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非口服給藥劑型在兒科臨床用藥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現(xiàn)狀_第1頁
中藥非口服給藥劑型在兒科臨床用藥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現(xiàn)狀_第2頁
中藥非口服給藥劑型在兒科臨床用藥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現(xiàn)狀_第3頁
中藥非口服給藥劑型在兒科臨床用藥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現(xiàn)狀_第4頁
中藥非口服給藥劑型在兒科臨床用藥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現(xiàn)狀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非口服給藥劑型在兒科臨床用藥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現(xiàn)狀                                  作者:單進軍, 汪受傳, 狄留慶, 金慧臻,【摘要】  目的 分析并探討中藥非口服給藥劑型在兒科臨床用藥中的應用現(xiàn)狀和優(yōu)勢。方法 檢索期刊全文

2、數(shù)據庫和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庫,納入與兒科臨床應用相關的中藥非口服劑型。結果 共檢索到與兒科臨床應用相關的中藥氣霧劑和噴霧劑21篇,滴鼻劑16篇,浴劑12篇,貼膏102篇,栓劑17篇,灌腸劑和直腸滴劑424篇。結論 在兒科臨床用藥方面中藥非口服給藥劑型較口服給藥劑型有較大的優(yōu)勢,今后可優(yōu)先考慮;針對小兒特殊的生理特點,研究開發(fā)小兒專屬藥物。 【關鍵詞】  中藥/投藥和劑量; 劑型; 外用藥(中藥); 外治法; 兒科病癥/藥物療法近年來,小兒用中藥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伴隨著制劑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兒科臨床用中藥劑型種類日益增加。由于小兒具有特殊的生理特點,非口服給藥在某種程度上較口服

3、給藥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筆者參閱了近幾年文獻,對兒科非口服給藥劑型的優(yōu)勢極其應用現(xiàn)狀進行了綜述,并提出了展望,以期為研制出更多的適宜于小兒的中藥制劑提供。1 資料與方法1.1 文獻納入標準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文獻被納入:(1)檢索年限:199401/200912;(2)研究對象設定為兒科臨床應用的中藥非口服劑型有關的文獻。1.2 文獻排除標準口服給藥劑型的。1.3 文獻檢索策略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CNKI)和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庫(CQVIP)。關鍵詞或主題詞:小兒或兒童和中藥和氣霧劑或噴霧劑或浴劑或貼膏或栓劑或灌腸劑或直腸滴劑相關文獻全文在上述數(shù)據庫下載。2 結果與兒科臨床應用相關的中藥氣霧劑

4、和噴霧劑21篇,滴鼻劑16篇,浴劑12篇,貼膏102篇,栓劑17篇,灌腸劑和直腸滴劑424篇。3 討論3.1 氣霧劑和噴霧劑氣霧劑、噴霧劑是藥物經特殊的裝置給藥后,藥物進入呼吸道深部,腔道黏膜或皮膚發(fā)揮全身或局部作用的一種給藥系統(tǒng)。氣霧劑和噴霧劑具有劑量小,效果好,副反應少等優(yōu)點,兼具有濕潤和理療的作用。在小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將藥物超聲霧化,形成微小粉體或液滴,吸入后可進入各級呼吸道而直接發(fā)揮療效1。吳文2通過將清開靈注射液超聲霧化后吸入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效果良好,同時避免了通過靜脈注射給藥而產生的不良反應。藥物經霧化吸入濕化氣道,使黏稠分泌物變得稀薄,以利痰液排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療

5、效,縮短了病程。3.2 滴鼻劑滴鼻劑是指直接將藥物滴入鼻腔,通過鼻黏膜吸收的一類劑型。臨床和實驗結果均表明一滴清滴鼻劑具有快速、良好的退熱效果3。這是由于鼻腔黏膜血管和淋巴結豐富,藥物快而容易透皮吸收進入體內大循環(huán),從而較快發(fā)揮療效,同時可避免藥物經過肝腸循環(huán),起到全身或者局部的治療效果。但滴鼻劑對鼻腔黏膜纖毛傳輸系統(tǒng)的影響及對鼻黏膜的刺激性和安全性仍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3.3 浴劑中藥浴劑可以免除嬰幼兒的服藥的痛苦,其主要通過藥物滲透入皮膚后進入血管作用于靶向器官而發(fā)揮藥效,可以有效的避過肝的首過效應和胃腸道的破壞。由于小兒皮膚角質層不夠緊密,有利于小兒浴劑藥物的吸收,因此浴劑更適合于小兒用

6、藥。徐和祥4通過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艾蘇煎劑浴足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熱具有明顯療效。浴劑也可用于小兒皮膚病的治療,可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起效快,副反應小。1         3.4 貼膏劑中藥貼膏劑屬于經皮給藥系統(tǒng)給藥,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提供可預定的、較長的作用時間,維持穩(wěn)定、持久的血藥濃度,進而提高療效,減少給藥次數(shù),降低了藥物毒性和副反應。同時貼膏劑在使用過程中如出現(xiàn)問題可及時停藥,有利于提高小兒用藥的安全性。中藥貼膏劑通過毛孔和汗腺進入人體,藥物的吸收取決于皮膚角質層的厚度和完整度。姬華等5利用中藥貼片結合電超導

7、儀在治療小兒腹瀉方面取得較好療效。低頻超聲波可提高皮膚的滲透性,可使藥物以較快的方式透過皮膚。但有研究表明過高的低頻超聲波強度會對皮膚造成損傷6。超聲波對于小兒的安全性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強度的選擇應以小兒皮膚的安全條件下的最高超聲強度為上限。中醫(yī)經絡理論是的一大瑰寶,中藥貼膏劑常與中醫(yī)經絡理論相結合,通過人體體表穴位吸收藥物,再通過經絡的運行使相關的臟腑得到比一般注射、口服時濃度更高的藥物劑量,并在藥物與經絡效應的雙重作用下起到調節(jié)臟腑機能和治療疾病的目的。銀羽等7利用吳茱萸、丁香、肉桂等為主藥的中藥貼劑給藥治療小兒腹瀉,取得較好的效果。選擇臍部主要是由于小兒臍部皮膚薄嫩,血管豐富,局部用藥易

8、透皮吸收,易充分發(fā)揮療效。也有通過艾灸等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協(xié)同中藥貼膏劑發(fā)揮療效8。但貼臍療法與經絡反應的原理,目前尚待進一步深入研究。3.5 直腸給藥劑型直腸給藥劑型主要包括中藥栓劑,中藥灌腸劑和直腸滴劑。經直腸給藥,藥物吸收可直接進入全身血循環(huán),避免肝的首過效應和不受胃腸道的影響,具有類似靜脈注射的效果,尤其適合于不易和不愿吞食藥物的小兒患兒,提高小兒用藥的順應性。栓劑在常溫下為固體,其主要通過塞入人體腔道后,在體溫下軟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漸釋放藥物而產生局部或全身作用。顧明達等9以肺炎中藥栓劑治療小兒肺炎20例取得較好的療效。隨著藥用輔料技術的,栓劑可根據選用基質的不同制成普通栓劑,緩釋

9、栓劑和控釋栓劑,擴大了中藥栓劑的適用范圍。在栓劑的結構上出普通栓劑外還有中空栓劑和雙層栓劑。中藥灌腸劑和直腸滴劑都是將中藥提取物灌注或滴注于直腸而迅速發(fā)揮藥效的一種制劑,采用直腸給藥,作用迅速、溫和、持久。區(qū)別在于直腸滴劑的使用劑量小,中藥提取物濃度高于中藥灌腸劑。中藥灌腸劑適于中醫(yī)辨證論治隨證加減的治療方略。其制備、使用均較簡便,可用于急慢性疾病的局部或全身用藥,是中醫(yī)急癥治療的有效手段。中藥灌腸劑和直腸滴劑臨床應用均較為廣泛。汪永紅等10用黃芩、柴胡、細辛三藥制成的中藥退熱微型灌腸劑治療小兒感冒發(fā)熱在臨床上取得一定成效。馮梅等11比較了中藥煎液口服和直腸點滴灌腸治療風熱型感冒患兒,結果表明

10、直腸點滴組療效優(yōu)于口服組。直腸滴劑由于中藥提取液緩慢進入腸道,一方面使藥液充分吸收,迅速發(fā)揮療效,另一方面克服了中藥灌腸劑中藥液在腸道內難以保留的缺點。目前這兩種劑型主要用于臨床自制,因中藥灌腸劑和直腸滴劑仍有一定的缺陷,如能克服或減少對直腸的局部刺激性,提高藥物的穩(wěn)定性等問題,此種劑型在小兒用藥方面將有更大的發(fā)展?jié)摿褪褂眯浴K幬飫┬偷倪x擇需要根據藥物的性質,患兒的順應性和方便性等原則確定。在兒科臨床用藥方面,由于中藥常有不良氣味,味苦等特征,同時小兒對藥味尤為敏感,常會因為藥味有異而產生拒藥現(xiàn)象12。中藥非口服給藥劑型有助于提高小兒用藥的依從性和提高用藥的安全性,減輕小兒服藥過程中的痛苦,

11、更容易被小兒及家長接受;且此類劑型藥物不經過胃腸道吸收,可以有效減少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同時可以避免小兒胃腸道等生理機能差異對于藥物吸收的影響。因此,在兒科臨床用藥方面中藥非口服給藥劑型較口服給藥劑型有較大的優(yōu)勢,在今后兒科用藥劑型的發(fā)展過程中可優(yōu)先考慮非口服給藥劑型。盡管目前適合于小兒用藥劑型的研究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fā)展,但很多劑型仍僅為臨床醫(yī)院自制使用,尚未見有批量生產。目前市場上專用于小兒用藥的藥物劑型仍然不多,占市場銷售藥品種類的比例仍然較小,絕大部分為小兒和成人共用。由于小兒生理機能與成人有較大的不同,在藥物的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等特征方面均存在較大不同,故成人劑型不完全適用于小兒。小

12、兒專用藥物的劑型的開發(fā)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此外,注射劑也屬于非口服給藥劑型之一,但由于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和刺激性仍存在很大的問題,應用于小兒時大多數(shù)情況下僅當急癥用藥。中藥注射劑只有在其效應物質基礎、作用機制和體內過程明確的基礎上,方可考慮應用于小兒。直腸給藥劑型藥物起效時間僅次于注射劑,但用藥的安全性遠高于注射劑,臨床上可部分替代中藥注射劑。【】  1 溫筱煦,侯鄭漪,張玉萌.藥物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道疾病的進展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jiān)測,2004,1(4):1517.2 吳文.清開靈注射液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60例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5,27(1):9192.3 高雅,

13、李更生,王軍.一滴清滴鼻劑對小兒外感發(fā)熱降溫作用的臨床與實驗研究J.中草藥,2001,32(6):534537.4 徐和祥.艾蘇煎劑浴足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熱80例臨床觀察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4,15(8):507.5 姬華,楊紅,何長生.復方中藥貼劑經皮給藥治療嬰兒腹瀉47例J.江西中醫(yī)藥,2008,39(3):32.6 張國良,徐禮鮮.低頻超聲波透皮給藥的強度對皮膚組織的影響J.華西藥學雜志,2003,18(1):2022.7 銀羽,楊麗榮,李喬俊.復方中藥貼劑經臍給藥治療小兒腹瀉60例療效分析J.中國航天醫(yī)藥,2000,2(1):59.8 李艷平,張建寧,楊淑賢.臍部敷藥加艾灸治療嬰幼兒遷延性慢性腹瀉96例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yī),2004,23(5):295296.9 顧明達,唐為勇.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