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燃煤電廠煙氣超凈排放技術路線_第1頁
國內燃煤電廠煙氣超凈排放技術路線_第2頁
國內燃煤電廠煙氣超凈排放技術路線_第3頁
國內燃煤電廠煙氣超凈排放技術路線_第4頁
國內燃煤電廠煙氣超凈排放技術路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脫硝系統(tǒng)在已調研項目中,脫硝系統(tǒng)多采用低NOx燃燒器+SCR催化劑的組合方式,該類系統(tǒng)技術成熟,運行可靠。執(zhí)行超凈排放的燃煤電站與常規(guī)電站相比較,脫硝系統(tǒng)區(qū)別主要在于SCR催化劑的填裝層數(shù),改造工程多將原有的2+1(2層填裝,1層備用)層催化劑直接更改為3層全部填裝,部分電廠(華能高碑店、華電永利)采用4層SCR催化劑。改造后系統(tǒng)脫硝效率可以提升至8590%,采用現(xiàn)有技術可以滿足超凈排放NOx<50mg/Nm3要求。2.脫硫系統(tǒng)在已調研的電源點中多燃用中低硫煤種,其中執(zhí)行超凈排放指標的電站燃煤含硫量為0.410.89%,對于新建機組,相對于常規(guī)脫硫系統(tǒng)采用的新技術有:雙托盤、性能增強

2、環(huán)、增加噴淋層、增加漿液泵等,對于改造機組,多采用增加一座吸收塔的方式,改進后系統(tǒng)脫硫效率達到9899%,可滿足超凈排放SO2<35mg/Nm3的指標要求。3.除塵系統(tǒng)實現(xiàn)超凈排放指標的電廠中,除塵系統(tǒng)分為兩條技術路線:煙氣冷卻器+五電場低低溫靜電除塵器+高效除塵FGD+濕式靜電除塵器;五電場旋轉極板靜電除塵器(末電場采用旋轉極板)+高效除塵FGD+濕式靜電除塵器。調研結果顯示,此兩條路線均可滿足超凈排放PM<5mg/Nm3的要求。案例分析超凈排放技術是燃煤電廠執(zhí)行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燃氣輪機組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如下表所示。1.浙能嘉興發(fā)電廠1.1工程概況嘉興發(fā)電廠現(xiàn)共有8臺發(fā)電機

3、組,總裝機容量5000MW。一期裝機容量為2×300MW,1995年12月投產發(fā)電。二期工程裝機容量為4×600MW,2005年10月全部投產發(fā)電。三期裝機容量為2×1000MW,2011年10月全部投產發(fā)電。本次調研內容為三期工程,2014年6月完成了2臺機組超凈排放技改。1.2煙氣處理技術1.2.1除塵:采用低低溫除塵+濕式電除塵技術,煙囪出口煙塵濃度<2.1mg/Nm3。1.2.2脫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系統(tǒng),改為3+1臺漿液泵,增加一層托盤變?yōu)殡p托盤脫硫塔,除霧器改為一級管式除霧器+兩層屋脊式除霧器。煙囪出口SO2濃度<17.5 mg/N

4、m3。1.2.3脫硝:采用“超低NOx燃燒器+增加預留層新型改性催化劑”。煙囪出口NOx濃度<39 mg/Nm3。1.3下一步改造計劃:已實現(xiàn)超凈排放,暫無新改造計劃。2.浙能六橫發(fā)電廠2.1工程概況浙能六橫電廠是全國首個離岸海島大型燃煤火電廠,規(guī)劃建設4臺1000MW超超臨界機組,一期工程建設2×1000MW超超臨界。在2014年7月正式投入商業(yè)運行。試運行期間污染物排放指標為:NOx<26mg/Nm3、SOx<25mg/Nm3、PM<5mg/Nm3,全面達到超凈排放標準。2.2煙氣處理技術2.2.1除塵:采用“電除塵器(ESP)+旋轉極板+濕式除塵器”,煙

5、囪出口煙塵濃度<5mg/Nm3。2.2.2脫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系統(tǒng)(托盤技術+增效環(huán)),煙囪出口SO2濃度<25mg/Nm3。2.2.3脫硝:采用低NOx燃燒器及SCR脫硝工藝。煙囪出口NOx濃度<26 mg/Nm3。2.3下一步改造計劃:已實現(xiàn)超凈排放,暫無新改造計劃。3.神華國華舟山發(fā)電廠3.1工程概況神華國華舟山發(fā)電廠擁有125MW機組一臺,135MW機組一臺,300MW機組一臺,350MW機組一臺。其中,4號機組(1X350MW超臨界機組)為新建機組,于2014年6月投入商業(yè)運行,全面達到超凈排放標準。3.2煙氣處理技術(4號機組)3.2.1除塵:采用“電除

6、塵器(ESP)+高頻電源+旋轉極板+濕式除塵器”,煙囪出口煙塵濃度<2.38mg/Nm3。3.2.2脫硫:采用高效海水脫硫技術,煙囪出口SO2濃度<2.86mg/Nm3。3.2.3脫硝:采用低NOx燃燒器及SCR脫硝工藝。煙囪出口NOx濃度<20.5mg/Nm3。3.3下一步改造計劃:已實現(xiàn)超凈排放,暫無新改造計劃。4.天津軍糧城電廠4.1工程概況天津軍糧城發(fā)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軍糧城電廠”)共分5期建設,其中5期9、10號機組(2×350MW)分別于2010年7月和10月投產發(fā)電。4.2煙氣處理技術(4號機組)4.2.1除塵:采用“布袋除塵器+濕式電除塵器”,煙

7、囪出口煙塵濃度<5mg/Nm3。4.2.2脫硫:沿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技術,采用“新增串聯(lián)二級脫硫塔+煙塔合一”。煙囪出口SO2濃度<35mg/Nm3。4.2.3脫硝:采用低NOx燃燒器及SCR脫硝工藝,加裝一層新催化劑,改造后SCR出口NOx排放濃度能夠<50mg/Nm3,脫硝率>88.9%。4.3下一步改造計劃:已實現(xiàn)超凈排放,暫無新改造計劃。5.華能北京熱電廠5.1工程概況華能北京熱電廠一期工程共四臺燃煤發(fā)電機組,四臺機組額定發(fā)電總功率為845MW,1999年6月全部投產。5.2煙氣處理技術5.2.1除塵:2013年3月開始改造,采取了“低低溫+移動極板+電除塵

8、增容+三相交流電控制技術”的技術路線,于當年10月完成全部改造,改造后除塵器出口粉塵濃度從原來的35mg/Nm3左右下降到了8mg/Nm3左右。5.2.2脫硫:原無脫硫裝置,2005年6月開始改造,采取“新建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島”和“煙塔合一”路線,2006年12月完成全部改造,脫硫改造的設計效率為96%,脫硫系統(tǒng)入口SO2濃度低于1100mg/Nm3,脫硫后SO2排放濃度小于50mg/Nm3。脫硫后的煙氣經由煙塔(即冷卻塔)排出。5.2.3脫硝:2007年1月開始改造,在原有低氮燃燒器的基礎上采取”新增SCR脫硝裝置”路線,2007年12月完成,在脫硝裝置入口濃度450mg/Nm3左右的情

9、況下,1號機組煙囪入口的的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可達到30mg/Nm3以下,24號機組的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可達到50mg/Nm3以下。5.3下一步改造計劃:擬采用托盤技術對吸收塔進行改造,并增加和優(yōu)化噴淋層的噴嘴,增加煙道除霧器等措施。6.天津北疆電廠6.1工程概況天津國投津能發(fā)電有限公司(天津北疆電廠)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發(fā)電機組,于2009年11月投入商業(yè)運行。二期工程規(guī)劃建設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發(fā)電機組,兼顧采暖用汽及工業(yè)用汽,已于2013年12月24日取得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核準批復。6.2煙氣處理技術6.2.1除塵:一期工程原有靜電除塵器

10、,2012年4月開始改造,采取“電除塵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升級”路線,煙囪出口煙塵排放濃度分別為14.3mg/Nm3和13.8mg/Nm3。6.2.2脫硫:基建配套脫硫設施,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設計脫硫效率96.3%,2013年1、2號機組SO2平均排放濃度分別為78.59mg/Nm3、79.13mg/Nm3。6.2.3脫硝:基建配套脫硝設施,采用SCR脫硝技術。2013年1、2號機組NOx排放濃度分別為70.68mg/Nm3和83.30mg/Nm3。6.3下一步改造計劃6.3.1除塵:“低低溫靜電除塵器+高頻電源+濕式靜電除塵器”,改造后最終實現(xiàn)煙囪出口固體顆粒物排放濃度小于5mg/N

11、m3,綜合除塵效率不低于99.96%。6.3.2脫硫:沿用現(xiàn)有的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對吸收塔和附屬系統(tǒng)進行增效擴容改造,即采用雙塔雙循環(huán)技術,增設二級脫硫塔。改造后,脫硫效率由原設計值96.3%提高到98.9%,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降至35mg/Nm3以下。6.3.3脫硝:沿用現(xiàn)有的SCR煙氣脫硝工藝,通過啟用備用層、增加一層催化劑的手段提高脫硝效率。脫硝系統(tǒng)改造后,NOx排放濃度小于50mg/Nm3。6.3.4二期新建工程:除塵路線采用“低低溫靜電除塵器+濕式靜電除塵器”,煙囪出口固體顆粒物排放濃度5mg/Nm3,綜合除塵效率不低于99.96%。脫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單塔雙循環(huán)工藝”,脫硫效率不低于99.1%,煙囪出口SO2排放濃度30mg/Nm3。脫硝采用“低NOx燃燒技術+SCR煙氣脫硝”,脫硝裝置效率不低于85%,煙囪出口NOx排放濃度45mg/Nm3。圖6-1 天津北疆電廠全景7.上海外高橋第三發(fā)電廠7.1工程概況上海外高橋第三發(fā)電廠(以下簡稱“外三”)建設2×1000MW國產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于2008年6月全部投產。7.2煙氣處理技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