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流水湯_外臺卷十七引_小品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流水湯_外臺卷十七引_小品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11.原方91.1.組成: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91.2.功效:虛煩不得眠。91.3.來源:外臺卷十七引小品方。91.4.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92.相似度67%:千金消暑丸92.1.組成:半夏(醋炙)4兩,茯苓2兩,甘草2兩。92.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92.3.加:甘草92.4.減:粳米92.5.功效:中暑昏悶不醒,并伏暑停食,嘔吐瀉利。92.6.來源:衛(wèi)生鴻寶卷一。93.相似度67%:白術丸93.1.組成:白術、茯苓、半夏各等分
2、。93.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93.3.加:白術93.4.減:粳米93.5.功效:咳嗽體重,嗜臥脈緩。93.6.來源:濟陽綱目卷二十八。104.相似度67%:白丸子104.1.組成:半夏(醋煮干)10錢,茯苓10錢。104.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04.3.減:粳米104.4.功效:產后腹中有塊,上沖欲吐者。104.5.來源:產科發(fā)蒙卷四。105.相似度67%:怔忡飲105.1.組成:半夏、茯苓、人參各等分。105.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05.3.加:人參105.4.減:粳米105.5.功效
3、:心懼怯,如人欲捕之狀。105.6.來源:仙拈集卷二。106.相似度67%:小半夏加茯苓湯106.1.組成:半夏1升,生姜半斤,茯苓3兩(一法4兩)。106.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06.3.加:生姜106.4.減:粳米116.5.功效: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痰飲多汗,小便不利。116.6.來源:金匱卷中。117.相似度67%:消毒黃龍丸117.1.組成:半夏半斤,茯苓2兩,甘草(生)2兩。117.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17.3.加:甘草117.4.減:粳米117.5.功效:中暍煩躁,汗出身熱,頭疼,痰逆惡心,口
4、燥多渴,胸膈不利,飲食減,昏困嗜臥;又暑毒熱氣內伏,久久不已,變成痎瘧、黃疸,減食,日漸羸瘦。117.6.來源:雞峰卷五。118.相似度67%:半夏茯苓湯118.1.組成:半夏3兩(洗),秫米1斗,茯苓4兩。118.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18.3.加:秫米118.4.減:粳米118.5.功效:大病愈后,虛煩不得眠,腹中疼痛,懊憹。118.6.來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見外臺卷二。119.相似度67%:茯苓丸129.1.組成:豬苓2兩,茯苓半兩,半夏半兩。129.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29.3.加:豬苓129.4.減:粳米12
5、9.5.功效:男子小便白濁,漸成淋瀝,或痛或不痛,日久覺瘠瘦,四肢乏力,不思飲食。129.6.來源:普濟方卷三十三引衛(wèi)生家寶。1210.相似度67%:大半夏湯1210.1.組成:半夏2錢,茯苓2錢,生姜2錢。1210.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210.3.加:生姜1210.4.減:粳米1210.5.功效:傷寒痰證。1210.6.來源:醫(yī)統(tǒng)卷十四。1211.相似度67%:苓夏補中湯1211.1.組成:補中益氣湯,茯苓、半夏。1211.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211.3.加:補中益氣湯1211.4.減:粳米1311.5.功效:中虛挾
6、飲,胸膨噯氣。1311.6.來源:醫(yī)級卷八。1312.相似度67%:蓮肉膏1312.1.組成:蓮肉、粳米(各炒)4兩,茯苓2兩。1312.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312.3.加:蓮肉1312.4.減:半夏1312.5.功效:病后胃弱,不能飲食。1312.6.來源:醫(yī)學入門卷三。1313.相似度50%:赤丸1313.1.組成:茯苓4兩,半夏4兩(洗,1方用桂),烏頭2兩(炮),細辛1兩。1313.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313.3.加:烏頭、細辛1313.4.減:粳米1313.5.功效:寒氣厥逆。1313.6.來源:金匱卷上。1
7、314.相似度50%:蒼半苓陳湯1314.1.組成:蒼術、半夏、茯苓、陳皮。1414.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414.3.加:蒼術、陳皮1414.4.減:粳米1414.5.功效:停飲,時吐酸水,非關食滯者。1414.6.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六。1415.相似度50%:參甘苓夏湯1415.1.組成:人參3錢,茯苓3錢,半夏3錢,甘草2錢。1415.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415.3.加:人參、甘草1415.4.減:粳米1415.5.功效:痘抱鼻環(huán)唇者。1415.6.來源:醫(yī)學金針卷八。1416.相似度50%:半夏竹茹湯1416
8、.1.組成:半夏、竹茹、茯苓、伏龍肝各四錢。1416.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416.3.加:竹茹、伏龍肝1416.4.減:粳米1416.5.功效:產后嘔吐。1516.6.來源:產科發(fā)蒙卷四。1517.相似度50%:半夏湯1517.1.組成:半夏1升(洗),生姜5兩,茯苓4兩,厚樸4兩。1517.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517.3.加:生姜、厚樸1517.4.減:粳米1517.5.功效:婦人胸滿,心下堅,咽中貼貼如有炙腐,咽之不下,吐之不出。1517.6.來源:千金翼卷五。1518.相似度50%:半夏茯苓湯加丁香湯1518.1
9、.組成:半夏3錢,茯苓2錢,丁香1錢,生姜3錢。1518.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518.3.加:丁香、生姜1518.4.減:粳米1518.5.功效:伏飲虛者。1518.6.來源:金鑒卷四十一。1519.相似度50%:半夏茯苓陳皮湯1519.1.組成:半夏(泡)1錢半,茯苓1錢半,陳皮(去白)1錢半,生姜1錢半。1519.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619.3.加:陳皮、生姜1619.4.減:粳米1619.5.來源:濟陽綱目卷十八。1620.相似度50%:白術散1620.1.組成:白術、茯苓、半夏(洗)、黃芩各等分。1620.2.
10、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620.3.加:白術、黃芩1620.4.減:粳米1620.5.功效:夏暑大熱,或醉飲冷,痰濕不止,膈不利。1620.6.來源:保命集卷下。1621.相似度50%:半夏湯1621.1.組成:半夏1升,生姜1斤,茯苓5兩,桂心5兩。1621.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621.3.加:生姜、桂心1621.4.減:粳米1621.5.功效:逆氣,心中煩悶,氣滿嘔吐,氣上。1621.6.來源:千金卷十六。1622.相似度50%:茯苓半夏湯1722.1.組成:茯苓4兩,半夏2錢半(湯洗7遍),旋覆花3錢,甘遂(銼末,炒)1
11、錢。1722.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722.3.加:旋覆花、甘遂1722.4.減:粳米1722.5.功效:酒疸。心下懊痛,足膝胚滿,小便黃,面發(fā)赤斑,由大醉當風入水,濕加于熱,內蒸脾氣。1722.6.來源:全生指迷方卷三。1723.相似度50%:白龍丸1723.1.組成:半夏、滑石、茯苓、白礬(枯)各等分。1723.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723.3.加:滑石、白礬1723.4.減:粳米1723.5.功效:酒積有痰。1723.6.來源:醫(yī)學綱目卷二十六引丹溪方。1724.相似度50%:虎翼飲1724.1.組成:半夏8錢,茯苓
12、4錢,青皮1錢,生姜1錢半。1724.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724.3.加:青皮、生姜1824.4.減:粳米1824.5.功效:妊娠心下逼而嘔吐者。1824.6.來源:產論卷一。1825.相似度50%:指迷茯苓丸1825.1.組成:半夏二兩(60克)、茯苓一兩(30克)、枳殼半兩(15克)、風化樸硝三錢(9克)。1825.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825.3.加:枳殼、風化樸硝1825.4.減:粳米1825.5.功效:燥濕行氣,軟堅消痰。主治兩臂疼痛,或四肢浮腫,或咳嗽痰多,胸脘滿悶,或產后發(fā)喘,苔白膩,脈弦滑。1825.6.
13、來源:證治準繩1826.相似度50%:化痰桔梗丸1826.1.組成:桔梗2兩,半夏(凈洗去滑)4兩,茯苓4兩,干姜半兩。1826.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826.3.加:桔梗、干姜1826.4.減:粳米1826.5.來源:元和紀用經。1827.相似度50%:四七湯1927.1.組成:人參2兩,茯苓2兩,半夏2兩(生),厚樸(姜汁制)3兩。1927.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927.3.加:人參、厚樸1927.4.減:粳米1927.5.功效:七種氣。1927.6.來源:百一卷四。1928.相似度50%:溫中化痰湯1928.1.組成
14、:半夏、陳皮、茯苓、干姜。1928.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928.3.加:陳皮、干姜1928.4.減:粳米1928.5.功效:胸膈寒痰不快。1928.6.來源:李氏醫(yī)鑒卷二。1929.相似度50%:溫中止吐湯1929.1.組成:白豆蔻1錢,茯苓1錢,半夏5分,生姜5片。1929.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929.3.加:白豆蔻、生姜1929.4.減:粳米2029.5.功效:寒吐。小兒面色青白,糞青多沫,手足指冷,因寒而(口見)乳者。2029.6.來源:明醫(yī)指掌卷十。2030.相似度50%:旋覆半夏湯2030.1.組成:旋覆花、
15、半夏、茯苓、青皮。2030.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2030.3.加:旋覆花、青皮2030.4.減:粳米2030.5.功效:痰飲在胸膈嘔不止,心下痞硬者。2030.6.來源:產科發(fā)蒙卷二。2031.相似度50%:治痰茯苓丸2031.1.組成:茯苓1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半夏2兩,風化樸消1分。2031.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2031.3.加:枳殼、風化樸消2031.4.減:粳米2031.5.功效:痰濁內阻,手臂痠痛或抽掣,不能舉物,肢體麻木,眩暈,梅核氣,癔病,及婦人產后發(fā)喘,四肢浮腫。2031.6.來源:百一卷五引全生指
16、迷方。2032.相似度50%:竹茹湯2032.1.組成:青竹茹彈子大,半夏3個(湯泡7次),粳米40粒,干葛。2132.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2132.3.加:青竹茹、干葛2132.4.減:茯苓2132.5.功效:小兒胃中熱,嘔苦汁。2132.6.來源:普濟方卷三八四。2133.相似度50%:紫蘇七氣湯2133.1.組成:紫蘇2錢,茯苓4錢,半夏(姜汁炒)5錢,厚樸(姜汁炒)3錢。2133.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2133.3.加:紫蘇、厚樸2133.4.減:粳米2133.5.功效:婦人瘦弱,月水不來,面色萎黃。2133.6.來
17、源:女科萬金方卷一。2134.相似度50%:茯苓湯2134.1.組成:茯苓4兩,半夏1升,生姜1斤,桂心8兩。2134.2.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2134.3.加:生姜、桂心2134.4.減:粳米2134.5.功效:胸膈痰滿。2234.6.來源:千金卷十八。22211. 原方1.1. 組成: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2. 功效:虛煩不得眠。1.3. 來源:外臺卷十七引小品方。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2. 相似度67%:千金消暑丸2.1. 組成:半夏(醋炙)4兩,茯苓2兩,甘草2兩。2.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
18、,粳米1升,茯苓4兩。2.3. 加:甘草2.4. 減:粳米2.5. 功效:中暑昏悶不醒,并伏暑停食,嘔吐瀉利。2.6. 來源:衛(wèi)生鴻寶卷一。3. 相似度67%:白術丸3.1. 組成:白術、茯苓、半夏各等分。3.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3.3. 加:白術3.4. 減:粳米3.5. 功效:咳嗽體重,嗜臥脈緩。3.6. 來源:濟陽綱目卷二十八。4. 相似度67%:白丸子4.1. 組成:半夏(醋煮干)10錢,茯苓10錢。4.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4.3. 減:粳米4.4. 功效:產后腹中有塊,上沖欲吐者。4.5. 來源:產科發(fā)蒙卷四
19、。5. 相似度67%:怔忡飲5.1. 組成:半夏、茯苓、人參各等分。5.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5.3. 加:人參5.4. 減:粳米5.5. 功效:心懼怯,如人欲捕之狀。5.6. 來源:仙拈集卷二。6. 相似度67%:小半夏加茯苓湯6.1. 組成:半夏1升,生姜半斤,茯苓3兩(一法4兩)。6.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6.3. 加:生姜6.4. 減:粳米6.5. 功效: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痰飲多汗,小便不利。6.6. 來源:金匱卷中。7. 相似度67%:消毒黃龍丸7.1. 組成:半夏半斤,茯苓2兩,甘草(生)2兩。
20、7.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7.3. 加:甘草7.4. 減:粳米7.5. 功效:中暍煩躁,汗出身熱,頭疼,痰逆惡心,口燥多渴,胸膈不利,飲食減,昏困嗜臥;又暑毒熱氣內伏,久久不已,變成痎瘧、黃疸,減食,日漸羸瘦。7.6. 來源:雞峰卷五。8. 相似度67%:半夏茯苓湯8.1. 組成:半夏3兩(洗),秫米1斗,茯苓4兩。8.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8.3. 加:秫米8.4. 減:粳米8.5. 功效:大病愈后,虛煩不得眠,腹中疼痛,懊憹。8.6. 來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見外臺卷二。9. 相似度67%:茯苓丸9.1. 組成:豬苓2
21、兩,茯苓半兩,半夏半兩。9.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9.3. 加:豬苓9.4. 減:粳米9.5. 功效:男子小便白濁,漸成淋瀝,或痛或不痛,日久覺瘠瘦,四肢乏力,不思飲食。9.6. 來源:普濟方卷三十三引衛(wèi)生家寶。10. 相似度67%:大半夏湯10.1. 組成:半夏2錢,茯苓2錢,生姜2錢。10.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0.3. 加:生姜10.4. 減:粳米10.5. 功效:傷寒痰證。10.6. 來源:醫(yī)統(tǒng)卷十四。11. 相似度67%:苓夏補中湯11.1. 組成:補中益氣湯,茯苓、半夏。11.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
22、遍),粳米1升,茯苓4兩。11.3. 加:補中益氣湯11.4. 減:粳米11.5. 功效:中虛挾飲,胸膨噯氣。11.6. 來源:醫(yī)級卷八。12. 相似度67%:蓮肉膏12.1. 組成:蓮肉、粳米(各炒)4兩,茯苓2兩。12.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2.3. 加:蓮肉12.4. 減:半夏12.5. 功效:病后胃弱,不能飲食。12.6. 來源:醫(yī)學入門卷三。13. 相似度50%:赤丸13.1. 組成:茯苓4兩,半夏4兩(洗,1方用桂),烏頭2兩(炮),細辛1兩。13.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3.3. 加:烏頭、細辛13.4.
23、減:粳米13.5. 功效:寒氣厥逆。13.6. 來源:金匱卷上。14. 相似度50%:蒼半苓陳湯14.1. 組成:蒼術、半夏、茯苓、陳皮。14.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4.3. 加:蒼術、陳皮14.4. 減:粳米14.5. 功效:停飲,時吐酸水,非關食滯者。14.6.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六。15. 相似度50%:參甘苓夏湯15.1. 組成:人參3錢,茯苓3錢,半夏3錢,甘草2錢。15.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5.3. 加:人參、甘草15.4. 減:粳米15.5. 功效:痘抱鼻環(huán)唇者。15.6. 來源:醫(yī)學金針卷八。16
24、. 相似度50%:半夏竹茹湯16.1. 組成:半夏、竹茹、茯苓、伏龍肝各四錢。16.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6.3. 加:竹茹、伏龍肝16.4. 減:粳米16.5. 功效:產后嘔吐。16.6. 來源:產科發(fā)蒙卷四。17. 相似度50%:半夏湯17.1. 組成:半夏1升(洗),生姜5兩,茯苓4兩,厚樸4兩。17.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7.3. 加:生姜、厚樸17.4. 減:粳米17.5. 功效:婦人胸滿,心下堅,咽中貼貼如有炙腐,咽之不下,吐之不出。17.6. 來源:千金翼卷五。18. 相似度50%:半夏茯苓湯加丁香湯18
25、.1. 組成:半夏3錢,茯苓2錢,丁香1錢,生姜3錢。18.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8.3. 加:丁香、生姜18.4. 減:粳米18.5. 功效:伏飲虛者。18.6. 來源:金鑒卷四十一。19. 相似度50%:半夏茯苓陳皮湯19.1. 組成:半夏(泡)1錢半,茯苓1錢半,陳皮(去白)1錢半,生姜1錢半。19.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19.3. 加:陳皮、生姜19.4. 減:粳米19.5. 來源:濟陽綱目卷十八。20. 相似度50%:白術散20.1. 組成:白術、茯苓、半夏(洗)、黃芩各等分。20.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
26、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20.3. 加:白術、黃芩20.4. 減:粳米20.5. 功效:夏暑大熱,或醉飲冷,痰濕不止,膈不利。20.6. 來源:保命集卷下。21. 相似度50%:半夏湯21.1. 組成:半夏1升,生姜1斤,茯苓5兩,桂心5兩。21.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21.3. 加:生姜、桂心21.4. 減:粳米21.5. 功效:逆氣,心中煩悶,氣滿嘔吐,氣上。21.6. 來源:千金卷十六。22. 相似度50%:茯苓半夏湯22.1. 組成:茯苓4兩,半夏2錢半(湯洗7遍),旋覆花3錢,甘遂(銼末,炒)1錢。22.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
27、粳米1升,茯苓4兩。22.3. 加:旋覆花、甘遂22.4. 減:粳米22.5. 功效:酒疸。心下懊痛,足膝胚滿,小便黃,面發(fā)赤斑,由大醉當風入水,濕加于熱,內蒸脾氣。22.6. 來源:全生指迷方卷三。23. 相似度50%:白龍丸23.1. 組成:半夏、滑石、茯苓、白礬(枯)各等分。23.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23.3. 加:滑石、白礬23.4. 減:粳米23.5. 功效:酒積有痰。23.6. 來源:醫(yī)學綱目卷二十六引丹溪方。24. 相似度50%:虎翼飲24.1. 組成:半夏8錢,茯苓4錢,青皮1錢,生姜1錢半。24.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
28、1升,茯苓4兩。24.3. 加:青皮、生姜24.4. 減:粳米24.5. 功效:妊娠心下逼而嘔吐者。24.6. 來源:產論卷一。25. 相似度50%:指迷茯苓丸25.1. 組成:半夏二兩(60克)、茯苓一兩(30克)、枳殼半兩(15克)、風化樸硝三錢(9克)。25.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25.3. 加:枳殼、風化樸硝25.4. 減:粳米25.5. 功效:燥濕行氣,軟堅消痰。主治兩臂疼痛,或四肢浮腫,或咳嗽痰多,胸脘滿悶,或產后發(fā)喘,苔白膩,脈弦滑。25.6. 來源:證治準繩26. 相似度50%:化痰桔梗丸26.1. 組成:桔梗2兩,半夏(凈洗去滑)4兩,茯苓4兩,干姜半兩。26.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26.3. 加:桔梗、干姜26.4. 減:粳米26.5. 來源:元和紀用經。27. 相似度50%:四七湯27.1. 組成:人參2兩,茯苓2兩,半夏2兩(生),厚樸(姜汁制)3兩。27.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兩。27.3. 加:人參、厚樸27.4. 減:粳米27.5. 功效:七種氣。27.6. 來源:百一卷四。28. 相似度50%:溫中化痰湯28.1. 組成:半夏、陳皮、茯苓、干姜。28.2. 原方對照:半夏2兩(洗10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借款合同印花稅稅率借款合同
- 營銷顧問服務合同協(xié)議書
-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大學
- 高科技產品研發(fā)生產合同
- 涂層材料對主被動一體化熱防護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
- 復雜電子對抗中的組網雷達功率分配與干擾智能識別及對抗研究
- 《動物的激素調節(jié)》課件
- 2025年西師新版七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圖版九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浙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包裝品質彩盒外箱知識課件
- 神經外科課件:神經外科急重癥
- 頸復康腰痛寧產品知識課件
- 2024年低壓電工證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微電網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民航服務溝通技巧》教案第14課民航服務人員上行溝通的技巧
- MT/T 538-1996煤鉆桿
- 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理解100篇(及答案)
- CB/T 467-1995法蘭青銅閘閥
- 氣功修煉十奧妙
- 勾股定理的歷史與證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