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著名音樂家教學文案_第1頁
世界十大著名音樂家教學文案_第2頁
世界十大著名音樂家教學文案_第3頁
世界十大著名音樂家教學文案_第4頁
世界十大著名音樂家教學文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世界十大著名音樂家|巴赫1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國的埃森納赫城。他的家庭是一個音樂世家,大約從16世紀開始,巴赫家族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些著名的音樂家。在這個家庭所出生的20多名音樂家中巴赫的成就最高,名字最響亮。他的父親是一名中提琴手,哥哥是 風琴師。巴赫早年喪父,便在哥哥的指導下學習音樂,很快便掌握了風琴、小提琴等 樂器的演奏方法,同時在作曲方面已嶄露頭角。中學畢業(yè)后,他開始自己艱苦的音樂 藝術生涯,在宮廷里和一些教堂里擔任樂師。當時他身份低下,生活十分貧苦,但就 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是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價值很高的作品。巴赫一生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祖國,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德國社會和人民生活的

2、 特點。他的作品風格莊重而嚴謹,寫作技巧高招,作品內(nèi)容深刻,對許多音樂形式都 作了重要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如協(xié)奏曲、管弦樂曲和鋼琴曲等。他確定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論,并為此創(chuàng)作了平均律的鋼琴曲集 。在鋼琴演奏技 巧上,他完善了指法的運用,這對鋼琴曲的創(chuàng)作、演奏、鋼琴音樂的發(fā)展起了巨大的 推動作用。巴赫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除了著名的平均律的鋼琴曲集外,還有 d小 調(diào)托卡塔與賦格、布蘭登堡協(xié)奏曲及農(nóng)民康塔塔等。巴赫繼承和發(fā)揚了前輩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手法,把復調(diào)音樂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對小提琴協(xié)奏曲形式的完善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布蘭登堡協(xié)奏曲對交響音樂 的產(chǎn)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鋼琴音樂也十分突出,為后來貝

3、多芬鋼琴音樂的出現(xiàn)奠 定了基礎。巴赫不但是一個偉大的作曲家, 而且還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的優(yōu)秀的音樂 教育家。他在世時重用貧困,沒人過問他的作品,死后數(shù)十年才得到人們的重視。他 成為人們推崇的最偉大的古典音樂大師,并在世界音樂史上享有音樂之父的美稱。M頓卜瑟夫海頓于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奧地利的羅勞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維也納。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 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頗具創(chuàng)造精神的作曲家。海頓的父親是一個馬車制造匠,母親是個廚娘,父母都是音樂愛好者,這使海頓 從小有機會受到音樂的熏陶。他的家境貧苦,為了學習,六歲就離開了父母到維也納。 海頓有著超

4、人的音樂才華,八歲那年,被選為當時施臺芳教會的兒童合唱團的團員。 后來長大后,嗓子變聲,被合唱團趕了出來,從此他流落街頭,嘗盡了世間的艱難困 苦。幸運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發(fā)現(xiàn),并得到了他的救,才勉強活了下來。這個時期可 以說是他一生最為艱苦的時期。雖然生活困窘,但他熱愛音樂的信念從未動搖,他努 力學習音樂,最終得到了匈牙利貴族保爾艾斯特哈齊的幫助,成為這位侯爵的宮庭 樂師。此后,海頓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由 于他性格開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聽 起來總有一種寧靜、樂觀的感覺,而不象貝多芬的音樂那樣具有強烈的斗爭性。海頓對古典

5、音樂的主要貢獻是交響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對于交響曲體裁的形成和 完善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被人們稱作“交響樂之父”。海頓的性格善良,誠懇而質(zhì)樸,是一個人道主義者。他的這些性格在音樂中得到 了十分明顯的體現(xiàn)。他還熱心關懷青年音家,莫扎特、貝多芬等作曲家都曾向海頓求 教,并且尊稱他為“我們的父親”。海頓的音樂風格熱情、典雅,充滿了歡樂、幸福、和平的氣氛。他的音樂就象優(yōu) 美的田園詩一樣。他總是用這種筆調(diào)來歌頌大自,歌頌生活。在他的作品中,還經(jīng)常 可以感受到鮮明的奧地利民歌風格。 海頓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樂曲中充滿了愉快而別致的情趣。海頓是一位多產(chǎn)的作曲家,作品涉及的范圍也十分廣泛,其中包

6、括歌劇、神劇、清唱劇、交響曲、器樂協(xié)奏曲、弦樂四重奏以及其它室內(nèi)樂作品。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驚愕交響曲、午別交響曲、時鐘交響曲、清唱劇創(chuàng)世紀和皇帝四重奏等。這些作品都與奧地利民間音樂保持著緊密的聯(lián)系,深刻地反映出海頓純樸、明朗、幽默和樂觀主義音樂風格,并對后代音樂家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海頓晚年兩次訪問倫敦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創(chuàng)作了倫敦交響曲。海頓一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音樂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莫扎特 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 - 1791),是音樂史上罕見的奇才。他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父親是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小提琴家。莫扎特 3歲開始學習鋼琴,4歲時 對一般的樂曲只要彈幾遍就能背誦,5

7、歲便開始作曲,6歲和姐姐一起跟隨父親到歐 洲各國旅行演出,轟動了歐洲,被譽為“音樂神童”。他出身于薩爾斯堡一個宮廷樂師家庭, 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即興演奏 和作曲都十分出色,被譽為"神童"。1773年起他任薩爾斯堡大主教宮廷樂師,因向 往自由的生活,不滿主教對他的嚴厲管束,于 1781年憤然辭職,來到維也納,走上 了艱難的自由音樂家的道路。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了許多革新的因素,但卻不為當時墨 守成規(guī)的人們所歡迎,因此經(jīng)濟壓力很大,經(jīng)??拷鑲热眨欢麉s心甘情愿地過 著貧苦而自由的音樂家生活。他曾說,“我的舌頭已經(jīng)嘗到了死的磁味,我的創(chuàng)作還 是樂觀的。"他在短

8、促的一生*創(chuàng)作了歌劇二十二部,其中最著名的是費加羅的婚 禮、唐橫魔笛;交響曲四十九部,其中第三十九、第四十、第BH一» 交響曲最為著名。他還創(chuàng)作了奏曲、鋼琴曲、室內(nèi)樂重奏等多部作品。莫扎特的創(chuàng)作 深受巴赫、海頓等人的影響,他的作品結構精致勻稱,旋律富有歌唱件,風格明朗, 樂觀,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對后世的音樂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莫扎特一生中最后的兩年是他經(jīng)濟最困難的時期。1791年12月5日他去世時妻子正患重病,家里 連一個零錢也沒有,他被埋在窮人的公墓里,沒有一個親屬給他送葬-莫扎特是維 也納古典樂派成員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是十八世紀歐洲音樂文化各方面成就的光輝總結。他為德國民族歌劇奠立

9、了基礎,創(chuàng)造出一種現(xiàn)實主義音樂劇的新體裁; 他擴充并革新 了器樂作品的內(nèi)容,使交響曲和室內(nèi)樂曲的形式格外嚴謹。 莫扎特在創(chuàng)作上以其不倦 的努力和探尋,把十八世紀的音樂藝術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并為后來的音樂的進一步 發(fā)展準備了條件-這就是莫扎特在音樂史上的功績所在。貝多芬,各德維希 凡 貝多芬(1770-1827) 是十八世紀后年葉以來世界最著名的德國音樂家。1770年12月26日貝多芬誕生于德國萊茵河畔的波恩城。 他的祖父原是荷蘭籍,移居德國后,曾任當?shù)貙m廷樂長。父親是個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宮廷御廚的女兒。貝多芬生長的年代,正是約瑟夫二世實行“開明專制”的時期,波恩的統(tǒng)治者也實行了一些改良的措施

10、。波恩成了當時德國啟蒙運動的中心地之一。貝多芬的幼年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但是,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嗜酒成癖的父親敗壞了家業(yè),他企圖把四歲的貝多芬變成搖錢樹,一心想讓自己的兒子也成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強 迫孩子練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后把孩子從熟睡中拖起來拉琴,不滿八歲的貝多芬被強迫在寇恩的聽眾面前表演、賣藝,十一歲的貝多芬就開始在劇院的樂隊里工作。這種嚴酷的童年生活,使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獨立的以音樂謀生的道路,同時 也就養(yǎng)成了他堅毅倔強的性格。1815 1819年是貝多芬經(jīng)歷的四年危機時期。當時,歐洲陷入了反動的封建復辟時期,資產(chǎn)階級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殺,黑暗籠罩著歐洲大

11、陸。這個時期貝多芬的思想較為復雜,他的自信和堅定被失望和動搖所襲擾;創(chuàng)作上的英雄風格向抒情性風格轉(zhuǎn)變;作品很少,大部分時間花在收集、探索和改編歐洲各國的民歌上。這充分說明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的共和主義者是有其歷史局限的。然而,貝多芬最后終于從沉默中掙扎出來,度過了他的精品文檔精品文檔斗爭中來危機 時期。從1819年起,貝多芬重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反封建的 此時他創(chuàng)作的五首鋼琴奏鳴曲、五首弦樂四重奏,乃至他創(chuàng)作中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曲(合唱交響曲)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意義??栜嚑柲?791年,奧地利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車爾尼出生在維也納一個音樂世家,他 3歲時就能彈鋼琴,7歲時能將自己的樂思

12、記錄下來,10 歲時已能清晰流暢地彈奏莫扎特、克萊曼蒂的全部鋼琴作品,并且具有超凡的音樂記 憶力。1800年,9歲的車爾尼作為鋼琴家已在維也納舉行首次公演。1801年,年僅10歲的車爾尼去見貝多芬,貝多芬被車爾尼精彩的演奏所打動,欣然接受了這位 學生,其后,車爾尼先后演奏了貝多芬的C大調(diào)協(xié)奏曲和皇帝協(xié)奏曲,從而 使他名聲大振。車爾尼的演奏引起了評論界的高度重視,以為他是繼胡邁爾后維也納最主要的鋼 琴演奏家。但是,由于車爾尼身體纖弱、生性靦腆、內(nèi)向,與演奏相比他更適合教學, 因此,從15歲起,車爾尼便開始了他為之獻出畢生精力的教學生涯。作為一名杰出 的鋼琴教師,他培養(yǎng)了大批才華橫溢的學生,其中包

13、括多勒、克拉克、伊爾、塞爾伯 格等,而最著名的便是一代鋼琴大師李斯特。李斯特9歲時,有幸拜會了車爾尼。據(jù)車爾尼自傳中寫到:李斯特當時的演奏很 不規(guī)范,粗糙而混亂,他的即興演奏不具備扎實的和聲基礎,完全憑靈感。然而,在 他的演奏中卻蘊藏著一種天生的才氣,正是這種難能可貴的氣質(zhì),使車爾尼認為此人 是位可造之材。經(jīng)過車爾尼的精心調(diào)教與李斯特的刻苦努力加聰明才智,通過幾個月的練習,當李斯特彈奏胡邁爾、貝多芬、巴赫的作品時,車爾尼無須去重視他的演奏 技巧,而著重于讓他了解各位作曲家的寫作風格,車爾尼不斷給他瀏覽新作品,使李 斯特有了一種令人震驚的視譜能力。一年后,李斯特舉行公演,轟動了整個維也納。精品文

14、檔精品文檔然而,車爾尼并沒有把李斯特局限在刻板機械的技巧練習中,而是充分讓他施展自己的才能,使他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鋼琴大師。作為一名杰出的鋼琴教育家,車爾尼的成就不僅在于培養(yǎng)出了一批著名的鋼琴演奏家,更重要的是他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車爾尼寫了大量的鋼琴練習曲及論文,指引著當時的鋼琴演奏藝術得以健康發(fā)展。這些練習曲融古典派的雅典風格和克列門蒂的動態(tài)風格為一體,經(jīng)過精心的編排,嚴密的分類,由淺入深,適應不同層次的鋼琴學生練習。車爾尼作為貝多芬的學生、李斯特的老師,在 19世紀鋼琴演奏史上占有獨特的承上啟下的位置。如果說克列門蒂的動態(tài)演奏風格和李斯特的演奏技巧是鋼琴演奏史上

15、的兩塊里程碑的話,那么車爾尼就是這兩塊里程碑的鋪路架橋者。今天,車爾尼離開我們已136年了,在這一個多世紀中,鋼琴音樂的創(chuàng)作和演奏藝術都發(fā)生了巨大 的變化,但車爾尼的鋼琴練習曲在今天仍有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特別是對手指基本功訓練以及演奏維也納古典作品來說, 更是不可或缺的養(yǎng)料,他為鋼琴演奏藝術所作出的 卓越貢獻值得后人永遠紀念和敬仰。他的鋼琴練習曲對于訓練手指以及演奏技巧具有一定作用,在許多國家被廣泛采用為鋼琴教材。其中鋼琴初步教程(作品599號)、鋼琴流暢練習曲,(作品849號)、 鋼琴快速練習曲(作品299號)、手指靈巧的技術練習(作品740號,也稱699號)、高級技術練習曲(作品365號)在

16、我國常選作主要鋼琴教材。其他偶爾選用的練習曲還有作品 139、821、636、221、721、337、261、553、300、335、355、 399、400、500以及專門鍛煉左手技巧的718等。舒柏特-奧地利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生于維也納近郊一個中等市民家庭。童年時代,他從家庭音樂生活中學會了演奏風琴、鋼琴和小提琴,掌握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藝術。十一歲起,他進免費的神學院讀書。在學校讀書。在學校里他參加 了學生樂隊,有時還擔任指揮,熟悉了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的許多作品。 與此同時, 他從十三歲起就開始了緊張的創(chuàng)作活動。1813年,十六歲的舒柏特離開神學院后, 在父親的學校里擔任助

17、理教師。這時他雖然忙于教課,但仍然創(chuàng)作出許多煥發(fā)著活力 的作品。1818年舒柏特毅然辭去教學職務,全心投入音樂創(chuàng)作。由于沒有固定收入, 他窮困潦倒,三十一歲十就英年早逝。人們根據(jù)他的遺愿,把他葬在他所崇拜的貝多 芬的墓旁-舒柏特生活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交接時期。他的交響性風格繼承的 是古典主義的傳統(tǒng),但他的藝術歌曲和鋼琴作品卻完全是浪漫主義的。他絕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稱他為“前所未有的最富詩意的音樂家”。舒柏特在傳統(tǒng)的室內(nèi)樂注入了 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內(nèi)樂作品都帶有真正的舒柏特的印記,它們也是維也納古典主義的最后一批作品-而在“即興曲”和“音樂瞬間”中,舒柏特使鋼琴唱出了新 的抒情風格。它們

18、的隨想性、自發(fā)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義的要素。舒柏 特最廣為流傳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 這些歌曲都是從詩的內(nèi)心情感中直接產(chǎn)生出來 的,沒有人能勝過他那洋溢的才華和清新的情感。鋼琴伴奏也產(chǎn)生了特殊的效果:用 一兩個小節(jié)描繪出潺潺小溪,街頭藝人破舊的手搖風琴,或是“天堂門前”的云雀。談到舒柏特的歌曲,可以引用舒曼對C大調(diào)交響曲的評論:“這種音樂把我們引 入一種境地,使我們忘卻了以前曾有過的東西”卜曼| (1810 1856 )德國著名作曲家、音樂評論家。他出生于德國茨維考城書商 的家庭,從小喜愛音樂和文學。因家庭偏見,他年青時在大學學習法律,只能業(yè)余學習音樂。當他通過曲折的斗 爭而能夠?qū)9?/p>

19、音樂時,因急于求成,借機械裝置鍛煉鋼琴指法,使手指受傷,失去成 為鋼琴演奏家的可能,他遂致力于音樂創(chuàng)作與音樂評論。舒曼生性感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義思想。1834年他創(chuàng)辦了新音樂雜志對改變當時陳腐的音樂空氣,促進浪漫藝術的發(fā)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關心和支持 尚未為人所知的音樂家,如:肖邦、柏遼茲、李斯特、勃拉姆斯、瓦格納等。1838年由于維也納反動當局發(fā)現(xiàn)了他介紹舒怕特的 C大調(diào)交響曲,迫使他無法工作, 他遂于1839年回萊比錫。1840年與當時有名的鋼琴家克拉拉結婚。1843年他在萊比錫音樂學院任教, 1856年因患精神病逝世。舒曼的代表作有:鋼琴曲蝴蝶、狂歡節(jié)、交響練習曲、幻想曲集等, 這些

20、樂曲促進了浪漫主義音樂風格的發(fā)展。1840年寫了 138首歌曲,被稱為“歌曲 文萃”,還寫了四部交響曲,及a小調(diào)鋼琴協(xié)秦曲、曼弗雷德序曲等。|肖邦-波蘭作曲家,有一半的法國血統(tǒng)。他的父親*國移居華沙,教貴族子弟學 法語。肖邦在孩童時代就顯示了音樂天才,并就學于新成立的華沙音樂學院。在校期 問,他戀上了年輕的歌手康斯坦西婭.格拉特科芙斯卡。十九歲時他寫下了f小調(diào)鋼 琴協(xié)奏曲,據(jù)說就是這位少女激發(fā)了肖邦的創(chuàng)作靈感.1831年9月,肖邦來到巴黎, 他的余生便和這座城市的藝術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肖邦在沙龍中與許多杰出的藝術家來往,如音樂家李斯特、柏遼茲,文學家雨果、巴爾扎克、喬治桑、海涅,畫家德拉克 洛瓦

21、。通過李斯特,肖邦結識了 “有一雙憂郁的眼睛”的奧羅爾杜德旺夫人,也就是 聞名于世的小說家喬治.桑。肖邦對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但不久就被她的魅力征服。在一種他從未經(jīng)歷過的激情支配下,他的音樂想象力達到高度興奮的程度。其后的八 年中,每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諾昂喬治.桑的別墅里度過的。這些年也是肖邦創(chuàng)作最 旺盛的時期。但他的健康逐漸變壞,他和喬治.桑的關系也走向破裂。在他最后的信 件充滿了孤獨的絕望。1848年他在英國演出,返回巴黎后幾個月便逝世了,時年三十九歲。他的葬禮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他自己的葬禮進行曲中舉行。他被安葬在拉雪茲公墓,一位朋友在他的墓上撒下了波蘭的泥土 -肖邦是浪漫主義時代最 有獨

22、創(chuàng)性的藝術家之一,他的風格完全是他自己的,絕不會把他的風格與其他人的相 混淆。在第一流的藝術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創(chuàng)作生活集中于鋼琴上的大師。從一 開始,他的想象就獻給了鍵盤,他在這狹窄的結構中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世界。他的天才甚 至把鋼琴的局限性也轉(zhuǎn)變成美的源泉。 不能演奏任何時間長度的持續(xù)音當然是鋼琴的 主要局限,肖邦卻巧妙地克服了這些局限。對于現(xiàn)代鋼琴風格的形成,他的功績是不 下于任何其他音樂家的。肖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寬的和弦持續(xù)下去,形成縈繞著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訴學生:“必須讓每個音符都歌唱起來”在他的音樂中,精致 裝飾一一顫音、裝飾音、輕盈的過渡句一一魔術般地把那些單音延長了。所有這些

23、總是安排得很順手的,音樂幾乎像是自己演奏出來的 -在肖邦的身上,母親的血 統(tǒng)占著優(yōu)勢,他是在自己的音樂中強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的第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從此以后,斯拉夫民族因素歸入了歐洲音樂的主流。在肖邦的戰(zhàn)爭氣氛的波羅涅茲中,波蘭民族的血液沸騰得格外有力, 它們那矯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猶如折彎的鋼 條。那騎士般的瑪祖卡閃爍著火熱而輝煌的姿態(tài); 甜蜜的柔情和風趣的賣俏貫穿在圓 舞曲之中。除了這些精神化了的舞曲形式之外,肖邦還寫了幻想曲、諧謔曲、敘事曲、 即興曲、前奏曲、奏鳴曲。他抒發(fā)感情有時象魔鬼般地神秘莫測,有時又象水妖般地 令人銷魂,但卻永遠是心血溫暖而慈祥的。 通過他的抒情而成為一種普遍語言

24、的靈性 在他那些光輝燦爛的練習曲中慶祝著最大的勝利,而那些夜曲則是他在孤獨中的夢幻,他向靜夜傾訴著一個人的最懇切的渴望。他雖然在表面上是幸運的寵兒,但實際 上,卻和他那浪漫主義的許多同代人一樣,也是一個飽經(jīng)生活苦難的人.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 )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音樂評論家生平1811年10月22日李斯特生于匈牙利西部肖普朗的萊丁村。父親李斯特亞當在埃斯泰爾哈濟親王的萊丁牧場任職。親王愛好音樂,擁有一個較好的樂隊;亞當會奏多種樂器,也會作曲。李斯特自小就生活在優(yōu)越的音樂環(huán)境里,其音樂才能很早就被發(fā)現(xiàn),并得到精心培育。李斯特9 歲便登臺演奏,1821 年由 3

25、個貴族共同捐贈供他赴維也納深造的用費,從著名的鋼琴教師C.車爾尼學鋼琴,打下堅實的基礎;又從A. 薩列里學習作曲理論。使他畢生難忘的是L.van 貝多芬出席了他的第2 次音樂會,并上臺親吻了這個12歲的小鋼琴家,以示贊賞。1823年李斯特接受車爾尼的建議到巴黎投考音樂學院繼續(xù)深造,院長L.凱魯比尼以不招收外國學生為理由不予錄取。后從師于住在巴黎的捷克著名音樂理論家A. 雷哈和意大利歌劇院指揮、輕歌劇作曲家F.帕埃爾。1824年3月8日李斯特在巴黎首演,一舉成名。1825年先后兩度在法國和英國演出,當年7 月在英皇喬治四世面前演奏,使其聲譽達到高潮。同時,他創(chuàng)作了一些鋼琴曲和1 部歌劇城堡的愛情

26、,初露創(chuàng)作才華。不久他的父親去世,16歲的李斯特挑起一家的生活擔子,以教授鋼琴為生。為尋求人生真理,他發(fā)奮讀書,接觸各種社會思潮。1830 年 7 月革命爆發(fā),使他受到鼓舞,寫出了革命交響曲大綱,從此更接近積極浪漫主義。李斯特在思想上接受H.de 圣西門空想的影響,與宗教者A.de拉默奈神父結下終生的友誼,成為喬治桑、H.海涅、V.雨果、E.德拉克羅瓦等浪漫主義大師們的文藝沙龍的成員,并受到H.柏遼茲、F.F.肖邦的直接影響。尤其是 1831 年 3 月觀看了意大利小提琴家N. 帕格尼尼的演出,深受啟發(fā),刻苦鉆研把小提琴技巧運用到鋼琴技巧上去,創(chuàng)作了帕格尼尼練習曲。同時他的鋼琴演奏技藝日臻成熟

27、。1834 年,他創(chuàng)作了表現(xiàn)里昂工人起義的鋼琴曲里昂。 1837 年3月13日與鋼琴家S.塔爾貝格比賽獲勝,聲譽大增。1834年李斯特結識了艾古勒特的這古爾伯爵夫人,不久便與她戀愛同居。18351836年旅居日內(nèi)瓦,曾在日內(nèi)瓦音樂學院任教。1837 年游歷意大利,創(chuàng)作了用民歌音調(diào)描寫當?shù)鼐吧匿撉偾眯姓弋媰浴?1839 年多瑙河水災,李斯特赴維也納為賑濟祖國難民義演。此后開始到各國旅行演奏。李斯特的旅行演奏生活歷時十載,足跡遍布匈、奧德、法、英、羅、俄等國,大都獲得成功。在祖國匈牙利被人們當作民族英雄,受到隆重款待。這一時期他創(chuàng)作了一些愛國主義的作品,如匈牙利英雄進行曲匈牙利風暴進行曲,編寫

28、了民歌集匈牙利民族曲調(diào),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第l 、第 2 首匈牙利狂想曲,以及具有民主思想傾向的男聲合唱鐵匠士兵 農(nóng)夫 水手等。同時為了演出的需要,還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鋼琴改編曲,其中以魔王拉科齊進行曲等為代表。在這期間他又熱心于社會文化福利、慈善事業(yè),如為在波恩建造貝多芬紀念碑和在萊比錫建造巴赫紀念碑,以及修建科隆大教堂等捐款,多次為窮人和養(yǎng)老院義演等。1844 年李斯特同達古爾伯爵夫人的關系破裂。1847 年同薩恩-維特根斯泰因侯爵夫人卡羅琳同居。1848 年李斯特接受卡羅琳的勸告結束長期的旅行演奏生活,選擇德國魏瑪定居,從事創(chuàng)作,并任魏瑪宮廷樂長兼劇院指揮。這時歐洲各地革命相繼爆發(fā),他同

29、情和支持這場革命,創(chuàng)作了 匈牙利康塔塔和 工人大合唱。 1849 年匈牙利革命失敗后,他沉痛地寫了鋼琴曲送葬的行列, 1854 年寫了交響詩英雄的葬禮以悼念革命烈士。他每季要指揮演出一部新歌劇,并經(jīng)常舉辦音樂會,大力推薦古典作品以及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他在逐漸掌握管弦樂寫作技巧的同時,首創(chuàng)了單樂章的標題交響詩,一共寫了l2 首這類體裁的作品(晚年才寫最后的第l3 首) 。這個時期李斯特還創(chuàng)作了其他重要作品,如兩首帶合唱的交響曲(但丁交響曲和俘士德交響曲) ,第 l和第 2 鋼琴協(xié)奏曲,l3 首匈牙利狂想曲, b 小調(diào)奏鳴曲等鋼琴曲和抒情歌曲多首。止匕外,作為音樂評論家,李斯特撰寫了一系列音樂評論

30、文章,如柏遼茲和他的哈羅爾德交響曲 、羅伯特舒曼等。他還組織全德音樂家協(xié)會,使魏瑪成為新精品文檔精品文檔 德意志樂派(亦禰魏瑪樂派)的活動中心。這是他事業(yè)上尤其是創(chuàng)作上的黃金時期。可是由于門戶之見,1858年他指揮上演他的學生P.科內(nèi)利烏斯的歌劇巴格達的理發(fā)師時,遭到了非難。1860 年他和 R. 瓦格納一起受到報紙上的攻擊,加上他的幼子夭折,以及未能與卡羅琳正式結婚等一連串的挫折,使他在1861 年辭職,去了羅馬。1861 年,李斯特到了羅馬,受到教皇的接見。他的思想開始消沉,向宗教尋求寄托。 1862 年李斯特進了修道院,1865 年以后, 開始致力于宗教音樂的創(chuàng)作。1862年, 他用整年

31、時間創(chuàng)作了宗教傳奇故事的清唱劇圣伊麗莎白傳奇。 1866 年創(chuàng)作了大型清唱劇耶穌基督。1867年奧匈帝國建立,為慶祝 奧皇兼任匈王,他被推薦寫了加冕彌撒曲。但他思想苦悶,離不開社會生活和音樂活動,終于在1869 年不顧卡羅琳的反對,毅然返回魏瑪。此后他每年三分之一時間在魏瑪,三分之一時間在布達佩斯,其余時間回羅馬。在魏瑪重組全德音協(xié),接待來自各國的青年鋼琴家,免費教學。1875 年他在匈牙利籌辦、建成第l 所音樂學院,擔任首屆校委會主席,并親自教授鋼琴。此外對各國的青年作曲家倍加愛護和支持,如捷克的B.斯美塔納和挪威的E.格里格等,都曾得到他的幫助。李斯特晚年心境孤獨,作品 內(nèi)容和風格因而改變

32、,沒有寫出象前期那樣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作品。1886 年 7 月下旬赴拜羅伊特參加瓦格納的音樂節(jié)時染上肺炎, 7 月 31 日逝世,葬于拜羅伊特。藝術與創(chuàng)作李斯特的世界觀是復雜而矛盾的。他一生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晚年又皈依宗教,但民主精神和愛國思想還是占主導地位。他的進步的藝術觀,在他的論藝術家的社會地位中,尤其是美學名著論柏遼茲和他的 哈羅爾德交響曲»以及大量的書信中得到了闡述。他肯定藝術的社會作用和藝術家的地位與責任。對藝術創(chuàng)作他主張崇高的思想內(nèi)容和生動豐富的形象相結合。為了使廣大聽眾了解作者意精品文檔精品文檔圖和作品內(nèi)容,他贊成并提倡標題音樂。他認為音樂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藝

33、術是不斷發(fā)展的,革命是藝術前進的動力,他反對為藝術而藝術形式主義和保守觀點。他主張創(chuàng)作應有民族特點,作家應重視民間音樂,在那里可找到生活和音樂的豐富滋養(yǎng)。他一生致力于發(fā)展匈牙利民族音樂,寫了論文論吉卜賽人的音樂;雖然限于歷史條件, 他在此文中尚未弄清吉卜賽音樂和匈牙利民間音樂的區(qū)別,但從兩者的聯(lián)系上已指出后者的某些特征。他創(chuàng)作了不少富有民族風格的作品,例如他的許多匈牙利狂想曲,就是在這方面進行藝術探索的珍貴成果。李斯特的創(chuàng)作領域主要是鋼琴音樂和交響音樂,他的聲樂作品如抒情歌曲和大型清唱劇等僅居次要地位。李斯特在音樂史上最突出的貢獻是首創(chuàng)交響詩體裁。他認為交響樂經(jīng)過100年來的發(fā)展,應該有所創(chuàng)新

34、。他主張以文學詩歌的 內(nèi)容來決定樂曲的 構思,他贊賞柏遼茲的主導動機(亦禰“固定樂思”)和F.門德爾松的單樂章的標題 序曲,將這些原則運用到他的交響詩中并加以發(fā)展,即根據(jù) 內(nèi)容需要,采用單一主題 貫穿、變形的發(fā)展手法和以靈活的奏鳴曲式的單樂章來代替?zhèn)鹘y(tǒng)交響樂的性格不同、主題各異的4 個樂章。在他所寫的13 首交響詩中,大半是根據(jù)著名詩歌、戲劇或繪畫等各種文藝作品的題材加以創(chuàng)作的。其主人公的命運大都是生前受苦身后榮耀,充滿人道主義的精神。他的旋律常用變化音,顯示了他的獨特個性。他大膽發(fā)展了和聲手法,用三度關系的轉(zhuǎn)調(diào)擴展了功能網(wǎng);他的配器富于色彩性,大大豐富了管弦樂的表現(xiàn)力。他的交響詩對后世作曲家

35、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其中最著名的是前奏曲,以及塔索英雄的葬禮匈奴之戰(zhàn)哈姆雷特等。李斯特的鋼琴演奏藝術和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在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演奏方面,他從小受到系統(tǒng)、嚴格的訓練,又經(jīng)不斷的實踐,善于吸收前人經(jīng)驗,大膽創(chuàng)新,形成一套特有的技巧,如準確的大跳、雙手八度交錯半音進行(稱“李斯特八度”) 、快速輪指、高音區(qū)快速裝飾奏法、踏板的巧妙運用等。他把鋼琴當作樂隊來使用,形成一種熱情、詩意、輝煌、奔放的風格,開創(chuàng)了鋼琴獨奏會和背譜演奏的先例。他的鋼琴作品和他的演奏風格是一致的(除晚年一些作品)。他的高級技巧練習曲以技巧艱深、形象鮮明而著稱。他的鋼琴音樂中,以激情和詩意見長的有但丁奏鳴曲彼特拉克十四行

36、詩愛之夢等,以悲壯奮發(fā)的革命豪情著稱的有里昂 送葬 的行列等;雄勁剛健的有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思想深刻并富于強烈戲劇性的有b 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最富民族民間特色的則是匈牙利狂想曲,其中第2首運用民間 的募兵舞曲最為典型。他晚年的作品則反映出對新技巧的探索。柴科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1840 1893 )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他1840年5月7日出生于烏拉 爾的伏特金斯克城,父親是一個冶金工廠的廠長兼工程師, 母親愛好音樂,很會唱歌, 也會彈琴,因此,他們家庭充滿了音樂氣氛。他自幼便已顯示出非凡的音樂才能,但 是,家里的人卻從來沒有想到他將來會成為

37、一個職業(yè)的音樂家。柴科夫斯基十歲時進彼得堡法律學校學習,但他仍利用課余時間繼續(xù)學習鋼琴,并時常去看歌劇。1859年他畢業(yè)后曾在司法部任職。在這段時間內(nèi),他一直抓緊學習音樂,參加社交性鋼琴演奏和創(chuàng)作活動。1862年柴科夫斯基進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于他終于踏上接受真正的專業(yè)音樂教育的決定性道路。畢業(yè)后(1866年),應尼古拉魯賓斯坦的邀請,柴科夫斯基就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歷時十一年之久。但他 時常為這妨礙他的創(chuàng)作活動的枯燥的講課工作而感到苦惱,既使這樣,他還是創(chuàng)作出各種各樣的優(yōu)秀作品,其中包括最初的三部交響曲、交響詩弗蘭契斯卡達利米尼為 幻想序曲羅米歐與朱麗葉、舞劇天鵝湖以及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等。這是

38、柴 科夫斯基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時期。1877年,柴科夫斯基的生活發(fā)生了重大的轉(zhuǎn)折。他當年結婚,快速枇離。這是他一生中精神最為痛苦的一年,他患了嚴重的神經(jīng)衰弱癥,為此他辭去音樂學院的職務,并就此永遠結束了繁重的教學工作。此后,在1885 年以前,他主要住在鄉(xiāng)下或到國外,多半在瑞士或意大利。這個期間,通過魯賓斯坦的介紹,他得到一位非常熱愛音樂和十分慷慨的富孀梅克夫人的賞識和資助( 1877 1890 年) ,使他有可能就此專心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同時,1877 年開始,是柴科夫斯基的創(chuàng)作的極盛時期。他開始創(chuàng)作兩部天才的作品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和他的成名作第四交響曲 。這時候,俄國的現(xiàn)實生活進入反動的時期,革命的力量轉(zhuǎn)入地下活動,俄羅斯社會思想和俄羅斯藝術的一切進步的和民主的表現(xiàn),都受到了殘酷的壓制。他在這個時期中的一些重要作品,反映了亞歷山大三世統(tǒng)治下的黑暗的反動時期的社會情緒他他俄國人民,特別是俄國知識分子感到惶惑不安和不知所措的情緒,以及思索著祖國的命運和生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