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Code of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for communication conduit engineeringGB50374-2006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chǎn)業(yè)部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施行日期:2 0 0 7 年 5 月 1 日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公告第523 號建設部關于發(fā)布國家標準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公告現(xiàn)批準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50374-2006,自 2007 年 5 月 1 日起實施。其中,第4.1.1 、 4.1.2 、
2、 4.1.3 、4.1.5、 4.1.8 、4.1.9 、 4.1.10 、 4.1.11(1、 2、4、 5、6)、 4.1.12 、 4.1.13 條(款 )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本規(guī)范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二oO六年十二月H-日前言本規(guī)范是根據(jù)建設部建標200467號文件“關于印發(fā)二oO四年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定、修訂計劃的通知”要求,由信息產(chǎn)業(yè)部綜合規(guī)劃司負責組織成立 了規(guī)范編制組,在參考目前國內(nèi)有關標準和收集有關工程通信管道及材料的使 用情況,并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后制定的。本規(guī)范主要對通信系統(tǒng)工程的通信管道施工及驗收作出規(guī)定和要求,共
3、分8章及6個附錄。主要技術內(nèi)容包括:總則,器材檢驗,工程測量,土方工程,模板、鋼筋及混凝土、砂漿,人(手)孔、通道建筑,鋪設管道,工程驗收。本規(guī)范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本規(guī)范由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由信息產(chǎn)業(yè)部負責日常管理,由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原信息產(chǎn)業(yè)部郵電設計院)負責具體技術內(nèi)容的解釋。本規(guī)范在執(zhí)行過程中,請各單位注意總結經(jīng)驗,積累資料,隨時將有關意見和建議反饋給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地址:河南省鄭州市互助路1號,郵編:450007),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本規(guī)范主編單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編單位: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主要起草人:陳萬虎尹衛(wèi)兵顧榮生 目次1總則
4、(12器材檢驗(22.1 一般規(guī)定(22.2 水泥及水泥制品 (22.3 砂(32.4石子(42.5磚(42.6 砌塊(52.7 水 (52.8 水泥管塊(52.9 塑料管及配件 (62.10 鋼材、鋼管與鐵件 (93工程測量(112.11 土方工程(134.1 挖掘溝坑(134.2 回填土 (155模板、鋼筋及混凝土、砂漿 (175.1 裝拆模板(1 75.2 鋼筋加工(1 85.3 混凝土澆筑(1 95.4 水泥砂漿 (2 o6人(手)孔、通道建筑 (216.1 一般規(guī)定(216.2 人(手)孔、通道的地基與基礎 (216.3 墻體(2 2)6.4 人(手)孔上覆及通道溝蓋板 (24)6.
5、5 口圈和井蓋 .f 2 5)7鋪設管道 (2 7)7.1 一般要求(27)7.2 地基(28)7.3 基礎(28)7.4 水泥管道鋪設 (32)7。5塑料管道鋪設(3 5)7.6 鋼管鋪設 (39)8工程驗收(40)8.1 隨工驗收(40)8.2 工程初驗(42)8.3 工程終驗(43)附錄A回彈儀測量混凝土的強度 (45)附錄B水泥管塊規(guī)格和多孔塑料管端面 (5o)附錄C常用各種標號普通混凝土參考配比及每立方米用料量 (52)附錄D定型人孔及體積表 (55)附錄E土、石質(zhì)分類 (58)附錄F工程驗收項目和內(nèi)容 (59)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 (61)附:條文說明 (63)1總則1.0.1為了適應現(xiàn)
6、代化城市建設與信息發(fā)展的需要,保證信息通信管道與通道工程建設中的材料、施工和竣工驗收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制定本規(guī)范。1.o.2 本規(guī)范是通信管道工程施工、監(jiān)理、隨工驗收、竣工驗收(包括初步驗收和最終驗收) 、編制竣工文件等工作的技術依據(jù)。1.o.3 本規(guī)范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通信管道工程的施工和驗收。1.0.4 通信管道工程建設中必須選用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的定型產(chǎn)品。未經(jīng)國家有關產(chǎn)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1.0.5 通信管道工程建設中應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技術,以提高施工質(zhì)量,降低工程造價。1.0.6 通信管道工程的竣工驗收工作,應按工程驗收的法定程序進行;其竣工驗
7、收的內(nèi)容和要求,應按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隨工檢驗和竣工驗收中,發(fā)現(xiàn)不符合本規(guī)范或有關規(guī)定的工作內(nèi)容,凡由施工單位造成的,應由施工單位負責返修至合格。1.0.7 通信管道與通道的建設除執(zhí)行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2 器材檢驗2.1 一般規(guī)定2-1-1通信管道工程所用的器材規(guī)格、程式及質(zhì)量,應滿足設計文件和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并由施工單位會同建設單位或監(jiān)理單位在使用之前組織進場檢驗,發(fā)現(xiàn)問題或不合格的器材應及時處理。2-1-2凡有出廠證明的器材,經(jīng)檢驗發(fā)現(xiàn)問題時,應作質(zhì)量技術鑒定后處理;凡無出廠合格證明的器材,禁止在工程中使用,嚴禁使用質(zhì)量不合格的器材。2.1.3 經(jīng)過檢驗的器材
8、,應作好檢驗記錄。2-1-4通信塑料管道器材進場后,存放、保管、消防、安全等應滿足相關標準要求。2.2 水泥及水泥制品2-21通信管道工程中使用水泥的品種、標號應符合設計要求;使用前注意水泥的出廠日期或證明,無產(chǎn)品出廠證明或無標記的,嚴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得 使用過期的水泥,嚴禁使用受潮變質(zhì)的水泥。2-2-2各種標號的水泥應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產(chǎn)品質(zhì)量標準。水泥從出廠到使用的時間超過三個月或有變質(zhì)跡象的,使用前均應進行試驗鑒定,依據(jù)鑒定情況確定使用與否或另行更換。2-2.3通信管道工程,采用的水泥標號可為32.5號或42.5號。水泥品種可為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或火山灰質(zhì)硅酸鹽水泥。2-2.4
9、水泥在儲存過程中應防止受潮,并應分批購置,按進貨日期分別堆放,做到先入庫先使用,避免壓垛。2.2.5 水泥的性能應符合下列要求:1水泥的初凝時問不得早于 45min,終凝時間不得晚于12h。2水泥容重可為11001300kg/m32.2.6 水泥預制品生產(chǎn)前,必須按水泥類別、標號及混凝土標號,做至少一組(三 塊)混凝土試塊,具體組數(shù)由生產(chǎn)單位根據(jù)需要確定,其混凝土試塊的規(guī)格應符 合表2.2.6的要求。表2.2.6混凝土試塊規(guī)格(mm)混凝土骨料最大料徑試塊規(guī)格(長X寬X高)30以下100X 100X 10030以上150X 150X 1502.2.7 水泥制品的規(guī)格應進行逐個檢驗。不同規(guī)格的水
10、泥制品嚴禁混合堆放。2.2.8 通信管道用水泥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標準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zhì)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GB1344-1999和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1999 的要求。2.3 砂2.3.5 通信管道工程宜使用天然中砂,平均粒徑為0.350.5mm2.3。 2通信管道工程用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砂中的輕物質(zhì),按重量計不得超過3。2 砂中的硫化物和硫酸鹽,按重量計不得超過1 。3 砂中含泥量,按重量計不得超過5。4 砂中不得含有樹葉、草根、木屑等雜物。31.1.3 砂的容重,在松散狀態(tài)下宜為 13001500kg/m,在密實狀態(tài)下宜為 16003硫化物和硫酸鹽含量,
11、按重量計不得超過1%4石子中不得含有樹葉、草根、木屑等雜物。1.1.4 石子的容重,宜為 13501600kg/m31.1.5 通信管道用石料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01 的要求。2.5 磚2.5.1 通信管道工程人(手)孔及通道,用一等機制普通燒結磚。2.5.2 工程用磚應符合下列要求:i磚的外形應完整,耐水性好。嚴禁使用耐水性差,遇水后強度降低的爐渣磚或矽酸鹽磚。2通信管道工程用磚強度等級見表2.5.2 o表2.5.2普通燒結磚強度等級強度等級“壓強度平均(MPa)變異系數(shù)0 0.21抗折強度0.21(MPa)強度標準值)(MPa)單塊最小抗壓強度
12、值)(MPa)2020.014.016.01515.010.012.02.5.3 通信管道用磚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標準燒結普通磚GB5101-2003的要求。2.6 砌塊2.6.1 通信管道工程用于磚砌的混凝土砌塊品種、標號均應符合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其外形應完整,耐水性能好。2.6.2 使用的 昆凝土砌塊,其規(guī)格等應符合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塊組群圖集中各種砌塊的要求。2.6.3 通信管道使用的砌塊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標準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01 的要求。2.7 水2.7.1 通信管道工程宜使用自來水或潔凈的天然水,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 不得使用工業(yè)廢污水和含有硫化物的泉水。2 水中不得含有
13、油、酸、堿、糖類等物。3 海水不得作為鋼筋混凝土用水。4 施工中如發(fā)現(xiàn)水質(zhì)可疑,應取樣送有關部門進行化驗,鑒定后再確定可否使用。5 .7.2 水的比重為1,容重為1000kg m3。6 .7.3 通信管道用水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1989 的要求。2.8 水泥管塊2.8.1 水泥管塊的質(zhì)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管塊的標稱孔徑允許最大正偏差不應大于0.5mm負偏差不應大于1mm管孔無形變。2管塊長度允許偏差不應大于±2mm寬、高允許偏差不大 nJn±5mm三孔及以上的多孔管塊,其各管孔中心相對位置,允許偏差不應大于0.5mm。2.8.2 干打水泥
14、管塊的實體重量不應低于表2.8.1 的規(guī)定值。混凝土管塊應大于表2.8.1 的規(guī)定值5以上。表2.8.1干打水泥管重量表孔數(shù)(個)X孔徑(mm)示稱外形尺寸長X寬X高(mm)重量(kg /根)3X90三孔管600X360X140374X90四孔管600X250X 250456X90六孔管600X360X 250624管塊的成品表面單位強度不應小于10.78MPa;如用管塊整體試驗,其破壞的單位強度不應低于表面單位強度的 8%05水泥管塊強度有問題應進行抽樣試驗。 抽樣的數(shù)量應以工程用管總量的 3%。(或大分屯點數(shù)量的3%。)為基數(shù),試驗的管塊有90%達到標準即為合格;否則可再試3%。,其90%
15、 (數(shù)量)達到標準仍算合格;如試驗數(shù)10%以上達不到標準,則全部管塊表面強度應按不合格處理。2.8.3 水泥(含混凝土)管塊表面強度可用回彈儀試驗,試驗方法。2.8.4 通信管道工程使用的水泥制品管塊,必須脫出氫氧化鈣物質(zhì)(俗稱“脫堿”),沒有經(jīng)過“脫堿”處理的管塊,嚴禁在工程中使用。2.8.5 水泥管塊的管身應完整,不缺棱短角,管孔的喇叭口必須圓滑,管孔內(nèi)壁應光滑無凹凸起伏等缺陷,其摩擦系數(shù)不應大于0.8。管體表面的裂紋(指縱、橫向)長度應小于50mm超討50mm勺不宜整塊使用。管塊的管孔外緣缺邊應小 于20mm外緣缺角的其邊長小于 50mnm勺,允許按要求修補后使用2.9 塑料管及配件2.
16、9.1 通信管道工程所用塑料管材有聚氯乙烯(PvCu)管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其塑料管的型號及尺寸應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2.9.2 聚氯乙烯管的機械物理性能、環(huán)境要求、密封要求。1聚氯乙烯(PVC-U)多孔管的機械物理新年、環(huán)境性能、密封性能應符合表2.9.3 -1 的技術要求。表2.9.2-1聚氯乙烯(PVC-U)多孔管機械物理性能、環(huán)境性能、密封性能類別序號項目名稱技術要求機械物理性能1拉伸屈服強度> 30MPa2抗壓性能抗壓強度(用于柵格式管)P-F/S; P>600kPa管材剛度(用于蜂窩式管)P-F/(gxY L) ; Po > 2000kPa扁平試驗(用于柵
17、格管、蜂窩管)垂直方向加壓至截卸圖度75%卸荷,無破裂3落錘沖擊取10根試樣試驗后至少應有 9根不破裂4墜落試驗試樣試驗后應無破損或裂紋5靜摩擦系數(shù)<0.35環(huán)境性能(6維卡軟化溫度>79C7縱向回縮率<5%密封性能;8連接密封性在室溫下加壓至 50kPa、24h試驗后,無滲漏注:P為抗壓強度(KPa); Po為管材剛度(KPa); F為試樣所受的負載(kN) ; s為試樣受力接觸面積(mz); L為試樣長度(m); AY為試樣載面高度豎直方向的5%的變形量(m)。2聚氯乙烯(PVC U)單孔管的物理及機械性能應符合表2.9.4 -2 的技術要求。表2.9.2-2聚氯乙烯(e
18、vc-u)單孔管的物理及機械性能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指標1比重g/cm1.4 1.62腐蝕度:在鹽酸及硝酸中泡漬5h)g/cm< ± 2.0:在硫酸及氫氧化鈉中泡漬5h)< ± 1.5360+2 C液壓(允許應力130kgf/cm2)保持1h,不破裂,不滲漏420+2 C液壓(允許應力350kgf/cm2)保持1h,不破裂,不滲漏140 c情況下尺寸變化率沿長度方向%< ± 4.0徑向%< ± 2.56扁平實驗(壓至外徑的i /z)外徑0 200m按此標準n無裂縫和破裂現(xiàn)象7線膨脹系數(shù)1/C () X10-58X 10-58,抗拉弓S
19、度(20 C時)MPa39.227 58.849拉彎強度(20 C時)MPa78.453 117.6810抗壓強度(20 C時)MPa68.647 156.90611阮男強度(20 C時)MPa39.227以上12沖擊、韌性(無缺口)(20 C時)MPa11.768 17.6523高密度聚乙烯(HDPE湮料管的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表2.9.2-3的技術要求。表2.9.213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的物理力學性能序號項目主要技術性能測試方法拉伸強度> 18MPa試樣長度(200 ± 5)mm 拉伸速度(50 ± 5)mm/min2斷裂延伸率+32/26mm > 350%+
20、34/28mm > 350%+40/33mm > 380%+46/38mm > 380%+50/42mm >400%+60/50mm >400%試樣長度(200 ± 5)mm 標距70100mm拉伸速長度(10 ±5)mm/ min3縱向回縮率長度變化: 3%塑料管從110C,冷卻到20 oc4最大牽引負載+32/26mm 4500N+34/28mm 5000N+40/33mm 8000N+46/38mm 10000N+50/42mm 10000N試樣長度(200 ± 5)iD_m ,拉伸速度(500 士5)mn)/ min+60/5
21、0mmfe 10000N5最小彎曲半徑+32/26mmfe 400mm+34/28mmfe 400mm+40/33mmfe 450mm+46/38mmfe 500mm+50/42mmfe 625mm+60/50mmfe 750mm選取三根長1500mm試樣,置于(18 ±2) C溫度卜至少2h6落錘沖擊.選取10.根K(50±2)mm試樣,置于19c溫度卜至少2h,錘重9kg,落錘高度1.5m,每根試樣沖擊1次不破裂7抗側(cè)壓強度試樣長度(50 ± 2)rllm ,在1500N/ 100mmE力下扁徑不小于塑料管外徑的70%,卸荷后檢測能恢復到原外徑的90%以上,塑
22、料管無裂紋8扁平試驗從三根管材上各取長為(50±2)mm的試4個,將試樣水平放置在試驗機的上下平行壓板間,以(10 ± 5)mm/min的速度壓縮試樣,壓至試樣原外徑的50%時立即卸荷,用肉眼檢查二個試樣均無破裂、無龜裂、無裂紋及應力發(fā)白現(xiàn)象為合格9內(nèi)壁摩擦系數(shù)普通管:靜摩擦0 0.25,動摩擦00.29圓鼓和斜板試驗法10工頻擊穿電壓大于 30kV/ mm(2min)11環(huán)剛度>30kN/ m22.9.5 塑料管材的管身及管口不得變形,管孔內(nèi)外壁均應光滑、色澤應均勻、不得有氣泡、凹陷、凸起及雜塑質(zhì),兩端切 12應平整、無裂口毛刺,并與中心線垂直,管材彎曲度不應大于
23、0.5 % (多孔管)。多孔塑料管外徑與接頭套管內(nèi)徑、 承插管的承口內(nèi)徑與插口外徑應吻合。2.9.6 通信塑料管道工程的接續(xù)配件應齊全有效,視不同的管型分別按下述內(nèi)容進行檢驗:1承插式接頭用膠圈是否完好,規(guī)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2套管式接頭套管是否完好,規(guī)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中性膠合粘劑規(guī)格、粘度及有效期是否合格。4塑料管組群用支架、勒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2.10 鋼材、鋼管與鐵件2 10.1鋼材的材質(zhì)、規(guī)格、型號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不得有銹片剝落或嚴 重銹蝕。2 10.2鋼管的材質(zhì)、規(guī)格、型號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管孔內(nèi)壁應光滑、無 節(jié)疤、元裂縫。2 10.3各種鋼管的管身及管口不得變形,
24、接續(xù)配件齊全有效,套管的承口內(nèi)徑應與插口外徑吻合。2.10.4各種鐵件的材質(zhì)、規(guī)格及防銹處理等均應符合質(zhì)量標準,不得有歪斜、扭曲、飛刺、斷裂或破損。鐵件的防銹處理和鍍鋅層應均勻完整、表面光潔、無脫落、無氣泡等缺陷。2.10.5人(手)孔井蓋應符合下列要求:1 人 (手 )孔井蓋裝置(包括外蓋、內(nèi)蓋、口圈等)的規(guī)格應符合標準圖的規(guī)定。2 人 ( 手 ) 孔井蓋裝置應用灰鐵鑄鐵或球墨鑄鐵鑄造,鑄鐵的抗拉強度不應小于117.68MPa。鑄鐵質(zhì)地應堅實,鑄件表面應完整,無飛刺、砂眼等缺陷。鑄件的防銹處理應均勻完好。3 井蓋與口圈應吻合,蓋合后應平穩(wěn)、不翹動。4井蓋的外緣與口圈的內(nèi)緣間隙不應大于3mm井
25、蓋與口圈蓋合后,井蓋邊緣應高于口圈13mm5 蓋體應密實厚度一致,不得有裂縫、顆粒隆起或不平。6 人 ( 手 ) 孔井蓋應有防盜、防滑、防跌落、防位移、防噪聲設施,井蓋上應有明顯的用途及產(chǎn)權標志。7人孔井蓋材料抗拉強度不應低于117.68MPa,表面應有防腐處理。2.10.6 人 (手 )孔內(nèi)裝設的支架及電纜(光纜)托板, 應用鑄鋼(瑪鋼或球墨鑄鐵)、型鋼或其他工程材料制成,不得用鑄鐵制造。2.10.7 人 (手 )孔內(nèi)設置的拉力(拉纜 )環(huán)和穿釘,應有西16普通碳素鋼(HPB235級 ) 制造,全部做鍍鋅防銹處理。穿釘、拉力( 拉纜 ) 環(huán)不應有裂紋、節(jié)瘤、段接等缺陷。2.10.8 積水罐用
26、鑄鐵加工,要求熱涂瀝青防腐處理。2.10.9 人(手)孔采用非標準圖紙時,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2.10.52.10.8條的要求及設計文件規(guī)定。3 工程測量3.1 .1 通信管道工程的測量,應按照設計文件及城市規(guī)劃部門已批準的位置、坐 標和高程進行。3.2 .2 施工前, 必須依據(jù)設計圖紙和現(xiàn)場交底的控制樁點,進行通信管道及人(手 )孔位置的復測,并按施工需要釘設樁點,復測釘設的樁( 板 ) 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直線管道,自人(手)孔中心35m處開始,沿管線每隔2025m宜設一樁(板);設計為彎管道時,樁( 板 ) 應適當加密。2 樁點設置應牢固,頂部宜與地面平齊。樁點附近有永久建( 構 ) 筑物時,可
27、做定位檢點,并做好標志和記錄。3 平面復測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管道中心線不得大于±10mm。2)直通型人(手 )孔的中心位置不得大于100mm。3)管道轉(zhuǎn)角處的人(手 )孔中心位置不得大于20mm。3.0.3 施工現(xiàn)場必須設置臨時水準點,并應標定管道及人(手 )孔施工直測的水準樁點,臨時水準點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 臨時水準點應滿足施工測量的精度,允許誤差不大于±5mm。2 臨時水準點的設置必須牢固、可靠,兩點的間距不應大于150m。3 臨時水準點、水平樁( 或平尺板) 的頂部必須平整、穩(wěn)定,并有明顯標記。4 臨時水準點、水平樁( 或平尺板) 應按順序編號,測定
28、相應高程,計算出各點相應溝 ( 或坑 ) 底的深度,標在平尺板上并做好記錄。5 .0.4 施工時,必須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校測:1 在完成溝( 坑 ) 挖方及地基處理后,應校測管道溝、人 ( 手 ) 孔坑底地基的高程是否符合設計規(guī)定。2 施工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水平樁( 或平尺板) 錯位或丟失,應及時進行校測并補設樁點。3.0.5挖土方工作完成后,凡在溝(坑)中的其他管、線等(指不需移改的)地下設施及已移改完畢的地下設施,必須測量其頂部(底部)的高程、寬度等及與臨近人(手)孔和通信管道(通道)的相對位置、垂直問距、水平間距,并做好記錄,必須注明其類別、規(guī)格等。3.0.6誦信管道的各種高程,以水準點為基準,允
29、許誤差不應大于土10mm4 土方工程4.1 挖掘溝坑4.1.1 通信管道施工中,遇到不穩(wěn)定土壤或有腐蝕性的土壤時,施工單位應及時提出,待有關單位提出處理意見后方可施工。4.1.2 管道施工開挖時,遇到地下已有其他管線平行或垂直距離接近時,應按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核對其相互間的最小凈距是否符合標準。如發(fā)現(xiàn)不符合標準或危及其他設施安全時,應向建設單位反映,在未取得建設單位和產(chǎn)權單位同意時, 不得繼續(xù)施工。4.1.3 挖掘溝(坑)如發(fā)現(xiàn)埋藏物,特別是文物、古墓等必須立即停止施工,并負 責保護現(xiàn)場,與有關部門聯(lián)系,在未得到妥善解決之前,施工單位等嚴禁在該地段內(nèi)繼續(xù)工作。4.1.4 施工現(xiàn)場條件允許,土層堅實
30、及地下水位低于溝 (坑)底,且挖深超過 3m 時,可采用放坡法施工。放坡挖溝(坑)的坡與深度關系按表4.1.4的要求執(zhí)行(圖 4.1.4) 0表4.1.4放坡挖溝(坑)的坡度與深度關系土壤類別H: DH<2m2m<H<3m粘土1: 0.101: 0.15砂粘土1: 0.151: 0.25砂質(zhì)土1: 0.251: 0.50瓦礫、卵石:0.501: 0.75爐渣、回填土:0.751: 1.00注:H為深度;D為放坡(一側(cè)的)寬度。4.1.5 當管道溝及人(手)孔坑深度超過3m時,應適當增設倒土平臺(寬400mm) 或加大放坡系數(shù)(圖4.1.5) o4.1.6 挖掘不需支撐護土板的
31、人(手)孔坑,其坑的平面形狀應與人(手)孔形狀相 同,坑的側(cè)壁與人(手)孔外壁的外側(cè)間距不應小于 0.4m,其放坡應按表 4.1.4 執(zhí)行。4.1.7 挖掘需支撐護土板的人(手)孔坑,宜挖矩形坑。人(手)孔坑的長邊與人(手) 孔壁長邊的外側(cè)(指最大寬處)問距不應小于0.3m,寬不應小于0.4m。4.1.8 通信管道工程的溝(坑)挖成后,凡遇被水沖泡的,必須重新進行人工地基 處理,否則,嚴禁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1.9 凡設計圖紙標明需支撐護土板的地段,均應按照設計文件規(guī)定進行施工;設計文件中沒有具體規(guī)定的,遇下列地段應支撐護土板。1橫穿車行道的管道溝。2溝(坑)的土壤是松軟的回填土、瓦礫、
32、砂土、級配砂石層等。3溝(坑)土質(zhì)松軟且其深度低于地下水位的。4施工現(xiàn)場條件所限無法采用放坡法施工而需要支撐護土板的地段,或與其他管 線平行較長且相距較小的地段等。4.1.10 挖溝 (坑 )接近設計的底部高程時,應避免挖掘過深破壞土壤結構,如挖深超過設計標高100mm應填鋪灰土或級配砂石并應夯實。4.1.11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現(xiàn)場堆土,應符合下列要求:1 開鑿的路面及挖出的石塊等應與泥土分別堆置。2 堆土不應緊靠碎磚或土坯墻,并應留有行人通道。3 城鎮(zhèn)內(nèi)的堆土高度不宜超過1.5m。4 堆置土不應壓埋消火栓、閘門、電纜( 光纜 ) 線路標石以及熱力、煤氣、雨( 污 )水等管線的檢查井、雨水口及
33、測量標志等設施。5堆土的坡腳邊應距溝(坑)邊40cm以上。6 堆土的范圍應符合市政、市容、公安等部門的要求。4.1.12 挖掘通信管道溝(坑 )時,嚴禁在有積水的情況下作業(yè),必須將水排放后進行挖掘工作。4.1.13 挖掘通信管道溝(坑 )施工現(xiàn)場,應設置紅白相問的臨時護欄或醒目的標志。4.1.14 室外最低氣溫在零下 50C時,對所挖的溝(坑)底部,應采取有效的防凍措施。4.2 回填土4.2.1 通信管道工程的回填土,應在管道或人(手 )孔按施工順序完成施工內(nèi)容,并經(jīng) 24h 養(yǎng)護和隱蔽工程檢驗合格后進行。4.2.2 回填土前,應先清除溝(坑 )內(nèi)的遺留木料、草簾、紙袋等雜物。溝(坑 )內(nèi)如有
34、積水和淤泥,必須排除后方可進行回填土。4.2.3 通信管道工程的回填土,除設計文件有特殊要求外,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i在管道兩側(cè)和頂部300mme圍內(nèi),應采用細砂或過篩細土回填。2管道兩側(cè)應同時進行回填土,每回填土150mnff,應夯實。3管道頂部300mn«上,每回填土 300mnff,應夯實。4.2.4 通信管道工程挖明溝穿越道路的回填土,應符合下列要求:1 在市內(nèi)主干道路的回填土夯實,應與路面平齊。2市內(nèi)一般道路的回填土夯實,應高出路面50100mm,在郊區(qū)土地上回填土,可高出地表150200mm4.2.5 人 (手 )孔坑的回填土,應符合下列要求:1 在路上的人( 手 ) 孔坑
35、兩端管道回填土,應按照第4.2.4 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2靠近人(手)孔壁四周的回填土內(nèi),不應有直徑大于100mm勺礫石,碎磚等堅硬物。3人(手)孔坑每回填土 300mnflt,應夯實。1.1.1 人 ( 手 ) 孔坑的回填土,嚴禁高出人( 手 ) 孔口圈的高程。4.2.6 管道及人(手 )孔坑夯實密實度應符合當?shù)厥姓块T施工的有關規(guī)定。4.2.7 在修復通信管道施工挖掘的路面之前,如回填土出現(xiàn)明顯的坑、洼,通信管道的施工單位應按照市政部門的要求及時處理。4.2.8 通信管道工程回填土完畢,應及時清理現(xiàn)場的碎磚、破管等雜物。5 模板、鋼筋及混凝土、砂漿5.1 裝拆模板5.1.1 通信管道工程中的混凝
36、土基礎、包封、上覆及人孔壁、蓋板等,均應按設計圖紙的規(guī)格要求支架模板。5.1.2 澆筑混凝土的模板,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各類模板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無縫隙和孔洞,澆筑混凝土后不 得產(chǎn)生形變。2模板的形狀、規(guī)格應保證設計圖紙要求所澆筑混凝土構件的規(guī)格和形狀。3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平整,邊緣整齊,拼縫緊密、牢固,預留孔洞位置準 確,尺寸符合規(guī)定。4重復使用的模板,表面不得有粘結的混凝土、水泥砂漿及泥土等附著物。5.1.3 模板拆除的期限,應符合下列要求:1各種非承重混凝土構件最早拆除模板的期限,應符合表5.1.3-1的規(guī)定。表5.1.3-1非承重混凝土構件拆模時間表水泥品種水混凝土標
37、日平均溫度()泥號51015202530標號混凝土達到模天數(shù)2.45MPa(25kgf /cm2)強度的拆普通硅酸鹽水32.C10以下5.04.03.02.01.51.0泥5C11 C204.53.02.52.01.51.0C20以上3.02.52.o1.51.01.0火山灰或礦渣32.C10以下8.06.o4.53.52.52.0水泥5C10以上6.04.53.52.52.01.5注:每24h為一天。2各種承重混凝土構件的最早拆除模板期限,應符合表 5.1.3-2的規(guī)定。表5.1.3-2承重混凝土構件拆模時間表結構類另水泥種類水泥標號拆模需要 的強度(按 設計強度2%計)日平均溫度()510
38、15202530混凝土達到32%強度的天數(shù)跨度2.5m以下的板及裝配鋼筋混凝土構件普通硅酸鹽32.5501287654火山灰或礦渣32.5以上50221410876跨度2.58m的板梁的底模板普通硅酸鹽32.5702416121098火山灰或礦渣32.5以上70362216141195.1.4 澆灌混凝土的模板各部位的尺寸,預留TLH及預埋件的位置應準確,并應無跑漿、漏漿等現(xiàn)象。5.2 鋼筋加工5.2.1 通信管道工程所用的鋼筋品種、規(guī)格、型號均應符合設計的規(guī)定。.5.2.2 鋼筋加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鋼筋表面應潔凈,應清除鋼筋的浮皮、銹蝕、油漬、漆污等。2鋼筋應按設計圖紙的規(guī)定尺寸下料,并按
39、規(guī)定的形狀進行加工。3圓鋼(也叫工級筋)如需進行端頭彎鉤處理的,其彎鉤長度應不小于鋼筋直徑的5.5 倍(圖 5.2.g-1) 04盤條鋼筋在加工前應進行拉伸處理。5加工鋼筋時應檢查其質(zhì)量,凡有劈裂、缺損等傷痕的殘段不得使用。6短段鋼筋允許接長用作分布筋(構造鋼筋),其接續(xù)如圖5.2.2-2所示。上覆主 筋(受力鋼筋)嚴禁有接頭。1.1.3 鋼筋排列的形狀及各部位尺寸,主筋與分布筋的位置均應符合設計圖紙的 規(guī)定,嚴禁倒置;主筋間距誤差應不大于5mm分布筋間距誤差應不大于10mm31.1.4 鋼筋縱橫交叉處應采用直徑1.0mm或1.5mm的鐵線(俗稱火燒絲)綁扎牢固,不滑動、不遺漏。1.1.5 使
40、用接續(xù)的鋼筋時,接續(xù)點應避開應力最大處,并應相互錯開,不得集中 在一條線上,同一鋼筋不得有一個以上的接續(xù)點。1.1.6 鋼筋與模板的間距一般應為20mm為保持鋼筋與模板的間距相等,可在鋼筋下墊以自制的混凝土塊或砂漿塊等,嚴禁使用木塊、塑料等有機材料襯墊。5.3 混凝土澆筑5.3.1 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和水應符合使用標準。不同種類、標號的 水泥不得混合使用;砂和石料的含泥量如超過標準,必須用水洗干凈后方能使 用。5.3.2 各種標號混凝土的配料比、 水灰比應適量,以保證設計規(guī)定的混凝土標號。施工時,應采用實驗后確定的各種配比。砂和石料的含泥量不超過標5.1.3-2的規(guī)定。表5.1.3-
41、2承重混凝土構件拆模時間表結構類另水泥種尖水泥標號拆模需要的強度(按設計強度2%計)日平均溫度( )51015202530混凝土達到 32 %強度的天數(shù)跨度2.5m以下的板及裝電通硅酸鹽32.5501287654配鋼筋混凝土構件火山灰或礦渣32.5以上50221410876跨度2.58m的板梁的底模板普通硅酸鹽:32.5702416121098火山灰或礦渣32.5以上70362216141195.3.3 混凝土的攪拌必須均勻,以混凝土顏色一致為度。攪拌均勻的混凝土應在初凝期內(nèi)(約45min)澆筑完畢。5.3.4 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模板內(nèi)鋼筋襯墊是否穩(wěn)妥,并清除模內(nèi)雜物?;炷猎诔跄叭绨l(fā)生
42、離析現(xiàn)象,可重新攪拌后再澆筑。混凝土澆筑傾落高度在 3m以上時,應采用漏斗或斜槽的方法澆筑。5.3.5 澆筑混凝土構件必須進行振搗,無論采用人工或機械振搗都應按層依次進行,搗固應密實,不得出現(xiàn)跑模、漏漿等現(xiàn)象。5.3.6 混凝土澆筑完畢經(jīng)初凝(約lh)后,應覆蓋草簾等物并進行灑水養(yǎng)護;昆凝土工件應避免被陽光直曬。5.3.7 在目平均氣溫5c的自然條件下澆筑混凝土,應采取保溫為主的蓄熱法措施防凍。宜采用熱水拌制混凝土或構件外露部分加以覆蓋等措施,或按設計規(guī)定要求處理。5.3.8 非直接承受荷載的混凝土構件澆筑混凝土后,在目平均氣溫15c的情況下,必須養(yǎng)護24h以下,方能在其上面講行下一道工序。5
43、.4 水泥砂漿5.4.1 水泥砂漿的配比,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進行配制。5.4.2 凡抹縫、抹角、抹面及管塊接縫等處的水泥砂漿,其砂料必須過篩后使用, 不得有豆石等較大粒徑碎石在內(nèi)。5.4.3 水泥砂漿的養(yǎng)護,可按照本規(guī)范第5.3 節(jié)的規(guī)定執(zhí)行。6 人 ( 手 ) 孔、通道建筑6.1 一般規(guī)定6.1.1 磚、 混凝土砌塊(以下簡稱砌塊)砌筑前應充分浸濕,砌體面應平整、美觀,不應出現(xiàn)豎向通縫。6.1.2 磚砌體砂漿飽滿程度應不低于80%,磚縫寬度應為812mm同一磚縫的寬度應一致。6.1.3 砌塊砌體橫縫應為1520mm豎縫應為1015mm橫縫砂漿飽滿程度應不低于 80,豎縫灌漿必須飽滿、嚴實,不得出
44、現(xiàn)跑漏現(xiàn)象。6.1.4 砌體必須垂直,砌體頂部四角應水平一致;砌體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6.1.5 設計規(guī)定抹面的砌體,應將墻面清掃干凈,抹面應平整、壓光、不空鼓,墻角不得歪斜。抹面厚度、砂漿配比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勾縫的砌體,勾縫應整齊均勻,不得空鼓,不應脫落或遺漏。6.1.6 通道的建筑規(guī)格、尺寸、結構形式,通道內(nèi)設置的安裝鐵件等,均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規(guī)定。一般局( 站 ) 內(nèi)主機房引出建筑物的通道,不應越出局( 站 ) 院墻,局 ( 站 ) 以外的通信用淺埋通道,其內(nèi)部凈高宜為1.8m。6.1.7 通信管道的彎管道,當水泥管道曲率半徑小于36m時宜改為通漕。6.2 人 (手 )孔、通
45、道的地基與基礎6.2.1 人 (手 )孔、 通道的地基應按設計規(guī)定處理,如系天然地基必須按設計規(guī)定 的高程進行夯實、抄平 人 ( 手 ) 孔、通道采用人工地基,必須按設計規(guī)定處理。6-2-2人(手)孔、通道基礎支模前,必須校核基礎形狀、方向、地基高程等。6-2-3人(手)孔、通道基礎的外形、尺寸應符合設計圖紙規(guī)定,其外形偏差應不大于± 20mm厚度偏差應不大于±1 0mm6-2-4基礎的混凝土標號、配筋等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澆灌混凝土前,應清理模板內(nèi)的雜草等物,并按設計規(guī)定的位置挖好積水罐安裝坑,其大小應比積水罐外形四周大100mm坑深比積水罐高度深100mm基礎表面應從四周向
46、積水罐做20mmz水(圖 6.2.4)。6.2.5 設計文件對人(手 )孔、 通道地基、基礎有特殊要求時,如提高混凝土標號、加配鋼筋、防水處理及安裝地線等,均應按設計規(guī)定辦理。6.3 墻體6.3.1 人 (手 )孔、 通道內(nèi)部凈高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墻體的垂直度(全部凈高)允許偏差應不大于土 10mm墻體頂部高程允許偏差不應大于±20mm6-3-2墻體與基礎應結合嚴密、不漏水,結合部的內(nèi)外側(cè)應用1: 2.5水泥砂漿抹八字,基礎進行抹面處理的可不抹內(nèi)側(cè)八字角( 圖 6.3.2) 。 抹墻體與基礎的內(nèi)、外八字角時,應嚴密、貼實、不空鼓、表面光滑、無欠茬、無飛刺、無斷烈笛裂等。6.3.3 砌筑
47、墻體的水泥砂漿標號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設計無明確要求時,應使用不低于M7.5水泥砂漿。通信管道工程的砌體,嚴禁使用摻有白灰的混合砂漿進行砌筑。6.3.4 人 (手 )孔、通道墻體的預埋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電纜支架穿釘?shù)念A埋。6.3.5 穿釘?shù)囊?guī)格、位置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穿釘與墻體應保持垂直。2)上、下穿釘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允許垂直偏差不應大于5mm間距偏差應小于10mm。3)相鄰兩組穿釘問距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偏差應小于20mm。4)穿釘露出墻面應適度,應為5070mm露出部分應無砂漿等附著物,穿釘螺母應齊全有效。5)穿釘安裝必須牢固。6.3.6 拉力( 拉纜) 環(huán)的預埋。1)拉力(拉纜 )環(huán)的安裝
48、位置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應與對面管道底保持200mnmZ上的間距。2)露出墻面部分應為 80l00mmo3)安裝必須牢固。6.3.7 管道進入人(手 )孔、通道的窗口位置,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允許偏差不應大于10mm管道端邊至墻體面應呈圓弧狀的喇叭口;人 (手)孔、通道內(nèi)的窗口應堵抹嚴密,不得浮塞,外觀整齊、表面平光。管道窗口外側(cè)應填充密實、不得浮塞、表面整齊。6.3 . 6管道窗口寬度大于 700mm時,或使用承重易形變的管材(如塑料管等) 的窗口外,應按設計規(guī)定加過梁或窗套。6.4 人 (手 )孔上覆及通道溝蓋板6.4.1 人 (手 )孔上覆 (簡稱上覆)及通道溝蓋板(簡稱蓋板)的鋼筋型
49、號,加工、 綁扎,混凝土的標號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規(guī)定。6.4.2 上覆、蓋板外形尺寸、設置的高程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規(guī)定,外形尺寸偏差不應大于20mm厚度允許最大負偏差不應大于5mm預留的位置及形狀,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規(guī)定。6.4.3 預制的上覆、蓋板兩板之間縫隙應盡量縮小,其拼縫必須用1: 2.5 砂漿堵抹嚴密,不空鼓、不浮塞,外表平光,無欠茬、無飛刺、無斷裂等。人(手 )孔、通道內(nèi)頂部不應有漏漿等現(xiàn)象,板間拼縫抹堵見。圖6.4.3 。6.4.4 上覆、蓋板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規(guī)定的強度以后,方可承受荷載或吊裝、運輸。6.4.5 上覆、蓋板底面應平整、光滑、不露筋、無蜂窩等缺陷。6.4.6 上覆、蓋板
50、與墻體搭接的內(nèi)、外側(cè),應用1: 2.5 的水泥砂漿抹八字角。但上覆、蓋板直接在墻體上澆灌的可不抹角。八字抹角應嚴密,貼實、不空鼓、表面光滑、元欠茬、無飛刺、無斷裂等。上覆、蓋板與墻體抹角見圖6.4.6 。6.5 口圈和井蓋6.5.1 人 (手 )孔口圈頂部高程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允許正偏差不應大于20mm。6.5.2 穩(wěn)固口圈的混凝土(或緣石、瀝青混凝土)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規(guī)定,自口圈外緣應向地表做相應的泛水。6.5.3 人孔口圈與上覆之間宜砌不小于200mm勺口腔(俗稱井脖子);人孔口腔應與上覆預留洞口形成同心圓的圓筒狀,N 腔內(nèi)、外應抹面??谇慌c上覆搭接處應抹八字,八字抹角應嚴密、貼實、不空鼓、
51、表面光滑、無欠茬、無飛刺、無斷裂等。6-5-4人(手)孔口圈應完整無損,必須按車行道、人行道等不同場合安裝相應的口圈,但允許人行道上采用車行道的口圈。6-5-5通信管道工程在正式驗收之前,所有裝置必須安裝完畢,齊全有效 7鋪設管道7.1 一般要求7.1.1 通信管道的規(guī)格、程式和管群斷面組合,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要求。如更換或代用管材,必須征得建設單位或設計部門的同意,并辦理相關手續(xù)。7.1.2 改、擴建管道工程,不宜在原有管道兩側(cè)加擴管孔,特殊情況必須在原有管道一側(cè)擴孔時,須將原有人(手)孔及光(電)纜做妥善處理。7.1.3 各種材質(zhì)的通信管道,管頂至路面的埋設深度不應低于表7.1.3的要求當達不
52、到要求的,應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鋼管保護。表7.1.3路面至管頂?shù)淖钚∩疃缺恚╥n)類別人行道卜車行道卜與電車軌道交越(從軌道底部算起)與鐵道交越(從軌道底部算起)水泥管、塑料管0.70.8i.01.5鋼管0.50.60.81.2注:1在軌道或鐵路下建設管道時應與相關部門協(xié)商。2鋼管最小埋深在有冰凍的范圍以內(nèi)時,施工時應注意管內(nèi)不能有進水或存水的可能。7.1.4 通信管道的防水、防蝕、防強電干擾等防護措施,必須按設計要求處理。7.1.5 通信管道的包封規(guī)格、段落、混凝土標號,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7.1.6 各種管道進入人(手 )孔、通道的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管頂距人(手)孔、通道上覆及溝蓋底面不應小
53、于300mm管底距人(手)孔、通道基礎面不應小于400mm。1.1.1 人 (T-) 孔內(nèi)不同方向管道相對位置( 標高 ) 盡可能接近,相對管孔高差不宜大于500mm。7.1.7 如地下水位高于基礎,應在地勢低的一端不停地抽水,使水流一直處在基礎以下,待管道接續(xù)完成后,砂漿基本凝固,方可停止抽水。7.1.8 炎熱夏季和嚴寒冬季施工要蓋草袋,注意混凝土的防曬和防凍。7.1.9 鋪管當天進不了人(手 )孔時,必須將管孔用塑料布或麻袋。7.2 地基7.2.1 通信管道的地基處理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凡采用天然地基而設計又沒有具體說明如何處理的,遇下列情況應及時向有關單位反映,待提出處理方案后方可施工。1 地下水位高于管道及人( 手 ) 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浙江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深度報道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與應用綜合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醫(yī)科大學臨床學院《土地規(guī)劃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信息技術職業(yè)學院《環(huán)境與健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醫(yī)學??茖W?!缎l(wèi)生監(jiān)督學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機械基礎與液壓傳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中僑職業(yè)技術大學《中醫(yī)診斷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機器視覺系統(tǒng)設計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醫(yī)學研究與試驗發(fā)展服務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連續(xù)剛構橋畢業(yè)設計答辯
- 國能遼寧北票 200MW 風力發(fā)電項目礦產(chǎn)壓覆評估報告
- 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分析
- 2024年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中考物理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
- 項目駐地(營區(qū))風險評估報告
- 幼兒衛(wèi)生與保健 課程標準
- 儀器分析(山東聯(lián)盟-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2023年設備檢修標準化作業(yè)規(guī)范
- 社區(qū)科普活動室器材管理制度
- 呼吸機的常見故障
- 電氣工程自動化畢業(yè)論文范文
- 肺結核患者的心理支持和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