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電概論復習提綱第一節(jié) 廣播電視技術的發(fā)明一、人類傳播史的五次變革符號口頭-文字-印刷-電子-網絡二、廣播電視的概念:1、廣播電視的原理: 有線聲音、畫面等光信號電子信號無線光信號 來源 發(fā)射 傳播接收2、廣播(Broadcasting )的原意的“廣而播之”,故而包括“音頻廣播”與“電視廣播”; 后專指廣播(音頻廣播)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向廣大地區(qū)或特定范圍播送聲音、圖像節(jié)目的大眾傳播媒介的統(tǒng)稱。三、廣播電視技術的發(fā)明1、人們對電磁波的發(fā)現和認識是廣播技術誕生的基礎。 廣播電視技術誕生的標志 人們從收音器或電視屏幕上聽到或看到播放的聲音和影像。2、廣播的誕生 A、有線廣播的誕生電動的文字傳播
2、電報(莫爾斯,1837)聲音的有線傳播電話(貝爾,1876) 1890年,美國薩拉托加的大聯(lián)盟旅館,800人通過電話欣賞了在梅蒂遜廣場舉行的音樂會及其它地方傳送的舞曲和朗誦 1893年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連接了700多條電話線,定時進行新聞廣播,形成正式的有線廣播wB無線廣播的誕生1)無線電磁波的發(fā)現,從猜想到證實,(麥克斯韋赫茲)2)無線電磁波傳播的實現,波波夫,馬可尼(無線電之父):無線電發(fā)報機3)無線電磁波負載聲波的成功,人類第一次廣播,費森登:1906年12月25日,費森登,加拿大)首次做聲音廣播實驗成功,這次試驗被公認為無線電聲音廣播誕生的標志。 第一批無線電廣播:(薩爾諾夫與“泰坦
3、尼克”海難) 1906年德弗雷斯特發(fā)明三極管(真空管),也稱音頻管,可以不用耳機收聽,改良了收音機。無線廣播開始走向大眾。3、電視的誕生人類對硒元素及其光電作用的發(fā)現和認識是電視技術誕生的基礎。1873年,約瑟夫,梅,光電效應 和 1839年,法國科學家白克勒爾的熒光效應。1884年尼普科電視掃描盤,機械傳送電視機熒光屏的雛形。無線電視1926年,被譽為“電視之父”的英國科學家約翰·洛吉·貝爾德在倫敦成功地進行了電視傳送和接收圖像的公開演示。 1928年,約翰·洛吉·貝爾德利用短波將圖像從倫敦傳到紐約。有線電視1927年,約翰·洛吉·
4、貝爾德通過電話線路成功地將電視畫面從倫敦傳到640公里外的格拉斯哥。 1948年,有線電視真正出現。廣播電視技術的誕生 廣 播 -電磁波的被發(fā)現和被認識(1890、1893)1906 電 視-硒及其光電作用的被發(fā)現和被認識(1927、1948)1928電子電視的誕生: 1923年左瑞金發(fā)明了光電管彩色電視的誕生 1902年澳大利亞物理學家芬伯克在理論上就提出彩色圖像傳送的基本原理。1928年英國試播彩色電視,1929年美國,蘇聯(lián)1931年,法國1932年等。1954美國開始正式播送彩色電視節(jié)目,美國是第一個播出彩色電視的國家,日本1960年,法國德國,前蘇聯(lián),英國1967,中國1973年。第二
5、節(jié)、廣播電視事業(yè)的產生1、廣播事業(yè)的發(fā)展 、開創(chuàng)時期 (20c.20年代)第一家廣播電臺:1920年10月27日康拉德所在的西屋電氣公司獲得負責頒發(fā)電臺執(zhí)照的美國商業(yè)部分配商業(yè)性海岸電臺的呼號KDKA。KDKA成為歷史記載的美國第一家正規(guī)廣播電臺,1920年11月2日這一天也被認為世界廣播事業(yè)的誕生日。KDKA電臺的播音標志著廣播事業(yè)的正式誕生.繼美國之后,法、蘇、英、德、意、日、比、加拿大、新西蘭、中國等國都相繼建立廣播電臺。 30年代,全世界廣播電臺猛增、節(jié)目內容豐富、廣播技術和廣播網迅速發(fā)展、廣播的社會作用開始突顯。發(fā)展成熟時期(1928-1970)羅斯?!盃t邊談話” 1933,四次 從
6、為商業(yè)服務轉為為政治服務“二戰(zhàn)”與廣播電視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對外電臺2、電視事業(yè)的發(fā)展 、開創(chuàng)時期 (20c.30年代) 第一家:1936年11月英國廣播公司在亞歷山大宮建成的英國第一座正式電視臺,商業(yè)電視臺性質,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座電視臺,并于11月2日第一次播送電視節(jié)目,這一天被視為世界電視事業(yè)的開端。各國正式開辦電視的時間:英國1936年,法國1938年,美國與前蘇聯(lián)1939年,加拿大1952年,日本1953年,意大利1954年,中國1958年等、大發(fā)展時期(20c.50年)世界各地的電視臺劇增、電視機普及,電視技術更新、電視傳播性能更好,有線和衛(wèi)星電視發(fā)展,電視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第
7、三節(jié)、中國廣播電視事業(yè)的產生1、早期廣播外國人創(chuàng)辦時期: 1923年中國境內最早的廣播電臺創(chuàng)辦,奧斯邦創(chuàng)辦并第一次播音,后被關閉。中國人自己籌辦的廣播電臺:1927年5月,我國第一座公營廣播電臺-交通部天津廣播無線電臺開始播音。 中國的第一批民辦廣播電臺:第一類,教育性廣播電臺,二類商業(yè)性廣播電臺, 1927年10月在上海新新公司設立,三類宗教性廣播電臺-上海福音廣播電臺國民政府時期:1928年8月1日,國民黨的中央廣播電臺在南京開始播音。2、新中國的廣播事業(yè)的誕生 1940年12月30日,我國第一座人民廣播電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作為中國人民廣播事業(yè)的創(chuàng)建紀念日 1949年10月1日
8、,北京新華臺于下午3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進行了實況廣播、這是人民廣播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全國性實況廣播。 二、中國電視的誕生1958年5月1日,我國第一座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今中央電視臺)開始試驗播出。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黑白電視節(jié)目。197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正式播出彩色節(jié)目。1986年實現了廣播電視的衛(wèi)星傳播,廣播電視的發(fā)展及現狀1、廣播事業(yè)的發(fā)展 :發(fā)展成熟時期(1930-1970);70-90年代競爭回落階段,90-新發(fā)展調幅廣播技術的發(fā)展:技術-越來越清晰;收音機-越來越小調頻廣播技術的發(fā)展;有線廣播-。衛(wèi)星廣播。移動廣播數字化廣播:廣播發(fā)展的新階段廣播為政治所用:對外傳播,爐
9、邊講話廣播節(jié)目類型的多樣化: (新聞節(jié)目、評論、教育、服務節(jié)目)廣播頻率專業(yè)化: (新聞電臺、經濟、音樂、教育、服務性電臺、)2、電視事業(yè)的發(fā)展:電視事業(yè)發(fā)展的不同歷史階段:3040年代電視的成形階段,5060年代電視發(fā)展階段-彩色電視 7090年代發(fā)展鼎盛并走下 錄制技術,制作技術,傳送技術,存儲技術高清晰電視(HDTV)-日本衛(wèi)星電視 60年代的衛(wèi)星競賽,全球的登月直播有線電視:CATV。數字網絡電視,移動電視等等電視新聞采集體統(tǒng) ENG:電子新聞采集系統(tǒ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是使用便攜式的攝像,錄像設備來采集電視新聞,適合于現場拍攝 SNG:衛(wèi)星新聞采集
10、(SatelliteNewsGathering)制作技術數字化:節(jié)目制作、傳輸、接受這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用數字字節(jié)信號取代模擬信號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流動。3、廣播電視的整合發(fā)展時期-媒介融合衛(wèi)星數字音頻廣播 DMB:數字多媒體廣播(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在線視頻、移動視頻、戶外展牌數字電視: Digital TV)又稱為數位電視或數碼電視,是指從演播室到發(fā)射、傳輸、接收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是使用數字電視信號或對該系統(tǒng)所有的信號傳播都是通過由0、1數字串所構成的二進制數字流來傳播的電視類型,與模擬電視相對。優(yōu)劣:其信號損失小,接收效果好。 圖文電視:圖文電視(Telet
11、ext)又稱電視文字廣播,是一種電視廣播的附屬業(yè)務。圖文電視是利用電視播放時不傳送畫面的間隙,即電視技術上稱之為“場消隱期”的部分時間,插空播送簡短的文字和圖形信息,例如簡明新聞、市場信息、交通信息、天氣預報、股市行情等等。將這些信息傳送到用戶家的電視機屏幕上或專用的圖文電視接收機上。 或者用于傳播專業(yè)數據。移動電視: 移動電視一般主要是指在公共汽車等可移動物體內通過電視終端以接受無線信號的形式收看電視節(jié)目的一種技術或應用。但是廣義上只要以一切可以以移動方式收看電視節(jié)目的技術或應用,這就包括了狹義的移動電視、手機電視等其他。互動電視: 互動電視,基于數字電視和寬帶網絡技術的新一代電視,是電視科
12、技與時尚生活的完美結合,能提供可點播的具有高度個性化和互動性的精彩節(jié)目,帶來全新的收看體驗,讓收看者真正成為電視的主人網絡傳播: 網絡傳播,IPTV就是“TV over IP”,即以IP方式承載電視業(yè)務。這種定義方式有兩層含義:一是提供的是電視類業(yè)務;二是基于IP技術,通過寬帶網絡傳送業(yè)務。 第二章 廣播電視的傳送一、顯像技術; 1、制式:指一個國家在播放電視節(jié) 目時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術標準。彩色電視的制式:由于世界各國對于彩色電視紅、綠、藍三基色這三種基本光束采用的編碼、解碼方式不同,有三種不同的彩色電視制式,即NTSC、PAL和SECAM。NTSC制式:正交平衡調幅制解決了彩色電視和黑白電
13、視廣播相互兼容的問題,但是存在相位容易失真、色彩不太穩(wěn)定的缺點。屬于同時制,29.97fps(幀/秒),每幀525行262線,標準分辨率為720×480。成本低,觀看效果差。SECAM制式:行輪換調頻制,按順序傳送彩色與存儲 ,屬于同時順序制 :在信號傳輸過程中,亮度信號每行傳送,而兩個色差信號則逐行依次傳送,即用行錯開傳輸時間的辦法來避免同時傳輸時所產生的串色以及由其造成的彩色失真。幀速率為25fps,每幀625行312線,標準分辨率為720×576 SECAM制式特點是不怕干擾,彩色效果好,但兼容性差。PAL制式:是屬于同時制。正交平衡調幅逐行倒相制,它對同時傳送的兩個
14、色差信號中的一個色差信號采用逐行倒相,另一個色差信號進行正交調制方式 。這樣,如果在信號傳輸過程中發(fā)生相位失真,則會由于相鄰兩行信號的相位相反起到互相補嘗作用,從而有效地克服了因相位失真而起的色彩變化。因此,PAL制對相位失真不敏感,圖像彩色誤差較小,與黑白電視的兼容也好。幀速率為25fps,每幀625行312線,標準分辨率為720×576節(jié)目清晰,效果好,成本高。高清晰電視:日本的muse、英國的HD-MAC二、錄制技術即拍即播或電影式-磁帶式錄像技術-電子新聞采集技術直播與演播廳整體技術線性編排技術-非線性編排技術三、傳送技術按照傳輸方式分:通過無線電微波傳送的,叫無線廣播或開路
15、廣播;通過電纜或導線傳送的,叫有線廣播或閉路廣播;其中通過人造地球衛(wèi)星作為轉發(fā)站傳送的,叫衛(wèi)星廣播;通過因特網傳送的,叫網上廣播。-光纜無線電廣播無線電廣播。它是以無線電波傳送聲音節(jié)目的傳播方式。無線電傳播的方式地波傳播:無線電廣播的中波、中短波主要依靠地波傳播天波傳播:無線電廣播中的短波主要依靠天波傳播直接傳播:電視信號一般采用直接傳播。直接傳播(又稱空間波傳播)無線電波經地面上空的介質層,由發(fā)射臺直接到接收機的傳播方式叫直接傳播。電視廣播、超短波調頻廣播一般采用直接傳播調幅廣播:是一種利用振幅調變技術-透過載波幅度的變化來表示信息而其頻率卻保持不變的廣播方式。調頻廣播:是一種以載波的瞬時頻
16、率變化來表示信息的調制方式 。AM與FM的區(qū)別1、調頻容易被阻擋反射衰減,傳播距離短;多為城市,學校使用,對象性強。調幅廣播傳播范圍廣,地波可達100公里以上,天波可達1000公里以上,甚至可以環(huán)球傳播,多為一些大電臺采用。AM及FM波段 多為國內電臺,SW波段則主要供您收聽國內/國際遠距離廣播。 2、調頻抗干擾能力強,雜音小,傳遞聲音保真好,傳輸容量好可傳輸立體聲廣播,因其音質好多進行音樂類節(jié)目。因調幅接受簡單,傳播范圍廣,多做新聞、談話類節(jié)目。有線傳播特點:擴大了廣播電視的傳輸受覆蓋區(qū)域、閉路的傳播系統(tǒng),抗干擾能力強,節(jié)目信號穩(wěn)定,節(jié)目音質穩(wěn)定干凈、清晰透徹、層次分明,更適合音樂、音響性節(jié)
17、目的欣賞 有線廣播節(jié)目容量大 -專業(yè)化,窄播有線加密可實現收視付費 -受眾調查,廣告效果可進行雙向傳輸 個性,互動、可與計算機網絡相連接,提供多種服務.衛(wèi)星傳播1、 衛(wèi)星傳播:通常指利用同步衛(wèi)星轉發(fā)地球站傳送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信號,并直接實現家庭接收或集體接收的一種電視廣播。2、衛(wèi)星電視的特點:傳送不受距離限制,接受設備較少,技術設備費和運作費用,覆蓋范圍廣,性價比較高信道多,信息質量好,范圍廣兼容性和擴展性好影響受眾地區(qū)及國家的傳播秩序及內容網絡傳播:網絡傳播的特點;開拓節(jié)目播出及反饋渠道:節(jié)目制作:線索、素材,技術;節(jié)目形態(tài)多樣化:網絡調查:新的播放形式:雙向互動 第三章 廣播電視的特性及功能
18、一、概念:傳播者通過現代電子技術(天線電波或導線、通信衛(wèi)星),向特定范圍播送聲音節(jié)目或音像節(jié)目的大眾傳播媒介。聲音廣播又稱音頻廣播,指通過一定的電聲轉換設備,用無線電波或導線傳送聲音節(jié)目,供人們收聽的傳播媒介. 電視廣播又稱視頻廣播或電視,是通過一定光電,聲電轉換設備,用無線電波或導線傳送由活動圖像和伴音組成的節(jié)目,供人們收視的傳播媒介.,2、廣播的分類: 按照傳播信號分:只傳送聲音的,叫聲音廣播或電臺廣播簡稱廣播(radio);傳送聲音和圖像的,叫電視廣播,簡稱電視(television)。按照傳輸方式分:通過無線電微波傳送的,叫無線廣播或開路廣播;通過電纜或導線傳送的,叫有線廣播或閉路廣播
19、;其中通過人造地球衛(wèi)星作為轉發(fā)站傳送的,叫衛(wèi)星廣播;通過因特網傳送的,叫網上廣播(onlinebroadcasting)。按照覆蓋范圍,可分為地方廣播、全國廣播和國際廣播; 按照技術標準則分為模擬廣播和數字廣播。1、廣播電視的特點: 技術手段的先進性,傳播的迅速及時:即時的及時性;把剛剛發(fā)生的新聞事實第一時間報道進行的連續(xù)性;事件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隨著事件的發(fā)展不斷報道;同步的現場性:在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同時報道,或者現場直播傳播的廣泛性:廣泛的被報道內容: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廣泛的傳播覆蓋地:廣泛的受眾:受眾門檻較低,多元受眾訴諸感觀,信息直觀可信;視聽信息生動形象-傳真性;具有感染力;內容表面化
20、-易受性; 接受隨意性:伴聽式,近距離接受,家庭私人線性傳播,易逝性,選擇性差,受眾較為被動;思想深度不夠;廣播電視的區(qū)別:信息符號的不同,時效性的差異,制作成本的差別,參與度、互動性的差異等三、廣播電視的社會功能:美國政治學家、傳播學的先驅哈羅德·拉斯韋爾在傳播的社會結構與功能一文中從大處著眼歸納了傳播的三種社會功能即監(jiān)視社會環(huán)境、協(xié)調社會關系、傳衍社會遺產。后來社會學家查爾斯·賴特在大眾傳播:功能的探討一書中,在上述三個功能之外補充了一個功能即提供娛樂。功能:新聞功能,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教育功能,娛樂功能,服務功能等新聞功能:傳遞信息是廣播電視最基本的功能,而新聞是其
21、主力政治功能:信息:宣傳:輿論監(jiān)督-客廳里的民主經濟功能 :媒體產業(yè);廣告收入;刺激消費;經濟信息和經濟改革教育功能:教育課堂;文化傳承創(chuàng)造交流-傳統(tǒng)文化,大眾商業(yè)文化,文化交流娛樂功能:娛樂形式、內容、空間,陶冶情操,休養(yǎng)身心服務功能:服務性節(jié)目,服務性活動2、正負作用連接了世界,改變了時空觀,導致真實和虛擬時空的錯亂,分散了人們對現實和重要問題的注意力. 豐富信息和知識,妨礙了身心智力的發(fā)展土豆沙發(fā);被動接受的容器人,缺少主動思考,被同化和控制;信息表面化零碎,缺少理性分析能力;信息過載,刺激超限,導致身心受損,信息恐慌和焦慮 促進文化交流和融合,但是也產生文化污染和不平等。 暴力,色情,
22、庸俗,霸權服務生活,但是也產生新的欲望,社會問題-過度的消費浪費,社會問題第三節(jié) 廣播電視傳播的觀念和功能的新變化一、廣播電視傳播觀念和傳播功能新發(fā)展的背景分析1、廣播電視事業(yè)變革和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市場的推動、技術的推動二、廣播電視傳播觀念的新變化新聞觀念產生于新聞實踐活動,并能能動地指導新聞實踐活動。廣播電視傳播的觀念,包括喉舌觀念、信息觀念、時效觀念、媒介觀念、節(jié)目觀念、受眾觀念、服務觀念、全面觀念、效益觀念、美學觀念、競爭觀念等。新變化:信息觀的強化、時效觀的強化、輿論監(jiān)督紀實意識、受眾中心意識的日益重視、節(jié)目、欄目、精品意識、包裝營銷意識三、廣播電視傳播功能的新變化服務功能、娛樂功能、各
23、種功能的交融廣播電視的信息符號元素1、信號傳播符號分類:語言符號:包括語言與文字,即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或人聲語言和文字語言。非語言符號:包括語言符號以外直接為人們感觀接收的各類具象符號。2、廣播電視的信息符號:聲音傳播元素中的語音、音樂、音響、畫面非語言符號體語 (動作、姿勢) 有人統(tǒng)計:表達思想和交流感情,僅有7%借助語言;其余93%都是靠體語。如 神態(tài)、姿態(tài)視覺性非語言符號(凡是作用于人的視覺器官的非語言符號都可視作視覺性非語言符號。如:服飾、色彩、光線、明暗層次、構圖空間等 )聽覺性非語言符號(凡是作用于人的聽覺器官的非語言符號都可視作聽覺性非語言符號。如:音樂、音響)第一節(jié) 人聲語言:
24、語音一、狹義語言: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詞語為建筑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guī)律而構成的體系。二、語音的性能:物理性,生理性,感知性,可塑性,現時性等物理性:聲波的頻率、振幅、波長、波速等生理性(直接性):喉部結構可塑性:聲波的感知:心理性:例如:頻率-音調、音高、聲調、語調,音域、振幅-音量、響度、音長-節(jié)奏、語速、音色-音質、個性、樂音和噪音、立體感社會性:表情性、假定性等、現時性(順序性)三、廣播的語音:語言分類:播音語言、報道語言、實況語言、語體分類:宣讀體、播報體、講述體、談話體等播音語言:指專指播音人員用以傳播新聞內容的聲音語言。特點:規(guī)范性、莊重性、鼓動性、時代感、分寸感、親切感。報道語言
25、:是指承擔信息采集、編輯報道人員進行現場采訪、事件描述和背景資料介紹,或解說使用的語言,具有單向度獨白語言特點。(現場與解說)實況語言:新聞事實及采訪活動中發(fā)生的語言。口語色彩較濃。(現場與同期聲宣讀體:是稿件的口頭鄭重轉述,以文本為準,語速較平緩、字正腔圓、吐詞用音語句較規(guī)整,聲音簡鏗響亮,節(jié)奏氣勢變化不大,氣息較緊較沉,具有莊重感。播報體:介于宣讀和講話之間,具有口語化轉變,表述較為客觀,即莊重又語氣親切,節(jié)奏明快,語言規(guī)整簡練。講述體:講話體,具有口語化,但講求表述的條理,方式方法,言之有物。語言親切,具有對象感等。談話體:自然親切,靈活,注重交流感,具有個性色彩四、電視中的人聲語言:
26、包括畫內語言和畫外語言。也分為:解說、人物同期聲、現場報道、導語和串聯(lián)詞、旁白和獨白等還可分:播音語言、報道語言、實況語言等1、畫外語言的分類及作用 畫外語言指的是:在畫面所反映的現場圖景中,實際并不存在的有聲語言,是后期編輯制作時加進去的。包括新聞性節(jié)目的播音語言、紀錄片及其他藝術類節(jié)目中的解說,電視劇中的旁白、獨白。(1)播音語言(導語或串聯(lián)詞):導語:是在新聞播報之前由播音員、主持人說得介紹語。作用:節(jié)目區(qū)分和吸引觀眾注意作用。串聯(lián)詞:是上下新聞之間承上啟下的簡短議論、介紹,從而對已經出進行簡要回顧、評介和下面播出新聞的主旨中心簡要提示。使得節(jié)目組成部分聯(lián)結的有機整體,是節(jié)目的結構手段。
27、作用:揭示節(jié)目要點、含義、主題,激發(fā)受眾期待聯(lián)想等;承上啟下,聯(lián)系各個局部,爭強節(jié)目的系統(tǒng)性和整體感;表達一定理念。兩者相通性,共同起到信息整合、背景資料提供及分析、間接闡述作用。(2)解說詞:節(jié)目后期制作時加工配制的,一般由采編人員寫作,播音員、主持人或記者播講。作用:交代新聞要素,補充新聞背景資料,加強敘述和表現事件或人物,強化視覺效果,深化主題,發(fā)揮語言轉場或者文章啟程轉合思想作用。要求:廣播要求現場感;電視要求與畫面配合,不重復經濟;(3)旁白、獨白:內心活動、夢魘、自言自語,自省,回憶。2、畫內音:電視畫面場景中的有聲語言。(1)同期聲:是前期采訪時,在記錄圖像型號同時記錄下的聲音信
28、號。用以表現人物采訪和人物語言交流的稱為人物同期聲;用以表現現場 背景聲音稱為效果音。作用:具有現場感,真實性,可信性;提高權威性和客觀性。能夠反映人物性格, 增強參與感與融合感。具有電視優(yōu)越性,不可再造,深化主題。五、廣播語音的作用:傳達信息,揭示主題、內容過渡,起承轉合、傳情達意,營造氣氛,增強感染力、制造時空意境,產生形象感、張揚人物個性六、電視語音的作用:補充畫面信息不足、拓展畫面時空,概括畫面,用精煉語言揭示主題、連接零散畫面,思維紐帶作用、增強畫面情感或理性意境,進行藝術化平行規(guī)律:廣播電視傳播行為同受眾收聽和理解過程是平行的、同步進行的。要求:語言表達的程度和信息量要與聽眾的言語
29、感知能力和接受程度相適應。七、廣播電視語音的要求(第三語種):口語化、規(guī)范化、形象化、具有美感,時代感等第二節(jié) 音樂與音響1、概念:音樂概念:一種以旋律、節(jié)奏等為手段塑造藝術形象來反映現實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與語言的理性化特征相對應音樂具有情感感染力。音響:沒有納入語言邏輯表達序列和音樂邏輯表達序列之外的語言和音樂。共同點:表意延伸,補充。2、音樂的分類:(1)音樂節(jié)目:專門提供音樂審美信息供受眾欣賞的節(jié)目。(2)節(jié)目音樂,節(jié)目的后期制作時配制的音樂(3)實況音樂是指在節(jié)目中出現在特定情境中的音樂,它是事實現場存在的音樂,其對象是現場的人,而為傳播媒體所采錄并傳播。如儀式音樂,節(jié)目現場某人演奏音樂
30、等。作用: 現場采集到的音樂.;具有強化內容的情緒情感力度,烘托氣氛,創(chuàng)造真實的作用.標志音樂:專指電臺和電視臺的標志音樂、節(jié)目的開始曲、結束曲間隔音樂:節(jié)目之中間奏樂,提醒受眾注意,及適應調節(jié)、過渡的節(jié)目或話題的需要,甚至有時保證節(jié)目準點傳播、保持節(jié)目連貫填充時間的空檔。描述音樂:為節(jié)目配制,表現和深化主題,描寫和渲染環(huán)境氣氛,刻畫人物內心世界。導向音樂:用于表現人物或事件在時間上的發(fā)展和空間上的移動,故事情節(jié)的轉折或過度,場景的轉換與銜接,從而導向受眾。特技音樂:運用現代電聲設備制作出來,常在特殊題材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中存在。3、作用-獨立節(jié)目形態(tài)-節(jié)目標識作用-保證節(jié)目準時連貫,不停斷,中斷
31、等主客觀原因填充空檔-給節(jié)目配樂,增強內容的情感、情緒張力,烘托氣氛-劃分段落,調控節(jié)奏,調節(jié)氣氛,預告,間隔、過渡、提示作用-作為編輯手段,凸顯、整合節(jié)目,創(chuàng)造蒙太奇效果4、要求:協(xié)調和美感4、音響的分類:實況音響和音響效果實況音響,是客觀物質運動聲波真實地再現,具有現實還原的特點。包括自然音響(風雨聲、雷鳴聲),動物音響(鳴啼聲、行走聲),機具音響(各種機器、機動車聲音),人聲(說話聲、嘆息聲、哭聲),噪音音響(物體摩擦、碰撞)作用: 1)再現事實的聲音形態(tài)2)發(fā)揮一定的敘述作用3)提供節(jié)目起承轉合作用4)創(chuàng)造蒙太奇效果5)突破視像拓展空間。音響效果 是信息傳播者制造出來的或轉借來的聲音,
32、它與實況音響的區(qū)別在于是否具有客觀真實性,它僅具有真實感,不具有客觀真實性常在文藝節(jié)目娛樂節(jié)目廣播劇電視劇中用來增強傳播效果第三節(jié) 畫面與鏡頭一、畫面與鏡頭的概念區(qū)別畫面:屏幕框架內所展示的能傳達一定信息的可視形象,由框架、影像、構圖三個要素組成,是造型語言的基本視覺單位。畫面是一個靜態(tài)的概念,意義的表達主要通過空間特性得以實現。鏡頭:由若干靜態(tài)畫面組成的一段連續(xù)的動態(tài)影像流程,一個完整的鏡頭應該包括圖像和伴隨圖像的同期聲兩部分,是電視語言的基本表意單元和敘事單元。鏡頭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展現的是形聲一體化的形象。二、電視畫面的影像要素之一景別 1、 景別就是指被攝主體在鏡頭畫面中呈現的范圍。
33、電視鏡頭不同景別的獲得,取決于攝象機同被攝對象之間的遠近,也取決于攝像機所用光學鏡頭的焦距。在固定距離處,改變可變焦距攝像機的焦距,可以拍下不同景別的鏡頭。對景別的處理和運用,可以表現主體對象的大小,多少,主次以及畫面空間的深度感。2、分類: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 3、作用、暗示、描繪影視空間、建立影片與觀眾、人物之間的情感距離近景系列的景別制造出曖昧、親密的感覺全景系列使畫面在整體上顯得較為客觀和宏觀。、建構整體視覺風格和導演風格1、遠景鏡頭 分為大遠景和遠景兩類 遠景=人物+環(huán)境2、全景鏡頭:表現范圍比遠景小,只包括所要表現的事物的全體,全貌,而不包括它周圍的環(huán)境。3、中景鏡頭:環(huán)境
34、處于次要地位,是攝影機攝取人像膝蓋以上部分的一種畫面,重點在于表現人物大半身的形體動作。4、近景鏡頭:近景有時也攝取景物中的某一部分,有些攝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鏡頭,一般可稱為中近景。是刻畫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別。5、特寫鏡頭:拍攝人物的面部,人體的一個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個細部的鏡頭,一般是人的兩肩以上部分,或突出地把所要突出,強調的物體,景物,占滿銀幕??梢栽斐蓮娏液颓逦囊曈X形象得到突出和強調的效果表現力是極為豐富的,常用來突出強調某些關鍵的、重要的細節(jié)。常常用來呈現心靈的奧秘。特寫還能賦予物體以生命,賦予道具以活力??偨Y:景別的劃分是相對而言,不是絕對的。電視畫面以物為主,它應以主體物為
35、標準去確定景別。各種景別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現力,其表現力也各有所長。我們在選用景別時,要根據內容的性質與要求,根據鏡頭組內的相互配合,來確定選取哪一種景別。景別的剪輯規(guī)則不同景別的畫面間要遵循如下剪輯規(guī)律:1、相鄰景別不接也有例外2、不輕易使用兩極鏡頭3、景別越大 節(jié)奏越慢 景別越小 節(jié)奏越快一般說來,以遠景系列(包括遠景、全景)為主的電影和電視作品,節(jié)奏比較緩慢、意境比較悠遠,風格上更趨抒情寫意色彩;而以近景系列(包括中景、近景、特寫)為主的影視作品則相反,節(jié)奏相對緊張激烈,動作性也較強,呈現出的是緊湊的敘事表現力。三、電視畫面的影像要素之二角度:就是畫面拍攝時的視點,是由鏡頭與被攝對象在實際
36、空間中的位置關系形成的。1 、從水平方向大致可分為正、側、背三種方式正面: 被攝主體的正面特征得到充分表達, 具有對稱感和均衡感,安定莊重 ,與觀眾形成 “面對面” 式的親切交流;缺乏變化,顯得平板乏味,不利于表現立體感和動感。 側面-正側:突出展現被攝體側面形狀、姿態(tài)的輪廓,適合表現人物的視向即彼此關系,顯示物體的邊沿線條動感及速度有利于運動中的平行追拍;不利于表現空間的立體感,缺乏活潑因素。 側面-斜側:能表現正側兩個面,增加了斜線,具有透視感與立體感,主次配置,生動活潑,拍攝點多,變換靈活、平視鏡頭(平攝) 攝影機(攝像機)鏡頭與被攝對象處于大致相同的水平。接近人的正常視角,它模擬人的常
37、規(guī)視野,透視正常,構圖平穩(wěn),呈現出鮮明的客觀性特征。于敘事而言,平視鏡頭也許是最中性、最冷靜、同時也是最缺乏趣味的鏡頭。在大量以客觀紀實見長的電視作品中,如電視新聞、紀錄片等中,平視鏡頭是運用最為廣泛的。、仰角鏡頭(仰拍)攝像機鏡頭由低向高方向拍攝,鏡頭低于被攝體水平方向。畫面特點:畫面可凈化背景,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同時帶有贊頌、敬仰、自豪、驕傲、專橫跋扈等感情色彩。 運用仰角鏡頭主要基于兩種考慮:一種是務實的,代表了人物的實際空間位置或視點;二種是務虛的,主要利用仰視鏡頭進行心理暗示,或表達某種象征的含義。、俯角鏡頭(俯拍)攝像機鏡頭由上向下、由高向低俯視拍攝方式,鏡頭高于被攝主體。 畫面
38、特點 :畫面嚴謹、實在,它能擴展地面 景物,有利于表現地平面景物層次、數字、 地理位置及盛大活動場面。給觀眾拓展開闊 視野,擴充了畫面信息量。 俯角鏡頭的運用既有寫實客觀性,如同仰視鏡頭一樣,表明人物的空間角度或視點;也有寫意象征性,滲透出壓抑、自卑、蔑視等情感色彩,帶有拍攝者的一些主觀情感,利用俯拍時的壓抑感,使畫面形象顯得萎縮、矮小,常含有對劇中人物貶低的意思。四、電視畫面的影像要素之三運動1、鏡頭內部運動(主體運動),攝像機機位和鏡頭不動,主要靠畫面中物象的運動來表現動感。2、鏡頭外部運動 鏡頭內部物象不動,由攝像機產生運動??赏ㄟ^攝像機焦距的變化或者攝像機本身位置的變化實現。外部運動主
39、要有:推、拉、搖、移、跟、升降3。鏡頭綜合運動-內部運動與外部運動合二為一,也稱為互動鏡頭。(1)推鏡頭 景框范圍由大到小,視覺效果由遠至近,造成影像空間的縮小和主體的放大。兩種情況: A、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前移動; B、采取變焦距鏡頭,從短焦距調至長焦距。 推鏡頭的特點:具有大景別轉換 成小景別的各種特點。 遠全中近特 推鏡頭造成畫框向前的運動趨向 主 體 : 不清晰清晰
40、 物 體 面 積: 小大 景 別 : 大小 推鏡頭的功用和表現力: 將主體從所處的環(huán)境、關系中強調出來,背景退出,突現重點;將觀眾視閾從整體引向特定的局部和細節(jié),獲得連貫觀察的真實性; 突出主體人物,突出重點形象。突現細節(jié) 突出一個重要的戲劇元素 在一個鏡頭中介紹整體與局部、環(huán)境與主體人物的關系。推進速度的快慢可以影響和調整畫面節(jié)奏 可以加強或減弱運動物體的動感。(2)、拉鏡頭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或變動鏡頭焦距(從長焦調至廣角)使畫框由近而遠與主體脫離的一種拍攝方法。用
41、這種方法拍攝的鏡頭叫拉鏡頭。 拉鏡頭的功用和表現力: 表現主體和主體所處環(huán)境的關系。 使畫面結構形成多結構變化,鏡頭表現富有層次。 拉鏡頭內部節(jié)奏由緊到松,能發(fā)揮感情上的余韻。 拉鏡頭的畫面空間不斷擴展,有一種退出感、遠離感和結束感。 用特寫拉成全景的方式進行轉場過渡。 (3)搖鏡頭 機位
42、不動,鏡頭沿水平橫向和垂直縱向進行搖動拍攝。左右橫搖猶如轉頭環(huán)視,上下豎搖猶如抬頭低頭。 搖鏡頭對觀眾觀看景物具有某種強制性。 搖鏡頭的功用和表現力:對空間范圍進行逐步展露,獲得連續(xù)不斷的視閾感,用于介紹環(huán)境,交代地點;遠距搖攝適宜展示空間規(guī)模和場面態(tài)勢,近距搖攝利于顯示有一定長度數量的對象;在統(tǒng)一的空間里建立起幅與落幅之間的視覺關系(并列、因果、對比、隱喻)模擬人物定位不動時的主觀視線以及主觀感受;不同速度的搖攝能產生不同的節(jié)奏意義,營造不同的情緒、情感色彩并具有壓縮或延展時空的作用(4)移鏡頭- 機位移動,鏡頭沿水平面進行個方向的拍攝。往往依托某種運輸工具或人體來實現移動拍攝 畫面不再是一
43、種呆板的框框,而變成一種流動而活躍的表現元素,各景物表現出連續(xù)運動的狀態(tài)。在一個鏡頭中形成一種多構圖的造型效果。攝像機運動喚起了人們行走時的視覺體驗。 移動鏡頭的作用和表現力:1)使靜態(tài)的景物獲得運動感;當移動影像存在前后景的空間層次時,會產生前景后移而后景前移的視錯覺;2)具有展示時空的無限可能性,能夠實施全方位一次性拍攝; 3)模擬人在運行移動中的主觀視域,形成連續(xù)不斷的多視點關照;融合推拉、搖攝等,形成復合運動鏡頭。(5)跟鏡頭 鏡頭跟隨運動對象進行拍攝,鏡頭運動的方向、速度與被攝體保持一致,是其他運動鏡頭的一種跟隨式運用。 跟鏡頭的特點:第一、畫面始終跟隨一個運動的主體;第二、被攝對象
44、在畫框中的位置相對穩(wěn)定;第三、跟鏡頭不同于攝像機位置向前推進的推鏡頭,也不同于攝像機位置向前運動的前移動鏡頭。 功能作用:連貫地展現被攝體的運動過程,不間斷地顯示人物行為、動作以及神情的完整狀態(tài);實現參與觀察,獲得身臨其境的親歷感。(6)升降鏡頭攝像機借助升降裝置等一邊升降一邊拍攝的方式叫升降拍攝。用這種方法拍攝到的畫面叫升降鏡頭。機位做上下運動所拍攝的鏡頭,有垂直升降、弧形升降、斜向升降及不規(guī)則升降等。 升降鏡頭的功能和表現力:1)表現有一定高度的景物,給人以上下運行觀察的非常態(tài)視覺感受 ;2)連貫展示高低攝角的變化過程,造成對比豐富的視覺效果,融俯仰視角的對立象征色彩于一體;3)模擬處于上
45、下運動中的人物主觀視線;(7)空鏡頭又稱“景物鏡頭”。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場面描寫而不出現人物(主要指與劇情有關的人物)的鏡頭。常用以介紹環(huán)境背景、交代時間空間、抒發(fā)人物情緒、推進故事情節(jié)、表達作者態(tài)度,具有說明、暗示、象征、隱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夠產生借物喻情、見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氣氛、引起聯(lián)想等藝術效果,在銀幕的時空轉換和調節(jié)影片節(jié)奏方面也有獨特作用。 空鏡頭有寫景與寫物之分,前者通稱風景鏡頭,往往用全景或遠景表現;后者又稱“細節(jié)描寫”,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寫。空鏡頭的運用,已不只是單純描寫景物,而成為影片創(chuàng)作者將抒情手法與敘事手法相結合,加強影片藝術表現力的重要手段。 具體有以
46、下幾個方面:交待故事的環(huán)境背景 作為時空轉換的手段 為作品增加詩情畫意,表達深遠的意境 表現哲理五、影像造型元素之四光六、影像造型元素之五色彩 色彩是光波的一種物質存在形式,不同的光波波長成就了不同的顏色。三原色:紅、綠、藍-各種比例的三原色光相混合或濾減,生成自然界中的一切色彩。暖色:使人產生溫暖、炎熱感覺的色彩,如紅色、橙色等使人聯(lián)想到火焰、陽光等。紅色使人聯(lián)想到火焰、陽光等。暖色給人以澎湃、擴張、前進、興奮、熱烈的感覺。冷色:也稱為“寒色”,某的感覺種使人感覺寒冷的顏色,如青色、藍色等使人聯(lián)想到冰川、雪山等。冷色給人以收縮、退避、寧靜、抑制、蕭瑟的感覺。七、影像造型元素之六構圖在一個平面內有機安排拍攝對象、調配形式要素的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熱工與熱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東北師范大學《液壓與氣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語言大學《水資源利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工業(yè)大學之江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基礎(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市場營銷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央美術學院《課堂教學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理工職業(yè)學院《災害衛(wèi)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垣烹飪職業(yè)技術學院《電工及電子學(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益陽醫(yī)學高等??茖W?!堕_發(fā)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體育職業(yè)學院《動力電池及能量管理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16.2《登泰山記》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9
- 【課件】如何保障我國未來的能源安全
- 2024年深圳科技企業(yè)員工聘用合同3篇
- 結腸術后恢復護理
- 綜藝節(jié)目贊助合同(2024年版)
- 道路運輸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考核習題庫(附參考答案)
- 2024東莞市勞動局制定的勞動合同范本
- 2024年四川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上海市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指導意見(修訂稿)
- 公務員2010年國考《申論》真題卷及答案(地市級)
- 2021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真題及解析(全三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