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繼善成性”和“盡性至命”“繼善成性和“盡性至命862X202102-0085-006 周易是中國文化的原典,包括易經(jīng)和易傳兩部分。通常認為易經(jīng)形成于西周初年,其中的卦辭和爻辭包含很多哲學道理,反映了周人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諸多思索和認識。易傳一般認為形成于戰(zhàn)國末年,主要是對易經(jīng)思想的詮釋,古人認為它是孔子所作,近代學者考證,它絕非一時一人之作,成書當經(jīng)受了一個過程。易傳有大量儒家道德思想的內容,這也是它與易經(jīng)的顯著區(qū)分。易傳“對周易的奉獻,在于把吉兇悔吝的因素,由不行知的奇妙的象數(shù),轉移于行為道德之上1178。在道德哲學領域,亦可把它當作儒家的典籍來考察?!霸缭趹?zhàn)國,或者至少在漢初,今本易傳
2、的大部分就已經(jīng)取得經(jīng)的地位,被人們尊稱為易了。2本文正是將之置于先秦儒家人性論思想進展的規(guī)律進程中來考察的。 易傳中國出現(xiàn)“性字6次,皆與人的善性有關,并且都是在天人關系的角度展開。戴震在孟子字義疏證·序中說:“余少讀論語端木氏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行得而聞也。讀易,乃知言性與天道在是。3戴震此言一方面說明了易傳中有關于天與人性關系的論述,另一方面,“性與天道一語,也恰能精確地表達易傳論天與人性關系的特點:中庸和孟子在性天關系上實現(xiàn)的是人的善性與天命的統(tǒng)一,作為善性根源的天主要是含道德義的宗教之天;而易傳開創(chuàng)了以天道論人之善性的來源的方法,作為善性形上來源的
3、天主要表現(xiàn)為一陰一陽改變不息的天道,此天道主要表現(xiàn)為自然之天和道德之天的融合。在天道給予人善性的論述中,易傳提出了“乾道改變,各正性命以及“繼善成性的思想。在道德修養(yǎng)方面的論述,易傳基于性善說,提出了“成性存存以及“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主見,“至于命也就是合于天道。一、天道作為善性來源何以可能? 天道何以能作為人之善性的形上來源?此問題的關鍵在于把握易傳中“天的性質:一陰一陽改變不息的天道同時彰顯天德,此“天表達為自然之天與道德之天的融合。 給予自然之天以道德的內涵,并不是自易傳開始的,在中庸和荀子中已有論述。例如: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超。博厚所以載物也,高
4、超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超配天,悠久無疆。中庸第二十六章改變代興,謂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誠者也。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荀子·不茍中庸以自然之天的博厚而載物、高超而覆物、悠久而成物來呈現(xiàn)自身的“至誠之德。荀子·不茍篇在表達自然之天“至誠的“天德時,除了用天之高、地之厚和四季交替的恒常不變來表達之外,并用“改變代興予以概括。“改變代興在易傳中更凝練地表達為“易?!耙自谝讉髦芯哂卸嘀睾x,本身即為易之書名,又表示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運動改變,系辭上說:“生生之謂易。易傳認為,生生不息的改變是天地萬
5、物永久的規(guī)律,“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系辭下。此“易的原則貫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對于天道生生改變的規(guī)律,易傳用一句話來概括:“ 一陰一陽之謂道。系辭上用陰陽二氣的運行改變來說明天道的改變以及天地化育萬物的過程,在莊子和荀子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1易傳運用陰陽相蕩來說明天道的改變,除了說明其化育萬物,更具體地說明了天道何以具有善德的緣由,此后一方面內容是莊子和荀子所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耙魂幰魂柧褪顷庩柖獾牡\相蕩,陰陽迭運相蕩則產(chǎn)生萬物大化流行的生生不息,天地之德也就在這“一陰一陽的大化流行中表達出來。易傳明確確定此天地之德“善的性質,并具體將之表達為“仁: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
6、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yè)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yè),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系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是說,天道本身即為一陰一陽的迭運改變?!袄^之者善也,一般多從天人關系角度理解,釋為人道承繼和效法天道生生不息的乾健之德則自然成善。但“繼之者善也的“善亦明顯帶有形而上的性質,此形而上性質的“善的性格就是“仁?!帮@諸仁,就是天地顯露以仁德。“藏諸用,就是天地的仁德表達在化育萬物的作用之中。這里,天道之“仁為體,萬物化育為用。此“善與“仁具體表現(xiàn)為天道廣大不御富有的“大業(yè),悠久無疆日新的“盛德,以及天地運行改變的“生生之德。圣人作易時,據(jù)天道運行之象而以“乾卦
7、模擬之;地順應和仿效天,承天道而時行,易以“坤卦模擬之?!扒鉃榻。袄ひ鉃轫?,亦為天地之德。程頤說:“天者,天之形體;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無息之謂乾。4695結合易經(jīng)的論述,在形上意義上與人的善性存有關聯(lián)的“天德,除了有天地“仁德的顯露外,還表達在“元、亨、利、貞之四德。易·乾的卦辭言:“乾:元、亨、利、貞。“乾為卦名,代表天;卦辭,總言天的德性。程頤說:“元亨利貞謂之四德,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4695通過對萬物的始、長、遂、成的整體作用,天表現(xiàn)出“宏大的、亨通的、祥和的、貞潔的德性5。 易傳通過陰陽的迭運改變,一方面表達天道運行的生生
8、不息,一方面通過“一陰一陽所產(chǎn)生的生生大化來表達天地的“善德,即“仁或“元、亨、利、貞四德。易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陰陽合德思想,直接說明了陰陽與天地之德的內在聯(lián)系:“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辭下“天之道曰陰與陽系辭下,陰陽的交感相蕩而化生有形可見的物體,而剛柔則為物體的特性。如此,陰陽二氣成為萬物生成的基本質料,陰陽的對立統(tǒng)一原則成為萬物運動改變的根本緣由。正是通過陰陽二氣的交感作用,產(chǎn)生了天地運行改變的全部營為、貫穿天地化育萬物的神明之德。以自然天道的運行來彰顯“天德的方式,相較含有道德義的“天命而言,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通過“仰觀俯察的方式獲得對天地之德的體認和把握
9、,此方式的產(chǎn)生和進展代表著人類理性認識的進步。后者則需通過宗教的方式,基于對“天的信仰來體驗上天的至誠無欺和至善之德,此方式源于傳統(tǒng)連續(xù)而來的宗教力量,表達著傳統(tǒng)文化的連續(xù)性。易傳中表達天德的方式主要為前者,其在論述圣人作易的來由時,就表達了觀看天象、地理及周遭萬物而體察天地之德的思想。如系辭下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天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程顥作詩云:“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秋日偶成4482“靜觀,正是古人面對自然天道而獲得對“天德的體知的重要方法?!坝^象體德在易傳中主要表達為圣人的智慧。易傳
10、中天道與天德的內在融合,為天命善性思想的展開確立了本體論基礎。二、“繼善成性的天命善性思想 宋代易祓依據(jù)易傳的內容,把它分為“造化之易和“吾心之易兩部分。他說:圣人之作易也,吾心與造化相為流通,而后易生焉。幽贊于神明而見之于占,故曰生蓍。參天兩地之生數(shù)以為本,故曰倚數(shù)。觀陰陽之變以辨一卦之體,故曰立卦。發(fā)揮剛柔之文以明六爻之義,故曰生爻。曰神明,曰天地,曰陰陽,曰剛柔,造化之易也。曰幽贊,曰參兩,曰觀變,曰發(fā)揮,吾心之易也。吾心之易與造化無間,則凡道德之要,義理之會,性命之奧,非有二致也。在天曰命,在人曰性。 周易總義卷二十6圣人創(chuàng)作易的初始目的,在于“幽贊于神明而生蓍說卦,即暗中贊助天地神妙
11、的改變,發(fā)明用蓍草進行占筮的方法,“倚數(shù)“立卦和“生爻都是在揲蓍之法中確立的占卜規(guī)則。然在易傳中,經(jīng)由儒家思想的改造,在占筮之易之外,又開出了兩部分新的內容:“造化之易就是關于陰陽大化的天道的探究,具體概括為天道的陰陽和地道的柔剛;“吾心之易是關于人如何認知和把握天道的探究,在人的道德領域具體表現(xiàn)為觀天象以體天德的認知活動和人德合于天德的道德修養(yǎng)。而在“造化之易與“吾心之易之間,易傳商量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天道與人的善性之間的關系問題。如易祓所言:“吾心之易與造化無間性命之奧,非有二致也。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就是說,易傳依據(jù)自身“推天道以明人事四庫全書總目卷一·易類一7的原則,在人性論
12、問題上,是從天道的角度探討人的善性的形上來源問題的。 乾·彖傳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改變,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貞?!按竺髦柑?,象征乾元,“六位指乾的六爻,“六龍指乾卦六爻象龍的潛、見、惕、躍、飛、亢的升降改變。結合卦辭和爻辭的內容,此段話具體說明了天道化生人和萬物并給予其本性?!扒栏淖儯侵柑斓赖纳幌⒌母淖?,萬物皆由天道的改變中生出;“各正性命,是指天在生成人和萬物的同時也命定了他們的本性。結合說卦傳中“窮理盡性以至于命一語表達了“性與“命的貫穿關系,此“命作天命講,“各正性命之“命亦當作天命解。程頤解
13、釋說:“乾道改變,生育萬物,洪纖髙下,各以其類,各正性命也。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4697-698如此,易傳此處亦表達了性來源于天命的思想,與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的思想在義涵上大體相同。只是在乾·彖傳中,以“云行雨施的具體天道現(xiàn)象為“命天命做了形象說明,此處實現(xiàn)了天道與天命的統(tǒng)一,即實現(xiàn)了自然之天與宗教之天的統(tǒng)一。天通過乾的德性而具有“元、亨、利、貞四德,此四德在天給予人本性時也相應地與人之四德相對應,文言作了具體解釋: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合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笆轮?/p>
14、干是指萬事萬物各得其正,“貞和“干,皆有“正的義涵。文言這段話是說,天具有“元、亨、利、貞四德,在生就人時相應地給予其“仁、禮、義、正的道德本性。可能是受到孟子“四端說的影響,后儒在解讀易的天賦人性思想時,大都以人的“仁、義、禮、智之性與天的“元、亨、利、貞之德相對應。孟子將仁義禮智“四端的形上來源追溯至天,天與善性的關系主要是從宗教天命的角度來考察。易傳繼承并進展了孟子善性與天命統(tǒng)一的思想,一方面提出“乾道改變,各正性命的命題,在天為命,在人為善性,此點認識源自中庸和孟子;另一方面,易傳從天道的角度說明了天給予人善性的緣由,天道的陰陽大化本身彰顯天的“元、亨、利、貞之德,此四德表達在人就是“
15、仁、義、禮、智之性。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系辭上 “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即乾·彖傳中“乾道改變的“乾道,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天道。“繼為接續(xù)不息的意思,“繼之者善是說天地化育萬物生生不息本身表達著天德之善;“成為凝成有主的意思,“成之者性是說天地在化生萬物的同時將天德之善實現(xiàn)于萬物之中,即成了萬物生而稟賦的本性。這里的“性,也當泛指人和萬物之性,猶如乾·彖傳中“各正性命的“性。然,僅有人能對自己的本性產(chǎn)生自覺的認識,故此處的論述自然而然地側重人之性。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
16、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說卦易傳對天道、地道和人道的本質特征有明確規(guī)定,分別對應陰陽、柔剛和仁義。此“三才之道的規(guī)定性中,天道的陰陽又是地道的柔剛、人道的仁義的形上根基,即沒有天道之陰陽,也根本不會有地道、人道的柔剛和仁義。圣人作易在道德領域的作用是“將以順性命之理,即是說易的一個重要原則在于順應天命與人性的一貫之理。如此,“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也就可以理解為人的本性由仁義而見,而仁義之善性在來源上則是天道的“仁德在人的生命中的實現(xiàn)。需補充說明的是,也只有將“仁與義理解為天賦的善性,才能更連貫地理解系辭上中“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內涵:天給予每個人的
17、善性都是相同的,但現(xiàn)實的人依據(jù)自身的資質和能力,對此善性的自覺程度、認知方向等會有不同,因此對此善性的體知也會帶來差異,有人認為人的本性當為仁,有人認為人的善性當為義,這些都可理解為對全善本性認識的一偏。在一般民眾那里,雖然他們的日常行為多為內在善性的外在表現(xiàn),但由于他們不能自覺而不知道自身善性的存在。徐復觀說:“性既是繼之者善也的善的實現(xiàn),則性當然也是善的。不過這個善,實系與乾元天道同體,其本身乃是一種無限的存在;在人生命中的呈現(xiàn),必需隨人之所能自覺的程度、方向,而異其名;所以接著說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1181如上所述,易傳通過“乾道改變,各正性命,以及“繼善成性等相關內容的論述
18、,表達了天道給予人善性的思想。以上在先天之域說明了易傳關于天與人性的內在聯(lián)系。下文轉入后天之域,通過對易傳的“盡性至命思想的闡解,來說明“性天關系的另一層內涵。三、“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與天合德思想 如上文所言,圣人在作易時,接受了觀天象而體天德的方式,認為可以通過“仰觀俯察獲得對天地之德的體認和把握?!坝^象體德表達了圣人的智慧,但它帶有很強的閱歷性特點,一經(jīng)推廣,則很簡單被人們領會和把握。由此,在成德成善的教化問題上,易傳遵從“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原則,提出了“以天立教的主見。2“以天立教,主要是指人們通過觀看自然天道而獲得對“天德的體知,主動地踐行人道效法天道的行為原則,努力實現(xiàn)人德合于天德的道
19、德理想。易傳中最能表達此“以天立教思想的是下面兩句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象傳,“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象傳。“天行健是說天道的運行、事物的運動是永久不止的,表達了剛健之德,君子當效法天道,發(fā)奮向上,自強不息?!暗貏堇な钦f大地廣博而地形多樣,卻能因形而順勢,長育萬物,表達了靜柔之德,君子當效法地道,柔順處下,醇厚品德,承當重任。易傳提出的“三才之道中,天道和地道構成了外在的存在境域,人處其間。就一般人而言,若能以圣賢為師,遵從教化,并效法天地以成道德,積極修身成善,也可以成為圣人,最終到達合于天德的目的。系辭下言:“天地設位,圣人成能。就是說,天地設位于上下,
20、人處其間,然圣人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其修為可以與天地合德。易傳“以天立教的修德思想,從認知天德的閱歷性方式來看,說明每個人都有體察天德的能力,也都有實現(xiàn)合于天德的可能?!耙蕴炝⒔痰男奚碇饕姡c易傳人性論中的“成性存存和“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道德修養(yǎng)主見相輔相成:前者以天道至善立論提倡人們主動成就道德,后者從人自身出發(fā)主見存養(yǎng)善性以實現(xiàn)成德成圣。兩者在與天德合一的超越意義上趨于一致,前者所凸顯的合于天德的境地,也正是“至于命的道德境地。天道給予每個人相同的善性,在天為“元亨利貞之德,在人為仁義禮智之性。只要人存養(yǎng)此善性不失,就可以積善成德,外在的舉止行為也自然符合倫理規(guī)范。易傳言:“成性存存,道義之
21、門。系辭上就是說,人們把天道所生成的善性,存而又存,也就是不斷地自覺、不斷地持養(yǎng)并把它擴充出來,表達在具體的行為中,如此,“道義就自然從善性中生出。“道義就是外在的禮的規(guī)范。言“道義之門,即是說人存養(yǎng)生而即具的善性不止,外在的行為自然合禮?!俺尚源娲娴默F(xiàn)實目的是自覺遵守“道義,并成就君子人格,而在超越的意義上,則在于合于天德。易傳在說卦中表達了這樣的思想:昔者圣人之作易也發(fā)揮于剛柔而生爻,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昂晚樣诘赖露碛诹x,與說卦之“將以順性命之理的含義是相同的,只是“理于義的“理作動詞用,“順性命之理的“理作名詞用。在內涵上,此處的“道德和“義也就是“性命之理?!案F理
22、盡性以至于命,是圣人作易的目的,事實上也表達了儒家關于道德歸止和道德境地的主見。“窮理,孔穎達疏解為:“窮極萬物深妙之理。8可以將“窮理類同中庸的“盡物之性,“窮理以“至于命,就是盡物之性而與天地相參的意思。這樣的解讀也符合易傳的本意,因為“各正性命和“成之者性的“性,也包含物之性的內容。但是,對比上面的“理于義以及同篇的“將以順性命之理兩句話,可知 “理在說卦中主要表示道德倫理,即人之為人的“理,此處具體指人的仁義之性。也就是說,在易傳的性善論思想中,“窮理也就是盡人的善性。如此,“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在整體上就可理解為:完全體知并擴充人的仁義善性,就可以實現(xiàn)與天命的統(tǒng)一?!爸劣诿娜松车?,也
23、就是與天地合德的道德境地。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也正是“窮理盡性的修養(yǎng)工夫所志在實現(xiàn)的圣人境地。徐復觀解釋說:“圣人之作易,即圣人之窮理。理為性所涵,窮理即所以盡性。性之根源是命;但性拘限于形體之中,與命不能無所限隔。能盡性,便突破了形體之限隔,而使性體完全呈露;此時之性,即與性所自來之命,一而非二,這即是至于命。1185 總之,易傳中“成性存存和“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道德修養(yǎng)主見,在內容和表達形式上都繼承了孟子。如“成性存存繼承了“故意養(yǎng)性的思想,“盡性繼承了“盡心知性的思想,且在善性與天命相統(tǒng)一的天與性的關系上,“至于命也就是對“知性而知天“養(yǎng)性而事天的綜合表達。四、小 結較中庸
24、和孟子的天命善性思想,易傳關于天與善性關系的論述的主要特點,是以陰陽的迭運改變來說明天何以具有善德,從而以天道作為人的善性的形上根源,而不僅僅只是繼承中庸、孟子的人性與天命相統(tǒng)一的思想。在易傳中,作為人善性的形上來源的天,已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實現(xiàn)了天道與天命的統(tǒng)一。易傳在論天道與人性的關系時,主要是從論述天道一陰一陽的生生大化出發(fā),一方面從閱歷的角度彰顯天地之德的“仁及“元、亨、利、貞等,另一方面通過“繼善成性說明天道給予人善性的原理。而同時,易傳繼承了中庸、孟子關于天命與人性相統(tǒng)一的思想,在人性的來源問題上提出“乾道改變,各正性命的思想,在后天教化領域提出“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主見。易傳是通過一陰一陽的生生大化來具體說明“天命的,天地化育萬物的過程即是“天命在人和萬物中得以實現(xiàn)的過程。正如徐復觀所言:“陰陽的改變,是物質性的改變。由這種改變以作天命的具體說明,在這種改變中來建立道德的依據(jù),即是在物質改變中來建立道德的依據(jù);也即是人的道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甘肅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江西省安全員考試題庫附答案
- 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的處理
- 《汽車出口調查》課件
- 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集錦合集十篇
- 課題申報書:偵查中的數(shù)據(jù)畫像研究
- 2024年培訓學校工作總結(34篇)
- 2025關于合同解除的條件工程
- 2025關于出租車駕駛員勞動合同范本
- 平滑劑560行業(yè)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分析報告
- 剝皮芝煤礦消防安全自檢方案及自查報告
- GB/T 22740-2008地理標志產(chǎn)品靈寶蘋果
- 《人力資源情緒管理問題研究開題報告(含提綱)》
- 哮喘吸入裝置的正確使用方法課件
- 2023年成都東部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角點網(wǎng)格一.角點網(wǎng)格定義
- 自動控制原理全套課件
- 視頻監(jiān)控室值班記錄表
- 歌曲《梁祝》簡譜完整版
- 小學語文教研組期末考試質量分析
- 校園安全存在問題及對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