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胸外科術后常見并發(fā)癥_第1頁
2022年胸外科術后常見并發(fā)癥_第2頁
2022年胸外科術后常見并發(fā)癥_第3頁
2022年胸外科術后常見并發(fā)癥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胸外科術后常見并發(fā)癥 1)術后出血術后出血一般發(fā)生在12h 內,多由于術中止血不徹底,血管結扎線脫落,大量輸入庫血、凝血功能障礙亦可造成術后出血。假設出血較多時患者常主訴口渴、心悸、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心率增快面色口唇蒼白。護理措施:術后早期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并注意胸腔引流管及胃腸減壓管引流物的性質、顏色及引流量,以便及早發(fā)現,及時處理。2)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的發(fā)生與病人的體質和病變的性質有一定關系。腹部切口感染的病源菌具有內源性和混合性的特點,主要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糞鏈球菌、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近年來,腸道內的無芽胞厭氧菌,特別是脆弱類桿菌,受到臨床的重視。切口感染發(fā)

2、生的時間大多在術后710天,個別發(fā)生較晚,在34周后。.臨床表現:手術后34天,已經正常的體溫重新上升,應首先想到切口的感染。如同時出現切口的脹痛和跳痛,應立即進展檢查。切口局部腫脹、發(fā)紅、有明顯的壓痛,甚至有膿性分泌物由縫合針眼溢出,均說明已發(fā)生感染。少數病人可伴有全身病癥,有時因感染的位置較深,不易早期發(fā)現。防治措施:切口感染的預防應遵循的原那么是:1嚴格無菌操作技術;2廣譜抗菌素的預防性應用;3嚴重污染切口的延期縫合;4增強病人的抵抗力等。感染的早期階段,及時進展物理治療,促進炎癥的吸收。切口已化膿時,應立即折除縫合線,擴開切口充分引流,并剪去已經壞死的皮下組織、肌膜和腱膜。膿汁應進展需

3、氧菌和厭氧菌兩種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為選用有效抗菌藥物提供依據。為縮短治療時間,可加強交換敷料后肉芽新鮮的創(chuàng)面行二期縫合。3)切口裂開:切口裂開主要發(fā)生在腹部的手術切口。裂開的時間大多在術后12周左右,與以下因素有關:1年老體弱,營養(yǎng)不良,慢性貧血等,術后切口愈合不佳;2切口局部張力過大,切口的血腫和化膿感染;3縫線過細,縫扎不緊,麻醉不滿意情況下縫合時腹膜被撕破;4突然咳嗽、用力排便和嘔吐,術后胃腸脹氣。.臨床表現:病人在一次突然腹部用力后,隨之切口疼痛并有血性滲出,有時甚至能聽到切口崩裂的響聲。嚴重時,有內臟由裂開的切口脫出,常見為大網膜和小腸袢,可發(fā)生休克。檢查時可見腹部切口有不同程度的裂開

4、,裂開可分為兩大類:1完全性裂開一指腹均各層組織均已裂開,伴內臟脫出;2局部性裂開一皮膚縫合完好,皮下各層裂開,故無內臟外露。.防治措施:糾正病人的營養(yǎng)狀況,老年病人切口采用減張縫合法,術后腹部應用腹帶適當包扎等,可減少切口裂開的時機。如切口已裂開,無論是完全性或局部性,只要沒有感染,均應立即手術,在腹肌完全松馳的情況下,重新逐層縫合腹壁,并加減張合線。4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下肢深靜脈內血栓形成的因素有:術后長期臥床,下肢靜脈回流緩慢;手術創(chuàng)傷和組織的破壞后,大量凝血物質進入血流;盆腔和下腹部手術,可引起靜脈壁的損傷,有利于血栓的形成;嚴重的脫水,血液濃縮,血流緩慢。血栓好發(fā)于下肢的深靜脈內,

5、尤其是多見于左側腓腸肌靜脈叢內,栓子可向上蔓延到股靜脈和髂靜脈內。已經形成的血栓容易脫落,可引起肺堵塞或致死性的肺動脈栓塞。臨床表現:一般無全身不適,初期局部體征也不明顯,隨后病人自覺小腿肌肉疼痛,下肢腫脹。如果髂、股靜脈內形成血栓,那么整個下肢嚴腫水腫,皮膚發(fā)白或發(fā)紺,局部有壓痛,淺靜脈常有代償性擴張。血管造影可以確定病變的部位。防治措施:手術后應加強早期活動,尤其是下肢的自動或被動活動,加速下肢靜脈的回流。低分子右旋糖酐靜脈點滴,對容易發(fā)生靜脈栓塞的病人有一定預防作用。如證實為深靜脈血栓形成,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全身應用抗菌素,局部理療,并早期應用鏈激酶和尿激酶,對血栓的溶解有一定作用。

6、5急性胃擴張:水電解質的紊亂,麻醉口罩下加壓呼吸時大量氧氣灌入胃內,腹部術后持續(xù)性幽門痙攣,嚴重感染和休克等,均能誘發(fā)急性胃擴張。發(fā)病后胃壁張力降低,靜脈回流障礙,大量體液與電解質進入胃內,使胃容量迅速、急據增加,胃腔擴大。臨床表現:病人覺上腹飽脹和重物感,呈進展性加重。頻繁、無力的嘔吐,每次嘔吐物的量很少,嘔吐后自覺病癥不減輕,嘔吐物為棕綠色或褐色,潛血陽性。嚴重者呼吸急促,煩躁不安,面色蒼白,迅速出現脫水和電解質失調,甚至發(fā)生休克。查體見上腹部或全腹部膨隆,伴壓痛,振水音陽性。胃管減壓時,可吸出大量胃液,隨后腹脹有所減輕。防治措施:腹部手術后應保持胃腸減壓管的通暢,是預防急性胃擴張的主要措

7、施。治療的方法:立即更換口徑較大的胃管,徹底減壓,并持續(xù)34天,以保證胃壁張力的完全恢復。同時應注意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必要時輸入適量的全血或血漿。6)泌尿系感染:手術后泌尿系的任何部位均可并發(fā)感染,但以膀胱炎最為常見。各種原因所致的尿潴留,屢次導尿和長期留置導尿管等,均容易引起膀胱炎。膀胱的感染又可沿輸尿管逆行向上,蔓延到腎盂。導尿本身的刺激,也可引起尿道和尿道球腺的感染。臨床表現:單純的尿道感染,主要表現為尿道和尿道口的疼痛,排尿時尤為明顯尿道有膿性分泌物。膀胱炎發(fā)生后,那么出現膀胱刺激征:尿頻、尿急和尿痛,有時伴有排尿困難。如出現發(fā)冷、發(fā)燒和腎區(qū)疼痛,那么表示腎盂已有感染。防治措施:正確預

8、防和治療尿潴留是減少泌尿系感染的關鍵。已發(fā)生感染時,應堿化尿液,保持充分的尿量和排尿通暢。局部理療、熱敷和口服解莖藥物,可解除膀胱頸的痙攣,減輕疼痛,同時可全身應用抗菌素。7)肺不張與肺炎:手術后肺部并發(fā)癥中以肺不張最常見,原因是多方面的。長期吸煙的病人,常伴有慢性氣管炎,呼吸道內分泌物較多。而術中及術后應用各種止痛藥和鎮(zhèn)靜劑,又抑制了呼吸道的排痰功能。切口疼痛、術后胃腸脹氣和長期臥床,使肺的擴張受到影響。過于粘稠的分泌物無力咳出時,可阻塞小支氣管,所屬肺泡內的空氣被完全吸收后,肺組織萎陷。輕者僅限于肺底部,嚴重者有大塊肺組織萎陷,使縱隔拉向患側,引起呼吸功能障礙。肺不張常常伴有肺部的感染,使

9、病情更加嚴重。臨床表現:少數病人僅在胸片上顯示有肺不張,可無任何自覺病癥。多數病人表現為術后2-3天開場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嚴重者伴有紫紺、缺氧,甚至血壓下降。病人常有咳嗽,但粘稠痰液不易咳出。合并感染時,出現體溫升高,白細胞總數增加等?;紓确芜翟\發(fā)實,呼吸音消失,有時呈管狀呼吸音。胸部透視或拍片,即可確診。防治措施:預防的環(huán)節(jié)是:術前1-2周嚴格禁煙,并積極治療急、慢性呼吸道感染;術后強調早期活動,幫助病人咳嗽,排出粘痰;進展有效的胃腸減壓,減少胃腸 脹氣對呼吸的影響。想盡一切方法去除支氣管的粘痰是治療的關鍵,口服祛痰劑,定時作霧化吸入可使粘痰變稀,容易咳出。必要時經導管行氣管內吸痰,或在支氣管鏡直視下吸出粘稠痰。重?;蚧杳圆∪耍驘o法咳嗽,可考慮行氣管切開術。合并肺部感染時,可適當應用抗菌素??傊?外科術后早期并發(fā)癥多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在護理過程中應針對術后早期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做到早期發(fā)現,早期預防,從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這就要求護理人員不但要有扎實??评碚摳字R及技能,還要有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盡職盡責,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為醫(yī)生提供充分的診斷依據,采用恰當的護理措施,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促進患者的順利康復。內容總結1胸外科術后常見并發(fā)癥 1)術后出血術后出血一般發(fā)生在12h 內,多由于術中止血不徹底,血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