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強(人民日報2013-05-26):舊夢依稀引丹青——霍嘉順中國畫《錦城舊夢》系列_第1頁
吳永強(人民日報2013-05-26):舊夢依稀引丹青——霍嘉順中國畫《錦城舊夢》系列_第2頁
吳永強(人民日報2013-05-26):舊夢依稀引丹青——霍嘉順中國畫《錦城舊夢》系列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舊夢依稀引丹青霍嘉順中國畫錦城舊夢系列吳永強來源:人民日報2013-05-26十家院壩中國畫 霍嘉順 峨嵋高橋小景中國畫 霍嘉順 霍嘉順的中國畫系列錦城舊夢,再現(xiàn)了畫家心中的老成都印象。它們源自作者兒時的見聞,雖然紙墨猶新,卻泛著舊夢的顏色。這是由個人記憶鐫刻的一座城市的歷史,與集體書寫的編年史判然有別;這也是經(jīng)孩子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把大時代的激動亢奮或痛楚悲傷統(tǒng)統(tǒng)留給了成人的記憶。如果我們在其中看到了恢弘,那只是一個孩子置身于自然時空中所感受到的天遼地闊,從中望不到歷史車輪滾過時揚起的塵煙。但同時,仍然留下了屬于成人世界的滄桑之慨?;艏雾樕诔啥?,長于成都。數(shù)十年游于斯釣于斯,對故土風物有

2、著如數(shù)家珍般的熟悉。展開錦城舊夢系列,倘要一口氣念完其中出現(xiàn)的老成都地名,縱然不必有說相聲的功夫,也要令人望而生愁??墒牵艏雾槄s以尋夢之筆,讓所有這些地方顯露出昔日的質(zhì)感,散發(fā)出過去的溫度,重現(xiàn)了當時當?shù)亟址凰泥徳?jīng)鮮活的生息之態(tài)。我們可在其中過街市,穿里巷,尋陌問阡,思接千載。想當年,薛濤井邊制詩箋,送仙橋上呂祖還。丞相祠堂,草堂詩庵。寬巷子中藏深宅,少城碑銘辨前朝。浣花溪,百花潭,皇漢繡莊,金河吊橋。農(nóng)人趕腳早,學童嬉戲忙。霧鎖清溪浣衣女,綠滿陽春林蔭街。錦官四合院,風過晾衣桿。十家院壩里,鄰人談笑歡。沿堤岸,溯流光。水痕起皺,煙波浩淼。隔河柳梢頭,水邊烏篷船。漁父撒網(wǎng),罟師蕩槳。瓦屋升

3、煙,沙船起岸此情此景,夢已不在,縱有千般感慨,亦難成言!順著畫家的丹青所引,我們聆聽光陰的故事,感通天地的妙理,以此應(yīng)答著作品向我們提出的“人與物游”的要求。我們在畫家懷舊的心曲中,諦聽到一種沉郁頓挫的回聲。因為畫面中的夢境,那些記憶的細節(jié),如今,都在高歌猛進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破舊立新的城市拆遷運動中,被永久地改變了。但霍嘉順并不是在為一個落后年代書寫挽歌,而只是在以藝術(shù)的方式摸索個人的記憶。由于忠實于藝術(shù),錦城舊夢畫出了成都在過去歲月中所具有質(zhì)感和呼吸;由于忠實于記憶,錦城舊夢不虛美,不隱惡,為這座城市提供了歷史的見證,從而與延續(xù)城市文脈、保留文化記憶的時代主題不期而遇。錦城舊夢所描繪的成都,是二

4、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成都。那時,中國大地為落后和貧窮所困??墒?,在一個孩子的世界中,即使再貧乏的歲月也有童趣,再苦悶的日子也能自得其樂。正是帶著一雙孩子的眼睛,霍嘉順筆下的畫卷超越了所有的宏大敘事,把傳遞在成人間的慷慨激昂阻擋在畫面之外,使我們在這座城市中看到了日常生活的平實和豐富,也使老成都現(xiàn)出了其自在的肌理。如果說藝術(shù)的真諦在孩子的世界中得來全不費功夫,那么在這次尋找錦城舊夢的歷程中,霍嘉順便與其再次邂逅了。然而,霍嘉順終究是以一雙中國畫家的慧眼來探索舊夢的。他尤能以山水畫的悟性來處理風俗畫題材,故能以大觀小,大氣磅礴,不為細節(jié)所拘。其謀篇布白、措景寫物,均不見斬刻雕鏤之痕。他往往以宏闊的

5、視野來經(jīng)營位置,構(gòu)成畫面,近取其質(zhì),遠觀其勢,在平遠中透出深遠,在深遠中又把觀者的視線帶向高遠。觀其氣象開闊處,蕩胸生層云;品其精致纏綿處,盤桓不忍去。展開這組畫卷,我們尤能覺察到北宋風俗畫的遺韻。盡管它不像清明上河圖那樣,將一個城市的所有內(nèi)容盡收一畫,而是選取記憶的片段,以典型的場面,獨立成章,但終不失大開大闔、仰觀俯察之致,令人遠而可觀,近而可游,游而忘返?;艏雾樣兄新L的從藝經(jīng)歷,卻從未在現(xiàn)實生活中投師問門,認祖歸宗,歷史上所有的大師都是他的老師。古人講“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以大師為師,使霍嘉順一開始就得以取法乎上,并超越門戶之見,廣受博取,采眾家之長。他堅信六法

6、中的“傳移模寫”之法,練就了極強的臨古功力。通過日積月累的臨摹,他對中國畫的種種表現(xiàn)技法豁然貫穿,勾、皴、點、擦與破墨、潑墨、落墨、沒骨、潑彩皆能得心應(yīng)手。他雖工寫兼能,卻特別擅長寫意。即使在需要用工筆之時,也忘不了寫意的情趣。在錦城舊夢系列中,人物的刻畫、風物的描繪,林林總總,似工實寫,不失逸筆之天放。然而,其逸筆所至,卻并不失之粗簡疏狂。我們看到,畫中所有措景造型,既生動活潑,又緊貼對象的物理結(jié)構(gòu)展開,不純?yōu)閭鹘y(tǒng)中國畫的造型方式了。由此可見,霍嘉順不僅在中國畫的師承上超越了門戶之限,而且把西畫之長融入國畫的表現(xiàn),整個地超越了中國畫的門戶。林泉高致提出“三遠”之說來概括山水畫的透視,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高遠、深遠、平遠。其實,照我讀來,一個“遠”字,實能貫穿郭熙繪畫觀的全部細節(jié)。在作為中國畫獨特透視法的“三遠”之外,還應(yīng)該有身遠、心遠、意遠之“三遠”。它們又恰恰是我從霍嘉順的錦城舊夢系列中得到的至深感受。唯其身遠,畫家所以能踏遍老成都的大街小巷;唯其心遠,畫家所以能追夢其少小的時光;唯其意遠,畫家所以能使故土的風物消凈人間的煩惱。郭熙寫道:“欲奪其造化,則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而大于飽游飫看。歷歷羅列于胸中。”說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