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電力設計_第1頁
水利電力設計_第2頁
水利電力設計_第3頁
水利電力設計_第4頁
水利電力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工程設計水電樞紐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安全標準DL 518020035.0.1水電樞紐工程(包括抽水蓄能電站)的工程等別,根據(jù)其在國民經(jīng)濟建設中的重要性,按照其水庫總庫容和裝機容量劃分為五等,應按表5.0.1確定。表5.0.1 水電樞紐工程的分等指標工程等別工程規(guī)模水庫總庫容108m3裝機容量MW一大(1)型101200二大(2)型<101<1200300三中型<1.000.10<30050四?。?)型<0.100.01<5010五?。?)型<0.01<10注:水電樞紐工程的防洪作用與工程等別的關系,應按照GB50201-1994的有關規(guī)定確定。

2、水工建筑物級別,根據(jù)工程等別及建筑物在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劃分為5級,應按表5.0.3確定。表5.0.3 水工建筑物級別的劃分工程等別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一13二23三34四45五555.0.9 施工期臨時性擋水、泄水建筑物的級別,應根據(jù)保護對象的重要性、失事危害程度、使用年限和臨時性建筑物規(guī)模按表5.0.9確定。表5.0.9 臨時性水工建筑物級別級別保護對象失事危害程度使用年限年建筑物規(guī)模高度m庫容108m33有特殊要求的1級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淹沒重要城鎮(zhèn)、工礦企業(yè)、交通干線或推遲總工期及第一臺機組發(fā)電工期,造成重大災害和損失>3>50>1.041級、2級永久

3、性水工建筑物淹沒一般城鎮(zhèn)、工礦企業(yè)或影響工程總工期及第一臺機組發(fā)電工期,造成較大損失3250151.00.153級、4級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淹沒基坑,但對總工期及第一臺機組發(fā)電工期影響不大,經(jīng)濟損失較小<2<15<0.1注:臨時性水工建筑物系指僅在樞紐工程施工期使用的建筑物,如圍堰、導流洞以及導流明渠、臨時擋墻等。本標準中,臨時性水工建筑物限于臨時擋水和泄水建筑物。山區(qū)、丘陵區(qū)水電樞紐工程(包括抽水蓄能電站工程)永久性壅水、泄水建筑物的洪水設計標準,應按表6.0.4確定。表6.0.4 山區(qū)、丘陵區(qū)水電樞紐工程永久性壅水泄水建筑物的洪水設計標準不同壩型的樞紐工程永久性壅水、泄水建筑

4、物級別12345正常運用洪水重現(xiàn)期(年)10005005001001005050303020非常運用洪水重現(xiàn)期(年)土壩、堆石壩PMF或10000500050002000200010001000300300200混凝土壩漿砌石壩50002000200010001000500500200200100注:PMF 為可能最大洪水。抽水蓄能電站當裝機容量較大,而上、下水庫庫容較小,工程失事后對下游危害不大時,擋水、泄水建筑物的洪水設計標準可根據(jù)電站廠房的級別按表6.0.9的規(guī)定確定;若失事后果嚴重、會長期影響電站效益,則上、下水庫擋水、泄水建筑物的洪水設計標準宜根據(jù)表6.0.4規(guī)定的下限確定。6.0.

5、8山區(qū)、丘陵區(qū)水電樞紐工程消能防沖建筑物的洪水設計標準,可低于相應泄水建筑物的洪水設計標準,應根據(jù)泄水建筑物的級別按表6.0.8確定。在低于正常運用洪水時,泄水建筑物消能防沖,應避免出現(xiàn)不利的沖刷和淤積;在遭遇超正常運用洪水時,允許消能防沖建筑物出現(xiàn)可修復的局部破壞,并不危及大壩和其他主要建筑物的安全。當消能防沖建筑物的局部破壞有可能危及壅水建筑物安全時,應研究采用正常運用洪水或非常運用洪水進行校核。表6.0.8 山區(qū)、丘陵區(qū)水電樞紐工程消能防沖建筑物洪水設計標準永久性泄水建筑物級別12345正常運用洪水(重現(xiàn)期,年)10050302010山區(qū)、丘陵區(qū)水電站廠房的洪水設計標準,應根據(jù)廠房的級別

6、按表6.0.9確定。河床式水電站廠房的洪水設計標準,應與其壅水建筑物的洪水設計標準一致。水電站副廠房、主變場地、開關站、出線場和進廠交通洞等附屬建筑物的洪水設計標準,應與水電站廠房的洪水設計標準相同。表6.0.9 山區(qū)、丘陵區(qū)水電站廠房的洪水設計標準發(fā)電廠房的級別12345正常運用洪水(重現(xiàn)期,年)2002001001005050303020非常運用洪水(重現(xiàn)期,年)100050020010050平原地區(qū)水電樞紐工程永久性壅水、泄水建筑物和水電站廠房的洪水設計標準,應按表6.0.10確定。表6.0.10 平原區(qū)永久性壅水、泄水建筑物和水電站廠房的洪水設計標準水工建筑物級別12345正常運用洪水

7、重現(xiàn)期(年)300100100505020201010非常運用洪水重現(xiàn)期(年)200010001000300300100100505020潮汐河口段和濱海地區(qū)水電樞紐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潮水設計標準,應根據(jù)建筑物的級別按表6.0.11確定。對1級、2級建筑物,若按表6.0.11確定的設計潮水位低于當?shù)貧v史最高潮水位時,應采用歷史最高潮水位進行校核。表6.0.11 潮汐河口段和濱海區(qū)水電樞紐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潮水設計標準水工建筑物級別1234、5設計潮水位重現(xiàn)期(年)10010050502020臨時性水工建筑物洪水設計標準,應根據(jù)建筑物結構類型及其級別,在表6.0.12所規(guī)定的范圍內,綜合

8、分析確定。對失事后果嚴重的,應考慮遭遇超洪水設計標準的應急措施。表6.0.12 臨時性水工建筑物的洪水設計標準臨時性水工建筑物級別345土石類結構重現(xiàn)期(年)50202010105混凝土類結構重現(xiàn)期(年)201010553壩體施工期臨時度汛的洪水設計標準,應根據(jù)壩型及壩前攔蓄庫容按表6.0.13確定。考慮失事后對下游的影響程度,經(jīng)技術經(jīng)濟論證,洪水設計標準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表6.0.13 壩體施工期臨時度汛洪水設計標準壩型攔蓄庫容108m3>1.01.00.1<0.1土壩、堆石壩重現(xiàn)期(年)>100100505020混凝土壩、漿砌石壩重現(xiàn)期(年)>5050202010

9、導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如永久性泄水建筑物尚未具備設計泄洪能力,壩體度汛的洪水設計標準應通過分析壩體施工和運行的要求,在表6.0.14所規(guī)定的范圍內確定。表6.0.14 導流建筑物封堵后壩體度汛洪水設計標準壩型攔河壩的級別123土壩堆石壩正常運用洪水重現(xiàn)期(年)50020020010010050非常運用洪水重現(xiàn)期(年)1000500500200200100混凝土壩漿砌石壩正常運用洪水重現(xiàn)期(年)200100100505020非常運用洪水重現(xiàn)期(年)50020020010010050防洪標準GB 5020119946.2.1 水庫工程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標準,應根據(jù)其級別按表6.2.1的規(guī)定確定。表6

10、.2.1 水庫工程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標準水工建筑物級別防 洪 標 準重 現(xiàn) 期 (年) 山區(qū)、丘陵區(qū)平原區(qū)、濱海區(qū)設 計校 核設 計校 核混凝土壩、漿砌石壩及其它水工建筑物土壩、堆石壩1100050050002000可能最大洪水(PMF)或1000050003001002000100025001002000100050002000100501000300310050100050020001000502030010045030500200100030020101005053020200100300200105020 水電站廠房的防洪標準,應根據(jù)其級別按表6.2.5的規(guī)定確定。河床式水電站廠房作為擋

11、水建筑物時,其防洪標準應與擋水建筑物的防洪標準相一致。 水電站廠房的防洪標準水工建筑物級別防洪標準重現(xiàn)期(年)設 計校 核1>20010002200100500310020045010053050水電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guī)程DL52062005 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和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1) 論證工程建設的必要性。(2) 基本確定綜合利用要求,提出工程開發(fā)任務。(3) 基本確定主要水文參數(shù)和成果。(4) 評價本工程的區(qū)域構造穩(wěn)定性;初步查明并分析各比較壩(閘)址和廠址的主要地質條件,對影響工程方案成立的重大地質問題作出初步評價。(5) 初選代表性壩(閘)址和廠址。(6) 初選

12、水庫正常蓄水位,初擬其它特征水位。(7) 初選電站裝機容量,初擬機組額定水頭、引水系統(tǒng)經(jīng)濟洞徑和水庫運行方式。(8) 初步確定工程等別和主要建筑物級別。初步比較擬定代表性壩(閘)型、樞紐及主要建筑物型式。(9) 初步比較擬定機型、裝機臺數(shù)、機組主要參數(shù)、電氣主接線及其它主要機電設備和布置。(10) 初擬金屬結構及過壩設備的規(guī)模、型式和布置。(11) 初選對外交通方案,初步比較擬定施工導流方式和筑壩材料,初擬主體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總布置,提出控制性工期。(12) 初擬建設征地范圍,初步調查建設征地實物指標,提出移民安置初步規(guī)劃,估算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補償費用。 (13) 初步評價工程建設對環(huán)境的影

13、響,從環(huán)境角度初步論證工程建設的可行性。(14) 提出主要的建筑安裝工程量和設備數(shù)量。(15) 估算工程投資。 (16) 進行初步經(jīng)濟評價。(17) 綜合工程技術經(jīng)濟條件,提出綜合評價意見。水利水電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編制規(guī)程DL 50211993 初步設計報告的主要內容和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1)復核工程任務及具體要求,確定工程規(guī)模,選定水位、流量、揚程等特征值,明確運行要求;(2)復核水文成果;(3)復核區(qū)域構造穩(wěn)定,查明水庫地質和建筑物工程地質條件、灌區(qū)水文地質條件及土壤特性,提出相應的評價和結論;(4)復核工程的等級和設計標準,確定工程總體布置、主要建筑物的軸線、線路、結構型式和布置、控制

14、尺寸、高程和工程數(shù)量;(5)確定電廠或泵站的裝機容量,選定機組機型、單機容量、單機流量及臺數(shù),確定接入電力系統(tǒng)的方式、電氣主接線和輸電方式及主要機電設備的選型和布置,選定開關站(變電站、換流站)的型式,選定泵站電源進線路徑、距離和線路型式,確定建筑物的閘門和啟閉機等的型式和布置;(6)提出消防設計方案和主要設施;(7)選定對外交通方案、施工導流方式、施工總布置和總進度、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設備,提出天然(人工)建筑材料、勞動力、供水和供電的需要量及其來源;(8)確定水庫淹沒、工程占地的范圍,核實水庫淹沒實物指標及工程占地范圍的實物指標,提出水庫淹沒處理、移民安置規(guī)劃和投資概算;(9)提

15、出環(huán)境保護措施設計;(10)擬定水利工程的管理機構,提出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以及主要管理設施;(11)編制初步設計概算,利用外資的工程應編制外資概算;(12)復核經(jīng)濟評價。1.0.5 初步設計文件應根據(jù)需要將下列資料列為附件:(1)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意見、專題報告的審查意見、重要會議紀要等;(2)有關工程綜合利用、水庫淹沒對象及工程占地的遷移和補償、鐵路公路及其他設施改建、設備制造等方面的協(xié)議書及主要有關資料;(3)水文分析復核報告;(4)工程地質勘察、土壤調查等報告及有關專門性工程地質問題研究報告;(5)水庫淹沒處理和移民安置規(guī)劃報告;(6)工程永久占地處理報告;(7)水工模型試驗報告及

16、其他試驗研究報告;(8)機電、金屬結構設備專題論證報告;(9)其他專題報告。水電工程招標設計報告編制規(guī)程DL/T 521220053.0.7 招標設計報告的主要內容和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1) 補充水文、氣象及泥沙基本資料,復核水文成果。完善、深化水情自動測報系統(tǒng)總體設計。(2) 復核工程地質結論,補充查明遺留的工程地質問題,論證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和項目評估提出的專門性工程地質問題,為招標設計提出有關工程地質補充資料。(3) 復核工程特征值、水庫初期蓄水計劃和電站初期運行方式,提出機組運行的加權因子和機組加權平均效率。(4) 復核工程的等級和設計標準。復核確定樞紐布置、主要建筑物的軸線、布置和

17、結構型式、控制尺寸和高程,提出建筑物的控制點坐標、樁號及工程量。確定主要建筑物結構、尺寸、材料分區(qū)、基礎處理措施和范圍,提出典型斷面和部位的配筋型式、各部位材料性能指標要求及有關設計技術要求。完善安全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組成和布置,提出監(jiān)測儀器設備清單。(5) 復核機電及金屬結構的設計方案,復核確定主要設備型式、布置、技術參數(shù)和技術要求,編制設備清冊。(6) 復核建筑消防及主要機電設備消防設計總體方案,確定消防設備型式及主要技術參數(shù),編制消防設備清冊。(7) 比選工程分標方案,經(jīng)項目法人審批,確定工程分標方案。(8) 復核導流標準、導流程序及導流建筑物布置,確定導流建筑物軸線、結構型式和布置,提出建筑物

18、的控制點坐標及工程量。復核確定天然建筑材料的料源選擇與土石方平衡規(guī)劃、場內交通規(guī)劃布置與設計標準、主體工程施工方案與施工機械配置。提出主要施工工廠設施設置方案、施工總布置及工程施工總進度安排。(9) 復核分解實物指標,確定移民生產生活安置方案,制定移民搬遷總體規(guī)劃,開展城集鎮(zhèn)建設詳細規(guī)劃設計,專業(yè)項目復建設計,編制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補償投資執(zhí)行概算,以及移民安置實施規(guī)劃報告。(10) 復核完善環(huán)境保護措施設計、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環(huán)境管理計劃,提出環(huán)境保護工作的實施進度計劃和環(huán)境保護措施項目的分標規(guī)劃方案。(11) 依據(jù)工程分標方案編制工程分標概算,依據(jù)施工組織設計及招標設計工程量,編制工程招標設計概算。

19、(12) 根據(jù)工程招標設計概算的分年靜態(tài)投資,進行財務分析,復核工程的財務可行性。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GB 502871999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應分為規(guī)劃、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和技施設計四個勘察階段。各勘察階段工作應與相應階段設計工作深度相適應。 勘察工作中的各項原始資料應真實、準確、完整,并應及時整理和綜合分析??辈旃ぷ鹘Y束時,應編制和提交工程地質勘察報告。3.1.1 規(guī)劃階段工程地質勘察應對河流開發(fā)方案和水利水電近期開發(fā)工程選擇進行地質論證,并應提供工程地質資料。3.1.2 規(guī)劃階段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 1了解規(guī)劃河流或河段的區(qū)域地質和地震概況; 2了解各梯級水庫的地質條件和主要工

20、程地質問題,分析建庫的可能性; 3了解各梯級壩址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建壩的可能性; 4了解長引水線路的工程地質條件; 5了解各梯級壩址附近的天然建筑材料的貯存情況。注:長引水線路指長度大于2km的隧洞或渠道。3.3.1 各梯級水庫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2 了解可能威脅水庫成立的滑坡、潛在不穩(wěn)定岸坡、泥石流、坍岸和浸沒等的分布范圍。3.4.1 各梯級壩址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4 了解壩址的地質構造、大斷層、緩傾角斷層和第四紀斷層的發(fā)育情況;5 了解壩址的物理地質現(xiàn)象和岸坡穩(wěn)定情況; 可行性研究階段工程地質勘察應在河流或河段規(guī)劃選定方案的基礎上選擇壩址,并應對選定壩址、基本壩型、樞紐布置和引水線路方案

21、進行地質論證,提供工程地質資料。 可行性研究階段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 1進行區(qū)域構造穩(wěn)定性研究,并對工程場地的構造穩(wěn)定性和地震危險性作出評價。 2調查水庫區(qū)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并作出初步評價。 3調查壩址、引水線路、廠址和溢洪道等建筑物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并對有關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作出初步評價。4進行天然建筑材料初查。4.2.8 工程場地地震基本烈度和地震危險性分析應根據(jù)工程的重要性和地區(qū)的地震地質條件,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1 壩高大于200m或庫容大于10×109m3的大(1)型工程或地震基本烈度為七度及以上地區(qū)的壩高大于150m的大(1)型工程,應進行專門的地震危險性分析。 壩址勘察

22、應包括下列內容:5 調查對壩址選擇和樞紐建筑物布置有影響的滑坡、傾倒體和潛在不穩(wěn)定巖體以及卸荷巖體的分布,初步評價其穩(wěn)定性。邊坡穩(wěn)定分析應符合附錄F的規(guī)定。4.7.1 對工程所需的土料、砂礫石料和石料料場應進行初查。當需要采用人工骨料時,應對料源進行初查。 初步設計階段工程地質勘察應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選定的壩址和建筑物場地上進行,查明水庫及建筑物區(qū)的工程地質條件,進行選定壩型、樞紐布置的地質論證和提供建筑物設計所需的工程地質資料。 初步設計階段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 1 查明水庫區(q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分析工程地質問題,預測蓄水后的變化; 2 查明建筑物地區(qū)的工程地質條件并進行評價,為選定各建筑物

23、的軸線及地基處理方案提供地質資料和建議;3 查明導流工程的工程地質條件,根據(jù)需要進行施工附屬建筑物場地的工程地質勘察和施工與生活用水水源初步調查; 4 進行天然建筑材料詳查;5 進行地下水動態(tài)觀測和巖土體位移監(jiān)測。 混凝土壩壩址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3 查明對建筑物穩(wěn)定有影響的斷層、破碎帶、斷層交匯帶和裂隙密集帶的具體位置、規(guī)模和性狀,特別是順河斷層和緩傾角斷層的分布和特征。5.3.3 土石壩壩址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 3 查明影響壩基、壩肩穩(wěn)定的斷層、破碎帶的分布、規(guī)模、產狀、性狀、滲透性和滲透變形條件。5.4.1 地下洞室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2 查明洞室地段的巖性,重點查明松散、軟弱、膨脹、易

24、溶和喀斯特化巖層的分布。在某些地區(qū)應調查巖層中有害氣體或放射性元素的賦存情況。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2 缺乏天然骨料時,應進行人工骨料料源詳查。6.1.1 技施設計階段工程地質勘察應在初步設計階段選定的水庫及樞紐建筑物場地上,檢查前期勘察的地質資料與結論,補充論證專門性工程地質問題,并提供優(yōu)化設計所需的工程地質資料。6.1.2 技施設計階段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 1 進行初步設計審批中要求補充論證的和施工中出現(xiàn)的專門性工程地質問題勘察; 2 提出對不良工程地質問題處理措施的建議; 3 進行施工地質工作; 4 提出施工期和運行期工程地質監(jiān)測內容、布置方案和技術要求的建議;分析施工期工程

25、地質監(jiān)測資料。 施工地質應包括下列內容: 1 搜集建筑物場地在施工過程中揭露的地質現(xiàn)象,檢驗前期的勘察資料; 2 編錄和測繪建筑物基坑、地下建筑物圍巖的地質現(xiàn)象; 3 進行地質觀測和預報可能出現(xiàn)的地質問題; 4 進行地基加固和不良工程地質問題處理措施的研究;5 進行與地質有關的工程驗收。水利水電工程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 501991994 1級壅水建筑物結構的設計基準期應采用100年,其他永久性建筑物結構應采用50年。臨時建筑物結構的設計基準期應根據(jù)預定的使用年限及可能滯后的時間確定。 水工結構在設計基準期內應滿足下列各項功能要求:1.0.6.1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時,能承受可能出現(xiàn)的

26、各種作用。1.0.6.2 在正常使用時,具有設計規(guī)定的工作性能。1.0.6.3 在正常維護下,具有設計規(guī)定的耐久性。1.0.6.4 在出現(xiàn)預定的偶然作用時,主體結構仍能保持必需的穩(wěn)定性。1.0.7 水工建筑物的結構安全級別,應根據(jù)水工建筑物的重要性及其破壞可能產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經(jīng)濟損失及產生社會影響等)的嚴重性,對應水工建筑物級別,按表1.0.7劃分為三級。水工建筑物級別應按本標準附錄A的規(guī)定劃分。 對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水工建筑物,其結構安全級別應經(jīng)專門研究確定。 表1.0.7 水工建筑物結構安全級別水工建筑物的結構安全級別水 工 建 筑 物 級 別12、34、5 1.0.8 地基的

27、結構級別應與水工建筑物的結構安全級別相同。3.1.1 水工結構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3.1.6 水工結構的破壞可分為下列兩類,其中第二類破壞的結構的可靠度應高于第一類。 第一類破壞:非突發(fā)性的破壞,破壞前能見到明顯征兆,破壞過程緩慢。 第二類破壞:突發(fā)性的破壞,破壞前無明顯征兆,或結構一旦發(fā)生事故難于補救或修復。3.1.7 結構設計時,應根據(jù)結構在施工、安裝、運行、檢修不同時期可能出現(xiàn)的不同作用、結構體系和環(huán)境條件,按以下三種設計狀況設計: (1)持久狀況; (2)短暫狀況; (3)偶然狀況。3.1.8 對三種設計狀況均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進行設計。對持久狀況,尚應按正常

28、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對短暫狀況,可根據(jù)需要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3.1.9 對于偶然狀況,應按下列原則進行設計: 對主要水工建筑物的主要承載結構,應按作用效應的偶然組合進行設計,或采取防護措施,使其不致喪失承載能力。3.1.9.2 對次要水工建筑物及主要水工建筑物的非主要承載結構,允許產生局部破壞,但不得影響主要水工建筑物的主要承載結構的安全。水利水電工程勞動安全與工業(yè)衛(wèi)生設計規(guī)范 DL 50611996 擋水、泄水建筑物內的交通廊道、基礎灌漿廊道,應設置自然通氣的孔、洞及排水溝,廊道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 對所有工作場所,設計中嚴禁采用明火取暖方式。4.1.8 廠外獨立的油處理室、油罐室(露天

29、油罐)及易燃材料倉庫應在直擊雷保護范圍內,其建筑物或設備上嚴禁裝設避雷針,應用獨立避雷針保護,并應采取防止感應雷和防靜電的措施。4.2.4 廠(所)用干式變壓器與配電柜布置在同一房間時,干式變壓器應設防護圍欄或防護等級不低于IP2X的防護外罩。 電氣設備的防護圍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柵狀圍欄的高度不應小于1.2m,最低欄桿離地面凈距不應大于0.2m;2)網(wǎng)狀圍欄的高度不應小于1.7m,網(wǎng)孔不應大于40mm×40mm;3)所有圍欄的門均應裝鎖,并有安全標志。 4.2.11 低壓電力網(wǎng)嚴禁用大地作相線或零線。4.2.14 用于接零保護的零線上不允許裝設熔斷器和斷路器。只有當斷路器動作時同

30、時切斷相線才允許裝設斷路器。4.2.16 安全電壓供電電路中的電源變壓器,嚴禁采用自耦變壓器。4.2.17 下列使用的照明器應符合以下要求:1)供檢修用攜帶式作業(yè)燈,應符合GB/T 380593特低電壓(LEV)限值的有關規(guī)定; 2)水輪機室、發(fā)電機風道和廊道的照明器,當安裝高度低于2.4m時,如照明器的電壓超過特低電壓(LEV)限值規(guī)定值時,應設有防止觸電的防護措施。 單芯電纜的金屬護層、封閉母線外殼以及所有可能產生感應電壓的電氣設備外殼和構架上,其最大感應電壓不宜大于50V,否則,應采取防護措施。 電氣設備的外殼和鋼構架在正常運行中的最高溫升,運行人員經(jīng)常觸及的部位不應大于30K;運行人員

31、不經(jīng)常觸及的部位不應大于40K;運行人員不觸及部位不應大于65K,并應有明顯的安全標志。4.3.11 樞紐建筑物的摻氣孔、通氣孔、調壓井,應在其孔口設置防護欄桿或設置鋼筋網(wǎng)孔蓋板,網(wǎng)孔應能防止人腳墜入。4.4.5 廠房機組檢修排水系統(tǒng)設計,應有防止水淹廠房的措施。 地下廠房、封閉式廠房和采用空氣調節(jié)的值班場所,當每個工作人員所占容積小于20m3時,每人每小時補充的新風量應大于30m3;當每個工作人員所占容積為20m340m3時,每人每小時補充的新風量應大于20m3。當每個工作人員所占容積大于40m3時,允許由門窗滲入的空氣來換氣。5.3.4 進廠交通隧洞入口應設置過渡段照明。5.4.5 變壓器

32、事故油坑及透平油、絕緣油罐的擋油檻內的油水,需經(jīng)油水分離后,方可排入地面水體。5.4.9 SF6全封閉組合電器室及檢修室,其室內空氣中SF6氣體含量不應超過6g/m3。室內必須裝設機械通風,通風管道吸風口的頂部距室內地面不應大于0.3m,室內空氣不允許再循環(huán),且不應排至其他房間內。室內地面孔、洞應采取封堵措施。儲存CO2、鹵化物滅火材料的房間應采用機械通風方式。5.5.2 330kV及以上的架空進、出線跨越門機運行區(qū)段時,門機上層通道的靜電感應場強不應超過15kV/m。 獨立避雷針不應設在人經(jīng)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針及其沖擊接地裝置與道路或出入口等的距離不應小于3m,否則,應采取均壓等防護措施。

33、凡墜落高度在2.0m以上的工作平臺、人行通道(部位),在墜落面?zhèn)葢O置固定式防護欄桿。 垂直升船機提升樓(塔)在靠近船廂兩側的安全疏散通道,應設僅能向疏散方向開啟的防護欄桿。 通向廠區(qū)建筑物外部的各種孔洞、管溝、通道、電纜廊道(溝)的出口,其位置應高于廠房下游洪水位,否則,應采取防洪措施。4.4.4 機械排水系統(tǒng)的水泵管道出水口高程低于下游洪水位時,必須在排水管道上裝設逆止閥。 防洪、防淹設施應有二個獨立電源供電,對特別重要且無法以手動方式開啟閘門的泄洪設施,經(jīng)論證可設第三個電源。任一電源均應能滿足工作負荷的要求。 蓄電池室、酸室排出的廢水應經(jīng)處理至pH值在6.58.5后,才允許排入地面水體。

34、水利水電工程設計防火規(guī)范 SDJ 2781990 水力發(fā)電廠和水泵站建筑物、構筑物生產的火災危險性類別和耐火等級不應低于表2.0.2的規(guī)定。 水力發(fā)電廠和水泵站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分為三級,其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表的規(guī)定。3.1.2 廠區(qū)內應設置消防車道。消防車應能到達屋外主變壓器場、開關站、露天油罐或廠房外地面油罐室,以及地面廠房入口處;對非地面廠房(含地下廠房,壩內廠房)應到達交通洞地面入口處。表2.0.2 建筑物、構筑物生產的火災危險性類別和耐火等級序號建 筑 物、構 筑 物 名 稱火災危險性類別耐火等級一主要生產建筑物、構筑物1主、副廠房及其安裝間丁二2油浸式變壓器室、油浸式電

35、抗器室、油浸式消弧線圈室丙一3干式變壓器室丁二4配電裝置室單臺設備充油量100kg單臺設備充油量100kg丙丁二二5母線室、母線廊道和豎井丁二6中央控制室(含照明夾層)、繼電保護盤室、自動和遠動裝置室、電子計算機房、通信室(樓)7屋外主變壓器場丙二8屋外開關站、配電裝置構架丁二9SF6封閉式組合電器開關站、SF6貯氣罐室丁二10高壓、超高壓充油電力電纜隧道和豎井丙二11高壓、超高壓干式電力電纜隧道和豎井丁二12動力電纜室、控制電纜室、電纜隧道和豎井丙二13蓄電池室防酸隔爆型鉛酸蓄電池室堿性蓄電池室丙丁二二14貯酸室、套間及其通風機室丙二15充放電盤室丁二16柴油發(fā)電機室及其檢修間丙二17空氣壓

36、縮機及其貯氣罐室丁二18通風機室、空氣調節(jié)設備室戊二19供排水泵室戊三20消防水泵室戊二21水內冷水輪發(fā)電機的水處理室戊三22油壓啟閉機室丁二23卷揚啟閉機室戊三24電梯井二二輔助生產建筑物1絕緣油、透平油的油處理室、油再生室及油罐室丙二2獨立變壓器檢修間丙二3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試驗室丁二4高壓試驗室、儀表試驗室丁二5機械試驗室丁三6油化驗室丁二7水化驗室戊三8電工修理間丁三9機械修配廠丁三10水工觀測儀表室丁二三附屬建筑物、構筑物1一般器材倉庫三2汽車庫(含消防車庫)三表 建筑物、構筑物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h) 耐火等級 構件名稱一級二級三級墻防火墻非燃燒體4.00非

37、燃燒體4.00非燃燒體4.00承重墻、樓梯間電梯井的墻的墻非燃燒體3.00非燃燒體2.50非燃燒體2.50非承重外墻、疏散走道兩側的隔墻兩側的隔墻非燃燒體1.00非燃燒體1.00非燃燒體0.50房間隔墻非燃燒體0.75非燃燒體0.50難燃燒體0.50防火隔墻非燃燒體2.00非燃燒體2.00非燃燒體2.00柱支承多層的柱非燃燒體3.00非燃燒體2.50非燃燒體2.50支承單層的柱非燃燒體2.50非燃燒體2.00非燃燒體2.00梁非燃燒體2.00非燃燒體1.50非燃燒體1.00樓板非燃燒體1.50非燃燒體1.00非燃燒體0.50屋頂承重構件非燃燒體1.50非燃燒體0.50燃燒體疏散樓梯非燃燒體1.

38、50非燃燒體1.00非燃燒體1.00吊頂(包括吊頂擱柵)非燃燒體0.25難燃燒體0.25難燃燒體0.153.2.1 廠區(qū)內相鄰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按現(xiàn)行的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執(zhí)行。當確有困難不能滿足時,應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 一、兩座均為一、二級耐火等級的丙、丁、戊類廠房,當相鄰較低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該廠房屋蓋的耐火極限不低于1h時,其防火間距不應小于4m; 二、兩座相鄰廠房當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不限。 屋外主變壓器場與廠區(qū)建筑物、絕緣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的規(guī)定。表 屋外主變壓器場與廠區(qū)建筑物、絕緣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的防火間距 變壓器總油量(t) 防火間

39、距(m) 建筑物、儲罐名稱510>1050>50丙、丁、戊類廠房及庫房耐火等級一、二級三 級四 級121520152025202530其他建筑一、二級三 級四 級152025202530253035絕緣油、透平油露天油罐總儲油量(m)52002016002025注:1. 防火間距應從距建筑物、絕緣油或透平油露天油罐最近的變壓器外壁算起。2. 屋外主變壓器場是指電壓為35500kV的屋外主變壓器場地。3. 水力發(fā)電廠、水泵站內的主變壓器,其油量可按單臺確定。 絕緣油及透平油露天油罐與廠區(qū)建筑物、開關站、廠外鐵路、公路干線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的規(guī)定。 表 露天油罐與建筑物等的防火間距

40、油罐儲量(m3) 防火間距(m)名 稱5200201600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物1012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物1215開關站1520廠外鐵路線(中心線)30廠外公路(路邊)15注:與電力牽引機車的廠外鐵路線(中心線)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0m。 廠房外地面油罐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與廠區(qū)建筑物、屋外主變壓器場及廠外鐵路、公路干線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2.4的規(guī)定。表3.2.4 廠房外地面油罐室與建筑物等的防火間距 油罐型式 防火間距(m)名 稱廠房外地面油罐室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物10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物12屋外主變壓器場變壓器單臺油量(t)1012變壓器單臺油量(t)>105015變壓器單

41、臺油量(t)>5020廠外鐵路線(中心線)20廠外公路(路邊)10注:當設有固定式滅火裝置時,與表3.2.4一、二級和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物的防火間距,可分別減少到8m和9m。當開關站電氣設備單臺油量小于5t時,其防火間距可減到10m。 絕緣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與電力架空線的最近水平距離不應小于電桿高度的1.2倍。3.2.6 絕緣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以及廠房外地面油罐室與廠區(qū)內鐵路裝卸線(中心線)的距離不應小于10m,與廠區(qū)內主要道路(路邊)的距離不應小于5m。3.3.3廠區(qū)消防車道的寬度不應小于3.5m,當?shù)缆飞峡沼姓系K物時,其距地面凈高不應小于4m。 地面廠房的發(fā)電機層或水泵站的電機層,其安

42、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且必須有一個直通屋外地面。4.2.2 地下廠房的發(fā)電機層應設兩個通至屋外地面的安全出口,并至少應有一個直通屋外地面。 廠房內低于發(fā)電機層高程以下的全廠性操作廊道的安全疏散出口不應少于兩個。 副廠房的安全疏散出口不應少于兩個。當副廠房每層建筑面積不超過800m2,且同時值班人數(shù)不超過15人時,可設一個。4.2.8 安全疏散用的門、走道和樓梯應符合以下要求:一、門凈寬不應小于0.9m,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二、走道凈寬不應小于1.2m;三、樓梯凈寬不應小于1.1m,坡度不宜大于45°。主廠房、泵房機組段之間的樓梯凈寬不宜小于0.8m。4.2.9 當出線或通風用的廊(隧)

43、道、豎井出口兼作安全出口時,應與出線、通風管道隔開,其寬度、高度應滿足安全疏散要求。 油量為2500kg以上的油浸式變壓器之間,防火間距不應小于下列規(guī)定: 35kV及以下 5m 110kV 8m 220330kV 10m 500kV 12m 當相鄰兩臺油浸式變壓器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滿足要求時,應設置防火隔墻或防火隔墻頂部加防火水幕。單相油浸式變壓器之間可只設置防火隔墻或防火水幕。 油浸式變壓器及其他充油電氣設備單臺油量在1000kg以上時,應設置貯油坑及公共集油池。5.0.7 貯油坑容積應按貯存單臺設備100%的油量確定。當貯油坑底設有排油管,能將油安全排至公共集油池時,其容積可按20%的油量確

44、定。 排油管的內徑不應小于150mm,管口應加裝鐵柵濾網(wǎng)。5.0.9 公共集油池的容積按最大一臺充油箱的全部油量確定。當設有固定式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時,公共集油池的容積應按貯存最大一臺充油箱油量與其滅火水量之和確定。當公共集油池設有油水分離設施時,其容積可按最大一臺充油箱的60%油量確定。 油浸式主變壓器應設置在專用房間、洞室內,并應滿足下列要求:一、專用房間、洞室應為一級耐火等級,其大門采用甲級防火門或防火卷簾,門應向外開或側向推拉; 二、主變壓器專用房間的大門不應直接開向主廠房或正對進廠交通道; 三、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及固定式滅火系統(tǒng); 四、發(fā)生火警后,專用房間、洞室內送排風系統(tǒng)應停運; 五、

45、應按本規(guī)范第條至第條的要求設置事故貯油、排油設施。6.0.13 變壓器室、其它充油電氣設備室、配電裝置室、廠用配電盤室之間及其對外的管溝、孔洞,應采用非燃燒材料堵塞。7.0.2 電纜隧道和電纜溝道的下列部位應設有防火分隔設施。一、穿越控制室、配電裝置室處; 二、穿越廠房外墻處; 三、電纜分支引接處。7.0.5電纜穿越樓板、隔墻的孔洞和進出開關柜、配電盤、控制盤、自動裝置盤和繼電保護盤等的孔洞,以及靠近充油電氣設備的電纜溝道蓋板縫隙處,應采用非燃燒材料封堵。 露天立式油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相鄰立式油罐中較大罐直徑的0.4倍,其最大防火間距可不大于2m。臥式油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0.8m。

46、 廠房內不宜設置油罐室,如必須設置時,應滿足以下防火要求: 一、油罐室、油處理室應采用防火墻與其它房間分隔。 二、油罐室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宜少于兩個,但其面積不超過100m2時可設一個。出口的門應為向外開的甲級防火門。三、單個油罐室的油罐總容積不應超過200m3。四、設置擋油檻或專用的事故集油池,其容積不應小于最大一個油罐的容積,當設有固定式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時,還應加上滅火水量的容積。 五、油罐的事故排油閥應能在安全地帶操作。六、油罐室出入口處應設置移動式泡沫滅火設備及砂箱等滅火器材。8.0.9 絕緣油和透平油管路不應和電纜敷設在同一管溝內。11.1.2消防用電設備應采用單獨的供電回路,當發(fā)生火災

47、時,仍應保證消防用電,其配電設備應有明顯標志。 水利水電工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規(guī)范(試行)SDJ 3021988第條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試行)及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水利水電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進行環(huán)境影響評價,編制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或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第條 水利水電工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必須按照工程的實際情況,確定環(huán)境狀況調查內容,并應抓住重點,針對工程影響的主要環(huán)境因子,進行預測和評價。第條 對環(huán)境狀況調查資料及測試成果,必須認真進行分析研究和審核,并應分別提出調查報告作為工程技術檔案,長期保存。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 DL 50732000 3)設計烈度高于9度的水工建筑物或高

48、度大于250m的壅水建筑物,其抗震安全性應進行專門研究論證后,報主管部門審查、批準。 水工建筑物工程場地地震烈度或基巖峰值加速度應根據(jù)工程規(guī)模和區(qū)域地震地質條件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1) 一般情況下,應采用中國地震烈度區(qū)劃圖(1990)確定的基本烈度。2) 基本烈度為6度或6度以上地區(qū)的壩高超過200m或庫容大于100億m3的大型工程,以及基本烈度為7度及7度以上地區(qū)壩高超過150m的大(1)型工程,其設防依據(jù)應根據(jù)專門的地震危險性分析提供的基巖峰值加速度成果評定。 水工建筑物應根據(jù)其重要性和工程場地基本烈度按表1.0.5 確定其工程抗震設防類別。 工程抗震設防類別工程抗震設防類別建 筑 物 級 別

49、場地基本烈度甲1(壅水)6乙1(非壅水)、2(壅水)丙2(非壅水)、37丁4、51.0.6 各類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的設計烈度或設計地震加速度代表值應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 1)一般采用基本烈度作為設計烈度。2)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甲類的水工建筑物,可根據(jù)其遭受強震影響的危害性,在基本烈度基礎上提高1度作為設計烈度。3)凡按作專門的地震危險性分析的工程,其設計地震加速度代表值的概率水準,對壅水建筑物應取基準期100年內超越概率P100 為0.02,對非壅水建筑物應取基準期50年內超越概率P50為0.05。 4)其他特殊情況需要采用高于基本烈度的設計烈度時,應經(jīng)主管部門批準。5)施工期的短暫狀況,可不與地

50、震作用組合;空庫時,如需要考慮地震作用,可將設計地震加速度代表值減半進行抗震設計。 設計烈度為8、9度時,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甲類的水工建筑物,應進行動力試驗驗證,并提出強震觀測設計,必要時,在施工期宜設場地效應臺陣,以監(jiān)測可能發(fā)生的強震;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的水工建筑物,宜滿足類似要求。 設計烈度為8、9度的1、2級下列水工建筑物:土石壩、重力壩等壅水建筑物,長懸臂、大跨度或高聳的水工混凝土結構,應同時計入水平向和豎向地震作用。4.1.6 混凝土拱壩應同時考慮順河流方向和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水工建筑物荷載設計規(guī)范DL 50771997 5.2.1 水工結構設計時,應根據(jù)不同設計狀況下可能同時出現(xiàn)的作用,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分別進行作用效應組合,并采用各自最不利的組合進行設計。5.2.2 當結構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對應于持久設計狀況和短暫設計狀況應采用基本組合;偶然設計狀況應采用偶然組合。偶然組合中應只考慮一種偶然作用。18.3.2 對于土壩和堆石壩上游壩坡的抗震穩(wěn)定性計算,應根據(jù)運用條件選用對壩坡抗震穩(wěn)定最不利的常遇水位。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DL/T 505719963.1.2 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由按標準方法制作養(yǎng)護的邊長為1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