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豆石樓地面施工方案_第1頁
水泥豆石樓地面施工方案_第2頁
水泥豆石樓地面施工方案_第3頁
水泥豆石樓地面施工方案_第4頁
水泥豆石樓地面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泥豆石樓地面工程1、作業(yè)條件地面或樓面的混凝土墊層(基層)已按設計要求施工完成,混凝土強度已達1.2Mpa以上。室內(nèi)門框、預埋件、各種管道及地漏等已安裝完畢,經(jīng)檢查合格,地漏口已遮蓋,并辦理預檢手續(xù)。各種立管和套管通過面層孔洞已用細石混凝土灌好修嚴。頂棚、墻面抹灰施工完畢,已彈出或設置控制面層標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線或標志。分格縫已按要求設置,地漏處已找好泛水及標高。2、施工操作工藝清理基層:將基層表面的積灰、浮漿、油污及雜物清掃掉并洗干凈,明顯凹陷處應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墊平,表面光滑處應鑿毛并清刷干凈。抹砂漿前1d澆水濕潤,表面積水應予排除。沖筋、貼灰餅:根據(jù)墻面彈線標高,用1:2干硬性

2、水泥砂漿在基層上做灰餅,大小約50mm見方,縱橫間距約1.5米左右。有坡度的地面,應坡向地漏一邊。如局部厚度薄于10mm時,應調(diào)整其厚度或?qū)⒏叱龅木植炕鶎予徣ゲ糠?。配制砂漿:面層水泥砂漿的配合比為1:2(水泥:砂,體積比),稠度不大于35mm,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15。使用機械攪拌,投料完畢后的攪拌時間不應少于2秒,要求拌合均勻,顏色一致。鋪抹砂漿:灰餅做好待收水不致塌陷時,即在基層上均勻掃素水泥漿(水灰比0.40.5)一遍,隨掃隨鋪砂漿。若待灰餅硬化后再鋪抹砂漿,則應隨鋪砂漿隨找平,同時把利用過的灰餅敲掉,并用砂漿填平。找平、壓頭遍:鋪抹砂漿后,隨即用刮尺或木杠按灰餅高度,將砂漿找平,用木抹子

3、搓揉壓實,將砂眼、銅印等消除后,用靠尺檢查平整度。抹時應用力均勻,并后退著操作。待砂漿收水后,隨即用鐵抹子進行頭遍抹平壓實至起漿為止。如局部砂漿過稀,可均勻撤一層1:1干水泥砂(砂需過3mm篩孔)來吸水,順手用木抹子用力搓平,使互相混合。待砂漿收水后,再用鐵抹子抹壓至出漿為止。二遍壓光:在砂漿初凝后進行第二遍壓光,用鋼抹子邊抹邊壓,把死坑、砂眼填實壓平,使表面平整。要求不漏壓,平面出光。有分格的地面,壓光后,應用溜縫抹子溜壓,做到縫邊光直,縫隙明細。三遍壓光:在砂漿終凝前進行,即人踩上去稍有腳印,用抹子壓光無抹痕時,用鐵抹子把前遍留下的抹紋全部壓平、壓實、壓光,達到交活的程度為止。養(yǎng)護:視氣溫

4、高低在面層壓光交活24h內(nèi),鋪鋸末或草袋護蓋,并灑水保持濕潤,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14d。抹踢腳板:一般在抹地坪面層前施工。有墻面抹灰層的,底層和面層砂漿宜分兩次抹成,無墻面抹灰的,只抹面層砂漿。抹底層砂漿時先清理基層,灑水濕潤,然后按標高線量出踢腳板標高,拉通線確定底灰厚度,貼灰餅,抹1:3水泥砂漿,刮板刮平,搓毛,澆水養(yǎng)護。抹面層砂漿系在底層砂漿硬化后,拉線貼粘靠尺板,抹1:2水泥砂漿,用刮板緊貼靠尺垂直地面刮平,用鐵抹子壓光,陰陽角、踢腳板上口,用角抹子溜直壓光。3、成品保護面層施工防止碰撞損壞管線、預埋鐵件、墻角及已完的墻面抹灰等。施工時注意保護好管線、設備等的位置,防止變形、位移。操作時注

5、意保護好地漏、出水口等部位,作臨時堵口或覆蓋,以免灌入砂漿等造成堵塞。事先埋設好預埋件,已完地面不準再剔鑿孔洞。面層養(yǎng)護期間,不允許車輛行走或堆壓重物。不得在已做好的面層上拌合砂漿。4、施工注意事項水泥砂漿鋪抹時,如砂漿局部過稀,不得撒干水泥,以免面層顏色不勻,甚至造成龜裂或起皮。壓光時,不得貪圖省力,而另加素水泥膠漿壓光,以防起殼或造成表面強度降低。面層抹完畢后,雨季應防止雨淋,抹面時基層必須注意鑿毛,將油污、臟物去凈并濕潤,刷素水泥漿一度,立即鋪抹,掌握好壓抹時間,以避免出現(xiàn)空鼓或脫殼。抹砂漿時應注意按要求遍數(shù)抹壓,并使其均勻、厚薄一致,不得漏壓、欠壓或超壓,以防表面起皮和強度不均。抹面層

6、時,不得使用受潮或過期水泥,砂漿應攪拌均勻,水灰比應掌握準確,壓光要適時,以防造成地面超砂。當水泥砂漿面層出現(xiàn)局部起砂時,可采用107膠水泥膩子進行修補。方法是將起砂表面清理干凈,灑水濕潤,涂刷107膠水一遍,滿刮膩子25遍,總厚為0.71.5mm,灑水養(yǎng)護,用砂紙磨平,清除粉塵,再涂刷純107膠一遍或再作一道蠟面。版權申明本文部分內(nèi)容,包括文字、圖片、以及設計等在網(wǎng)上搜集整理。版權為潘宏亮個人所有Thisarticleincludessomeparts,includingtext,pictures,anddesign.CopyrightisPanHongliang'spersonal

7、ownership.用戶可將本文的內(nèi)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wǎng)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文任何內(nèi)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人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Usersmayusethecontentsorservicesofthisarticleforpersonalstudy,researchorappreciation,andothernon-commercialornon-profitpurposes,butatthesametime,theyshallabidebyth

8、eprovisionsofaddition,copyrightlawandotherrelevantlaws,andshallnotinfringeuponthelegitimaterightsofthiswebsiteanditsrelevantobligees.Inwhenanycontentorserviceofthisarticleisusedforotherpurposes,writtenpermissionandremunerationshallbeobtainedfromthepersonconcernedandtherelevantobligee.轉(zhuǎn)載或引用本文內(nèi)容必須是以新聞性或資料性公共免費信息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對本文內(nèi)容原意進行曲解、修改,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productionorquotationofthecontentofthisarticlemustbereasonableandgood-faithcitationfortheuseofnewsorinformativepubl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