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溧水區(qū)萬科項目工程監(jiān)理細則(弱電專業(yè))一、 監(jiān)理工作要點二、 監(jiān)理依據(jù)三、 施工單位施工前應提交的資料四、 材料報驗五、 施工工藝流程六、 技術、質量要求七、 設備安裝八、 接地要求九、 工程檢測要求十、質量監(jiān)督方面十一、對工程支付簽署質檢方面的意見。十二、工程管理方面項目監(jiān)理部(章)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 :總監(jiān)理工程師:_日期: _江蘇省建設廳建設監(jiān)理處監(jiān)制、總則為了確保弱電工程施工質量,特制定本細則,望施工單位認真貫徹執(zhí)行,并望參與本工程的各有關單位給予支持。對未涉及的內容及與國家標準規(guī)范、程不符之處,以國家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為準。二、監(jiān)理工作要點電氣 ( 含弱電 ) 監(jiān)理應以工程的安全性為首要任
2、務,必須確保建筑物和弱電系統(tǒng)不受直擊雷與側雷的襲擊,防火災與觸電事故的發(fā)生。第二任務是保證弱電系統(tǒng)的使用功能與運行可靠性。為此弱電監(jiān)理人員應根據(jù)工程進展的各個階段確定質量控制的重點。三、監(jiān)理依據(jù) :1、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 GB/T50311-2000)2、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驗收規(guī)范(GB/T50312-2000)3、 城市住宅區(qū)和辦公樓電話通信設施驗收規(guī)范( YD5048-97)4、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guī)范( GB50174-93)5、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116-98)6、 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工程設計標準(DB32/181-98)7、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
3、工程實施及驗收規(guī)范(DB32/366-99)8、 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工程檢測規(guī)程(DB32/365-99)9、 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工程評估標準(DB32/T367-99)四、施工單位施工前應提交的資料:1、 施工企業(yè)資質等級證書、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管理人員資格證書和特殊工種上崗證;2、檢測儀器、工具的標定證書;3、 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重要工藝的施工方案、配合比試驗報告等)4、圖紙會審紀要、技術核定單、材料代用文件等;5、與南京市建工局辦理質檢手續(xù)、安檢手續(xù)的證明;6、開工報告。五、材料報驗1、材料、設備進場后,不論進貨渠道如何,均應首先由施工單位進行自檢。自檢內容包括查三證(出廠合格證、質
4、量保證書、試驗檢測報告)、目 測和必要的測量測試。進口材料還需查商檢部門的檢驗報告。自檢不合格的產品,施工單位有權拒收、拒用。2、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應以書面形式(采用江蘇省建委統(tǒng)一表格A32 )報 監(jiān)理驗收。材料、設備三證、商檢證明、施工單位目測、測試數(shù)據(jù)應交監(jiān)理檢驗,并將復印件附在A32 表格后備存。3、監(jiān)理在對資料、實物進行核對和必要的檢查后作出同意使用或不同意使用的答復。未經同意使用的材料、設備一律不得用于本工程,亦不得存放于現(xiàn)場,且必須在監(jiān)理通知期限內撤離現(xiàn)場。六、施工工藝流程1、暗管敷設 T 明管、橋架敷設 T 電線、電纜敷設 T 攝像機、解 碼器等前端裝置安裝 T 中央監(jiān)控室內設
5、備安裝與接線 T 調試。七、技術、質量要求:一、 纜線的敷設1.1 纜線的彎曲半徑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非屏蔽4 對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4 倍;2、 屏蔽 4 對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至少為電纜外徑的610 倍;、 主干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10倍;34、光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光纜外徑的15 倍。1.2 電源線、綜合布線系統(tǒng)纜線應分隔布放。纜線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符合表 1.2 的規(guī)定。1.3建筑物內電、光纜暗管敷設與其他管線最小凈距見表1.3 的規(guī)定。表 1.2對絞電纜與電力線最小凈距位最小凈距( mm )380V 5 kV ? A圍條件2.55 kV?
6、A對絞電纜與電力電纜平行敷設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70150300雙方均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注80150注:雙方都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且平行長度小于1 0 m時,最小間距可為10mm 。表中對絞電纜如采用屏蔽電纜時,最小凈距可適當減小,并符合設計要求。表 1.3電、光纜暗管敷設與其他管線最小凈距管線種類平行凈距( mm )垂直交叉凈距( mm )避雷引下線1000300保護地線5020熱力管(不包封)500500熱力管(包封)300300給水管15020煤氣管30020壓縮空氣管150201.4、預埋線槽和暗管敷設纜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敷設暗管宜采用鋼管或阻燃
7、硬質PVC t。布放多層屏蔽電纜、扁平纜線和大對數(shù)主干電纜或主干光纜時,直線管道的管徑利用率應為50%60% ,彎管道應為 40%50% 。暗管布放4 對對絞電纜或4 芯以下光纜時,管道的截面利用率應為25%30% 。預埋線槽宜采用金屬線槽,線槽的截面利用率不應超過50% 。1.5、預埋暗管保護要求如下:(1) 預埋在墻體中間暗管的最大管徑不宜超過50mm 樓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徑不宜超過 25mm(2) 直線布管每 30m 處應設置過線盒裝置。(3) 暗管的轉彎角度應大于 90 ,在路徑上每根暗管的轉彎角不得多于2個,并不應有S 彎出現(xiàn),在彎頭的管段長度超過20m 時,應設置管線過線盒裝置;在有
8、 2 個彎時,不超過15m 應設置過線盒。1.6、 設置纜線橋架和纜線線槽保護要求如下:( 1) 橋架水平敷設時,支撐間距一般為 1.53m , 垂直敷設時固定在建筑物 構體上的間距宜小于 2m,距地 1.8m 以下部分應加金屬蓋板保護。(2) 金屬線槽敷設時,支架或吊架間距一般為3m ;線槽接頭處、轉彎處、離開線槽兩端出口0.5m 處,均應設置支、吊架。(3) 塑料線槽槽底固定點間距一般為1m。1.7、 明配管應排列整齊、橫平豎直,固定點間距離應均勻;管卡、吊架與終端、轉彎中點、過路箱、分線箱或交接箱邊緣的距離應為100300mm, 中間管卡、吊架的最大間距應符合表 1.71和表 1.72
9、的規(guī)定。表 1.71鋼管中間管卡的最大間距管鋼管直徑( mm )鋼管敷設 方式稱15202532405050 以上鋼最大允許間距( m)名吊架、支架敷設或厚鋼管1.52.02.51.01.53.5沿墻管卡敷設薄鋼管2.0表 1.72硬塑料管中間管卡最大間距硬塑料管公稱、直徑( mm )呂卡最大1520254050 及以上間距(m)敷設方向水平0.8*1.2*1.5垂直1.01.52.0注:表中“ *”表示所列允許間距內穿放電話線計算,若管內穿放通信電纜時,可前進一檔選用,如:水平間距 1.2m ,前進一檔為0.8m ,以此類推。1.8、暗管布放纜線的根數(shù)及截面利用率可參照表1.81 和表 1.
10、82 所列數(shù)據(jù)表 1.81暗管允許布線纜線數(shù)量暗管規(guī)格纜線數(shù)量(根)內徑每根纜線外徑 ( mm )( mm )3.34.65.66.17.47.99.413.515.817.815.81120.96543221一一一26.688763321一一35.11614121064311140.92018161576421152.5302622201412743262.74540363017141263377.97060504020201776690.1一一一一一一221276102.3一一一一一一3014127表 1.82管道截面利用率及布放電纜根數(shù)管道管道面積 ( mm j內徑內徑截面積123DA布
11、放 1根電纜截 面 布放 2 根電纜截面利 布放 3 根(或 3根以上電 纜)( mm)( mm 1 2 3 4 5 )利用率為 53%用率為 31%截面利用率為 40%20.934518310713826.655929617322435.197351630238940.9132270141052952.52177115467587162.731061646963124277.9479425411486191890.16413339919882565102.38268438225633307128.212984688240255194154.118760994358167504注: A=0.7
12、9D 21.9、纜線終接表 1.5 光纖連接損耗1對絞電纜芯線終接時,每對對絞線應保持扭絞狀態(tài),扭絞松開長度對于 5類線和超 5 類線不應大于 13mm ,對于 3 類線不應大于25mm 。2屏蔽對絞電纜的屏蔽層與接插件終接處屏蔽罩必須可靠接觸,纜線屏蔽層應與接插件屏蔽罩360 圓周接觸,接觸長度不宜小于10mm 。3光纜芯線終接應采用光纖連接盒對光纖進行連接、保護,在連接盒中光纖的彎曲半徑應符合安裝工藝要求。4各類跳線終接時,跳線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對絞電纜跳線不應超過5m ,光纜跳線不應超過10m 。5光纜芯線連接損耗值,應符合表1.5 的規(guī)定。光纖連接損耗( dB )連接類別多模單模
13、平均值取大值平均值取大值熔接0.150.30.150.32.0、電源線應與信號線、控制線分開敷設。2.1、直埋電纜的埋深不應小于0.8m ,并應埋在凍土層以下。2.2、 電纜的彎曲半徑應大于電纜直徑的15 倍,光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光纜半徑的 1 倍。2.3 、監(jiān)控室內,電纜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地槽或墻槽時,電纜應從機架,控制臺底部引入。(2) 、采用架槽時,架槽室,每隔一定距離留出線口,電纜由出線口從機架上方引入。( 3) 、采用電纜走道時,電纜應從機架上方引入。( 4) 、采用活動地板時,電纜在地板下可靈活布放。(5) 、電纜與電力線平行或交叉敷設時,其間距不得小于0.3m
14、 ; 與通訊線平行或交叉敷設時,其間距不得小于0.1m 。(6) 、同軸電纜宜采用穿管暗敷或線槽的敷設方式。當線路附近有強電磁干擾時,電纜應在金屬管內穿。八、設備安裝1、 機柜、機架安裝要求如下:1.1、 機柜、機架安裝完畢后,垂直偏差度應不大于3mm 。機柜、機架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1.2、 機柜、機架上的各種零件不得脫落或碰壞,漆面如有脫落應予以補漆,各種標志應完整、清晰。1.3、 機柜、機架的安裝應牢固,如有抗震要求時,應按施工圖的抗震設計進行加固。2、 電纜橋架及線槽安裝要求如下:1.1、橋架及線槽的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規(guī)定,左右偏差不應超過50mm ;1.3、橋架及線槽水平度每米
15、偏差不應超過2mm ;1.4、1.4 、垂直橋架及線槽應與地面保持垂直,并無傾斜現(xiàn)象,垂直度每米偏差不應超過 3mm ;3、火災探測器的設置和布置1.1、探測區(qū)域內的每個房間至少應設置一只火災探測器。1.2、感煙探測器、感溫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應按表3.1 確定感煙探測器、感溫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表 3.1火災探地面面積 房間高度測 器的Sh種類(m2)(m)感煙 探SW80h 蘭 12測 器S80630h8一只探測器的保護面積A 和保護半徑 R屋頂坡度 日日1515日 30A(m 2)R(m)A(m 2)R(m)A(m 2)R(m)806.7807.2808.080r 6.7
16、1100r 8.0 11209.9605.8807.21009.0304.4304.9305.5203.6304.9406.34、在有梁的頂棚上設置感煙探測器、感溫探測器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1、當梁突出頂棚的高度小于200mm 時,可不計梁對探測器保護面積的影響。1.2、 當梁突出頂棚的高度為200600mm 時,應按有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確定梁對探測器保護面積的影響和一只探測器能夠保護的梁間區(qū)域的個數(shù)。1.3、 當梁突出頂棚的高度超過600mm 時,被梁隔斷的每個梁間區(qū)域至少應設置一只探測器。1.4 當梁間凈距小于1m 時,可不計梁對探測器保護面積的影響。5、 在寬度小于 3m 的內走道頂棚上設
17、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 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m ;探測器至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6、 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 ,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 。7、當屋頂有熱屏障時,感煙探測器下表面至頂棚或屋頂?shù)木嚯x,應符合表7.1 的規(guī)定。感煙探測器下表面至頂棚或屋頂?shù)木嚯x表 7.1探測器的感煙探測器下表面至頂棚或屋頂?shù)木嚯xd( mm )安裝咼度頂棚或屋頂坡度 日h( m)日 1515日 30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h 蘭 6302002003003005006h 蘭 870250250400
18、4006008h 蘭 1010030030050050070010h 蘭 121503503506006008008 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的光束軸線至頂棚的垂直距離宜為0.31.0m, 距地高度不宜超過20m。9、 相鄰兩組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14m 。探測器至側墻水平距離不應大于 7m, 且不應小于 0.5m 。探測器的發(fā)射器和接收器之間的距離不應超過100m 。10、 設置在頂棚下方的空氣管式線型差溫探測器,至頂棚的距離宜為0.1m 。相鄰管路之間的水平距離不宜大于5m;管路至墻壁的距離宜為 11.5m 。1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傳輸線路的線芯截面選擇,除應滿足自動報警裝置
19、技術條件的要求外,還應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銅芯絕緣導線、銅芯電纜線芯的最小截面面積不應小于表 11.1 的規(guī)定。銅芯絕緣導線和銅芯電纜的線芯最小截面面積表 11.1序號類另 U線芯的最小截面面積( mm 2)1穿管敷設的絕緣導線1.002線槽內敷設的絕緣導線0.753多芯電纜0.501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傳輸線路應采用穿金屬管、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或封閉式線槽保護方式布線。13、 火災探測器的傳輸線路,宜選擇不同的顏色的絕緣導線或電纜。正極“+” 線應為紅色,負極“一”線應為藍色。九、接地要求1、弱電系統(tǒng)應有良好的接地系統(tǒng),且每一樓層的配線柜都應采用適當截面的導線單獨布線至接地體,也可采
20、用豎井內集中用銅排或粗銅線引到接地體。當采用屏蔽系統(tǒng)時,屏蔽層應連續(xù)且宜兩端接地,若存在兩個接地體,其接地電位差不應大于 1Vr.m.s (有效值)。屏蔽系統(tǒng)接地導線的截面可按表91.1 選擇。表 91.1接地導線選擇表名稱樓層配線設備至大樓總接地體的距離蘭 30m蘭 100m信息點的數(shù)量(個)75, 蘭 450工作區(qū)的面積( m2)750, 乞 4500選用絕緣銅導線的截面(mm 2)61616502、保護地線的接地電阻值,單獨設置接地體時,不應大于4 門;采用聯(lián)合接地體時,不應大于1 門。十、工程檢測要求1、綜合布線電氣性能測試儀按二級精度,應達到表101.1 規(guī)定的要求。表101.1測試
21、儀精度最低性能要求序號性能參數(shù)1100 兆赫( MHz )1隨機噪聲最低值65 15log(f/100)dB2剩余近端串音( NEXT )55 15log(f/100)dB3平衡輸出信號37 15log(f/100)dB4共模抑制37 15log(f/100)dB5動態(tài)精確度0.75dB6長度精確度1m 4%7回損15dB注:動態(tài)精確度適用于從 OdB 基準值至優(yōu)于 NEXT 極限值 10dB 的一個帶寬,按 60dB 限制。2、在選定的某一頻率上信道和基本鏈路衰減量應符合表102.2 和表 102.3 的要求,信道的衰減包括10m (跳線、設備連接線之和)及各電纜段、接插件的衰減量的總和。表
22、 102.2信道衰減量頻率( MHz )3 類( dB)5 類( dB )1.004.22.54.007.34.58.0010.26.310.0011.57.016.0014.99.220.00一10.325.00一11.431.25一12.862.50一18.5100.00一24.0注:總長度為 100m以內。表 102.3基本鏈路衰減量頻率( MHz )3 類( dB)5 類( dB )1.003.22.14.006.14.08.008.85.710.0010.06.316.0013.28.220.00一9.225.00一10.331.25一11.562.50一16.7100.00一21.
23、6注:總長度為94m 以內。以上測試是以20 C 為準,在 3 類對絞電纜時,每增加1 C 則衰減量增加1.5% ,對 5 類對絞電纜,則每增加1 C 會有 0.4% 的變化。3、近端串音是對絞電纜內,二條線對間信號的感應。對近端串音的測試,必須對每對線在兩端進行測量。某一頻率上,線對間近端串音應符合表103.3 和表103.4 的要求。表 103.3 信道近端串音(最差線間)頻率( MHz )1.004.008.0010.0016.0020.0025.0031.2562.50100.00注:最差值限于60dB 。表 103.4頻率( MHz )1.004.008.0010.0016.0020
24、.0025.0031.2562.50100.00注:最差值限于60dB 。3 類( dB)39.129.324.322.719.3一一一一基本鏈路近端串音(最差線間)3 類( dB)40.130.725.924.321.0一一一一5 類( dB )60.050.645.644.040.639.037.435.730.627.15 類( dB )60.051.847.145.542.340.739.137.632.729.34、光纜布線鏈路在規(guī)定的傳輸窗口測量出的最大光衰減( 介入損耗 ) 應不超過表 104.1 的規(guī)定,該指標已包括鏈路接頭與連接插座的衰減在內表 104.1光纜布線鏈路的衰減鏈
25、路長度衰減 (dB)布線單模光纜多模光纜(m)1310 nm1550nm850nm1300nm水平1002.22.22.52.2建筑物主干5002.72.73.92.6建筑群主干15003.63.67.43.65、光纜布線鏈路的任一接口測出的光回波損耗應大于表105.5給出的值表 105.5最小光回波損耗類別單模光纜多模光纜波長1310 nm1550nm850nm1300nm光回波損耗26dB26dB20dB20dB6、超五類布線系統(tǒng)支持千兆位以太網(wǎng)應用時應檢測以下參數(shù):1.1 、基本鏈路的綜合綜合等效遠端串擾、等效遠端串擾、衰減串擾比、回波損耗。其中:綜合等效遠端串擾、等效遠端串擾、衰減串擾
26、比不應小于表106.61中的規(guī)定值,回波損耗不應大于表106.61 中的規(guī)定值。檢測應分別從基本鏈路的兩個相反方向進行。表 106.61基本鏈路指標值延時: 518 ns10MHz時延差: 45 ns頻率 ( MHz )衰減串擾比等效遠端串擾綜合等效遠端串擾回波損耗1.058.057.054.415.04.0-47.845.042.415.08.041.438.936.315.010.039.137.034.415.016.034.132.930.315.020.031.631.028.415.025.028.929.026.414.331.2526.027.124.513.662.515.9
27、:21.1P18.511.5100.07.717.014.410.1注:鏈路長度小于30m 或大于 80m時不予考慮回波損耗2.1、信道的綜合等效遠端串擾、等效遠端串擾、衰減串擾比、回波損耗。其中:綜合等效遠端串擾、等效遠端串擾、衰減串擾比不應小于表106.62 中的規(guī)定值,回波損耗不應大于表106.62 中的規(guī)定值。檢測應分別從基本鏈路的兩個相反方向進行。表 106.62 信道指標值延時: 518 ns10MHz時延差: 45 ns頻率( MHz )衰減串擾比等效遠端串擾綜合等效遠端串擾回波損耗1.057.857.054.415.04.046.145.042.415.08.039.3P38.
28、9d36.315.010.036.937.034.415.016.031.632.930.315.020.028.831.028.415.025.026.0P29.0126.414.031.2522.927.124.513.162.512.021.118.510.1100.03.117.014.48.01一、質量監(jiān)督方面1、組織技術、質量交底。施工圖紙要求內容齊全,手續(xù)完備;圖紙應有圖簽和相關人員簽名,加蓋南京地區(qū)工程設計出圖專用章;弱電工程設計單位應與土建設計單位溝通協(xié)調,弱電工程設計方案應征得土建設計單位同意。2、嚴格材料、設備的審核報驗手續(xù)。對各種類型的原材料(如各種信號線、數(shù)據(jù)線、橋架
29、、電管、線槽、電盒、面板開關、插頭、插座等)各種類型的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電力變送器、水位(油位)傳感器、感煙探測器、感溫探測器、紅外報警探測器、振動報警探測器等),各種類型的執(zhí)行器(如風閥驅動器、水閥(油閥)驅動器、電源切換箱、廣播喇叭、攝像機、錄音、錄像機、電動防火門、防火卷簾、電動門等)和各種控制設備(如水泵、油泵、風機、空調機組、鍋爐、冷卻塔、各種專用電子設備等)均需認真查驗“三證”,現(xiàn)場目測和必要的測量測試。嚴禁任何不合格品用于本工程。3、加強對施工過程各工序的檢查驗收。特別應注意以下質量控制點的查驗工作:( 1) 各種明敷、暗敷配管、線槽、橋架的施工,弱電有規(guī)范的,按
30、弱電規(guī)范執(zhí)行;弱電沒有規(guī)范的,按強電規(guī)范執(zhí)行;( 2) 接地的連續(xù)性和可靠性;電源供電質量;防雷的可靠性,接地系統(tǒng)的接地電阻,應進行測試,達不到要求的要采取補救措施;( 3)各種傳感器的安裝情況、工作狀況;(4) DDC 的工作狀況;在系統(tǒng)工作站編制一個控制程序并下載到DDC ,DDC 可按程序要求動作。(5) BA 系統(tǒng)的工作狀況;臨時編制一個系統(tǒng)時間表,可以對部分機電設備在指定時間進行自動啟停控制。(6)火災報警系統(tǒng)與消防聯(lián)動工作狀況;各種探測器的模擬火災響應和故障報警應正常;消防聯(lián)動(消防泵、噴淋泵、電動防火門、防火卷簾、消防電梯、事故廣播、應急照明、非消防電源強切等)功能正常。(7)安
31、保系統(tǒng)工作狀況;安全監(jiān)控、防盜報警、門禁系統(tǒng)、停車場管理、巡更系統(tǒng)等工作應正常;應具有故障報警和防破壞功能;應具有自動報警處置功能(如優(yōu)先報警、自動錄音、錄像、遠程設防等)。(8)通信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工作狀況;包括電話交換機、數(shù)字通訊設備、衛(wèi)星通訊設備、有線廣播、有線電視、閉路電視等系統(tǒng)的工作狀況。(9)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的工作狀況;包括硬件設備(如工作站、終端機、網(wǎng)絡服務器、中繼器、網(wǎng)橋、路由器、網(wǎng)關等)和應用軟件(如物業(yè)管理、日常事務管理、全局事件管理、突發(fā)事件管理、公共服務管理以及專業(yè)技術管理等)的狀況。(10)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工作狀況;綜合布線系統(tǒng)各子系統(tǒng)所采用的線纜和連接硬件等,均應符合合同要求和相應技術規(guī)范;各項傳輸性能指標的檢測必須符合相關技術標準、規(guī)范的要求。(11)系統(tǒng)集成的工作狀況;應在各子系統(tǒng)驗收的基礎上,檢查系統(tǒng)集成的硬件、軟件質量;系統(tǒng)集成應包括信息共享功能、中央集中管理功能;全局事件處理功能;輔助決策功能;物業(yè)管理信息處理功能;與外界系統(tǒng)集成功能;等。4、審核有關材料、結構的試驗報告,辦理工程質量有關簽證,參與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十二、對工程支付簽署質檢方面的意見。1、 對分項工程、分部工程進行驗收評定。目前建筑的弱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工人勞動合同范本-(除北京、青島外其他地區(qū))
- 2025辦公用房租賃合同
- 2025至2030年橫積式送料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涉外合同范本(2篇)
- 語文作文續(xù)寫課件
- 2025至2030年制動器底板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密度貼面板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系統(tǒng)門窗行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及投資機會預測報告
- 實話實說公共衛(wèi)生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氟氫可舒松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3年河南工業(yè)和信息化職業(yè)學院單招面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國企治理三會一層詳解
- GB/T 6081-2001直齒插齒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 GB/T 3717-1983測長機
- GB/T 19189-2011壓力容器用調質高強度鋼板
- 【農業(yè)養(yǎng)殖技術】花鱸淡水池塘標準化養(yǎng)殖技術
- 政治學基礎課件全部終稿
- 酒店運營管理課件
- 中國古代建筑理論知識考核試題與答案
- 山東省青島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
- 綠色建筑評價評分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