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巴赫作品G弦上的詠嘆調的賞析與體會_第1頁
對巴赫作品G弦上的詠嘆調的賞析與體會_第2頁
對巴赫作品G弦上的詠嘆調的賞析與體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巴赫作品G弦上的詠嘆調的賞析與體會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 1685-1750)是十八世 紀上半葉歐洲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他是巴洛克音樂時期的重要代表人 物。巴赫的音樂是徹底的德國風格的音樂,他一生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祖國,因此他 的作品最能反映當時德國社會和人民生活的風貌與特點。他的作品巴赫技巧高超 作品內容深刻,風格莊重而嚴謹,純潔而虔誠 .在此,就以巴赫G弦上的詠嘆 調為例,淺談我對巴赫以及這首名曲的賞析與體會。G弦上的詠嘆調是古典音樂史上一首膾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選自巴赫第 三號管弦樂組曲的第二樂章主題,充滿詩意的旋律美,旋律始終洋溢著憂

2、傷的 美麗。原曲創(chuàng)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間,1817年,德國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 ,1845-1908)將這段主題改編為鋼琴伴奏的小提琴獨 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須在 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 旋律,增強了樂曲濃郁深沉的情調,故名G弦上的詠嘆調。巴赫的原曲沒有表 情與速度記號,編曲者則指定“甚慢,極有表情”。類似低音弦的撥奏伴奏下, 小提琴奏出悠長而莊重的旋律。G弦上的詠嘆調最最動人之處在于它的純凈的、詩意的、神圣般的旋律 與曲調。樂曲開頭徐徐奏出的旋律極簡單,跟隨音樂呼之欲出的卻是整個的宇宙。 樂曲可分為兩個段落。從第一段開始速度級緩,

3、由充滿感情色彩的四指長音帶出, 意境悠遠抒情,旋律莊重悠長,逐漸長音漸強,抒發(fā)了沉思冥想的心緒,又像在輕 聲詠唱.旋律起伏平緩,如行去流水一般,大、中、小提琴共同營造了一種悲天憫 人的神曲一般的意境和氛圍,經反復后進入第二段。第二段是在第一段的基礎上 發(fā)展而來,沒有像一般二部曲式那樣在速度與性格上與第一段形成鮮明對比,而保持了原來的意境,但感情起伏較大,不斷向上推,高潮與平緩交替出現(xiàn),使樂曲 在曲調上委婉動聽.高音旋律的小提琴在 G弦上如歌的訴唱,旋律逐層上推至高 音,樂曲進入高潮,像空氣中不停流轉的風,又像海上起伏的浪,但遠比那美麗動 人.這段旋律在古鋼琴和弦樂組的伴奏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第

4、一小提琴像是一位傷感的女高音,詠嘆出一支纏綿俳惻的旋律。最初是隱忍的怨訴;中途,音樂 愈益激動,跳躍的音調將蘊積在主人公心內的熱情與追求傾訴出來;最后又歸回到富有感情的低吟之中。在全曲的最后,旋律歸于平緩靜謐,仿佛在祈禱,在祝福。美妙的音樂在祈禱般的氣氛和激情而富于自信的情感之中圓滿地結束。純樸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渾厚、豐滿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者的青 睞,它那優(yōu)美柔婉的旋律只從一根弦上流瀉而出。而對于聽者,置身于這樣的樂曲中,仿佛一個罪孽深重卻無法解脫的人跪在上帝面前祈求寬恕,而上帝則以悲憫的姿態(tài)迎接你,接受你的傾訴,你的懺悔,為你救贖,為你解脫;又仿佛是一個 歷經磨難,受盡坎坷的人,身

5、處水深火熱之中,憤恨不平、詛咒命運、心中充滿 黑暗。此時上帝再次來到你面前,為你撫平心靈的痛苦,精神的創(chuàng)傷,讓你再次 感受到光明,感受到美好.巴赫用他光明的音樂帶給我們光明, 撫平心靈的創(chuàng)傷。 他的音樂具有一種動人的魅力,你憂傷時它可以陪你憂傷 ,也可以給你力量,讓 你重新站起來,許多時候語言的力量略顯蒼白無力, 可是巴赫的音樂魅力卻可以 讓你完全放心托付于它,這就是巴赫音樂獨特的美。如果你在多年以后,重新諦 聽巴赫的G弦上的詠嘆調,你也許能夠再次找回第一次聆聽時的心靈撞擊的 感覺,重又看到滄桑繁復而又豐富多彩、讓人含淚又含笑的人生,重新感受到失 落已久的美好與光明。那是永久的關于生活的感覺與

6、記憶。G弦上的詠嘆調讓我徹底的折服了。那種輕柔之下帶有的悠揚,細細的 訴說,如少女般的輕柔,伴著叮叮的風鈴聲,帶著無奈,舞曲的高潮 ,說著悲傷 的故事卻并不因此而陷入悲傷。突然想起了,這首曲子的制作故事。傳說在宮廷 舞會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腳,除了 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斷裂了。當大家 準備看巴赫出模的時候,巴赫,僅僅只用了一根 G弦,就即興演奏了一首詠嘆 調,該曲子就是今天所說的G弦上的詠嘆調。此樂曲在巴赫死后100年后才 大為流行。1830年,當門德爾松在鋼琴上把G弦上的詠嘆調演奏給歌德聽時, 歌德說:“開頭是這樣的華麗莊嚴,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顯要人物沿著長長的樓 梯魚貫而下?!备璧虏?/p>

7、愧是與魔鬼交換了靈魂的人,這音樂具有的“迤遮”和“沉 著的華麗”使任何人都不能漠視它的存在。也許歌德最清楚 :“G弦上的詠嘆調 就如永恒的和諧自身的對話,就如同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動。就 好像沒有了耳、更沒有了眼、沒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們,因為我的 內心這有一股律動,源源而出。”聽著曲子,仿佛暢游在一個巴赫構筑的干凈的 提琴世界里,會幻想,當初別人讓他出丑時,他面對這一切的神色,是那么安靜, 就像是到了自己的世界,聚光燈就像獨照他的月亮 ,他在自己安心的地方,靜靜 說著自己的無奈與淡淡哀傷。只有一根弦的舞蹈,依舊是如此的輕快與陶醉,陶 醉了巴赫自己、陶醉了觀眾,陶醉了那些準備傷害他的人,甚至陶醉了世世代代 的人。巴赫是歐洲的音樂之父,他用G弦上的詠嘆調告訴了眾人音樂之美,音 樂之力量,與音樂之感染。巴赫的作品莊重而嚴謹 ,純潔而虔誠,作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