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攪拌樁規(guī)范_第1頁
水泥土攪拌樁規(guī)范_第2頁
水泥土攪拌樁規(guī)范_第3頁
水泥土攪拌樁規(guī)范_第4頁
水泥土攪拌樁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總則 為確保水泥土工程的施工質量,統(tǒng)一水泥土配合比設計方法,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使之達到技術可靠,經濟適用,科學配置,特制定本規(guī)程。 本規(guī)程適用于采用水泥作為固化劑加固軟弱土的水泥土配合比設計。 水泥土配合比設計的任務是根據(jù)土樣情況,結合水泥、水源、外加劑、摻合料的各項參數(shù)指標計算各材料的用量,并經試驗室試配、調整后確定每立方米水泥土各材料的用量。 在進行水泥土配合比設計時,除應遵守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2 術語、符號2.1 術 語 水泥土 Soil mixed with cement待加固的軟弱土中注入水泥漿(或水泥干粉)并經攪拌處理后形成的拌合物。 水泥摻入比

2、 Ratio of cement usage to soil摻入的水泥質量與濕土的質量比值,以百分數(shù)表示。 無側限抗壓強度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試件在無側向壓力的條件下,抵抗軸向壓力的極限強度。2.1.4 水灰比 Ratio of water to cement用于拌合濕土的水泥漿中水與水泥的質量比。2.1.5 水泥土配合比設計 Mixed proportion design for soil mixed with cement根據(jù)土樣、水泥等原材料情況,在試驗室內進行計算、試配、調整、確定每立方米水泥土各材料用量的全過程。2.1.6 水泥土含水率 R

3、ate of water content in soil mixed with cement在水泥土中水的質量與拌合物干質量的比值,以百分數(shù)表示。2.2 符 號 水泥土試配強度(MPa)水泥土90d無側限抗壓強度設計值(MPa) 施工水平(包括施工機械,人員操作及管理等)系數(shù) 水泥摻入比 基準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濕土用量(kg/m3) 基準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3) 基準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中水泥漿用水量(kg/m3) 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濕土用量(kg/m3) 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3) 每立方米水泥土中水泥漿用水量(kg/m3) 水泥土的假定密度(kg/m3)

4、水泥漿水灰比 水泥土含水率() 土的液限() 土的塑限() 土的天然含水率() 水泥土表觀密度實測值(kg/m3) 水泥土表觀密度計算值(kg/m3) 水泥土配合比校正系數(shù)3 材料要求 土樣應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選擇有代表性的土層,分別取樣。所采集的土樣,應采用密封包裝,以保持天然含水率。 土樣應進行顆粒級配、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等性能的試驗,以了解土質的基本情況,并對土樣進行工程分類。有特殊要求時,可增加土樣其它相關性能的試驗。 水泥土拌制宜采用強度等級32.5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有抗侵蝕性要求時,宜采用抗硫酸鹽水泥。水泥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要求。 當水泥土需摻入石灰時,宜選用氧化鈣和氧化

5、鎂含量總和大于85,其中氧化鈣含量不低于80的生石灰。 配制水泥漿用水宜用飲用水。采用其它水源時,應經有機質含量、pH值等方面性能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外加劑及摻合料質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要求。4 技術條件 水泥土工程施工方法分為濕法和干法。當采用濕法時,所配制水泥漿的水灰比宜取0.41.3。 水泥土水泥摻入比宜取1025。 水泥土的標準強度評定以90天的無側限抗壓強度為準。 具有抗凍或抗侵蝕要求的水泥土,應進行凍融或抗侵蝕試驗,且試驗后其無側限壓強度損失率不得大于25%。5 水泥土配合比計算、試配、調整與確定5.1 水泥土基準配合比計算 水泥土基準配合比計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 根據(jù)設計強

6、度值,計算水泥土試配強度;2 選取水泥摻入比;3 計算并選取水泥漿水灰比;4 計算每立方米水泥土各材料用量; 水泥土試配強度按下式計算: ()式中 fcs,0水泥土試配強度(MPa);fcs,90d水泥土90d無側限抗壓強度設計值(MPa);施工水平系數(shù)(包括施工機械、人員操作和管理等)。施工水平良好時,取0.5;施工水平一般時,取0.42;施工水平較差時,取0.35。 根據(jù)土樣的工程分類、天然含水率、水泥土試配強度、水泥強度等級等按表選取,水泥摻入比按下式計算: ()式中 mc0基準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3);ms0基準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濕土用量(kg/m3)。表5.1

7、.3 水泥摻入比選用表土樣工程分類土的天然含水率()水泥土試配強度(MPa)強度等級32.5的水泥摻入比(%)強度等級42.5的水泥摻入比(%)粘土及粉土10,302.0121510122.01518121530,702.0151812152.018211518砂土10,305.0121810155.02025182230,705.0151818225.018222025注:1 當土樣為有機質土、高含水率土、酸性土等時,可按其它方式確定水泥摻入比;2 有實際工程經驗的可直接確定水泥摻入比;3 設計上有要求具體水泥摻入比的,可直接采用。 根據(jù)土樣的液限、塑限、天然含水率等參數(shù),估算水泥土中水泥漿

8、用水量,水泥漿水灰比C按下式計算: ()式中 mw0基準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中水泥漿用水量(kg/m3);mc0基準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3)。wcs基準配合比水泥土的含水率();wL土的液限();wp土的塑限();w土的天然含水率()。當水灰比C0時,C取0,即水泥土中水泥漿用水量為0,采用水泥干粉進行攪拌;當水灰比0C0.4時,C取0.4;當水灰比0.4C1.3時,采用實際計算的水灰比C;當水灰比C1.3時,C取1.3。 每立方米水泥土按下式計算: ()式中:cs水泥土的假定密度(kg/m3),其值可按表5.1.5選用。表5.1.5 水泥土假定密度選用表土樣工程分類土天然

9、含水率()水泥土假定密度(kg/m3)粘土及粉土10,301600190030,7014001700砂土10,301500180030,7013001600注: 1 在選用水泥土土密度時,水泥摻入比選較高值時(見表5.1.5),相應的水泥土假定密度宜取較高值;在選用水泥土土密度時,水泥摻入比選較低值時(見表5.1.5),相應的水泥土假定密度宜取較低值;2 土的天然含水量較高時,水泥土假定密度取低值;土的天然含水量較低時,水泥土假定密度取較高值;3 有實際工程經驗的可不參照此表選用,由工程經驗確定水泥土假定密度。5.2 水泥土配合比試配、調整與確定 水泥土試配時應采用工程中實際使用的材料。 按計

10、算基準配合比進行試拌,觀察水泥土拌合物塑性情況,可在水泥用量不變的情況下適當調整水泥漿水灰比,直到符合水泥土拌合物塑性滿足無側限抗壓試驗試件成型要求為止。然后根據(jù)加水量情況重新計算基準配合比。 水泥土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時至少應采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水泥土無側限強度試驗方法按附錄A進行。當采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時,其中一個應為本規(guī)程5.2.2條確定的基準配合比,另外兩個配合比的水泥摻入比,宜較基準配合比分別增加和減少3,并保持水泥漿水灰比與基準配合比相同;當不同水泥摻入比的水泥土拌合物的塑性不滿足無側限抗壓試驗試件成型要求時,可通過適當增、減用水量進行調整,然后根據(jù)加水量情況重新計算配合比。 每種

11、配合比至少應制作一組(三塊)試件,標準養(yǎng)護到90d時試壓。需要時增加幾組試件,供快速檢驗或較早齡期試壓,以便提前定出水泥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應建立不同齡期與標準齡期下強度的換算公式。 根據(jù)試驗得出的水泥土無側限抗壓強度值,選定強度滿足試配強度要求且水泥摻入比最低的配合比作為試配確定的配合比,此配合比所對應的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濕土用量、水泥用量和水泥漿用水量分別用、表示。 經試配確定配合比后,尚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校正:1 應根據(jù)本規(guī)程第條計算的材料用量并按下式計算水泥土的密度計算值cs,t: (-1)2 應按下式計算水泥土配合比校正系數(shù): (-2)式中 cs,t水泥土密度實測值(kg/m3);cs

12、,c水泥土密度計算值(kg/m3)。3 水泥土密度試驗方法按照附錄B進行。水泥土密度實測值與計算值之差的絕對值不超過計算值的5時,按本規(guī)程第條確定的配合比即為確定的設計配合比;當二者之差超過5時,應將配合比中每項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數(shù),即為確定的設計配合比。附錄A 水泥土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A.1 定義和適用范圍A.1.1 無側限抗壓強度是水泥土試樣在無側向壓力條件下,抵抗軸向壓力的極限強度。 本規(guī)程適用于水泥土試件硬化后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A.2 取樣A.2.1 同一組水泥土拌合物應從同一攪拌鍋中取樣。A.2.2 水泥土拌合物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應以三個試件為一組。A.3 試件的尺寸和公差A.3

13、.1 試件的尺寸50mm×100mm的圓柱型試件為水泥土無側限抗壓試件的標準尺寸。A.3.2 尺寸公差1 試件直徑和高度的尺寸公差不得超過1mm。2 試件的承壓面的平面度公差不得超過0.05R(R=50mm)。3 試件的高度方向和承壓面的夾角應為90°,其公差不得超過0.5°。A.4 設備A.4.1 試模:應符合混凝土試模(JG 3019-1994)中技術要求的規(guī)定。A.4.2 振動臺:應符合混凝土試驗用振動臺(JG/T 3020)中技術要求的規(guī)定。A.4.3 壓力試驗機:要求其測量精度為±1%,試件破壞載荷應大于壓力機量程的20%且小于壓力機量程的80

14、%。A.4.4 軸向位移計:量程10mm,分度值0.01mm的百分表或準確度為全量程0.2%的位移傳感器。A.4.5 砂漿攪拌機:符合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JGJ70-90)中技術要求的規(guī)定。A.4.6 其他1 鋼板尺:量程大于200mm、分度值為1mm。2 卡尺:量程大于200mm、分度值為0.02mm。3 平板玻璃:厚度不小于6mm、直徑(或邊長)不小于80mm。4 塑料薄膜。5 秒表。6 凡士林。A.5 試件的制作和養(yǎng)護A.5.1 試件的制作1 水泥土試件的制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成型前,應檢查試模尺寸并符合A.5.1條中的規(guī)定,試模內表面應涂一薄層礦物油或其他脫模劑。2) 實驗室

15、拌制水泥土時,材料用量應以質量計,精度分別為:水泥、水、外加劑和摻合料為±0.5%;土為±1.0%。3) 實驗室應在拌制后盡快成型,一般不超過30min。2 水泥土試件制作應按以下步驟進行:代表性取土樣約8kg,放入砂漿攪拌機進行攪拌直至均勻。1) 根據(jù)水泥摻入比和水灰比稱取相應的水泥和水,配制水泥漿。2) 將配制好的水泥漿(或水泥干粉)加入土樣中,攪拌至均勻,攪拌時間應不少于5min。3) 將攪拌均勻的水泥土分兩次裝入試模中,每裝完一次,在試模上表面覆蓋塑料薄膜后在振動臺上振動至密實,振動時間不應少于60s。4) 振實后,水泥土上表面略高于試模上沿,把涂有一薄層脫模劑的平

16、板玻璃均勻的壓在試模頂部。5) 同一水泥摻入比、同一水灰比成型5組共15個試件。A.5.2 試件的養(yǎng)護1 試件成型后在20±3的環(huán)境中靜置23天,然后編號、拆模(拆模時要有一定的強度,否則推遲拆模日期或帶模進行養(yǎng)護)。2 拆模后立即放入溫度20±2,相對濕度90以上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護。3 養(yǎng)護時,試件彼此間隔1020mm,試件應避免直接被水沖淋。4 標準養(yǎng)護齡期為90天(從攪拌加水泥漿或水泥開始)。5 應每天至少一次記錄試件的養(yǎng)護條件。A.6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A.6.1 應按以下步驟進行:1 試件從養(yǎng)護地點取出后立即將試件表面擦干凈,涂一薄層凡士林以防止水分蒸發(fā),并測量2個相互

17、垂直的直徑的長度。2 將試件置于底座上,轉動手輪使底座緩慢上升至試樣與加壓板剛好接觸,將測力計讀數(shù)調零。3 軸向應變速率宜控制在每分鐘1%3%,轉動手柄使升降設備上升進行試驗,軸向應變小于3%時,每隔0.5%應變讀數(shù)一次;軸向應變等于、大于3%時,每隔1.0%應變(或0.8mm)讀數(shù)一次。試驗宜在810min內完成。1) 當測力計讀數(shù)出現(xiàn)峰值時,繼續(xù)進行3%5%的應變后停止試驗;當測力計讀數(shù)無峰值時,應進行到應變達20%后方可停止試驗。2) 試驗結束后取下試件,測量試件破壞面的傾角,描述試件破壞后的形狀。A.6. 2 軸向應變應按下式進行計算: (A.6. 2)式中 軸向應變(%);試樣初始高

18、度(cm);軸向變形(cm)。A.6.3 試驗面積的校正應按下式計算: (A.6. 3)式中 Aa校正后試樣面積(cm2);A0試樣初始面積(cm2);A.6.4 試件所受的軸向力應按下式計算: (A.6. 4)式中 軸向應力(kPa);C測力計率定系數(shù)(N/0.01mm或N/mV);R測力計讀數(shù)(0.01mm或mV);A.6.5 以軸向應力為縱坐標,軸向應變?yōu)闄M坐標,繪制應力應變曲線,取曲線上的最大軸向應力為無側限抗壓強度值。若最大軸向應力不明顯,取軸向應變?yōu)?5%對應的應力作為無側限抗壓強度。附錄B 水泥土密度試驗B.1 定義和適用范圍B.1.1 水泥土的密度是指水泥拌合物的單位體積質量。

19、B.1.2 本試驗用于測定水泥拌合物經搗實后的密度。 B.2 儀器設備B.2.1 容量筒(配有漏斗):金屬制成,內徑108mm,高109mm,筒壁厚2mm,容積為1L。B.2.2 天平:稱量5000g,分度值1g。B.2.3 振動臺:同附錄A中A.4.1的規(guī)定。B.2.4 塑料薄膜。B.2.5 秒表。B.3 操作步驟B.3.1 水泥土拌合物的制備原材料的取樣和水泥土拌合物的制備方法同附錄A中A.5.1.1的規(guī)定。B.3.2 水泥土密度試驗步驟按以下步驟進行:1 稱容量筒重量,精確至1g。2 然后將容量筒的漏斗套上,裝入水泥土拌合物并略有富余,蓋上塑料薄膜,在振動臺上振動密實,振動時間不應少于6

20、0s。3 振實后將容量筒口多余的水泥土拌合物刮去,使表面平整,并將外壁擦干凈,稱取總重量,精確至1g。B.3.3 本試驗需進行2次平行測定,取其算術平均值,精確至10 kg/m3。B.3.4 按下式計算水泥土的密度: ()式中 水泥土的密度(kg/m3),精確至10 kg/m3。; m1容量筒的質量(kg);m2容量筒和水泥土總質量(kg);V容量筒的容積(L)。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本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

21、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本規(guī)程。GB/T1346 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GB8076 混凝土外加劑JGJ63 混凝土用水標準JTJ056 公路工程水質分析操作規(guī)程GB/T 50123 土工試驗方法標準JTG E40 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TB10102 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guī)程JGJ79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YBJ225 軟土地基深層攪拌加固法技術規(guī)程JTJ/T 259 水下深層水泥攪拌樁加固軟土地基技術規(guī)程TB 10113 粉體噴攪法加固軟弱土層技術規(guī)范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JG 3019 混凝土試模JG/T3020 混凝土實驗室用振動臺JGJ70 建筑砂

22、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1 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范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1 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1.2 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用“不應”或“不得”;1.3 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用詞采用“可”。2 規(guī)范中指定按其他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時,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條文說明1 總則 本條指出了在進行水泥土配合比設計時,還應執(zhí)行現(xiàn)行的建筑地基處理技術

23、規(guī)范JGJ 79-2002、軟土地基深層攪拌加固法技術規(guī)程YBJ225-91、水下深層水泥攪拌樁加固軟土地基技術規(guī)程JTJ/T 259-2004、粉體噴攪法加固軟弱土層技術規(guī)范TB 10113-96等標準規(guī)定。3 材料要求 水泥摻入比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加固不同土質的土層,加固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在室內進行配合比設計時,應從工程現(xiàn)場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樣,以確保配合比的適用性。目前水泥土的應用主要在軟基處理上,加固時,水泥漿或水泥干粉直接加入土層中,土層中的原狀土均未經過擾動,其天然含水率不會變化。因此配合比設計時,土樣應盡可能與原狀土一樣,保持土的天然含水率。 本條說明了在進行配合比設計前對土樣應

24、該有個初步的了解,為在進行配合比設計時選定水泥摻入比做準備。根據(jù)國內外研究,用水泥做加固劑,對含有伊利石、氯化物和水鋁英石等礦物的粘性土以及有機質含量高,pH值較低的粘性土加固效果較差。 本條說明了做為水泥土加固劑的水泥強度等級最低要求。 石灰一般適用于粘土顆粒含量大于20,粉粒及粘粒含量之和大于35,粘土的塑性指數(shù)大于10,液性指數(shù)大于0.7,土的pH值為48,有機含量小于11,土的天然含水率大于30的偏酸性的土質。在粘粒含量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添加粉煤灰。當pH值小于7時,摻入百分之幾的石灰,通常pH值就會大于12。4 技術條件 本條指出了水泥漿的水灰比的要求,基于三點考慮:一是水泥漿水灰比

25、較低時,水泥漿較稠,在現(xiàn)場施工時不利于水泥漿的泵送。二是水泥漿中所帶入的水量對水泥土最終的強度影響不大。三是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 79-91給出的濕法的水泥漿水灰比范圍(0.450.55)和根據(jù)水下深層水泥攪拌樁加固軟土地基技術規(guī)程JTJ/T 259-2004給出的水泥漿水灰比范圍(0.71.3)。 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 79-91:采用水泥作為固化劑材料,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在同一土層中水泥摻入比不同時,水泥土強度將不同。由于塊狀加固屬于大體積處理,對于水泥土的強度要求不高,因此為了節(jié)約水泥,降低成本,可選用712的水泥摻入比。水泥摻入比大于10時,水泥土強度可達0.32M

26、Pa以上。一般水泥摻入比可采用1220。水泥土的抗壓強度隨其相應的水泥摻入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因場地土質與施工條件的差異,摻入比的提高與水泥土強度增加的百分比是不完全相同的。 基于以上分析本條給出了在水泥土配合比設計時,水泥土一般情況下的水泥摻入比的范圍。 根據(jù)軟土地基深層攪拌加固法技術規(guī)程YBJ225-91:水泥土的強度隨齡期的增長而增長,一般情況下水泥土7d是可達標準強度的3050;30d可達標準強度的6075;90d為180d的80,而180d以后,水泥土強度增加乃未終止。另外根據(jù)電子顯微鏡的觀察,水泥土的硬凝反應也需要3個月才能完成。因此,選擇齡期90d的強度作為水泥土的標準強度是較為適

27、宜的。 在某些地區(qū)的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硫酸鹽(海水滲入地區(qū)),因硫酸鹽與水泥發(fā)生反應時,對水泥土具有結晶性侵蝕,會出現(xiàn)開裂、崩解而喪失強度。為此加固劑應采用抗硫酸鹽水泥,使水泥土中產生的結晶膨脹物質控制在一定的數(shù)量范圍內,藉以提高水泥土的抗侵蝕性能。 水泥土使用在溫差比較大的地方,與混凝土一樣,水泥土的強度也會隨著溫度的不斷變化而喪失強度。本條在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給出了對抗凍融、抗侵蝕試驗的方法及強度損失率的要求。以確保在這些地區(qū)的使用水泥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5 水泥土配合比計算、試配、調整與確定5.1 水泥土基準配合比計 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 79-91給出的水泥土現(xiàn)場強度與室內

28、配合比設計強度的比值范圍(0.350.50),對三種不同施工水平的值作了相應規(guī)定,提出了水泥土配制強度的取值及計算方法。 本標準編制組在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的大力協(xié)助下,對福建地區(qū)水泥土配合比的設計、施工及應用進行了相關數(shù)據(jù)的總結,并根據(jù)不同工程分類的土、天然含水率、水泥土試配強度、采用水泥標號情況,提出了水泥土水泥摻入比的參考選用值,供各單位組織試配時選用。 由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總結得到,當水泥土含水率在原土液塑限中值附近時,該水泥土具有良好的拌合性及施工性。因此,本規(guī)程要求以原土液塑限中值為水泥土含水率配制目標進行設計,保證所配制的水泥土拌合物的施工性。 此外,由收集的大量施工資料及實際經驗總結

29、得出采用濕法攪拌水泥土時常用水泥漿水灰比范圍(0.41.3),并根據(jù)計算結果規(guī)定了各種情況下的水灰比C的取值。 由于土具有孔隙率大、吸附能力強、離散性大的特點,不宜采用體積法進行水泥土配合比的設計。因此,本規(guī)程給出了較為適合水泥土配合比設計的質量法計算公式。我們對不同工程分類、不同天然含水率的拌合水泥土樣進行了3×7×3×3共189次試驗,得出了其水泥土單方重量的范圍,并進行了分類供設計時選用。5.2 水泥土配合比試配、調整與確定 本條主要考慮砂性土等干硬性土的情況。水泥土拌合物達到塑性要求應以拌合物具有一定的拌合性為準,可由目測得出。否則,應通過固定水泥用量并加

30、水拌合的辦法改善拌合物塑性。 本條規(guī)定了試配時采用三個配合比的確定原則??紤]到采用濕法拌制水泥土時,該三個配合比拌合物的塑性可能會有所變化,此時允許適當增減用水量予以調整。 本條規(guī)定了以標準養(yǎng)護90d的強度作為調整及確定設計配合比的依據(jù)。但又考慮到施工生產中,水泥進廠(場)后等待水泥土90d強度試驗結果時間較長,且目前多數(shù)單位均以快速試驗或較早齡期(7d或14d)試壓強度和對水泥土強度進行動態(tài)控制的規(guī)律,調整確定水泥土配合比。所以,本條增加了“需要時可同時制作幾組試件,供快速檢驗或較早齡期試壓,以便提前定出水泥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此時應考慮快速推定帶來的誤差,并保證強度富余,具體方法可參照早期推定混凝土強度試驗方法JGJ 15-83進行。 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由于水泥土較大的離散性與不均勻性,水泥土表觀密度實測值與計算值的合理誤差為5%。本規(guī)程特此對校正系數(shù)作了規(guī)定。 按照本規(guī)程5.1.5條,可計算得水泥土基準配合比。以下是二則計算實例:例1 某道路工程路基為粉質軟土,設計要求采用水泥攪拌樁進行軟基處理,水泥攪拌樁樁身90天設計強度為1.5MPa,采用P.O4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