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語文匯編(課外古文)_第1頁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語文匯編(課外古文)_第2頁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語文匯編(課外古文)_第3頁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語文匯編(課外古文)_第4頁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語文匯編(課外古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語文匯編課外古文【浦東新區(qū)】(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3題(12分)方山子傳(節(jié)選)蘇軾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象乎?”因謂之方山子。余謫居于黃,過岐亭,適見焉。曰;“鳴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異之?!咀ⅰ抗?、黃:光州、黃州,兩州連界。遁:遁世隱居。方山冠:唐宋時隱士戴的帽子。遺象:猶遺制

2、?!碍h(huán)堵”一句:謂室內(nèi)空無所有。11.解釋文中加點詞。(4分)(1)謫居于黃 居: (2)余告之故 故: 12.文中“余既聳然異之”的原因是(1) (2) (用自己的話表述)(4分)13.下列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4分)A.方山子,本名陳慥,因佩戴古代的方山冠,人們則叫他方山子。B.“方山子亦矍然”寫出了方山子遇到作者時驚的樣子。C.“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現(xiàn)了他對作者境遇的理解。D.選文中的方山子,一身俠氣,威武豪放,隱居山中,淡泊名利。(四)閱讀下文,完成1113題(12分)11.(1)居:居住,安居 (2分) (2)故:原因,緣故 (2分)12.(1)我被貶黃州時,竟然碰見了老

3、朋友陳季常也在此地。(2分);(2)陳季常家里四壁蕭條,然而家人都顯出怡然自得的樣子。(2分)13. D(4分)【寶山】(四)閱讀下文,完成11-14題(12分)張丞相“草”書張丞相好草書而不工,當(dāng)時流輩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其侄錄之。當(dāng)波險處,侄惘然而止。執(zhí)所書問曰:“此何字?”丞相熟視久之,亦自不識。詬其曰:“胡不早來問?致余忘之。”【注釋】流輩:同一類的人或同一輩的人。錄:轉(zhuǎn)抄。當(dāng)波險處:在筆畫波折險僻的地方。詬:責(zé)罵11.解釋文中的加點詞(3分)(1)張丞相好草書而不工( ) (2)使侄錄之( ) (3)侄罔然而止(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4、,下列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你)為什么早上不來問?以致我忘記了這些字。B.(你)為什么早上不來問?以致余下的都忘記了。C.(你)為什么不早點來問?以致我忘記了這些字。D.(你)為什么不早點來問?以致余下的都忘記了。13.張丞相“草”書,“草”的具體表現(xiàn)是“_”,其結(jié)果是“_”且“_”(3分)14.作者通過這個故事諷刺了_那類人。(用自己的語言回答)(3分)11.(3分)(1)喜愛 (2)讓 (3)停止12.(3分)C13.(3分)滿紙龍蛇飛動 侄惘然 不自識14.(3分)自己有錯還責(zé)怪他人(自始至終認識不到自己錯誤的人)【崇明】(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3題(12分)王著教帝學(xué)書王著

5、學(xué)右軍書,深得其法,侍書翰林,帝聽政之余,留心筆札,數(shù)遣內(nèi)侍持書示著, 著每以為未善,太宗益刻意臨學(xué)。又以問著,對如初?;蛟兤湟?著曰:“書固佳矣,若遽稱善,恐帝不復(fù)用意。”其后,帝筆法精絕,超越前古,世以為由著之規(guī)益也?!咀⑨尅坑臆?指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侍書翰林:這里指在翰林院侍奉皇帝學(xué)習(xí)書法。 帝:皇帝,即下文的“太宗”,指宋大宗趙光義。 筆札:書法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 (1)深得其法( ) (2)遽稱善( )12.對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4分)A.太宗逐漸開始潛心致志地臨摹學(xué)習(xí)。 C.太宗更加潛心致志地臨摹學(xué)習(xí)。B.太宗更加誠心地當(dāng)面向王著求學(xué)。 D.太

6、宗從學(xué)習(xí)書法中得到了好處。13.這則故事能帶給學(xué)習(xí)者至少兩點啟示(1) ;(2) 。(4分)11、(4分)(1)領(lǐng)會 (2)立即 12、(4分)C13、(4分)答案舉例:學(xué)而不厭才能不斷進步 想要學(xué)有所獲就得潛心刻苦 為學(xué)需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 精益求精者越學(xué)越精 做學(xué)問也需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 能遇到較好老師是學(xué)習(xí)者的幸運?!痉钯t】(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0-13題(12分)濮州刺史龐相壽坐貪污解任,自陳嘗在秦王幕府。上憐之,欲聽還舊任。魏征諫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為善者懼?!鄙闲廊患{之。謂相壽曰:“我昔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獨私故人。大臣所執(zhí)如是

7、,朕何敢違!”賜帛遣之,相壽流涕而去?!咀⑨尅筷?陳述。秦王: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稱帝前被封為秦王。中外:宮內(nèi)、宮外的故人。四海:整個國家。10.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1)濮州刺史龐相壽坐貪污解任()(2)足使為善者懼()11.下列對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分)A.大臣堅持像這樣秉公執(zhí)法,我怎么敢違背他呢?B.大臣都堅持這個觀點,我怎么敢違反原則呢?C.大臣堅持像這樣秉公執(zhí)法,我怎么敢違反原則呢?D.大臣都堅持這個觀點,我怎么敢違背他呢?12.從文中看,唐太宗“憐之”的原因是“ ”,“納之”的表現(xiàn)是 。(3分)13.為本文擬一個題目:口口口口口口口口(8個字以內(nèi))(2分)10

8、. 犯罪 讓 11. C12. 嘗在秦王募府(1分) 告訴虎相壽不能徇私的原因并打發(fā)他離開。(2分)13. 如“治國不私故人” “唐太宗不徇私”“唐太宗不私故人”等(2分)【黃浦】(4) 閱讀下文,完成第11-13題(12分)范文正在睢陽掌學(xué),有孫秀才上謁,文正贈錢十千。明年孫生復(fù)道睢陽謁文正,又贈十千,因問:“何故汲汲于道路?”孫秀才戚然卻色曰:“老母無以養(yǎng),若日得百錢,則甘旨足矣?!蔽恼唬骸拔嵊^子辭氣,非乞客也,二年仆仆,所得幾何?吾今補子為學(xué)職,月可得三千以供養(yǎng),子能安于為學(xué)乎?”孫生再拜大喜,于是授春秋,而孫生篤學(xué),不舍晝夜,行復(fù)修謹,文正甚愛之。明年文正去睢陽,孫亦辭歸。后十年,聞

9、泰山下有孫明復(fù)先生以春秋教授學(xué)者,朝廷召至太學(xué),乃昔日索游孫秀才也?!咀⑨尅考臣常盒稳菪那槠惹小8手迹好牢兜氖澄铩?1、解釋加點的詞語(4分)(1)何故汲汲于道路( ) (2)吾觀子辭氣( )12、下列對加點句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4分)A.孫明復(fù)專注于學(xué)習(xí),晝夜不回家。B.孫明復(fù)放棄了學(xué)習(xí),晝夜不回家。C.孫明復(fù)專注于學(xué)習(xí),晝夜不放棄。D.孫明復(fù)專注于聽課,晝夜不放棄。13、本文最后一句的作用是:(4分)(1)_(2)_11、(4分)(1)原因 (2)看,察看 12、C.(4分) A.(2分) D.(1分)13、(4分) (1)點明孫明復(fù)勤奮好學(xué)終有所成 (2)點明范文正識人助人之舉

10、終有成效 【虹口】(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一13題(12分)候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聲,急義好施,或一日揮千金。進士及第,調(diào)寶雞尉,柏鄉(xiāng)知縣。民訟皆決于庭,受罰者不怨。轉(zhuǎn)運使黃湜聞其名,將推轂之,召詣行臺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柏鄉(xiāng),閱理文書,欲翻致其罪;既而無一疵可指,始以賓禮見,曰:“君真能吏也。”率諸使者合薦之?!咀⑨尅浚和戚?g):舉薦。 疵:缺點或過失。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1)進士及第 ( ) (2)召詣行臺白事 ( )12.下列對畫線句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4分)A黃湜整理文書案卷,想要通過翻閱文書尋找侯蒙獲罪。B黃湜審閱文書案卷,想要

11、翻開文書案卷導(dǎo)致侯蒙獲罪。C黃湜審閱文書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獲罪。D黃湜整理文書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達侯蒙獲罪。13.侯蒙及第后的故事表現(xiàn)出他是個 、 的人。(4分)11.(1)及,達到(2分) (2)詣,到(2分)12.C(4分)13.公正嚴明 正直無私(4分) 【嘉定】(四)閱讀下文,完成11-13題。(12分)元和中,子厚得柳州。既至,嘆曰:“是豈不足為政邪?“因其土俗,為設(shè)教禁,州人順賴。其俗以男女質(zhì)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沒為奴婢。子厚與設(shè)方計,悉令贖歸。其尤貧力不能者,令書其傭,足相當(dāng),則使歸其質(zhì)。觀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歲,免而歸者且千人。 (節(jié)選自韓愈柳子厚墓

12、志銘)【注釋】得柳州:指被派為柳州刺史。柳州:今廣西柳州市,當(dāng)時極荒涼。設(shè)教禁:制定了教化措施并制定禁令。子本相侔xingmu:利息與本金相等。觀察使:中央派往地方掌管監(jiān)察的官。11.解釋文中加點詞。(4分)(1)是豈不足為政邪( ) (2)比一歲( )12.對畫線句意思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3分)A子厚和借錢的人設(shè)計方案,全部命令他們贖回子女。B子厚為借錢的人想方設(shè)法,全部命令他們贖回子女。C子厚為借錢的人想方設(shè)法,讓他們?nèi)及炎优H回去。D子厚和借錢的人設(shè)計方案,讓他們?nèi)及炎优H回去。13選段中的“子厚”即 代(朝代)文學(xué)家 (姓名),我們初中階段學(xué)過他的文章 。本文表現(xiàn)了他為官 的

13、品質(zhì)。(5分)11. (4分)值得 及,等到 (各2分)12.(3 分)C13. (5分)唐柳宗元 小石潭記(黔之驢(捕蛇者說三選一 親政為民 親政奉公、(為官)清正、(正直善良)愛民如子(關(guān)注民生、以民為本)(前3空各1分,第4空2分)【金山】(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3題(12分)副使失物李士衡為館職,使高麗。一武人為副。高麗禮畢贈遺之物,士衡皆不關(guān)意,一切委于副使。時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縑帛藉船底,然后實己物以避漏濕。至海中,遇大風(fēng),船欲傾覆,舟人大恐,請盡棄所載,不爾,船覆必難免。副使倉惶,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揀擇,約投及半,風(fēng)息船定,既而點檢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

14、一無所失?!咀⑨尅筐^職,唐宋時一種官職。疏漏,有縫隙漏水。縑帛,絲綢。實,填放。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4分)(1)李士衡為館職( ) (2)高麗禮畢贈遺之物( )1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翻譯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2分)A.船頃刻要翻,船工非常恐懼,請求盡快丟棄船上所裝載的東西。B.船頃刻要翻,船工非常擔(dān)心,請求盡快丟棄船上所裝載的東西。C.船將要傾翻,船工非??謶?,請求把裝載的東西全部丟棄(到海里去)。D.船將要傾翻,船工非常擔(dān)心,請求把裝載的東西全部丟棄(到海里去)。13.文中的士衡和副使分別是_、_的人;從中你得到的啟示是_。(6分)11.(1)擔(dān)任(2分)(2)贈送(2分)12.B(

15、2分)13.淡薄錢財(2分) 自私自利(2分)(貪圖錢財1分)自私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損人利已的思想是要不得的)。(2分)(大度之人最終也會受益。)【靜安】(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3題(12分)李泰伯改字 范文正公守桐廬,始于釣臺建嚴先生祠堂,自為記,其歌詞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奔瘸?,以示李泰伯。泰伯讀之三,嘆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將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惫娜唬帐挚壑?。答曰:“云山江水之語,于義甚大,于詞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擬換作“風(fēng)字如何?”公凝坐頷首,殆欲下拜?!咀⑨尅扛柙~:指記文后的贊詞。瞿然:驚訝的樣子。握手,拱手??郏?/p>

16、詢問。溥大。凝:注意力集中。11.解釋文中的加點詞(4分)(1)必將名世( ) 2)某妄意易一字( )1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3分)A.李泰伯把記和贊詞讀了三遍,不停地感嘆其韻味。B.李泰伯讀了多遍記和贊詞,贊嘆回味不止。C.李泰伯把記和贊詞讀了三遍,贊嘆回味不止。D.李泰伯讀了多遍記和贊詞,不停地感嘆其韻味13.從范文正公“ ”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他非常贊同李泰伯的觀點。而從李泰伯改字這件事,你得到的啟示是 (5分)11.(1)聞名/出名有名 (2)更改更換修改改換(4分)12.B(3分)13.凝坐額首,殆欲下拜(多寫了“公”字,不扣分)(只寫了其中一個分句,得1分)

17、(共2分)(1)評價他人作品要實事求是,既充分肯定其優(yōu)點,又能委婉誠懇地指出其不(2)不迷信權(quán)威,敢于提出自三的意見或建議 (3)當(dāng)自己在某方面出眾時,也能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并及時改正(4)古人對創(chuàng)作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做事需要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5)人與人之間交往應(yīng)平等真誠,互相尊重 (3分,答出其中一點即可,表述不準,酌情扣分)【閔行】(四)閱讀下文,完成第 11 13 題(12 分)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嗚,不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

18、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庇谑悄顺T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注釋:隱:不直說本意而借別的詞語來暗示的話。蜚:飛。11. 解釋文中加點詞語。(4分)(1)止王之庭 (2)奮兵而出 12.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3分)皆還齊侵地。_13.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1)“一鳴驚人”的“鳴”在文中具體表現(xiàn)在_(用自己的話回答)(3分)(2)淳于髡勸諫成功的原因是_(用文中的話回答)(2分)11.(1)(2分)停止 (2)(2分)軍隊12.(3分)(諸侯各國)都把侵占的土地還給了齊國。13.(1)(3分)讓各地官員七十二人上朝:

19、賞賜、誅殺各一人:重振軍隊(2)(2分)說之以隱(僅回答“喜隱”得1分)【普陀】(四)閱讀下文,完成11-13題(12分)鄭人愛魚鄭人有愛惜魚者,列盆庭中,且實水焉,得魚即生之。魚新脫網(wǎng)罟之苦,憊甚,浮白而喁。逾旦,鰭尾始搖。鄭人掬而觀之,曰:“鱗得無傷乎?”未幾,糝麥而食,復(fù)掬而觀之,曰:“鱗得無傷乎?”人曰:“魚以江為命,今處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愛魚我愛魚,魚不腐者寡矣!”不聽。未三日,魚皆磷敗以死。鄭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君子曰:“民猶魚也,今之治民者皆鄭人也哉?”【注釋】罟(g):捕魚的網(wǎng)。喁(yng):魚口向上,露出水面。糝(sn)麥而食:喂食飯粒和麥屑。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20、(4分)(1)得魚即生之 (2)鄭人掬而觀之 12.對畫線句意思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4分)A.鄭人開始后悔不應(yīng)該聽取有些人的話B.鄭人才開始后悔沒有聽取那個勸告人的話C.鄭人開始后悔不用或不聽別人的話D.鄭人才悔恨聽有些人的話是錯誤的13.鄭人哪些行為直接導(dǎo)致了“魚皆磷敗以死”的結(jié)局?作者借這則寓言想說的道理是什么?(4分) 11.(1)養(yǎng)活 (2分) (2)仔細看(2分)12.B(4分)13.用水盆養(yǎng)魚,魚生存空間小,又每天玩弄魚 統(tǒng)治者不能口稱愛民,實際將民眾當(dāng)成自己的玩物,隨意摧殘?;颍航y(tǒng)治者應(yīng)該給予民眾合造的生存環(huán)境和治理方式。(4分)【青浦】(四)閱讀下文,完成11-13題(1

21、1分)宣曲任氏之先,為督道倉吏。秦之?dāng)∫?,豪杰皆爭取金玉,而任氏獨窖倉粟。楚漢相距滎陽也,民不得耕種,米石至萬,而豪杰金玉盡歸任氏,任氏以此起富。富人爭奢侈,而任氏折節(jié)為儉,力田畜。田畜人爭取賤賈,任氏獨取貴善。富者數(shù)世。然任公家約:“非田畜所生,不衣食。公事不畢,則身不得飲酒食肉?!币源藶殚偫锫?,故富而主上重之選自史記【注】先:先祖。窖:物品儲存在地洞里。距:通“拒”,指兩軍相持。滎陽:地名,今河南省滎陽市一帶。米石至萬:一石米價達到一萬錢。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1)為督道倉吏( ) (2)不衣食( )12.對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_(3分)A.人們都爭著買便宜的田地和牲畜,只有

22、任氏認為買貴的才是好的。B.人們都爭著買便宜的田地和牲畜,唯獨任氏買價格貴質(zhì)量好的。C.人們都爭著便宜賣掉田地和牲畜,只有任氏將其賣出了高價。D.人們爭著便宜賣掉田地和牲畜,唯獨任氏將其高價買下13.從選文看,“主上重之”的原因是(1)_(2)_ (用自己的話回答)(4分)11.(4分,2+2) (1) 擔(dān)任(做) (2)吃12.(3分)B13.(4分,2+2) (1)任氏有遠見,經(jīng)商理念與眾不同; (2)即使富甲一方,仍生活節(jié)儉; (3)對家人和自已要求嚴格。(任選兩個角度回答,答對一點得2分) 【松江】(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3題(12分)終南之山有棘滿徑,枝柔而刺密。觸之者恒膠結(jié)不

23、可解,不受傷不已。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一人義形于色,蹇裳而入,欲節(jié)節(jié)而斷之。孰知左斷于指,而右曳于臂,下鉤其裙,上牽其袖,憊已甚。君子曰:“斯人之疾惡是矣,疾之而不以其道,茍持斧,求其本而艾之,何棘不去?” 【注釋】膠結(jié):粘住。蹇(qin):撩起。 艾:同“刈”,割。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一人義形于色 形: (2)何棘不去 去: 12.下列對劃線句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這人的疾病是非常嚴重的 B.這人對害人的東西很痛恨C.這人痛恨害人的東西是對的 D.這人的病惡化到如此程度13.斯人在斷棘時“憊已甚”的主觀原因是 (用文中的語言回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

24、道理是 。(5分)11.(2+2分)(1)表露,表現(xiàn);(2)去除,除掉12.C(3 分)13.疾之而不以其道 要用正確的方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2+3分)【徐匯】(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12分)元和十年,(柳宗元)徙柳州刺史。時劉禹錫同謫,得播州,宗元以播非人所居,且禹錫母老,具奏以柳州讓禹錫,而自往播,會大臣亦有為請者,遂改連州。宗元在柳,多惠政,及卒,百姓追慕,立祠享祀,血食至今。 【注釋】柳州:今廣西柳州。播州:今貴州遵義。連州:今廣東連縣。血食:受祭11.解釋加點字。(4分) (1)徙柳州刺史 ( ) (2)及卒( ) 1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25、. 會同大臣一起為劉禹錫求情,于是劉禹錫的貶謫地改為連州。B. 正好有大臣也為劉禹錫求情,于是劉禹錫的貶謫地改為連州。C. 會同大臣一起為柳宗元求情,于是柳宗元的貶謫地改為連州。D. 正好有大臣也為柳宗元求情,于是柳宗元的貶謫地改為連州。13.宗元以柳州讓禹錫的理由是“ ”(2分)14.選文從“為友”、“為官”兩個角度展現(xiàn)了柳宗元 、 的品質(zhì)。(4分)11.(4分)(1)官職調(diào)動 (2)等到時12.(2分)B13.(2分)播非人所居,且禹錫母老14.(4分)舍己為人 盡忠職守【楊浦】(四)閱讀下文,完成11-14題(12分)公輸刻鳳 公輸之刻鳳也,冠距未成,翠羽未樹;見其身者,謂之鹲鵄;見其首者,名曰鴮鸅。皆訾其丑而笑其拙。 及鳳之成,翠冠云聳,朱距電搖,錦身霞散,綺翮焱發(fā)。翙然一翥,翻翔云棟,三日而不集。然后贊其奇,而稱其巧。 (節(jié)選自劉晝劉子知人)注釋公輸:又稱魯班,我國古代著名工匠。 距:禽類附足骨。鹲鵄(mng ch):貓頭鷹一類的鳥。鴮鸅(w zh):即鵜鶘。 訾(z):嘲笑。 錦身霞數(shù):身上錦繡般的羽毛像云霞散開。綺翮(q h):鮮艷的翅膀。焱(yn):火花,火焰。 翙(hu)然:鳥飛聲響的樣子。翥(zh):飛舉。云棟:聳入云天的樓房。11、解釋加點字。(4 分)(1)名曰鵪鶚 名( ) (2)及鳳之成 及(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 分) 翠冠云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