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總復習專題四信息題考點跟蹤1_第1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專題四信息題考點跟蹤1_第2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專題四信息題考點跟蹤1_第3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專題四信息題考點跟蹤1_第4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專題四信息題考點跟蹤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四信息題類型一圖象分析與計算1. (2016宜昌)如圖所示,以下關于物理量之間關系的圖象描述不正確的是(D)(導學號00712414)A.圖甲為晶體熔化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B.圖乙為勻速運動的物體速度隨時間變化圖象C.圖丙為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圖象D.圖丁為定值電阻中電流與兩端電壓關系的圖象2. (2016株洲)甲同學騎自行車去看望乙同學,得知消息后,乙同學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程他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據圖可知(A)(導學號00712415)A.兩同學在t=10min時相遇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來的1.5倍D.整個過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的2

2、倍3. (2016鎮(zhèn)江)某同學做冰的熔化實驗時,繪制了如圖所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則根據圖象不能(C)(導學號00712416)A.知道冰熔化時的溫度B.判斷出冰屬于晶體C.求出冰熔化前的質量D.比較冰和水的比熱容大小4. (2016蘇州)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了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幾組數據并繪出了mV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導學號00712417)3A.該披體號度為2g/cm3B.該披體密度為1.25g/cmC.量杯質量為40gD.60cm3該液體質量為60g5 .如圖所示,物體沿斜面從頂端勻速下滑至底端,在這過程中,物體的速度v、

3、通過的距離s、機械能E和動能日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則錯誤的是(C)(導學號00712418)6 .(2016麗水)潛水器從剛好浸沒時開始下潛到返回水面合計10分鐘,顯示器上分別顯示全過程深度曲線和速度圖象如圖,下列對潛水器分析正確的是(C)(導學號00712419)量相等,不計液體熱量散失,分別用合圖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若ma=mb,則Ca>CbBC.若Ca=Cb,則mivmD,若m=m,則CaVCb.若Ca=Cb,則mi>mb8.(2015鄂州)如圖所示是電阻甲和乙的UI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導學7 .在13分鐘,受到水的壓強逐漸減小B.在13分鐘,受到

4、水的浮力逐漸變大C.在46分鐘,都是處于水下靜止狀態(tài)D.在68分鐘,都是處于受力平衡狀態(tài)7. (2015上海)(多選)用相同的酒精燈分別對a、b兩液體加熱(如圖甲),根據測得數據分別描繪出兩液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在相同的時間內兩液體吸收的熱ma、mb、ca、Cb表示a、b兩液體的質量和比熱容,則結(BC)(導學號00712420)號00712421)A.甲和乙都是阻值不變的電阻8. 當乙兩端電壓為2V時,R乙=5QC.甲、乙串聯在電路中,當電路電流為0.2A時,電源電壓為2VD.甲、乙并聯在電路中,當電源電壓為2V時,電路總功率為1.2W9. (2015玉林)如圖甲所示,R的阻

5、值是20滑動變阻器R消耗的功率P與其電阻R2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則R2消耗的最大功率是(A)(導學號00712422)A.0.45WB.0.50WC.0.80WD.0.90W10. (2016泉州)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為定值電阻,R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示,電壓表的示數12V。(導學號S后,在移動滑片P的過程中,電流表的示數I與R的阻值關系如圖乙所A圖-U與R的阻值關系如圖丙所示,則00712423)R的阻值為_10_a,電源電壓為類型二圖表分析與計算11. (2016南京)下表是一些物質的比熱容J/(kg-C),根據表中的數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D)水34.2X10鋁3

6、0.88X10煤油、冰32.1X10干泥土30.84X10沙石30.92X10銅30.39X10A.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不可能相同12. 陽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濕泥土升溫慢C.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沿海地區(qū)比內陸地區(qū)晝夜溫差大D.質量相等的鋁塊和銅塊升高相同的溫度,鋁塊吸收的熱量多(導學號00712424)12 .為了同學們飲水安全、衛(wèi)生,學校要安裝一臺電熱水器,該電熱水器的額定電壓是380V,額定功率是15k皿連接該電熱水器時,有四種絕緣銅芯導線供選擇,其規(guī)格如表所示,從既安全又經濟的方面考慮,選用導線的橫截面積是(C)(導學號00712425)導線規(guī)格導線橫截回積S/mm2.54610安全載流

7、量I/A28374768A.2.5mm2B.4mm2C.6mm2D.10mm213 .(2016棗莊)某學習小組在一次實驗中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出了多組數據,并記錄如表中,請根據表中給出的數據,分析判斷出他們實驗時所使用的電路圖可能是(D)(導學號00712426)U/V3.02.52.01.81.51.3I/A0.200.300.400.440.500.54B1I)14.(2016北京)小陽想探究杠桿平衡時動力和動力臂的關系。實驗過程中,小梅保持阻力為2N,阻力臂為0.15m不變,然后改變動力臂L1和動力F1,并保持杠桿水平平衡,分別測量出動力臂L1和動力F1的數據如下表所示。請你根據實驗

8、條件和實驗數據幫助小陽歸納出動力F1跟動力臂L1的關系式為:F1XL1=0.3N-m(導學號00712427)L1/m0.30.250.150.10.060.05F1/N11.2235615.(2016山西)小夢乘坐豎直升降電梯從一樓到六樓,剛上升時有一種向下沉的感覺,快到六樓時卻有一種向上飄的感覺。小夢猜想這種感覺應該與人對電梯地板的壓力大小有關。于是小夢把壓力傳感器放在電梯地板上,將一物體放在壓力傳感器上,程中壓力傳感器示數變化,每隔00712428)1s記錄一次數據,記錄數據如下表所示。探究電梯上升過(導學號時間t/s01234567891011壓力F/N10.011.511.010.5

9、10.010.010.010.09.59.08.510.0(1)根據上表數據,請在圖中繪制出電梯整個上升過程中壓力傳感器示數化的圖象。(2)分析圖象可知物體的重力為10N,由圖象還可以獲取的信息有F隨時間t變在01s,地板對物體的向上的支持力大于重力,即做加速運動(寫出一條即可)。類型三知識結構與歸納(D)(導學16. (2016濟寧)小希對學習的物理計算公式進行了推導.并嘗試應用這些公式總結了一些規(guī)律,解釋了一些現象.下列四個選項中,應用推導公式判斷出現錯誤的是號00712429)A.機械效率公式WWGhGh_G”一WCFsFnhTnF判斷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B.電功率公式

10、UU2P=UI=U-=-RR判斷在并聯電路中,電功率與其電阻成反比C.功率公式_WFs_P=一Fvtt判斷載重汽車在爬坡時要換用低速檔位D.壓強公式FGpShgP-QQQPhgSSS判斷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大17. (2016青島)(多選)下列知識結構中,正確的是(BC)(導學號00712430)受力怙況運動形式運動狀態(tài)不受力勻速直線運動不變受力T-衡力非平衡力變速五線運動改變B.電路電流路徑后無ij點各用電器是否相互影響串聯一條無相互影響并聯多條有互/、影響C.方法內能變化實質做功對物體做功,其內能增大;物體對外做功,其內能減小內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轉化熱傳遞物體吸熱,內能增大;物體放熱

11、,內能減小內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D.物距u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應用u>2f縮小、倒立、實像照相機u=2f等大、倒立、實像2f>u>f放大、正立、實像投影儀u=f不能成像u<f放大、正立、虛像放大鏡18. (2015廣東)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導學號00712431)雙觸點干簧管雙觸點干簧管是一種磁控開關,結構如圖1所示,其外殼是一只密封的玻璃管,管內充有某種惰性氣體,并裝有AB和C三塊簧片,其中B和C是用鐵或饃等材料制成,A是用銅或鋁等非磁性材料制成,A的端點與C的端點是固定端點,B的端點是自由端點,正常時B的端點在自身彈力作用下與A的端點接觸,當繞在干簧管上的線圈通電時,如圖2所示,B的端點與C的端點分別被磁化而相互吸引,當吸引力大于B的彈力時,B與A的端點分開,并與C的端點接觸.而當B與C的吸引力減小到一定程度時,B在彈力的作用下與C的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