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監(jiān)測實施作業(yè)指導書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7/fc34156a-53cc-4d63-a473-fd1f629d3e5e/fc34156a-53cc-4d63-a473-fd1f629d3e5e1.gif)
![沉降監(jiān)測實施作業(yè)指導書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7/fc34156a-53cc-4d63-a473-fd1f629d3e5e/fc34156a-53cc-4d63-a473-fd1f629d3e5e2.gif)
![沉降監(jiān)測實施作業(yè)指導書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7/fc34156a-53cc-4d63-a473-fd1f629d3e5e/fc34156a-53cc-4d63-a473-fd1f629d3e5e3.gif)
![沉降監(jiān)測實施作業(yè)指導書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7/fc34156a-53cc-4d63-a473-fd1f629d3e5e/fc34156a-53cc-4d63-a473-fd1f629d3e5e4.gif)
![沉降監(jiān)測實施作業(yè)指導書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7/fc34156a-53cc-4d63-a473-fd1f629d3e5e/fc34156a-53cc-4d63-a473-fd1f629d3e5e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沉降變形觀測作業(yè)指導書1說明新建京霸鐵路五標項目部三工區(qū)。軌道路基作為變形控制十分嚴格的土工構筑物,綜合考慮路基填高的差異,地基土成因類型、地層結構的復雜性,地基沉降估算的復雜性和精度控制的難度,工后沉降控制標準以及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艱巨性等,在施工過程中要求對全段路基進行沉降變形動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在路塹基床和路堤基底、填筑層中、路基面布置監(jiān)測點構筑縱橫向立體監(jiān)測網絡,并在施工期間進行系統(tǒng)的沉降監(jiān)測與系統(tǒng)的分析評估,以保證工后沉降量滿足軌道對路基工后沉降的特殊要求。為了保證路基施工按照公司要求對路基沉降變形觀測系統(tǒng)的實施,在軌道施工前提供合格的監(jiān)測數據便于對路基的工后沉降進行正確的評估,在進行
2、變形觀測系統(tǒng)實施時,要保證各種元器件按照要求進行埋設并保證功能正常,采集正確的能反應實際情況的沉降數據,因此制定本作業(yè)指導書。1.1 編制依據(1)高速鐵路設計規(guī)范(TB10612014,J19422014);(2)鐵路工程水文勘測設計規(guī)范(TB1001799);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變形測量規(guī)程(JGJ/T8-2007);(5)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32010;(7)京張城際鐵路工程設計文件;(8)鐵道部有關規(guī)定。1.2 觀測項目1 .2.1路基工程1)基底沉降變形觀測;2 )路堤本體沉降變形觀測;3)軟土地基水平位移觀測;4
3、)路基面沉降觀測;5)深厚層地基分層沉降觀測;6)路塹高邊坡地表位移觀測;7)路塹高邊坡深部位移觀測;8)過渡段沉降差、巖溶塌陷沉降差觀測1.2.2橋梁工程橋梁墩臺沉降變形觀測。2觀測作業(yè)流程沉降變形觀測作業(yè)流程圖3觀測斷面設置路基沉降變形觀測應嚴格按照設計文件要求設置,選擇相應的斷面形式,觀測斷面沿線路方向的間距一般為3050m,應根據觀測斷面處的地形、地質特征及填筑材料選配并埋設相應的觀測元件,具體按設計要求布置,過渡段和地形、地質條件變化大的地段適當加密。4沉降變形測量4.0.1新建京霸鐵路五標項目部三分部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觀測工作以橋梁、路基等建(構)筑物的垂直位移觀測為主,水平位移監(jiān)測
4、根據路基(含過渡段)、橋涵工點設計圖紙而確定。4.0.2沉降與變形觀測的高程系統(tǒng)應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4.0.3結構物的變形監(jiān)測應建立獨立的變形監(jiān)測網,覆蓋范圍一般不宜小于4公里,基準點選擇應優(yōu)先考慮利用CPI、CPII和水準基點。4.0.4結構物的變形監(jiān)測應充分利用CPI、CPII和水準基點作為水平和垂直位移監(jiān)測的工作基點4.0.5用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GPS)測量時,應符合鐵道部現行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鐵路工程測量技術的有關規(guī)定。4.1 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4.1.1 根據新建京霸鐵路五標變形監(jiān)測實施細則要求,沉降變形測量按沉降觀測三等精度標準執(zhí)行,對于技術特別復雜工點,可根據需要按沉降觀測
5、二等的規(guī)定執(zhí)行。表4.1.1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垂直位移測量水平位移觀測沉降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mm)相鄰沉降變形點的圖程中誤差(mm)沉降變形點點位中誤差(mm)二等i0.5劃3B0三等=y.0劃5妗.04.2 變形監(jiān)測網技術要求4.2.1 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建網方式線下工程垂直位移監(jiān)測一般按沉降變形等級三等的要求(相當于國家二等水準測量)施測,根據沉降變形測量精度要求高的特點,以及標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用分級布網等精度觀測逐級控制的方法布設。對于技術特別復雜、垂直位移監(jiān)測沉降變形測量等級要求二等及以上的重要橋隧工點,應獨立建網,并按照國家一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行施
6、測或進行特殊測量設計。4.2.2 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主要技術要求按表4.2.2執(zhí)行表4.2.2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技術要求等相鄰每站往返較檢測已測使用儀器、觀測方法及級基準點高高差中誤差、附合或環(huán)高差較差要求差中誤差(mm)差(mm)線閉合差(mm)(mm)二等0.50.130.3Vn0.5行DS05型儀器,按客運專線鐵路無碎軌道測量技術暫行規(guī)定一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三等1.00.30.6、n0.8亦DS05或DS1型儀器,按客運專線鐵路無碎軌道測量技術暫行規(guī)定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4.2.3 水平位移監(jiān)測網建網一般按獨立建網考慮,根據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進行施測,并與施工平面控制網進
7、行聯(lián)測,引入施工測量坐標系統(tǒng),實現水平位移監(jiān)測網坐標與施工平面控制網坐標的相互轉換。4.2.4 水平位移監(jiān)測網主要技術要求本標段水平位移監(jiān)測按三等規(guī)定執(zhí)行,對于軟土地基等設計有特別技術要求的復雜工點,可根據需要按二等的規(guī)定執(zhí)行。表4.2.4水平位移監(jiān)測網技術要求等級相鄰基準點的點位中誤差(mm)平均邊長(m)測角中誤差()最弱邊相對中誤差作業(yè)要求寸1.53000.71/250000按國家,等半卸控制測量要求觀測1501.01/120000按國家二等半卸控制測量要求觀測二等治.03001.01/120000按國家二等半卸控制測量要求觀測1501.81/70000按國家三等平卸控制測量要求觀測三等
8、603501.81/70000按國家三等平卸控制測量要求觀測200+2.51/40000按國家四等半卸控制測量要求觀測四等12.0400+2.51/40000按國家四等半卸控制測量要求觀測4.3沉降變形測量點的布置要求1.1.1 沉降變形測量點分為基準點、工作基點和沉降變形觀測點三類,其布設按下列要求:基準點:要求建立在沉降變形區(qū)以外的穩(wěn)定地區(qū),基準點使用管段內的基巖點、深埋水準點、CPI、CPII和二等水準點,增設時按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的相關要求執(zhí)行?;鶞庶c標石埋設規(guī)格應符合圖4.3.1的規(guī)定。工作基點:要求這些點埋設在穩(wěn)定區(qū)域,在觀測期間穩(wěn)定不變,測定沉降變形點時作為高程和坐標的傳遞點。工作
9、基點除使用普通水準點外,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一步加密水準基點或設置工作基點至滿足工點垂直位移監(jiān)測需要。加密后的水準基點(含工作基點)間距200m左右時,可基本保證線下工程垂直位移監(jiān)測需要。沉降變形點:直接埋設在要測定的沉降變形體上。點位應設立在能反映沉降變形體沉降變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設置牢固,便于觀測,還要求形式美觀,結構合理,且不破壞沉降變形體的外觀和使用。沉降變形點按路基、橋涵、等各專業(yè)布點要求進行。45010IOO400注:1蓋;2醇;3素土;4貧混凝土;5凍土線圖4.3.1基準點標石埋設圖1.1.2 測量點的檢測。監(jiān)測網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由于自然條件的變化,人為破壞等原因
10、,不可避免的有個別點位會發(fā)生變化。為了驗證監(jiān)測網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的穩(wěn)定性,應對其進行定期檢測。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的觀測分為首次觀測和施工過程中的定期復測,定期復測按每半年進行一次,盡可能結合精測網復測進行。在區(qū)域沉降地區(qū)應每季度進行一次復測。1.1.3 每個獨立的監(jiān)測網應設置不少于3個穩(wěn)固可靠的基準點?;鶞庶c應選設在沉降變形影響范圍以外便于長期保存的穩(wěn)定位置。1.1.4 工作基點應選在比較穩(wěn)定的位置。在區(qū)域沉降地區(qū)內,應對工作基點的沉降量進行監(jiān)測,如果在兩次復測期間,發(fā)現工作基點變形超出兩倍中誤差應及時通知建設單位和評估單位,并提交觀測資料。經核實后應對工作基點和變形監(jiān)測點的各期實測高程進行修正。
11、4.4 測量工作基本要求4.4.1 水準基點使用時應作穩(wěn)定性檢驗,并以穩(wěn)定或相對穩(wěn)定的點作為沉降變形的參考點,并應有一定數量穩(wěn)固可靠的點以資校核。4.4.2 每次觀測前,對所使用的儀器和設備應進行檢驗校正,并保留檢驗記錄。4.4.3 每次沉降變形觀測時應符合:嚴格按水準測量規(guī)范的要求施測。首次(即零周期)觀測應進行往返觀測,并取觀測結果的中數,經嚴密平差處理后的高程值,作為變形測量初始值。參與觀測的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并固定觀測人員和觀測的儀器設備。為了將觀測中的系統(tǒng)誤差減到最小,達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觀測應使用同一臺儀器和設備,前后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水準尺,必須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和觀測
12、方法進行,觀測路線必須形成附合或閉合路線,使用固定的工作基點對應沉降變形觀測點進行觀測。實行五固定”即固定水準基點、工作基點、固定人、固定測量儀器、固定監(jiān)測環(huán)境條件、固定測量路線和方法”,以提高觀測數據的準確性。觀測時要避免陽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環(huán)境和觀測條件下工作。成像清晰、穩(wěn)定時再讀數。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斷。4.4.4 針對低矮橋墩、異型橋墩,空間小,尺子不能直立的情況,采用倒尺的方法進行。4.4.5 沉降觀測均采用滿足相應測量精度等級的電子水準儀。4.4.6 測段觀測完成后數據,必須及時整理觀測數據。4.4.7 當發(fā)現沉降監(jiān)測數據出現異常時必須首先自查,
13、應重測并分析工作基點的穩(wěn)定性,必要時聯(lián)測基準點進行檢測,并提交自查分析報告。4.4.8 在觀測過程中,應做好一些重點信息的記錄,如對架梁、運梁車通過施工荷載的記錄,天氣情況,地下水影響情況的記錄,利于對結構變形特性的分析和異常數據的分析。4.5 測量工作的具體要求4.5.1 水準網的觀測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施測,對線下工程變形點的觀測必須采用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嚴禁采用支水準路線或中視法,水準路線經過的工作基點或基準點數量不得少于兩個。4.5.2 水準儀必須使用DS05級及其以上精度級別的數字儀器,儀器及配套水準尺均應在有效合格檢定期內。水準儀與水準尺在使用前及使用過程中,經常規(guī)檢校合格,水準儀視
14、準軸與水準管軸的夾角均不超過15。儀器各種設置正確,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項目按規(guī)范要求在儀器中進行設置,并在數據采集時自動控制,不滿足要求的在現場進行提示并進行重測。4.5.3 外業(yè)測量一條路線的往返測使用同一類型儀器和轉點尺墊,沿同一路線進行。觀測成果的重測和取舍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T12897-2006)二等水準有關要求執(zhí)行。觀測時,視線長度v50m前后視距差1.5m,前后視距累積差0.5rg測站限差:兩次讀數差0.4mrq兩次所測高差之差0.6mm,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O004別設置,每座涵洞測點數量為6個。涵洞填土后觀測點可從邊墻位置移動到帽石上,涵洞進出口的帽石上各設置兩個測
15、點,位于帽石兩側位置;6.1.7橋梁梁部水準路線觀測按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形成閉合水準路線,沉降觀測點位布設及水準路線觀測示意圖如圖6.1.7所示,其中測點1,2,3,4構成第一個閉合環(huán),測點3,4,5,6構成第二個閉合環(huán)。圖6.1.7橋梁梁部沉降觀測水準路線示意圖6.1.8橋梁墩臺水準路線觀測按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形成閉合水準路線,兩側,水準路線觀測示意圖如圖6.1.8所示:沉降觀測點位布設于墩臺圖6.1.8橋梁墩臺沉降觀測水準路線示意圖6.2 觀測元件與埋設技術要求6.2.1 承臺觀測標沉降觀測樁:選擇20mm鋼筋,頂部磨圓并刻畫十字線,埋置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設表面3mm,表面做好
16、防銹處理。完成埋設后測量樁頂標高作為初始讀數。錨冏砂漿圖6.2.1承臺觀測標設置6.2.2 墩身觀測標:采用414mm不銹鋼螺栓。見下圖所示:120202100200|020|_圖6.2.2墩身觀測標設置6.2.3 橋臺觀測標、梁體觀測標、涵洞觀測標設置可參考圖6.2.1設置6.2.4 無硅軌道鋪設時梁體測點的轉移技術要求按項目部下發(fā)規(guī)定進行。6.3 觀測技術要求6.3.1 從承臺施工完成后,就要開始進行沉降首次觀測,承臺觀測標為臨時觀測標,當墩身觀測標正常使用后,承臺觀測標隨基坑回填將不再使用。隨施工的逐步進行依次進行墩身、橋臺、梁體的變形觀6.3.2 沉降觀測設備的埋設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的
17、,在進行橋梁施工時與設備的埋設做好協(xié)調,做到互不干擾、影響。觀測設施的埋設及沉降觀測工作應按要求進行,不能影響橋梁施工質量。6.3.3 觀測精度要求:橋涵基礎沉降和梁體徐變沉降變形的觀測精度為土1mm,讀數取位至0.01mm。6.3.4 觀測頻次要求:(1)墩臺基礎沉降觀測一般根據下表中要求的時間間隔進行。表6.3.4-1墩臺基礎沉降觀測頻次表史渡伊收觀更同次i注電虱抵*貶丁吟蝴工磔”現芯.下行首次以一量土工空程猛對牙.除強艮強規(guī)詞奉籬牽程靜林設M后和決的心至工K母以化濡2次氏汽曲勺急工”電凝例前一各1次至鰭相工專全卷稼五而r就十女同附其沒通親工身暮面總步求式4同黃就陵壽1it全程提名冰舔的也
18、技工力燉蛇”“小Ett/1患百業(yè)基力護君M不百月五堂嶺敕用傳生卷1中g口b(,丸書工后范寧K優(yōu)現酒hNM瞰/濟冷士孫月一次百5注:1、觀測墩臺沉降時,應同時記錄結構荷載狀態(tài)、環(huán)境溫度及天氣日照情況。2、架橋機(運梁車)通過時觀測要求:第一次通過和第二次通過前后均需要觀測,其后每1次/1天,連續(xù)2次;其后每1次/3天,連續(xù)3次,以后1次/1周。(2)梁體徐變觀測據下表中要求的時間間隔進行。表6.3.4-2梁體徐變觀測頻次表梁體測量間隔表觀測階段觀測周期塊夙力終張拉張拉前、后各1次預應力張拉完成無碎軌道鋪設前張拉完成后第1天張拉完成后第3天張拉完成后第5天張拉完成后13月,每7天為一測量周期橋梁附
19、屬設施安裝1次/周,要求安裝前、后必須各有1次無碎軌道鋪設期間1次/周無碎軌道鋪設完成后第03個月,每1個月升-測量周期第424個月,每3個月廿-測量周期(3)涵洞沉降觀測據下表中要求的時間間隔進行,涵洞頂填土沉降的觀測應與路基沉降觀測同步進行。表6.3.4-3涵洞沉降觀測頻次表變現眇段現劉趣次備注娘期限翩沂塞蝕做工完成/sa虹時主體總工旋全崔荷兼變化前后各1次期次/周門試點移至蛭利前頂琪士恿工全程雕變化前后於次或做周架橋機(道榮率避過仝程至少進行2次這過時岳為現讀通常完工無磋舞精設前1次/周巖石此1的稀電一演不宜少于2小月無襯1道茵置期間全稠,次/周加:嵋道鋪設完跖個%1月lA/6tE注:1
20、、架橋機(運梁車)通過時觀測要求:每1次/1天,連續(xù)2次;其后每1次/3天,連續(xù)3次,以后1次/1周。6.3.5 梁體徐變量計算:對于梁體的徐變變形觀測,每孔梁支點之間的梁體徐變變形應以兩支點的連線為基準線進行觀測計算,由于下部結構沉降變形的影響,該基準線的位置會發(fā)生變化,梁體觀測點至該基準線的垂直距離利用幾何方法計算取得,垂直距離差值就是梁體徐變變形量。7過渡段工程沉降變形觀測技術要求7.1 觀測斷面和觀測點的設置原則7.1.1 過渡段應考慮線路縱向平順性和不同結構物差異沉降的觀測和評估,橋涵兩端的過渡段、路隧過渡段及塹堤過渡段均需進行沉降觀測。7.1.2 不同結構物起點處、距起點510m、
21、2030m處分別設置觀測斷面。每個橫向結構物每側各設置一個觀測斷面,沿涵洞軸線設路基觀測斷面。每個觀測斷面觀測點設置參照路堤。7.1.3 路堤和路塹分界處設置觀測斷面,觀測點設置參照路堤。7.1.4 橫向結構物頂面埋設一根剖面沉降管,具體要求詳見設計文件。橋頭搭板剖面沉降管基層表層一級配碎石1:2基層底層橋臺:參3%5豕泥/路堤本體該/一一一圖7.1.4-1縱斷面示意圖_川JIII剖面沉降管橋頭搭板路堤Illll1圖7.1.4-2平面示意圖7.2 觀測元件與埋設技術要求7.2.1 沉降觀測點與剖面沉降管埋設參考路堤設置。7.3 觀測技術要求7.3.1 沉降精度與頻次等技術要求同路基要求。8路基
22、工程觀測作業(yè)8.1 沉降板觀測8.1.1 設備及人員配備設備/元件配備表設備/元件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量用途沉降板按設計制作根據設計數量配備路基基底沉降變形觀測水準儀DS05或DS1根據需要量配備沉降觀測因瓦尺每臺水準儀配備1套沉降觀測人員配備工種數量用途測量人員3現場測量、數據采集、測點維護輔助人員根據需要配備沉降板埋設、水準基點埋設8.1.2 沉降板制作按5.2.1節(jié)中尺寸要求制作。8.1.3 埋設要求8.1.4 板一般埋設在路堤中心原地面處。地基處理施工完畢后,整平基底,鋪設第一層填料,壓實后在預埋位置挖除填料至原地面,放置帶第一節(jié)測桿、護套的沉降板,并使測桿高出填土面50cmo埋設時要注意
23、底板放置水平,可以先用中、粗砂墊層找平,用鋼尺和錘球檢查垂直度,采用原位土將基坑回填密實。8.1.5 完畢后,填寫沉降板埋設考證表,記錄好測點埋設時間、位置、初始高程等數據。8.1.6 填土增高,將測桿和套管相應接高,保證測桿和套管高于填土面,以防止填料落入阻礙測桿自由沉落。頂帽高出碾壓面高度應不小于50cmo8.1.7 過程中要保護好測桿,防止車輛碾撞,其周圍的填料采用人工夯實。8.1.8 數據采集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精度,沿線路縱向布置水準測量高程控制網,定期(或對測量數存在疑問時)對觀測基樁進行復核,記錄測量數據。8.1.9 觀測頻率填土高度小于2m時,每兩天觀測一次,超過2m高度后,每
24、天觀測一次,具體要求嚴格按照規(guī)范進行。8.2 路基面沉降觀測樁觀測8.2.1 設備及人員配備設備/元件配備表設備/元件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量用途路基面沉降觀測樁按設計圖制作根據設計數量配備路基面沉降變形觀測剖面沉降管按設計圖制作根據設計數量配備路基面沉降變形觀測位移觀測樁按設計圖制作根據設計數量配備路基面沉降變形觀測水準儀天寶DINI031沉降變形觀測全站儀徒卡TCA1201+1位移觀測綜合沉降儀JMZX-70001剖面沉降觀測因瓦尺3m每臺水準儀配備1套沉降變形觀測因瓦尺2m配置兩把低矮結構物觀測人員配備工種數量用途測量人員15現場測量、數據采集、測點維護輔助人員根據需要配備路基面沉降觀測樁埋設
25、、水準基點埋設8.2.2路基面沉降觀測樁制作按5.2.2節(jié)中尺寸要求制作8.2.3 埋設要求(1)路基基床表層填筑完畢后,測量放樣,定出路基面沉降觀測樁埋設斷面及測點位置。(2)將路基面沉降觀測樁打入路基中,樁身平原地面。(3)埋設完畢后,填寫路基面沉降觀測樁埋設考證表,記錄好測點埋設時間、位置、初始高程等數據。8.2.4 數據采集沿線路縱向布置水準測量高程控制網,用DS05或DS1水準儀配合因瓦尺進行測量,參照國家二等水準測量方法進行,形成一條閉合水準環(huán)線,再由水準環(huán)線中的固定點測定各觀測點的高程,進行日常觀測,記錄整理測量數據。8.2.5 觀測頻率路堤經過分層填筑達到預壓高程后,在預壓期的
26、前23個月內,每5d觀測一次;三個月后715d觀測一次;半年后一個月觀測一次,一直觀測到預壓期末。預壓期后每三個月觀測一次直至移交,當沉降速率變化大時,增加觀測頻率。8.3軟土地基水平位移觀測邊樁(以下稱邊樁)觀測8.3.1 設備及人員配備設備/元件配備表設備/元件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量用途位移觀測邊樁按設計圖制作根據設計數量配備軟土地基水平位移、沉降觀測全站儀徒卡TCA1201+1水平位移觀測水準儀天寶DINI031沉降變形觀測因瓦尺每臺水準儀配備1套沉降變形觀測人員配備工種數量用途測量人員15現場觀測、數據采集、測點維護輔助人員根據需要配備邊樁埋設、控制網基點樁埋設8.3.2 邊樁制作邊樁按設
27、計圖制作,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強度不底于C15。截面尺寸為0.15mX0.15m,長不小于1.5m。(詳細尺寸請參照設計圖紙進行)8.3.3 埋設要求(1)邊樁埋設在兩側坡腳外約2.0m處,長度不小于1.4m,直經10cm。(2)邊樁采用打入方式埋設時,直接打入地表以下不小于1.2m,樁頂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3)邊樁采用人工挖坑方式埋設時,人工開挖基坑,將預制樁放入坑內固定穩(wěn)當,埋設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2m,樁頂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再采用C15硅(或水泥砂漿)澆筑固定,確保邊樁埋設的穩(wěn)定。(4)埋設完畢,填寫埋設考證表,記錄測點埋設時間、位置。8.3.4 數據采集位移觀測數據采集
28、:(1)觀測前使用全站儀按全圓測回法沿線路縱向進行平面控制測量,將測量成果平差處理后作為布置平面變形觀測控制網,埋設平面變形觀測控制網樁點。(2)平面變形觀測網建立后,根據兩側通視條件,可以采取視準線法、前方交會法或坐標測量法進行位移觀測。視準線法當通視情況較好時,在地基變形影響范圍外的平面變形觀測控制網上設置置鏡點及基準點,通過多次測讀被測點與基準點間夾角變化情況,計算確定被測點位移情況。A、B兩點設站,測前方交會法前方交會法是一種較普遍的觀測方法,測點布置比較靈活,適應性強,如圖在得a、B兩角,通過坐標正算求得P的坐標,計算觀測點的位移情況。路基坐標測量法置鏡點置鏡點坐標測量法是利用平面變
29、形觀測網中的控制點作為基準點,通過直接測讀位移邊樁測點的坐標,經過多次測量比較計算確定測點的位移量。沉降觀測數據采集:沿線路縱向布置沉降變形觀測高程控制網,用DS05或DS1水準儀配合因瓦尺,參照國家二等水準測量方法進行測量,閉合差不大于土0.7,nmm,形成一條閉合水準環(huán)線,再由水準環(huán)線中的固定點測定各觀測點的高程,進行日常觀測,記錄整理測量數據。8.3.5觀測頻率邊樁施工期間每天應進行一次觀測,在沉降量突變的情況下,每天應觀測23次。當兩次填筑間隔時間較長時,每3d至少觀測一次。路堤經過分層填筑達到預壓高程后,在預壓期的前23個月內,每5d觀測一次;三個月后715d觀測一次;半年后一個月觀
30、測一次,一直觀測到預壓期末。預壓期后每三個月觀測一次直至移交,當沉降速率變化大時,增加觀測頻率。8.4邊坡地表位移觀測樁(以下稱位移樁)觀測8.4.1 設備及人員配備設備/元件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量用途位移樁按設計制作根據高路塹斷面設計數量配備高路塹坡頂、平臺位移觀測全站儀徒卡TCA1201+1位移觀測設備/元件配備表人員配備工種數量用途測量人員3現場觀測、數據采集、測點維護輔助人員根據需要配備位移樁埋設、控制網樁點埋設8.4.2位移樁制作位移邊樁按設計圖制作,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強度不底于C15。截面尺寸為0.15mX0.15m,長不小于1.5m(詳細尺寸請參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8.4.3埋設
31、要求(1)位移樁埋設可以采用人工挖坑后,將預制樁放入坑內固定穩(wěn)當,再采用C15硅(或水泥砂漿)澆筑固定,確保位移樁埋設的穩(wěn)定。(2)位移樁埋設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m,樁頂露出地面不應大于0.1m,埋設于距高路塹坡頂5m、10m及各級平臺上。(3)埋設完畢,填寫埋設考證表,記錄測點埋設時間、位置。8.4.4 數據采集(1)觀測前使用全站儀按全圓測回法沿線路縱向進行平面控制測量,將測量成果平差后作為布置平面變形觀測控制網,埋設平面變形觀測控制網樁點。(2)平面變形觀測網建立后,根據樁點通視條件,可以采取視準線法或坐標測量法進行位移觀測。8.4.5 觀測頻率施工期間每天應進行一次觀測,在位移量
32、突變的情況下,每天應觀測23次。當位移速率變化大時,增加觀測頻率。8.5剖面沉降管的觀測8.5.1 設備及人員配備設備/元件配備表設備/元件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量用途剖面沉降管按設計訂購根據斷面設計數量配備路基沉降觀測綜合沉降儀JMZX-70001剖面沉降觀測人員配備工種數量用途測量人員3現場觀測、數據采集、測點維護輔助人員根據需要配備控制網樁點埋設8.5.2 剖面沉降管的測量原理:一套剖面沉降管裝置由測斜管、接頭(帶螺釘)、孔口蓋等組成;它具有4個互成90度的導槽,作為活動測斜儀探頭導輪的導向槽,使他們保持在一定的方向上,通過所測試的數據處理緝私處路基的一個斷面上(橫向)不同點位的地基沉降量。精
33、度要求8mm/30m,靈敏度0.01mm。8.5.3 埋設時間及位置要求:剖面沉降管的埋設目的是作為沉降變形觀測校驗檢核所用,應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所處的監(jiān)測斷面類型及工程結構型式確定檢核數量(檢核數量在一般地段為剖面總數的25%,橋路、涵路、隧路、堤塹、橋橋、橋隧等各類型過渡段路基范圍為剖面總數的50%)o埋設位置及時間:剖面沉降管埋設在基床底層頂面,也即在施工基床表層之前應進行埋設。其余各類型斷面斷面應在路基基底處理完成后,在基底碎石墊層頂部開槽埋設。8.5.4 安裝方法、布驟及注意事項(1)在需要進行剖面沉降管埋設位置及時間到位后,首先用全站儀測定觀測斷面的中心里程及埋設方向。(2)當路基基
34、底碎石墊層施工完成后或基床底層施工完成,在垂直線路方向開挖出寬20cm,深20cm左右的溝槽,整平槽底并在溝底鋪設一層5cm左右厚的中粗砂并找平,后安放剖面沉降管,然后再在剖面沉降管頂面回填5cm中粗砂并于碎石墊層頂部平。(3)在鋪設沉降管時應按照設計用螺釘進行組裝并逐節(jié)對口連接成一根,管兩端用管蓋封住,并預先在導管內穿一條鍍鋅鋼絲繩作測試時來回牽引沉降儀用。(4)每側要伸出路基坡腳2m,為防止沉降斜管被損壞,管頭兩端用C20混凝土澆筑保護井,井壁厚30cm,井內斷面尺寸90cmx120cm,井深100cm,同時應做好井內及周圍的排水,使排水暢通。(5)沉降管連接時要特別注意導線槽的對正,不得
35、扭曲。連接方法如下:每節(jié)沉降管上套入連接管的長度的一半,對正連接管上的槽接下一節(jié)管,檢查各節(jié)管的連接良好及導向槽對接正確后才能鋪設,為防止泥砂從連接管段進入管內,在路堤外面的沉降管接管均應以重300克的無紡土工布包裹,外用塑料繩扎緊,無紡土工布接口處用電工膠布粘接。觀測點橫斷面見圖。(6)沉降管鋪設時,一對導槽要與地面垂直放置,另一對導槽要水平放置,并預先在測斜管內穿入測繩(或細鋼絲繩)一根,用于測量時拉測頭用圖8.5.4剖面沉降管埋設示意圖8.5.5觀測與數據記錄、整理(1)在兩個出口處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測量方法及精度要求測管口的水平高程。(2)做好考證表的記錄,主要內容包括軸向位置、孔號、二
36、個孔口高程、管長、測量儀器型號、率定系數、埋設人員及日期等。(3)測量時先要做好儀器的率定工作,在導管口水平處設置水平點,使儀器在孔口處調零。(4)將電纜線與指示器連接、測頭、電纜、儀器要連接正確。(5)儀器調零時,要先把測頭導輪對準垂直導槽放在導管內35min,使測頭與地下溫度平衡。(6)測量時,一端緩慢地拉測繩、另一端緩慢地放電纜,使測頭在管道內行走平穩(wěn),兩端配對講機聯(lián)絡,以保證動作協(xié)調,每50cm為一測點、待讀數器穩(wěn)定后,讀取數字,來回往返讀數23次、在同一測點的數字力求準確,誤差不得超過0.30.5mm。(7)測量結束后,進行資料的整理、分析,按照成綿樂公司成綿樂鐵路客運專線沉降變形觀
37、測及評估實施細則的沉降觀測相應表格要求填寫數據。9橋梁工程觀測作業(yè)9.1 觀測項目橋墩臺均勻沉降及相鄰橋墩臺沉降差9.2 設備及人員配備人員配備x#數量ii工種數量用途設備/元件配備表設備/元件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量用途水準儀DINI031沉降觀測因瓦尺每臺水準儀配備1套沉降觀測測量人員15現場測量、數據采集、測點維護輔助人員根據需要配備觀測點選擇、水準基點埋設9.3 觀測點選擇在橋梁墩、臺上布設測點。測點一般布置在墩、臺頂的中部9.4 數據采集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精度,定期對觀測基點進行測量,記錄測量數據。9.5 觀測頻率架梁前,每周觀測一次,架梁后第一個月,每周測量一次;第二、三個月,每2周測量一次;第四、五、六個月,每月測量一次。10線下工程沉降評估10.0.1軌道鋪設前,應對線下工程沉降作系統(tǒng)評估,確認工后沉降和變形符合設計要求。10.0.2評估除采用曲線擬合法進行線下工程的單個測點評估外,同時應進行區(qū)段線下工程綜合評估。10.0.3評估時發(fā)現異?,F象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二合一迷你冰箱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宿舍空調申請書
- 房地產開發(fā)進度管理及市場應對措施
- 航空公司應急預案及乘客安全措施
- 橋梁建設中的施工難題及保障措施
- 2025年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建設計劃
- 通信網絡建設項目進度管理措施
- 環(huán)境監(jiān)測機房的質量管理措施
- 交通運輸領域降低噪音污染的技術措施
- 鋼材在能源行業(yè)應用的質量措施
- 自動體外除顫器
- 《微生物學發(fā)展史》課件
- 少兒素描課件
-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對私外匯業(yè)務從業(yè)資格》開放式測試答案
- 《保險法解讀》課件
- 非煤礦山復工復產安全培訓
- 變壓器投標書-技術部分
-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研究》
- 臨床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護理深靜脈CVC
- 2024九省聯(lián)考適應性考試【甘肅省】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