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經方的體會(201508)_第1頁
我用經方的體會(201508)_第2頁
我用經方的體會(201508)_第3頁
我用經方的體會(201508)_第4頁
我用經方的體會(20150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用經方的體會我用經方的體會武警北京總隊第三醫(yī)院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陳建國 概說 內容 總結為什么學經方? “一切道術,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漢唐以前之書,徒記時尚之藥數種而可為醫(yī)者?!?-徐靈胎 中醫(yī)必須從頭學起為什么學經方? 哲學所研究的問題,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尋常隨處遇到,深遠難知究竟。因此,各種科學都有進步,獨哲學自古迄今不見進步。 實則哲學問題并非沒有進步,只是進步無法與人共享??茖W問題的解決可以擺出外面與人共見,哲學問題的解決每存于個人主觀,不能與人以共見。古人早都解決,而后人只能從頭追問。 中醫(yī)必須從頭學起梁漱溟思維的層次和境界為什么學經方? 尾臺榕堂:張仲景為千古用方之鼻祖。然

2、其方則咸出于三代圣賢之精制,張氏只集其大成而已。其方簡明嚴正,條理井然,寬猛之治、和攻之法,無不周悉賅備,若能精究其意,推廣其義,則萬病之治易如反掌矣。 學習方藥,首推經方為什么用經方? 久經錘煉的高效方(高效方)孫思邈 “江南諸師秘仲景方而不傳 ”中醫(yī)數千年來就億萬人體研究所得之病理及其藥能,歷千錘百煉之后得出結論,立為方劑。初見之或疑為空漠,逮按其實則秩序井然、始終一貫,故于實際上每有奇效,此余實在之經驗也。 皇漢醫(yī)學總論湯本求真 見病識機,快速提高(見病識機、見病知源)藥簡效彰,一方即提示一病機、一病理狀態(tài),方、藥之后有理、法,便于見病識機,快速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從而提高療效。 深入領會

3、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內涵(辨證論治)通過應用經方,領會和掌握古人應用中醫(yī)方藥辨證論治的內涵,便于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快速步入中醫(yī)之門。說明 只談經方的使用和基本道理,臨床應用需”精究其意,推廣其義”。內容 桂枝湯及類方 小柴胡湯及類方 半夏瀉心湯類方 半夏厚樸湯等 小青龍湯、大青龍湯、續(xù)命湯 茯苓飲 芍藥甘草湯 原文 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原文及病例 62、發(fā)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

4、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生姜四兩 新加湯治療偏頭痛案(高效方)原文及病例 20、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方七。20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桂枝加附子湯退熱案(高效方) 原文及病例43、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主之。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擘 厚樸二兩,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治療咳喘案(辨證論治)原文及病例 31、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5、。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jié) 桂枝二兩,去皮 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葛根湯治療腰痛(高效方)解析桂枝湯 桂枝:味辛,溫。主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jié),補中益氣。 補、行氣、解表 芍藥:味苦,平。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行血、向下解析桂枝湯 桂枝芍藥 人參炙甘草大棗 調和營衛(wèi),暢達外邪襲表導致的氣血痹阻,扶正祛邪仲景論述及病例 古今錄驗續(xù)命湯: 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

6、或拘急不得轉側。麻黃 桂枝 當歸 人參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兩) 川芎(一兩) 杏仁(四十枚) 續(xù)命湯治療腦梗塞多汗案 續(xù)命湯治療跌落失語案(見病識機)解析續(xù)命湯 麻黃 桂枝杏仁甘草 石膏 當歸 川芎 人參 干姜 暢達人體上部之氣血流通,同時養(yǎng)血健胃。仲景論述及病例 9696、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

7、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小柴胡湯方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兩(切)大棗(洗)甘草(炙)生姜各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十二枚(擘) 小柴胡湯加石膏治療高熱一月案(辨證論治、見小柴胡湯加石膏治療高熱一月案(辨證論治、見病知源)病知源)仲景論述及病例 103、太陽病,過經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一云嘔止小安。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兩,切 枳實四枚,炙大棗十二枚,擘 大柴胡湯治療疲乏案 大柴胡湯治療下利案(辨證論治、見

8、病識機)解析小柴胡湯 柴胡解郁 黃芩清熱 人參、甘草、大棗健胃補虛 半夏、生姜降逆溫胃 虛郁解析大柴胡湯 柴胡解上焦之氣郁 黃芩清熱 半夏、生姜、大棗降逆健胃 大黃、枳實、芍藥行中焦之氣、血、熱郁大柴胡湯和升降散 白僵蠶、全蟬蛻柴胡、黃芩 姜黃枳實、芍藥 川大黃大黃 火郁發(fā)之,宣泄同用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蔬菜,食養(yǎng)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素問五常政大論 誤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案 過用枳實導滯丸案仲景論述及病例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 。半夏(一升) 濃樸(三兩) 茯苓(四兩) 生姜(五兩) 干蘇葉(二兩) 半夏厚樸湯治

9、療小兒咳喘案 半夏厚樸湯合半夏散治療咽痛聲嘶案 仲景論述及病例313、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右三味,等分,各別搗散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當散服。半夏散及湯治療咽痛案 (個人,見病識機,辨證施治)仲景論述及病例312、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 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右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huán)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嗑茰委熉曀话福ǜ咝Х剑┭释春吐曀?/p>

10、辨治區(qū)別及內在機理(見病識機)仲景論述及病例29、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fā)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68、發(fā)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芍藥 甘草各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芍藥甘草附子湯治療腰痛案(見病識機)仲景論述及病例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半夏半升(洗)半夏半升(洗) 黃芩三兩黃芩三兩 干姜三兩干姜三兩 人參

11、三兩人參三兩 黃連一兩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大棗十二枚 甘草三兩(炙)甘草三兩(炙) 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泛酸案(辨證施治) 半夏瀉心湯治療胃癌術后嘔吐案仲景論述及病例 外臺外臺茯苓飲茯苓飲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 茯苓茯苓 人參人參 白術各三兩白術各三兩 枳實二兩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橘皮二兩半 生姜四兩生姜四兩 茯苓飲治療腫瘤化療惡心不欲食案仲景論述及病例 38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太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痛,不汗出而煩

12、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麻黃六兩,去節(jié)麻黃六兩,去節(jié) 桂枝二兩,去皮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甘草二兩,炙,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兩,切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枚,擘大棗十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石膏如雞子大,碎 大青龍湯治療慢性鼻炎案總結 經方幾乎都是高效方經方幾乎都是高效方 經方雖少,但一張方后,即提示一種病機,且理法方藥俱經方雖少,但一張方后,即提示一種病機,且理法方藥俱全,所以,學經方不單是學方,也可以領會疾病的病機和全,所以,學經方不單是學方,

13、也可以領會疾病的病機和發(fā)展演變,且經方便于學習、總結和提高。發(fā)展演變,且經方便于學習、總結和提高。 反復應用經方,體會經方,可以深入領會辨證論治的精神反復應用經方,體會經方,可以深入領會辨證論治的精神實質,有利于將來舉一反三。實質,有利于將來舉一反三。 諸多歷代名家均對經方有深刻理解幾種觀點的認識 學經方太簡單學經方太簡單(看似簡約,實不簡單。(看似簡約,實不簡單。岳美中:治重病大癥,要用仲景經方。章太炎:中醫(yī)之勝于西醫(yī)者,大抵傷寒為獨甚。李可:經方是中醫(yī)學說的靈魂,也是破解世界性醫(yī)學難題的一把金鑰匙。) 用經方不時尚(學醫(yī)不學經,到老一場空)用經方不時尚(學醫(yī)不學經,到老一場空) 用經方沒機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