驗室人員準入制度二.設施/設備監(jiān)測,檢測和維護制度三、健康醫(yī)療監(jiān)護制度四、生物安全實驗室安全自查制度五、生物安全實驗室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六、生物安全實驗室人員培訓、考核制度七、意外事件處理及報告制度八、實驗室工作人員個人防護制度九、實驗室內務管理制度十、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制度 十一、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十二、菌毒種、傳染病生物樣本管理制度一、實驗室人員準入制度1、目的:明確實驗室人員的資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員進出實驗室或承擔相關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2、范圍:適用于進入檢驗科實驗室所有工作人員。3、職責(1)檢驗科生物安全負責

2、人負責實驗室人員準入工作的監(jiān)督和實施。(2)進入檢驗科實驗室所有人員所有必須以本規(guī)定規(guī)范自己的工作。4、制度要求(1)所有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在接受相關生物安全知識、法規(guī)制度培訓并考試合格后才可以進入實驗室。(2)從事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進行上崗前體檢,由單位生物安全領導小組組織實施。體檢指標除常規(guī)項目外還應包括與準備從事工作有關的特異性抗原、抗體檢測。(3)從事實驗室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相關專業(yè)教育經歷,相應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及工作經驗,熟練掌握自己工作范圍的技術標準、方法和設備技術性能。(4)從事實驗室技術人員應熟練掌握與崗位工作有關的檢驗方法和標準操作規(guī)程,能獨立進行檢驗和結果處理,分析和解決檢驗工

3、作中的一般技術問題,有效保證所承擔環(huán)節(jié)的工作質量。(5)從事實驗室技術人員應熟練掌握常規(guī)消毒原則和技術,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原則和上報程序。(6)實驗活動輔助人員;(廢氣物管理人員、洗刷人員等)應掌握責任區(qū)內生物安全基本情況,了解所從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風險,接受與所承擔職責有關的生物安全知識和技術,個體防護方法等內容的培訓,熟悉崗位所需消毒知識和技術,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原則和上報程序。(7)外單位來檢驗科參觀、工作人員進入實驗室控制區(qū)域應有相關領導批準并遵守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相關規(guī)章制度。進入實驗室的一般申請由實驗室負責人的批準。二.設施/設備監(jiān)測,檢測和維護制度

4、1、目的:為保證實驗室工作人員對各類檢驗儀器的安全使用,維護檢驗工作的正常運轉,確保檢驗工作的順利進行。2、范圍:適用于檢驗科內的各種檢驗儀器。3、制度要求(1)檢驗科內各種設施要符合相關規(guī)定,所使用的所有儀器應經過安全使用認證。檢驗科供電線路中必須安裝斷路器和漏電保護器。(2)科內大型儀器、設備、精密儀器由專人負責保管、登記、建檔,儀器設備的使用者,需經專業(yè)技術培訓(3)科內儀器設備應在檢定和校準的有效期內使用,并按照檢定周期的要求進行自檢或強檢,對使用頻率高的儀器按規(guī)定在檢定周期內進行期間核查。(4)主要儀器設備應建立使用記錄,有操作規(guī)程,注意事項,相關技術參數和維護記錄,并置于顯見易讀的

5、位置。儀器使用者必須認真遵守操作規(guī)程,并做好儀器設備使用記錄,定期維護儀器設備。(5)儀器設備所用的電源,必須滿足儀器設備的供電要求。用電儀器設備必須安全接地。電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儀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斷路保護時,必須在查明斷電原因后,再接通電源。不準使用有用電安全隱患的設備(如漏電、電源插座破損、接地不良、絕緣不好等)。(6)使用直接接觸污染物的儀器設備前,必須確認相應的安全防護裝置能正常啟用。實驗工作完成后,必須對接觸污染物的儀器設備進行相應的清洗、消毒。(7)科內應指定專人對安全設備和實驗設施/設備維護管理,保證其處于完好工作狀態(tài)。儀器設備較長時間不使用時,應定期通電、除濕。有記錄,

6、保持設備清潔干燥。(例如每年應對生物安全柜進行一次常規(guī)檢測,須特別關注高效過濾器。定期對離心機的離心桶和轉子進行檢查)。(8)冰箱應定期化冰、清洗,發(fā)現問題及時維修。實驗區(qū)冰箱內禁止放個人物品及與實驗無關的的物品。(9)所有儀器設備在維修和維護保養(yǎng)前運出實驗室前必須進行消毒處理。三、健康醫(yī)療監(jiān)護制度制度要求(1)實驗室人員體檢制度對新從事實驗室技術人員必須進行的上崗前體檢,體檢指標除常規(guī)項目外還應包括與準備從事工作有關的特異性抗原、抗體檢測。不符合崗位健康要求不得從事相關工作。實驗室技術人員要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從事相關工作,發(fā)生發(fā)熱、呼吸道感染、開放性損傷、懷孕等或因工作造成疲勞狀態(tài)免疫耐

7、受及使用免疫抑制劑等情況時,需由實驗室負責人同意從事相關工作,但不宜再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關工作。檢驗科實驗室可根據工作開展情況對各類人員進行必要的臨時性免疫接種和預防性服藥,并記入健康監(jiān)護檔案。發(fā)生實驗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安全事故后應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應急免疫接種或預防性服藥,并記入健康監(jiān)護檔案。發(fā)生實驗室意外事件或一般生物安全事故后由醫(yī)務科/醫(yī)務科/人事科/檢驗科決定人員臨時性或永久性調離崗位。臨時調離崗位的人員在重新上崗前必須進行體檢,體檢結果達到崗位健康要求后由醫(yī)務科/檢驗科批準其上崗。四、生物安全實驗室安全自查制度1、目的:為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實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

8、特制訂本制度。2、制度內容(1)主任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實、實驗室設施、設備和人員的狀態(tài)、應急裝備、可燃易燃性、傳染性、放射性以及有毒物質的防護、控制情況、廢物處置情況等。(2)生物安全監(jiān)督員負責實驗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安全監(jiān)督、檢查,內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執(zhí)行情況、個人防護要求執(zhí)行情況、實驗室人員的生物安全操作是否規(guī)范等,及時發(fā)現、糾正違規(guī)行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發(fā)生。(3)按照資料、檔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檢查記錄,及時歸檔。五、生物安全實驗室資料檔案管理制度1、目的:為確保生物安全實驗室各類活動記錄、資料按要求

9、歸檔、保存,特制訂本制度。2、制度要求(1)與生物安全相關的各類活動的記錄均應按照本制度執(zhí)行。(2)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記錄、資料保存不得少于20年。(3)生物安全實驗室記錄、資料應至少包括:生物安全手冊、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分析處理記錄、廢物處置記錄、實驗記錄、領用、銷毀等記錄、生物危害評估記錄、消毒、滅菌效果監(jiān)測記錄等。(4)生物安全實驗室資料檔案原則上不外借。(5)因工作需要復制檔案資料者需經批準。(6)超過保存期限的檔案資料、記錄,應通過生物安全領導小組的討論、鑒定,批準是否實施銷毀,銷毀應至少兩人實施,做好銷毀記錄。六、生物安全實驗室人員培訓、考核制度1.目的:為確保實驗室全體員工熟悉生物

10、安全法律、法規(guī),建立生物安全意識,保證相關工作人員掌握開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識和技術,避免實驗室感染,防止實驗室事故,特制訂本制度。2、制度要求培訓內容:生物安全相關法律、法規(guī)、辦法、標準、本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應急預案、緊急事件的上報和處置程序、生物安全操作規(guī)范、儀器設備的使用、保養(yǎng)、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運輸、保藏、使用、銷毀、實驗室的消毒與滅菌、感染性廢物的處置、急救等。針對不同的工作崗位,在全員培訓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專項生物安全培訓。對新上崗、轉崗的員工進行生物安全相關知識、生物安全手冊等的培訓,明確所從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風險。進入實驗室的外單位人員(包括進修、實習

11、等工作人員)的由所在科室,根據所從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風險進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訓,所有工作均在帶教教師指導下進行,學習期間不得從事危險性較高的工作。七、意外事件處理及報告制度1.目的:規(guī)定實驗室職業(yè)暴露處理程序,規(guī)范發(fā)生職業(yè)暴露時處理原則、報告和登記流程。2.職責:實驗室操作人員在工作中發(fā)生職業(yè)暴露須按照本規(guī)定進行處理和報告程序;實驗室負責人按照規(guī)定進行組織和控制職業(yè)暴露發(fā)生后的控制實施;實驗室負責人負責組織試驗人員職業(yè)暴露處理的培訓和考核,并保存有關記錄;實驗室生物安全檢查人員負責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工作的執(zhí)行3.制度要求:(1)實驗室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后按照既往進行的該種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評估

12、結果,快速有效的對意外暴露人員進行緊急醫(yī)學處置;對污染區(qū)域進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對周圍環(huán)境的污染和擴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暴露人員的醫(yī)學觀察等原則和步驟進行處理;(2)根據既往進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評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時進行現場緊急醫(yī)學處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對暴露人員的傷害;同時,有效的污染區(qū)域進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對周圍人員和環(huán)境的污染。(3)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緊急醫(yī)學處置后,要立即向實驗室負責人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導小組報告事故情況和處理方法,以及時發(fā)現處理中的疏漏之處,使處理盡量完善妥當。(4)當重大事故發(fā)生時,在進行緊急醫(yī)學處置的同時,要立即向實驗

13、室負責人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導小組報告情況;實驗室負責人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導理小組要立即協調現場緊急處理和周圍環(huán)境污染防控;協調醫(yī)學專家評估職業(yè)暴露的危害性和對暴露人員的傷害程度;對藥物可以治療和預防該污染物感染的,力爭在暴露后最短時間內開始預防性用藥;留取暴露人員相應的標本備檢,并同時進行醫(yī)學觀察。(5)記錄對暴露現場和周圍環(huán)境防控污染的方法,實施形式,人員、范圍,評估防控處理的效果;總結和評估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當,發(fā)生暴露人員試驗操作等過程是否存在失誤,整改措施和實行。(6)意外事故現場處理方法:工作人員發(fā)生意外事故時,如針刺損傷、感染性標本濺及體表或口鼻眼內,或污染實驗臺

14、面等均視為安全事故,應立即進行緊急醫(yī)學處置(根據事故情況采用相應的處理方法)。根據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現場初步評估職業(yè)暴露危害程度和選擇處理方式。(一)、化學污染1.立即用流動清水沖洗被污染部位。2.立即到急診室就診根據造成污染的化學物質的不同性質用藥。3.在發(fā)生事件后的48小時內向有關部門匯報并報告感染管理科。(二)針刺傷1.被血液、體液污染的針頭或其他銳器刺傷后,應立即用力捏住受傷部位,向離心方向擠出傷口的血液,不可來回擠壓,同時用流動水沖洗傷口;2.用75%酒精或安爾碘消毒傷口,并用防水敷料覆蓋;3.意外受傷后必須在48小時內報告有關部門并報告感染管理科、領取并填寫醫(yī)療銳器傷登記表

15、,必須在72小時內作HIV、HBV等的基礎水平檢查;4.可疑被HBV感染的銳器刺傷時,應盡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價抗體和乙肝疫苗;5.可疑被HCV感染的銳器刺傷時,應盡快于被刺傷后做HCV抗體檢查,并于46周后檢測HCV的RNA;6.可疑被HIV感染的銳器刺傷時,應及時找相關專家就診,根據專家意見預防性用藥,并盡快檢測HIV抗體,然后根據??漆t(yī)生建議行周期性復查(如6周、12周、6個月等)。在跟蹤期間,特別是在最初的612周,絕大部分感染者會出現癥狀,因此在此期間必須注意不要獻血、捐贈器官及母乳喂養(yǎng),過性生活時要用避孕套。(三)、皮膚、粘膜、角膜被污染1.皮膚若意外接觸到血液或體液或其他化學物質

16、時,應立即用肥皂和流動水沖洗;2.若患者的血液、體液意外進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四)、標本污染1.棉質工作服、衣物有明顯污染時,可隨時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鐘,然后沖洗干凈。2.各種表面若被明顯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過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鐘,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內1小時。3.儀器污染應考慮消毒方法對儀器的損傷,和對檢測項目的影響,選用適當的方法。八、實驗室工作人員個人防護制度1在實驗室工作時,任何時候都必須穿著連體衣、隔離服或工作服。2在進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觸到血液、體液以及

17、其他具有潛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動物的操作時,應戴上合適的手套。手套用完后,應先消毒再摘除,隨后必須洗手。3在處理完感染性實驗材料和動物后,以及在離開實驗室工作區(qū)域前,都必須洗手。4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潑濺物、碰撞物或人工紫外線輻射的傷害,必須戴安全眼鏡、面罩(面具)或其他防護設備。5嚴禁穿著實驗室防護服離開實驗室,(如去餐廳、咖啡廳、辦公室、圖書館、員工休息室和衛(wèi)生間)。6不得在實驗室內穿露腳趾的鞋子。7禁止在實驗室工作區(qū)域進食、飲水、吸煙、化妝和處理隱形眼鏡。8禁止在實驗室工作區(qū)域儲存食品和飲料。9在實驗室內用過的防護服不得和日常服裝放在同一柜子內。九、實驗室內務管理制度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制度

18、為使檢測工作場所保持整潔、明亮、通風、無味、無塵、無積水、無雜物,滿足測試分析要求,實驗室人員應定期打掃本人管轄的實驗場所衛(wèi)生。實驗室、儀器室和辦公場所內的衛(wèi)生,由使用該室的工作人員各自負責;確保工作場所環(huán)境清潔,使用儀器及物品擺放整潔。實驗室采取定期檢查衛(wèi)生的手段對實驗室的內務進行管理,以確保實驗室的環(huán)境滿足檢驗分析的需要。日常內務管理制度 檢測人員根據所承擔的分析測試工作,負責其相應的實驗室內務管理工作。遵守實驗室各項制度,保持實驗室整潔、安靜,注意桌(臺)面和儀器的整潔,室內嚴禁吸煙、進食、存放與實驗無關的物品。實驗室根據檢測工作的需要裝配必要的實驗設施,保證工作區(qū)域的能源、照明、通風能

19、滿足工作需要,對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區(qū)域(如微生物室),按有關要求配置設施;儀器設備的使用環(huán)境條件應滿足說明書的要求,有溫度、濕度、抗電磁干擾要求者,配備空調和抽濕機,安裝溫濕度表計。實驗室內各種儀器設備應按要求放置在固定的處所;使用各種儀器設備必須嚴格遵守安全使用規(guī)則和操作規(guī)程,認真填寫使用登記表,發(fā)現問題及時報告。實驗室各種電器設備,器皿應按規(guī)定的設置場所放置,不得隨意移動,使用時必須嚴格遵守安全使用規(guī)則。分析測試工作時,要了解所使用的化學試劑、儀器各自性能和操作規(guī)程,做好防護準備方可開始工作。使用易燃、易爆和劇毒試劑時,必須遵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操作。保證電線路的安全,冰箱、培養(yǎng)箱等用電線路必須與

20、實驗室用電分開。對陳舊電器線路或已磨損的電線應及時更換,對開關、插座和儀器接地裝置應經常進行檢查。高壓氣瓶應設置于安全場所,并加以固定。定期檢查乙炔氣鋼瓶的氣密性及泄露報警裝置的工作狀態(tài)。各類鋼瓶內應剩余安全殘留量的余氣。明火作業(yè)時,操作人員不能擅自離開實驗室,實驗完畢應及時切斷電源、氣源和火源。下班前由安全員對水、電、火、氣、門窗進行檢查。濃酸、濃堿廢液應經中和后處理才能倒入下水道,有毒殘液應按作業(yè)指導書集中回收處理。實驗室需裝設各種必備的安全設施(通風櫥、防塵罩、試劑柜、消防滅火器材等);對消防滅火器材應做到定期檢查,不任意挪用,保證隨時均可取用;實驗室發(fā)生意外安全事故時,應迅速切斷電源或

21、氣源、火源,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理,并上報有關領導。新上崗的檢測人員,必須先安排其接受安全知識教育,學習有關規(guī)章制度。 實驗室內必須備有常用的急救藥品和沖淋設施,以備急需。儀器設備使用管理制度精密儀器及貴重器皿需有專人保管,登記造冊,建卡立檔。儀器檔案包括使用說明書,驗收和調試記錄,初始參數,定期保養(yǎng)維護、校準及使用情況等記錄。精密儀器的安裝、調試和保養(yǎng)維修,均應嚴格遵守儀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上機人員應經專業(yè)培訓,合格后方可上機操作。精密儀器室要求保持恒溫、恒濕、無振動、無灰塵、無腐蝕性氣體。使用儀器前,要先檢查儀器是否正常。儀器發(fā)生故障時,要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xù)使用。絕不允許儀器帶

22、病運行。儀器用畢后,要恢復到所要求位置,做好清潔工作。計量儀器(包括天平、砝碼、滴定管、容量瓶等)要定期校驗、標定,以保證測量值的質量,必要時實施期間核查。對實驗室內的非檢定儀器設備要妥善保管,定期檢查,及時維修保養(yǎng),使之隨時處于完好狀態(tài)。純水使用管理制度實驗室用水分為三個等級,要根據分析的要求選取所需的水質。為了防止水質的玷污,一級水盡可能用前現制,不貯存。二級水和三級水經適量制備后,可盛裝在預先經過處理并用同級水充分清洗過的、密閉的聚乙烯容器中,貯存于空氣清新的潔凈實驗室內。為了確保實驗室用水的質量,按GB6682分析實驗室用水規(guī)格和試驗方法對純水器出水水質進行定期檢查,并有相關記錄。對于

23、所需特殊要求的實驗室用水要經過相應的技術條件處理和檢驗。實驗室用水的質量檢驗方法參照環(huán)境水質監(jiān)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試劑、器皿使用管理制度試劑、器皿應有專人保管,分類存放,并定期檢查使用及保管情況。領用時需填寫記錄,過期或失效試劑要經審核后作報廢處理。實驗室內保存的少量易燃易爆試劑要放在遠離加熱操作臺的陰涼通風處保管。劇毒、危害及易制毒品試劑應存放在倉庫的專柜內,由兩人以上人員保管,領用時要填寫相關記錄。稱取化學試劑的器皿應洗滌干凈,分開使用。固體試劑的取用遵循“只出不進,量用為出”的原則;液體試劑的取用遵循“只準傾出,不準吸出”的原則。揮發(fā)性強的試劑必須在通風櫥內取用。使用揮發(fā)性強的有機

24、溶劑時要注意避免明火,決不可用明火加熱。純度不符合要求的試劑,必須經提純后再用。配制各種試劑和標準溶液必須遵守操作規(guī)程,配后立即貼上標簽,注明名稱、濃度、配制日期、有效期和配制人,以免拿錯用錯。使用和保管各種試液和標準溶液應按照試劑、標準溶液的使用和保管規(guī)定執(zhí)行。不得使用過期試劑。外來人員進入實驗室的管理規(guī)定實驗室在未經中心領導及有關部門的批準,不準外來人員隨意進入。實驗室工作人員盡量在辦公場所會晤外來人員。為保障安全,禁止攜帶兒童進入實驗室,以免發(fā)生意外。在確保不損害其他客戶機密的前提下,經中心領導批準,允許客戶進入實驗室監(jiān)視與該客戶所委托的檢測工作有關的操作。十、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制度 1&

25、#160; 目的:確保廢棄物得到適當的處理,保證檢驗質量、防止交叉污染、防止污染環(huán)境,保護工作人員身體健康。2  職責:所有實驗室工作人員應熟知并遵守本制度;由專職清潔人員負責實驗廢棄物處理。3  適用范圍:實驗室所有廢棄標本、使用過的耗材。 4  制度細則:   實驗室放置裝有垃圾袋的有蓋污物桶,并貼有明顯標識。  每天實驗結束后,及時清理并妥善包裹廢棄物,送出實驗室并作好實驗室廢棄物處理記錄。  不具有傳染性的實驗室廢棄物(如產品包裝材料和廢紙等辦公垃圾),應與

26、傳染性廢棄物區(qū)分開來,作為普通廢棄物單獨送醫(yī)院垃圾站統一處理。  一次性使用污染物處理程序:  血袋、裝血液的試管、離心管、吸頭等由科室洗滌人員用有效氯濃度 的愛爾施消毒液充分浸泡(60120分鐘),進行初步消毒處理。  進行初步消毒處理的血袋、試管和與受血液污染的棉球、紙片、一次性口罩、帽子等傳染性或可疑傳染性廢棄物一起放入黃色膠袋中,由省無害化處理中心封閉運輸至焚燒中心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  回收使用污染物處理程序:  每天實驗前,在清洗盆中加入半盆有效氯濃度 %的愛爾施消毒液,實驗中將玻片

27、、離心管、吸管、吸頭等回收物品充分浸泡(60120分鐘),進行初步消毒處理。  收集一天的污染物品用流動水沖洗,然后放入洗潔精中煮沸半小時以上。  用刷子擦洗玻片、離心管等,然后用清水沖凈,涼干。  把清洗涼干的物品放入硫酸中浸泡24小時以上。  取出物品,再用清水沖凈,用烘烤箱烘干方可使用。  不再需要的易燃、易爆、劇毒化學物品后應交由院保衛(wèi)科處理,不能隨便丟棄。5  引用的文件和表格:  實驗室廢棄物處理記錄表 實驗室廢棄物處理辦法  

28、60; 一、按照規(guī)定,廢棄物按要求存放,統一銷毀。二、為加強環(huán)境保護,防止有毒有害廢棄物的流散而污染環(huán)境。根據我室具體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1、實驗室醫(yī)學廢物的處理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在設計和執(zhí)行關于生物危害性廢棄物處理、運輸和廢棄的規(guī)劃之前,必須參考最新版的相關文件。2、廢棄物處理的首要原則是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須在實驗室內清除污染、高壓滅菌或焚燒。3、本室明確專人負責實驗室廢棄物的登記、收集和處理,在各室配套污物收集桶。廢水:配有廢酸缸、廢堿缸、中性廢液缸廢物:廢注射器、加樣頭等固體廢物交院感科統一無害處理。廢氣:經換風扇、通風柜排出室外,備有

29、個人防毒面罩、膠手套、防護眼鏡等勞保用品,防止氣溶膠的傷害。4、凡劇毒廢棄物和性質不明的藥品,實行嚴格登記制度,兩人以上負責處理,不能在本室處理的,封裝后及時交院感科統一按環(huán)保規(guī)定處理。5、應在每個工作臺上放置盛放廢棄物的容器、盤子或廣口瓶,最好是不易破碎的容器(如塑料制品)。當使用消毒劑時,應使廢棄物充分接觸消毒劑(即不能有氣泡阻隔),并根據所使用消毒劑的不同保持適當接觸時間。盛放廢棄物的容器在重新使用前應高壓滅菌并清洗。6、培養(yǎng)基、組織、體液及其他具有潛在危險性的廢棄物須放在防漏的容器儲存、運輸及經壓力蒸汽滅菌處理后按醫(yī)療廢物處理。7、高壓蒸汽滅菌是清除污染時的首選方法。需要清除污染并丟棄

30、的物品應裝在容器中如根據內容物是否需要進行高壓滅菌和(或)焚燒而采用不同顏色標記的可以高壓滅菌的塑料袋。也可采用其他可以除去和(或)殺滅微生物的替代方法。8、廢棄物處理辦法:(1)液體廢棄標本:如尿、胸水、腹水、腦脊液、涎液、胃液、腸液、關節(jié)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 g或二氯異氰尿酸鈉2 g,攪拌后作用24小時消毒處理或12l 30分鐘高壓滅菌處理。痰、膿、血、糞(包括動物糞便)及其他液體標本,高壓滅菌后焚燒或加2550g/L有效氯的漂白粉或二氯異氰尿酸鈉溶液,拌勻后作用24小時;若為肝炎或結核病者則作用時間應延長為6小時后。   對廢酸、廢堿等廢液采用中和法、稀釋法后

31、,PH值為中性時直接排入下水道;(2)固體廢棄物標本:帶有血凝塊等的廢棄樣品管,在加蓋后應當放在適當的防漏容器內高壓滅菌和(或)焚燒。皮下注射針頭用過后不應再重復使用,包括不能從注射器上取下、回套針頭護套、截斷等,應將其完整地置于盛放銳器的一次性容器中。單獨使用或帶針頭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應放在盛放銳器的一次性容器內焚燒,如需要可先高壓滅菌。 可反復利用的已被污染的材料應選擇先消毒再高壓滅菌或直接高壓滅菌。滅菌后的材料經洗滌、干燥、包扎、再滅菌后使用。高壓滅菌過的廢物可以在其他地方焚燒后處理,或在指定垃圾場掩埋處理。剩余標本,如組織器官、動物尸體、檢驗后的廢棄標本及其容器,如塑料袋、紙袋,應盡量

32、焚燒處理。檢驗剩余的標本及使用過的帶菌平板、試管均須集中地點安全放置,經消毒、滅毒、滅菌處理后再洗滌或丟棄,操作區(qū)須備有消毒缸,以處理沾有活菌的玻片等污染物品。十一、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個人防護1. 進入實驗室前要摘除首飾,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長發(fā)應束在腦后,禁止在實驗室內穿露腳趾的鞋。2. 在實驗室里工作時,要始終穿著實驗服, 實驗室外禁止穿防護服。當有必要保護眼睛和面部以防實驗對象噴濺、或紫外線輻射時,必須要配戴護目鏡,面罩(帶護目鏡的面罩)或其它防護用品。3. 實驗室工作區(qū)不允許吃、喝、化妝和操作隱形眼鏡,禁止在實驗室工作區(qū)內的任何地方貯存人用食品及飲料。4. 實驗室防護服不應

33、和日常服飾放在同一柜子。個人物品、服裝和化妝品不應放在有規(guī)定禁放的和可能發(fā)生污染的區(qū)域。5. 實驗室工作人員在實際或可能接觸了血液、體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應立即洗手。6. 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點,使用手部清潔產品是可接受的替代方式。7. 當實驗過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觸到血液、有傳染性的材料時,必須要戴上合適的手套,脫手套后必須洗手。8. 實驗人員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后,離開實驗室工作區(qū)之前必須進行“六步法”洗手。9. 每日工作完畢,所有操作臺面、離心機、加樣槍、試管架必須擦拭、消毒。二. 操作準則1所有樣本、培養(yǎng)物均可能有傳染性,操作時均應帶手套。在

34、認為手套已被污染時應脫掉手套,馬上洗凈雙手,再換一雙新手套。2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觸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皮膚。不得帶手套離開實驗室或在實驗室來回走動。3嚴格禁止用嘴吸液。實驗材料禁止放入嘴里。禁止舔標簽。3所有樣本、培養(yǎng)物和廢棄物應被假定有傳染性,應以安全方式處理和處置。4所有的實驗步驟都應盡可能使氣溶膠或氣霧的形成控制在最小程度。任何使形成氣溶膠的危險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須在生物安全柜里進行。有害氣溶膠不得直接排放。5應盡可能減少使用利器和盡量使用替代品。包括針頭、玻璃、一次性手術刀在內的利器應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應在內容物達到三分之二前置換。6所有濺出事件、意外事故和明顯或潛在的暴露于感染性材料,都必須向實驗室負責人報告。此類事故的書面材料應存檔。7實驗室應保持整潔、干凈,當潛在的危險物濺出或一天的工作結束后,工作臺表面應消毒。8所有棄置的實驗室生物樣本、培養(yǎng)物和被污染的廢棄物在從實驗室中取走之前,應使其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