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原因及應對措施(共5頁)_第1頁
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原因及應對措施(共5頁)_第2頁
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原因及應對措施(共5頁)_第3頁
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原因及應對措施(共5頁)_第4頁
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原因及應對措施(共5頁)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原因及應對措施張光宇(成都市解放北路第一小學,四川,成都,)摘要: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是課堂教學管理的一大難題。它不僅影響課堂教學秩序和學生學習活動,更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科學有效的分析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原因,并實施相應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關鍵詞:課堂問題行為;課堂教學管理;對策一、 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概念的界定課堂問題行為是指在課堂中不遵守行為規(guī)范,道德準則,妨礙及干擾課堂活動正常進行或影響教學效果的行為。我國的心理學家根據調查研究把小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外向性的問題行為,這是直接干擾課堂正常的教學活動的攻擊性行為。例

2、如: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擅換座位、傳遞紙條、等過度親昵的行為;高聲談笑、發(fā)出怪聲、敲打做響、做怪異動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為;語言粗暴、頂撞老師、不服從指揮等反抗性行為等等。二類是內向性的問題行為,這是指對正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不構成直接威脅的一種退縮性行為。例如上課時凝神發(fā)呆、胡思亂想、心不在焉等注意渙散行為,胡寫亂涂、抄襲作業(yè)等草率行為;膽小害羞、不敢主動提問、不敢回答問題的退縮行為等等。雖然這種退縮性行為不會直接干擾課堂秩序,但對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的影響很大,而且對學生自身的人格發(fā)展也有極大的危害。二、 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一) 主觀原因大量的課堂問題行為是由學生本身的主觀因素引起

3、的。這些因素主要有:1、 規(guī)范不能內化。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是小學生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小學生普遍能夠領會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但總有些卻不一定按要求做或者做不到。其主要原因在于是他們不能把小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中的要求轉變?yōu)樽陨淼赖滦拍?,不能從內心產生履行這些準則的自覺性。他們的這種由知到行的轉化受到了障礙。因此這一類學生表現出了明知故犯的行為。例如有的學生知道無節(jié)制地玩電腦游戲是不好的,但就是經不起誘惑,想方設法背著父母玩電腦游戲。2、 行為目標不明確。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心理不夠成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般有問題行為的學生,他們的生活、學習都沒有追求的

4、目標,缺乏內在的學習動力。例如,個別學生非常的貪玩,不愛學習,做作業(yè)總是拖拖拉拉,而且還要父母的監(jiān)督下才肯寫作業(yè),這主要就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學習是為了什么。如果他的學習有了目標,比如學習是為了滿足好奇心或求知欲,為了興趣為了取得好成績,為了獲得父母的稱贊、老師的表揚,那么他們也就有了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3、 責任心不夠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現在的小學生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在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生大膽、活潑、求知欲望強,但是他們的自立意識差,依賴性強,同時還缺乏責任心。比如,小學生仔做值日生工作時馬虎應付、敷衍了事,經常忘帶紅領巾、學習用具等等。缺乏強烈的責任心導致了這些問

5、題行為的出現。4、小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厭煩由于教學內容太難或者太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或者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單調,語言平淡,甚至無意義重復,學生感到厭煩,因而尋求其它新異的刺激,以示對課堂和老師的不滿。挫折與緊張的發(fā)泄。對于教師所提出的學習、行為等方面的各種要求,學生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學生會非常順利地達到教師的要求;但有的學生則連遭挫折,經常面臨失敗的威脅。挫折容易使學生感到緊張,當緊張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學生就會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因此在課堂上表現出異常甚至問題的行為。尋求注意與地位。一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差,當他們發(fā)現無法從學習或競賽中獲得教師和同學的認可時,常常以問題行為來取得教師和其它同學的注

6、意,從而妄想爭得自己在班級體中的位置。(二) 客觀原因1、社會因素社會是人生的大舞臺,小學生時刻都在受社會的影響。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一些不良的因素在社會中蔓延,在小學生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例如:電視鏡頭中的打打殺殺,粗魯的言行舉止中,小學生在這些場景中潛移默化,以致在生活中多多少少的模仿這些粗魯、暴力的言行。2、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他們的生活港灣,小學生的一半時間是在家里度過的。因此,家庭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我們發(fā)現小學生的問題行為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來自家庭的因素。隔代撫養(yǎng)現今的社會,年輕的父母們經常會因工作的原因而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小學生的學習及生活

7、等方面的照料成為了年老的祖父們的職責。祖輩們的思想觀念、文化知識局限了他們的教養(yǎng)方式。而且加上為隔代教養(yǎng),他們對孩子時常嬌慣、溺愛,縱容孩子們的不良行為。就孩子而言,缺少了父母完整的愛,缺少了與父母的交流與溝通,易導致心理失調,表現出諸多問題行為。家庭教養(yǎng)方式家庭教育方式在學生的心理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的父母只注重小學生知識技能的提高,完全不顧他們的心理感受。有的父母教育方式粗暴,方法簡單,動輒對孩子吼叫、批評,導致孩子產生自卑感和失落感。有的父母在處理問題時,缺少說理,總是靠打來“征服”孩子的不當,結果小學生也用此方式去“征服”別人,容易產生暴力行為。有的父母經常當眾批評孩子,無視孩

8、子的心理感受和自尊,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創(chuàng)傷。有的父母采取放養(yǎng)式的教育,他們的孩子從小就“為所欲為”,沒有一定的約束與管制,在學校大家庭中總不自在,容易與同學鬧矛盾,更不能自覺的遵守學校紀律。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是影響小學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通過言行舉止和他們營造的家庭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例如有攻擊行為的幼兒來說,他們的不良動機跟家長的錯誤引導有著很大關系。當孩子受欺負后,家長會引導:“別人打你,你也還手,這樣,以后就沒人欺負你了?!比艉⒆幽懶∨率?,家長更會幫著孩子報復別人。家長的這種保護和袒護,使小學生有了一種心安理得的想法。特別是在攻擊中占

9、了“便宜”得到“好處”的學生,更滋長了攻擊的欲望。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缺少心理養(yǎng)料的供給。小學生尚小,他們的未來旅途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坎兒。因此,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都不應把心理健康的目標僅僅定位在矯治、干預上,而應讓他們學習并學會排除心理障礙的正確方法,給他們的成長注入自信、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養(yǎng)料。這樣小學生們長大后才能積極應對生活中的風雨和飄搖,才能快樂幸福的過一生。3、教師方面的因素教師的要求不恰當有的教師對學生要求的過于嚴格,學生忙于應付,稍不留意就違反了制度。教師專斷地嚴懲學生以此維護紀律,從而造成師生的矛盾和沖突逐漸尖銳化。相反有的教師對學生則要求過低。通常對

10、學生,放任自流,只要學生不出安全事故就行。這樣的教育手段致使課堂渙散,學生行為無拘束,逐漸產生問題行為。教師濫用懲罰手段從表面上看,懲罰是迅速制止課堂內的問題行為的有效手段。但是教師不分青紅皂白地懲罰,不但不能增強學生的紀律性,反而會降低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特別是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教師,更使學生產生怨恨情緒,有可能誘發(fā)出攻擊性的問題行為,也有可能誘發(fā)出退縮性的問題行為。教師缺乏自我批評的精神。當問題行為嚴重地干擾課堂教學時,教師常常產生激怒的情緒,嚴厲懲處,而很少引咎自責。由于教師缺乏尋找自己在教學和師生關系方面不足之處的主動性,更不在學生面前坦率地承認自己的疏忽,從而加劇了學生的不滿

11、情緒。教師和學生應該是平等的行為主體,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尊嚴、需要和權利。這是課堂管理的基本出發(fā)點。據此,在制定課堂規(guī)則和紀律時,宜以民主的方式產生。而這樣產生的規(guī)則(紀律)更能得到大家的遵守。三、 小學生問題行為的糾正(一)熱愛學生,加深師生的信任度。老師要對學生充滿愛、熱愛學生是老師的天職。我們既要愛優(yōu)等生,更要愛那些問題行為的學生,因為只有愛才能使他們受到鼓舞、感到溫暖,對前途充滿信心,從而積極向上。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不能只是空洞的進行說教,而應采取“潤物細無聲”的方法使學生心靈受到感化。特別是對有問題行為或情緒不良的學生,愛可以喚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師生間若有了心靈感應,學生

12、就會愈加信任老師。(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要有機結合。很多老師都會利用家庭訪問、家長會與孩子和家長一起溝通,但是這樣比較正式的場合,始終不能達到情感的溝通。因此,在這個方面,家長、孩子、教師可以共同參加夏令營或其他的非正式的社交活動溝通三者之間的感情,使之相互理解。這是使師生間的感情、同學間的感情、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渾成一體溶為一片,并形成一種良好的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徑。 (三)搭建平臺,讓學生適時釋放郁氣 。小學生雖然年齡尚小,但是很多的問題行為是由于心理發(fā)育問題而產生的。如果他們心中的積累的抑郁和怨氣得不到釋放,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行為呆板、精神不振、人際關系緊張,嚴重時還會鬧事

13、、出走、輕生等異?;騿栴}行為。教師如果發(fā)現學生有這樣的行為傾向,可以給他們搭建一個個平臺,讓他們把苦悶及時盡情地釋放出來。如與學生談心,發(fā)現他是由于和父母吵架導致心情不佳,上課不集中精力,老師可以讓他們把對家長的不滿通通抱怨出來,當學生釋放了自己心中的苦悶后,心情自然就會有很大的好轉。這樣就從根源處杜絕了學生問題行為的產生。(四)委以工作,幫其轉移壓力 很多問題行為的產生,都是因為學生的注意力太集中于某件事或某個行為,像無節(jié)制地看電視、長期沉迷于電腦游戲。老師都可以運用積極的心理轉移,使學生尋求一種比較理智的方法來排解胸中的塊壘。一種方法就是課堂上充分關注。有問題優(yōu)先請他回答,要朗讀課文請他表

14、演朗讀,給同學朗讀聽寫材料,請他做小老師,等等,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另一種則是課余時間委以重任。早上到校他是“搬水工”,把純凈水從一樓的儲水室抬到四樓教室;課間他是紀律監(jiān)督員,負責把同學的不文明行為報告給老師;班上要出墻報了,他是張貼員;要大掃除了,他負責把整個教室拖干凈;要開運動會了,要求他晨起練習跑步,爭取短跑取得名次通過這樣的積極心理轉移,學生也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那些違規(guī)違紀的行為了。因此教師對學生加強關注,委以各種工作,及時地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上來,可以有效地矯正他的問題行為。(五)表揚善舉,適度冷淡問題行為 在教育中我們經??梢月牭健皬娀边@個概念。在學生具有良好

15、行為時,要不斷給予強化,使其朝更好的方向發(fā)展。相反,學生的有些問題行為,我們不能強化,要不予關注,不予理睬,使之漸趨削弱以致消失,這就是“消退”。在消退問題行為的時候,過程會比較緩慢,而且在開始時效果時好時壞,老師要堅持下去,問題行為才會消除。這種方法開始時可能使問題行為惡化,所以對于嚴重的攻擊行為、破壞行為或嚴重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老師一般還是沒有用這種發(fā)發(fā)來改改善和糾治。消退法一般適用于說臟話、發(fā)脾氣、多動等較輕的問題行為。(六)深入學生個體,對有問題行為的學生進行特殊教育。經研究發(fā)現,有問題行為的學生自控能力弱,但是可塑性、模仿能力缺很強。因此教師將德育教育與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的訓練融合一體

16、,進行培養(yǎng)。對每一條行為規(guī)范的意義、作用及具體要求反復講清、加以示范,然后加以訓練,讓學生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形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理能力,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意志。同時教師利用他們的可塑性進行文明禮貌、誠實謙虛、知錯能改等品質教育。教師不斷引導有問題行為的學生向好的榜樣學習,通過競爭促進落后的向先進的學習。(七)針對個別學生性格的缺陷,加強個別指導。在學校教育中,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不能用同一中方法對待每一個個體。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定位,對他們進行分層教育,不給每一層次的學生他們力所能及的任務,讓他們嘗到各自成功的喜悅。要善于與有問題行為或性格缺陷的學生談話,要擺事實、講

17、道理,以理服人。教師要善于發(fā)掘這些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幫助他們樹立前進的目標。最后老師要注重他們的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經常在班隊會課上表揚他們好的方面,讓其他同學予以這些學生正確的評價,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正確的認識自我,明確自己的優(yōu)劣勢,更好的發(fā)展自我??傊?,小學生問題行為糾治是推進素質教育刻不容緩的一件大事,也是小學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肩負的重任,相信讓我們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糾治方法,把這個問題解決得更好。參考文獻:1 李霞、彭濤、張鶴,小學生行為問題及影響因素分析,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年6期2 吳寶錚、王慧琴,小學生心理行為問題調查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6年第21卷3 任傳波, 李曉非, 姜季妍,大連市1 200名兒童行為問題的調查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5, 34 王善信、翟靜、劉金同、陳修哲、張燕,小學生行為問題的影響因素研究,中國行為醫(y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