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主要病害及其綜合防治_第1頁
蓮藕主要病害及其綜合防治_第2頁
蓮藕主要病害及其綜合防治_第3頁
蓮藕主要病害及其綜合防治_第4頁
蓮藕主要病害及其綜合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蓮藕主要病害及其綜合防治摘要:在系統(tǒng)調查蓮藕( )主要病害種類及發(fā)生規(guī)律的基礎上,從農業(yè)防治、生態(tài)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機械防治、藥劑防治等多方面綜合提出蓮藕病害治理策略。關鍵詞:蓮藕( );病害;發(fā)生規(guī)律;綜合防治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0439114(11)153078-02 , , , ( , , ,; , , ,): investigated, o which, , , , , . : ; ; 蓮藕是近幾年農業(yè)結構優(yōu)化調整、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的主要水生蔬菜之一,不僅在河灘洼地栽培規(guī)模有所增加,而且大田種植、池藕開發(fā)也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經濟來源。由于蓮藕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效益的提高,

2、導致其周年和連年重茬種植,造成土壤病菌積累嚴重,引起蓮藕病害的發(fā)生呈蔓延趨勢,給蓮藕生產造成了一定的損失。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論述了主要病害的危害特點,并提出一套實用、有效的綜合防治技術。蓮藕主要病害種類及發(fā)生規(guī)律蓮藕腐敗病又名黑根病、藕瘟、枯萎病、腐爛病。主要侵害蓮藕地下莖部,地上部葉片和葉柄也有癥狀。一般月中旬開始發(fā)病,月下旬至月上中旬為發(fā)病盛期,月下旬后病情減輕。月中旬開始,發(fā)病植株可長出新的浮葉和立葉。病株早期葉色較淡,葉緣干枯變褐,似失水狀,向下卷曲,最后整片葉干枯變褐、死亡。癥狀從第一片立葉起逐漸向新葉蔓延。地下莖表面早期無明顯癥狀,僅中心維管束色澤變淡褐色,以后變色部分逐漸擴展蔓延

3、,并可由種藕延及當年新生的地下莖。嚴重時,病莖被害部呈褐色至紫褐色不規(guī)則斑,腐敗不堪食用。發(fā)病嚴重時,全田一片枯黃,似火燒狀,產量降低,蓮藕品質下降。該病可由多種病原真菌侵染引起,主要為尖綠孢菌蓮?;?( ),其次還有串珠鐮孢菌( )、腐皮鐮孢菌 () 、半裸鐮孢菌( )和接骨木鐮孢菌( )。病菌以菌絲體在種藕內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帶病的種藕和病土成為病害主要初侵染源。栽植帶菌種藕,長出的幼苗就成為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又成為田間病害的再次侵染源,其產生的病菌進行多次再侵染,病害得以蔓延。蓮藕尾孢紫褐斑病主要侵害蓮藕立葉。葉斑正面呈紫褐色,背面色稍淡,病斑周緣有的呈明顯或不明顯的角狀突起,

4、以致病斑呈不規(guī)則形,斑面具有明顯或不明顯的同心輪紋,后期斑面出現(xiàn)隱約可見的暗灰色至暗色薄霉層病征(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嚴重時病斑密布并連合成大小不等的淺褐色斑塊,終致葉片變褐干枯。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睡蓮假尾孢菌 ( ) 。病菌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梗隨病殘體遺落在藕塘中存活越冬,或在病株上越年,以分生孢子梗上外生的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依靠風雨傳播,從傷口、孔口或直接侵入致病。雨水頻繁的年份或季節(jié)有利于發(fā)病,偏施氮肥的植株易發(fā)病。蓮藕葉點霉斑枯病主要侵害離水面的立葉。葉面病斑多發(fā)生在葉脈間,圓形、橢圓形至不定形,褐色、灰褐色至灰白色,發(fā)病與健康部位分界明晰或不明晰,斑面密生針頭大的

5、小黑粒病征(病菌分生孢子器),嚴重時病斑常破裂或脫落成葉片穿孔,嚴重的僅殘留主脈,病葉如破傘狀。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喜濕葉點霉菌(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遺落在藕塘中存活越冬,或在病株上越年。以分孢器內生的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依靠風雨傳播侵染致病。多發(fā)生于植株生長中后期,老熟葉片易受害。高溫多雨有利于發(fā)病。蓮藕葉片盤單毛孢斑枯病危害蓮藕立葉。葉斑初為褐色小點,直徑 ,后擴大為不規(guī)則褐斑,邊緣紫褐色,并連合為大小不等的褐色斑塊,有的病部破裂或脫落成葉片穿孔。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殼二孢屬(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孢器隨病殘體遺落在藕塘越冬,或在病株上越冬。以分孢器內生的分生孢子作

6、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借助風雨傳播侵染致病。高溫多雨有利于發(fā)病。蓮藕小菌核葉腐病主要侵染浮貼水面的葉片。葉片病斑近圓形至不定形,黑褐色至黑色,壞死部分易脫落成葉片穿孔,被害浮葉外觀呈破爛狀。后期斑面上或穿孔斑的邊緣,可見蛛絲狀菌絲以及由菌絲糾結而成的白色絨球狀菌絲團(幼嫩菌核)和茶褐色菜子狀菌核(老熟菌核)。菌絲、菌核皆為該病病征。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喜水小菌核菌( )。病菌以菌絲體和菌核隨病殘體遺落在藕塘中越冬。菌核借助灌溉水傳播,飄浮在水中,接觸蓮藕浮葉后萌發(fā)侵入致病。發(fā)病后病部產生的菌絲菌核又不斷進行再侵染而使病害蔓延。該病在氣溫較高的季節(jié)多發(fā)生。蓮藕炭疽病該病自蓮藕第片浮葉即開始零星發(fā)生,

7、隨氣溫逐漸升高和植株生長,則迅速發(fā)生、擴大和蔓延。初在葉片上形成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的病斑,并略凹陷,紅褐色,具輪紋與黑斑病初期癥狀較相近;后期在原發(fā)病部位上產生很多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使感病部位失綠,進而失去光合作用能力。發(fā)病嚴重時,病斑密布葉片,局部或全部枯死。隨病情發(fā)展,擴展到莖上,其病斑多近橢圓形,呈暗褐色,后期亦生許多小黑點,并可使發(fā)病部位以上器官死亡或全株枯死。發(fā)病嚴重田塊后期則無健康葉片。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膠胞炭疽菌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孢盤隨病殘體遺落在藕塘中存活越冬,也可在田間病株上越冬(南方地區(qū),尤其是在海南、廣東和廣西,蓮藕可延至翌春陸續(xù)采挖收獲)。病菌分孢盤上產生的分

8、生孢子借助風雨傳播,進行初侵與再侵。雨水頻繁的年份和季節(jié)有利于發(fā)病,氮肥偏施過施,植株體內游離氨態(tài)氮過多,抗病力降低而易感病。蓮藕病毒病該病在蓮藕全生育期皆可發(fā)生。病株比健株矮,葉柄變細,早發(fā)病的植株矮縮明顯。葉面呈濃綠相間斑駁,葉面局部褪色,葉畸形皺縮,有的葉面包卷不易展開。蓮藕病毒病由黃瓜花葉病毒()侵染所引起。病原病毒潛伏在種藕內,帶毒種藕是該病的主要初侵染來源。田間病害傳播主要通過蚜蟲傳毒。病田中蚜蟲多群集在蓮株葉背或葉柄吸食為害。蚜蟲發(fā)生較多的藕田病株率也較高。防治對策農業(yè)防治以選用抗病蟲品種為重點,通過栽培控制蓮藕病蟲害的發(fā)生。據(jù)研究,應重視如下基本環(huán)節(jié):選擇早熟、高產、抗病品種,

9、如鄂蓮號、鄂蓮號等。從無病藕田選擇形狀整齊、健壯、無損害的蓮藕做種。發(fā)病重的藕田實行輪作,以水旱輪作為主,還可以與不同作物輪作。如與糧食作物或其他水生植物輪作,發(fā)病田塊需隔年后再種植蓮藕。藕塘種藕年,再養(yǎng)魚年,然后再種藕,是較好的輪作方式。施肥以底施腐熟的農家肥為主,每公頃施農家肥 或腐熟人糞尿 、過磷酸鈣 、尿素 、硫酸鉀 ,有條件的增施草木灰 。生態(tài)防治在加強蓮藕正常栽培管理的基礎上,重點做到:力求成片種植,避免春夏茬混栽,減少“橋梁田”。合理密植,確保藕田通風透光。同時,蓮藕開花結果容易消耗養(yǎng)分,影響地下莖產量,應及時摘花,一般 次,連續(xù)進行次。生病期深水灌溉,降低地溫抑制病菌繁殖。留種

10、蓮田每天保持深水浸泡,切勿排干水和冬翻曬垡。徹底清除發(fā)病藕田病株和病殘體,并深埋或集中燒毀。生物防治保護青蛙、燕子、蜻蜓、蜘蛛、異色瓢蟲、黑襟毛瓢蟲、中華草蛉、食蚜盲蝽、蚜繭蜂等天敵,以發(fā)揮自然控制的作用。利用藕田養(yǎng)鴨、養(yǎng)魚控蟲除草,控制蓮藕基部病蟲草的危害。物理防治采用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高壓汞燈、昆蟲性誘劑誘殺害蟲成蟲,一般 設盞燈。同時采取人工捕蟲卵、摘除蟲葉、拔除病株、清潔田園雜草,減少病蟲的中間寄主等措施控制病蟲危害。藥劑防治為了保證蓮藕的無公害生產,要求控制使用化學農藥,在防治技術上應注意:土壤消毒。栽藕前 ,每公頃施 生石灰并耙勻進行藕田消毒,也可以選擇多菌靈、敵克松等廣譜性殺菌劑進行土壤消毒。合理施用磷酸二氫鉀及硼、鋅等微肥,增強蓮藕的抵抗能力。發(fā)病初期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倍稀釋液,或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倍稀釋液,或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倍稀釋液加百菌清倍稀釋液噴霧。加強種植區(qū)病蟲害系統(tǒng)監(jiān)測與田間調查。對達到防治閾值的田塊掌握防治適期,實施藥劑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參考文獻: 張延禮,孫仲炳 蓮藕病蟲害的發(fā)生與防治技術 云南農業(yè),(), 胡務義,張國鳴,方必勝,等 淳安縣蓮藕腐敗病的發(fā)生特點與防治技術初報 中國植保導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