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方法匯總_第1頁
選址方法匯總_第2頁
選址方法匯總_第3頁
選址方法匯總_第4頁
選址方法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物流選址方法綜述摘要:物流的選址決策在物流運作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物流選址的常用方法,并進行了分類舉例說明,為實際選址提供參考。關鍵詞:物流;選址問題;一、定量分析方法定量方法一般用可量化的描述成本的數學公式為目標函數進行優(yōu)化選址,常以物流過程總費用最小為目標,通過設定一些參數、變量,并對問題作一定的假設,建立一個比實際情況簡單的模型,通過求解模型得出方案。比較典型的定量方法包括重心法、物流作業(yè)量法、啟發(fā)式算法、線性整數規(guī)劃等。(1)重心法設有一系列點分別代表生產地和需求地,各自有一定量貨物需要以一定的運輸費率運向一個位置待定的倉庫,或從倉庫運出,那么倉庫該位于何處呢?我們以該點的運量

2、乘以到該點的運費費率,再乘以到達該點的距離,求出上述乘積之和(即總運輸成本)最小的點。即, 式中 TC總運輸成本 Vi i點的運輸量 Ri 到i點的運輸費率 di 從位置待定的倉庫到i點的距離解兩個方程,可以得到工廠位置的坐標值。其精確重心的坐標值為 和式中 位置待定的倉庫的坐標 Xi,Yi產地和需求地的坐標距離di可以由下式估計得到 式中,K代表一個度量因子,將坐標軸上的一單位指標轉換為更通用的距離度量單位。(2)物流作業(yè)量法 該方法計算各地址的物流周轉量,選擇其中最小者為最優(yōu)地址,其步驟為: i. 設定坐標系。設a是擬選新址,b、c、d是新址的關聯方,即新址物料供應點或產品投放點,各點坐標

3、值標在點的旁邊。ii. 計算新址與關聯方之間的距離。a與b之間的直線距離為: iii. 統(tǒng)計一定時期內發(fā)生在新址與關聯方之間的物流作業(yè)量Q。iv. 計算新址的物流作業(yè)量L。其中,Qi:新址與第i個關聯方之間的物流作業(yè)量;Di :新址與第 個關聯方之間運輸距離;n:關聯方數目。v. 依次計算不同新址的物流作業(yè)量,物流作業(yè)量最小的新址就是最佳新址。(3)啟發(fā)式方法 如果服務系統(tǒng)要在一定區(qū)域建立幾個銷售點,從費用或總距離最小的角度選擇建立銷售點的地址,可用啟發(fā)式方法。例:某連鎖總公司擬在某市建立兩家超市,該市有A、B、C、D四個區(qū),各區(qū)可能到超市購物的人數權重已知(見表2),求:擬建的兩個超市應建立

4、在哪兩個區(qū)?表1 各區(qū)距離和人數權重區(qū)名距離各區(qū)人口(千人)人數權重ABCDA0203015161.2B2001012101.4C1116020201.0D2430120231.1解:將A區(qū)人口數乘以A區(qū)人數權重,再分別乘以A區(qū)到其余各區(qū)的距離;其他各區(qū)同樣計算,得到總距離成本,再將各列相加,見表2。表2 總距離成本場地ABCDA0384576288B2800140168C2203200400D6077593030合計110714631019856由于D區(qū)所在列總成本856最低,所以選D區(qū)建立一個超市。A、B、C各列數字與D列對應數字比較,若小于D列同行數字,則將其保留,若大于D列數字,則將原

5、數字改為D列數字,再將同列數字相加,見表3。表3 距離成本新表場地ABCDA0288288288B1680140168C2203200400D0000合計388608428856由于A區(qū)所在列總成本388最低,則選A區(qū)建另一家超市。(4)線性整數規(guī)劃線性整數規(guī)劃的一般形式為:線性整數規(guī)劃分為三類:如果所有變量都限制為整數,則稱為純整數規(guī)劃;如果僅一部分變量限制為整數,則稱為混合整數規(guī)劃。整數規(guī)劃的一種特殊情形是01規(guī)劃,它的變數僅限于0或1,01規(guī)劃在整數規(guī)劃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因為許多實際問題,例如指派問題、選地問題、送貨問題都可歸結為此類規(guī)劃。例:某公司計劃在m個地點建廠,可供選擇的地點

6、有A1,A2Am ,他們的生產能力分別是a1,a2,am(假設生產同一產品)。第i個工廠的建設費用為fi (i=1.2m), 又有n個地點B1,B2, Bn 需要銷售這種產品,其銷量分別為b1.b2bn 。從工廠運往銷地的單位運費為Cij。試決定應在哪些地方建廠,即滿足各地需要,又使總建設費用和總運輸費用最???設: xij 表示從工廠i 運往銷地j 的運量(i=1.2m、j=1.2n), 又設模型:進行規(guī)劃求解,得出結果。(5)盈虧平衡點法 此法通過確定各地址產量的臨界點,求出成本最低的方案為最優(yōu)方案。例:某企業(yè)擬從三個備選場址中選擇一個建立一所物流加工基地,成本情況如表4,試選定 最佳場所。

7、表4 場址成本abc固定費用(元)50000015000002500000可變費用(元/件)1006040解:設Q為產量,三個場址的總成本分別為: Ca=500000+100Q,Cb=1500000+6OQ,Cc= 2500000+4OQ 。求出Ca與Cb交點Qab;Cb 與Cc交點Qbc;Ca與 Cc交點Qac;Qab=25000件,Qbc=100000件,Qac=33333件,由下圖可見,當Q<Qab=250000時,Q場址成本最低,故選a。二、定性分析方法定性方法,通常也稱“多準則決策”、“綜合因素評價”,是將專家憑經驗、專業(yè)知識作出的判斷以數值形式表示。根據選址時需考慮的各種影響

8、因素(準則),通過綜合的定性分析,建立評價指標體系。且常常采用加權因素評分法、模糊綜合評判法、風險型方法、德爾菲法(Delphi)等評價方法對等各個備選方案進行指標評價,從中選擇相對最優(yōu)方案。(1)加權因素評分法 此方法要考慮影響選址的各個因素,確定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并給各因素打分來評價。選址步驟為: a) 把影響選址的各因素羅列出來。 b) 確定每個影響因素的權重,根據每個因素的相對重要程度來確定。 c) 制定各因素的評價標準,不同等級賦以不同分數。 d) 給各方案的各影響因素評分。 e) 加權計算各方案的總分,總分越高地址越優(yōu)。(2)模糊綜合評判法此法綜合考慮客觀因素(成本因素)和主觀因素

9、(非成本因素)對選址的影響,其選址步驟為:a) 選定因素并確定重要比重。凡是與成本有關、可用貨幣表示的因素歸為客觀因素,其他的歸為主觀因素,設主觀因素重要比重為0(0x1),則客觀因素重要比重為1-x。b) 計算客觀度量值。對每一可行選址方案,計算其客觀度量值:其中,Ci:第i選址方案的總成本;Cij:第i選址方案的第j項成本;Mo,i :第i選址方案的客觀度量值;m:客觀因素的項數;n:選址方案的數目。而,即第i選址方案的所有客觀因素的客觀度量值之和等于1。c) 確定主觀評比值。對每一項主觀因素,將每一選址方案兩兩對比,較好的比重值定為1,較差的比重值定為0。然后,將某方案的比重除以所有方案

10、所得比重之和,求出某主觀因素在某選址方案的主觀評比值,即:其中,Sik:第i選址方案對比第K因素的主觀評比值;Wik:第i選址在第K因素中的比重;:第K因素的總比重值。d) 計算主觀度量值。確定各個主觀因素的重要性指數,確定方法可用上述的兩兩比較法,然后把每一因素主觀評比值與該因素的重要性指數相乘,再相加,得每一選址的主觀度量值:其中,Ms,i:第i選址的主觀度量值;Sik:第i選址對第k項主觀因素的評價值;lk:第k項目觀因素的重要性指數;m:主觀因素的項數。e) 綜合計算地址度量值:最后,選擇度量值最大的地址為最優(yōu)方案。(3)風險型方法 各備選場址都面臨幾種可能狀態(tài),已知各可能狀態(tài)發(fā)生的概

11、率,并已知各場址面臨可能狀態(tài) 時的收益值,則某一場址的期望收益值為:其中,xi:在第i種狀態(tài)時的收益值;Wi:第i種狀態(tài)發(fā)生的概率;n:可能出現的狀態(tài)數目。分別算出各場址的期望收益值,大者為首選。八、不確定型方法 在風險型選址的條件中,如果不知道各種可能狀態(tài)出現的概率,選址就變成了不確定型選擇,根據選址者心理狀態(tài)的不同,可有多種選擇法。a) 悲觀法小中取大原則這是用保守觀點分析和決定問題,決策者對客觀情況總是抱悲觀態(tài)度,為了保險起見,總是把事情的結果估計的很不利,在各種最壞的結果中找出一個好一點的方案。決策者用一個方案在各種自然狀態(tài)下最小的收益值作為這個方案的評價值,即方案dj評價值然后根據每

12、個方案的評價值去選擇方案,即 選擇評價值最大的方案為最優(yōu)方案。b) 樂觀法大中取大原則決策者用一個方案在各種自然狀態(tài)下最大的收益值作為這個方案的評價值,即 方案dj評價值然后選最大評價值的方案為最優(yōu)方案,即選擇最優(yōu)方案。c) 最小后悔值法大中取小原則在各種自然狀態(tài)下,以最大收益值減去其他收益值得到這自然狀態(tài)下各方案的后悔值。在狀態(tài)下,選擇dj方案的后悔值為所有后悔值構成后悔值矩陣。在后悔值方法中,決策者用一個方案在各自然狀態(tài)下最大的后悔值作為這個方案的評價值,即方案dj評價值然后選擇評價值最小的方案為最優(yōu)方案,即根據選擇最優(yōu)方案。(4)德爾菲法德爾菲法又稱專家調查法,常用于預測工作,也可用于對設施選址進行定性分析,與其他專家法的區(qū)別在于:用“背對背”的判斷代替“面對面”的會議,即采用函詢的方式,依靠調查機構反復征求每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