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15年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必備知識點梳理第一部分一、常見實詞1、值:遇到、正好、價值2、去:離開、距離、除去3、 引:牽,拉、伸長4、執(zhí):拿著、掌管、固執(zhí)5、走:跑6、益:好 處、更加、增加7、是:這、正確8、若:如果、好像、你9、悉: 全、都10、佯:假裝11、徐:慢慢地12、頷:下巴、點頭13、嘗: 曾經(jīng)14、危:高、危險、端正15、舉:選拔、全、發(fā)動16、居: 停留、處在、居住17、比:等到、靠近18、鮮:少,鮮艷19、諸: 幾個、兼詞20、向:從前、先前21、已:停止、罷了、通“以” 22、訖:完結(jié)23、并:一起24、予:給予、我25、負(fù):背、違背、 憑借26、莫:沒有、不要27、
2、再:兩次,第二次28、但:只是29、 孰:誰、哪個、通“熟”30、蓋:大概是、原來是 31、田:田地、通“畋”打獵、通“佃”耕種32、顧:看、回頭看、拜訪、難道33、 齋:屋舍、祭祀前清心潔身、素食34、子:子女、對人尊稱、你35、 聞:聽說(使、聽到)、聽聞、用鼻子嗅味道36、既:已經(jīng)(之 后)、既然、既、又37、謝:道歉、推辭、凋謝、感激 38、固: 原來、堅決、鞏固、頑固、固守、固然 39、亡:逃跑、丟失、滅亡、 死亡、通“無“,沒有40、及:至V、等到、趕得上、以及 41、就:靠近,接近、欣賞、完成、從事 42、許:答應(yīng),贊同、地方、擬生 詞、表約數(shù),相當(dāng)于來43、具:器具、具有、準(zhǔn)備
3、、通“俱”全、 都;詳細(xì)44、胡:古代少數(shù)民族通稱、為什么 45、徒:光,空、白 白地、只是46、方:岡収子、正好;才、當(dāng)、的時候、方圓、方正47、 善:好、好處、擅長、善于 48、賈:商人、買賣、通“價”價 值49、直:與“豎”相對、只、僅僅,一直、通“值”價值50、因: 于是、就,憑借、順著、按照、因為、通過51、竟日:一整天52、市:集市、買53、戚然:悲傷的樣子54、明年:第二年55、次第: 依次56、誠:如果、確實57、遂:于是,就、終于58、中道:半 路上59、謁:拜訪60、書:寫、信、字條61、逮:至V、捉拿62、 未嘗:不曾63、地方:土地方圓64、俟:等待65、少時:年輕時6
4、6、 妻子:妻子兒女67、加冠:男子成年68、厭:滿足、厭惡69、身二 躬:親自70、王:君王、稱王71、語:話,談?wù)?、告訴72、遺: 留下來的,給予73、矢:箭頭74、豈:難道(是否、何況)75、事: 侍奉76、特:只是77、自:從(在)、如果78、肖:相似、像79、 易:交換、改變,容易80、譬:譬喻、打比方81、見:看見,通“現(xiàn)”“被”82、習(xí):復(fù)習(xí)、溫習(xí)83、堪:忍受84、肆:放縱、陳列、店鋪85、除二拜:任命官職;除去86、適:至V、往,剛才、正 好87、由是二以是=:因此、通過這種88、奚為:什么,怎么樣89、 白:白色、空的、陳訴、說;明白90、使:出使、使者、派遣、假使 91、
5、熙:光明,興盛,通“嬉”嬉戲,開玩笑92、遽:就、立 刻、馬上、急忙93、會:適逢、正趕上、相會、聚會,一定94、駑:劣馬(比喻才能平庸、愚笨)95、明:明亮、明白、次(年、月)96、素:白色的、為加裝飾的、向來97、以為:認(rèn)為、把、當(dāng)作98、 雖然:即使這樣、雖然這樣99、可以:可以、把(憑借)、能夠100、 諫:含蓄規(guī)勸君主或長輩,進(jìn)諫二、常用虛詞而(六種連接關(guān)系)1、而:連詞,表順承;(前后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就”)2、連詞,表并列;(相等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和”)3、連詞,表修飾;(主次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地”)4、連詞,表轉(zhuǎn)折;(轉(zhuǎn)折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但是” “卻”5、連詞,表因果;(因果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因
6、而”6、連詞,表遞進(jìn);(遞進(jìn)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而且”)之1、的(后為名詞。例如:藐小之物)2、代詞(前為動詞。例如:昂首觀之)3、用在句中,取消句子獨立性.(前為名詞、代詞;后為動詞或形 容詞。例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4、到(后為地名。例如:送孟浩然之廣陵)5、音節(jié)助詞。(句末,尤其在時間詞的后面。 例如:久之, 目似瞑)然1、的樣子;(形容詞詞尾。例如:欣欣然)2、但是(兩句話之間。如: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恒 不一見)3、這樣。(“雖然、然而,然則”在文言文中通常翻譯成“雖 然,這樣;這樣,卻;這樣,那么。)其1、代詞例如:事父母能竭其力2、大概例如: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
7、之與3、難道例如:其真無馬耶4、恐怕例如:其真不知明也焉1、句末語氣助詞2、一般代詞。3、兼詞:相當(dāng)于“于之“ 4、 疑問代詞于1、在2、從3、到4、比5、比6、被或1、有人2、有時3、或許所以1、的原因2、用來1、于是,就2、憑借3、順著、就著,因為1、用、拿、憑借、靠2、用來3、因為4、“已“6、以致三、通假字1、不:通“否”2、反:通返3、直通“稍”5、女:通“汝”6、止:通“只”7、那:通“哪”8、被通“現(xiàn)”10、文:通“紋以11、知:通“智“ 12、邪:通“耶”13、責(zé):通“債”15、坐:通“座”16、有:通“又”17、說:通“悅”18、盍:通“何”20、曾通“層”21、 子曰:“學(xué)
8、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說高興。論語十則22、汝知之乎女,通“汝”,人稱代詞,你1、根據(jù)4、通過5、認(rèn)為5、通假字,通:通“值”4、少::通“披”9、見:屬:通“囑”14、禽:通“擒”19、,通“悅”,愉快,(你知道怎樣教導(dǎo)別人嗎)。論語十則23、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誰說 你知道的事情多呢兩小兒辯日24、 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止通“只”。狼2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白蓖ā白保?。他先在 家里拿根繩子量好自己腳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了鄭人買履26、出門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蘭詩27、才美不外見“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馬說28、河曲智叟亡
9、以應(yīng) “亡”通“無”愚公移山29、小惠未偏,民弗從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劌 論戰(zhàn)30、一切烏有。 烏通“無”,沒有。山市四:古今異義1、 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無出路的境地。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 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2、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主要用于稱各種運輸和郵電 事業(yè)。例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花源記)3、窮古義:窮盡。 今義:經(jīng)濟(jì)貧困。例句:復(fù)前行,欲窮其 林。(桃花源記)4、鮮美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 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記)5、布衣 古義:平民。 今義:棉布衣服。例句:臣本布衣
10、,躬 耕于南陽。(出師表)6、感激 古義:感動振奮。今義:感謝。例句:由是感激。(出 師表)7、可以 古義:可以憑借。 今義:對某事表贊同。例句:可以 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曹劌論戰(zhàn))8開張古義:擴(kuò)大。今義:開業(yè)(多指商業(yè)部門)。例句:誠 宜開張圣聽(出師表)9、涕 古義:淚。 今義:鼻涕。例句: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零, 不知所言。(出師表)10、兵 古義:兵器。今義:士兵。例句:兵甲已足(出師表)11、獄 古義:案件。今義:監(jiān)禁犯人的地方(監(jiān)獄)例句: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12、池古義:護(hù)城河。 今義:小水塘、池塘。例句:城非不高 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13、居古義:停留、過
11、了。 今義:居住、住所。例句:居十日, 扁鵲復(fù)見(扁鵲見蔡桓公)14、走 古義:“跑”的意思。 今義:行走。例句:扁鵲望桓侯 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15、湯 古義:熱水。今義:菜或面做的稀狀食物。例句:及其 日中如探湯(兩小兒辯日)16、去 古義:離開。今義: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 近(兩小兒辯日)17、再古義:第二次。 今義:又一次。例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五:常見的語氣詞一般放在句尾,表陳述、疑問、感嘆等,常見的有“也,矣、乎、 耶、邪”。1、此畫斗牛也也,也用在句末,語氣詞,譯作“呀”2、謬矣,矣:語氣詞,了3、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乎,語氣詞,嗎六:文言語句的翻譯
12、翻譯時既要字句對應(yīng),又要根據(jù)需要進(jìn)行必要的調(diào)整,使譯文完 整、準(zhǔn)確、得體。文言文翻譯的方法一般有: 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詞語。 補(bǔ)。即補(bǔ)充單音詞為雙音詞,或補(bǔ)出省略成分等。 刪。即刪除不需要譯出的虛詞等。 換。即用意思相同的現(xiàn)代漢語詞替換古漢語詞。 調(diào)。即調(diào)整詞序或語序,使之合乎現(xiàn)代漢語習(xí)慣。第二部分文言文閱讀掩耳盜鈴一一呂氏春秋自知寓意:告訴我們做了壞事,想讓別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聰 明的結(jié)果,只能是自己害自己。濫竽充數(shù)一一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 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聽之,處士逃。譯文:齊宣王讓人吹竽
13、,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會吹竽的 南郭先生請求給齊宣王吹竽,宣王很高興。官府給他的待遇和那幾百 人一樣。齊宣王死后,他的兒子齊湣王繼位。齊湣王也喜歡聽吹竽, 但他喜歡讓他們一個一個地吹聽獨奏, 而南郭處士不會吹竽,只好灰 溜溜地逃走了。寓意:告訴我們做人要老老實實,要有真才實學(xué)才行。何氏獻(xiàn)璧一一韓非子何氏寶玉而題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譯文:明明是寶石,卻被人說成了石頭,明明是忠貞的人,卻被 說成騙子,這就是我悲傷的原因啊!寓意:表現(xiàn)堅貞之人受人誤解的痛苦。晏子使楚一一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
14、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 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譯文:晏子離開坐著的位子回答說:“我聽說,橘生長在淮南就 成了橘,生長在淮北就成了枳,只是葉子相同,它們的果實味道卻完 全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 現(xiàn)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 竊,來到楚國就偷竊,莫非是楚國的水土致使百姓善于偷竊嗎”寓意: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井底之蛙莊子秋水夫千里之遠(yuǎn),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 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 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jìn)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譯文:千里的確很遠(yuǎn),可是它不能夠形容海的遼闊 ;千仞的確很 高,可是它不能夠證明海的深度
15、。夏禹的時候,10年有9年水災(zāi),可是海水并不顯得增多;商湯時,8年有7年干旱,可是海水也不顯 得減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隨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為雨量的多 少而漲落。這才是住在東海里最大快樂?。 痹⒁猓焊嬖V我們要有遠(yuǎn)大的理想和目標(biāo),開闊眼界,要站得高, 才能看得遠(yuǎn)。欲速則不達(dá)一一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齊景公游少海,傳騎從中來謁曰:“嬰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傳騎又至。景公曰:“趨駕煩且之乘,使騶子韓樞馭之?!?行數(shù)百步,以騶為不疾,奪轡代之御。可數(shù)百步以馬為不進(jìn),盡釋車 而走。譯文:齊國國王景公在少海游玩,騎馬傳信的侍從從城中來報 告說:“晏嬰病重,快要死了,恐怕景公要在他死后才見得到了
16、?!?景公急忙起身。又有騎馬傳信的侍從趕到。景公說:“快駕煩且(拉的)那輛馬車,讓主管韓樞駕車?!迸芰藥装俨?,認(rèn)為馬主管趕得不 快,奪過韁繩代替他(趕車),趕了大約幾百步,認(rèn)為馬沒有跑得更快, 干脆下車去跑。道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就會適得其反。相關(guān)俗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蜀鄙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备徽咴唬骸拔釘?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持而往”越明年,貧 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富者有慚色。譯文:蜀國的偏遠(yuǎn)的地方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其中一個 富。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朝佛,你看
17、行嗎”富和尚說:“您憑著什么去”窮和尚說:“我只要一個水瓶和一個缽就夠了。” 富和尚說:“我?guī)啄昵熬凸蜅l船順江而下,到現(xiàn)在還沒去成;您憑著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朝佛回來了。他把自己的云游經(jīng) 過講給富和尚聽,富和尚聽了,有慚愧的臉色。寓意:路要靠自己走出來,要勇于實踐,理想才能變成現(xiàn)實。浙江潮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往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yuǎn)出 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進(jìn),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譯文:錢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間最壯觀的。 從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 月十八,這期間海潮最盛大。當(dāng)海潮從遠(yuǎn)方???/p>
18、出現(xiàn)的時候, 只像一 條白色的銀線一般,過了一會兒慢慢逼近,白浪高聳就像白玉砌成的 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嶺一般,波濤好像從天上堆壓下來,發(fā)出很大的 聲音,就像震耳的雷聲一般。波濤洶涌澎湃,猶如吞沒了藍(lán)天、沖洗 了太陽,氣勢非常雄壯豪邁。楊誠齋曾在詩中說:“海水涌起來,成為銀子堆砌的城市;錢塘江橫著,潮水給系上一條白玉的腰帶” 一般。寓意:本文描寫了浙江潮的宏偉氣勢??讨矍髣?zhàn)國呂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敝壑?,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 此,不亦惑乎譯文:有一個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掉進(jìn)了水里。他急忙 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個記號,
19、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這個人從他所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船已經(jīng)向前行 駛了很遠(yuǎn),而劍卻不會和船一起前進(jìn),像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涂嗎寓意:諷刺那種辦事愚蠢,不知事物變化的人。鄭人買履韓非子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 得履,乃曰:“吾忘持度?!狈礆w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 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譯文:有個想買鞋子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后 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后,忘了拿量好的尺碼。他在集市 上選好鞋子后,他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 ”于是返回取尺碼。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jīng)散了
20、,最后就沒買到鞋。 有人問: “為什么不用你的腳試一試呢”他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痹⒁猓褐S刺了那種因循守舊、固執(zhí)己見、不知變通、不懂得根據(jù) 客觀實際,采取靈活對策的人。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對待事物要注重事 實,不能太墨守成規(guī)。葉公好龍一一漢新序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 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 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譯文:葉公子高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刻著龍,居室里雕鏤裝 飾的也是龍。他這樣愛龍成癖,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后,便從天上下降 到葉公家里,龍頭搭在窗臺上探望,龍尾延伸到了廳
21、堂里。葉公一看 是真龍,嚇得轉(zhuǎn)身就跑,魂飛魄散,一臉驚惶。由此看來,葉公并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卻不是龍的東西罷了。寓意:比喻表面上或口頭上愛好、贊賞某事物,實際上并不愛好, 或者實際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觸,不但并不愛好或贊賞,甚至還 懼怕它,反對它。 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嶗山道士王曰:“每見師行處,墻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 而允之。乃傳一訣,令自咒畢,呼曰:“入之 ! ”王面墻不敢入。又 曰:“試入之?!蓖豕麖娜萑?,及墻而阻。道士曰:“俯首輒入,勿 逡巡!”王果去墻數(shù)步奔而入,及墻,虛若無物,回視,果在墻外矣。 大喜,入謝。譯文:王七說:“我
22、常見師父行走時,堅硬的墻壁也不能阻隔你, 只要學(xué)到這一法術(shù)我就滿足了。 ”道士笑著答應(yīng)了他的要求。就把穿 墻的口訣傳授給他,叫他自己念咒語,念完,喊了聲“過去! ”王七面對墻壁不敢進(jìn)去。道士又說:“你試著往里去?!蓖跗弑悴换挪幻?地往墻里走去。等他走到墻根邊卻止步不進(jìn)。道士說:“你要低著頭猛然朝里進(jìn),不要猶豫! ”王七按照師父的話做,果然在離墻幾步時, 猛地向墻壁沖去。到了墻邊,就像什么東西也沒有似的。待他回頭一 看,自己已站在墻外了。他心中大喜,進(jìn)去謝過師父。寓意:這個故事教育人們做什么事情都要肯下功夫, 肯吃苦,否 則一事無成。同時也告訴人們,那些想投要取巧、不勞而獲的人最終 沒有好下場。
23、活見鬼一一(明)馮夢龍有赴飲夜歸者,值大雨,持蓋自蔽。見一人立檐下,即投傘下同 行。久之,不語,疑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奮力 擠之橋下而趨。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門,告以遇鬼。俄頃,復(fù)見 一人,遍體沾濕,踉蹌而至,號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視愕然, 不覺大笑。譯文:有一個人赴宴后深夜回家,又趕上天下大雨,就撐起傘來 遮雨??匆娨蝗苏驹诼放苑课莸牡嗡芟拢?那人跑過來一下子鉆到了 自己的傘下,和自己一塊走起來。走了好一陣,那人也不說話。他懷 疑是鬼,就用腳撩試,正巧沒碰著,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個人擠 下橋去,撒腿就跑。這時正是做糕的人清早起來的時候。 他趕緊跑到 糕點鋪門口,告
24、訴大家自己遇見鬼了。不一會兒,又見一個人,渾身 濕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來,大喊著“有鬼”,也跑進(jìn)做糕人家中。 兩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隨即不覺大笑起來。道理:干什么事都不能疑神疑鬼,要相信科學(xué),破除迷信。楊震暮夜卻金楊震孤貧好學(xué),明歐陽尚書,通達(dá)博覽,諸儒為之語曰:“關(guān) 西孔子楊伯起。”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禮命,命眾人謂之晚暮, 而震志愈篤。鄧騭而辟之,時震年已五十余,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 守。當(dāng)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 懷金十斤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 夜無知者?!闭鹪唬骸疤熘?,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 出。子孫常蔬食步行
25、;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chǎn)業(yè),震不肯,曰:“使 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翻譯:楊震從小沒了父親,生活貧苦但愛好學(xué)習(xí),精通歐陽尚 書,眼光透徹,知識淵博,儒者們?yōu)樗幜诉@么句話:“關(guān)西孔子楊伯起。”他教了二十多年的書,州郡長官聘請他去做官,他都沒有 應(yīng)允。人們都說他年紀(jì)老了,想出來做官也遲了,而楊震卻更安心他 的教書生活。鄧騭聽說后就召請他做官,那時楊震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 屢次升遷,升到荊州刺史、東萊太守。往東萊郡上任時,路過昌邑縣, 原先他所推薦的秀才王密,這時做昌邑縣令,夜里懷中揣著十斤金子 來贈送給楊震。楊震說:“作為老朋友,我是了解你的,你卻不了解 我,這又是怎么回事呢”王密
26、說:“這么晚了,沒有人知道這事?!?楊震說:“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說沒人知道 !' 王密慚愧地出門走了。后來調(diào)任涿郡太守。為人奉公廉潔,子孫常常 吃素菜,出門步行,從不浪費錢。老朋友中有人想讓他為子孫置辦產(chǎn) 業(yè),于富裕為后代,楊震不肯,說:“讓后代人說他們是清官的子孫, 把這個產(chǎn)業(yè)留給他們,不也是很豐厚的嗎”百姓連連稱贊。啟示:做人要像楊震那樣公正廉潔,不謀私利。為民為官,都要 嚴(yán)于律己,不貪不占,拒禮拒賄。東施效顰莊子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 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 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翻譯:
27、西施心口痛,所以皺著眉頭走在村子中,村中的一個長得 丑的人看見了(西施)覺得她很漂亮,回家后也捂著自己的心口走在村 子中。村中的富人見了她,牢牢地關(guān)著大門不出去 ;窮人見了東施, 帶著妻兒躲開(她)走。(東施)知道皺著眉頭會很美,卻不知道皺眉頭 為什么會美。寓意:不能盲目的去模仿,要不然就會適得其反。每個人都要根 據(jù)自己的特點,揚(yáng)長避短,尋找適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別人的做 法是愚蠢的。楚王好細(xì)腰“昔者楚靈王好士細(xì)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 扶墻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薄=忉專簭那?,楚靈王喜歡他的臣子有纖細(xì)的腰。所以朝中的大臣, (惟恐自己腰肥體胖,失去寵信,因而不敢多吃
28、),都是每天吃一頓飯 用來節(jié)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裝時)先抑制住呼吸,然后把 腰帶束緊,扶著墻壁才能站起來。到了第二年,滿朝 (文武大臣們) 臉色都是黑黃色了。寓意:墨子引用這一故事說明統(tǒng)治者提倡、崇尚的事情再難 也會辦到。以此勸說統(tǒng)治者應(yīng)該提倡“兼愛”。如果統(tǒng)治者提倡、崇 尚“兼愛”,那么就算再難也會使舉國去實行。也諷刺了那些投其所 好者的可恥。吾腰千錢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jì), 船破,皆游。 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 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應(yīng), 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jì)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
29、,蔽之甚, 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解釋: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漲,有五、六 個人乘著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時,船破了,船上的人紛紛游水逃生。 其中一個人盡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遠(yuǎn)。 他的同伴們說:“你最會游 泳,現(xiàn)在為什么落在后面”他說:“我腰上纏著很多銅錢,很重,所 以落后了。”同伴們說:“為什么不丟掉它呢”他不回答,搖搖他的 頭。一會兒,他更加疲困了。已經(jīng)游過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極點,蒙昧到了極點,自己快淹死了,還要錢財干什么 呢”他又搖搖他的頭。于是淹死了。我對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這樣,難道不
30、會有大利淹死大人物 的事情嗎于是我寫下了哀溺。寓意:諷刺那些見錢眼開、掉進(jìn)錢眼里的人,寧愿放棄自己的生 命也不愿意丟掉錢財?shù)娜恕!板X乃身外之物”,我們不應(yīng)重視錢財!孟子語錄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 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取義者也。翻譯: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 西不能夠同時得到的話,我寧愿舍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 道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夠同時擁有的話, 我寧愿 舍棄生命而追求道義。寓意:通過對面對魚和熊掌之間的抉擇, 比喻面對生命的在大義 之間的選擇,孟子會毅然選擇“
31、舍生取義”。矛與盾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yù)之曰:“ 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又譽(yù)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譯文:有一個楚國人,賣盾又賣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庇挚湟约旱拿?,說: “我的矛鋒利極了,什么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庇腥藛査骸叭绻媚拿棠亩?,結(jié)果會怎么樣呢”那人張口結(jié)舌,一句話也答不 上來。寓意:矛與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夸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 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 過其實,自相矛盾。也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觸。鷸蚌相爭戰(zhàn)國策蚌方出
32、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 “今日不雨,明 日不雨,即有死蚌?!卑鲆嘀^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 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解釋:一只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蚌馬上合上, 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干死你?!焙影鲆矊栒f:“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會餓死 你?!柄柡桶龆疾豢匣ハ喾艞?,漁夫就把它們倆一塊捉走了。寓意:做事要權(quán)衡得失,化解矛盾相互謙證,以免顧此失彼,讓 他人鉆空子。告誡人們不要自相殘殺,要寬容。其寓意與成語“螳螂 捕蟬,黃雀在后”有一定聯(lián)系。學(xué)弈孟子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
33、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翻譯: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 其中有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講的,他都認(rèn)真聽,細(xì)細(xì)琢磨, 認(rèn)真領(lǐng)悟;另一個人表面上也在聽弈秋的教導(dǎo),可是心里卻認(rèn)為天鵝 要來了,想著如何拉弓搭箭把天鵝射下來。他們雖然一起學(xué)習(xí)圍棋, 可是后者不如前者。是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嗎我說:不是這樣的。寓意:文章先寫了奕秋是全國最善于下圍棋的人, 接著寫奕秋教 兩個學(xué)習(xí)態(tài)度不同的人下棋,學(xué)習(xí)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寫這兩個學(xué) 習(xí)結(jié)果不同,并不是因為智力上有多大的差別。 通過這件事,說明了
34、學(xué)習(xí)應(yīng)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兩小兒辯日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币粌阂匀粘醭鲞h(yuǎn),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 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 遠(yuǎn)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翻譯: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歷看到兩個小孩為什么事情爭辯不 已,就問是什么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rèn)為太陽剛升起的時候離人 近,正午的時候離人遠(yuǎn)。”另一個小孩卻認(rèn)為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離 人遠(yuǎn),而正午時近。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 到了正午卻像個盤子,這不
35、是離人遠(yuǎn)的感覺小,而離人近的感覺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升起的時候非常的涼爽, 到了正午卻像把手 伸進(jìn)熱水里一樣,這難道不是近處的感覺熱,遠(yuǎn)處的感覺涼爽嗎”孔 子也不能判斷怎么回事。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見多識廣呢” 第三部分1、陳元方侯袁公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yuǎn)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qiáng)者綏之以德,弱者 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痹唬骸肮峦邍L為鄴令, 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注釋:候,拜訪,問候。履行,實踐,做。綏,安,安撫。 孤,
36、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師,學(xué)習(xí)。【方言證古】老父:對父親的敬稱。老,表示敬稱的詞頭。泉老爸(父親)、 老母(母親)。家君(對他人父親的尊稱)。君(對他的尊稱)【詩詞鑒賞】袁公比較自負(fù),問題刁鉆。如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 家君法孤,孤法卿父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稍微不慎則顏面盡失,想 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誰學(xué)了誰,而是有意為難陳元方。元方機(jī)智應(yīng)變。如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 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顧了對方的尊嚴(yán),又保存了自己的體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損人也不損己, 想袁公聽了,定會暗暗點頭稱奇。2、孟母三遷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
37、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彼爝w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處吾子也?!睆?fù)徙居學(xué)宮旁。孟子乃嬉為俎豆揖讓進(jìn)退之 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彼炀友?。注釋:舍:家嬉:游戲.所以:用來處子:安頓兒 子的地方墓間之事:指埋葬,祭掃私人一類的事賈人:商 販衒賣:沿街叫賣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祀 儀式揖讓進(jìn)退:打拱作揖,進(jìn)退廟堂等禮節(jié)3、揠苗助長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11)者也;助之 長者,揠苗者也;非徒(12)無(13)益,而
38、又害之。(天下不助苗生長的人 實在很少啊。以為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 妄自幫助它生長的,就像拔苗助長的人,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危害了 它。)注釋閔(m in) 同“憫”,擔(dān)心,憂慮。 長(zh dig)生長,成長。揠(y耳拔。芒芒然一一疲倦的樣子。 其人一一他家里的人。 病一一 精疲力盡,是引申義予我,第一人稱代詞趨快走。往去,到.去。槁(g do) 草木干枯。(11)耘苗:給苗鋤草 2非徒一一非但。徒,只是。(13)益:好處。4、畫蛇添足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 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 之;乃左手持卮,
39、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蔽闯伞R蝗酥?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 足者,終亡其酒。一一出處: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齊策二【解 釋】 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無 益,徒勞無功?!居?法】 連動式;作賓語;含貶義【近義詞】 徒勞無功、多此一舉【反義詞】 畫龍點睛、恰到好處、恰如其分注釋祠(C 1)春祭。舍人古代王公貴族手下的辦事人員。 卮(Zh 1)古代盛酒的器具。相謂一一互相商量。引酒一一拿過酒杯。弓I,取過來。且一將要。固本來。子一一對人的尊稱。安一一怎么。遂一一就。亡一一失去。翻譯:楚國有一家人,祭過了祖宗之後,便將一壺祭祀時用的酒, 留給辦事人
40、員喝。辦事人員很多,僅僅一壺酒,到底給誰喝呢有人提 議讓每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快畫得好,就把這壺酒給他。大家 都認(rèn)為這辦法很好。有一個人很快就把蛇畫好了。這壺酒就歸他所得。 這時,他回頭看別人,都沒有畫好,就得意揚(yáng)揚(yáng)地說:“你們畫得好慢呀,等我再畫上幾只腳吧?!闭谒嬌吣_的時候,另一個人已經(jīng) 把蛇畫好了。那人把酒壺奪了過去說:“蛇是沒有腳的,你怎麼畫上了腳”說罷,就喝起酒來。英文: draw a sn ake and add feet to it ruin the effectby adding 蛇本來沒有腳有人卻給它加上腳,故事見戰(zhàn)國策齊策 二。比喻做事多此一舉,反而壞事。做任何事情都
41、要實事求是,不 賣弄聰明,不節(jié)外生技。否則,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會把事情 辦糟。5、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殼入口?;蛟唬骸笆?菱須去殼?!逼淙俗宰o(hù)其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產(chǎn),此坐強(qiáng)不知以為知也(選自緣籮山人集)注釋:1.并:連同。2.去:去除。3.欲:想要。 4.坐:因為, 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卻。7.曰:說。8.菱:俗稱菱角,水生植物,果實可以吃。性喜溫暖和充足陽光,盛產(chǎn)于我國中部 和南部。果實有硬殼。9.北人:北方人。10. 以:用來。11.強(qiáng)(qi en
42、g): 本文中指“勉強(qiáng)”。12.仕:(仕途)在做官。13.啖:吃。14. 并殼:連同皮殼一起吞下。15.食:食用。16.何:哪里。17.識:見過,見識翻譯:北方有個不認(rèn)識菱角的人,在南方當(dāng)官,(有一次)在酒席 上吃菱角,(那個人)連角殼一起放進(jìn)嘴里(吃)。有人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蹦侨搜陲椬约旱娜秉c,說:“我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是為了清熱解毒?!庇腥藛柕溃骸氨狈揭灿羞@種東西嗎” 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后面的山,什么地方?jīng)]有”菱角生長在水中卻 說是在土里生長的,是因為他硬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寓意:其寓意是諷刺那些不懂裝懂的人。 告誡人們: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裝懂。如果不懂裝
43、懂,就難免露餡出丑。省略成分:我非不知。并殼者,(我)欲以(其)清熱也。6、愚人食鹽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之,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fù) 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返為其患。注釋:食:食物聞已:聽罷益:增加更:改變 空:空口 口爽:口味敗壞 返是通假字,同反,反而的意思。翻譯: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了別人家里, 主人便請他吃飯。這人 覺得主人的菜淡而無味,主人聽說后,便加了些鹽。加鹽之后菜的味 道鮮美,這人便想:“菜的味道鮮美,是由于加了鹽,加少許一點便這樣好吃,多放些豈不更好吃嗎”這人真是愚蠢到了極點,便不要菜, 只吃鹽。
44、空口吃鹽吃得口味敗壞,結(jié)果反為鹽所害。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 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 真理 再向前跨越一步,就變成了謬誤。7、父善游有過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 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ju)急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注釋:過于江上:經(jīng)過江邊。故:緣故; 善:擅長; 豈: 難道; 這:的人; 方引:正帶著,牽著。;方,正在。 遽 急:立即。 以此任物:用這種觀點來對待事物。任,對待。任物: 對待事物。悖:違反常理,錯誤。弓I:帶著,抱著。翻譯:有個人經(jīng)過江邊,看見一個人正帶著
45、一個小孩想把他投到 江里,小孩嚇得直哭。這人問他原因,那人回答:“這孩子的父親擅長游泳?!焙⒆拥母赣H即使擅長游泳,這個小孩難道也立即會游泳嗎 用這種觀點對待事物,也一定是違反常理的。含義:世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要用發(fā)展的眼 光看待人和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否則,就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情。8 截竿入城魯有執(zhí)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zhí)之,不可入,橫執(zhí)之,亦不可入, 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何不以鋸中截而 入”遂依而截之。注釋:初:起始;執(zhí):握,持,拿; 亦:也; 俄:一會兒, 不久; 矣:了,承接; 遂:就;計:計謀,策略; 而:連 詞,表承接,然后; 老父:年長的
46、男人; 遂:就。寓意:做事情不能記記根本目的是什么, 否則再怎么做都只能是 自作聰明,徒勞無益。9、世無良貓某惡鼠,破家求良貓。厭以腥膏,眠以氈罽。貓既飽且安,率不 食鼠,甚者與鼠游戲,鼠以故益暴。某怒,逐之,遂不復(fù)蓄貓,以為 天下無良貓也。是無貓邪,是不會蓄貓也。注釋:惡:厭惡。 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財。饜:飽食以:用腥膏:魚和肥肉。氈蘮(j1):氈子和毯子且:既又-率:大都。蓄:養(yǎng)。以為:認(rèn)為。天下無良貓也:世界上根本沒有什么好貓。鼠以故益暴:老鼠因此更加猖狂。翻譯:有個人十分討厭老鼠,傾家蕩產(chǎn)討得一只好貓,用大魚大 肉去喂食那只貓,用棉墊毯子做貓窩。貓吃的又飽睡的又舒服,大都 不去捕鼠了,
47、有的時候貓甚至與老鼠一塊玩樂,老鼠因此更加猖狂 ! 這個人十分的恐慌,把它趕走了,于是再也不在家里養(yǎng)貓了,認(rèn)為這 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什么好貓??!是沒有好貓嗎是那個人不會養(yǎng)貓。故事告訴我們:溺愛是不可取的,溫室里是培養(yǎng)不出棟梁來的。 貓也是如此,人亦如此:環(huán)境過于安分,人就會懶散,不思進(jìn)取。主 人公最后的結(jié)果全是他一手造成,給人以深思啟示。對人太過遷就會 適得其反。10、人有亡斧者.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 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fù) 見其鄰人之子,行動、顏色、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斧者。一一出自呂 氏春秋去宥和列子說符注釋:人有亡斧
48、者:有個丟掉斧子的人。 同"臆",懷疑。其:指代鄰人之子。臉上的表情。無為而不:沒有不像。亡:丟失。意:竊:偷。顏色:俄而:一會兒,不久。復(fù):再。無似竊斧者:沒有一點像偷斧子的樣子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谷:水溝。抇:讀hu,挖掘。 他日:另一天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時)卻找到了自己的斧子譯文: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 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樣子,覺得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臉上的神色,也 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更像是偷斧子的;一舉一動,沒有一 樣不像偷斧子的人。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時)卻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 看見他鄰居的兒子,就覺
49、得他行為、表情、動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文章啟示:這則寓言說明,主觀成見,是認(rèn)識客觀真理的障礙。 當(dāng)人以成見去觀察世界時,必然歪曲客觀事物的原貌。準(zhǔn)確的判斷來 源于對客觀事實的調(diào)查,而不是主觀的猜想。11、濫竽充數(shù)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 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聽之,處士逃。注釋宣王齊國國君竽(y t)古代樂器名,象現(xiàn)在 的笙(sh mg)。必一定,必須處士古代稱有學(xué)問、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為處士。這里帶有嘲諷意味。請請求。說同“悅”。廩食(l ins 1)以數(shù)百人等一一待遇跟那幾百人一樣。廩 食,官府供食。廩:糧倉。食,供養(yǎng)、給吃。以,同“與”。等,
50、相同。立一一繼承了王位 。千百年來,濫竽充數(shù)這個故事,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南郭處士 的行為騙得了一時,卻騙不了一世。強(qiáng)調(diào)個人應(yīng)該勤學(xué)苦練,使自己 具有真才實學(xué)。12、曾子殺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 ,顧反為女 殺彘?!逼捱m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xué) 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 母,非所以成教也?!彼炫脲橐?11)。-選自韓非子,中華書局諸子集成本 1954年版)【注釋】 曾子(前505前432):曾參,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 的弟子,字子輿,被尊稱為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wěn)重
51、,為人謹(jǐn)慎, 待人謙恭,以孝著稱。曾提出“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的主張和“吾 日三省吾身”的修養(yǎng)方法。據(jù)傳以修身為主要內(nèi)容的大學(xué)是他的 作品。 。市:集市。女還:你回去吧。女,同“汝”,人稱代詞,你。顧反為女殺彘:等我回來為你殺豬。顧反:我從街上回來。反,通“返”,返回。彘:讀"zh 1”,意為豬。 妻適市 反:妻子剛從集市回來。適:恰巧。(曾子欲捕彘殺)之:代詞,指豬。特與嬰兒戲耳:只不過與小孩子開個玩笑罷了。 特耳:不過罷了。特,不過,只是。耳,同“爾”,罷了。 非與戲:不可同開玩笑 。 今子欺之:現(xiàn)在你欺騙他。子: 你,對對方的稱呼。而:則;就。成教:教育有效果。(11)逐烹彘也
52、:于是就殺豬煮肉吃。翻譯:曾子殺豬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 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回家,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彼齽倧?集市上回來,曾子就馬上要捉豬殺豬。他的妻子阻止他說:“不過是和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妻子),小孩是不能和他開玩笑?。?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等著父母去教他,聽從父母親的教導(dǎo)。今天你欺騙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騙別人。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不 會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成為正人君子的方法?!庇谑牵ㄔ樱┚蜌⒇i煮肉(給孩子吃)。啟示:曾子參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 誠實待人,這 種教育方法是可取的。曾子的這種行為說明,成人的言行對孩子影響
53、 很大。待人要真誠,不能欺騙別人,否則會將自己的孩子也教育成一 個待人不真誠的人。13、掩耳盜鈴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fù)而走,則鐘大不可負(fù);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秩寺勚鴬Z已也,遽掩其耳。惡 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呂氏春秋【注釋】 范氏之亡也一一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被其 他四家貴族聯(lián)合打敗后,逃在齊國。亡,逃亡。鐘古代的打擊樂器。負(fù)一一背著。 椎(chu 1)槌子或棒子。 況(hu a ng)然一一形容鐘聲。 遽(j功一一急速。 惡一一害怕。 悖一 荒謬?!咀g文】智伯消滅范氏的時候,有個人趁機(jī)偷了一口鐘,準(zhǔn)備背 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
54、后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fā)出了很大的響聲。他 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 住繼續(xù)敲。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 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糊涂了。成語寓意:門鈴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 總是要響的。凡是客觀存在的東西,都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 有 的人對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采取不承認(rèn)的態(tài)度,以為如此,客觀就不 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鈴”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一一唯我 論的表現(xiàn)。14、殺駱駝破甕昔有一人,先甕中盛谷。駱駝入頭甕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 得出,其人以為憂。有一老人
55、來語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當(dāng)斬頭,自能出之?!奔从闷湔Z,以刀斬頭。既殺駝,而復(fù)破甕, 如此癡人,為世人所笑。注釋選自百喻經(jīng)。百喻經(jīng)的全部名稱為百句譬喻 經(jīng)。天竺僧人伽司膃肭從修羅藏十二部經(jīng)中抄錄出譬喻, 集為一部, 共一百個故事。甕:一種口小腹大的陶器。以為憂:以之為憂, 為此事發(fā)愁。用:米納。翻譯:從前有一個人,一開始把糧食存放到了甕中。一頭駱駝偷 吃糧食把頭伸到了這甕中,結(jié)果頭被卡在里面出不來了。因為駱駝的 頭出不來,這個人就為此事發(fā)愁。有一個老人來到見了就說: “你不 要發(fā)愁,我教你一個能讓駱駝頭出來的方法。 你把駱駝的頭斬斷,自 然就能夠出來了?!边@個人聽了隨即就采納了老人的意見, 用刀把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購買玉米合同范本
- 風(fēng)管機(jī)合同范本
- 簽訂宣傳合同范本
- 維修 設(shè)計合同范本
- Ro-23-9358-生命科學(xué)試劑-MCE
- LPK-26-hydrochloride-生命科學(xué)試劑-MCE
- EP4-receptor-agonist-3-生命科學(xué)試劑-MCE
- CGP52608-生命科學(xué)試劑-MCE
- 現(xiàn)代平面設(shè)計在廣告行業(yè)的前沿動態(tài)
- 科技發(fā)展下的網(wǎng)絡(luò)安全技術(shù)應(yīng)用趨勢
- 鐵路道岔知識課件
- 自考公共關(guān)系學(xué)課件
- 森林害蟲防治方法課件
- 《國際金融》課件國際金融導(dǎo)論
- 各種el34名膽電子管評測
- 超分子化學(xué)-杯芳烴課件
- 車標(biāo)識別 課講義件課件
- 一年級下學(xué)期安全教育教案
- 送達(dá)地址確認(rèn)書(樣本)
- 甘肅省酒泉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明細(xì)
- 壓力容器考試審核考試題庫(容標(biāo)委-氣體協(xié)會聯(lián)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