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英禮貌差異【摘要】禮貌是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是打開交流者心靈的一把鑰匙。禮貌周全不僅可以增加別人對你的良好印象讓你事半功倍,同時也是也會自我修養(yǎng)的一種表現(xiàn),是自我素質(zhì)的一種表現(xiàn)。然而不同國家的人對禮貌的認識卻不盡相同,文化的差異方面的缺失最終會導致交際的失敗。本文擬從跨文化交際中很突出的6個方面來具體闡述了中西方交流中的禮貌差異,以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差異認識的敏感性。避免語用失誤,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guān)鍵詞】中西方禮貌差異 跨文化交際 文化差異 價值觀 英語教學 一 引言 培根曾經(jīng)說過: 舉止彬彬有禮的人,一定能贏得很好的名譽。西班牙的伊麗莎白女王也說過:禮節(jié)乃是一
2、封通行四方的推薦書。隨著中國與世界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等領域交流的不斷深入,外語專業(yè)的學生日后與西方人交往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在交往中要寫好這份“自薦書”,僅有流利的外語是不夠的,必須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岸Y儀”的教育應該有意識的滲入到平時的外語學習中去。下面,對中西方禮儀文化之差異做一初步論述。 二 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英禮貌的具體差異 (一)首先,稱呼在英漢兩種語言文化中是存在區(qū)別的。在非正式場合,中國人和西方人都有會直稱呼人的名字,以示關(guān)系的親密。漢語中這種稱呼比英語中的這種稱呼顯得更深、更密切。所以,當中國人稱呼外國人的時候不直接稱呼其名而稱呼其姓時,中國人會覺得不好意思或覺得對人不夠
3、禮貌。但事實上卻大相徑庭。正如,Helen oatey所說:“如對西方人不直接稱呼名字的話,他們會不太高興的。因為他們覺得不直接稱呼名字,表示不愿意與他們交朋友?!?另外,中國學生對如何稱呼老師也存在問題。在英語課上,學生常問候老師Good morning, teacher Li.根據(jù)英語國家及說話的習慣,中國學生應說:“Good morning, Mr./ Mrs./Miss./Ms. Li.”這樣的稱呼,只是簡單地把漢語直接譯成英語。因而,在我們英語教學中,應該使學生知道英語中各種不同情境下的不同稱呼,特別是那些區(qū)別于漢語的表達方法。 (二)其次,通過問候語讓我們了解一下英漢兩種文化的差異
4、。在英漢兩種文化中,朋友之間通常都互致問候來促進人際關(guān)系。兩種語言各有一定的表達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英語通常用的問候語“Hi/Hello!(你好!)How are you?(你好嗎?)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evening!(晚上好!)”這些問候語中國人聽起來會感覺洋味太濃。以上的問候語在中國人之間很少用。中國人在問候別人時常說“你吃過飯了嗎?”這只是打招呼的方式,其實并不是真想知道對方是否吃了飯。然而在英語中,這樣一句話就不再是打招呼了,而是用來表示建議或邀請對方一起吃飯的意思。漢語中另一個常用的問候語是“你到哪兒去?”或者問“你干什么去?”“天涼,小心感冒!”這兩個
5、問題在漢語中都是打招呼和問候的方法,而不是想了解被問候人到哪兒去,去做什么事或者警告他怎么樣。然而,如果我們用英語去這樣問西方人,他們會認為問這樣的問題是干涉他們的私事。類似的誤解會很容易發(fā)生。所以,對方可以任意給一個回答,也毫不覺得難堪。例如,我的一位朋友的母親為了表示對一位外籍教師的關(guān)心,在一個寒冷的早上打電話告訴囑咐他多穿點衣服,小心著涼。結(jié)果這位外籍教師就感到很不可理解,他對我的朋友講,“難道我自己不知道多穿點衣服嗎”?言下之意是說,他還沒有那么苯,自己知道冷了穿衣服。因此,認真學習和運用正確的英語問候語以及仔細比較英漢兩種語言中問候語的差別尤為重要。 (三)中西方跨文化交際通常是通過
6、談話的方式來進行的。但要注意同外國人交際時要選用恰當?shù)脑掝}才能與外國人愉快的交流,學到更多的東西。而中國人常常不會選擇恰當?shù)脑掝}而遭到外國人的拒絕。中國學生和外國人初次見面就常問: 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甚至會問: - Whats in your shopping bag? -How much do you earn every month? -How much is your coat? -What religion do you believe in? 這類在外國人
7、眼里被視為個人隱私性的問題,常會令他們不知如何作答,覺得十分難堪,會令這次談話不歡而終。 王宗炎教授在下面的一段關(guān)于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分析中十分清楚地解釋了產(chǎn)生這種誤會的原因:幾千年來,五分之四的中國人居住在鄉(xiāng)村的小城鎮(zhèn),彼此之間非常了解,也注意觀察別人的生活,真心關(guān)心別人的幸福,因而人們在談話的時候,幾乎沒有什么值得隱諱的。相互了解,關(guān)心彼此的舒適和健康以及對彼此事務的興趣,這些都是中國鄉(xiāng)村和小城鎮(zhèn)生活的特征。而這些現(xiàn)象在西方在工業(yè)社會都很少見。在西方,人與人之間是互存戒備,很注意隱私。即使在農(nóng)村也是“好籬笆創(chuàng)造好鄰居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因此,在與
8、外國人進行交流時,必須選擇恰當?shù)脑掝}。在同外國人交流中,應回避婚戀、年齡、宗教信仰、經(jīng)濟狀況等有關(guān)方面的話題,讓談話順利地進行下去,達到成功交流地目的。 (四)對于贊揚和恭維的反應,中西方人有著明顯不同。中西方兩種文化有著不同的禮貌評判標準和實現(xiàn)方略。漢文化重視謙遜準則,而西方文化則突出得體準則。謙遜準則要求人們盡量減少對自己的表揚,盡量貶低自己。西方文化則認為欣然接受對方的贊揚可以避免損害對方的面子,因而是禮貌的。因此,西方人對恭維往往表現(xiàn)出高興與感謝,采取一種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顯露出與恭維者不一致,令人難堪。中國人則大都習慣否認,提倡“謙虛”和“卑己尊人”,但這種做法卻會給西方人帶來
9、面子威脅。 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是謙虛謹慎,對別人的恭維和夸獎應是推辭。如: “您的英語講得真好。” “哪里,哪里,一點也不行。” “菜做得很好吃?!?“過獎,過獎,做得不好,請原諒?!?西方人從來不過分謙虛,對恭維一般表示謝意,表現(xiàn)出一種自強自信的信念。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 “Its a wonderful dish!” “I am glad you like it.” 所以,學生要注意當說英語的人稱贊你時,千萬不要回答:“No,I dont think so.”這種回答在西方人看來是不禮貌的,甚至是虛偽的。 (五)對
10、于年老人的看法。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美德之一是尊老愛幼。對老人悉心照顧是青年人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然而,英美國家的人十分看重個人的獨立性,受人照顧往往被視為弱者。他們認為自己能干的事,一般不求別人做??芍袊艘贿^五十歲就認為自己老了,這樣的思維方式與英美國家人的想法恰恰相反。例如,當我們的學生在郊游之后主動向年長的外國人問候并伸手攙扶時,會使這位外國人感到很難堪。下面是他們的對話: Professor Smith, you must have been very tired after a days walk. You are old after all. No, no, no! Im not tired
11、 at all. Im not old. Can I help you? No, no, thank you. I can manage. 以上的例子說明中國學生常把中國的思維方式移植到英語表達中去,或把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等同起來,忽略文化的差異。這樣不會起到預期的目的反而會讓他們感到很難堪。對于這一點,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英美國家人的想法恰恰相反。 (六)另外,英語教學中,詞匯的學習比重很大,而且大量的英語單詞、短語、成語都具有和英語文化密切相關(guān)的內(nèi)涵。Peter Trudgill在社會語言學一書中指出:“一個社會所用語言中的詞匯體現(xiàn)出該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別”。例如, 1、一個常見的英語與漢
12、語之間內(nèi)涵和詞匯之間差別的詞是“親愛的(dear)”,在英語中,dear這個詞可用在許多場合下表示對某人的尊敬、羨慕、愛情或是作為稱呼別人的一種習慣,不表示任何特殊的感情。而英語國家的人們在夫妻、情人或父母和孩子之間,如想表達非常親密的關(guān)系時,他們常常用“親愛的(darling)”來表示。中國人在感情表達方面趨于含蓄,所以很少用“親愛的”來稱呼別人。 2、在中國,peasant(貧農(nóng))和laborer(勞工)含有正面的、積極的含義,但對西方國家來說,卻有某種反面的、消積的意味。相反,landlord(地主),landlady(房主),boss(老板)對中國人來說有一定的貶義,而在西方國家卻不是
13、這樣。 3、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英語教學中,英語的詞匯、短語和成語的講解和學習必須結(jié)合有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在語言的情境中進行。 結(jié)語:禮貌是社會普遍現(xiàn)象,具有普遍性。也是各種不同文化的人們在人際交往中不可回避的現(xiàn)實。禮貌又具有文化特征,不同文化對禮貌言語行為會采用不同的準則和策略。賦予禮貌不同的內(nèi)涵。由于中西方兩種文化的巨大差異。導致了中西方禮貌原則及策略的差異,所以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要克服以己文化為中心,加強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盡量的避免語用失誤,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建立起一座跨越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橋梁。 Abstract: interpersonal politeness is an i
14、ndispensable precondition for the exchange of persons is to open a key to the soul. Courtesy well other people can not only increase your good impression so that your effort, but also a manifestation of self-will is a manifestation of self-quality. However,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f courtesy
15、but different aspect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the loss of communication failure. This paper from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very prominent in six specific areas on the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urtesy of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teach our students to be aware
16、 of the sensitivit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Pragmatic avoid mistakes and improv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ey words: Courtesy of the Wes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ifferences in the valu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Teaching參考文獻【1】 Helen Oatey, 與英美人交往的習俗和語言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
17、】 Peter Trudgill, 社會語言學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 Claire Kramsch, 語言與文化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5】 陳松岑,禮貌語言初探M,北京:商務印書館 【6】 駱衛(wèi)星,中西方禮貌原則之文化差異J,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 2005,(3) 【7】 李曉燕, 跨文化交際中的英漢禮貌差異J, 中國成人教育, 2005,(3) 【8】 英漢文化的十大常見差異N, 英語輔導報,2005,(2)目 錄摘要、關(guān)鍵詞1一 引言 1二 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英禮貌的具體差異 1(一)首先,稱呼在英漢兩種語言文化中是存在區(qū)別的1(二)其次,通過問候語讓我們了解一下英漢兩種文化的差異1(三)中西方跨文化交際通常是通過談話的方式來進行的2(四)對于贊揚和恭維的反應,中西方人有著明顯不同3(五)對于年老人的看法。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美德之一是尊老愛幼3(六)另外,英語教學中,詞匯的學習比重很大,而且大量的英語單詞、短語、成語都具有和英語文化密切相關(guān)的內(nèi)涵4三、結(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幼兒園大班標準教案《幸福的一家人》含反思
- 浙教版信息技術(shù)八上第2課《變量和賦值語句》教學設計
- 2025至2030年中國懷山片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黑龍江農(nóng)墾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學生專用
- 二零二五年人才引進安置房購房協(xié)議
- 2025年度科技園區(qū)房屋土地轉(zhuǎn)讓與產(chǎn)業(yè)孵化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智能機器人制造投資合作合同
- 2025年湖南省長沙市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匯編
- 2025年度游樂場地租賃合同協(xié)議(含設備升級)
- 新型儲能行業(yè)趨勢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 六年級《環(huán)境教育》計劃及教案設計
- 2019年壓力性損傷預防治療臨床實踐指南
- 2024年湖南郵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江蘇農(nóng)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4年江蘇農(nóng)牧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匯編
- JBT 2231.3-2011 往復活塞壓縮機零部件 第3部分:薄壁軸瓦
- 旅游學概論(郭勝 第五版) 課件 第1、2章 旅游學概述、旅游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 科普知識小學生電力科普小講座
- 社會支持對青少年親社會行為的影響:鏈式中介模型
- (幻燈片)刑法之違法阻卻事由
- 13.2《致大?!氛n件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