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專題六《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試題匯編(人民版必修二)_第1頁
歷史專題六《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試題匯編(人民版必修二)_第2頁
歷史專題六《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試題匯編(人民版必修二)_第3頁
歷史專題六《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試題匯編(人民版必修二)_第4頁
歷史專題六《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試題匯編(人民版必修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就在這里-各類專業(yè)好文檔,值得你下載,教育,管理,論文,制度,方案手冊,應有盡有-歷史:專題六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試題匯編(人民版必修二)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60分) 1. 近代歷史的大量史實表明,要搞好經濟,無論是在社會主義制度或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都不能思想僵化、墨守成規(guī)。資本主義歷史上因此而失敗的典型人物是 ()A希特勒B胡佛 C羅斯福 D里根答案:B解析:胡佛信奉自由放任思想,主張以不變或少變來應萬變,結果不但沒有克服危機,還直接導致其在1932年的大選中敗給了羅斯福。2“我們要感謝你,赫伯特·胡佛,今天我們住在簡陋的小屋里,今天我們行乞求食,今天我要偷取煤炭

2、來取暖,誰會知道我會偷?”這首流行的歌謠直接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人民()因經濟危機生活貧困對胡佛政府的信任度降低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對資本主義制度深惡痛絕A B C D答案:A解析:這首歌謠反映了美國人民的生活貧困,同時也是對胡佛政府的諷刺。因此選A項。320世紀二三十年代,紐約流行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鐘,華爾街發(fā)出信號,美國往地獄里沖!”為解決兒歌中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美國國內日漸占據主流的經濟思想是()A用“看不見的手”自動平衡社會供需 B政府的唯一作用就是當好“守夜人”C“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D政府要做“守夜人”兼“二老板”答案:D解析:胡佛在經濟危機面

3、前反對對經濟進行國家干預,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經濟危機日益惡化。41933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全國工業(yè)復興法規(guī)定:“工人有權組織起來,可選派代表與雇主進行談判、簽訂集團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參加何種工會為雇傭條件;雇主必須遵守最高工時和最低工資限額。”這一法令說明了()A壟斷資產階級試圖加強對工人剝削 B保障就業(yè)、刺激消費是新政的重要內容C經濟危機迫使美國放棄自由企業(yè)制度 D社會主義運動在危機期間發(fā)展起來答案:B解析:考查對全國工業(yè)復興法目的、作用的全面認識。對工業(yè)的調整就是要促進經濟正常運轉。5羅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誠信機制作用的是()A對壓縮產量的農民,政府以優(yōu)惠政策補償其損

4、失B興建田納西水利工程,給失業(yè)者提供了大量的就業(yè)機會C政府對銀行存款進行擔保,讓人們把藏起來的錢存到銀行,使銀行信用得到恢復D實行美之貶值,刺激出口答案:C解析:解此題的關鍵在于注意和理解題干的“誠信”,結合我們所學知識知道羅斯福對金融的整頓就在于恢復銀行信譽,實際上考查了羅斯福新政措施的具體內容和特點。6右圖中的著名政治家說:“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的經濟制度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這表明()A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調整B用提高國家壟斷程度的辦法來消除經濟危機C在保護資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產者的狀況D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擴大國營經濟成份答案:A解

5、析:本題實際考查羅斯福新政的實質和特點。羅斯福新政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調整,但并沒有改變私有制的本質,所以“舊秩序”是指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新應用”實指改變自由競爭為國家干預。7羅斯福新政的實質是()A緩和社會矛盾 B加速社會生產力的復興C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D加強計劃性,逐步放棄市場體制答案:C解析: A、B兩項是新政的目的,應排除;D項中的“放棄”一詞顯然錯誤,羅斯福新政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生產關系的調整,不可能放棄市場經濟體制。8北師大黃安年教授認為:“本世紀(20世紀)有兩位偉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羅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國家;一位是鄧小平,在一定程度上

6、挽救了現(xiàn)代社會主義國家?!绷_斯福和鄧小平改革的不同之處是 ()A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 B消除經濟發(fā)展的嚴重困難C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D保障了原有的社會制度答案:C解析:羅斯福和鄧小平是20世紀著名的改革家,這兩個人都為了應付經濟困難局面,在保障了原有的社會制度前提下調整生產關系,A、B、D三項是他們的共同點。羅斯福新政特點是國家對經濟的全面干預,鄧小平主要在中國進行改革開放。9一位俄國學者指出:“美國思想體系的傳統(tǒng)任何時候都不會轉變?yōu)榻┧赖慕虠l,而是在每一新的歷史階段為回答時代的呼喚而獲得新生。”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回答時代的呼喚而獲得新生”的舉措是()A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7、 B實行自由放任政策C大力拓展世界市場 D積極發(fā)展知識經濟答案:A解析:20世紀30年代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沒有死守自由放任政策,開創(chuàng)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10下圖挖灌渠反映的是美國羅斯福新政中有利于促進就業(yè)、穩(wěn)定社會秩序的一項措施。這一措施是()A整頓銀行與金融業(yè) B通過全國工業(yè)復興法C調整農業(yè)結構 D興辦公共工程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國促進就業(yè)的措施,羅斯福新政興辦公共工程,提供很多就業(yè)機會。11羅斯福說:“低收入的工人是我們人數最多的消費集團,可是今天他們卻無法維持像樣的生活水準,不能購買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們的工廠和農場充分運轉。”為此,羅斯福新政采取了()A整頓銀行,統(tǒng)制

8、貨幣 B調節(jié)農業(yè)生產C“以工代賑”,規(guī)定最低工資標準 D降低生活用品價格答案:C解析:從材料看,羅斯福新政要解決的是“低收入的工人”的生活保障問題,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以工代賑,規(guī)定最低工資標準”。12胡佛在全國工業(yè)復興法通過之后說:“這簡直是法西斯?!睂@句話理解最準確的是()A剝奪了美國公民的自由民主權利 B規(guī)定民主黨是美國唯一的合法政黨C采取政府干預經濟手段調整工業(yè) D對資本主義企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答案:C解析:羅斯福新政中國家對經濟進行全面干預,在胡佛看來違背了自由主義的原則,所以他認為“這簡直是法西斯”。13小明同學收集到一張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與農民交談的圖片。結合所學知識,你認

9、為交談雙方涉及的主要話題應該是()A提高農業(yè)產量途徑 B擴大農業(yè)種植面積C壓縮農業(yè)種植面積 D加強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羅斯福新政關于農業(yè)措施的理解。根據農業(yè)調整法規(guī)定,國家向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據此可以判斷其談話的內容。14戴高樂說:“計劃能補償自由的缺點,同時又不使它失去優(yōu)點?!睂Υ嗽u價不正確的是()A戴高樂看到了傳統(tǒng)經濟體制的弊端 B藏高樂的言論體現(xiàn)了凱恩斯主義的內涵C藏高樂主張實行全面的計劃經濟 D戴高樂主張加強對經濟發(fā)展的規(guī)劃和指導答案:C解析:自由的缺點是指自由經濟體制的弊端,計劃是國家干預經濟的重要方式,這句話反映出戴高樂希望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但他并不

10、主張實行計劃經濟。15法國44歲男子提爾里,24年來從未工作過一天,他一直靠一項名為“特別互助救濟金”的福利補貼維持生活,除了每月要交房屋貸款之外,其余所有開銷都由政府買單。此外,他可以享受免費醫(yī)療,每年圣誕節(jié)時還可以得到152歐元的額外獎金。材料不能說明()A福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 B福利制度的實行降低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C資本主義制度遠比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 D福利制度起到了很好的社會保障功能答案:C解析:福利制度實行的根本目的在于緩和階級矛盾,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并不能由此說明比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162009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針對日益嚴重的國內經濟危機,簽署了經濟刺激計劃。在7

11、0多年前,美國曾施行了類似的政策,史稱()A馬歇爾計劃B布什計劃 C里根計劃 D羅斯福新政答案:D解析:羅斯福面對19291933年經濟危機,加強國家對金融、農業(yè)、工業(yè)、社會救濟、公共工程以及財政等方面的干預,使美國渡過了經濟危機,開創(chuàng)國家干預經濟為特征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17羅斯福擔任總統(tǒng)之前,美國出版的一本書提議政府增加開支,甚至不惜造成財政赤字,以便舒緩經濟衰退。羅斯福讀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边@表明()A羅斯福始終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羅斯福上臺之前美國尚未出現(xiàn)經濟衰退C羅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羅斯福擔任總統(tǒng)前已經萌生D羅斯福在美國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預經濟的主張答

12、案:C解析:羅斯福上臺于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可以說上臺之前美國就已出現(xiàn)了嚴重經濟衰退。羅斯福的批注把書本提倡的觀點說成是“哪有此等好事”,明顯是不贊成國家干預經濟,說明在當時他還沒有新政的理念。提議政府增加開支,實際上是號召政府干預經濟,說明雖然羅斯福在此之前不贊成經濟干預,但是新政的理念在羅斯福擔任總統(tǒng)前就已經萌生。18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政府大力興辦公共工程,其客觀作用包括()擴大生產資料市場增加就業(yè)機會刺激消費需求抑制物價上漲A B C D答案:B解析:此題以金融危機為大背景切入,考查羅斯福新政。興辦公共工程能夠拉動生產資料的投資,新工程的開工建設能提供就業(yè)崗位,工人就

13、業(yè)后能夠有能力進行消費,故都正確,和題干無關。19史學界認為:“二戰(zhàn)后西方世界普遍推行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的繼續(xù)和發(fā)展?!薄鞍l(fā)展”在這里主要表現(xiàn)為()A政府加大公共工程投資,刺激經濟發(fā)展 B把社會生產完全納入到國家計劃的軌道C實行一定程度的企業(yè)國有化 D調整農業(yè)生產結構,優(yōu)化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答案:C解析:羅斯福新政避免了采用國有化的形式干預經濟,但是,二戰(zhàn)后,國有化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的重要手段。20某歷史興趣小組為制作有關“羅斯福新政”的網頁,選取了以下幾張照片,并寫出了相應的標題。其中可選取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第聶伯河水電站是蘇聯(lián)的,“以工代賑

14、”的典范應該是田納西水利工程。二、非選擇題 (21題20分,22題20分,共40分) 21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一20世紀20年代,在街頭求職的失業(yè)者背上的小木牌寫著:I know 3 trades,I speak 3 languages,F(xiàn)ought for 3 years,Have 3 children,And no work for 3 months,But I only want one job.材料二 材料三茲宣布,國會的政策是:促使各同業(yè)團體之間的合作行動,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適當的政府制裁和監(jiān)督下,引導如維護勞資雙方的聯(lián)合行動;要淘汰不公平的競爭慣例;要使各產業(yè)的現(xiàn)有生

15、產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適當的生產限制(暫時有需要的除外)。傅任敢譯全國產業(yè)復興法(節(jié)錄)材料四新政未能使美國走出蕭條、步入繁榮。由于政府對私人企業(yè)持傲視態(tài)度,對其管制過嚴,甚至政府直接參與同私人企業(yè)的競爭,因而私人企業(yè)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國經濟反而遭到重創(chuàng),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來臨,美國通過向交戰(zhàn)雙方兜售軍火才使美國真正走出經濟危機。楊目、趙曉羅斯福新政:評價及啟示(1)你從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捕捉到哪些歷史信息?它們之間存在哪些內在聯(lián)系?(6分)(2)據材料三,概括指出羅斯福新政的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羅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6分)(3)材料四是怎樣評價羅斯福新政的?材料四認為美國經

16、濟“真正恢復”得益于什么?(4分)(4)聯(lián)系當今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實際,從美國經濟危機的發(fā)生與緩解中可以吸取哪些經驗教訓?(4分)解析:第(1)問,材料一反映的是失業(yè)問題,材料二圖1反映胡佛政府無能力解決經濟危機,圖2反映的是羅斯福以新政為口號當選美國總統(tǒng)。三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材料一和圖1反映的歷史事件為圖2反映的歷史事件的出現(xiàn)提供了條件。第(2)問,從材料中提取信息,經濟危機的具體矛盾是供給與需求的矛盾,所以羅斯福新政的核心是工業(yè)復興法。第(3)問,提取信息,新政“未能使美國走出蕭條、步入繁榮”,由于二戰(zhàn)來臨,“美國通過向交戰(zhàn)雙方兜售軍火才使美國真正走出經濟危機”。第(4)問,通過對四則材料的

17、分析得出經驗教訓。答案:(1)信息:首先發(fā)生在美國的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造成大批工人失業(yè),生活貧困;胡佛總統(tǒng)的反危機措施失敗,危機更加嚴重,政府威信掃地;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宣布實行新政。聯(lián)系:三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材料一和圖1反映的歷史事件為圖2反映的歷史事件的出現(xiàn)提供了客觀條件。(2)內容:“公平競爭”、促使同業(yè)團體合作、解決勞資糾紛、保障生產能力充分利用、取消不適當的生產限制等。核心:產業(yè)復興法(或工業(yè)復興法)。(3)評價:新政未能使美國走出蕭條、步入繁榮,美國經濟反而遭到重創(chuàng)。得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兜售軍火。(4)要居安思危,防止經濟過熱;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要及時調整內部機制和政策,確保經濟的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實現(xiàn)經濟的真正繁榮。22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19381999年英國政府開支占GDP的百分比變化材料二英國社會保障投入構成百分比(1)19381999年英國政府開支占GDP的百分比變化趨勢是什么?發(fā)生這種變化的原因何在?(10分)(2)英國社會保障投入構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什么性質?(6分)(3)戰(zhàn)后資本主義經濟調整的最主要特點是什么?(4分)解析:本題通過兩個統(tǒng)計表考查20世紀英國經濟的發(fā)展情況。第(1)問注意以1973年為界,在這之前是上升,之后是下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