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3.3體積與體積單位 西師大版()_第1頁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3.3體積與體積單位 西師大版()_第2頁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3.3體積與體積單位 西師大版()_第3頁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3.3體積與體積單位 西師大版()_第4頁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3.3體積與體積單位 西師大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3 體積與體積單位 u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45-49頁“體積和容積的定義及體積和容積單位,課堂活動及練習十四的相關內(nèi)容。u 教材提示 ?體積與體積單位?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理解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的根底上進展的教學。教材有以下四個知識點要同學把握: 知識點一:體積和容積的認識。 知識點二:常用的體積單位的認識。 知識點三:常用的容積單位的認識。 知識點四: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的關系。 對于這幾個知識點,教材是通過以下方式來打破的: 1.先通過一個非常簡單的小實驗引入體積的與所占空間的關系。在操作和交流中感悟物體占有空間大小不同即體積不同,從而引入體積的概念。 2.通過呈現(xiàn)棱

2、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有多大的問題情境,通過線,面和體的關系中,認識計量體積的體積單位1立方厘米,并找到體積單件與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的使用區(qū)間的不同,接著呈現(xiàn)常用的體積單位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通過觀察和活動,建立這些體積單位的表象。 3.讓學生找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的過程。使學生明確體積單位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的關系。 4.在認識體積的根底上,讓學生明確容器所能包容的物休的體積是容積的概念。并認識容積的單位升與毫升。理解這兩個單位間的進率也是1000.并明確容積與體積的關系。 在教學中,對于體積單位的認識,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在操作和比劃中,感受它們的大小。在操作和計算

3、中理解它們的進率關系。要加強學生對體積概念的認識。u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認識體積和容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常用的容積單位升和毫升。明確1平方米的大小觀念。能區(qū)別使用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明確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關系。 過程與方法: 在猜測、觀察、動手的過程中,感知物體的體積及體積的含義,通過計算和操作感知單位體積單位的大小。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u 重點、難點 重點 認識體積和容積的意義,體積和容積單位。 難點 用體積和容積單位去計量物體的體積和容積。u 教學準備 老師準

4、備:量杯、土豆、繩子、杯子。 學生準備:正方體模型。u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故事引入。 同學們聽說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嗎?它說的是:一只烏鴉口渴了,它發(fā)現(xiàn)了一個長頸瓶里有半瓶水,但瓶口又細又長。烏鴉的嘴伸不進去,所以無法喝到水。怎么辦呢?聰明的烏鴉發(fā)如今瓶子四周有很多的小石子。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嗎?結論:把小石子放進瓶子里,這樣水就會漸漸升起來了。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追問:你知道為什么把小石子放進瓶子里,水就升起來了呢?得出結論:因為小石子把瓶里底部的空間占用了,水就被擠占到上面來了。2.引入新課:小石子占有了瓶子的空間。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 板書課題:體積與體積單位。設計意圖:通過

5、小故事引入課題,既輕松活潑,又抓住了學生的有意識注意。同時也從故事中引出了與本節(jié)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即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即體積,為后面的學習打下根底。二探究新知:1、認識體積的意義1課件出示第45頁例1圖:前面我們聽了烏鴉喝水的故事。哪你們猜一猜,把土豆放入量杯里,水位會不會變化。結論:水位會升高。2驗證。老師出示裝有帶顏色水的量杯和一個土豆。如今假如將土豆放入水中,水位會不會發(fā)生變化?怎樣變化?我們一起觀察。 觀察結果:將土豆放入水中,水位上升。將土豆從水中取出,水位下降。 提問: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變化呢?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后匯報結果。 結論:水位的上升和下降是因為土豆占有水的一定的空間。板書:物

6、體占有空間。3舉例講解。像這樣物體占有空間的例子還有很多,比方我們的書包裝課本、文具盒等物品,放的書越多,書包剩下的空間就越小,就是因為這些課本、作業(yè)本、文具盒會占一定的空間。你還能舉例說明物體占有一定空間嗎? 抽一名學生說一說。4歸納體積定義并板書。我們把一個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這個物體的體積。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和直觀演示,實驗驗證來認識體積,讓學生感受體積的意義。在列舉中穩(wěn)固體積的意象。2、認識體積單位。1課件出示第45頁例2:這條線段的長度為1厘米,厘米是長度單位;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為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是面積單位。這是一個正方體,它的大小也要有自己的單位,就是體積單位。體積單位有

7、哪些呢,它們的大小是怎么規(guī)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2認識體積單位1立方厘米。拿出一個小正方體,量出它的棱長為1厘米。然后告訴學生,這個小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立方厘米。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1立方厘米的大?。空乙徽椅覀兩磉叺奈矬w,哪個是1立方厘米。請一名學生說一說。 總結并板書:棱長為1cm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厘米,用字母表示為1cm3,讀作:1立方厘米。 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一寫,同位間互相讀一讀。3拿出幾個體積為1cm3的小正方體拼擺成不同的長方體,然后同位間說一說,這些長方體的體積分別是多少立方厘米?學生同位互相說一說。老師巡視指導。4認識體積單位1立方分米。物體的體積單位大小有時還需要使用一

8、些較大的體積單位,比方立方分米,你知道1立方分米是多大嗎? 看書后總結:1立方分米就是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板書結論: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也可寫作1dm3。 5舉例生活中的1立方分米的物體大小。 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dm3呢?交流匯報:1個粉筆盒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分米。一本字典大約是1立方分米。 6課件出示第46頁例3:還有一個比1立方分米還大的體積單位,這就是1立方米,你能說說1m3的大小嗎?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棱長為1m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寫作1m3。 7驗證并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1立方米有多大?操作:請3個學生用3根1m長的尺子

9、在老師的幫助下在墻角圍成一個正方體,然后告訴學生: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1m3。讓學生依次鉆進1立方米的正方體里??匆豢?立方米里能包容多少名同學。8體積單位間的排序。你能說說這三個體積單位誰是最大的?誰是最小的嗎?學生答復:立方米的體積大,而立方厘米的體積小。9課堂練習。出示第46頁“課堂活動第1題:說一說,在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可以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這些體積單位。學生先在小組互相說一說,再匯報交流。再出示第46頁“課堂活動第2題:下面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1立方厘米,在下面打?qū)μ枺笥?立方厘米的在下面打三角形。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后,畫一畫,做一做,最后匯報。 3、體積單位的進率關系

10、。  1課件出示第47頁例4:1dm3等于多少立方厘米?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有分格子的面積為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模型。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先數(shù)一排是多少個小正方體?再測量一下,每一個小正方體的棱長是多少?每一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學生操作并匯報??偨Y: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又是1000立方厘米。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老師板書:1dm3=1000cm3。 2課件出示第47頁想一想: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你能想象并推導出1m3= dm3嗎? 學生可以分組討論出結果,再指名一名學生說一說推導的方法。 隨著學生的答復,老師板書。1m3=1000dm3。3總結相鄰兩個體

11、積單位間的進率關系: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4課堂練習。出示第47頁“課堂活動第2題:1本數(shù)學書的體積是300立方厘米,你知道是多少立方分米嗎?學生對照進率關系得出結論。設計意圖:通過1立方厘米的大小來遷移認識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再通過拼一拼,算一算來理解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關系。4、容積與容積單位1課件出示第47頁例5主題圖:把牛奶盒子里的水倒入杯子里,能裝滿4個杯子。 考慮:1盒牛奶的體積與1杯牛奶的體積一樣大嗎?不一樣大(2) 容積的定義: 1盒牛奶可裝4杯牛奶。這些牛奶盒、杯子都叫容器。一個容器所能包容的物體的體積,叫做這個容器的容積。你能舉例說明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容器,并比一

12、比它們?nèi)莘e的大小。 學生的討論交流并匯報。 3同學們,拿起你們的牛奶盒子,看看你們早上喝的牛奶的盒子上都寫著什么?寫著250ml,450ml 追問: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結論:“mL是毫升,“L是升。4課件出示第48頁:在生活中,計量液體如眼藥水、針劑、食用油、汽油等的體積常以毫升和升為單位。讓學生讀出下面的容積。5理解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的關系:1毫升是指能包容1cm3的物體的容積,用字母表示為1mL。1升是指能包容1dm3的物體的容積,用字母表示為1L。 追問:你知道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之間的關系嗎?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分米1升 再追問:你能根據(jù)體積單位的進率推導出容積單位間的進率嗎?結

13、論:1L=1000mL。因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而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所以1升=1000毫升。6課堂練習:出示第48頁試一試。600ml= L,25L= ml。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訂正解答,最后匯報交流。 5、計算容器的容積。 1出示第48頁的課堂活動第1題和課堂活動第2題。說一說:我人如何計算一個紙箱的容積?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后匯報。 讓學生同桌互動,老師巡視檢查。 2出示第48頁課堂活動第2題。下面的兩個土豆的體積各是多少立方厘米?我們怎樣來考慮和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后匯報。設計意圖:通過實驗來驗證容積的意義和容積單位。使學生對體積和容積的聯(lián)絡和區(qū)別有

14、一個更明確地把握。三穩(wěn)固新知:1、出示第48頁練習十四第1題。1一個墨水瓶盒,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來測一下這個墨水瓶盒是多少立方厘米?2學生同位合作,在座位上拼,畫并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最后匯報。2、 出示第48頁練習十四的第2題。1在括號里填上適宜的體積單位。注意在填之前,先想象一下,單位體積的大小再填。2學生在書上填寫完后匯報。四達標反響 習題;1.單位的換算。 0.24立方米= 立方分米 302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500升= 立方米 2.填上適宜的單位。 1臺舊式電視機的體積是400 。 1杯水的體積是120 ,這個杯子的容積是120 3.幼兒園小朋友捏橡皮泥玩。同樣的一團橡皮泥,第一

15、個小朋友把它捏成小雞的形狀,第二個小朋友把它捏成了小狗的形狀,捏成的兩種形狀哪一個體積大? 4.一大瓶可樂大約2500ml,一個杯子大約能裝300ml,淘氣和6個同學每人一杯可樂夠嗎?答案:1. 240 3.02 0.5 2.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毫升 3. 一樣大 4.夠五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總結:1.認識了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米,立方分米,還認識了容積單位升和毫升2.知道單位體積和容積的大小。并會進展換算練習。3.認識了體積和容積的定義。4.物體體積和容積的測量方法。5.用擺,數(shù)和算的方法來求一個物體的體積和容積。設計意圖: 通過分類的形式來復習和穩(wěn)固所學的

16、知識,使知識系統(tǒng)化,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六布置作業(yè)1.書中完成練習十四的第4、5題。2.課堂本上完成練習十四的第6、7、8題。3.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練習十四的考慮題。4.判斷。1假如兩個物體的體積相等,那么它們的容積也一定相等。 2同一個物體的體積和容積相等。 3一張課桌的體積大約是5立方米。 5.填一填。1計量油桶的容積用 作單位適宜。油桶的體積是指它的 ,容積是指它的 。2一個墨水瓶的容積是57 。3用一個長方體鐵箱裝滿大米,這個鐵箱的容積就是大米的 。答案:4. × × × 5. 1升 外部所占空間的大小 內(nèi)部所能包容油的多少 2毫升 3體積u 板書設

17、計 3.體積與體積單位 體積 體積單位 一個物體所占空間的的大小 立方厘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容積 容積單位一個容器所能包容物體的體積 升和毫升u 教學反思 體積和容積的定義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擅長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化。所以在教學中:首先,認識體積的意義,是從一個小實驗中,讓學生明白物體占用的空間就是物體的體積的道理。然后再出示棱長為1厘米小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厘米。并讓學生實際感受它的大小。再遷移得出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接著,在拼擺和數(shù)算的根底上,明白體積單位的進率關系。第三:容積的概念還是在實驗中,讓學生明白容器包容物體的體積就是容積。再通過容積單位與體積單位的關系中,推導出容積單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