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發(fā)展史:圖片見證歷史_第1頁
建筑發(fā)展史:圖片見證歷史_第2頁
建筑發(fā)展史:圖片見證歷史_第3頁
建筑發(fā)展史:圖片見證歷史_第4頁
建筑發(fā)展史:圖片見證歷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建筑發(fā)展史高二六班 吳婷娜 余思思 孫麗云 李群英 陳慧慧封建社會(距今90004000年)建筑特點: 1.干闌式建筑 2.木骨泥墻建筑技術:榫卯技術出現(xiàn)代表建筑或遺址:浙江余姚河姆渡 、西安半坡、陜西臨潼姜寨西安半坡遺址奴隸社會(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476年)一.夏商建筑: 建筑技術:1.迄今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 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的庭院式建筑 2.建于長方形土臺上,長面朝前,有縱有橫,布局已具庭院的雛形殷墟,晚商都城遺址代表建筑或遺址:鄭州商城,黃陂盤龍城商城遺址,河南偃師尸溝鄉(xiāng)早商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二、西周建筑: 建筑特點:周制三朝五門 代表建筑或遺址:

2、 1.陜西岐山鳳雛村 中國第一四合院 2.湖北析村 干闌式建筑 “三朝五門”(布局、稱謂隨時代變遷)外朝(決定國家大事)、治朝(王視事之朝)、燕朝 皋門、庫門 、雉門 、應門、路門 封建社會中期(公元前475581年)含戰(zhàn)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一、戰(zhàn)國 建筑特點:城市規(guī)模擴大建筑技術:木工已有很高水平代表建筑或遺址:河北平山縣的一塊圖文用金銀鑲嵌的銅板地圖: “兆域圖” 二、秦建筑特點:都城與宮殿均不遵守周禮,采用“東西堂” 代表建筑或遺址: 秦始皇的陵墓驪山陵,未掘 修馳道,筑長城 三、漢(公元前206公元前220年,包括王莽新朝) 建筑特點:都城與宮殿均不遵守周禮,采用 “東西堂”

3、 建筑技術:有溫室、冰室,建筑技術進步 四、三國(220265年) 歷史特點:東漢末魏、蜀、吳 三國鼎立戰(zhàn)亂 代表建筑或遺址: 河北臨漳縣鄴城,有中軸線,有明確的分區(qū) 備注:中國第一座輪廓方正的都城五、兩晉、南北朝(265581年)建筑特點:佛寺、佛塔及石窟寺的出現(xiàn)是本時期建筑最大的成就代表建筑或遺址:1. 北魏永寧寺塔 2. 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塔,是我國地面之上真正的建筑遺存中最早的一座封建社會中期(5811279年)包括隋、唐、五代、宋、遼、金一、隋(公元581公元618年) 建筑特點:有規(guī)劃的建城 代表建筑或遺址: 大興城(隋匠 宇文愷)、河北趙縣的安濟橋、山東濟南柳埠的神通寺四門塔二、

4、唐(公元618公元907年)建筑特點:木構用料已具模數(shù)、斗拱功能分明,尤其是脊之下只用大叉手而不施侏儒柱代表建筑或遺址:武則天的“明堂 “、山西五臺山南禪寺大殿,建于公元782年、最大質量最好的木構是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建于公元857年三、五代(公元907公元960年)歷史特點:多戰(zhàn)亂,北方尤甚代表建筑或遺址: 1.蘇州虎丘的云巖寺塔,原9層,現(xiàn)存7層,是八角形平面,雙層塔壁的磚塔 2.南京棲霞山舍利塔四、宋、金、遼 建筑特點:拆除坊墻,臨 街設肆,沿街建房,形成開放城市,使用工字型殿 建筑技術:風格趨于精致綺麗,屋頂形式豐富多樣,裝修細巧,門窗、勾闌等欞格花樣很多代表建筑或遺址: 1.山

5、西太原晉祠圣母殿,1102年 2.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殿,1025年 3.河北定縣開元寺料敵塔,現(xiàn)存最高磚塔 4.河南開封祐國寺塔,第一座琉璃面磚塔,俗稱鐵塔 5.福建開元寺雙石塔,現(xiàn)存最高石塔封建社會后期(公元12791911年)一、元(公元12791368年)歷史特點:由蒙族統(tǒng)治,是中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列入正統(tǒng)的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大帝國建筑特點及技術:木構趨于簡化,用料及加工比較粗放。元代宮殿喜用工字型殿代表建筑:山西洪洞縣廣勝寺下寺正殿。 山西芮城道觀寺永樂宮元初建筑 永樂宮建于1264年二、清(公元16441911年)歷史特點:定都北京,沒有沿用過去每改朝換代均要焚毀前宮室以煞王氣的傳統(tǒng),繼續(xù)使用明代的紫禁城,在使用中加以完善建筑特點: 1. 清代在建筑上的最突出成就表現(xiàn)在皇家苑囿上;北京西郊所建的三山五園和在承德所建的避暑山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拉薩修建的布達拉宮、在呼和浩特修建的席力圖召,都是漢藏混合式建筑 2.雍正十二年(1734年)頒布了工程做法則例,改宋式的以“材”、“契”為模數(shù)的方法為以“斗口”為模數(shù),簡化了計算,標準化程度提高 在承德避暑山莊周圍修建的“外八廟”結合山坡地形,仿建布達拉宮等建筑,融合了漢藏兩式建筑而有所創(chuàng)新,使中國建筑有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清建筑欣賞:避暑山莊布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