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必修ⅲ蘇教版第三專題單元測試_第1頁
語文必修ⅲ蘇教版第三專題單元測試_第2頁
語文必修ⅲ蘇教版第三專題單元測試_第3頁
語文必修ⅲ蘇教版第三專題單元測試_第4頁
語文必修ⅲ蘇教版第三專題單元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彩教育網 免費提供Word版教學資源單元測試11:必修3第三專題一、基礎知識(21分,每小題3分)1.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 )A.孱頭càn 尷尬gn 自詡y有史可稽jB.玄虛xuán腦髓su 蹩進bi 曇花一現tánC.慰藉jiè 隔閡hé烹飪rèn 一蹴而就cùD.蛻除tuì 摒棄bìn譬如bì 冠冕堂皇min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另一種人以為傳統(tǒng)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應該保護其班駁陸離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B.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

2、一點進步了。但我們沒有人根據了“禮上往來”的儀節(jié),說道:拿來!C.對于兒童來說,到麥當勞吃東西是最高興,最值得向伙伴們炫耀的事情。D.至于遠東的文明,特別是其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國文明對科學、科學思想和技術的貢獻,直到今天還仍然為云翳所遮敝,沒有被人們認識到。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正確的一組是( )隨著時間的變化,傳統(tǒng)中某些成分會變得無處可用而逐漸淡化衰亡。文化傳統(tǒng)與傳統(tǒng)文化不同,它不具備有形的實體,不可,仿佛無所在,但它卻無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傳統(tǒng)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現實文化之中。在美國,以快捷、價廉取勝,并被大眾所廣泛的麥當勞,在北京也受到了熱烈的歡迎。A以至 捉摸 接受 B以

3、至 琢磨 接收C以致 琢磨 接受 D以致 捉摸 接收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有的國家對別國人權問題說三道四,橫加指責,而對本國侵犯人權的行為卻諱莫如深。B.少數領導干部對“官煤勾結”的危害性不以為然,致使煤礦事故一再發(fā)生。C.歐盟環(huán)境委員斯塔夫羅斯·季馬斯向記者闡述歐盟環(huán)境政策時強調溫室氣體減排與經濟發(fā)展并行不悖。D.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設計別具匠心,顯示了現代藝術的魅力。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把奧運戰(zhàn)略和全民健身計劃很好地結合起來,是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終極目標。舍此,我們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體育強國。B.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所缺

4、的,一是勇氣不足,二是謀略不當。C.“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角色要由傳統(tǒng)的“滿堂灌”向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和促進者轉變。D.筆記本電腦充分顯示了快捷,穩(wěn)定,方便,而成為“十運會”各種賽事新聞報道的重要工具。6給下列語句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總之,我們要拿來。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A B C D 7、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沒有文化傳統(tǒng),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民族如何能存在?一個社會如何能穩(wěn)定?一個國家如何能鞏固?B不同民族不

5、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觸。只要有接觸,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變化。 C為了吸引更多的家庭來聚餐,北京麥當勞把“歡聚麥當勞,共享家庭樂”作為他們主要的廣告詞之一。D目前,有一點是肯定的,沒有一個民族或一個多民族集體曾經壟斷過對科學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二、課內語段閱讀(7分)閱讀發(fā)明與發(fā)現的國家中的語段,完成后面的題目。由于現代科學是從17世紀在歐洲興起的那個運動中誕生的,因此也許有人在評價過去的科學和技術時,會以它是否曾對這個運動作出過直接貢獻來作為標準。中國的發(fā)現和發(fā)明在這一方面的貢獻實際上究竟有多大,還有待研究。可是,即使假定研究的結果證明中國在這方面并未作出什么貢獻,那么,是不是有任

6、何理由貶低研究中國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價值呢?不管怎樣,事情就是這樣:世界只有一個。全世界人民必須共同生活在這個由于飛機和無線電的發(fā)明而日益縮小的世界內。如果一個人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先驅者們的成就能像了解他們自己的文化先驅者們的成就那樣清楚,那他就必定能對其他民族的成就給予應有的了解和贊賞。我們現在是生活在一種新的大同世界的黎明時期。假使人類能戰(zhàn)勝那些掌握著前所未有的強權而不負責任的人們所帶來的危機,那么,大同世界的觀念便能把一切國家的勞動人民團結成一個共同的、合作的社會。這座大廈的柱石就是相互間的諒解。8選段第一句中“那個運動”指什么運動?(1分) 9用一句話概括本段的主要內容。(3分) 10根據文

7、意,談談作者心中的“大同世界”是個怎樣的世界?(3分) 三、遷移閱讀(20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題目。 拿去主義 “拿來主義”是魯迅的一篇雜文的題目,現在已成為引進、吸收外來文化的一個專用名詞,同樣重要的是“拿去主義”,雖然未經魯迅述及,卻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熱”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的呼聲越來越高??墒窃谟行┩镜男哪恐校^“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對不起,意識不強,也許是沒有考慮。這實際上是單向流程,而不是雙向流程?!皝矶蛔。嵌Y也。”中國人是禮義之邦,總不能光拿人家的??! 有些同志認為我國的民族文化落后、陳舊,對是否有輸出價值和競爭能力表示懷疑。其實,這些同志未熟

8、諳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須知東西方文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互為補充,不可代替,從而構成世界文化整體。中國文化,諸如長城、秦始皇兵馬俑、漢代墓葬中的金縷玉衣、唐詩、宋詞、紅樓夢等等聞名世界,這是眾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們重視的所謂“糟粕”,西方人的評價也常常出乎意外。例如老莊哲學和易經,我們認為是完全過了時的東西,而目下在西方卻大為走運。許多科學家對目前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無法進行概括,他們找來找去,終于在老莊的“道”和易經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適的語言,并給以很高的評價。這里說明一個問題,具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畢竟是一座內容豐富的寶庫,我們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說得一無是處。 但是,歷史在發(fā)展,時代在

9、前進。如果我們拿出去的永遠是一些陳年百代的古董、祖?zhèn)鞯倪z物,那也不能使我們今天的炎黃子孫臉上增光。對西方讀者來說,他們既想了解中國的昨天,當然也想了解中國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國人的光榮職責。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近幾年來,西方學者對中國當代文化藝術有了較多的關注,就以文學方面來說,王蒙、馮驥才、諶容、張賢亮、王安憶等作家的作品已陸續(xù)有了各種譯本,被介紹到西方,有的還有專著論述,成為新一代的漢學家的研究課題。但也應該承認,我國當代文化在西方的影響還是有限的,要在國際上占一席之地,贏得聲譽,看來還要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 推出中國當代的文化產品,當然必須顧及時代特色和民族特

10、色。如果不能反映八十年代中國的風貌,如果“拿去”的和“拿來”的是一樣貨色、一副面孔,人家是決不會報以青睞的。所以對熱衷于“拿來”的同志來說,切忌以照搬為能事,以模仿為時髦。否則,“拿來”容易,“拿去”就困難了。正如一位來自美國的漢學家所說:“中國作家切不可費力去迎合西方讀者的品味,要完全為中國讀者而寫,寫出中國自己民族的特色,寫出西方沒有的風格。這樣,才能引起西方讀者更強烈的興趣。”“拿來主義”是我們所要提倡的;“拿去主義”也是我們所要強調的。中國的文學家、藝術家、文化人應該有勇氣,有志氣,廣泛吸收、消化外來的營養(yǎng),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勢,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先人的優(yōu)秀成果,貢獻于

11、全人類。(選自文學報1986年8月21日)11本文中作者所提出的“拿來主義”與魯迅先生所提出的“拿來主義”含義是否一樣?為什么?(4分) 12文章第四段中說“要在國際上占一席之地”,最后又說“貢獻于全人類”,請簡要分析這兩種說法之間的關系。(4分) 13“拿來主義是我們所要提倡的;拿去主義也是我們所要強調的”。結合全文,談談作者為什么認為我們要強調“拿去主義”?(6分) 14本文與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在語言風格上有何不同?(6分) 四、語言表達(12分,每小題4分)15根據以下規(guī)定的情景,以“紅眼病”為中心,分別擴展成一段話,每段40字左右。情景一:(身體健康方面)。情景二:(社會影響方面)。1

12、6下面是一則手機短信,請根據上下文,在句中再造兩個句子,以構成排比句。面對困難,微笑含著勇敢;,;,;面對冷漠,微笑洋溢熱情。愿你永遠微笑著面對人生。五、作文(40分)17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根據要求作文生活中,人們逐漸發(fā)現,真正感動的往往不是一些事物本身,而是點綴在這些事物之中的一些不可或缺的細節(jié),這些細小的環(huán)節(jié)有機地交織在一起,常常就成了最能感動人的因子。比如運動場上的某一次攙扶,醫(yī)療室里的某一個微笑,名著里人物的某一次邂逅細節(jié)能豐實我們的情感,陶冶我們的性情,讓人更具人格魅力。然而,有些細節(jié)也令人作嘔:圖書館里的報刊被挖開了“天窗”,飯?zhí)瞄L龍鏈里插上了礙眼的“走捷徑”的“吃客”,安靜的宿舍

13、里突然有少數人喋喋不休地開“臥談會”生活中,你有相關的體驗、見聞與認識嗎?請以“細節(jié)與人品高下”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題目自擬;文體自選;立意自定;不得抄襲。參考答案1.C(A,詡:音x;B,蹩:音bié;D,譬:音pì)2C(A,“班駁”應為“斑駁”;B,“禮上往來”應為 “禮尚往來”;D,“遮敝”應為“遮蔽”)3A(以至:一般表示在時間、數量、程度、范圍上的延伸,也說“以至于”;以致:用在下半句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句表示延伸,用“以至”。捉摸:猜測、預料。琢磨:反復思索。“捉摸”“琢磨”都是動詞?!白矫倍嘤糜诓淮_定

14、的說法?!白聊ァ痹瓉淼囊馑际菍τ袷牡窨毯痛蚰ィ髞硪隇閷ξ恼碌募庸な怪阑驅σ患乱宄?,翻來覆去地思考、推敲。顯然,句應用“捉摸”。接受:對事物容納而不拒絕;接收:收受、接納和根據法令把機構、財產等拿過來。根據句的內容,用“接受”更恰當)4、B(“不以為然”意思是不認為是對的,應改為“不以為意”,表示沒有當回事)5、A(B去掉“不足”“不當”;C“教師角色”改為“教學方式”;D“方便”后加“的優(yōu)勢”)6、D7C(A句整個句子表達的陳述語氣,句中的三個問號前兩個應該用逗號,最后一個用句號。B句中的兩個句號應為分號,表示語段中幾層意思的并列。D句中的“肯定的”后面應該用冒號,以引起下文)

15、8指17世紀在歐洲興起的啟蒙運動。9在當今世界,對于其他民族的成就應該給予應有的了解和贊賞。10作者心中的大同世界,是一個沒有偏見,能平等地看待其他民族,平等地看待一切人,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相互諒解,團結、合作的社會。11有一定的區(qū)別。本文中的“拿來主義”是指有勇氣,有志氣,廣泛吸收、消化外來的營養(yǎng);魯迅先生提出的“拿來主義”是指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本文中的“拿來主義”是針對“拿去主義”而言,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是針對“送去主義”而言。但從實質上來說,兩者是一致的。12如果我們能夠“在國際上占一席之地”我們才能夠談“貢獻于全人類”;如果我們不能“在國際上占一席之地”,也就談不上“貢獻于全人類”。目前,我國當代文化在西方的影響還很有限,我們就必須“拿來”,并作艱苦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發(fā)展我們的文化,以“拿去”給全世界,貢獻于全人類。(意思對即可)13(1)文化交流是雙向流程的關系,不能只是“拿來”。(2)東西方文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在中國文化中,有許多值得西方人“拿去”的東西。我們不能妄自菲薄。(3)中國當代文化藝術雖有成就,但與西方相比發(fā)展較慢,提倡“拿去主義”有助于中國的文學家、藝術家、文化人艱苦努力,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促進中國文化藝術的發(fā)展。14本文語言樸實平和,娓娓道來。而拿來主義卻言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