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教學設計_第1頁
定風波教學設計_第2頁
定風波教學設計_第3頁
定風波教學設計_第4頁
定風波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公開課定風波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誦并背誦詩詞。2賞析詞句,把握人物形象。3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4. 拓展閱讀,深入體會蘇軾的人格魅力?!窘虒W重難點】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曠達的胸襟。【教學方法】誦讀法、小組討論法、互動探究法、拓展閱讀法、寫作練習法。【教學過程】1、 導入課堂方案一:他是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曠世奇才,人們激賞他的文采之美,更贊嘆他豁達的心胸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林語堂說他“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他就是蘇軾。屢遭貶謫,一生歷任八州,他卻說:“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身行萬里,走過無數(shù)窮山惡水,他卻說:“九死蠻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

2、生”。可見,蘇軾是瀟灑超俗的,樂觀開朗的,是曠達的。定風波正充分體現(xiàn)了他這一精神特質。板書:定風波蘇軾方案二:請同學們談談你所認識的蘇軾,說說他是個怎樣的人?學生們會很積極活躍,背出蘇軾的許多詩詞、賦文,對他的評價也是豐富多彩: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有才華;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多情;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愛國;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傷感;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樂觀;師:是啊,蘇軾就是這樣一個有魅力的人。千百年來,人們陶醉在他的才情里,更折服于他于困苦艱難中的曠達的人生智慧里。定風波正充分體現(xiàn)了他這一人生智慧。板書:定風波蘇軾2、 反復誦讀,讀出“曠達”。

3、(一)學生自由讀,學生點評,提出自己的誦讀建議。教師指導誦讀:如:“誰怕?”應該讀降調;“歸去”中“歸”應該重讀;“一蓑煙雨任平生”中的“任”應該讀得豪邁;“也無風雨也無晴”中的兩個“無”要讀的灑脫;朗讀時應該注意輕重緩急,抑揚頓挫。(二)名家誦讀(也可教師示范誦讀)?!径嗝襟w展示】定風波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3) 學生分小組自由誦讀,并選出小組中的優(yōu)秀誦讀代表。(4) 學生代表深情誦讀(配樂)

4、,小組之間競賽。(5) 學生齊讀(配樂),再次感受詩詞的情感?!驹O計意圖】詩歌重在朗誦,通過充滿感情地朗讀,觸發(fā)學生的的情感體驗,為學生搭建了一個“體驗”的平臺。學生在朗誦中自覺地整體把握詞意,感悟詞作意境,為下面對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打下情感基礎。這是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應該是喜歡的。3、 鑒賞品味詩詞,把握人物形象?!径嗝襟w展示】小組合作討論,結合具體詞句談一談:你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用一個或兩個詞概括,并說明你的理由。要求:獨立思考小組交流代表展示(先板書詞語,然后解釋原因)全班分享。學生展示如下:1.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弊髡咴诩诧L驟雨中“吟嘯徐行”

5、,可見作者泰然從容,視風雨為無物?!澳牎薄昂畏痢币材芸闯鲎髡叩膹娜莶黄?。2.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從“輕勝馬”“誰怕?”看出作者的樂觀曠達的心態(tài)。教師追問:“竹杖芒鞋”與“馬”各自代表怎樣的生活?學生思考回答:“竹杖芒鞋”代表隱士般自由自在縱情山水的生活;“馬”代表身心都受束縛的官場生活。3.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說“披著一襲蓑衣在風雨中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一個“任”極有表現(xiàn)力突出了作者樂觀自信、灑脫豁達的態(tài)度和無懼風雨,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質。學生總結蘇軾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見板書:泰然從容、樂觀曠達自信灑脫、無懼無畏【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重點內容,通過適時的啟發(fā)性問題,培養(yǎng)學生抓住

6、文中的關鍵詞和關鍵句鑒賞詩歌的能力。采取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的活動始終處于一種興奮的情緒當中,生生之間的互動得到了凸現(xiàn),學習的自主性得到了體現(xiàn)。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促成學生形成自己的認識感悟。及時歸納學習方法,以供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主動運用。學生能談得很好,總結出了蘇軾的人物形象曠達,就是本課的亮點。四、探究詩詞的“風雨”與“晴”的含義,進一步深入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1. 小組討論:“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逼渲小帮L雨”與“晴”的含義是怎樣的?談談自己的理解。背景提示: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偏居荒野,躬耕自樂。

7、是年春,詩人至黃岡東南三十里新購田地,歸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賦此詞。學生回答:“晴”喻人生順境,“風雨”喻人生逆境。2. 學生獨立思考:作者為什么說“也無風雨也無晴”,想表達什么?學生回答:無論是順境逆境都一樣坦然面對,從容接受。板書:雨中東坡笑對人生風雨的達者雨后東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3. 學生獨立思考:如果我們想把全詞濃縮到一個字上,你會想到哪個字?為什么?學生展示:(答“任”“無”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好)“歸”。全詞思想情感的核心就是:作者不怕任何風雨,也不在乎風雨陰晴多變,一心渴望退隱,歸去。4. 學生獨立思考:“歸去”,讓我們想到誰?( 1) 陶淵明?!皻w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

8、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歸去”是用陶淵明的歸隱之意。表現(xiàn)了詩人曠達心態(tài)和歸隱意向。(2)陶淵明的退隱躬耕,是詞人所仰慕的,據(jù)統(tǒng)計,蘇軾現(xiàn)存詞作中,“歸”字出現(xiàn)了一百余次,但終其一生,蘇軾從未有過真正意義上的退隱。他一生宦海沉浮,剛直如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3)宦海沉浮,卻并未真正退隱,支撐他的是什么力量?儒家入世思想和為民請命的道義擔當。師: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古代讀書人都希望有所作為,建功立業(yè),所謂“大丈夫當以天下為己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等,當這種理想無法實現(xiàn)或遭遇挫折時,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風,而道家講的是無為,所以又像莊子一樣,要逃離這個社會。5. 學生談人生感悟:從這

9、首詞中你得出最大的感悟是什么?你以后準備怎樣對待你的人生?學生展示示例:對待人生要有曠達的襟懷,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樂觀自信,不能沮喪沉淪。莊子說:“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是啊,生命因脆弱而寶貴,既然上蒼在又一個早晨讓我們又一次睜開了眼睛,那么我們就應該像蘇軾一樣用一種樂觀曠達的心態(tài)去坦然接受和面對睜開眼后看到的一切,無論是晴天,還是風雨天。(也可拓展到“直面挫折”的話題,讓學生談談那些典型的人和事及感悟)【設計意圖】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引導學生深入發(fā)掘文本。5、 再讀詩詞,體悟曠達情懷,感受詞人人格魅力。(小組之間,比賽背誦)6、 重溫蘇軾的豪放曠達,感受蘇軾的人格魅力。浣溪沙山下蘭

10、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春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駐,大可不必為日月變遷人生衰老而嘆息,表現(xiàn)了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渴望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11、。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壯志難酬的悲憤,但豪放不消極)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祝愿,樂觀情懷)中國古代最可愛,最高貴,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蘇東坡突圍)7、 當堂訓練:【多媒體展示】東坡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注注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蘋(luo)確:山多大石。1這

12、首詩敘寫了什么事?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懷?答案參考:記敘了作者在清明幽靜的雨后東坡悠然自得行吟一事。抒發(fā)了自己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世俗名利的不屑,洋溢著堅守信念、樂觀曠達的情懷。2.“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與定風波中那些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簡要分析。答案參考:一個“莫嫌”,一個“自愛”,那以險為樂、視險如夷的豪邁精神,都在這一反一正的強烈感情對比中凸現(xiàn)出來了。鏗然”一詞傳神地描繪出手杖碰撞在石頭上發(fā)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堅守信念、樂觀曠達的情懷。與定風波中“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可謂異曲同工?!驹O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拓展閱讀,

13、進一步感受蘇軾那豁達的心胸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八、作業(yè):拓展寫作?!径嗝襟w展示】以“曠達”為話題,以蘇軾為論據(jù),寫一段不少于60字的片段,談談你對蘇軾人生的感悟。寫作片段示例:1.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拔┙现屣L,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fā),“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2. 在為人上,蘇軾在幾乎喪命的逆境中保持堅貞氣節(jié)和獨立人格,決不隨波逐流;在為官上,蘇軾堅持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館,興修水利,架橋鑿井,賑災施藥,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態(tài)度上,蘇軾即使在身處絕境時,也保持樂觀豁達

14、的心態(tài)和積極向上的追求3. 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么?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么?蘇軾,一個被宋神宗稱贊為“才與李白同,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潑來的污水,遭受貶謫后,忘卻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州寫下“大江東去”。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后,銘記著世間之美麗。不然,何來“親煮東坡肉”,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曠達與豪邁?4.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談笑風生,而真正帶給赤壁完美壯烈的是蘇軾。官場上的險惡風波并沒有消沉他高

15、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貧并沒有銷蝕掉他那樂觀向上的心。伴著涓涓細泉,聆聽習習古風,故園神游中,蒼銀白發(fā)與皎潔月光交相輝映。一尊還酹江月,多么豪邁的舉杯,淡逝了多少哀傷及生活磨難紀念蘇軾,讓我懂得了在困難逆境中應保持有奮勇向前的心5. 一枝一葉一世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輪明月,放射出悲天憫人的光輝;“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一排短松,守候著生死離別的深情?!叭松鐗?,一尊還酹江月”,一杯濁酒,凝結著壯志難酬的感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見證了孤苦無依的飄零;“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帶走了蠅營狗茍的煩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16、一襲蓑衣,織就了風吹雨打后的寧靜一枝一葉一世界,一詞一句總關情。【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片段寫作,進一步感受蘇軾那豁達的心胸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觀照自己的人生;同時也能增強文字表達能力。教學反思教授蘇軾的詞,最重要的是在鑒賞的基礎上理解蘇軾曠達的情懷。通過品詞品句,完成對蘇軾詞的鑒賞后,我就帶領學生了解理解蘇軾的豪邁。我先教授的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后教定風波。在上定風波之前,我讓學生總結蘇軾豪放詞在寫景、抒情上都有什么特點?的特點,師生統(tǒng)一認識:一開頭,詞人便以千鈞之力,大筆揮灑,只用“大江東去”四個字,便繪畫出萬里長江波瀾壯闊、浩浩東去的雄偉氣魄,然后用“亂”、“拍”、“卷”等字,有聲有色地描繪出一幅雄壯奇美的江山畫卷。蘇軾描寫周瑜的建功立業(yè),發(fā)出功業(yè)難成、花發(fā)早生的喟嘆,但這不是哀婉細膩的抒情,而是壯懷激烈的感慨。從而得出結論:寫景:博大壯闊、氣象恢弘;抒情:豪邁奔放。正所謂蘇軾的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