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古典詩歌意象(一)白云:暗喻游子離家遠去而又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扁舟:漂泊。一葉扁舟,天水茫茫,越發(fā)比照出人的渺??;人在旅途,所見多異鄉(xiāng)風物,更易觸發(fā)無限的思緒。杜甫詩中的“船”意象出現(xiàn)得極為頻繁,表現(xiàn)漂泊之感也非常強烈。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钡窃狸枠牵骸拔袈劧赐ニ裆显狸枠?。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搗衣砧:、關心家人冷暖,為全家人縫制衣服,是古代婦女的主要職責之一。在進行搗衣這種機械重復的勞作之時
2、,她們有足夠的時間用于思念遠離家鄉(xiāng)的親人。單調(diào)悠長的砧聲有助于摒除外慮,心志專一,對思念之情起到凝聚與強化的作用。正因為這些原因,搗衣的動作和與之相關的清砧的聲響,成為古典詩歌中“思婦”主題下最為常見的意象之一。月下?lián)v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游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xiāng)主題的傳統(tǒng)意象之一。 小樓: 相思、懷遠、離愁。(如“月滿西樓”,“小樓昨夜又東風”。)妝鏡臺: 古人云:"女為悅己者容。"女子是為心愛之人而打扮的。此妝鏡臺在夫婦原來和美團聚時,是天天開鏡梳妝打扮的,丈夫離去后,又一直閑置不用,而今月光又照在妝鏡臺上,何日夫婦團聚,使美人重開妝奩,
3、重新梳妝呢?物景關情,妝鏡臺凝聚了過去相聚的歡樂;離別后的悲苦和對將來重逢的企盼,包蘊了一段濃濃的感情歷程。7魚龍、鴻雁是古代用于互傳音訊的載體,此處暗含有魚雁不能傳音訊之意??梢姸艘粲崝嘟^,相思無著落。離愁與鄉(xiāng)愁:寒衣處處催刀尺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搗衣”和“砧聲”意象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這是杜甫晚年出川、滯留巫峽時所作組詩秋興八首之一,表達了詩人于霜紅楓葉、叢菊盛開的秋天憂心國事、思念故園的心情。此詩結尾,詩人將濃郁鄉(xiāng)情化為古典詩歌中極為常見的一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
4、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聲。 古時制衣的料子如羅紉、縞練等大都是生料,必須捶搗,使之柔軟熨貼,做成的衣服才能穿著舒適。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板(稱為“砧”,一般為石制)上,用木棒(稱為“杵”)敲平,這個過程稱為“搗衣”,也叫“搗練”;有時是在衣服做成之后進行捶搗,前人詩歌中也統(tǒng)稱“搗衣”。婦女白天一般忙于操持家務,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閑時間為家人準備衣物,而搗衣工序對光線要求不高,所以多于寒冬來臨之前的秋夜進行。涼風冷月下持續(xù)不斷的砧杵之聲,在古典詩歌中經(jīng)常被稱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現(xiàn)征人離婦、遠別故鄉(xiāng)的惆悵情緒。 在與人的日常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
5、”被放在首要地位?!耙隆辈粌H可以御寒蔽體,在傳統(tǒng)詩學中,它還被視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情感暗語,貯存著思念、盼望、關切、依戀、歡愛、傷逝等一系列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搗衣的聲音,更是一種纏綿深淳的人文音樂。搗衣的婦女聽著砧聲,不由得思念遠行之人,擔憂他們的饑寒,逗惹出斬不斷的離情別緒;漂泊的游子聽到砧聲,就會回想家庭的溫暖,更增添胸中無盡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愁。 勞作之時,她們有足夠的時間用于思念遠離家鄉(xiāng)的親人。單調(diào)悠長的砧聲有助于摒 除外慮,心志專一,對思念之情起到凝聚與強化的作用。正因為這些原因,搗衣的動作和與之相關的清砧的聲響,成為古典詩歌中“思婦”主題下最為常見的意象之一: 曉吹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李
6、白搗衣) 不辭搗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搗衣) 曲房理針線,平砧搗衣練。鴛綺裁易成,龍鄉(xiāng)信難見。(喬知之從軍行) 飛鴻影里,搗衣砧外,總是玉關情。(晏幾道少年游)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賀鑄搗練子) 月明之夜,閨婦不辭疲倦地搗制軍衣,將要寄往遙遠的邊塞。這種工作雖然勞累,但對她來說也算不得什么,讓她悲傷的是,飛鴻已逝,遠方親人依然音書渺茫,砧聲帶走的,是她無盡的思念之情。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面容,在同一輪秋月下重復著相同的搗衣動作,訴說著相似的親情與愛情,悲苦與離愁。李白的子夜吳歌秋歌在這類詩歌中堪稱典型: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
7、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月光籠罩著整個長安城,家家戶戶搗衣的砧聲如同多聲部合奏一般此伏彼起。視覺意象的空明遼闊,聽覺意象的恢弘共鳴,無人能夠逃出這支纏綿悱惻、彌天塞地的樂章。更有那吹不盡的秋風從遠古吹向未來,千百年間風中傳送著同一種情感:“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所有思婦共同的心聲。李白仿作的這首民歌情感真淳深摯,意象單純鮮明,語言平易流暢,是從人的心中自然流出的音樂,宛如天籟之音。無需多層次的描寫,無需增飾情節(jié)與細節(jié),搗衣砧前無數(shù)美麗的容顏是它的背景,綿延的時間深化了它的內(nèi)涵。 月下?lián)v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游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xiāng)主題的傳統(tǒng)意象
8、之一。表達類似情感的詩句可以舉出很多: 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搗練風凄凄?(杜甫暮歸)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王安石千秋歲引) 西風繁杵搗征衣,客子關情正此時。(陸游感秋) 一天霜月明,幾處砧聲起??蛪粢央y成,秋色無邊際。(辛棄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奈楚客淹留久,砧聲帶愁去。(姜夔法曲獻仙音) 所謂“出門萬事難”,旅途風霜漸侵的秋季,聽到異鄉(xiāng)搗衣砧聲,游子的心中怎能不掀起陣陣波瀾?異鄉(xiāng)的砧聲讓他想起故鄉(xiāng)同樣的聲音,讓他向往家庭的溫暖,思念搗衣的母親或妻子,也傷感自己只身漂泊的命運。與思婦詩有所不同的是,它從游子的視角著眼,更多關注的是砧聲意象,而不是搗衣的動作。游子是聽者,而不是動
9、作的執(zhí)行者。搗衣可以在別人家的院子里進行,圍墻阻隔了視線,聲音卻具有穿透力,可以越過障礙,縈繞在遠方聽者的耳際。相比之下,聲音意象比動作意象更具詩意,砧聲與月色、寒霜、秋風、鳴雁等更具組合能力,更宜于表達客子胸中的悠悠鄉(xiāng)愁。 古典詩歌發(fā)現(xiàn)了搗衣與砧聲意象,也塑造了這種意象,培養(yǎng)了中國人對這種意象的欣賞能力,使其成為一種令人難以釋懷的詩化音響。 長簞迎風早,空城澹月華。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李煜搗練子)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李清照行香子)
10、 砧清秋巷迥,燈白夜堂涼。此意無人會,重城醉夢鄉(xiāng)。(林景熙夜意)清幽月夜,搗衣砧聲,這是華夏民族一首古老的無詞歌,是一代又一代勞動婦女用生命譜寫的深情樂章。多少美麗的生命,在搗衣的砧聲中蒼老凋謝,“用盡閨中力,君聽空外音”(杜甫搗衣)。砧聲表達著她們對家庭的奉獻與維系,對生活的希冀與渴望,也訴說著她們的痛苦與憂傷,執(zhí)著與堅韌。淺析古詩詞中的“流水”意象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流水”是詩人經(jīng)常借用的一種意象。因“流水”剪不斷,永不停歇的特點與愁緒的無始無終,無止無休正好吻合,故“流水”常用來喻愁?!傲魉敝皇枪旁娢闹斜姸嘁庀笾谐R姷囊粋€,但如果我們將包含“流水”這一意象的詩詞拿出來作一個比較,就不
11、難發(fā)現(xiàn)這一意象飽含著文人哲理性的思考,是文人綿綿無盡愁緒的載體,是文人永恒與無限的悲情。古代文人在其詩詞中流露出各種各樣的愁緒:離別之愁、思鄉(xiāng)之愁、不得志之愁、失意之愁、亡國離恨之愁等。“流水”這一意象也代表這些愁緒。諸如辛棄疾的“青山庶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代表失去家園的人們無限痛苦的愁緒,而他的“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是愛國詞人的無盡之愁。從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兩句可以得知,文人的性格、理想與社會現(xiàn)實所產(chǎn)生的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是愁緒的根源,也是“江水”或“流水”這一意象的內(nèi)涵。詩人們無不企盼于有限的歲月里在人群中確
12、立自我的價值,以完成人生對社會的責任。但實際是:文人的這種責任只能使他們的理想在歲月蹉跎中幻化作一道道絢麗多姿的憧憬,成為一聲聲無可奈何的嘆息。即使是再豪邁曠達的蘇軾也有“誰道人生無再少?西門前流水尚能西”的感嘆。因此,當文人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自我無法被社會認定之時,他們的生命指針便會偏離在心靈之上,成為一個個心靈上無所皈依的天涯倦客,永遠佇立于江水之畔,對靈魂作徹骨之痛的拷問。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別寫道“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詩人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與金陵朋友離別。金陵的年輕朋友紛紛來送行,酒店侍女殷勤勸酒。面對朋友們的深情厚誼
13、,詩人深受感動,內(nèi)心充滿離別的惆悵,尾聯(lián)將“別意”與東流水相比,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內(nèi)心的無盡離愁,流露出了對朋友的戀戀不舍。歐陽修的踏莎行寫道“侯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詞的上片寫征人在驛館與情人離別。征人面對春紅柳綠,草秀風暖的美景,信馬由韁,悠哉游哉;漸行漸遠,離愁上心,漸遠漸濃。“迢迢不斷如春水”,以春水喻離愁,借春水之綿長,狀離愁之無盡,自然而真實地刻畫了征人與情人別后離情別緒萌生漸長漸多的過程。全詞借春景寫離愁,景愈佳而愁愈深,語淺淡而情有致,堪稱寫離愁之佳作。杜甫在登高一詩
14、中這樣寫道:“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愁伙伴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痹娙顺钋锏拿C殺,愁家遠萬里,愁常年為客,愁年老多病,愁孤獨苦恨,愁借酒消愁而不得不因病停飲。這種愁情是百年易逝、壯志成空的苦恨。我們從飽含痛若的詩句中仿佛看到了在無邊落葉之中、滾滾長江之邊,佇立著一位身心交瘁、憂愁深重的老人,正在思考著天地人生,似乎想尋求某種平衡或超越,但秋之深襯托出詩人思而不得的愁,如江水的綿長而深厚,令人潸然淚下。在詩人們成為心靈游子,或者說成為一個心靈無所皈依的天涯倦客之時,他們思想感情與現(xiàn)實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他們只能將審視現(xiàn)實的眼光轉向了對靈魂的審視。這種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對超越永恒自然
15、的追求,反而削弱了詩人們茍且、生存的能力。在現(xiàn)實與心靈的困境之中,他們不能擺脫世俗的壓抑,無法回避理想追求不能實現(xiàn)的痛苦,無法逃脫內(nèi)心追求親和圓滿的強烈動機,因而只得無奈地審視自己的生命真相,在自己的生命真相與流水(江水)的交點之上,詩人們發(fā)現(xiàn)了生命的短暫與自然的永恒的矛盾,這種矛盾導致詩人們心理的失衡和感情的痛苦,蘇軾在前赤壁賦中就這樣言道:“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边@種對生命和宇宙遠距離的審視和哲理性的思考,讓我們感到了詩人們心里跳動的是對整個宇宙人生的關注?!拔宜脊饰以凇笔撬麄兩鼉r值的昂貴和人生意義的崇高,“我思故我哀”是他們生命形態(tài)的表現(xiàn),于是很自然地衍生出許多迷
16、惘??梢赃@么說:“流水”是詩人們永恒而無限的愁情。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有這樣幾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比娭γ鑼懥穗x人相思之情以及對人生哲理、宇宙奧秘的沉思遐想。面對宇宙自然的美及其永恒的欣賞,詩人生發(fā)出了人生短暫的惆悵,在自然與人生相互對比和映襯之中,詩人感喟:“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边@種望月懷人的情感又因這種對宇宙無窮的思考而變得深沉。包括張若虛在內(nèi)的許多詩人,他們由對自己生命的思索上升到對整個人類生命的思索,他們也發(fā)現(xiàn)生命在短暫之中是可以延續(xù)的,“人生代代無窮已”
17、就說明了生命也可以是永恒而無限的。此時,詩人對宇宙自然、人生生命的理解達到了一個完美的高度,那么“流水”所蘊含的決不僅僅是自然之永恒無限,而應該包括生命的永恒無限。是的,詩人們在無法超越自我之時,他們不愿將濟世的純美降為瑣屑與卑微,不愿將執(zhí)著堅韌頹廢為虛無縹緲。他們內(nèi)心的傲情和頑強的性格不斷在強化和提升自己的使命意識,一方面詩人們要承受巨大的精神災難,一方面又企圖以某種意志超越自然的永恒。這是瞬間對無限的超越,是自我對人生的超越,是理想對現(xiàn)實的超越。對“流水”(江水)的思考,是一種新的人生價值的基本起點,他們對人生真諦的追求、對濟世使命的承擔,沒有因現(xiàn)實而改變,他們始終游于心靈偉大的永恒,讓生
18、命在消失之中升華,讓撕裂的靈魂在勃發(fā)之中彌合。因此,“流水”所蘊含的正是一種文化心靈的孤獨與痛苦,這不僅體現(xiàn)了“流水”的真正含義,而且使“流水”具有特殊的美學內(nèi)涵。總之,詩人們有著超乎自然與超越自我的關切和追求,他們不但有自我意識,有探索人生意義的愿望,有對存在一切的永恒性作思考的意識,而且有對無限自然與宇宙歸為和諧一致的心愿。詩人們在對著“流水(江水)”探討生命永恒時,構成了人類一切精神活動最內(nèi)在、最本質的東西,他們真誠地面對自己的靈魂,執(zhí)著于探索生命的永恒,從而使“流水”具有了獨特的價值。古詩中的“落花”意象花是植物美麗的部分,但是,對于植物來說,開花并不是目的,花開花謝只是生存繁衍過程中
19、的自然環(huán)節(jié),花開不意味著幸福,花落也不代表憂傷。但是人說:世界因為人的存在而有意義。詩歌是人的思想與情感的濃縮,自然事物經(jīng)由人物思考而成為詩歌意象,必然打上人類情感的烙印?;ㄔ谝粋€春天完成從盛開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著四季循環(huán),暗示著時光流逝,這種美麗、短暫、動態(tài)的意象,給詩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為深刻。綜觀中國詩歌史,寫花開的少,寫花落的多。飄零的落花中,彌漫著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與恐懼。繽紛的落花是中國古典詩歌傷春主題的核心意象。詩經(jīng)中沒有對花的直接描寫,更沒有對落花的詠嘆。詩人以盛開的桃花比喻新嫁娘,以累累梅子暗示青春的生命力,以椒實藩衍祝福子孫眾多。人們關注的是果實,是生命延
20、續(xù)的希望,而不是從審美的角度去關注花,落花不會給他們帶來憂傷。與詩經(jīng)共同構成中國詩歌傳統(tǒng)源頭的楚辭,主要作者是因讒去國、被流放到蠻荒之地的屈原。他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這一著名詩句,表現(xiàn)歲月蹉跎、時不我待的恐懼;但草木零落是秋天的景象,與暮春落花意象無關。離騷中卻有這樣一句:“及榮華之末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說想要趁著花朵未落之時折取下來,物色一個美麗的侍女贈送給她(其實是為了接近她那威嚴高貴的主人)。此處“榮華未落”比哈容顏未老,“及”的句式,實際上是“恐美人之遲暮”的另一種說法。詩人委婉地通過對落花的想像,用象征手法,將花與生命聯(lián)系在一起,表達美人遲暮的憂慮,這在后世詩人那里成
21、為一種慣用的手法。晉代子夜四時歌·春歌描寫落英繽紛的美景:“鮮云媚朱景,芳風散林花”,林花隨風飄舞,風中彌散著花香;南朝詩人謝朓則有“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游東田)的詩句。詩人們對落花持欣賞的眼光,我們在落花中讀不出絲毫憂傷。不過,晉時一首前溪歌中出現(xiàn)了這樣的詩句:“花落逐水去,何當順流還,還亦不復鮮?!甭浠S水一去不返,輕微的嘆息聲中似乎隱隱傳出生命流逝的無奈。流水落花的意象組合,成為中國詩歌最凄美、最傷情的場景之一。南北朝時期,吟詠落花的詩句逐漸增多,但多以客觀描寫為主,落花甚至成為歡樂的背景,“團扇承落花,復持掩余笑”(何遜苑中見美人),美麗女子用遮顏的團扇承接花瓣以為游戲
22、,表現(xiàn)出一種纖稼柔美的姿態(tài)。這一時期的詩中即使有“浴鳥沉還戲,飄花度不歸”(江總春日)、“春風若有顧,惟愿落花遲”(蕭子范羅敷行)的傷感與祈望,也是極為淡薄的。甚至直到初唐,“清歌芳樹下,妙舞落花中”(張說侍宴武三思)還是為人稱道的詩句,飄飛的花瓣和著優(yōu)美的舞姿,共同成為表現(xiàn)春天美景的因素。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是初唐時期吟落花的名篇,也可以說是正式以落花吟詠人生悲哀的開始: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鳳。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此詩以落花為媒介,用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
23、表表達對年光流轉、紅顏易老、生命無常的感嘆,幾乎涵蓋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義。而在產(chǎn)生于同一時期、更為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張若虛展示了女主人公迷離夢境的片斷:昨夜閑潭夢落花。月夜春江,清景無限,她所等待的人遲遲沒有歸來。美麗的花瓣無聲無息飄謝在寂靜深潭,夢中的剎那,折射出漫長守望的蒼涼、紅顏衰老的恐慌。不過,這些憂傷情緒沒有立刻成為落花意象的主流。劉希夷、張若虛之后的詩人有幸生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包括王維、李白在內(nèi)的詩人都表現(xiàn)出欣賞落花的傾向: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王維從岐王過楊氏別業(yè)應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王維田園樂)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少年行)細雨濕
24、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劉長卿別嚴士元)落花使詩人心境澄明,體悟悠閑細致的生活情趣;落花中人們縱情游樂,飲酒歡笑;落花即使引起“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的片刻傷感,他們也會用“試復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間(王勃落花落)這種及時行樂的方式進行排解。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詩人杜甫敏銳地察覺到這種氣息,尚在戰(zhàn)亂之中,他于收復不久的長安寫下曲江二首(其一):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且看欲盡花經(jīng)眼,莫厭傷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東風攪起漫天花雨,似愁情撲面而來,無限春光中陡然生出的衰颯之感,讓我們感受到一個偉大朝代無可挽回的傾頹之勢。
25、絕大的筆力、凄美的詩句,令人吟詠之間每每喉為之結?!耙黄w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像是一個信號,不僅暗示大唐盛世的衰落,也標志著中國詩人情緒的徹底轉變。杜甫在后來的詩中多次寫以落花,從個人角度而言,“不是愛花即欲死,只恐花盡老相催”(江畔獨步尋花)是他對自己心境的解釋;從時代角度而言,“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與當年名滿京城的音樂家在江南落花中黯然相逢的場面,暗示著對于繁華盛世一去不返的深沉慨嘆。杜甫的哀嘆成為詩歌中落花意象轉折的契機,在他之后的中唐時期,落花與悲哀結合的詩句徒然增加,至晚唐則完全發(fā)展為詩歌中的普遍感情之一,落花頻繁地與眼淚(司空曙峽口送友人:峽口花
26、飛欲盡春,天涯去住淚沾巾)、悲傷(武元衡陌上暮春:何處最傷游客思,春風三月落花時)、惆悵(李商隱即日:一歲林花即日休,江間亭下悵淹留)、哀怨(杜牧金谷園: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這樣的詞語聯(lián)系在一起。落花與詞這種文學形式似乎有著天然的密切聯(lián)系。與詩相比,詞的境界纖巧細致,更多地表現(xiàn)優(yōu)美、悠閑和憂愁。在詞中,落花意象染上更多個人化、女性化的色彩: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ɡ铎蠟跻固洌┝魉浠ù喝ヒ?,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晏殊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
27、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美妙的春光、美好的往昔、美麗的生命,都隨落花紛飛飄墜;對落花的感慨,可以歸結為美麗凋零引起的哀傷。深鎖閨中的女性對落花尤為敏感,西廂記中韶華虛度的崔鶯鶯出場第一句就是“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林黛玉葬花吟中則有“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樣觸目驚心的詩句。從欣賞落花隨風飄轉的剎那柔美,到于紛紛揚揚的漫天花瓣中看到衰老,看到死亡,落花意象走過了這樣的發(fā)展歷程,并最終定格在濃郁的憂傷之中。雖有清末龔自珍翻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異調(diào),但是這樣明朗嘹亮的聲音,畢竟
28、是太孤獨了。淺析古詩詞中的月亮意象榮格說:“每一種意象都凝聚著一些人類心理和人類命運的因素,滲透著我們祖先歷史中大致按照同樣方式無數(shù)次重復產(chǎn)生的歡樂與悲傷的殘留物?!敝袊奈膶W藝術特征正是以意象為基礎的。一個藝術符號,往往牽系著一個民族的歷史和心靈世界。月正是具有這種鮮明豐富的語言形象,所以在中國的歷史文化和文學藝術中的地位十分顯赫。她的意蘊十分豐富。在很多詠月詩歌中,詩人將月融于的內(nèi)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與內(nèi)心的思想情感互為輝映,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審美意境,并將詩的文學品位、思想內(nèi)涵與藝術造詣提升到一個極高的水平。由于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詩詞中,月亮這一意象表現(xiàn)出的意蘊也往往不盡相同,體現(xiàn)出其
29、意蘊的豐富性。一、月亮的多重意象1、明月蘊涵懷遠思人之愁月亮給人造成視覺印象是整體性(無殘缺)永恒化(無始終)是團聚美滿豐盈和諧。因為在中國人心目中,圓總是同天理、物象、人事聯(lián)系起來,積淀著歷史的心理內(nèi)容,體現(xiàn)出一種符號了的東方詩性智慧,人們或以“花前月下”、“攬月自賞”、“撫月癡想”,或以月的盈虧比喻人生際遇、托物寄情。李白望月生情讓人感嘆:“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他想起故鄉(xiāng),“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毕肫鹋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毕肫饘m女的哀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想起思婦念夫,“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門情?!毕肫鹫魅送?,“明月出天山,蒼
30、茫云海間。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敝袊膶W望月思愁的比比皆是: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边@是一種微微的思鄉(xiāng)之幽情。南朝樂府民歌“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边@是思婦之懷遠。蘇舜欽“獨坐對月心悠悠,古人不見使我愁?!边@是對古人的愁思。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看似寫景,卻寄寓離人無限悲凄痛苦。李商隱“先知風起月含暈,尚自露寒花未開?!边@是李商隱對妻子的無限懷念。白居易“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別離?!边@是白居易對家人的思念。陸游“一樽強醉南樓月,感慨長吟恐過悲?!?、明月皎潔,蘊涵禪靜高潔之情操謝靈運去官還家,“野曠沙岸靜,天高秋月明?!绷髀稌邕h、豁達、寧靜、愉悅的心情。女詞人王清惠“問姮蛾,于我肯從容,同圓缺。”表面上,詞人大聲地追問姮娥(月亮),容許我追隨你嗎?實際上是,凸現(xiàn)詞人看破紅塵,想超脫塵世,追求永遠的清凈之情。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边@是一種禪意的詩境。屈原“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這是愛國忠君之氣節(jié)。3、明月蘊涵時空的永恒和生命的無奈自從人類來到這世界上,它就洽注定要為一些終及性問題滿懷深深的憂思和困惑。那高懸于天際的月亮,也常常引發(fā)詩人們的哲學思考:明月亙古如斯,跨越時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暫和渺小。在他們詩歌中,月亮這一意象成了亙古不變的象征和世事變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HY/T 0376-2023風暴潮預警報產(chǎn)品制作規(guī)范
- 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責任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2025屆九師聯(lián)盟核心模擬卷(下)(樣卷)物理試題及答案
- 愛倫凱教育思想
- 小自考視覺傳播設計市場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上海合法標準租房合同
- 跨學科化學教學策略與實施路徑
- 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考點重點講義
- 四川旅游學院《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發(fā)酵)》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尖子生歷史試題含解析
- 駕駛員汛期安全行車知識
- 小學勞動教育三上第三單元2《制作風車》課件
- 隱患排查統(tǒng)計分析報告
- 給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建議
-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復習資料
- 2024年重慶發(fā)展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成熟生產(chǎn)線評價報告
- 足球準確傳球訓練技巧:提高準確傳球能力掌控比賽節(jié)奏
- 自救器培訓(2023年煤礦安全生產(chǎn)培訓教師培訓班隨堂課程設計)
- 成人癌性疼痛護理指南解讀
- 供應鏈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項目風險評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