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貴州省仁懷市2016-2017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開學考試試題 注意事項1.試卷分為第卷閱讀題和第卷表達題兩部分。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所在學校、班級、姓名填寫清楚。2.作答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第卷 閱讀題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近來時見“又一波霧霾洶涌來襲”“京津冀持續(xù)受霧霾困擾”,以及“中央氣象臺繼續(xù)發(fā)布霾黃色預警”和“部分地區(qū)有重度霾”等報道,霧霾已嚴重危害到了人民的身體健康。所以,新修訂的環(huán)境保護法,已涉及關于如何治理霧霾尤其是霾的問題。霾和霧有所不同?!办F”是一種自然天象,古人有“薄霧濃
2、云”“霧失樓臺”之類吟詠,從詩畫的角度看,霧柔美、朦朧而神秘。霾就不同了。雖說也是自古就有的一種天象,卻全然無此美感,而且隨著人為因素越來越頻繁地介入,如今已成了一種污染?,F代辭書因此釋義為“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渾濁現象”。按當下民間流行的通俗說法,就是PM2.5(細顆粒物)嚴重超標。霾習慣上也叫陰霾、灰霾或煙霾,這是霾給人的一種很形象的視覺感受:陰沉沉的,灰蒙蒙的,滿天煙塵。近來與“霧”組合成“霧霾”而頻頻見諸報端。史書中不見“霧霾”這個詞,只有“霾霧”,如后漢書·郎凱傳中“霾霧蔽日”,還有“風霾”,如魏書·崔光傳中“昨風霾暴興”,此外還有“塵霾”“沙
3、霾”“黃霾”等。雖然史書中不見“霧霾”一詞的身影,但它卻在2013年“榮升”為年度熱詞。從形式上看,熱詞“霧霾”是舊詞“霾霧”的倒序,但詞義的重心卻因此起了變化?!蚌察F”原是“夾雜有塵霾的霧”,中心詞是“霧”;“霧霾”則是“像迷霧一樣的霾”,中心詞就成了“霾”?!蚌病辈⒎切伦郑缭诩坠俏闹芯鸵褜乙?,卜辭有“癸卯卜,王占曰,其霾甲辰”和“貞茲雨不霾”之類的記載,可見霾很早就對人們的生活有影響了。前人對霾的認識,從爾雅到康熙字典乃至上世紀初編成的中華大字典,釋義幾乎是一以貫之的,其中漢劉熙釋名·釋天的釋義相對比較全面:“風而雨土曰霾。霾,晦也,言如物塵晦之色也?!薄坝辍痹谶@里讀為y
4、49;,作動詞“降下”講,意謂大風揚起的塵土從天而下就是霾。因為空中滿是塵土,所以劉熙說霾的天象是“晦”,天色像物體被蒙上了塵土一樣昏暗。晉書·藝文志也說:“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塵,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時,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笨梢?,滿天塵土的“霾”,與霧不同,可以持續(xù)多日,甚至長達一個月。元史也有至元六年(1340)臘月“風霾蔽都城數日”的記載。“霾”字從結構上說,是“從雨貍聲”。即義符是“雨”,說明是一種天象無疑。只是為何要叫“霾”?聲符的“貍”是否也有什么特殊含義?字匯補·雨部說:“霾,與埋通,瘞(yì,掩埋)也?!薄蚌病敝畨m土蔽物,有似掩埋,所以古
5、籍多有借作“埋”的,如楚辭·國殤中“霾兩輪兮縶四馬”之“霾”?!蚌病迸c“埋”是可以互相通用的?!柏偂爆F在的讀音是lí,是“貍”的異體字,指一種野貓,而原來的讀音為mái。原來,表示掩埋義的漢字,最初并非“埋”,而是“貍”。據說,“貍”之所以有“埋”義,是因為野貓善于“藏伏”的緣故。后來,又另造“埋”字,于是原來的“貍于草中”就變?yōu)榻裉斓摹奥裼谕林小保奥瘛币灿纱颂娲恕柏偂?,而成為表“掩埋”義的規(guī)范字。就“霾”字而言,之所以借“貍”表聲,恐怕也是因為“貍”原有的“掩埋”義,與“雨塵埋物”之義相近的緣故吧。(選自2014年第7期咬文嚼字,略有刪節(jié))1.下列關于原文內
6、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新修訂的環(huán)境保護法已涉及關于如何治理霧霾的問題,由此可見,霧霾已嚴重危害到了人的身體健康。B.霾是一種天象,它不僅毫無美感,而且由于人為因素的介入,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污染。C.霾習慣上也叫陰霾、灰霾或煙霾,霾的這些稱號與霾給人的視覺感受有很大關系。D.“霧霾”是個新詞,在史書中見不到它。但“霧霾”近來頻繁見諸報端,并在2013年成為年度熱詞。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A.霧與霾雖然同是自然天象,但有所不同,其主要區(qū)別就在于霧柔美朦朧神秘而霾沒有霧的這種美感。B.熱詞“霧霾”與舊詞“霾霧”,雖然只有次序的顛倒,但詞義重心卻因此起了
7、較大的變化。C.“霾霧”是“夾雜有塵的霾霧”,中心詞是“霧”;“霧霾”則是“像迷霧一樣”的霾,中心詞成了“霾”。D.“霾”在甲骨文中就已屢見,卜辭有“癸卯卜,王占曰,其霾甲辰”的記載,這說明“霾”在商代就影響到人們的生活了。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爾雅康熙字典乃至上世紀初編成的中華大字典,它們對“霾”的釋義幾乎是一樣的。B.晉書·藝文志說:“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塵,十日五日已上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這句話意思是說,“霾”盡管持續(xù)時間長短不同,但塵土中夾雜著未能濕透衣服的小雨。C.“霾”是個形聲字,義符為“雨”,說明是一種天象,聲符為“貍”,說明
8、“霾”的讀音。D.“霾”借“貍”表聲,除了取其聲音外,也可能是“貍”有掩埋義,與“雨塵”義相近的緣故。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4至6題每題3分,7題10分,共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朔方節(jié)度使牛先客,前在河西,能節(jié)用度,勤職業(yè),倉庫充實,器械精利;上聞而嘉之,欲加尚書。張九齡曰:“不可。尚書,古之納言,唐興以來,惟舊相及揚歷中外有德望者乃為之。先客乃河湟使典,今驟居清要,恐羞朝廷?!鄙显唬骸叭粍t但加實封可乎?”對曰:“不可。封爵所以勸有功也。邊將實倉庫,修器械,乃常務耳,不足為功。陛下賞其勤,賜之金帛可也;裂土封之,恐非其宜?!鄙夏?。李林甫言于上曰:“先客,
9、宰相才也,何有于尚書!九齡書生,不達大體。”上悅,明日,復以先客實封為言,九齡固執(zhí)如初。上怒,變色曰:“事皆由卿邪?”林甫退而言曰:“茍有才識,何必辭學!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十一月,戊戌,賜先客爵隴西縣公,食實封三百戶。初,上欲以李林甫為相,問于中書令張九齡,九齡對曰“宰相系國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異日為廟社之憂?!鄙喜粡?。時九齡方以文學為上所重,林甫雖恨,猶曲意事之。侍中裴耀卿與九齡善,林甫并疾之。是時,上在位歲久,漸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齡遇事無細大皆力爭;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傷之。林甫日夜短九齡于上,上浸疏之。林甫引蕭炅為戶部侍郎。炅素不學,嘗對中書侍郎嚴挺之讀“伏臘”為“伏獵”。
10、挺之言于九齡曰“省中豈容有伏獵侍郎!”由是出炅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九齡與挺之善欲引以為相嘗謂之曰李尚書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門與之款昵挺之素負氣薄林甫為人竟不之詣林甫恨之益深。挺之先娶妻,出之,更嫁蔚州刺史王元琰,元琰從贓罪下三司按鞫注,挺之為之營解。林甫因左右使于禁中白上。上謂宰相曰:“挺之為罪人請屬所由?!本琵g曰:“此乃挺之出妻,不宜有情?!鄙显唬骸半m離乃復有私?!庇谑巧戏e前事,以耀卿、九齡為阿黨,并罷政事。(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注按鞫:逮捕審問4.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九齡與挺之善/欲引以為相/嘗謂之曰/李尚書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門/與之款昵/挺之素負氣
11、/薄林甫/為人/竟不之詣林甫/恨之益深 B.九齡與挺之善/欲引/以為相/嘗謂之曰/李尚書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門/與之款昵/挺之素負氣/薄林甫/為人竟不之詣林甫/恨之益深 C.九齡與挺之善/欲引以為相/嘗謂之曰/李尚書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門/與之款昵/挺之素負氣/薄林甫為人/竟不之詣/林甫恨之益深 D.九齡與挺之善/欲引/以為相嘗謂之/曰/李尚書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門與之/款昵挺之/素負氣/薄林甫/為人竟不之詣林甫/恨之益深5.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節(jié)度使,中國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節(jié)度”意思就是“節(jié)制、調度”。 B.實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唐代封
12、戶有虛實之別,其封國并無疆土,封戶也徒有虛名,唯加實封者,始食其所得封戶之租稅。 C.廟社,即宗廟和社稷,宗廟是祭祀祖先的場所;社稷是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表封建統(tǒng)治者掌握的最高權力,后來用以比喻君主。 D.戶部的中國古代官署名,管田賦、關稅、厘金、貨幣等,是古代的六部之一,其長官為戶部尚書,相當于現在的財政部長。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張九齡反對加封牛先客為尚書并反對對其進行實封,李林甫背后向唐玄宗進讒言,最終玄宗還是加封了牛先客隴西縣公的爵位。B.李林甫引薦蕭炅為戶部侍郎,但蕭炅是個白字先生,中書侍郎嚴挺之譏笑他為“伏獵侍郎”,并將他調
13、出京城,擔任岐州刺史。C.李林甫是一個曲意逢迎的奸佞小人,張九齡反對他擔任宰相,他內心雖然不滿,但表面上卻“曲意事之”。D.嚴挺之向來傲氣,張九齡勸他到李林甫家拜訪,與李林甫搞好關系,但嚴挺之看不起李林甫的為人,竟不去拜訪。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 封爵所以勸有功也。邊將實倉庫,修器械,乃常務耳,不足為功。(5分)_(2) 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傷之。林甫日夜短九齡于上,上浸疏之。(5分)_(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后游杜 甫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统钊珵闇p,舍此復何之?注杜甫于
14、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寫了游修覺寺,第二次即寫了這首后游。其時,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間,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8.全詩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答:9.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離騷中表明自己即使被肢解也不會改變志向的名句是“_,_”。(2)詩經氓中寫女主人公嫁給氓以后辛勤勞作的兩句是“_,_”。(3)在赤壁賦中,蘇軾通過側面描寫寫出了客人的洞簫聲具有強烈感染力的兩句是“_,_”。第卷 表達題3、 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
15、,完成(1)(4)題。黃庭堅:與蘇東坡比肩的文化大家黃庭堅幼時聰穎早慧,屬于神童。他5歲就能背誦五經,“堅幼警悟,讀書五行俱下,數過輒憶”。他的父親黃庶追慕古代大哲,用上古時帝顓頊高陽氏的后裔“八愷”之一的“庭堅”為其命名。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讓黃庭堅從小就深受文化的浸染,他的出類拔萃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父親的去世使得15歲的黃庭堅不得不跟著舅舅到淮南游學。在揚州,他認識了詩人孫覺。孫覺是著名經學家胡瑗的高足,對黃庭堅極為贊賞,后來干脆把自己的女兒蘭溪許配給了他。兩位長輩的悉心教育,讓黃庭堅受益匪淺,他們清廉的官風,也給了他很大的影響。嘉祐十一年鄉(xiāng)試時考官李詢擊節(jié)稱絕,謂“此人不惟文理冠揚,異日
16、當以詩名擅四?!?。第二年終登進士榜。對黃庭堅一生影響最大的,當然是蘇東坡。他以一塊洮河石硯作為見面禮,登門以弟子的身份拜見了老師,正式成為蘇東坡的學生。隨著師徒二人聚會京城,黃庭堅也迎來了他一生最快樂的時光。在汴京三年的時間里,黃庭堅與蘇東坡朝夕相伴,得以親耳聆聽老師的教誨,受益良多。他對蘇東坡極為仰慕,痛惜跟老師學得太晚。蘇東坡也為這樣的奇才弟子而十分高興,說“又得天下才,相從百憂散”。倆人一起講道論藝,酬唱贈答,切磋詩文,鑒書賞畫,詩詞唱和達百篇之多。此時黃的詩歌創(chuàng)作達到一個高峰,他的聲名也越來越高,并大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以至有了雙星閃爍、“蘇黃”并稱的說法??梢哉f,得遇恩師蘇東坡,
17、是黃庭堅人生的重要轉折點。與黃庭堅過人的才華相比,他一生的仕途極為黯淡。當官不得領導喜歡,關鍵在于他總是堅持以民為本,“民為貴,君為輕”,把百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施仁政,撫黎民,建功業(yè)”。例如他在虎號南山中,對虐民的苛政就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流民嘆則描述了震后大澇,數萬災民流離失所的悲慘圖景。這些作品滲透出強烈的關心國運民生的使命感和責任心,仁政愛民也成為他從政的核心理念,他曾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來勒石自警,展現了感人的人道主義精神。隨之,他終因朋黨之爭和文字獄而遭貶。貶謫詔書下達時,左右的人皆因蠻荒之地,少有人煙而替他哭泣,黃庭堅卻說:“四海之內,皆為兄弟,浮生若夢
18、,來去無跡,凡有日月星辰明耀之地,無處不可寄此一生,又有何憂?”或許正是在政治上屢受打擊、生活上經歷了太多的不如意,讓黃庭堅有了更多對于人生命運的思考,反而成就了他文學藝術上的輝煌。黃庭堅“擅文章、詩詞,尤工書法”,他首先為人所推崇的就是詩詞?!帮L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曼妙詩句,皆出自他的手筆。他的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對宋代詩歌發(fā)展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他認為“詩,乃至一切藝事,不能落于俗格”。那何為“不俗”呢?“不俗”有兩種:“語言高妙,似非吃煙火食”“筆下無一點塵俗氣”,是為詩品不俗;“臨大節(jié)不可奪”“與天地相終始”,則為人品不俗。在二者的關系上,他提出“文
19、章者,道之器也;言者,行之枝葉也”。說到底在他眼中,沒有人品的高潔,詩品必然俗不可耐。黃庭堅說得好,做得更好。他的一生,屢受恩師蘇東坡的牽連,但他從未為避免貶謫而與老師劃清界限,更不會暗施冷箭。這種人生境界,保證了他詩歌的骨力,讀來不僅意境悠遠,而且蕩氣回腸。與詩歌相比,黃庭堅的書法更為有名。黃庭堅書法師從周越,一學就是二十年,他行筆中一波三折之勢即受益于此。盡管黃庭堅練字刻苦,但作品卻難入高手法眼。一次應寶梵寺住持之請作草書數紙,蘇東坡甚是贊賞,但錢勰認為太俗。錢勰說:“你如果見過懷素自敘帖,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黃自此不肯為人作草書。不過黃庭堅并沒有就此止步,他一邊從王羲之等大家的書法中汲
20、取營養(yǎng),一邊師法自然,苦思突破的路徑。船工劃槳的整齊動作激發(fā)了他的靈感,得以初悟草書真諦。被貶為涪州別駕時,意外地見到了懷素自敘帖真跡,將自敘帖借回家,廢寢忘食地臨摹和研究,草書技法由此突飛猛進。通過兼收并蓄,大膽創(chuàng)新,黃庭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法風格,終得自立門戶,與蘇東坡、米芾、蔡襄被時人并稱“宋四家”。“詩品、書品、人品”,黃庭堅的藝術品格,是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他“世道極頹,吾心如砥柱”的風骨,更是值得我們永遠追求的精神境界。(選自2014年第3期文史天地,有刪改)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黃庭堅的父親用高陽氏后裔“八愷”之一的“庭堅”為黃庭
21、堅命名,不單反映出父親對他個人的期待,也直接反映出這個黃氏家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B.成為蘇軾的學生后,黃庭堅有相見恨晚之感,而蘇東坡對黃庭堅亦是十分滿意,認為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百憂可散,欣喜有加。C.黃庭堅的虎號南山流民嘆等眾多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以民為本的執(zhí)政理念,這種強烈的國運民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成為他仕途發(fā)展的助推劑。D.黃庭堅對于他人生仕途的遭遇比較淡然,這種淡然是他屢受打擊、飽經坎坷的結果,也是他對人生和社會思考的結果。E.黃庭堅師從周越二十年的書法成就,蘇軾比較認可,但錢勰卻認為黃庭堅只有見到并臨摹了懷素的自敘帖,他才能夠成為書法上的名家。2.作者在文章題目中為什么稱黃庭堅為“文化
22、大家”?試結合傳記的全文加以分析。(6分)答:3.請結合全文分析黃庭堅的形象特征。(6分)答:4.作者在結尾說黃庭堅“世道極頹,吾心如砥柱”的風骨,是值得我們永遠追求的精神境界,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嗎?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8分)答: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句是(3分)測試埃博拉藥物和疫苗需要對照測試,過程漫長,而今埃博拉病毒肆虐,再_可能會延誤時機,造成更多的患者死亡。夏利曾經是中國最好的汽車品牌,如今卻為生存發(fā)愁。這一事實道出了商業(yè)叢林法則:不思進取,就會落后,_就要完蛋。如今是一個科學技術爆炸的時代,科技的更新日新月異,一個民族如果缺乏接受新事
23、物的勇氣,_,終將被時代淘汰。A. 抱殘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規(guī) B.故步自封 墨守成規(guī) 抱殘守缺C.墨守成規(guī) 故步自封 抱殘守缺D.故步自封 抱殘守缺 墨守成規(guī) 1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爸爸去哪兒一炮而紅后,爸爸們攜萌娃高密度亮相各種形形色色的場合,有網友表示“替孩子們感到疲憊”,擔心他們被過度消費。B.這次羽毛球邀請賽在新建的體育館舉行,參賽選手通過小組賽、復賽和決賽的激烈角逐,最后張碧江、鄧丹捷分別獲得了冠亞軍。C.一個公司能否經營成功,取決于其制定的經營戰(zhàn)略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也取決于能否依靠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D.自去年12月份以來,一、二線城
24、市局部地區(qū)的PM2.5值時有爆表,如何有效遏制霧霾天氣不頻發(fā)已成為各地的熱點話題。1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的一句是(3分)( )我讀過不少名人傳記,也仰慕過毛澤東的天才、富蘭克林的智慧、林肯的信念、盧梭的坦誠,甚至羨慕過畢加索的幾次婚姻。但這些偉大人物離我們的生活實在太遠,他們遠不如那些與我們朝夕相處的人對我們的影響力大。所以,_,這樣,即使不能超越他們,你也會變得更加優(yōu)秀!A. 我們要善于學習借鑒,積極從偉人身上汲取生命的力量B. 我們要善于從生活中尋找榜樣,誠心誠意地向他們學習C. 我們要善于發(fā)現人生中的美,努力尋找自己生命的支點D. 生活中我們既要善于從正面學習,也要
25、善于從反面借鑒15.依照下面的示例,把兩個句子補充完整,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沒有了感恩之心的世界,就像沒有浪花的大海,廣闊而不靈動。 沒有了感恩之心的民族,。 沒有了感恩之心的思想,。 16. 下面是語言現象的圖示框架,請根據圖示概述語言現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50字。(5分) _五、寫作(60分)17.閱讀下面一則名言,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莊子·在宥曰:“我守其一,以處其和?!币馑际钦f守心一處,而處于身體陰陽二氣的和諧之中。生活中也應該如此,保持自然,退回本心,平靜修行,自然
26、會悠然自得。也許我們想爬上更高的山,想走出更遠的路,但是不要忘記自己心內的風景。讀了以上的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請談談你的感受。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高一語參考答案1.B【解析】“一直”不正確,原文第二段“如今已成了一種污染”,說明霾以前僅僅是自然現象,而并不被人們視為污染?!叭缃瘛睋Q成“一直”是時間概念延長。1. A【解析】“其主要區(qū)別就在于”于文無據。兩者主要區(qū)別應為:霾如今是污染,而霧不是污染。2. B【解析】“雨”的意思應為“降下”,是“塵土降下”之意,而非“下雨”。4.C.【解析】可以從人名、官名、動詞、虛詞等角
27、度進行斷句。句子中的“曰”和“李尚書、挺之、足下”等可作為斷句依據。“嘗、竟”等詞也可輔助斷句。原文句讀為:九齡與挺之善,欲引以為相,嘗謂之曰:“李尚書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門,與之款昵?!蓖χ刎摎?,薄林甫為人,竟不之詣,林甫恨之益深。5. C【解析】“廟社”中“社”指“土神”,后用“社稷”來比喻國家。而不是“比喻君主”,常有“江山社稷”之說,也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說。主要考查文化常識。6.B.【解析】調蕭炅出京擔任岐州刺史的不是嚴挺之,而是張九齡。這題有一定難度,但是仔細閱讀原文,應該會做出來。7. 【翻譯】(1)封爵是用來獎賞有戰(zhàn)功的人。牛先客作為邊將,充實倉庫,修理軍器,都是他
28、應該做的事,談不上什么功勞。【解析】重要實詞“勸”(獎賞、勉勵、鼓勵)、“實”(充實)各1分,虛詞“所以”(用來,為了)“乃”(是)各1分,句意1分?!痉g】(2)李林甫卻善于窺伺玄宗的意圖,每天都在想著如何陷害、中傷張九齡。李林甫一有機會就在玄宗面前說張九齡的壞話,所以玄宗逐漸疏遠張九齡?!窘馕觥恐匾獙嵲~“伺”(乘機、窺伺)“短”(說壞話、進讒言)“浸”(逐漸)各1分,“日”的狀語用法1分,句意1分。8.【示例1】運用了擬人手法。(1分)作者將寺、橋、江山、花柳擬人化,用“憶”“憐”“待”“無私”描寫山寺之景,山寺仿佛憶起“我”以前的游覽,溪橋對“我”的再渡感到高興,花綻開笑臉,柳舞動腰肢,
29、無私地奉獻自己的一切,江山有情,好像在等待著“我”再度登臨。(2分)生動形象,別具情味,表達了作者再次游覽此地的喜悅之情。(2分)【示例2】運用了反襯(或“樂景寫哀情”)的手法。(1分)寺橋有情,花柳無私,原野浸潤,沙地暄暖,(2分)作者以此美景來襯托自己的“客愁”,以喜寫悲,益增其哀。(2分)【解析】需要從表現手法、修辭手法、結構技巧等幾個方面一一篩選,確定一種最明顯的手法名稱。不管回答“擬人手法”,還是回答“反襯手法”,都要說明是怎么用的,有何種效果。9.【示例】作者通過描寫寺橋有情、花柳無私、原野浸潤、沙地暄暖等,表現了景色的美好,(3分)從而表達了自己再度游覽時的喜悅之情。以及在美好的
30、景色中游覽,暫將客愁忘卻,表達了作者希望擺脫愁緒(或強作豁達)的情感。(3分)或者情感答為“作者流落西南,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作者滿腔愁憤,難以排遣,只好寄情山水,表達作者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也可以得3分?!窘馕觥恳罁娋涞膬热荩容^容易概括出“喜悅”和“希望擺脫愁緒”的情感;結合注釋和作者“憂國憂民”的形象,也不難概括出作者對國家前途命運擔憂的情感。只要答出“文本內容和思想感情”兩方面就可以給滿分。10. (1)雖體解吳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2)夙興夜寐,靡有朝矣(3)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11. (1)BD答D給3分,答B(yǎng)給2分,答E給1分,答A、C不給分。【
31、解析】A.無中生有,黃庭堅的父親用高陽氏后裔“八愷”之一的“庭堅”為黃庭堅命名,只是因為黃父追慕古代大哲。C.混淆是非,“這種強烈的國運民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應是黃庭堅當官不得領導喜歡的關鍵原因,是他仕途黯淡的原因之一。E.“錢勰卻認為黃庭堅只有見到并臨摹了懷素的自敘帖,他才能夠成為書法上的名家”不恰當,原文錢勰是說黃庭堅如果見過懷素自敘帖,就明白他說黃庭堅的草書俗的原因了。(2)【答案】他師從蘇軾,詩歌成就高,雙星閃爍,有“蘇黃”之稱。詩風奇崛,不落俗,對宋代詩歌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人品高潔。他的作品滲透出強烈的關心國運民生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展現了感人的人道主義精神。書法上刻苦練字,師法自然
32、,汲取名家,大膽創(chuàng)新,終成一家。(每點2分)【解析】文章從第3段開始,主要介紹了黃庭堅的詩歌成就、人品、書法成就,解答本題時,可以從這三方面分點組織答案。(3)答案聰穎早慧,少年得志。5歲時就能背誦五經,過目不忘。早年便投師問學,科舉得意。尊師感恩,一身正氣。仰慕蘇軾,以硯為禮,老師貶謫時不怕牽連,是非分明。愛民如子,執(zhí)政為民。做官時和作品中一直貫穿著強烈的國運民生精神。勤奮好學,成就卓越。與蘇軾不斷講道論藝,切磋詩歌技藝。書法師從周越,一練就是二十年,不斷汲取名家營養(yǎng)。文學與書法均為宋代名家。(任選三點作答,每點2分)【解析】結合文本中有關黃庭堅言行的語段,逐段篩選信息加以概括。答案可先概括
33、,后分析,注意分點作答。(4)【答案】(示例)同意。他的為官之道值得我們學習。官風日下,他不會去出賣自己的良知。當別人都忙于官場周旋,忙于迎合領導時,黃庭堅卻仁政愛民,堅持著以民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人道主義精神。為了百姓可以得罪自己的上司,不怕領導不高興。他的為人之道值得我們學習。世風日下,他不會去出賣自己的老師。當自己的老師蘇軾進入人生的低谷被貶時,黃庭堅不會為了自己和老師劃清界限,更不會為了自己就對老師暗放冷箭,對老師的感恩和支持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地方。他的為文之道值得我們學習。文風日下,他不會去出賣自己的人品。人要詩品不俗,首先得人品不俗,黃庭堅認為,文章者,道之器也,只有人品高潔,文品才
34、能好。黃庭堅這幾方面的精神境界對于今天在官場、文壇以及現實中生活的人們無疑是寶貴的人生財富。(觀點2分,分析每點2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首先明確觀點;其次結合文本分析,側重于分析黃庭堅的“為官之道”“為人之道”和“為文之道”。12.C.【解析】三個成語均有因循守舊的意思?!澳爻梢?guī)”偏重按老規(guī)矩辦事,與相對應;“故步自封”偏重不思進取,與相對應;“抱殘守缺”偏重不肯接受新事物。與相對應。13.C.【解析】A.語意重復,“各種”和“形形色色”應刪去一個。B.結構混亂,可刪去“參賽選手”。D.不合邏輯,可刪去“不”。14.B【解析】閱讀文段可知,該段強調的是人應向身邊的人學習。A項照應的是文段
35、的第一句,但這不是文段的中心。C項強調的是發(fā)現人生中的美,偏離文段內容。D項強調正反兩方面學習,也偏離了文段的內容。15.(示例)就像沒有陽光的山谷,沉靜而無生氣就像沒有雄鷹的藍天,廣袤而無朝氣【解析】本題要求明確,仿寫時修辭手法和句式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關鍵是仿句的內容。一是喻體要恰當,二是仿句的后半句要能準確地描述喻體,并且句中的“而”應表示轉折關系。16.聽說是前提,讀寫是基礎;聽和讀是接受信息,說和寫是發(fā)表信息;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解析】“前提”“基礎”與“接受”“發(fā)表”的指向很明顯,不要遺漏“接受”與“發(fā)表”之間的雙向箭頭所表達的信息。17. 【寫作提示】重點抓住“保持自然,退回本心,平靜修行,自然會悠然自得”“不要忘記自己心內的風景”就可以立意。1、追求本真的生活。2、恪守內心,和諧生活。3、保持本心,修行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鋼構工程安裝與綠色施工管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路燈安裝與照明效果評估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擔保業(yè)務風險控制協(xié)議書范例3篇
- 2025年度文化演出經紀合同補充協(xié)議4篇
- 煙囪施工工程設計與2025年度施工合同
- 2025年度全鋁門窗定制安裝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設計與制作合同3篇
- 惠州2025年法務專員招聘與合同管理優(yōu)化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駕駛員培訓及實習就業(yè)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綠化改造樹木種植與景觀恢復合同4篇
- 完整版秸稈炭化成型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油氣行業(yè)人才需求預測-洞察分析
- 《數據采集技術》課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2025年河北省單招語文模擬測試二(原卷版)
- 高一化學《活潑的金屬單質-鈉》分層練習含答案解析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觀質量評定規(guī)程
- 2024老年人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治中國專家共識(完整版)
- 四年級上冊脫式計算100題及答案
- 上海市12校2023-2024學年高考生物一模試卷含解析
- 儲能電站火災應急預案演練
- 人教版(新插圖)二年級下冊數學 第4課時用“進一法”和“去尾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