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必學(xué)文言文_第1頁
六年級必學(xué)文言文_第2頁
六年級必學(xué)文言文_第3頁
六年級必學(xué)文言文_第4頁
六年級必學(xué)文言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文言文重點詞語篇文言虛詞的定義:(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實在的意義的詞。虛詞的作用:組合語言單位。虛詞種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六類。文言文虛詞用法之 一、代詞 1、人稱代詞,譯作“他”、“她”、“他們” 公與人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 陳勝佐之,并殺兩尉。(陳涉世家)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論語>十則) 醒侯故使之問之。(扁鵲見蔡醒公)2、指示代詞,指代事物,譯作“它”、“它們”或直譯事物名稱。學(xué)而時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狼) 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十則) 鬼問:

2、“汝復(fù)誰?”定伯誑之。(宋定伯捉鬼) 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詞: 1、結(jié)構(gòu)助詞,譯作“的” 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扁鵲見蔡桓公)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 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讀孟嘗君傳) 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2、結(jié)構(gòu)語氣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扁鵲見蔡桓公)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觀滄海)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3、語氣助詞,湊足音節(jié)。 公將鼓之。(曹劌論戰(zhàn))

3、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悵恨久之。(陳涉世家) 頃之,賊二十余騎四面集,步行負弓矢從者百許人。(大鐵椎傳)4、結(jié)構(gòu)助詞,提前賓語的標志。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愛蓮說) 何陋之有?(陋室銘)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 文言文虛詞用法而一、 連詞 而1、表示并列關(guān)系的連詞,可譯為“又”“而且”“也”等,有時也可不譯。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捕蛇者說)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2、表示承接關(guān)系的連詞,譯作“然后”“就”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

4、(陳涉世家) 3、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連詞,譯作“但是”“然而”“卻”“可是”。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4、表示遞進關(guān)系的連詞。譯作“而且”“并且”或不譯。以三保勇而多藝,推為長。(馮婉貞)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敏而好學(xué)。(<論語>十則) 5、表示修飾關(guān)系,可譯為“地”“著”或不譯。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吾恂恂而起,視其缶。(捕蛇者說) 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 6、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譯作“因此”“所以”“

5、因而”。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記) 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他。(資治通鑒.赤壁之戰(zhàn))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黃生借書說) 文言文虛詞用法以一、 介詞 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可譯為“在”“從”等。 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2、 介紹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陽樓記)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土,士以故歸之。(讀孟嘗君傳) 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 3、介紹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可譯為“憑、用、按照”等。不用則以紙

6、貼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馬說)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愚公移山)二、連詞1、表目的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里的“來”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出師表)故為之說,以俟夫人觀人風(fēng)者得焉。(捕蛇者說) 誠直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出師表)2、表結(jié)果,可譯作“以至”“因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關(guān)系。 屬予作文以記之。 三、動詞:譯為“認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 文言文實

7、詞的定義:實詞指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dāng)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的詞語。實詞種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六類。實詞在語法中的特點:(1)一詞多義 (2)詞義的古今變化(3)詞性的活用 (4)通假字。文言文實詞用法 1、人不知而不慍(怨恨)論語十則 2、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迷惑)(疑惑)(同上) 3、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教導(dǎo))(同上)4、擇其善者而從之(長處;優(yōu)點)(同上) 5、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漸漸地)扁鵲見蔡桓公 6、醒侯故使人問之(特意)(同上) 7、使人索扁鵲(尋找)(同上) 8、桓侯遂死(于是就)(同上)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脅迫,攻擊)狼 10

8、、顧野有麥場(回頭看,看見)同上11、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放松,這里指卸下)(同上) 12、蜀之鄙有二僧(邊境)為學(xué) 13、吾欲之南海,何如(往,到)(同上) 14、富者曰:“子何持而往?”(憑借,依靠)(同上)15、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得(還,尚且)(同上) 16、西蜀之去南海(距離)(同上) 17、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難道)(同上) 18、旦辭爺娘去(早晨)木蘭詩19、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只)(水流的聲音)(同上) 20、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桃花源記 21、阡陌交通(交錯相通)(同上) 2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同上) 23、后遂無問津者(探訪)(同上

9、) 24、芳草鮮美(鮮嫩美麗)(同上)25、不足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會賓客大宴(適逢)口技27、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但)(同上) 28、婦撫兒乳(喂奶)(同上) 29、一時齊發(fā)(同一時候)(同上) 30、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夾雜)(同上) 31、賓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雖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3、方七百里(面積)(愚公移山) 34、年且九十(將近)(同上) 35、雜然相許(贊成)(同上) 36、寒暑易節(jié)(交換)(同上) 37、雖我之死(即使)(同上)38、懼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斯是陋室(這)短文兩篇.陋室銘40、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可愛者甚蕃

10、(多)短文篇.愛蓮說 42、亭亭凈植(樹立)(同上)43、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應(yīng)當(dāng))(同上)44、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奔跑)短文兩篇.三峽45、良多趣味(真、實在)(同上) 46、林寒澗肅(寂靜)(同上)47、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兩篇.記承天寺夜游 48、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視力好。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閑 情記趣 49、夏蚊成雷,私擬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50、果如鶴唳去端,怡然稱快(愉悅)(同上) 51、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禍害)(更加厲害)周處 52、而年已蹉跎(過時)(同上) 53、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體會書上的意旨)五柳先生傳 54、造飲輒

11、盡,期在必醉(就)(同上)55、環(huán)指蕭然,不蔽風(fēng)日(冷清的樣子)(同上) 56、簡簞飄屢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樣子)(同上)57、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憂愁的樣子)(心情急切的樣子)(同上) 58、水尤清洌(清涼)小潭石記 59、怡然不動(愣往的樣子)(同上)60、叔爾遠逝(忽然)(同上) 61、往來翕忽(輕快敏捷)(同上) 62、犬牙差互(互相交錯)(同上) 63、悄愴幽遂(深)(同上)6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65、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當(dāng)時)觀潮 66、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去、往)(同上) 67、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急隱忽現(xiàn))(同上) 68、起于齊(出發(fā)

12、,動身)公輸 69、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堅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明白事理) (同上) 70、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雖是這樣)(同上)7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同上) 72、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無不,都)核舟記73、其兩膝相比者(挨著)(同上) 74、神情與蘇,黃不屬(相類似)(同上) 75、細若蚊足,鉤畫了了(清清楚楚)(同上)76、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日(道歉)唐睢不辱使命 77、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 (忙碌的樣子)(有時)短文兩篇.山市78、又間令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去,往)陳涉世家 79、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編次)(同上)80、雖有千里之能(即使)馬說81、

1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驅(qū)策,用馬鞭子打)(依據(jù),按照,順著) (規(guī)律,此處指馬的習(xí)性、特征)82、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曾)始得西山宴游記83、攢蹙累積(重疊)(同上) 84、游于是乎始(從此)(同上)85、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靠近)醉翁亭記86、云歸而巖穴暝(昏暗)(同上) 87、至于負者歌于途(背著東西)(同上) 88、雜然而前陳者(擺列)(同上)89、若脫籠之鵠(天鵝)滿井游記90、麥田淺 寸許(曾頸上的長毛,這里形容不高的麥苗)(同上) 91、委而去之(放棄)(離開)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92、或民不民封疆之界(界限,這里意思是限制)(同上)93、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

14、于版筑之間。 (被起用)(被舉用)(同上) 94、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征驗)(了解)(同上)95、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于是)(規(guī)模)岳陽樓記 9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同上)97、是進亦憂,退亦憂 (在朝廷上做官)(不在朝廷上做官)(同上) 文言文(一詞多義) (按音序排列) 1. 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養(yǎng)(衣食所安) 2. 卑:低下(非天質(zhì)之卑)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備: 周全、詳盡。(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 具備。(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口技) 準備。(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4. 被:影響(被于來世) 同“披”,穿(皆被綺繡) 5. 鄙: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xué)

15、) 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zhàn)) 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6. 畢:盡(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全部(群響畢絕口技) 7. 薄: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陽樓記) 輕視。(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厚度小。(薄如錢唇活板) 8. 策:馬鞭。(執(zhí)策而臨之馬說)鞭打、驅(qū)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記錄。(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9. 長:cháng 長。(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長久,健康。(但愿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長 zhng 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Zhng 頭領(lǐng)。(吳廣皆次當(dāng)行,為

16、屯長陳涉世家) 10. 稱:相當(dāng)、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稱贊(先帝稱之曰能)11. 誠:誠心(帝感其誠)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 12. 懲:苦于(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懲罰 13. 馳:騎(愿馳千里足) 驅(qū)車(追趕)(公將馳之)14. 出:發(fā)、起(方其出海門) 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 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產(chǎn)生(計將安出) 15. 辭: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wù)) 語言(未嘗稍降辭色) 16. 次:編次。(吳廣皆次當(dāng)行陳涉世家) 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7. 簞:

17、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一簞食,一豆羹) 18. 當(dāng):承當(dāng),承受。(當(dāng)之無愧) 應(yīng)當(dāng)。(當(dāng)獎率三軍出師表) 將要。(今當(dāng)遠離) 對著,向著。(木蘭當(dāng)戶織木蘭詩) 值,正在。(當(dāng)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抵擋。(“銳不可當(dāng)”) 19. 道: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道義。(伐無道,誅暴秦) 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說,講。(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0. 得: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得到、獲得(故不為茍得) 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1. 等: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諸位,表多數(shù)(公等遇雨) 22. 敵:攻擊(恐前后受其

18、敵狼) 敵人(蓋以誘敵狼) 23. 吊: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慰問(人皆吊之) 24. 度: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渡過、越過(關(guān)山度若飛) 25. 端:畫幅的右端(左手執(zhí)卷端) 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 26. 惡:怎么(惡能無紀) 厭惡(所惡有甚于死者) 27. 發(fā):行動、發(fā)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fā)) 發(fā)射(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起,被任用(舜發(fā)于畎畝之間) 征發(fā)(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開放(野芳發(fā)而幽香 ) 發(fā)出(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 f,頭發(fā)(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28. 凡:凡是(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 總共(凡三往)29. 方:見方(方七百里)長方形(方以長)當(dāng)時候(

19、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30. 分:Fn 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分配,分給。(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 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fèn,職分,本分。(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31. 奉: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難之間) 供養(yǎng)(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惡、壞(陟罰臧否)33. 夫: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fú,句首發(fā)語詞(夫環(huán)而攻之/且夫人之學(xué)) 丈夫(夫齁聲起/羅敷自有夫) 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dān)者三夫) 34. 扶: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 35. 拂:違背、阻礙(行拂

20、亂其所為) 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輕輕擦過(以手拂之)36. 福: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 37. 富: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38. 更: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進而(醉則更相枕以臥) 互相(更相慶) 再、又(更上一層樓) 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39. 茍:如果(茍富貴/茍慕義強仁)茍且(故不為茍得/茍全性命于亂世) 且、或許,表希望(茍無饑渴)40. 固:本來(固眾人傷仲永) 頑固、固執(zhí)(汝心之固愚公移山)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鞏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安守,固守(君子固窮)41. 故:舊的,原來的(溫

21、故而知新/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特意(桓侯谷使人問之/余故道為學(xué)之難以告之) 原因,緣故(公問其故) 所以,因此(故余雖愚) 42. 顧:回頭看(顧野有麥場狼 元方入門而不顧世說新語) 難道(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xué)) 看望,拜訪(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43. 觀: 看(予觀夫巴陵勝狀) 景色,景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 44. 冠: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男子成人禮(既加冠) 45. 光:發(fā)揚光大(以光先帝遺德) 光線(仿佛若有光) 46. 歸:歸依(微斯人,吾誰與歸) 回家(太守歸而游人從) 47. 過:經(jīng)過(過秦漢之故都上樞密韓太尉書) 到(及魯肅過尋陽孫權(quán)勸學(xué)) 犯過

22、失(人恒過) 超過,勝過(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48. 好:美(秦氏有好女/好鳥相鳴) 喜歡(好為梁父吟/好讀書,不求甚解) 以便、能夠(好收吾骨瘴江邊) 49. 號:Háo 大叫,呼嘯。(陰風(fēng)怒號岳陽樓記) hào,別號。(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亭記) hào,國號。(號為張楚陳涉世家) hào,號召。(號令召三老) 50. 還:回家(還以與妻樂羊子妻) xuán, 同“旋”,回轉(zhuǎn)、掉轉(zhuǎn)(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51. 患:擔(dān)憂、憂慮(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憂患(無凍餒之患) 當(dāng)作禍害、認為是禍害(為鄉(xiāng)人所患) 52. 惠:恩惠(大王加

23、惠) 同“慧”,聰明(汝之不惠) 53. 或:有時(一食或盡粟一石/或王命急宣)有的人(或說處殺蛟/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或許(或異二者之為) 54. 極:盡頭、窮盡(此樂何極) 盡、到(南極瀟湘) 窮盡,動詞(嘗極東方)非常、最(初極狹) 55. 寂:平靜(視端容寂) 寂靜(寂寥無人) 56. 加:更加(而山不加增)好處(萬鐘于我何加焉)虛夸,以少報多(弗敢加也) 57. 間:夾雜(中間如拉崩倒之聲) 一會兒(立有間) 參與(又何間焉)中間(傅說舉于版筑之間)期間(奉命于危難之間)量詞(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間隔,隔開(遂與外人間隔)暗暗地(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 58. 見:同“現(xiàn)”(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24、) 引見(胡不見我于王) 召見,接見(于是見公輸盤/曹劌請見) 拜見(子墨子見王/乃入見) 知道(見往事耳) 看見(貴人過而見之) 59. 將:將領(lǐng),名詞(則命一上將) 率領(lǐng)(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 將要(公將戰(zhàn)) 攙扶(出郭相扶將) 無實義(宮使驅(qū)將惜不得) 60. 角:吹奏的樂器(鳴角振鈴) 吹號角(且角且走) 61. 借:借(每假借于人) 依靠(愿借子殺之 即使(借第令毋斬) 62. 盡:沒有了(擔(dān)中肉盡/林盡水源) 全部取得(利盡南海) 盡量,盡可能(進盡忠言) 63. 就:接近、趨向(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頹然就醉)完成,達到 即使 64. 居:過了(居十日) 停留(不可久居) 65

25、. 舉:傳揚(死即舉大名耳)發(fā)動(舉大計亦死) 被舉用(管夷吾舉于市)參加(董生舉進士) 全(舉國歡慶/舉世無雙) 66. 具:同“俱”,全、都(具答之) 具有(各具情態(tài)) 67. 決:判斷(孔子不能決也) 分別(意難決舍) 斷然(故決然舍去) 68. 絕:隔絕 極點(以為妙絕口技) 停止,消失(群響畢絕口技)極高的,陡峭的 69. 開:散開(日出而林霏開) 放晴(連月不開) 打開(旁開小窗) 70. 可:大約(高可二黍許/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以(珠可歷歷數(shù)也) 71. 苦:苦于(苦秦久矣) 使苦(苦其心志) 愁(何苦而不平) 72. 樂:以為樂(太守之樂其樂) 使快樂(鐘鼓樂之) 樂趣(而不

26、知人之樂) 歡樂、快樂(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73. 類:類似(絕類彌勒) 同類(不與培塿為類/臣以王吏之攻宋為與此同類) 74. 利:有利的(天時不如地利)銳利(兵革非不堅利/懷抱利器)認為有利可圖(父利其然) 物資(利盡南海)文言文課外閱讀練習(xí)題課外文言文閱讀解題的四個步驟: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guān)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nèi)容。瀏覽題目,有助于同學(xué)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yīng)該快速瀏覽文段后的題目。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教師要指導(dǎo)學(xué)生留意并仔細分析

27、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nèi)容。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楚人學(xué)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jié)構(gòu)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了??傊屑毞治鑫亩蔚臉祟},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nèi)容。第三步:結(jié)合注釋速讀全文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于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于同學(xué)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nèi)容。所以,教師應(yīng)提醒學(xué)生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yīng)結(jié)合注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醒學(xué)生,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yīng)繼續(xù)閱讀??傊?,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

28、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對癥下藥”解答問題。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shè)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nèi)容理解題。對于不同的題目則采用不同的解題方法:(1)詞語解釋題:這類題目多數(shù)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xué)們在課內(nèi)文言文中學(xué)習(xí)過的。解題時,應(yīng)先套用我們學(xué)習(xí)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lián)系上下文檢驗,經(jīng)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應(yīng)該在直譯的基礎(chǔ)上意譯。首先,在草稿上把關(guān)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后,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在翻譯句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

29、例如:“慶歷(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砂堰@個句子譯為: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yīng)刪去。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罢咭病北砼袛啵瑹o義,應(yīng)刪去??砂堰@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 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后置等倒裝句)和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dāng)?shù)恼{(diào)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的不聰明也太嚴重了。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補出來。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主語)?!笨砂堰@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朱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3

30、)內(nèi)容理解題。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關(guān)鍵的詞語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采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準確率較高。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還,顧反,為女殺彘(豬)?!逼捱m市反,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顧反,為女殺彘 反:同“返” C妻適市反 適:往 D特與嬰兒戲耳 特:特別2請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這個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譯文:_3試概括這則寓言的寓意或簡要說說它給你的啟示。答:_二先公(指歐陽修)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與蘆葦相似的草本植物)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xué)為詩。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抄錄未畢,已能誦其書,以至?xí)円雇鼘嬍?,唯讀書是務(wù)。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1、選出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 A、以荻畫地 以:用 B、教以書字書:寫 C、使學(xué)為詩 為:作為 D、及其稍長把 及:等到 2、歐陽公“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歐陽修聰明過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