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心臟體外除顫器的應用_第1頁
公共場所心臟體外除顫器的應用_第2頁
公共場所心臟體外除顫器的應用_第3頁
公共場所心臟體外除顫器的應用_第4頁
公共場所心臟體外除顫器的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共場所心臟體外除顫器的應用來源:心臟病學實踐  作者:顏偉 盧才  時間:2006-7-14 15:25:16 一、院外心臟驟停與心臟體外除顫器 心臟驟停(sudden cardic arrest,SCA)是指心臟不期地突然停跳,可發(fā)生于任何人、任何處,隨年齡增長危險增大,是成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美國,35歲以上成人每年SCA發(fā)生率為051。SCA多由致命性心律失常所致,以室顫,無脈室速多見。室顫和無脈室速使心臟無法有效泵血,病人出現(xiàn)脈搏消失,隨后意識喪失,最后呼吸停止,如不及時救治絕大多數(shù)死亡。目前認為,除顫是對此最有效的治療。電擊除顫可

2、中斷紊亂的心室顫動波,使心臟重新恢復正常節(jié)律,是心跳驟停搶救中最關鍵的步驟,被認為是自1960年開展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術以來提高急救存活率最大的進步之一。 電除顫的時機是治療心室顫動的關鍵。院外SCA病人生存率一直較低的原因在于:傳統(tǒng)急救醫(yī)療系統(tǒng)在可接受的8分鐘左右的時間框架內常常不能足夠迅速的提供除顫治療。研究表明,對室顫導致的心臟驟停院外三分鐘內除顫可以使病人生存率達到50,但隨著除顫時間延遲,復蘇搶救成功率則明顯降低:除顫每延遲一分鐘,生存率就會降低大約710,盡管這個數(shù)字也取決于搶救者的CPR質量,12分鐘后,病人的生存率大

3、約僅有5。早期院外心臟驟停發(fā)生時,由醫(yī)院專業(yè)急救人員攜帶笨重的人工除顫儀聞訊趕到現(xiàn)場進行除顫治療,常常導致除顫時間延遲至10分鐘或更長,多為時已晚,錯過了最佳搶救時機,有95的心臟驟停病人最終發(fā)生死亡,且早期的人工除顫器使用者需具有較多專業(yè)知識和訓練,只有能對病人的心跳節(jié)律進行正確分析和識別,使用者才能完成除顫。這種人工除顫器對使用者的專業(yè)知識背景要求較高,故除顫僅屬于急救醫(yī)生和護士等專業(yè)人員工作。 基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加之急救醫(yī)學迫切提高院外心臟驟停病人搶救效率的強烈需求,科學家于20世紀70年代研制出了自動體外除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

4、,并于1979年初應用于臨床。 AED是一種便攜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訓即能熟練使用,專為現(xiàn)場急救設計的除顫設備,其最大特點是無需使用者具備判讀心電圖能力,全由內置電腦分析并確定發(fā)病者是否需要電除顫。AED包括心臟節(jié)律分析系統(tǒng)和電擊咨詢系統(tǒng),AED通過兩個置于胸部的電極片,自動感知心臟節(jié)律,判斷并建議是否需要電擊除顫,并在需要時提示救助者按下shock健除顫。有些型號的全自動體外除顫器不需要操作者按shock鍵,只要接通電源,就能透過電極片自動分析病人的心律,在需要時自動發(fā)放高能量電流到病者心臟,完成除顫。 AED會為使用者提供語音提示和屏幕顯示使操作簡便易行,一些型號甚至通過1-2-3等數(shù)字序

5、號來提示操作者下一步需要的操作,簡單直觀說明整個過程。操作者所作僅僅是發(fā)現(xiàn)和判斷心臟驟停病人發(fā)病,并將兩片電極片正確貼在病人胸部。這些電極起到雙重作用:記錄心電圖并在需要的時候給予電擊。大部分型號的AED具有實時記錄、顯示、回放病人心電圖功能。不適當電擊不會出現(xiàn),因為AFD的除顫允許是基于監(jiān)測到的心電波型,只有當有除顫指征的異常心電波型被監(jiān)測到,AED才發(fā)出除顫信號和準備,但操作者仍要對確保周圍沒有人與患者接觸并成功完成除顫負責。使用后儀器每日自檢,鋰電池可使用5年。 目前多方面研究已充分證實了AED具有高度敏感性、特異性,并巨安全有效。在歐美,推廣應用表明4小時學習演練,一般市民均能完全掌握

6、。AED操作簡單極大降低了需要的訓練程度,擴展了使用者范圍,可被各級救護人員使用。 使用AED有眾多優(yōu)點,包括人員培訓簡單,培訓費用較低,而且使用比傳統(tǒng)除顫器快捷。有研究證明,AED準確率較高,除顫所用時間短,與傳統(tǒng)的除顫器相比,可提高患者存活率。有學者建議,除了在人口稀少及偏遠地區(qū)(SCA發(fā)生率低,急救人員反應時間過長),早期除顫應作為標準EMS(Emergency Service)的急救內容。國際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年會議上,提出了院前心臟驟停求救EMS系統(tǒng)后5分鐘內完成除顫的目標。 除了搶救ACS病人可使用AED外,易發(fā)ACS或有ACS潛在危險的高危病人,可將AED作為一種預

7、防性措施,以便心臟驟停發(fā)生時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除顫治療。 心臟體外除顫器(AED)被認為是近年來除顫技術最重要的進步。從某種意義上講,AED不僅是種急救設備,更代表一種急救觀念,一種由現(xiàn)場目擊者率先介入進行有效施救的觀念。二、公共場所心臟體外除顫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AED的使用方法 根據國際心肺復蘇指南2000,AED操作方法簡述如下:首先確保心臟驟停病人及急救者周圍環(huán)境安全。大部分情況下,心臟驟停復蘇時常需2名或更多的急救人員,如果兩人在場,急救人員應立即聯(lián)合實施CPR和AED。一個啟動EMS系統(tǒng)并迅速取來AED,另一個到達病人身邊,確認病人心跳停止后,馬上進行CPR。一旦除顫器

8、到位,馬上連接。一般將患者仰臥,AED放在患者耳旁,一般在患者左側進行除顫操作,這樣方便安放電極,同時可另有人在右側實施CPR: 步驟1:打開電源開關(power on the AED)。方法是按下電源開關或掀開顯示器的蓋子,儀器會發(fā)出語音提示,指導操作者繼續(xù)進行以下步驟。 步驟2:貼上電極片,插人導線(attach electrode pads)。迅速將電極片貼在患者胸部。右側位置為右鎖骨下胸骨右緣處,左側位置為左乳頭外側,上緣距左腋窩下約7cm左右處。通常電極包或除顫器的外部標有電極位置示意圖。如果病人汗較多需擦干胸部,若電極放置位置有很多胸毛,亦需剪掉,故一把鋒利的剃刀常需要與AED一起

9、配備。在粘貼電極片前停止CPR。 步驟3:分析心律(analyze the rhythm)。急救人員與旁觀者確保不與患者接觸,避免影響儀器分析心律。心電圖分析是自動的,但某些舊型號機器可能需要通過“analyse”按鈕啟動。心律分析需要515秒。如果患者發(fā)生室顫,儀器會通過聲音報警或圖形報警提示。 步驟4:電擊除顫(clear the victim and press the shock button)。如果病人有除顫指征,電容器會自動充電,并有聲音和指示燈提示,一旦按鈕變亮機器提示除顫準備完畢,此時大喊“請讓開,請躲開”,在確保沒有任何人與病人接觸的情況下按下shock按鈕除顫。電擊時,患者

10、會出現(xiàn)突然抽搐。 第一次電擊后,AED會再次自動分析病人心律,若室顫仍持續(xù),以上過程將重復進行,直至達到一個除顫操作循環(huán)最大次數(shù)3次。每組進行三次程序性電擊除顫是按照目前心肺復蘇指南預設的,目的是盡快判別,并治療致死性心律失常。在三次電擊過程中,不要檢查脈搏或其他循環(huán)恢復的征象,不要重新開始CPR,因為這將干擾機器對病人心電波型的分析和電擊,快速連續(xù)電擊可部分減少胸部阻抗,提高除顫效果。許多機器有運動傳感器,會檢測救援者的任何干擾并建議在除顫間隙不要有任何接觸。 如果循環(huán)恢復,檢查呼吸情況:如無自主呼吸,立即給予人工通氣,繼續(xù)支持病人,1012次分;若有呼吸,將患者置于恢復體位,密切觀察患者的

11、呼吸和循環(huán)體征,同時除顫器應仍連接在患者身上連續(xù)監(jiān)測。如再出現(xiàn)室顫,AED儀會發(fā)出提示并自動充電,再行電除顫。每分鐘對病人檢查一次,確保病人循環(huán)跡象仍然存在。 如果1組3次除顫后沒有發(fā)現(xiàn)脈搏和其他循環(huán)恢復的跡象,機器將提示進行。心肺復蘇一段時間(通常是1分鐘),將由機器計時,此后,AED將會提示救援者停止,勿與病人身體直接接觸,再次開始自動或由搶救者操作重新分析病人節(jié)律,這依賴于機器自身特性和設定。若心律仍為室顫,則再行1組3次的電除顫,然后再行1分鐘的CPR,直至儀器出現(xiàn)“無除顫指征”信息或行高級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如果AED儀提

12、示“無除顫指征”信息,檢查患者的循環(huán)體征,如仍未恢復,繼續(xù)行CPR。3個“無除顫指征”信息提示成功除顫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行12分鐘的CPR后,需再次行心律分析。心律分析時,停止CPR。 使用AED時要注意CPR和AED聯(lián)合應用。AED僅對室顫無脈性室速有效,對非室顫非無脈性室速是無價值的。在中止室顫無脈性室速后,AED就基本沒作用了,雖然最新的趨勢是AED將擁有越來越多的功能,如持續(xù)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等。因此,AED使用者還必須學習病情評估(包括心臟驟停)和CPR術,掌握包括啟動EMS,實施CPR和AED除顫等完整的生存鏈急救程序。 (二)公共場所使用AED的注意事項 1所有可移除

13、的金屬物體,如表鏈、徽章等應該從病人前胸去除。不能拿掉的如身上佩戴的珠寶飾物等應該從前胸移開,確保胸前沒有異物,以免影響電擊,使除顫能量減弱或散失。 2需解開或剪開衣物,使病人前胸部完全暴露。盡管在電極接觸部位可能會引起微小的皮膚灼傷,但對于獲得的治療完全值得。 3若胸部有藥物貼片或埋植有起搏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ICDs),則電極片須貼在遠離上述物體至少25cm處。 4除顫電擊時氧氣瓶應該關掉或移開。 5檢查環(huán)境,杜絕任何水或金屬物體將病人與搶救者或旁觀者連接,確保周圍無汽油或天然氣等可燃性液體及氣體。  &#

14、160; 68歲以下或體重小于25kg的兒童,需要特殊兒童用除顫器。 7分析心律時,不可晃動病人,若在行駛的車上,AED無法分析心律,須先將車停穩(wěn)再使用。三、公眾電除顫(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program,PAD) 公眾電除顫項目是指推廣在公共場所安置AED并鼓勵普通大眾等非專業(yè)急救人員接受培訓從而成為能隨時使用AED的現(xiàn)場急救者的AED普及教育活動。 心臟驟停出現(xiàn)室顫或無脈性室速后90秒內除顫最佳,任何延遲都將是不利的。大多數(shù)情況下,心臟驟停發(fā)生在院外,公共場所,據AHA統(tǒng)計,美國每年約有35萬成人死于心臟驟停,其中的23發(fā)生在院外。院外心臟驟?,F(xiàn)場發(fā)現(xiàn)

15、者往往是普通群眾,而非醫(yī)務人員,故通過開展公共除顫項目,使普通百姓掌握AED使用方法及CPR要領,能最大限度縮短院外心臟驟停病人的除顫延遲時間,是提高院外ACS病人搶救效率的最佳方法。 公眾除顫計劃的提出和開展被認為是急救醫(yī)學領域最成功最有效的進步。心臟性猝死一旦發(fā)生,如何采取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進行搶救,對無論是醫(yī)護人員,還是現(xiàn)場目擊者都十分重要。PAD讓公眾認同,任何人發(fā)生心臟驟停時AED的使用是方便且有效的。在面對ACS病人時,每個人都有搶救的責任和義務,都應當成為現(xiàn)場急救者,任何經受過簡單培訓的普通大眾通過AED都有可能使ACS病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AHA是PAD項目最早提出者和推廣者

16、,為了促進公眾電除顫項目開展,AHA在20世紀90年代初組建了“AHA早期除顫項目組”,并于1994和1997年召開了2次以PAD為主題的大會,提出“AED是開展快速除顫最有前景的措施”、“在社區(qū)應配備AED并開展AED培訓”等建議案。在AHA等組織的倡導下,美國于1995年開始開展公眾電除顫計劃,以期提高院外SCA病人的生存率。AHA一直強調通過有計劃的組織、規(guī)劃、和訓練來實現(xiàn)這個項目的最大功效。 為了滿足公眾社區(qū)除顫計劃,AHA在全美國3000多個社區(qū)訓練中心(community Training Centers,CTCs),均開展了AED培訓課程Heartsaver AED for La

17、y Rescuers and First Responders,這是一個354小時的培訓,任何單位或個人均可參加,目的是通過此培訓課使非傳統(tǒng)現(xiàn)場救援者如警察、消防隊員、保安、航空公司職員、公眾群眾等掌握基本的CPR技能和使用AED。整個訓練過程內容是通過啟發(fā)性錄像,觀摩演示、現(xiàn)場模擬實踐,評測等使受訓者達到能夠正確使用AED和CPR技能。每個完成培訓課的受訓者,都要進行一項包括20道多選題的筆答試卷取得至少85分或更高的分數(shù),并成功完成一項技能評測。技能評測包括兩個核心部分:AED的正確使用和CPR技術。所有成功通過測評的學生將收到AHA的Heartsaver AED培訓課合格證,上面注明2年

18、后需更新的日期。AHA規(guī)定鞏固培訓至少每兩年一次,多多益善,但要遵守當?shù)氐恼吆鸵?guī)定。AHA建議所有AED潛在的可能使用者對AED和CPR技能應經常復習,這將有助于強化技能。    美國各州均制定了PAD項目的立法和法規(guī),如作為聯(lián)邦公共健康促進法2000組成部分的(The Cardiac Arrest Survival Act和the Rural Access to Emergency Devices Act,所有州均通過了Good Samaritan laws,對PAD項目的開展一方面提供法律依據,另一方面起到向國民普及認知作用。目前AHA等機構正在制定更為科學

19、可行的聲明以便使PAD項目關鍵的立法成分及履行策略更加完備可行。 國際復蘇聯(lián)合會(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f Resuscitation,ILCOR)及歐洲復蘇學會對PAD項目開展也非常重視,分別在1997年和1998年的建議報告中指出早期除顫的重要性,支持在社區(qū)公共場所廣泛配置AED,開展AED的使用培訓,發(fā)展社區(qū)早期除顫項目。國際復蘇聯(lián)合會認同這樣一個觀點,在許多情況下非醫(yī)學專業(yè)人員被鼓勵和允許使用除顫器。他們認為:“AED是實現(xiàn)迅速除顫最為理想的方法,對公眾而言,AED易于培訓和使用?!?2000年以后ILCOR更是積極提倡推進公共除顫計劃的實施

20、。 美國積極推薦在大型購物公司、健身房、娛樂場所、學校、機場、車站、社區(qū)、大工廠、公司等地方配置AED,并要求急救隊員、消防員、警察等職業(yè)能使用自動式體外除顫器,尤其是巡邏車、救護車和消防車等,因經常巡回,能夠及時到達現(xiàn)場。 在英國,政府在1999年制定了在大型購物商場、機場、火車站,娛樂場所提供安置AED的政策,以促進公共除顫規(guī)劃的實行。英國心臟病協(xié)會積極支持公共除顫計劃的開展,為普及公民公共除顫計劃提供了眾多的除顫器進行訓練。 在公共場所安裝AED,由受過培訓的普通群眾等非專業(yè)醫(yī)療人員使用,這是提高院前心臟驟停復蘇成功率的關鍵。實踐證明,由受過培訓的非專業(yè)人員操作AED是安全有效的。 AE

21、D的出現(xiàn)及公共除顫行動的開展(PAD)確實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有研究報道,實施公眾除顫(PAD)計劃后,由室顫和無脈性室速導致的心臟驟?;颊叩拇婊盥士蛇_到49,這是以往最有效EMS系統(tǒng)救治存活率的2倍。在現(xiàn)場通過AED提供迅速除顫治療能夠提高室顫致心臟暫停病人的生存率。在一些AED項目開展較好能在病人出現(xiàn)癥狀3分鐘內提供迅速AED除顫和CPR的地方,有報道室顫導致的ACS病人的生存率可達74。而目前在未開展AED項目不能提供迅速CPR和除顫治療的地方,所有室顫導致的SCA病人的生存率僅僅5。 美國PAD項目開展早期即取得了好的效果。AED在很多公共場所包括娛樂場、飛機或飛機場的有效使用,提

22、高了成人室速的生存率,顯示了其具有可能的增加心臟驟停病人生存率作用,在芝加哥俄亥俄機場,一些心臟驟停的乘客由于及時得到了機場人員使用就地配置的AED除顫治療,生命得以保存。在拉斯維加斯,娛樂場所的安全人員使用配置的AED對105個心臟驟停出現(xiàn)室顫的病人進行除顫治療和復蘇,結果其中的56名(53)痊愈出院。通過娛樂場中閉路電視監(jiān)視系統(tǒng)使工作人員能夠迅速發(fā)現(xiàn)潛在病人,其中74在3分鐘內得到除顫治療的病人最后得以生存。美國航空公司機組人員成功的對所有室顫病人應用AED進行了除顫治療,結果其中的40最后安全出院。AHA和歐洲均提倡在學校等公共場所安置AED,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各種研究都肯定了由院

23、前急救人員實施早期除顫的應用價值。AED的優(yōu)越性已被廣泛接受。    AED的廣泛利用,徹底改革了院前ACS病人的搶救方式,促進了公眾對CPR急救訓練的重視,提高了公共的急救意識,成為促進學校、工廠、社區(qū)醫(yī)學緊急意外反應計劃發(fā)展的“Trojan horse”。如果把自動體外除顫 (AED)也作為一項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技術,那么BLS就包括生存鏈前三個環(huán)節(jié):早期到達現(xiàn)場,早期CPR,早期電除顫。AED作為新的復蘇觀念和技術,擴大了除顫器使用者范圍,縮短了心跳停止至除顫所需要的時間,并使電除顫真正成為BLS的一項內容。PAD公

24、共除顫項目的開展實施成為心肺復蘇救治領域新的里程碑。四、公共場所心臟體外除顫器應用的循證醫(yī)學研究 歐洲和美國先后進行了多項中小型研究,來證實PAD項目實施對提高心臟驟停病人生存率的影啊,大部分研究表明AED的社區(qū)使用對提高心臟驟停病人生存率有一定影響,盡早的除顫治療可以提高生存率。 舊試驗多是回顧性分析,或注冊研究,或規(guī)模較小,為此,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院、AHA等機構于2000年7月至2003年9月聯(lián)合進行了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Trial,結果發(fā)表在2004年新英格蘭雜志上。該研究是前瞻性,多中心隨機試驗,目的是驗證由受過訓練的現(xiàn)場目擊者應用AED進行除

25、顫治療是否會增加院外SCA病人的生存率,PATD項目對SCA病人生存率的影響是否確實。 這項研究在美國和加拿大的24個城市進行,是以隨機指定社區(qū)為研究基礎的大型臨床實驗。研究人員招募了約2萬名志愿者,使所有人掌握CPR技術,并教會當?shù)嘏鋫銩ED的一半人使用AED。按現(xiàn)場搶救者所在地是否配備AED,病人隨機分為CPR ONLY和CRP-PLUS-AED組,在其后的2年中,這些志愿者對當?shù)仉S機發(fā)生的235例ACS病人進行了心肺復蘇。接受心肺復蘇加AED培訓的志愿者對128例心跳驟停者進行了復蘇,其中30例生存到出院,僅接受心肺復蘇培訓的志愿者對107例心跳驟停者進行了復蘇,其中15例生存至出院。結

26、果表明,經由訓練過的現(xiàn)場急救者使用AED早期除顫搶救組ACS病人入院率和出院生存率均高于未使用AED組,即現(xiàn)場急救者使用AED可以提高ACS病人生存率,該研究還表明,訓練過的業(yè)余急救者可安全有效的使用AED。試驗結果支持AHA關于由現(xiàn)場目擊者使用AED對院外ACS病人進行復蘇搶救的PAD活動。研究表明業(yè)余救援者有計劃的訓練、CPR實踐,及AED的使用將會使院外ACS病人獲益。早期識別,早期CPR,早期除顫的共同作用結果將會使院外SCA病人的生存率得到提高。作者強調,根據PAD試驗結果,如果在全美廣泛開展PAD項目,每年將會有20004000個額外的生命得到挽救。該研究結果令人鼓舞,研究人員們期

27、待這將促使政府在公共場所配備更多的AED除顫器,并培訓更多的志愿者。 一些研究表明在大部分機構的早期除顫項目中,由BLS急救人員或現(xiàn)場目擊者來實施AED,患者存活率可顯著增加。部分情況下,早期電除顫的益處并不明顯,這通常指EMS體系反應足夠迅速的區(qū)域,此外,如果生存鏈中存在有薄弱環(huán)節(jié),如未充分進行CPR或救治延遲,生存率的提高也不明顯。心跳停止至電除顫的間隔時間過長,CPR搶救實施比例低,患者的存活率也會降低。上述各研究提示,生存鏈的其它環(huán)節(jié)必須非常有效,否則普及AED后救治效果的改善并不明顯。已公布的早期除顫指南中強調可能改善患者預后的各項措施,尤其是生存鏈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必須全部重視。五、心臟

28、體外除顫器應用指南 1992年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AHA指南即已確定包括AED的早期除顫治療是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率關鍵治療部分,其中有關AED的使用建議如下: 1保證經過適當訓練的人可隨時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 2所有急救人員都應該配備和訓練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 3人口聚集的地方(多于10000人)應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    4在一些必要的地方,必須立法使急救人員可以使用除顫器。 并提出“生存鏈”的概念:早期識別、求救;早期CPR;早期電除顫;早期ACLS。將使用AED作為其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這四部分環(huán)環(huán)相扣,任何一環(huán)的削弱或缺失都會帶來生存機會的喪失。心臟驟停獲得最高

29、的存活得益于發(fā)病后盡快進行生存鏈操作。 ILCOR(1997年)和歐洲復蘇學會(1998年)的建議報告均指出早期除顫的重要性。建議在指定地點安裝AED,由受過培訓的非專業(yè)人員使用,這是提高院前SCA病人夏蘇成功率的關鍵。 2000年8月15日,AHA與ILCOR在循環(huán)雜志頒布了心肺復蘇(CPR)與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新指南對AHA的ECC1992年的指南進行了關鍵內容的修改。新指南強調了早期除顫,以及自動體外除顫(AED)在心臟驟停中的實際應用。指南包括CPR、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和對急救人員的指導等多項內容。指南充分肯定AED的實用性,有關AED的主要內容: (1)院前早期除顫(求

30、救EMS后5分鐘內完成電除顫)。 (2)參加急救人員應有計劃接受急救培訓,并有責任實施CPR,在有除顫器情況下,有權行電除顫治療。 (3)院內除顫:早期除顫的能力被認為,在醫(yī)院各科室及門診都裝備有除顫器,所有醫(yī)務人員都受過急救技術培訓?,F(xiàn)場急救人員行早期電除顫的目標是,在醫(yī)院任何地方或救護車內發(fā)生的心臟驟停,從發(fā)病至電除顫的時間限在3分鐘內。院內復蘇反應時間必須經糾正后記錄的除顫時間才被認為是可靠的。 (4)普及公眾除顫(PAD)的依據:心臟驟停發(fā)生頻率是以5年內可使用1次AED為合理依據預計心臟驟停發(fā)生率為1人次(1000人·年)。EMS急救人員在接到求救后5分鐘內到達現(xiàn)場并行電除

31、顫很難保證,如果在社區(qū)培訓非專業(yè)人員,并配備一定的設備,則可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經培訓的人員可具備以下能力:擔任社區(qū)的現(xiàn)場救助人員;能夠判斷是否發(fā)生心跳驟停;盡快求助EMS系統(tǒng)(如急救電話);實施心肺復蘇(CPR);安全地連接和實施AED。有責任開展BLS救助人員有:警察、消防隊員、保安人員、運動員領隊、船員以及客機乘務人員(稱為第一級救助人員),他們應該接受CPR和使用AED的培訓;第二級救助人員是在工作現(xiàn)場或公共場所的公眾,應學習掌握這2項技術;第三級救助人員(高危人群的家人或朋友)也應學習掌握這2項技術。后兩級救助人員掌握救生技術不作為責任要求。 心臟驟停時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顫動,而終止

32、室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電除顫,成功除顫的機會轉瞬即逝,不進行除顫數(shù)分鐘后就可能轉為心臟停搏。如果能在發(fā)生心臟驟停后610分鐘內行電除顫,許多成人患者可無神經系統(tǒng)損害,若同時進行CPR,復蘇成功率更高。及時的CPR雖可以維持腦和心臟功能,可延長室顫持續(xù)時間,但CPR卻不名將室顫轉為正常心律。所以除顫的時機是治療室顫的關鍵,每延遲除顫1分鐘,復蘇成工率下降710。 (5)成功電除顫取決于從室顫發(fā)生到行首次電除顫治療的時間。除時間因素,仍需選擇適當?shù)哪芰?。傳統(tǒng)推薦首次單相波除顫能量為200J,第二次和第三次除顫能量可仍是200J或者提高到360J,經過3次連續(xù)除顫后即可達到99的除顫成功率。經胸行心房

33、顫動電轉復時,應用低能量(120J)、直線形、首次脈沖雙相波效果優(yōu)于200J單相波。 ILCOR2004年發(fā)布了最新的關于心臟驟停和心肺復蘇病人資料報告規(guī)范GUIDE-LINE以求將所有心臟驟停和心肺復蘇病人資料規(guī)范化,以利于科學研究。 兒童自動除顫器使用指南:2003年國際復蘇聯(lián)合會在Circulation雜志發(fā)布了兒童AED使用指南,更新了心肺復蘇(CPR)與心血管急救(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ECC)指南2000年相關內容?;谧钚伦C據,ILCOR作出下面的推薦: AED可以用在18歲的無循環(huán)征象的兒童身上。理論上應該采用適于兒童劑量的電能。所使用的A

34、EDS應采用對兒童可能出現(xiàn)的可電擊心律具有高度特異性的心律監(jiān)測分析系統(tǒng),不推薦對無除顫指征的心律進行除顫(CLASSb)。 此外,目前沒有充分的證據贊同或反對AED在小于1歲的嬰兒中使用。 當單一的救援者面對無循環(huán)征象的發(fā)病兒童時,工作組建議采取任何行動包括啟動EMS或使用AED前首先進行1分鐘的CPR。 對已證實的室顫或無脈搏的室速推薦除顫(CLASS)。六、PAD的具體實施 公眾除顫項目的具體實施程序包括:準備和計劃;建立訓練計劃;質量改進和重點事件匯報的臨床后監(jiān)測。詳細內容及注意事項如下: (一)AED的獲取與醫(yī)療人員的參與 社區(qū)或公共場所準備安置AED,必須得到當?shù)匦l(wèi)生行政部門批準和醫(yī)

35、療部門的審核監(jiān)督,并有醫(yī)療人員的參與監(jiān)管。美國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規(guī)定:必須有醫(yī)師的處方,公眾才可以購買AED。醫(yī)師同樣可以領導或提供醫(yī)學知識和經驗來確保安全的開展AED項目。其他醫(yī)學專業(yè)人士,例如職業(yè)健康護士也可以提供醫(yī)學監(jiān)督和管理。醫(yī)療人員的參與與監(jiān)管是開展AED項目必須的,也是AED項目質量水平的保證。 (二)與當?shù)谽MS的合作 每一社區(qū)的EMS最終都要為社區(qū)中的醫(yī)療急救事件負責。為了確保有效性,PAD項目應該與EMS系統(tǒng)密切合作,包括PAD項目的設計、AED的安置、事件隨訪等。把AED項目通知當?shù)氐腅MS系統(tǒng)是貫徹執(zhí)行AED項目的一項關鍵步

36、驟。美國許多州規(guī)定AED項目要與當?shù)谽MS合作并在任何一次使用AED后提供隨訪資料給EMS,這是重要的責任。 (三)AED的放置和保持 AED的合理放置非常重要,公共場所AED正確合理的位置關系到現(xiàn)場急救者能否迅速完成早期電除顫,能明顯影響院外心臟驟停病人搶救的成功率。每一分鐘的除顫延遲會使病人的生存率降低大約10,故時間就是生命,有效的PAD項目應該能實現(xiàn)3分鐘的反應時間:從病人發(fā)病虛脫到現(xiàn)場急救者攜帶AED到達開始除顫治療,3分鐘的反應時間作為指南幫助決定什么地方及需要放置多少AED。在某一地點安置AED的依據包括:發(fā)病率:基于回顧性資料,確定以心臟驟停發(fā)病率高的場所作為AED放置地點,每

37、年1000個社區(qū)居民有大于1個居民發(fā)生心跳停止的比率即可考慮設置AED。求救EMS后,急救人員5分鐘內無法到達現(xiàn)場進行搶救,即考慮設置AED。社區(qū)內有經過急救訓練的非專業(yè)救護人員,可在5分鐘內趕到急救現(xiàn)場啟動EMS服務系統(tǒng),有施予CPR及使用AED的能力,即可考慮設置PAD。有研究強烈建議在高發(fā)病風險人群常出入的場所、及健身房,體育館等易發(fā)病的活動場所,均需有效的安置使用AED。AED放置及保養(yǎng)注意事項:易于發(fā)現(xiàn),沒有阻擋物,附近有電話。經常檢查,確保電池有效,功能正常,各部分配件齊全。 (四)培訓急救者 1急救人員組成 參與PAD的快速反應人員可分為以下三級(類):第一級救助人員常指警察、消

38、防隊員、保安人員、運動員領隊、船員以及客機乘務人員等作為現(xiàn)場急救者幾率很高的人群,他們應該接受CPR和AED培訓,他們有職責對急性事件做出反應,并開展BLS救助;第二級救助人員指在工作現(xiàn)場或公共場所的公眾,位置決定了他們可能是首先使用AED的人。他們應學習掌握AED和CPR技術,可有效縮短社區(qū)或工作場所發(fā)生心臟驟停后的除顫時間,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第三級救助人員常指高危人群的家人或朋友,他們參加AED早期除顫培訓,以便家人或朋友發(fā)生心臟驟停時能夠使用AED和CPR進行搶救。根據指南規(guī)定,后兩級救助人員掌握救生技術可不作為責任要求。 2培訓重要性PAD項目強調對業(yè)余救援者進行一定培訓的必要性。因為雖然AED能夠自動分析發(fā)病者的心臟電活動并決定是否需要電擊除顫,但還需要有更多的技能來確保AED能夠被最有效的使用,確保使用者和搶救者及旁觀者的安全性。培訓能夠促進AED的正確使用以確保給予病人最大的利益和最高的生存機會。培訓會讓使用者掌握:如何快速識別心臟驟停和腦卒中的征象,怎樣快速啟動EMS(emer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