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hdl簡易數(shù)字鐘設計說明書_第1頁
基于vhdl簡易數(shù)字鐘設計說明書_第2頁
基于vhdl簡易數(shù)字鐘設計說明書_第3頁
基于vhdl簡易數(shù)字鐘設計說明書_第4頁
基于vhdl簡易數(shù)字鐘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 程 設 計 報 告設計題目:基于VHDL語言的簡易數(shù)字鐘設計摘 要隨著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EDA)的進步,數(shù)字電路在實際生活當中已經(jīng)占據(jù)了重要的位置。在EDA技術中,最為矚目的是以現(xiàn)代電子技術為特征的邏輯設計仿真測試技術。該技術的出現(xiàn),使電子系統(tǒng)設計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設計速度快、體積小、重量輕、功耗小的集成電路已成為趨勢。用VHDL 語言開發(fā)的數(shù)字電路,大大簡化了對工控電路的設計并且減低了成本。本文介紹了利用VHDL硬件描述語言設計一款多功能數(shù)字鐘的方法??梢詫崿F(xiàn)顯示、預置時分秒,年月日(可以準確顯示每月天數(shù),包括對閏年的計算);秒表;整點報時的功能。利用6個7段數(shù)碼管顯示時分秒或年月日。在

2、Quartus II 開發(fā)環(huán)境下編譯仿真了設計的程序。仿真結果表明,該設計方法切實可行,具有一定的借鑒性。關鍵詞: EDA,VHDL,數(shù)字鐘,Quartus II目 錄摘要 I一、課程設計目的1二、課程設計內(nèi)容及要求1 2.1 設計內(nèi)容12.2 設計要求12.3 發(fā)揮部分1三、VHDL程序設計1 3.1 整體介紹 13.2 時鐘模塊 23.3 日期模塊23.4 整點報時模塊33.5 秒表模塊4四、仿真與分析5五、器件編程下載及設計結果5六、課程設計總結 5七、參考文獻6八、附錄7一、課程設計目的掌握利用可編程邏輯器件和EDA設計工具進行電子系統(tǒng)設計的方法二、課程設計內(nèi)容及要求2.1 設計內(nèi)容用

3、VHDL語言實現(xiàn)數(shù)字鐘的設計,要求設計實現(xiàn)一個具有帶預置數(shù)的數(shù)字鐘,具有顯示年月日時分秒的功能。2.2 設計要求用6個數(shù)碼管顯示時分秒,set按鈕產(chǎn)生第一個脈沖時,顯示切換年月日,第2個脈沖到來時可預置年份,第3個脈沖到來時可預置月份,依次第4、5、6、7個脈沖到來時分別可預置日期、時、分、秒,第 8個脈沖到來后預置結束,正常工作,顯示的是時分秒。Up為高電平時,upclk有脈沖到達時,預置位加1.否則減1.2.3 發(fā)揮部分本設計除滿足基本要求外,還實現(xiàn)了秒表及整點報時的功能。三、VHDL程序設計3.1 整體介紹本設計采用VHDL中元件例化的思想,將數(shù)字鐘模塊化如圖1所示圖 1 本設計頂層實體

4、有6個輸入端口,25(6*4+1)個輸出端口:輸入端口setpin用來切換工作狀態(tài)、Sset和Srst用來設置秒表、f1000是1000Hz的方波信號,用來分頻出所用的時鐘信號、upclk和up用來預置數(shù),upclk產(chǎn)生脈沖,up設置增減。輸出端口alertt用來輸出整點報時信號、其余6組輸出端口送進7段數(shù)碼管顯示數(shù)字。頂層實體下劃分成7大模塊,分別是second_wave時鐘模塊、h_m_s_time時分秒模塊、date日期模塊、month_year月,年模塊、LED_dispLED顯示模塊、alert整點報時模塊、second_clock秒表模塊。本文選取其中重點的部分作介紹。3.2 時鐘

5、模塊PROCESS(f1000,cnt)BEGINIF(f1000EVENT AND f1000=1)THENIF(cnt=111110011)THENcnt=000000000;second_wave=NOT second_wave; ELSE cnt=cnt+1;END IF;END IF;END PROCESS;PROCESS(f1000,Scnt)BEGINIF(f1000EVENT AND f1000=1)THENIF(Scnt=0100)THENScnt=0000;Ssecond_wave=NOT Ssecond_wave;ELSE Scnt=Scnt+1;END IF;END I

6、F;END PROCESS;cnt為計數(shù)器,當cnt=111110011(十進制499)時,在下一個時鐘到來后cnt清零并取反,相當于把1000Hz的時鐘1000分頻成了數(shù)字鐘需要的1Hz的時鐘信號。Scnt同理,將1000Hz的時鐘10分頻成了秒表的百分秒位所需的100hz的時鐘信號。3.3 日期模塊IF(tempy1=0AND tempy0=00)OR(tempy1=1AND tempy0=10)THENIF(date0=1001AND date1=0010)THENov=1;ELSE ov=0;END IF;ELSIF(date0=1000AND date1=0010)THENov=1;

7、ELSE ov=0;END IF;本模塊重點介紹閏年的算法(tempy1=0AND tempy0=00)OR(tempy1=1AND tempy0=10)tempy1是年高位bcd碼的最低位,tempy0是年低位bcd碼的低兩位,通過列表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滿足上述代碼的年份為閏年,如表1年高位bcd碼年高位十進制數(shù)年低位bcd碼年低位十進制數(shù)0000000000001020100401004100080110610008閏年:00、04、08、20、24、28、40、44、48、60、64、68、80、84、8800011001020011301106010150111710019閏年:12、16、

8、32、36、52、56、72、76、92、96表13.4 整點報時模塊 IF(clkEVENT AND clk=1)THENIF(lock/=000 AND lock/=001)THENov=0; ELSIF(sec0=0000AND sec1=0000AND min0=0000AND min1=0000)THENov=1;ELSIF(sec0=1001AND sec1=0000AND min0=0000AND min1=0000)THENov=0;END IF;END IF;當lock不在000和001狀態(tài),即數(shù)字鐘工作在預置狀態(tài)的時候,輸出永遠為0,整點報時模塊不應在預置時間的狀態(tài)下工作,

9、當其工作在正常及時的狀態(tài)下時,每有一個時鐘上升沿到來時,檢測一次秒和分的狀態(tài),此代碼設置的為分秒均為00的時候,輸出變成1,分位是00秒位為10的時候,輸出變回0。即從0分0秒開始報時,至0分10秒結束。也就是說本設計可以通過設置報時起始時間的方式使其在任意時段報時任意時長。3.5 秒表模塊PROCESS(TSclk,Slock,Sclk)BEGINIF(Slock=10)THENTSclk=Sclk;ELSETSclk=0;END IF;END PROCESS;PROCESS(Sclk,Srst,TSclk)BEGINIF (Srst=1)THENSmsec0=0000;Smsec1=000

10、0;Ssec0=0000;Ssec1=0000;Smin0=0000;Smin1=0000;ELSIF(TSclkEVENT AND TSclk=1)THENadd_year(TSms0,TSms1,Smsec0,Smsec1);IF(Smsec0=1001 AND Smsec1=1001)THENaddsec_addmin(TSs0,TSs1,Ssec0,Ssec1);END IF;IF(Smsec0=1001AND Smsec1=1001 AND Ssec0=1001AND Ssec1=0101)THENaddsec_addmin(TSm0,TSm1,Smin0,Smin1);END IF

11、;IF(Smsec0=1001AND Smsec1=1001 AND Ssec0=1001AND Ssec1=0101AND Smin0=1001AND Smin1=0101)THENSmsec0=0000;Smsec1=0000;Ssec0=0000;Ssec1=0000;Smin0=0000;Smin1=0000;END IF;END IF;END PROCESS;除此段代碼外還需要在LED模塊添加一段代碼 IF (Slock/=00)THENa0=Smsec0;a1=Smsec1;b0=Ssec0;b1=Ssec1;c0=Smin0;c1=Smin1;ELSESlock被設置成2位共4種

12、狀態(tài)來設置秒表的狀態(tài),每按下Sset鍵時Slock則+1,四種狀態(tài)分別為 00 秒表關閉不顯示,01 顯示秒表界面,10 秒表開始工作,11 秒表暫停。我們可以通過設置只要Slock不為00,則LED模塊顯示秒表(所以Slock的級別要高于lock的級別,先判斷Slock的狀態(tài),再判斷l(xiāng)ock的狀態(tài));只有當Slock為10時,秒表模塊才接入100Hz的時鐘的方式,來完成這4種狀態(tài)的設置。其余部分則與時分秒計時的代碼類似,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發(fā)現(xiàn)百分秒的加法過程與work庫中年加法完全一致,從而可以直接使用add_year這個過程。四、仿真與分析首先要說的是本設計使用的晶振頻率為1000Hz,所以

13、時鐘要1000分頻后才能使用,而在電腦上仿真則不能1000分頻,因為這意味著時鐘每變化1000次才會有一次變化,這對計算機配置有極高的要求,也是沒有必要的,所以在仿真前我們需要稍稍修改代碼,注釋掉1000分頻的部分。從圖2、圖3中我們可以看出實現(xiàn)了加減預置功能以及整點報時功能。圖4可以看出實現(xiàn)了秒表顯示,開始暫停的功能(圖2、3、4見附錄)五、器件編程下載及設計結果由于實驗室沒有足夠的開發(fā)板,我們無法進行這一步驟。六、課程設計總結 這次課程設計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好在是努力沒有白費,通過了仿真測試,雖然書上有例程,但也是第一次手打700行的代碼,第一次查錯花費了好幾個小時,但在邊讀代碼邊查錯的過

14、程中,發(fā)現(xiàn)代碼并不難,對我來說這個難度剛剛好,可以在書本的例程的幫助下完成設計的情況下,學習例程的設計思路,按自己的想法對其進行改進,增加功能。之后也使我對VHDL語言尤其是元件例化語句有了更深的理解,而這種模塊化的設計思路,對其他語言也是大有幫助的。還有一個收獲就是熟悉了Quartus II軟件,從建立工程,到波形仿真,熟悉了一個VHDL程序最基本的調(diào)試過程,盡管Quartus II還有許多功能,但這是一個良好的基礎。通過這次課設,我們也了解了一些以后的工作狀態(tài),老板只負責下達任務和驗收,中間的一切難題都要靠自己和同學們解決。也進一步明白了理論必須應用于實踐的重要性,這些對今后的工作都大有好

15、處;同時,在這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也恰恰說明了我們的知識體系還有漏洞,這些都是今后學習需要克服的。在今后的學習中,我也會更多的注意,讓自己多上手操作,把理論與實際結合。七、參考文獻1樊永寧,張曉麗. 基于VHDL的多功能數(shù)字鐘的設計J. 工礦自動化,2006,03:92-94.2陳茂源. 基于VHDL語言的數(shù)字鐘設計J.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08,01:255-257.3田延娟. 基于VHDL的數(shù)字電子鐘的設計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4:436+439.4江翠云. 基于CPLD和VHDL的數(shù)字鐘的設計J. 硅谷,2010,02:17.5李彥強,趙淑明. 用VHDL

16、語言實現(xiàn)數(shù)字鐘設計J. 山西電子技術,2014,05:38-39+77.6張文英,鄒晴,柴燕. 基于VHDL語言的數(shù)字電路設計J. 中國儀器儀表,2006,03:95-96.八、附錄圖2 加法預置仿真 圖3 減法預置仿真圖4 秒表功能仿真 大學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撰寫規(guī)范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是學生在畢業(yè)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的學術資料。它既是本科學生開始從事工程設計、科學實驗和科學研究的初步嘗試,也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所進行研究的適當表述,還是學生畢業(yè)及學位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jù)。畢業(yè)論文撰寫是本科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基本訓練環(huán)節(jié)之一,應符合國家及各專業(yè)部門制定的有關標準,符合漢

17、語語法規(guī)范。指導教師應加強指導,嚴格把關。1、論文結構及要求論文包括題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錄、正文、參考文獻、致謝和附錄等幾部分。1.1 題目論文題目應恰當、準確地反映論文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不應超過25字,原則上不得使用標點符號,不設副標題。1.2 摘要與關鍵詞1.2.1 摘要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的摘要均要求用中、英兩種文字給出,中文在前。摘要應扼要敘述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內(nèi)容和主要結果或結論,文字要精煉,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摘要一般應在300字左右。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圖表,不標注引用文獻編號,避免將摘要寫成目錄式的內(nèi)容介紹。1.2.2 關鍵詞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題詞條

18、,應采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nèi)容的通用技術詞條(參照相應的技術術語標準),一般列35個,按詞條的外延層次從大到小排列,應在摘要中出現(xiàn)。1.3 目錄目錄應獨立成頁,包括論文中全部章、節(jié)的標題及頁碼。1.4 論文正文論文正文包括緒論、論文主體及結論等部分。1.4.1 緒論緒論一般作為論文的首篇。緒論應說明選題的背景、目的和意義,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以及論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文管類論文的緒論是畢業(yè)論文的開頭部分,一般包括說明論文寫作的目的與意義,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以及提出問題。緒論只是文章的開頭,不必寫章號。畢業(yè)設計(論文)緒論部分字數(shù)不多于全部論文字數(shù)的1/4。1.4.2 論文主體論文主體是論文的主要部分,

19、要求結構合理,層次清楚,重點突出,文字簡練、通順。論文主體的內(nèi)容要求參照大學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的規(guī)定第五章。論文主體各章后應有一節(jié)“本章小結”。1.4.3 結論結論作為單獨一章排列,但不加章號。結論是對整個論文主要成果的歸納,要突出設計(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以簡練的文字對論文的主要工作進行評價,一般為4001 000字。1.5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論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了論文的取材來源和廣博程度。論文中要注重引用近期發(fā)表的與論文工作直接有關的學術期刊類文獻。對理工類論文,參考文獻數(shù)量一般應在15篇以上,其中學術期刊類文獻不少于8篇,外文文獻不少于3篇;對文科類、管理類論文,參考文獻數(shù)量一

20、般為1020篇,其中學術期刊類文獻不少于8篇,外文文獻不少于3篇。在論文正文中必須有參考文獻的編號,參考文獻的序號應按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順序排列。產(chǎn)品說明書、各類標準、各種報紙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開發(fā)表的研究報告(著名的內(nèi)部報告如PB、AD報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業(yè)技術報告等除外)不宜做為參考文獻引用。但對于工程設計類論文,各種標準、規(guī)范和手冊可作為參考文獻。引用網(wǎng)上參考文獻時,應注明該文獻的準確網(wǎng)頁地址,網(wǎng)上參考文獻不包含在上述規(guī)定的文獻數(shù)量之內(nèi)。1.6 致謝對導師和給予指導或協(xié)助完成論文工作的組織和個人表示感謝。內(nèi)容應簡潔明了、實事求是,避免俗套。1.7 附錄如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譯文及外文文獻

21、復印件、公式的推導、程序流程圖、圖紙、數(shù)據(jù)表格等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參考價值的內(nèi)容可編入論文的附錄中。2、論文書寫規(guī)定2.1 論文正文字數(shù)理工類 論文正文字數(shù)不少于20 000字。文管類 論文正文字數(shù)12 00020 000字。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不少于7 000字。外語類 論文正文字數(shù)8 00010 000個外文單詞。藝術類 論文正文字數(shù)3 0005 000字。2.2 論文書寫本科生畢業(yè)論文用B5紙計算機排版、編輯與雙面打印輸出。論文版面設置為:畢業(yè)論文B5紙、縱向、為橫排、不分欄,上下頁邊距分別為2.5cm和2cm,左右頁邊距分別為2.4cm和2cm,對稱頁邊距、左側裝訂并裝訂線為0cm

22、、奇偶頁不同、無網(wǎng)格。論文正文滿頁為29行,每行33個字,字號為小四號宋體,每頁版面字數(shù)為957個,行間距為固定值20磅。頁眉。頁眉應居中置于頁面上部。單數(shù)頁眉的文字為“章及標題”;雙數(shù)頁眉的文字為“大學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頁眉的文字用五號宋體,頁眉文字下面為2條橫線(兩條橫線的長度與版芯尺寸相同,線粗0.5磅)。頁眉、頁腳邊距分別為1.8cm和1.7cm。頁碼。頁碼用小五號字,居中標于頁面底部。摘要、目錄等文前部分的頁碼用羅馬數(shù)字單獨編排,正文以后的頁碼用阿拉伯數(shù)字編排。2.3 摘要中文摘要一般為300字左右,外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nèi)容相同,在語法、用詞和書寫上應正確無誤,摘要頁勿需寫出

23、論文題目。中、外文摘要應各占一頁,編排裝訂時放置正文前,并且中文在前,外文在后。2.4 目錄目錄應包括論文中全部章節(jié)的標題及頁碼,含中、外文摘要;正文章、節(jié)題目;參考文獻;致謝;附錄。正文章、節(jié)題目(理工類要求編寫到第3級標題,即.。文科、管理類可視論文需要進行,編寫到23級標題。)2.5 論文正文2.5.1 章節(jié)及各章標題論文正文分章、節(jié)撰寫,每章應另起一頁。各章標題要突出重點、簡明扼要。字數(shù)一般在15字以內(nèi),不得使用標點符號。標題中盡量不用英文縮寫詞,對必須采用者,應使用本行業(yè)的通用縮寫詞。2.5.2 層次層次以少為宜,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層次代號格式見表1和表2。表1 理工類論文層次代號及

24、說明層次名稱示 例說 明章第1章 章序及章名居中排,章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節(jié)1.1 題序頂格書寫,與標題間空1字,下面闡述內(nèi)容另起一段條1.1.1 款1.1.1.1 題序頂格書寫,與標題間空1字,下面闡述內(nèi)容在標題后空1字接排項 (1) 題序空2字書寫,以下內(nèi)容接排,有標題者,闡述內(nèi)容在標題后空1字 版心左邊線 版心右邊線表2 文管類論文層次代號及說明章節(jié)條款項一、 (一) 1. (1)居中書寫空2字書寫空2字書寫空2字書寫空2字書寫 版心左邊線 版心右邊線各層次題序及標題不得置于頁面的最后一行(孤行)。2.6 參考文獻正文中引用文獻標示應置于所引內(nèi)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號字體。所引文獻編號用阿拉

25、伯數(shù)字置于方括號“ ”中,如“二次銑削1”。當提及的參考文獻為文中直接說明時,其序號應該與正文排齊,如“由文獻8,1014可知”。經(jīng)濟、管理類論文引用文獻,若引用的是原話,要加引號,一般寫在段中;若引的不是原文只是原意,文前只需用冒號或逗號,而不用引號。在參考文獻之外,若有注釋的話,建議采用夾注,即緊接文句,用圓括號標明。不得將引用文獻標示置于各級標題處。參考文獻書寫格式應符合GB771419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常用參考文獻編寫項目和順序應按文中引用先后次序規(guī)定如下:著作圖書文獻序號作者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第一版應省略翻譯圖書文獻序號作者書名(版次)譯者出

26、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第一版應省略學術刊物文獻序號作者文章名學術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頁學術會議文獻序號作者文章名編者名會議名稱,會議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學位論文類參考文獻序號研究生名學位論文題目出版地學校(或研究單位)及學位論文級別答辯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頁 西文文獻中第一個詞和每個實詞的第一個字母大寫,余者小寫;俄文文獻名第一個詞和專有名詞的第一個字母大寫,余者小寫;日文文獻中的漢字須用日文漢字,不得用中文漢字、簡化漢字代替。文獻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體。作者為多人時,一般只列出前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間用逗號相隔。外文姓名按國際慣例,將

27、作者名的縮寫置前,作者姓置后。學術會議若出版論文集者,可在會議名稱后加上“論文集”字樣。未出版論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兩項。會議地址與出版地相同者省略“出版地”。會議年份與出版年相同者省略“出版年”。學術刊物文獻無卷號的可略去此項,直接寫“年,(期)”。參考文獻序號頂格書寫,不加括號與標點,其后空一格寫作者名。序號應按文獻在論文中的被引用順序編排。換行時與作者名第一個字對齊。若同一文獻中有多處被引用,則要寫出相應引用頁碼,各起止頁碼間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順序,不按頁碼順序。參考文獻書寫格式示例見附錄1。2.7 名詞術語科技名詞術語及設備、元件的名稱,應采用國家標準或部頒標準中規(guī)定的術語

28、或名稱。標準中未規(guī)定的術語要采用行業(yè)通用術語或名稱。全文名詞術語必須統(tǒng)一。一些特殊名詞或新名詞應在適當位置加以說明或注解。文管類專業(yè)技術術語應為常見、常用的名詞。采用英語縮寫詞時,除本行業(yè)廣泛應用的通用縮寫詞外,文中第一次出現(xiàn)的縮寫詞應該用括號注明英文全文。2.8 計量單位物理量計量單位及符號一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GB310031021993,見附錄2),不得使用非法定計量單位及符號。計量單位符號,除用人名命名的單位第一個字母用大寫之外,一律用小寫字母。非物理單位(如件、臺、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漢字與單位符號混寫的方式,如“萬tkm”,“t/(人a)”等。文稿敘述中不定數(shù)字之后

29、允許用中文計量單位符號,如“幾千克至1 000kg”。表達時刻時應采用中文計量單位,如“上午8點45分”,不能寫成“8h45min”。計量單位符號一律用正體。2.9 外文字母的正、斜體用法按照GB310031021986及GB71591987的規(guī)定使用,即物理量符號、物理常量、變量符號用斜體,計量單位等符號均用正體。2.10 數(shù)字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七單位1987年發(fā)布的關于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除習慣用中文數(shù)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參照附錄3)。2.11 公式原則上居中書寫。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頂格書寫,公式仍居中寫。公式末不加標點。公式序號按章編

30、排,如第1章第一個公式序號為“(1-1)”,附錄2中的第一個公式為(-1)等。 文中引用公式時,一般用“見式(1-1)”或“由公式(1-1)”。公式中用斜線表示“除”的關系時,若分母部分為乘積應采用括號,以免含糊不清,如a/(bcosx)。通常“乘”的關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寫(a/b)cosx。2.12 插表表格不加左、右邊線。表序一般按章編排,如第1章第一個插表的序號為“表11”等。表序與表名之間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許使用標點符號,表名后不加標點。表序與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寫(見附錄4)。表頭設計應簡單明了,盡量不用斜線。表頭中可采用化學符號或物理量符號。全表如用同一單位,將單位符號移

31、到表頭右上角,加圓括號(見附錄4中的例2)。表中數(shù)據(jù)應正確無誤,書寫清楚。數(shù)字空缺的格內(nèi)加“”字線(占2個數(shù)字寬度)。表內(nèi)文字和數(shù)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時,不允許用“”、“同上”之類的寫法,可采用通欄處理方式(見附錄4中的例2)。表內(nèi)文字說明不加標點。文管類的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據(jù)需要可增列補充材料、注解、附記、資料來源、某些指標的計算方法等。表內(nèi)文字說明,起行空一格,轉行頂格,句末不加標點。表題用五號字,表內(nèi)文字及表的說明文字均用五號字,中文用宋體。表格容量較大,必要時表格也可分為兩段或多段(這只能發(fā)生在轉頁時),轉頁分段后的每一續(xù)表的表頭都應重新排字,重排表頭的續(xù)表上方右側應注明(續(xù)表)字樣。2

32、.13 插圖插圖應與文字緊密配合,文圖相符,技術內(nèi)容正確。2.13.1 制圖標準插圖應符合技術制圖及相應專業(yè)制圖的規(guī)定。機械工程圖:采用第一角投影法,應符合附錄5所列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電氣圖:圖形符號、文字符號等應符合附錄6所列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流程圖:符合國家標準。對無規(guī)定符號的圖形應采用該行業(yè)的常用畫法。2.13.2 圖題及圖中說明每個圖均應有圖題(由圖號和圖名組成)。圖號按章編排,如第1章第一圖的圖號為“圖1-1”等。圖題置于圖下。有圖注或其他說明時應置于圖題之上。圖名在圖號之后空一格排寫。引用圖應說明出處,在圖題右上角加引用文獻編號。圖中若有分圖時,分圖號用a)、b)等置于分圖之下。圖中各

33、部分說明應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圖除外)或數(shù)字項號,各項文字說明置于圖題之上(有分圖題者,置于分圖題之上)。圖題用五號字,圖內(nèi)文字及說明均用五號字,中文用宋體。2.13.3 插圖編排插圖與其圖題為一個整體,不得拆開排寫于兩頁。插圖應編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圖處的該頁空白不夠排寫該圖整體時,則可將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寫,將圖移到次頁最前面。2.13.4 坐標單位有數(shù)字標注的坐標圖,除無單位者(如標示值)之外,必須注明坐標單位。2.13.5 論文中照片圖及插圖畢業(yè)論文中的照片圖均應是原版照片粘貼(或數(shù)碼像機圖片),照片可為黑白或彩色,應主題突出、層次分明、清晰整潔、反差適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紙,不宜用布紋

34、相紙。對金相顯微組織照片必須注明放大倍數(shù)。畢業(yè)論文中的插圖不得采用復印件。對于復雜的引用圖,可采用數(shù)字化儀表輸入計算機打印出來的圖稿。2.14 附錄理工類論文附錄的序號采用“附錄1”、“附錄2”等,附錄順序為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文獻的中文譯文及外文復印件等。文管類論文附錄序號相應采用“附錄一”、“附錄二”等。3、論文排版要求3.1 紙張要求及頁面設置名稱格式要求紙張B5(182257),幅面白色頁面設置上下頁邊距2.5cm和2cm,左右頁邊距2.4 cm和2cm,頁眉、頁腳分別為1.8cm和1.7cm,對稱頁邊距、左側裝訂并裝訂線為0cm、奇偶頁不同、無網(wǎng)格頁眉宋體字五號居中頁碼宋體字小五

35、號居中3.2 封面(詳見模版、B5紙單面打印)名稱格式要求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宋體字小二號,行距固定值25磅 ,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0.5行,要求字體居中論文題目黑體字二號,行距固定值25磅,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0.5行。論文題目中文字數(shù)不得超過25字,要求字體居中填寫姓名宋體字小三號, 行距固定值20磅 , 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0.5行,要求字體居中大學楷體字小二號,行距固定值20磅, 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0.5行。每字間空1格,要求字體居中年 月宋體字小三號,行距固定值20磅, 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0.5行。數(shù)字用阿拉伯數(shù)字,日期為論文提交日期,要求字體居中3.3 封面2(詳見模版、B5紙單

36、面打印)名稱格式要求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宋體字小二號,行距固定值25磅,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0.5行,要求字體居中論文題目黑體字二號,行距固定值25磅,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0.5行。論文題目中文字數(shù)不得超過25字,要求字體居中學院(系)宋體字四號,行距固定值20磅,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0.5行,字體左對齊專業(yè)同上學生姓名同上學號同上指導教師同上答辯日期同上3.4 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任務書(單面打印)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B5紙,單面打印,不編頁碼3.5 中、英文摘要名稱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標題摘要:黑體字小二居中,行距固定值20磅,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1行Abstract: Times New Rom

37、an體小二號居中,行距固定值20磅,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1行段落文字宋體字小四號,行距固定值20磅Times New Roman體小四號,行距固定值20磅關鍵詞同上,“關鍵詞”三字加粗同上,“Key Words”兩詞加粗頁碼羅馬大寫數(shù)字,Times New Roman體小五號字羅馬大寫數(shù)字,Times New Roman體小五號字3.6 目錄名稱示例格式要求標題目錄黑體字小二號居中,行距固定值20磅,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1行各章目錄格式范例黑體字小四號, 行距固定值20磅,兩端對齊,頁碼右對齊節(jié)標題目錄格式范例宋體字小四號,行距固定值20磅,兩端對齊,頁碼右對齊,左縮進2字符條標題目錄格式范例

38、宋體字小四號,行距固定值20磅,兩端對齊,頁碼右對齊,左縮進3字符(條標題目錄文科左縮進2字符)頁碼格式范例羅馬大寫數(shù)字,Times New Roman 體小五號字3.7 正文名 稱示例格式要求理工論文文科論文各章標題 第1章 一、黑體字小二號居中,行距固定值20磅,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1行,理工類章序號與章名間空一個漢字節(jié)標題1.1 (一)黑體字小三號,行距固定值20磅,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0.5行,理工類題序與題名間空一個漢字條標題1.1.1 1、黑體字四號,行距固定值20磅,間距段前、段后分別為0.5行,理工類題序與題名間空一個漢字款標題1.1.1.1 (1)黑體字小四號,行距固定值20

39、磅,理工類題序與題名間空一個漢字正文段落文字宋體字小四號,段落首行左縮進2個漢字。行距固定值20磅(段落中有數(shù)學表達式時,可根據(jù)表達需要設置該段的行距)3.8 其它名 稱格式要求結論標題要求同各章標題,正文部分:宋體字小四號,行距固定值20磅,段落首行左縮進2個漢字參考文獻標題要求同各章標題,正文部分:宋體字小四號(英文用Times New Roman體小四號),行距固定值20磅致謝標題要求同各章標題,正文部分宋體字小四號,行距固定值20磅,(英文用Times New Roman體小四號)附錄標題要求同各章標題,正文部分:宋體字小四號(英文用Times New Roman體小四號),段落首行左

40、縮進2個漢字。行距固定值20磅,(段落中有數(shù)學表達式時,可根據(jù)表達需要設置該段的行距),裝訂時附錄內(nèi)容加封面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評審意見表B5紙,單面打印,不編頁碼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評語表B5紙,單面打印,不編頁碼注:1.畢業(yè)設計/論文模版用Word 2003文檔排版,詳見教務處網(wǎng)頁-“文檔下載”-“實踐教學用表”中畢業(yè)設計/論文模版,下載的模版文檔會變形需要進行整理。2.未注明事宜,請查看撰寫規(guī)范有關要求。4、論文打印輸出要求4.1 輸出樣式計算機雙面打印輸出。4.2 字體字號論文正文字體為宋體,小四號字。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用小二號黑體字。題序和標題之間空1個字。第二層次(節(jié))

41、題序和標題用小三號黑體字。題序和標題之間空1個字。第三層次(條)題序和標題用四號黑體字。第四層次(款)題序和標題用小四號黑體字。第五層次(項)題序和標題用小四號宋體字。頁碼用小五號字,在底線下居中。論文的中文和外文摘要屬二次文獻置于目錄前,并編入目錄,按第一層次(章)的編輯要求處理。參考文獻、致謝、附錄同樣按第一層次(章)的編輯要求處理,另起新頁,與正文一起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編頁。4.3 摘要及關鍵詞中文摘要題頭用小二號黑體字居中排寫,然后隔行書寫摘要的文字部分,摘要正文用小四號宋體,行距20磅。英文論文摘要另起一頁,其內(nèi)容及關鍵詞應與中文摘要一致。英文選用字體:Times New Roman,

42、字號與中文摘要相同。 摘要的中、外文示例見附錄7和附錄8。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關鍵詞”三字,關鍵詞題頭用小四號宋體字字體加粗頂格書寫,然后空一格書寫有關關鍵詞,各關鍵詞之間加標點符號“;”最后一詞之后不加標點符號。4.4 目錄目錄題頭用小二號黑體字居中排寫。目錄中各章題序及標題用小四號黑體,其余用小四號宋體,行距為20磅。目錄的打印實例見附錄9和附錄10。4.5 正文層次正文層次的編排理工類論文應采用表3的格式,文管類可采用表4的格式。表3 理工類論文層次代號打印說明層次名稱示 例說 明章第1章 小二號黑體節(jié)1.1 小三號黑體條1.1.1 四號黑體款1.1.1.1 小四號黑體正文用小四號宋

43、體項 (1) 表4 文管類論文層次代號打印說明 章 節(jié) 條 款 項 一、 (一) 1. (1)小二號黑體居中排空2字,小三號黑體空2字,四號黑體空2字,小四號黑體空2字,小四號宋體正文的示例參見附錄11和附錄12。4.6 公式公式序號的右側符號靠右邊線頂邊排寫。公式較長時最好在等號“”處轉行,如難實現(xiàn),則可在、運算符號處轉行,轉行時運算符號僅書寫于轉行式前,不重復書寫。公式中第一次出現(xiàn)的物理量應給予注釋,注釋的轉行應與破折號“”后第一個字對齊,格式見下例:式中Mf 試樣斷裂前的最大扭矩(Nm);f 試樣斷裂時的單位長度上的相對扭轉角,dd l f = ( rad/mm )。公式中應注意分數(shù)線的

44、長短(主、副分線嚴格區(qū)分),長分線與等號對齊,如附錄1 參考文獻示例參考文獻1 崔忠圻. 金屬學及熱處理.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9,36452 張安峰,邢建東,陸文華. 高鉻鑄鐵的氧化行為. 金屬學報,1993,29(6):2632683 周敬躍,李偉文. 利用基元葉片理論單級跨音速軸流壓氣機特性.見:中國工程熱物理學術討論會.北京:工程熱物理研究所,1985,1811964 王連東.鐓粗新理論及新工藝的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齊齊哈爾:東北重型機械學院,1992,1261345 John K T, George S A. Alloy and micro structural desi

45、gn . London: Academic press Inc. LTD.1993,12(5):2362386 Sisler H H. Electronic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the periodic low, selected topics in modern chemistry. Re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63,10(2):78897 Caian Qiu. An analysis of the Cr-Fe-Mo-C system and modification of thermodynamic parameter

46、s. ISIJ International,1992,32(10):1117 11278 Lee B J, Lee D N. A thermodynamic evaluation of the Fe-Cr-V-Ti system journal of phaseEquilibria,1992,13(4): 349364附錄2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GB3310031021993)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以下簡稱法定單位)包括:1.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見表2-1;2.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見表2-2;3.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見表2-3;4.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見表2-4;5.由以上單位構成的組合形式的單位;6.由詞頭和以上單位構成的十進倍數(shù)和分數(shù)單位(詞頭見表2-5)。法定單位的定義、使用方法等,由國家計量局另行規(guī)定。表2-1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單位符號 長度 質(zhì)量 時間 電流 熱力學溫度 物質(zhì)的量 發(fā)光強度 米 千克(公斤) 秒 安培 開爾文 摩爾 坎德拉mkgsAKmolcd表2-2 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 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單位符號 平面角 立體角 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