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2年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全能專項練習(xí)_第1頁
冀教版2022年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全能專項練習(xí)_第2頁
冀教版2022年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全能專項練習(xí)_第3頁
冀教版2022年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全能專項練習(xí)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冀教版2022年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全能專項練習(xí)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樂園。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1“月落烏啼霜滿天”中“啼”的讀音是_,意思是:_。這句詩的意思是:_。2“夜半鐘聲到客船”中“夜半”的意思是:_,“到”的意思是:_。這句詩的意思是:_。3這首詩寫作者看到的景象有_,聽到的聲音是_,抒發(fā)了作者_(dá)的思想感情。2.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甲)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乙)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

2、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1兩首詩出自同一位詩人之手,且主題相似,都是關(guān)于_的。2兩首詩的情感不同:(甲)詩緊扣“_”字,(乙)詩則緊扣“_”字3兩首詩,用詞都非常精準(zhǔn):(甲)詩中,一個“_”字使人觸目驚心,一個“_”字令人滿目凄然。(乙)詩中,“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中,從“巴峽”到“巫峽”,因為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故用“_”;從“巫峽”到“襄陽”,順流疾駛,故用“_”;從“襄陽”到“洛陽”,改換陸路,故用“_”。4(甲)詩寫于安史之亂開始時(乙)詩寫于安史之亂結(jié)束時。兩首詩都寫到了“淚”,下面對這兩首詩

3、中的“淚”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甲)詩中,詩人感于戰(zhàn)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內(nèi)心充滿悵恨B.(乙)詩中,浩劫過去,詩人可以返回故鄉(xiāng)了,自然喜不自勝,高興地哭了C.(甲)詩中,原本美好的花兒,卻使詩人看到后落淚,更反襯出作者的傷心之情D.(乙)詩中,詩人回想起自己這些年顛沛流離的生活,痛定思痛,悲從中來閱讀空間。3. 以下為五律,供同學(xué)們閱讀品味。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誦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A.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C.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D.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2

4、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點出了送別的地點,第二句則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C.頷聯(lián)是說,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聯(lián)緊承頸聯(lián)而來,詩人勸慰杜少府,不要在臨別之時像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睛。3這首詩中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請說說它好在哪里。_4. 把詩句填寫完整,并完成習(xí)題。鳥鳴澗唐王維人閑桂花落,_。_,時鳴春澗中。1把詩句補充完整。王維的山水詩多以畫入詩,這首詩描寫了描寫了(填季節(jié))時的、等景物,通過襯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澗的。2“人閑桂花落”中的“閑”字很有表現(xiàn)力,歷來為人稱道,你

5、認(rèn)為好在哪里?_5. 閱讀詩句,完成練習(xí)。涼州詞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_,_。1把上面的詩句補充完整。2這首詩的作者是_代詩人_。3這首詩既描繪了一幅_的畫卷,又表現(xiàn)了戍邊將士_的思想感情。6. 課內(nèi)精彩閱讀。題臨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由這首詩的題目,我了解到的信息是_。2前兩句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_3詩中的“熏”可以換成“吹”嗎?為什么?_4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西湖歌舞幾時休?”這句詩表達(dá)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醉心尋歡作樂的譴責(zé)之情。(_)(2)“游人”是指在杭州旅游的人。(_)(3)南宋當(dāng)局忘了國恨

6、家仇,簡直把臨時居住的杭州當(dāng)作故都汴州,表達(dá)了作者的憤怒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_)7. 課內(nèi)選文考查。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1持續(xù)七年多的“安史之亂”終于宣告結(jié)束,愛國詩人杜甫“初聞涕淚滿衣裳”,他的淚水不包含下列哪項?( )A.國家平定了安史之亂,重獲安定,詩人喜極而泣。B.詩人回想戰(zhàn)亂期間,乾坤瘡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懷。C.浩劫過去,詩人可以返回故鄉(xiāng)了,不禁喜不自勝,高興得哭了。D.52歲的詩人回想起自己這些年顛沛流離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從中來,無法壓抑。2“青

7、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中的“青春”的意思是( )A.春天。B.年輕的時光。C.年輕的朋友。D.春天的歌。3“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很遠(yuǎn)的距離,而詩人用“即從”“穿”“便下”“向”貫串起來,讓我們體會到_。8. 課外類文閱讀。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注釋)三萬里:長度,形容它的長,是虛指。河;指黃河。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岳;指“五岳之一”的西岳華山。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極高。遺民:指淪陷在金人占領(lǐng)區(qū)的宋朝百姓。1讀了詩的前兩句,你的眼前浮現(xiàn)出怎樣的景象?_2“淚盡”表達(dá)了(_),“又”字極寫遺民的苦望,實際

8、上是在表現(xiàn)(_)。a.詩人心頭的失望b.人們生活困苦,受到胡人的壓迫,非常痛苦c.遺民迫切希望王師收復(fù)失地的強烈愿望9.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游子吟(唐)_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_,報得三春暉。1將古詩補充完整。2這首詩描繪的是一位母親為即將遠(yuǎn)行的兒子_的動人情景,表現(xiàn)了深深的_,同時也抒發(fā)了子女要_的感嘆。詩中的“_”后來成為母愛的代名詞。10. 閱讀下面的邊塞詩完成練習(xí)。隴西行唐陳陶誓掃匈奴不顧身,_。_,猶是春閨夢里人。(注釋)匈奴:指西北邊境部族。貂錦:這里指裝備精良的將士。無定河:在陜西北部。春閨:這里指戰(zhàn)死者的妻子。1補全古詩。2從第一、二句詩中,我感受到了一種_的精

9、神。11. 閱讀古詩,然后答題。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唐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1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最是:_絕勝:_2詩人抓住_、_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表達(dá)了對早春景色的_之情。12. 閱讀古詩,回答問題。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1解釋古詩中重點字的字義。暝:_。 歇:_。2按要求作答。(1)用自己的話描述下列詩句中所描繪的景象。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_(2)這兩句詩運用了(_)的寫法。A動態(tài)描寫 B靜態(tài)描寫 C動靜結(jié)合(3)用此寫法簡單描寫一個有太陽、

10、草地、牛羊的畫面:_3下列對“空山”的理解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A.因為山很大,很空曠,所以山間非常寂靜。B.跟鹿柴中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有聲襯無聲。C.山林樹木茂盛,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D.“空山”是為了襯托詩人的空虛寂寞。13.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1“供”在詩中讀_,意思是_?!肮痹凇肮┎粦?yīng)求”一詞中讀_,意思是_(供給,供應(yīng);指按期拿出錢款還貸;提供某種利用的條件)。2前兩句提到的農(nóng)活有;_、_;從“_”和“_”這對反義詞中我們能感受到農(nóng)民勞作的辛苦,從而體會到詩人對他們勤勞品質(zhì)的_之情。3讀后兩句詩,想象畫面,完成對話。孩童甲(撓撓頭):大人們這么忙,可我們既不會耕田,也不會搓麻線,怎么辦呢?孩童乙(_):_孩童甲(_):_孩童乙(_):_4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本詩寫了大人辛勤勞作,孩子也從小就承擔(dān)起家庭重?fù)?dān)的場面。(_)農(nóng)村的孩子們從小看父母勞動,耳濡目染,也學(xué)著種瓜,體現(xiàn)了孩子們對勞動的熱愛。(_)古詩寫孩子們學(xué)大人種瓜,主要是為了表現(xiàn)孩子們很調(diào)皮。 (_)14. 課外閱讀。詠柳唐 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xì)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