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癥的最新研究進展綜述_第1頁
老年癡呆癥的最新研究進展綜述_第2頁
老年癡呆癥的最新研究進展綜述_第3頁
老年癡呆癥的最新研究進展綜述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老年癡呆癥的最新研究進展(綜述)摘要:老年癡呆癥又稱阿爾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一種進行性發(fā)展的致死性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認知和記憶功能不斷惡化,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性減退,并有各種神經(jīng)精神癥狀和行為障礙?;疾÷恃芯匡@示,美國在2000年的阿爾茨海默病例數(shù)為450萬例1。年齡每增加5歲,阿爾茨海默病病人的百分數(shù)將上升2倍,也就是說,60歲人群的患病率為1%,而85歲人群的患病率為30%2。 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包括:神經(jīng)保護療法、膽堿酯酶抑制劑、采用非藥物干預和精神藥理學藥物減少行為障礙、健康維護活動、臨床醫(yī)師與家庭成員及照看病人的其他人員聯(lián)合。

2、關鍵詞:老年癡呆癥 前期癥狀 發(fā)生機理 治療藥物 預防1 發(fā)病原因是一組病因未明的原發(fā)性退行性腦變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潛隱起病,病程緩慢且不可逆,臨床上以智能損害為主。病理改變主要為皮質彌漫性萎縮,溝回增寬,腦室擴大,神經(jīng)元大量減少,并可見老年斑,神經(jīng)原纖維結)等病變,膽堿乙?;讣耙阴D憠A含量顯著減少。起病在65歲以前者舊稱老年前期癡呆,或早老性癡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發(fā)展較快,顳葉及頂葉病變較顯著,常有失語和失用。 阿爾茨海默病主要表現(xiàn)為腦細胞的廣泛死亡,特別是基底節(jié)區(qū)的腦細胞。正常情況下,基底節(jié)區(qū)發(fā)出的纖維投射到大腦與記憶和認知有關的皮質,它釋放乙酰膽堿。短期記憶的形成必須有乙酰膽

3、堿的參與,患者與正常人相比乙酰膽堿轉移酶的含量比正常人減少90%。 經(jīng)解剖發(fā)現(xiàn),患者腦中有廣泛的神經(jīng)元纖維纏結,軸突纏結形成老年斑。老年斑中含有壞死的神經(jīng)細胞碎片、鋁、異常的蛋白片段(包括淀粉樣前蛋白的片段)。 目前公認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有兩種:1.由于淀粉樣前蛋白的異常導致蛋白成分漏出細胞膜,導致神經(jīng)元纖維纏結和細胞死亡,基因位于21號染色體。 2.與載脂蛋白E(APO-E4)的基因有關,APO-E4的增多能對抗APO-E2或APO-E3的功能。APO-E4使神經(jīng)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降低,導致神經(jīng)元纖維纏結和細胞死亡。APO-基因純合子比雜合子患病幾率高。2 早期癥狀AD通常起病隱匿,為特點性、進行性

4、病程,無緩解,由發(fā)病至死亡平行病程約810年,但也有些患者認知功能減退癥狀,病程可持續(xù)15年或以上。AD的臨床癥狀分為兩方面,即認知功能減退癥狀和非認知性精神癥狀。認知功能障礙可參考癡呆部分。常伴有高級皮層功能受損,如失語、失認或失用和非認知性精神癥狀。認知功能障礙可參與癡呆部分。根據(jù)疾病的發(fā)展和認知功能缺損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記憶障礙常為首發(fā)及最明顯癥狀,如經(jīng)常失落物品,忘記重要的約會及許諾的事,記不住新來同事的姓名;學習新事物困難,看書讀報后不能回憶其中的內容。常有時間定向障礙,患者記不清具體的年月日。計算能力減退很難完成簡單的計算,如100減7、再減7的連續(xù)運算。思維遲緩

5、,思考問題困難,特別是對新的事物表現(xiàn)出茫然難解。早期患者對自己記憶問題有一定的自知力,并力求彌補和掩飾,例如經(jīng)常作記錄,避免因記憶缺陷對工作和生活帶來不良影響,例如妥善的管理錢財和為家人準備膳食。尚能完成已熟悉的日常事務或常務?;颊叩膫€人生活基本能自理。 人格改變往往出現(xiàn)在疾病的早期,病人變得缺乏主動性,活動減少,孤獨,自私,對周圍環(huán)境興趣減少,對周圍人較為冷淡,甚至對親人漠不關心,情緒不穩(wěn),易激惹。對新的環(huán)境難以適應。3 發(fā)生機制目前,AD 發(fā)病的具體機制還不明確。AD 癥狀發(fā)生前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基底前腦萎縮,這可以作為其生物學標記2 。早期AD 主要表現(xiàn)3 為大腦后扣帶皮層、內側顳葉和頂下

6、小葉代謝下降,后扣帶皮層、海馬與整個大腦區(qū)域聯(lián)系減少。這也可以作為診斷AD 的一個生物標記。另外,-淀粉樣蛋白(amyloid beta (Aß) )沉積4,5 也是 AD 的一個重要標志,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jù)。其發(fā)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在AD 初期,伴隨著大腦后部區(qū)域白質的損傷,其損失的分布與相應的功能障礙相符合。這種損傷可以通過彌散張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方法測得6 。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xiàn),當AD 發(fā)生時,體內神經(jīng)元,小膠質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的前列腺素E 合酶微粒(microsomal prostaglandin-E syn

7、thase-1, mPGES-1) 含量會上調7 。另一項研究8 指出 AD 疾病與患者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原體(如感染單純皰疹病毒1 型,小核糖核酸病毒,博爾納病毒,肺炎衣原體等)感染有關;也可能與個體基因的遺傳易感性有關9 ,La Rue 等人10 的研究結果證實了這一觀點。4 治療藥物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認知功能障礙的藥物治療較多,但臨床療效均不確切。AD患者大腦的膽堿乙?;D移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比常人降低。有證據(jù)顯示這類神經(jīng)生化改變與AD無患者的記憶損害有關系,所以AchE抑制劑可改善患者的記憶障礙。此類藥物如多那培佐,副作用較少,并無明顯肝功能異常。約1/3的AD患者治療有效,可時

8、認知功能,但不能痊愈。膽堿酯抑制劑石杉堿甲也能改善患者的記憶,副作用較少。 由于AD目前確切病因尚未得到充分闡明,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藥物作用于不同的神經(jīng)遞質系統(tǒng),增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高級活動,減輕疾病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癥狀,延緩癡呆的進一步發(fā)展。臨床上常用的治療策略有:(1)增加腦內乙酰膽堿(Ach)濃度的藥物;(2)促進腦內膽堿能神經(jīng)元的存活或提高其神經(jīng)傳導功能的藥物;(3)減少的產(chǎn)生或促進其降解的藥物。4.1 膽堿能藥物 基于“膽堿腦功能低下”假說,目前認為,老年性癡呆患者大腦內神經(jīng)遞質Ach的缺失,是導致AD的關鍵原因,乙酰膽堿酯酶(AchE)過多,會催化Ach的裂解反應,導致Ach缺失,神

9、經(jīng)信號傳遞失效。臨床治療AD的藥物,主要通過抑制AchE來提高患者體內Ach含量,改善AD的臨床癥狀。一般采用的方法有:(1)增加Ach合成和釋放;(2)抑制Ach降解;(3)Ach受體激動劑。目前臨床使用的治療藥物多為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如他克林、 多奈哌齊、 卡巴拉汀、 加蘭他敏、石杉堿甲)和NMDA受體拮抗劑(美金剛)。 4.2抗氧化劑 司來吉蘭、維生素E 、褪黑素 、銀杏提取物 4.3 免疫治療 分為主動免疫治療和被動免疫治療,通過延緩和清除腦組織中的集聚,改善AD的臨床癥狀。 雌激素替代治療 腦細胞代謝激活劑 其他可能途徑 防止tau蛋白過度磷酸化 神經(jīng)纖維纏結的含量與AD患者的癡呆

10、嚴重程度密切相關,而tau蛋白異常磷酸化是神經(jīng)纖維纏結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抑制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可防止AD的進一步惡化。tau蛋白過度磷酸化與蛋白磷酸酶(PP)2A減少有關,可以通過提高其活性而實現(xiàn)治療作用。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5,CDK5)也是一種tau蛋白磷酸化激酶,其抑制劑鈣激活中性蛋白酶有可能作為治療AD的候選藥物。5 疾病預防 1. 不要沉默不語    老年人不能整天沉默不語,應廣交朋友,多談心,多說話,也可在空镕時常給孫輩們講故事。這種勤用語言功能的大腦體操,能使大腦思維靈活。

11、   2. 常讀書看報    多讀書看報不僅使老年人了解更多的國家大事和獲得更豐富的知識,而且能陶冶情操,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充實。同時,讀書報能活躍大腦的思維,使神經(jīng)細胞之間有更多的聯(lián)系,從而延緩腦力的衰退。   3. 多做手指運動    人的一雙手最為靈活,也是用得最多的器官之一。在大腦皮層的運動區(qū),管手指運動的區(qū)域遠遠大于其它器官運動的區(qū)域。因此,多做手指運動如彈琴、織毛衣、做手指活動操等,會使大腦反應更加迅速靈敏。 &#

12、160;  4.勤作書寫記錄    作書寫記錄,如記日常生活中的事、記日記等,不僅可以防止健忘,還可由此增強對自己記憶力的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緩記憶的衰退。如果能練書法、學畫、寫作等,更是鍛煉腦力、陶冶情操的妙法。5.積極參加文體鍛煉    要使大腦靈敏不衰老,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也很重要。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健身操、跳交誼舞等,不僅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使人精神愉悅,而且會使大腦得到更充足的供血,促進大腦的正常思維活動和記憶功能,對于防止腦功能衰退很有益處。如何改善老年人的記憶功能?科學家們做了

13、大量的研究:食物療法既切實可行,又簡單有效。 補充卵磷脂卵磷脂是大腦脂質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吸收后可釋放出乙酉先膽堿,乙酉先膽堿是神經(jīng)元中傳遞信息的一種最主要的神經(jīng)遞質,腦細胞有了這種神經(jīng)遞質,感覺和記憶力才得以形成。富含卵磷脂的食物有:蛋黃、豆制品、動物肝臟等。  6. 補腎可健腦    用補腎療法增強記憶力,在食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常用的食方有:人參粥、芝麻粥、胡桃粥等。   7. 多吃堿性食物    堿性食品對大腦的健康有很大的益處。使血液呈弱堿性的食品有豆腐、茄子、綠豆、芹菜、蘑菇、葡萄、蘋果等,多吃這些食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