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140個常見文言實詞解釋及例句_第1頁
初中語文140個常見文言實詞解釋及例句_第2頁
初中語文140個常見文言實詞解釋及例句_第3頁
初中語文140個常見文言實詞解釋及例句_第4頁
初中語文140個常見文言實詞解釋及例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語文140 個常見文言實詞用法示例序 號例詞詞義例句出處1昂抬高1 、袒胸露乳,矯首昂視。2、昂其直,居為奇貨1核舟記(初中)2促織2傲1 、驕傲,傲慢2、輕視、蔑視3、傲然自得1 、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2、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3、以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1 贈劉景文(初中)2 諫太宗十思疏3 歸去來兮辭3包1、 裹2、 包取、據(jù)有(包 舉:全部占有)1 、 既而投筆觸幾,震震作聲,便聞撮藥包裹蘇蘇然(句中作名詞)2 、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1 口技(初中)2 過秦論4比1、 、 并列,挨著2、 比較、相比3、 及,等到4、 比擬5、 生成、具有

2、6、 勾結1、 、 其兩膝相比者/因出己蟲,納比籠中2、 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3、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比去,以手闔門4、 自名為羅敷5、 自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6、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 核舟記(初中)/促織2 捕蛇者說/游褒禪山記3 陳涉世家/項脊軒志4 為焦仲卿妻作5 秋水6 論語5鄙1 、 邊疆,邊遠的地 方2、 淺陋,無知3、 輕視,看不起1、 、蜀之鄙有二僧2、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卑鄙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3、 孔子鄙其小器1 為學(初中)2 曹劌論戰(zhàn)(初中)3 廉頗藺相如列傳4 訓儉示康6兵1 、 軍隊2、 兵器、武器3、 兵士4、

3、 軍事、戰(zhàn)爭1 、 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2、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4、 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 陳涉世家(初中)2 天時不如地利(初中)3 廉頗藺相如列傳4 諸子喻山水7病1、 辱2、 精疲力竭、困苦不堪3、 弊病4、 疾病,生病5、 把 , 弄成病態(tài)6、 怨恨、憂愁1 、 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2、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3、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4、 未果,尋病終。/病瘺,隆然狀行。5、 以夭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6、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1 橘逾淮為枳(初中)2 捕蛇者說(初中)/孟子二章3 問說(初中)4 桃花源記/

4、種樹郭橐駝傳5 病梅館記6 黃州快哉亭記8察1 、 明察,識別。1 、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曹劌論戰(zhàn)( 初中 )2、 觀察,細看3、 察舉,考察后予 以推薦2、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3、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 臣榮舉臣秀才2石鐘山記3陳情表9徹通達,貫通,穿透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小石潭記( 初中 )10城1、 、 坐、架( 車 )2、 趁著,憑借,引申為“冒著”3、 、量詞(sh è ng)4、 順應5、 四的代稱( 古時一車四馬叫“乘”)1、 、 公與之乘。/ 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2、 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5、。3、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4、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 疑5、 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1曹劌論戰(zhàn)( 初中 )/石鐘山記2登泰山記( 初中)/過秦論3陳涉世家( 初中)/過秦論4歸去來兮辭5秦晉肴之戰(zhàn)11從1、 、跟從,跟隨2、 順從,聽從3、 依傍4、 介 詞 , 表 示 起點,相當于 “由”、“自”5、 使, 跟從,帶領6、 同“縱”1、 、 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2、 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3、 樊噲從良坐4、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 過5、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6、 合從遞交,相與為一1、

6、曹劌論戰(zhàn)( 初中 )/過秦論2、 曹劌論戰(zhàn)( 初中 )/ 諫太宗十思疏3、鴻門宴4、項脊軒志5、鴻門宴6、過秦論12當1、 、 占著,把著2、 處 在 某 個 地 方 或某個時候3、 判罪4、 應當5、 相抵,當作6、 任,充當7、 恰當,適合,合宜8、 面對,向9、 通 “ 擋 ” , 抵 擋。10、 執(zhí)掌,主持1、 、 崖限當?shù)勒撸澜灾^之天門云2、 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3、 失期當斬。4、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5、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6、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7、 名我固當。8、 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9、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10、會使轍交馳,北邀當國者相見1、 登

7、泰山記( 初中)2、賣油翁( 初中 )3、 陳涉世家( 初中)4、 陳涉世家( 初中)5、 捕蛇者說( 初中)6、陳情表7、種樹郭橐駝傳8、黃州快哉亭記9、鴻門宴10、指南錄后序13道1、 、 路,途2、 道理,道義3、 說,談論4、 取道5、 風尚,風氣6、 學問7、 方法,規(guī)律8、 主張,思想1、 、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 洌。2、 唯道之所成而已矣。3、 故今具道所以。4、 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5、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6、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7、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1、 小石潭記( 初中 )2、問說( 初中 )3、 答司馬諫議書( 初中)4、鴻門宴5、師說6、師說7

8、、種樹郭橐駝傳9、 官職名8、 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9、 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御。8、過秦論9、左忠毅公逸事14得1、 、得到,獲得2、 表示情況允許,有 “能夠, 可以”的意思3、 找到,發(fā)現(xiàn)4、 得意,滿足5、 心得,體會,感悟6、 必須,應該7、 通“德”,感恩1、 、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2、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3、 得雙石于潭上4、 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5、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 蟲魚、鳥獸,往往有得。6、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7、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1、 捕蛇者說(

9、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2、 岳陽樓記(初中)/病梅館記3、 石鐘山記4、 蘭亭集序5、 游褒禪山記6、 鴻門宴7、 孟子二章15定1、 、 安定,穩(wěn)定2、 平定3、 固定4、 確定,決定5、 止,停6、 必定,一定1、 、 參差并錯,喧繁滿室,食頃始 定2、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3、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 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 王萬世之業(yè)也4、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過此已 往,而奉行者即為定例5、 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 得6、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7、 定要感的流出冰花滾似棉1、 口技(蒲松齡)(初中)2、 中國古代神話四則 (初中)3、過秦論4、促織5、廉頗藺相如列傳6、指

10、南錄后序7、竇娥冤16伐1 、 擊,刺殺2、 進攻,征伐3、 砍伐4、 自夸,炫耀1、 、 擾龍伐蛟,登龜守麟2、 十年春,齊師伐我/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3、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4、 每一令出,平(屈原)伐其功1、 黠鼠賦2、 曹 劌 論 戰(zhàn) /廉頗藺相如列傳3、 小石潭記(初中)/諫太宗十思疏4、 屈原列傳17犯1 、 冒著2、 侵犯,觸犯3、 侮辱1、 、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2、 并皆暴犯百姓3、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 捕蛇者說(初中)2、 周初(初中)3、 蘇武傳18方1 、 方法,辦法

11、,道 理2、 方圓,周圍1 、 多方以捕之,弗得/由此為之,比及三年可使得有勇且知方也2、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安見1、 象虎 (初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華待坐3、 區(qū)域,地方,方 位,方向4、 方形5、 正當,正在6、 方才,剛剛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者也3、 北方有侮臣者,愿籍子殺之/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4、 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5、 方其破江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方是時,予只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6、 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2、 鄒 忌 諷 齊 王 納 諫(初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華待坐3、 公輸/前赤壁賦4、 登泰山記(初

12、中)/促織5、 前 赤 壁 賦 /游褒禪山記6、 左忠毅公逸事19負1、 、背,以背載物2、 辜負3、 載4、 背棄,違背5、 讓 , 承擔6、 憑借,依靠1、 、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廉頗聞之,肉坦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2、 師略授小技,此來為不負也/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3、 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4、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5、 均二之策,寧許以負秦屈6、 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碧1、 醉翁亭記/廉頗藺相如列傳2、勞山道士(初中)/左忠毅公逸事3、阿房宮賦4、廉頗藺相如列傳5、廉頗藺相如列傳6、廉頗藺相如列傳20賦1、 、 賦稅2、 征收,斂收3、 一種文體4、

13、 給予,授予5、 寫作,創(chuàng)作1、 、 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2、 歲賦其二3、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4、 賦祿者稱(稱:適合)其功5、 等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1、 捕蛇者說(初中)2、 捕蛇者說(初中)3、 岳陽樓記4、 韓非子5、 歸去來兮辭21更1、 、 改變,更換2、 更加,越發(fā),愈 加3、 再,又4、 交替,輪換5、 夜 里 的 計 時 單 位,一夜分五 更,每更約兩小時1、 、 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一日,使吏更敝衣,草履,背筐,手長镵,為除不潔者,引入。2、 加之官貪吏虐,民日貼婦賣兒,更無休止3、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4、 每有警,輒數(shù)月不就寢,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5

14、、 仰頭向鳴,夜夜達五更1、 捕蛇者說(初中)/左忠毅公逸事2、 促織3、 前赤壁賦4、 忠毅公逸事5、 為焦仲卿妻作22故1、 、 故意2、 舊,與新相對3、 原因,緣故4、 所以,因此5、 本來6、 從前,原先7、 年長者8、 故交,交情9、 死亡1 、 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2、 骨將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入故/至于長洲之濱,敵墻之墟3、 既克,公問其故/且以一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4、 雖約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5、 此物故非西產(chǎn)6、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1、 陳涉世家(初中)2、 狼(初中)/黃州快哉亭記3、曹劌論戰(zhàn)/廉頗藺相如列傳4、種樹郭橐駝傳5、促織6、過秦論7、陳情表故業(yè)

15、,因遺策7、 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8、 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9、 單于召回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8、鴻門宴9、蘇武傳23顧1、 、 回頭看2、 看3、 但4、 返5、 顧念,顧慮,顧 及1、 、 莊子持竿不顧2、 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王顧左右而言他3、 君臣不相顧,不知所歸4、 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命博一笑5、 致使于晉,顧反,則徐君死于楚,于是脫劍致之嗣君6、 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大行不顧細謹1、 莊子釣于濮水(初中)2、 種 樹 郭 橐駝傳 / 王顧左右而言他(初中)3、 伶官傳序4、 促織5、 新序二則6、 指 南 錄 后序/鴻 門

16、宴24觀1、 、 看,觀賞2、 觀察,考察3、 值 得 觀 賞 的 景 物和景象4、 觀賞5、 宮殿1、 、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2、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時漢連伐胡,數(shù)通使相窺觀3、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也4、 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5、 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jié)甚倨1、 愛蓮說(初中)/種樹郭橐駝傳2、 捕蛇者說/蘇武傳3、 岳陽樓記(初中)/游褒禪山記4、 黃州快哉亭記5、 廉頗藺相如列傳25歸1、 、 歸屬,歸到一處2、 歸還3、 返回,歸來4、 出嫁,娶5、 歸寧:回娘家看 望父母6、

17、歸向7、 歸降,歸附8、 歸趨,歸宿1、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2、 而其歸書也必速3、 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4、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5、 吾妻歸寧,敘諸小妹語曰,6、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7、 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8、 君臣相顧,不知所歸1、 岳陽樓記(初中)2、 黃生借書說(初中)3、 廉 頗 藺 相如列 傳 /狼(初中)/促織4、 項脊軒志5、 項脊軒志6、 諸子喻山水7、 蘇武傳8、伶官傳序26好1、 ( hà o)喜歡,喜 好1 、余幼好書,家貧難至2、然

18、吾居鄉(xiāng),見長人者好煩其令/1、黃生借書說(初中)2、種樹郭橐駝傳/廉頗2、友好3、容貌美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 與西河外澠池 3、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藺相如列傳3、西門豹治鄴27號1 、 大聲喊叫,大聲 哭2、 號令,命令3、 稱號,別號4、 號召1、 、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紫禁2、 號令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3、 故自號醉翁也/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人處一焉4、 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1、 岳陽樓記(初中)/項脊軒志2、 陳涉世家(初中)/秋聲賦3、 醉翁亭記(初中)/秋水4、 病梅館記28還1 、同“旋

19、”,回轉(zhuǎn)2、 返回3、 交還,歸還1、 、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2、 明道中,從先人還家/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3、 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入于太廟,還矢先王1、 扁鵲建材桓公(初 中)2、 傷仲永(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3、 中國古代寓言四則(初中)/伶官傳序29會1、 、 會面,回見2、 正好,恰巧,適 逢3、 會合,聚會,盟 會,宴會4、 領會5、 一定,必定1、 、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單于如會武官屬2、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3、 又以巨鹿之戰(zhàn),垓下之會為最/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4、 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5、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1、

20、答司馬諫議書(初中)/蘇武傳2、 陳涉世家(初中)/促織3、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4、 五柳先生傳5、 為焦仲卿妻作30惠1 、通“慧”。聰明2、 恩惠,給人以好處3、 仁愛,寬厚4、 柔順,柔和1、 、 甚矣,汝之不惠2、 小惠未遍,民弗從也/若從軍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3、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4、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瘋和暢1、 愚公移山(初中)2、 曹劌論戰(zhàn)(初中)/秦晉崤之戰(zhàn)3、 諫太宗十思疏4、 蘭亭集序31及1、 、 趕上,追上,趕 得上2、 到,到達3、 趁著,等到,時4、 如,比得上5、 和,同6、 涉及,牽連到7、 來得及1、 、 僻不當?shù)勒撸?/p>

21、皆不及往/嗚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幾矣2、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天高地迥,號呼糜及3、 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及諸河,則在舟中矣4、 君美德,徐公何能及君也/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5、 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6、 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7、 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1、 登泰山記(初中)/指南錄后序2、 桃花源記(初中)/指南針后序3、 登泰山記(初中)/秦晉崤之戰(zhàn)4、 鄒 忌 諷 齊 王 納 諫(初中)/師說5、 廉頗藺相如列傳6、 蘇武傳7、 指南錄后序32極1、 盡 頭 , 極 點 , (天)邊2、 到極點(直達)3、 窮盡4、 極其,非常5、 動詞,享受盡1、 、

22、極天云一線,須臾成五彩2、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3、 漁歌互答,此樂何極4、 以筒水灌之,始出,狀極俊健5、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而予 亦悔其隨者,而不得極夫游之 樂也1、 登泰山記(初中)2、 岳陽樓記(初中)3、 岳陽樓記(初中)4、 促織5、 游褒禪山記33濟1 、 有利,有益2、 古水名3、 成功4、 渡過1 、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 濟事2、 其陰,濟水東流3、 探石發(fā)穴,糜計不施,迄無濟4、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 滄海1、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 第一書(初中)2、 登泰山記(初中)3、 促織4、 行路難34計1 、 計算,計量2、 盤算,謀劃3、 計謀,策略1、 、 同

23、計一舟,為人五/不數(shù)歲,田百頃,樓閣萬椽,牛羊蹄各千計2、 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 ! ”/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3、 卒見使于一鼠,墮此蟲之計中計未定,求人可使報親者,未得1、 核舟記(初中)/促織2、 黔之驢(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3、 黠鼠賦(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35加1、 、 增加2、 加以,加之3、 施加4、 把 一 物 放 在 另 一物的上面5、 多,增益1、 、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2、 加之官貪吏虐,民日貼婦賣兒,更無休止3、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4、 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5、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

24、加焉?1、 曹劌論戰(zhàn)(初中)/勸學2、 促織3、 諫太宗十思疏4、 鴻門宴5、 孟子二章36假1、 借2、 假,與“真”相對3、 憑借,借助4、 請假,假期5、 臨時的,代理的1、 、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2、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3、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4、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5、 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1、 黃生借書說(初中)2、 狼(初中)3、 勸學4、 為焦仲卿妻作5、 蘇武傳37間1 、 中間,期間2、 間隔,間斷,斷斷續(xù)續(xù)地3、 秘密地,悄悄地4、 夾縫,間隙5、 隔閡,離間1、 、 傅 說舉于版筑之間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2、 數(shù)月之后

25、,時時而漸進予在 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3、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1、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初中)/ 秦晉崤之戰(zhàn)2、 鄒 忌 諷 齊 王 納 諫(初中)/指南錄后序4、 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5、 趙玉信秦之間3、 陳涉世家(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4、 管晏列傳5、 頗藺相如列傳38簡1 、 選擇,挑選2、 簡單,簡陋1 、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2 、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1、 核舟記(初中)/諫太宗十思疏2、 石鐘山記39見1、 表 示 對 自 己 怎 么樣2、 會見,拜見,謁見,接見3、 看見,看到4、 表示被動5、 出現(xiàn)

26、6、 位于動詞前,表示對他人動作 行為的承受,可譯為“我 ”1、 、翼君實或見恕也2、 于是入朝見威王/秦王坐章臺見相如3、 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4、 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5、 故人云,“讀書千遍, 其義自見”/乃一火星幾如月,見于東南6、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1、 答司馬建議書(初中)2、 鄒 忌 諷 齊 王 納 諫(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3、 傷仲永(初中)/勸學4、 黠鼠賦(初中)/秋水5、 熟讀靜思(初中)/隕星6、 陳情表40節(jié)1、 、 符節(jié)2、 氣節(jié),節(jié)操3、 節(jié)拍,節(jié)奏4、 禮節(jié)5、 節(jié)約6、 柱上斗拱1、 、 于是上乃使使節(jié)詔將軍/ 武帝嘉

27、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2、 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3、 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jié)而舞4、 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jié)甚倨5、 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jié)用,遠罪 豐家1、 周亞夫軍細柳(初中)/蘇武傳2、 出師表(初中)/陳情表3、 促織4、 廉頗藺相如列傳5、 訓儉示康41竭1 、 枯竭,完2、 竭盡,盡力做某 事1 、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取之無盡,用之不竭2、 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1、 曹劌論戰(zhàn)(初中)/前赤壁賦2、 捕蛇者說(初中)/諫太宗十思疏42盡1、 、 完,沒有了2、 窮盡,竭盡3、 使 , 窮盡4、 終止,完結,引申為死

28、亡5、 全,全部6、 全部用出1、 、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只有剩 骨 /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2、 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 者之無盡藏也3、 奈 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4、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5、 距關,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1、 狼(初中)/ 前赤壁賦2、 前赤壁賦3、 阿房宮賦4、 蘭亭集序5、 鴻門宴6、 陳情表也6、 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43進1 、到朝廷,出來做 官2、上前,前進,上 進3、進獻,推薦4、進攻,進軍1 、是進亦憂,退亦憂2、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 吾往也 / 雞健進,逐逼之,蟲已在爪下矣3、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

29、頭進4、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1、岳陽樓記(初中)2、孔孟論學(初中)/促織3、鄒忌 諷 齊 王 納 諫(初中)/促織4、過秦論44居1 、坐 2、停留,停著 3、居住 4、處于(某種地位 或某個地方) 5、積蓄,儲存 6、占有 7、平時1、 、佛印居左,魯直居右2、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3、 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然吾居鄉(xiāng),見長人者好煩其令4、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5、 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yǎng)之,昂其直,居為奇貨6、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7、 居則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1、 核舟記(初中)2、 小石潭記(初中)3、 捕蛇者說(

30、初中)/種樹郭橐駝傳(初中4、 岳陽樓記(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5、 促織6、 諫太宗十思疏7、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待坐45舉1、 、 提出,舉出2、 推薦,推舉3、 舉起,抬起4、 發(fā)動(起義),干(大事)5、 盡,全6、 攻克,占領7、 舉止8、 列舉1、 、 舉先王之政2、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3、 舉燭而索,中有死鼠/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4、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約以連兵大舉5、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6、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7、 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8、 其余以儉立名,以奢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shù),聊舉數(shù)人以訓汝1、

31、答司馬諫議書(初中)2、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初中)/ 陳情表3、 黠鼠賦(初中)/前赤壁賦4、 陳涉世家(初中)/指南錄后序5、 伶官傳序6、 阿房宮賦7、 為焦仲卿妻作8、 訓儉示康46具1、 、 具備,完備,具 有2、 全部,一五一十 地3、 器械,器具4、 備辦,準備5、 擬寫1、 、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2、 故今具道所以/ 私見張良,具告以事3、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 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4、 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wèi)5、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1、 核舟記(初中)2、 答司馬諫議書(初中)/鴻門宴3、 傷仲永(初中)/過秦論4、 秦晉崤之戰(zhàn)5、 陳情表47俱1

32、、 全,都2、 在一起1 、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2 、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毋從俱死也1、 答謝中書書(初中)/促織2、 孔孟論學(初中)/鴻門宴48聚1 、 聚集,征集2、 集聚,集合1 、 太醫(yī)以王命聚之/ 常數(shù)月營聚,然后敢發(fā)書2 、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1、 捕蛇者說(初中)/訓儉示康2、 師說49決1、 、解決2、 一定,必定3、 決斷,判定4、 同“訣”,辭別5、 殺戮1、 、 舍問,其奚決焉?2、 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3、 孔子不能決也/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4、 因泣下沾矜,與武決去5、 予分當引決

33、,然而隱忍以行1、 問說(初中)2、 熟讀精思(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3、 兩小兒辯日(初中)/蘇武傳4、 蘇武傳5、 指南錄后序50類1 、 類推2、 類似,像3、 大抵,大都4、 種類,類別1、 、 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之類2、 佛印絕類彌勒/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3、 走卒類士服,農(nóng)夫躡絲履4、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1、 公輸(初中)2、 核舟記(初中)/項脊軒志3、 訓儉示康4、 蘭亭集序51臨1、 、 正當,將要2、 面對,對著3、 靠近4、 到5、 從高處往低處,站在高處看低處6、 (lì n)哭1、 、 臨行,諸僧進曰2、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釃酒

34、臨江,橫槊賦詩3、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 /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冠上,力叮不釋。4、 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 門,急于星火。5、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6、 武聞之,南鄉(xiāng)號哭,歐血,旦 夕臨1、 天目(初中)2、 岳陽樓記(初中)/前赤壁賦3、 醉翁亭記(初中)/促織4、 陳情表5、 石鐘山記6、 蘇武傳52慮1 、 思想,心思,意 念2、 考慮,打算,思 索3、 擔憂,顧慮1、 、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2、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3、 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1、 生于憂患,死

35、于安樂(初中)2、 問說(初中)/訓儉示康3、 黃生借書說(初中)/諫太宗十思疏53論1、 、 議論,評說2、 學說,觀點,論斷3、 批決,定罪4、 文體的一種1 、曹劌論戰(zhàn)2、亦將奪于公論而無以立矣3、 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4、六國論1、曹劌論戰(zhàn)(初中)2、熟讀靜思(初中)3、蘇武傳4、六國論54漫1 、 漫,彌漫2、 隨便,不受拘束3、 磨滅,模糊不清1、 、 亭東自足下皆云漫2、 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朗誦讀/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3、 其遠古刻盡漫失4、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1、 登泰山記(初中)2、 熟讀靜思(初中)/聞官軍收河南河北3、 登泰山記(初

36、中)4、 游褒禪山記55滅1 、 熄滅2、 暗,看不見3、 滅亡,消滅4、 誅殺,殺死1、 、 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2、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3、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4、 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1、 中國神話四則(初中)2、 小石潭記(初中)/游褒禪山記3、 阿房宮賦4、 蘇武傳56明1、 、 透明2、 明確3、 知道,懂得,了 解4、 明白,清楚,清 晰5、 明亮,光明6、 照明7、 高明,明智8、 次,下一個9、 視力1、 、 亭下如積水空明2、 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3、 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4、 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 也 / 心知其意,未

37、可明詔大號5、 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三五之夜,明月半墻6、 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7、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8、 明年復攻趙9、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1、 記承天寺夜游(初 中)2、 答司馬建議書(初中)3、 問說(初中)4、 問說(初中)/病梅館記5、 醉翁亭記(初中)/項脊軒志6、 登 泰 山 記 /游褒禪山記7、 師說8、 廉頗藺相如列傳9、 報任安書57名1、 、 名字,名稱2、 命名,稱名3、 名聲,名望4、 有名的,著名的5、 說明白,說清楚6、 名號,名分7、 名義上8、 名氣1、 、 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及試,吏呼名至史公

38、2、 名之者誰?/而此獨以鐘名,何哉?3、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 /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4、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 陽5、 后世之謬其傳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6、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7、 二貴酋名曰“館伴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8、 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1、 傷仲永(初中)/左忠毅公逸事2、 醉翁亭記(初中)/石鐘山記3、 周處(初中)/論語七則4、 陋室銘(初中)/過秦論5、 游褒禪山記6、 訓儉示康7、 指南錄后序8、 陳情表58命1 、 教導,告誡2、 命令1 、 夫子何命焉為2、 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釋左1、 公輸(初中)2、 捕蛇

39、者說(初中)/3、 生命,性命4、 壽命5、 旨意6、 天命,命運7、 任命8、 使命驂,以公命贈孟明3、 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4、 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5、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6、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7、 臣以供養(yǎng)無主,暫不赴命8、 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秦晉崤之戰(zhàn)3、 廉頗藺相如列傳4、 為焦仲卿作5、 諫太宗十思疏6、 伶官傳序7、 陳情表8、 蘇武傳59謀1 、 謀議,商量2、 謀求,圖謀3、 思量,計謀1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3、 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臣竊以為其人勇

40、士,有智謀,亦可使1、曹劌論戰(zhàn)(初中)/鴻門宴2、過秦論3、 訓儉示康/ 廉頗藺相如列傳60難1 、 不容易,困難2、 反駁,質(zhì)問,批 駁3、 災難,禍殃1、 、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2、 所謂“交相問難(n àn), 審問而明辨之” /嘗與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難3、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1、 曹劌論戰(zhàn)(初中)/游褒禪山記2、 問說(初中)/ 廉頗藺相如列傳3、 伶官傳序61平1 、使 , 平2、平坦3、平常4、公正1 、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土地平曠,屋舍儼然2 、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

41、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3、平生書不再讀,迄無佳文4、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5、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1、孔孟論學(初中) 2、桃花源記(初中)3、種樹郭橐駝傳4、濰縣署中寄舍弟 5、墨第一書(初中)6、訓儉示康7、蘇武傳62戚1 、 悲傷,憂傷。戚 戚:憂慮的樣子2、 親屬1 、 言之,貌若甚戚者/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2 、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 君之高義也1、 捕蛇者說(初中)/聲聲慢2、 廉頗藺相如列傳63啟1 、 開,打開2、 陳述,告訴,稟 告1 、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2、 某日,昨日蒙教/ 府吏得聞之,上堂啟阿母1、 核舟記(初中)2、 答司馬建議書(初中) /

42、為焦仲卿作64強1 、 有力,剛強,強 悍2、 竭力,盡力3、 強大4、 勉強5、 強健1、 、 兇強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2、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乃強起扶杖,執(zhí)圖詣寺后,有古陵蔚起3、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4、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1、 周處(初中)2、 黃生借書說(初中)/促織3、 廉頗藺相如列傳4、 陳情表5、 蘇武傳五尺之童5、 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 出,及還,須發(fā)盡白65請1 、 要求,請求,請 你做某事2、 請示,請允許我 做某事1 、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2 、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璧有瑕,請指示王1、中國古

43、代寓言四則(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2、橘逾淮為枳(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66窮1、 、 盡頭,終點2、 窮盡,完結3、 用盡4、 貧窮,窮困5、 困窘,處境,困難6、 走投無路7、 不得志,不顯貴1、 、 愈往而不知其所窮2、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3、 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4、 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5、 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 厄6、 窮餓無聊,追購又急,天高地 迥,號呼靡及7、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1、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初中)2、 醉翁亭記(初中)/前赤壁賦3、 促織4、 訓儉示康5、 蘇武傳6、 指南錄后序7、 論語七則67求1、 、

44、找,尋找,尋求2、 要求,需求,希望謀求3、 追求,探求4、 乞求,請求1、 、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煙濤微茫信難求2、 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3、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4、 忽啼求之/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1、 呂氏春秋兩則 (初中) /夢游天姥吟留別2、黠鼠賦(初中)/諫太宗十思疏3、岳陽樓記(初中)/歸去來兮辭4、傷仲永/為焦仲卿作68取1、 、拿;(抓?。ú稉疲?、 索取3、 取得,獲得(招致)4、 選取,采取5、 吸取(有益的東西)6、 戰(zhàn)勝,奪取7、 提取8、 通“娶”,娶妻1、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2、 必慮人逼取,而惴

45、惴焉摩玩之不已 /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3、 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4、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今以百金與搏黍以示兒子,兒子必取搏黍矣5、 徐子曰:“仲尼亟稱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6、 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7、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8、 今若譴此婦,終老不復取1、 賣油翁(初中)2、 黃生借書說(初中)/阿房宮賦3、 橘逾淮為枳(初中)/諸子喻山水4、 孔孟論學(初中)/新序二則5、 諸子喻山水6、 廉頗藺相如列傳7、 勸學8、 為焦仲卿妻作69去1 、 失去,損失2、 除掉,去掉,放1 、

46、 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 矣1、 黃生借書說(初中)2、 捕蛇者說(初中)棄3、 離開,離去4、 距,距離5、 逃跑6、 通“弆”,收藏2、 去死肌,殺三蟲3、 睨之,久而不去/臣等不肖,請辭去4、 西蜀之去南海/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5、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6、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3、 賣油翁(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4、 為學(初中)/鴻門宴5、 鴻門宴6、 蘇武傳70全1 、完整2、 保全3、 使, 保全1 、 全石以為底2、 其蒔也若子,其置業(yè)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3、 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1、 小石潭記(初中)2、

47、 種樹郭橐駝傳3、 病梅館記71任1、 (不)勝,承受2、任用,委任,處理3、擔子,責任,職責4、聽憑,聽任5、職任1 、無由會唔,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2、任其用,除其妖/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3、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4、 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5、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1、 答司馬諫議書(初中)2、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初中)/諫太宗十思疏3、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初中)/ 論語七則4、 歸去來兮辭5、 蘇武傳72入1、 、交納2、 收入,收納,納入3、 進入,與“出”相對,(深入),(進入朝廷,國內(nèi))4、 太陽落山1 、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2、 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3、 便舍船,從口入/入其舍,則密室垂簾,簾外設香幾/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入則無法家拂士4、 景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1、 捕蛇者說(初中)2、 捕蛇者說(初中)/廉頗藺相如列傳3、 桃花源記(初中)/促 織 /濰 縣 署 中寄舍弟墨第一書(初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初中)4、 歸去來兮辭73塞1 、 充滿,塞滿2、 阻塞,堵塞3、 應對,應付1、 、 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