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置與管理實驗指導書_第1頁
網絡配置與管理實驗指導書_第2頁
網絡配置與管理實驗指導書_第3頁
網絡配置與管理實驗指導書_第4頁
網絡配置與管理實驗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網絡配置與管理 實驗指導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計算機應用系二00八年一月目 錄實驗一、對等網的組建實驗二、局域網的組建實驗三、DHCP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實驗四、DNS服務器的配置實驗五、Web站點服務器配置、FTP服務器配置實驗六、局域網上架設虛擬Internet(工作組)實驗七、Cisco交換機的基本配置實驗八、Cisco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實驗九、郵件服務配置與管理實驗十 流媒體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實驗一、對等網的組建實驗目的:1、掌握局域網的組建過程2、熟悉網絡互連設備的使用3、掌握TCP/IP協(xié)議的配置,會用Ping命令檢測網絡是否通暢,會使用 net send 命令給局域網里的用戶發(fā)消息。4

2、、掌握對等網絡中數據的共享,打印機的共享。實驗設備: N個集線器(或交換機),N臺計算機,N條雙絞線,網絡測試儀實驗所需軟件: windows 2000 server或windows professonal操作系統(tǒng)實驗步驟:1、用網絡測試儀測試每條雙絞線是否已經制作成功。2、用經過測試無誤的雙絞線將每臺計算機和HUB相連。3、打開計算機電源,打開HUB電源。4鼠標右鍵單機“我的電腦”屬性標識選者隸屬于“工作組”在工作組中輸入“workgoup”,即加入到一個工作組中去。5、在TCP/IP屬性中指定每臺計算機的IP地址、子網掩碼。例如,有4臺計算機互連時,我們可以設定: 1#的IP地址: 192

3、.168.2.1 1#的子網掩碼: 2#的IP地址: 2#的子網掩碼: 3#的IP地址: 3#的子網掩碼: 4#的IP地址: 4#的子網掩碼:6、重啟所有的計算機。7、使用DOS命令,測試N臺計算機是否從物理上已經連通。例如:在1#上的DOS提示符下,鍵入PING 按回車。若出現如下提示,則1#和2#之間必然已經連通。PING WITH 32 BYTES OF DATA: R

4、eply from : bytes=32 time10ms TTL=128 Reply from : bytes=32 time10ms TTL=128 Reply from : bytes=32 time10ms TTL=128 Reply from : bytes=32 timeftp回車help/?回車可以查看ftp命令。注意:一個IP地址只能配置一個有效web服務器和一個有效ftp服務器,但如果我們配置了多個web服務器或ftp服務器,而又想使它們都有效的話,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端口號來實現一個ip地址

5、配置多個服務器的效果。實驗六、局域網上架設虛擬Internet(工作組) 一、實驗目的:讓學生對應用Windows 2000 Server建立一個局域網有比較直觀的認識。掌握Windows平臺局域網的基本服務組成。二、實驗環(huán)境: 硬件環(huán)境:配置局域網(每組12臺服務器,2臺或2臺以上客戶端) 軟件環(huán)境:操作系統(tǒng): 中文版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中文版WINDOWS 2000 Server。三、實驗內容與方法實驗內容:在一個C/S局域網內安裝及配置DNS服務器,提供域名解析服務。安裝及配置DHCP服務器,實現客戶機IP地址自動獲取。安裝及配置WWW和FTP服務器,提

6、供WWW和FTP服務。分別用IP地址和域名瀏覽WWW主頁和上傳下載文件,體現WWW服務和FTP服務安裝好的樂趣。本次實驗完成功能描述:在IIS服務器上建立兩個Web站點和兩個Ftp站點。第一個Web站點,使用“默認Web站點” 設置其域名為。實現主頁瀏覽。允許匿名訪問。第二個Web站點,為新建Web站點, 設置其域名為。實現目錄瀏覽。需用戶身份驗證。以上兩個Web站點及域名的設置可通過使用不同的主機頭名來實現。第一個Ftp站點,使用“默認Ftp站點” 設置其域名為。實現文件下載。允許匿名訪問。第二個Ftp站點,為新建Ftp站點, 設置其域名為。實現文件上傳及下載。需用戶身份驗證。以上兩個Ftp

7、站點及域名的設置可通過使用不同的TCP端口來實現。注意:在進行具體安裝及配置相關服務前,請先確定網絡連通。實現方法:(一)、安裝及配置DNS服務器(說明:可將DNS服務器與DHCP服務器建在同一計算機內。)安裝DNS服務。設置DNS服務器的IP地址為“”。設置配置DNS服務的相關信息在DNS服務器內配置四個正向搜索區(qū)域分別為“”,“”,“”,“”,及分別創(chuàng)建正向主機解析記錄,如下圖所示:在DNS服務器內配置反向搜索區(qū)域及創(chuàng)建反向解析記錄,如下圖所示:在客戶端設置“自動獲得DNS服務器地址”。(二)、安裝及配置DHCP服務器安裝DHCP服務。設置配置DHCP服務的相關信息設

8、置DHCP服務器的IP地址為“”。設置可分配的IP地址范圍:為“0”,保留的IP地址為“”和“”。 “租約期限”設置默認為8天。設置的默認的網關(因為實驗所用計算機IP地址為同一網絡,所以默認的網關地址可省略)、設置DNS解析時父域為“com”,默認的DNS服務地址為“”。在客戶端設置“自動獲得IP地址”。(三)、安裝及配置WWW和FTP服務器 安裝IIS服務。設置IIS服務器的IP地址為“”設置配置WWW服務的相關信息使用“默認Web站點”

9、 設置其對應域名為。IP地址為“”,TCP端口為“80”主機頭名為“”。充許匿名訪問。權限默認。實現瀏覽主頁方法:將制作好的主頁文件(html文件)復制到Inetpubwwwroot目錄(默認目錄)下,并將主頁文件的名稱改為Default.htm。IIS默認要打開的主頁文件是Default.htm或Default.asp。新建Web站點,其名稱為“myweb”, 設置其對應域名為。IP地址為“”,TCP端口為“80”主機頭名為“”。設置其主目錄為“D:mywebDir”,其下內容如下圖所示,需用戶身份驗證。權限默認。實現目錄瀏覽方法:在“myweb”

10、屬性對話框內“主目錄”選項卡內,選擇“目錄瀏覽”。在“文檔” 選項卡內,取消“啟用默認文檔”。實現用戶身份驗證的方法:在“myweb”屬性對話框內“目錄安全性”選項卡內,選擇“匿名訪問和驗證控制”。單擊“編輯”按鈕,在“驗證方法”對話框內取消“匿名訪問”。在IIS服務器內建立相關用戶及設置用戶與相關文件夾的權限,具體操作如下點。利用NTFS文件系統(tǒng)格式實現用戶對指定文件夾的訪問權限。具體操作如下:在IIS服務器內,選擇開始程序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本地用戶和組。在用戶文件夾內建立用戶名分別為K01、K02、K03的三個用戶,密碼默認為空。并選中“用戶不能更改密碼”和“密碼永不過期”。在組文件夾內

11、建立名為kgroup的組,使得K01、K02兩個用戶僅隸屬kgroup組。按下表方式分配用戶與文件夾的權限。文件夾用戶 myWebDirmyftpDirKgroup(K01、 K02)完全控制完全控制K03讀取及運行、列出文件夾目錄、讀取K04administrator完全控制完全控制說明:為了提高安全性,可以更改administrator的名稱為其它,如:manager,然后重新啟動計算機使之生效。設置配置FTP服務的相關信息使用“默認Ftp站點”,設置其對應域名為“”。IP地址為“”,TCP端口為“21”。充許匿名訪問。權限默認為“讀入”。同時設置發(fā)送歡迎消息內容為“

12、歡迎”,設置退出信息內容為“再見”。在Inetpubwwwroot目錄(默認目錄)下,放置所下圖所示文件。新建ftp站點,其名稱為“myftp”, 設置其對應域名為“”,IP地址為“”,TCP端口為“24”。設置其主目錄為“D:myftpDir”,其下內容為空。權限為“讀入”,“寫入”。同時設置發(fā)送歡迎消息內容為“歡迎”,設置退出信息內容為“再見”。在此FTP站點下創(chuàng)建虛擬目錄“vftp”其實際映射到“D:ym2”, “D:ym2”其下內容如下圖所示。實現查看所創(chuàng)建虛擬目錄中的內容。實現用戶身份驗證的方法:在“myftp”屬性對話框內“安全賬號”選項卡內,取消“允許匿名連

13、接”。在IIS服務器內建立相關用戶及設置用戶與相關文件夾的權限,具體設置如上3點。(四)、實現IP地址和域名瀏覽WWW主頁及上傳下載文件在局域網內任一客戶機的IE地址欄中輸入“”,顯示結果如下圖所示。在局域網內任一客戶機的IE地址欄中輸入“”,顯示結果如下圖所示。分別輸入K01、K02、K03觀察其區(qū)別。在局域網內任一客戶機的IE地址欄中輸入“ftp:/”,顯示結果如下圖所示。在局域網內任一客戶機的IE地址欄中輸入“ftp:/:24”,顯示結果如下圖所示。分別輸入K01、K02、K03、K04、觀察其區(qū)別。 在局域網內任一客戶機的IE地址欄中輸入“ftp:/:24/vftp”,觀察顯示結果。用

14、IP地址實現以上訪問。1、實驗七、Cisco交換機的基本配置一、實驗目的:1理解交換機基本配置的步驟和命令。2掌握配置交換機的常用命令。二、實驗設備: 1安裝Windows 2000系統(tǒng)的主機一臺;2安裝模擬軟件Boson Netsim 5.31;3模擬環(huán)境如下:圖9-1 實驗環(huán)境結構圖三、實驗理論基礎1Cisco IOS簡介 Cisco Catalyst系列交換機所使用的操作系統(tǒng)是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互聯網際操作系統(tǒng))或COS(Catalyst Operating System),其中以IOS使用最為廣泛,該操作系統(tǒng)和路由器所使用的操作系統(tǒng)都基

15、于相同的內核和shell。IOS的優(yōu)點在于命令體系比較易用。利用操作系統(tǒng)所提供的命令,可實現對交換機的配置和管理。Cisco IOS操作系統(tǒng)具有以下特點: (1)支持通過命令行(Command-Line Interface,簡稱CLI)或Web界面,來對交換機進行配置和管理。(2)支持通過交換機的控制端口(Console)或Telnet會話來登錄連接訪問交換機。(3)提供有用戶模式(user level)和特權模式(privileged level)兩種命令執(zhí)行級別,并提供有全局配置、接口配置、子接口配置和vlan數據庫配置等多種級別的配置模式,以允許用戶對交換機的資源進行配置。(4)在用戶模

16、式,僅能運行少數的命令,允許查看當前配置信息,但不能對交換機進行配置。特權模式允許運行提供的所有命令。(5)IOS命令不區(qū)分大小寫。(6)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支持命令簡寫。比如enable通??珊喖s表達為en。(7)可隨時使用?來獲得命令行幫助,支持命令行編輯功能,并可將執(zhí)行過的命令保存下來,供進行歷史命令查詢。 四實驗內容1搭建交換機實驗環(huán)境;2設置交換機的基本參數。五實驗步驟1.搭建交換機配置環(huán)境在對交換機進行配置之前,首先應登錄連接到交換機,這可通過交換機的控制端口(Console)連接或通過Telnet登錄來實現。 (1)通過Console口連接交換機 對于首次配置交換機,必須采用該

17、方式。對交換機設置管理IP地址后,就可采用Telnet登錄方式來配置交換機。對于可管理的交換機一般都提供有一個名為Console的控制臺端口(或稱配置口),該端口采用RJ-45接口,是一個符合EIA/TIA-232異步串行規(guī)范的配置口,通過該控制端口,可實現對交換機的本地配置。 交換機一般都隨機配送了一根控制線,它的一端是RJ-45水晶頭,用于連接交換機的控制臺端口,另一端提供了DB-9(針)和DB-25(針)串行接口插頭,用于連接PC機的COM1或COM2串行接口。Cisco的控制線兩端均是RJ-45水晶頭接口,但配送有RJ-45到DB-9和RJ-45到DB-25的轉接頭。通過該控制線將交換

18、機與PC機相連,并在PC上運行超級終端仿真程序,即可實現將PC機仿真成交換機的一個終端,從而實現對交換機的訪問和配置。Windows系統(tǒng)一般都默認安裝了超級終端程序,對于Windows 2000 Server系統(tǒng),該程序位于【開始】菜單下【程序】中【附件】的【通訊】群組下面,若沒有,可利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刪除程序】來安裝。單擊【通訊】群組下面的【超級終端】,即可啟動超級終端。 首次啟動超級終端時,會要求輸入所在地區(qū)的電話區(qū)號,輸入后將顯示下圖所示的連接創(chuàng)建對話框,在【名稱】輸入框中輸入該連接的名稱,并選擇所使用的示意圖標,然后單擊確定按鈕。 圖9-2 超級終端連接創(chuàng)建對話框此時將彈出對話框

19、,要求選擇連接使用的COM端口,根據實際連接使用的端口進行選擇,比如COM1,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圖9-3 設置COM1端口的屬性交換機控制臺端口默認的通訊波特率為9600bit/s,因此需將COM端口的通訊波特率設置為9600,數據流量控制選擇無。也可直接單擊【還原為默認值】按鈕來進行自動設置。 設置好后,單擊【確定】按鈕,此時就開始連接登錄交換機了,對于新購或首次配置的交換機,沒有設置登錄密碼,因此不用輸入登錄密碼就可連接成功,從而進入交換機的命令行狀態(tài)“Switch ”,此時就可通過命令來操控和配置交換機了。 圖9-4 連接成功后的超級終端(2)通過Telnet連接交換機 在首次通過Co

20、nsole控制口完成對交換機的配置,并設置交換機的管理IP地址和登錄密碼后,就可通過Telnet會話來連接登錄交換機,從而實現對交換機的遠程配置。可在PC機中利用Telnet來登錄連接交換機,也可在登錄一臺交換機后,再利用Telnet命令,來登錄連接另一臺交換機,實現對另一臺交換機的訪問和配置。進入Windows的MS-DOS方式,這可利用windows開始菜單中的【運行】菜單項,通過執(zhí)行command(Windows 9x系統(tǒng))或cmd(Windows 2000)命令來實現。然后在MS-DOS方式下執(zhí)行“telnet 交換機IP地址”命令來登錄連接交換機。 假設交換機的管理IP地址為192.

21、168.168.3,利用網線將交換機接入網絡,然后在DOS命令行輸入并執(zhí)行命令telnet ,此時將要求用戶輸入telnet登錄密碼,密碼輸入時不會回顯,校驗成功后,即可登入交換機,出現交換機的命令行提示符。圖9-5 在DOS命令行telnet交換機若要退出對交換機的登錄連接,執(zhí)行exit命令。對于華為交換機,則執(zhí)行quit。另外,也可在利用超級終端登入一臺交換機后,再執(zhí)行“telnet ”命令,來登錄和訪問IP地址為的交換機。2.交換機的組成交換機相當于是一臺特殊的計算機,同樣有CPU、存儲介質和操作系統(tǒng),只不過這

22、些都與PC機有些差別而已。交換機也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組成。軟件部分主要是IOS操作系統(tǒng),硬件主要包含CPU、端口和存儲介質。交換機的端口主要有以太網端口(Ethernet)、快速以太網端口(Fast Ethernet)、吉比特以太網端口(Gigabit Ethernet)和控制臺端口。存儲介質主要有ROM(Read-Only Memory,只讀儲存設備)、FLASH(閃存)、NVRAM(非易失性隨機存儲器)和DRAM(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其中,ROM相當于PC 機的BIOS,交換機加電啟動時,將首先運行ROM中的程序,以實現對交換機硬件的自檢并引導啟動IOS。該存儲器在系統(tǒng)掉電時程序不會丟失。F

23、LASH是一種可擦寫、可編程的ROM,FLASH包含IOS及微代碼。FLASH相當于PC機的硬盤,但速度要快得多,可通過寫入新版本的IOS來實現對交換機的升級。FLASH中的程序,在掉電時不會丟失。NVRAM用于存貯交換機的配置文件,該存儲器中的內容在系統(tǒng)掉電時也不會丟失。DRAM是一種可讀寫存儲器,相當于PC機的內存,其內容在系統(tǒng)掉電時將完全丟失。 3交換機的基本命令Cisco IOS提供了用戶EXEC模式和特權EXEC模式兩種基本的命令執(zhí)行級別,同時還提供了全局配置、接口配置、Line配置和vlan數據庫配置等多種級別的配置模式,以允許用戶對交換機的資源進行配置和管理。 (1)用戶EXEC

24、模式當用戶通過交換機的控制臺端口或Telnet會話連接并登錄到交換機時,此時所處的命令執(zhí)行模式就是用戶EXEC模式。在該模式下,只執(zhí)行有限的一組命令,這些命令通常用于查看顯示系統(tǒng)信息、改變終端設置和執(zhí)行一些最基本的測試命令,如ping、traceroute等。用戶EXEC模式的命令狀態(tài)行是:student1其中的student1是交換機的主機名,對于未配置的交換機默認的主機名是Switch。在用戶EXEC模式下,直接輸入?并回車,可獲得在該模式下允許執(zhí)行的命令幫助。 (2)特權EXEC模式 在用戶EXEC模式下,執(zhí)行enable命令,將進入到特權EXEC模式。在該模式下,用戶能夠執(zhí)行IOS提供

25、的所有命令。特權EXEC模式的命令狀態(tài)行為:student1#Student1enablePassword:Student1#在前面的啟動配置中,設置了登錄特權EXEC模式的密碼,因此系統(tǒng)提示輸入用戶密碼,密碼輸入時不回顯,輸入完畢按回車,密碼校驗通過后,即進入特權EXEC模式。 若進入特權EXEC模式的密碼未設置或要修改,可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利用enable secret命令進行設置。在該模式下鍵入?,可獲得允許執(zhí)行的全部命令的提示。離開特權模式,返回用戶模式,可執(zhí)行exit或disable命令。重新啟動交換機,可執(zhí)行reload命令。 (3)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權模式下,執(zhí)行configure

26、 terminal命令,即可進入全局配置模式。在該模式下,只要輸入一條有效的配置命令并回車,內存中正在運行的配置就會立即改變生效。該模式下的配置命令的作用域是全局性的,是對整個交換機起作用。全局配置模式的命令狀態(tài)行為:student1(config)#student1#config terminalstudent1(config)#在全局配置模式,還可進入接口配置、line配置等子模式。從子模式返回全局配置模式,執(zhí)行exit命令;從全局配置模式返回特權模式,執(zhí)行exit命令;若要退出任何配置模式,直接返回特權模式,則要直接end命令或按Ctrl+Z組合鍵。例如,若要設交換機名稱為student

27、2,則可使用hostname命令來設置,其配置命令為:student1(config)#hostname student2student2(config)#若要設置或修改進入特權EXEC模式的密碼為123456,則配置命令為:student1(config)#enable secret 123456或student1(config)#enable password 123456其中enable secret命令設置的密碼在配置文件中是加密保存的,強列推薦采用該方式;而enable password命令所設置的密碼在配置文件中是采用明文保存的。 對配置進行修改后,為了使配置在下次掉電重啟后仍生效

28、,需要將新的配置保存到NVRAM中,其配置命令為:student1(config)#exitstudent1#write (4)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執(zhí)行interface命令,即進入接口配置模式。在該模式下,可對選定的接口(端口)進行配置,并且只能執(zhí)行配置交換機端口的命令。接口配置模式的命令行提示符為:student1(config-if)#例如,若要設置Cisco Catalyst 2950交換機的0號模塊上的第3個快速以太網端口的端口通訊速度設置為100M,全雙工方式,則配置命令為:student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studen

29、t1(config-if)#speed 100student1(config-if)#duplex fullstudent1(config-if)#endstudent1#write(5)Line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執(zhí)行l(wèi)ine vty或line console命令,將進入Line配置模式。該模式主要用于對虛擬終端(vty)和控制臺端口進行配置,其配置主要是設置虛擬終端和控制臺的用戶級登錄密碼。Line配置模式的命令行提示符為:student1(config-line)#交換機有一個控制端口(console),其編號為0,通常利用該端口進行本地登錄,以實現對交換機的配置和管理。為安全起見

30、,應為該端口的登錄設置密碼,設置方法為: student1#config terminalstudent1(config)#line console 0student1(config-line)#?exit exit from line configuration modelogin Enable password checkingpassword Set a password從幫助信息可知,設置控制臺登錄密碼的命令是password,若要啟用密碼檢查,即讓所設置的密碼生效,則還應執(zhí)行l(wèi)ogin命令。退出line配置模式,執(zhí)行exit命令。 下面設置控制臺登錄密碼為654321,并啟用該密碼,

31、則配置命令為:student1(config-line)#password 654321student1(config-line)#loginstudent1(config-line)#endstudent1#write設置該密碼后,以后利用控制臺端口登錄訪問交換機時,就會首先詢問并要求輸入該登錄密碼,密碼校驗成功后,才能進入到交換機的用戶EXEC模式。 交換機支持多個虛擬終端,一般為16個(015)。設置了密碼的虛擬終端,就允許登錄,沒有設置密碼的,則不能登錄。如果對04條虛擬終端線路設置了登錄密碼,則交換機就允許同時有5個telnet登錄連接,其配置命令為:student1(config)

32、#line vty 0 4student1(config-line)#password 123456student1(config-line)#loginstudent1(config-line)#endstudent1#write若要設置不允許telnet登錄,則取消對終端密碼的設置即可,為此可執(zhí)行no password和no login來實現。 在Cisco IOS命令中,若要實現某條命令的相反功能,只需在該條命令前面加no,并執(zhí)行前綴有no的命令即可。 為了防止空閑的連接長時間的存在,通常還應給通過console口的登錄連接和通過vty線路的telnet登錄連接,設置空閑超時的時間,默認

33、空閑超時的時間是10分鐘。設置空閑超時時間的配置命令為:exec-timeout 分鐘數 秒數例如,要將vty 0-4線路和Console的空閑超時時間設置為3分鐘0秒,則配置命令為:student1#config tstudent1(config)#line vty 0 4student1(config-line)#exec-timeout 3 0student1(config-line)#line console 0student1(config-line)#exec-timeout 3 0student1(config-line)#endstudent1#(6)vlan數據庫配置模式在特

34、權EXEC模式下執(zhí)行vlan database配置命令,即可進入vlan數據庫配置模式,此時的命令行提示符為:student1(vlan)#在該模式下,可實現對VLAN(虛擬局域網)的創(chuàng)建、修改或刪除等配置操作。退出vlan配置模式,返回到特權EXEC模式,可執(zhí)行exit命令。 設置主機名設置交換機的主機名可在全局配置模式,通過hostname配置命令來實現,其用法為:hostname 自定義名稱默認情況下,交換機的主機名默認為Switch。當網絡中使用了多個交換機時,為了以示區(qū)別,通常應根據交換機的應用場地,為其設置一個具體的主機名。例如,若要將交換機的主機名設置為student1-1,則設

35、置命令為:student1(config)#hostname student1-1student1-1(config)#配置管理IP地址 在2層交換機中,IP地址僅用于遠程登錄管理交換機,對于交換機的正常運行不是必需的。若沒有配置管理IP地址,則交換機只能采用控制端口進行本地配置和管理。默認情況下,交換機的所有端口均屬于VLAN 1,VLAN 1是交換機自動創(chuàng)建和管理的。每個VLAN只有一個活動的管理地址,因此,對2層交換機設置管理地址之前,首先應選擇VLAN 1接口,然后再利用ip address配置命令設置管理IP地址,其配置命令為:interface vlan vlan-idip add

36、ress address netmask參數說明:vlan-id代表要選擇配置的VLAN號。address為要設置的管理IP地址,netmask為子網掩碼。Interface vlan配置命令用于訪問指定的VLAN接口。2層交換機,如2900/3500XL、2950等沒有3層交換功能,運行的是2層IOS,VLAN間無法實現相互通訊,VLAN接口僅作為管理接口。若要取消管理IP地址,可執(zhí)行no ip address配置命令。 (7)配置默認網關 為了使交換機能與其他網絡通訊,需要給交換機設置默認網關。網關地址通常是某個3 層接口的IP地址,該接口充當路由器的功能。設置默認網關的配置命令為:ip default-gateway gatewayaddress在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