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誤區(qū)及對策_第1頁
例談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誤區(qū)及對策_第2頁
例談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誤區(qū)及對策_第3頁
例談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誤區(qū)及對策_第4頁
例談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誤區(qū)及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語文論文漫步詩意叢林 探尋最佳路徑 例談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誤區(qū)及對策摘要:人教版語文課本中選錄了許多古代名家詩篇。但是在現(xiàn)實教學中,我們教師受主客觀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此類教材的教學。本文著重討論古詩詞教學中的多媒體應用、情景表演、拓展三方面中存在的誤區(qū)及對策。關鍵詞:小學古詩教學 多媒體應用 情景表演 拓展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典籍中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然而在現(xiàn)實教學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們的許多教師卻不能很好地把握此類教材,往往造成教學目標制定的偏離,學生對內容的一知半解。近幾年,古詩詞教學被專家、一線教師空前重視,從各級各類教學觀摩課來看,教學

2、策略層出不窮,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教法。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們對一些“新鮮教法”的理解和操作有所偏差,造成古詩詞教學的低效。下面,我試從古詩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及對策入手來思考小學古詩詞教學。誤區(qū)一:濫用多媒體華而不實古詩詞教學中采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意境,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還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在具體操作中,教師一般是在詩歌教學開始時在屏幕上展現(xiàn)詩歌中描繪的景物,通過這些景物來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調動學生的感官,這就能夠比較容易地帶學生進入詩歌的意境中去,進而比較容易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許多教師都認為這非常符合現(xiàn)今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要求。比如,一位老師

3、在教學望廬山瀑布時,先播放了一段廬山瀑布的錄像,讓學生親眼目睹了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受。再讓學生聽配樂的課文錄音,跟著錄音練讀。學生很快就能感受到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體會到詩人的感情。通過多媒體的渲染,美的情懷、美的形象躍然而出。然而,這種效果的獲得不是經過詩歌的賞析,而是多媒體的渲染作用。即使我們接著賞析詩歌時學生可能會對其中的意象心領神會,那也是早有了心理暗示才水到渠成的。這樣的的教學并沒有引發(fā)學生的思維,反而影響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個性化感悟,阻礙了他們獨特的想象和體驗。而詩歌說到底應該是心與心的交流,詩歌鑒賞其實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而非被動的接受、消極的服從。盡管多媒體

4、的介入,讓古詩詞的課堂教學增色不少,但由于把握不當,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因此陷入了“華而不實”的尷尬境地。對策:有效整合多元互補巧為徑 如果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多媒體和古詩詞教學的互補點,將它們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那么二者將會相得益彰,互為一體,這樣有利于將學生帶入詩中所描繪的藝術境界中去感受美、領悟美、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學生不僅學得興趣盎然,而且還學得扎實有效,多方面的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從而提高了古詩詞教學的質量。下面我將以望廬山瀑布為例,談談如何有效地整合多媒體資源和古詩詞教學內容。一、巧用多媒體,品詞析句,感悟語言美古詩詞用詞非常凝煉,一字一詞都是作者千錘百煉的結果,因此抓住重點字詞分析

5、來理解詩意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難點?,F(xiàn)代多媒體技術能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可見的形、聲、光、色,有利于學生推敲、理解,體會作者遣詞用字之妙。在望廬山瀑布一詩中,“生”字用得十分巧妙。教學時,我先提問:“生字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當學生疑惑不解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香爐峰上,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景象美不勝收。學生學習興趣極為濃厚,他們積極觀察、思索,很快從香爐峰的云霧源源不斷升騰的動態(tài)畫面中領悟到“生”字的妙處:“升”字僅僅只能看到云霧升起,不久就會散去;而“生”字還含有“產生”的意思。這一比較解讀,讓學生明白了香爐峰始終處于云霧繚繞之中

6、,讓人仿佛置身于童話般的仙境之中,所以詩人就不用“升”而用“生”了。再如,在學習“遙看瀑布掛前川”這一詩句中的“掛”字時,我還是進行直觀比較教學。我先在電腦屏幕上出示兩種不同形狀的瀑布:一種是垂直型瀑布,一種是傾斜型瀑布。緊接著我問學生:這是兩種形狀不同的瀑布,哪一種才是李白詩中所寫的掛著的瀑布?并說說你的理由。生動直觀的畫面,使學生們一下子明白李白詩中所寫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并體會到“掛”字用得如此精妙與傳神,它維妙維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兩張簡單的電腦圖片,就幫助學生輕而易舉地理解并掌握了“掛”的意思。二、巧用多媒體,喚起想象,訓練表達美在古詩詞教學中,

7、常遇到語言難以明喻的抽象、晦澀的教學內容,它們與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相差甚遠,存在一定的時空差距。而小學生思維與想象能力不夠完善,所以難以體驗。為了幫助理解,可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詩中重要的而又想象不到或想象比較模糊的地方圖形化,縮短時空距離,真實再現(xiàn),變無形為有形,變無色為有色,變無聲為有聲,充分調動其想象力去感悟作品,產生共鳴。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第一句時,我播放配有優(yōu)美音樂的視頻。學生邊聽、邊看、邊想。我問:“如果你也來到廬山會有怎樣的感受?”學生們紛紛舉手,有的說:“香爐峰上團團霧氣,在陽光中,變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煙霧繚繞的仙境之中?!庇秩缭谧寣W生領會三、四兩行詩境

8、時,我關掉視頻聲音,讓學生邊看壯闊的瀑布,邊展開豐富的想象,我提問:“你覺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說:“這長長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揮舞的銀紗,美極了。”有的說:“瀑布從高高的山上奔騰而下,仿佛一條白色巨龍從天而降。”這樣利用多媒體在教學中展示美的對象,不僅喚起了學生的想象力,還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能力。三、巧用多媒體,指導朗讀,體會情感美古詩詞具有對仗工整、平仄押韻、瑯瑯上口的特點,最適合吟唱。教學中若采用形象直觀的現(xiàn)代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有助于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的感情,加深對古詩詞的語言文字的理解,提高朗讀水平。如在指導朗讀望廬山瀑布時,我先讓學生看錄像,讓學生形

9、象感知瀑布壯麗景象,從瀑布跌入山谷發(fā)出的巨響中,感受到瀑布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氣勢。緊接著,我再播放韻律悅耳的朗讀錄音去感染學生,為學生在朗讀的語氣、語調、節(jié)奏等方面做示范。在學生基本掌握讀的技巧的基礎上,再讓他們自己練讀。最后,我把學生的朗讀錄下來,再放給他們聽,讓他們與課文錄音比一比,自己評一評,找到了差距后,他們練得更歡了。孩子們很快就讀出了詩的韻味,同時也受到了美熏陶。誤區(qū)二:情景表演喧賓奪主情景表演是一些老師在古詩詞教學特別是在公開課教學中常用的策略。然而,我在聽課中發(fā)現(xiàn)兩種偏差,一種是在操作策略上的把握失誤。如有些教師在課前事先安排好課堂上的情景表演,但這本質上是為演而演,也

10、許這樣做課堂教學氣氛會好一些,但有做假之嫌;也有的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表演是隨意發(fā)揮,但往往因為沒有掌控好表演的時間而耽誤了學生進一步理解詩意的時間,容易進入“喧賓奪主”的誤區(qū)。如一位老師執(zhí)教孟郊的游子吟時,在學生沒有進入意境的情況下,執(zhí)教老師執(zhí)意編劇表演:老師當母親,學生當兒子,進行了“母子”對話,但對話內容卻圍繞孩子的學習情況展開,很明顯教師的這一情景表演嚴重偏離了詩歌內容。通過反思分析,這位教師主要想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演中悟詩情,在演中悟詩意,其執(zhí)教意圖是完全正確的??蓡栴}出在于“兒子”沒有情感作鋪墊,只顧表演效果,演中不讀,所以最后呈現(xiàn)的結果難免會差強人意。對策:明確目標亂花迷眼我獨

11、清古詩詞教學情景表演的目的是引領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發(fā)展語言能力,體悟詩人的情感,這是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情景表演的目標,明確自己是想通過情景表演讓學生得到哪些能力的提升。唯有如此,課堂上的情景表演才不至于喧賓奪主,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古詩教學,下面例舉兩種常見策略。一、演訓結合古詩詞教學中把課堂表演和語言訓練、語言積累相結合,能促進學生的語言發(fā)展和古詩詞積累。大家耳熟能詳?shù)挠谟勒蠋熢诮虒W草時設計的表演可謂匠心獨運,以下是于老師的教學片斷。于老師教學古詩草,進入復習階段。師:小朋友,回到家里,誰愿意把新學的古詩草背給媽媽聽?(找一名學生到前面來)好,現(xiàn)在我當你媽媽,你

12、背給我聽好嗎?想想回到家里該怎么說?生:媽媽,我今天學了一首古詩,背給你聽聽好嗎?師:好。(生背誦)我的女兒真能干,老師剛教完就會背了。師:誰愿意回家背給哥哥聽?(找一名學生到前面來)現(xiàn)在我當你哥哥,你該怎么說?生:哥哥,我背首古詩給你聽聽好嗎?師:哪一首?(生答草)弟弟,這首詩我也學過。他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生:哥哥,你記錯了,是白居易寫的。師:反正都有個“白”字。(眾笑)我先背給你聽聽: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哎,最后一句是什么?生:春風吹又生。師:還是弟弟記性好,謝謝你。(眾笑)誰愿意背給奶奶聽?(指一生到前面)現(xiàn)在,我當你奶奶,你奶奶沒有文化,耳朵有點聾,請你注意。生:奶奶

13、,我背首古詩給您聽好嗎?師:好。背什么古詩?(生答背草)師:草?那么多花兒不寫,為什么寫草啊?生:因為草有一種頑強的精神,野火把它燒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長出了新芽。師: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離離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聽不懂?生:這句是說,草原上的草長得很茂盛。師:還有什么“一歲一窟窿”?(眾笑)生:不是!是“一歲一枯榮”???,就是葉子黃了,干枯了;榮,就是茂盛。師:后面兩句我聽懂了??窗硨O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紀就會背古詩。奶奶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哪有錢上學呀?(眾笑)于老師通過不同角色的轉換,讓學生把意思表達清楚,巧妙地引導學生準確說出了詩意,強化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和詩詞的積累

14、。這種生動活潑的教學,肯定能夠在學生心靈深處留下鮮明的印記??梢?,古詩詞表演要富有情趣,猶如教學的潤滑劑,演訓結合、寓莊于諧,寓教于嬉,讓課堂變得生機盎然,讓學習成為愉快的享受。二、以演生情古詩詞情景表演另一種目的是以演生情,即讓學生想象畫面,體悟詩情。但必須在學生讀懂詩歌,了解詩歌的大意后,才能采用以演生情的策略。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挖掘詩詞的空白點,結合詩歌的誦讀,讓學生演中悟情。如教學游子吟中的“密密縫”一詞,老師讓學生想象畫面,師生進行對話表演:“要是你就是詩中的兒子,聯(lián)系意恐遲遲歸,想想慈母在兒子的衣中縫進了些什么?”通過師生表演對話,學生入了詩境,感受到了母愛之深。誤區(qū)三:過度拓展南

15、轅北轍隨著新課程的的實施,許多教師都在古詩詞教學中進行著拓展教學的實踐。然而,由于觀念的偏差、研究的匱乏,教師們在拓展時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一是拓多了,使古詩詞課堂變得臃腫起來;二是拓深了,使古詩詞拓讀舉步維艱;三是拓亂了,使古詩詞教學迷失了方向,甚至陷入了“南轅北轍”的誤區(qū)。以下是一位教師教學漁歌子的教學案例片斷。師:他哥哥對他的不歸有些著急,寫下了這么一首詞。(出示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保熒献?,采取三環(huán)疊唱的方式對讀兄弟倆的詞。第一環(huán),師引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鄙鷮ψx:“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钡诙?/p>

16、環(huán),師引讀:“狂風浪起且須還?!鄙鷮ψx:“斜風細雨不須歸?!钡谌h(huán),師引讀:“且須還。”生對讀:“不須歸。”師:張志和留戀青山和綠水,自稱是江波釣徒。(出示唐書·張志和傳:“志和居江湖,自稱江波釣徒,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保煟嚎戳艘院?,你們又有什么想說的?從以上教學片斷中可見,這位教師有著深刻的資源意識,比較重視拓展。在課堂上不僅引入了詩人的傳記,還引入了其哥哥所寫的一首詩,師生雙方開始了三環(huán)疊唱式的對讀。課堂上書聲瑯瑯,學生讀得聲情并茂??墒牵P于“草堂松徑已勝攀”的意思,課后問學生,他們一臉茫然。既然不知其意,怎么會應對自如,讀得如此有聲有色呢?學生倒也直接:“這很簡單。

17、找到相同位置的詞句與老師對著讀,再搖頭晃腦一番,韻味自然就來了?!甭犝n教師面面相覷:原來聰明的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要學習方式,是在揣測教師的心意。這樣的課堂,學生與靜思默想基本“無緣”,和潛心會文幾乎“絕交”,有的只是熱熱鬧鬧地回答教師的問題。而教師呢,游離詩詞、旁征博引,走馬燈般將拓展材料一一展示給學生。于是,詩詞成了引文,而課外拓展反倒成了教學的主題。對策:合理篩選書市萬卷適我取古詩詞雖然為我們選擇拓展性閱讀材料留下了巨大的空間,但任何事都講究“度”,拓展也同樣如此。因此,教師要“精選”拓展性材料,去粗取精、披沙揀金,突出教學重點。一、拓展在理解阻塞處上述案例中,為體現(xiàn)“原汁原味”,教師在引進

18、資料時,還選擇了引用古文。眾所周知,課堂教學倡導“深入淺出”,鏈接資料主要是為了起溝通作用。然而,教師卻忘記了學生讀古文有障礙,生僻難懂的古文,讓學生深感學習古文的滯澀,使得教學質量大打折扣。我認為,教師不應該在此環(huán)節(jié)引用古文,而應用簡潔直白的語言將作者的生平娓娓道來,或者穿插講述詩人的故事,使學生在心理上對作者產生親近感。二、拓展在比較品評處古詩詞學習不是孤立的,讀古詩詞時,鏈接引入其他古詩詞,可以出現(xiàn)多種意義的互照互證,加深理解。在教學漁歌子時,教師可以引入后代詩人仿漁歌子的體式、意境或詞句而翻出的新作,如蘇東坡的浣溪沙。教師從寫作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對同一主題、不同特點的詞進行對照閱讀,這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神韻”,感悟模仿的魅力。當學生吟誦著蘇東坡的“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時,肯定會感受到模仿對寫作的重要性。三、拓展在文體把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