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千煙洲模式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5/c4478d43-f5b1-4951-a26b-4c341e098ed1/c4478d43-f5b1-4951-a26b-4c341e098ed11.gif)
![泰和千煙洲模式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5/c4478d43-f5b1-4951-a26b-4c341e098ed1/c4478d43-f5b1-4951-a26b-4c341e098ed12.gif)
![泰和千煙洲模式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5/c4478d43-f5b1-4951-a26b-4c341e098ed1/c4478d43-f5b1-4951-a26b-4c341e098ed13.gif)
![泰和千煙洲模式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5/c4478d43-f5b1-4951-a26b-4c341e098ed1/c4478d43-f5b1-4951-a26b-4c341e098ed14.gif)
![泰和千煙洲模式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5/c4478d43-f5b1-4951-a26b-4c341e098ed1/c4478d43-f5b1-4951-a26b-4c341e098ed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方低山丘陵紅壤治理 泰和的“千煙洲模式”xxx 1207070039通過土壤知識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富鐵土形成于濕熱氣候條件下,其自然植被以常綠闊葉林或常綠針葉林為主,所分布的地形主要為丘陵低山,在中亞熱帶僅限于低丘陵及山地外圍的高丘陵地。下圖為我國的富鐵土分布示意圖。圖一:中國富鐵土土分布圖我們知道,紅壤為富鐵土的主要土類,也是發(fā)生在中亞熱帶濕熱氣候常綠闊葉植被條件下的土壤。表一:紅壤分布區(qū)與千煙洲氣候條件對比紅壤分布區(qū)千煙洲氣候類型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攝氏度)162618.6>=10積溫(攝氏度)5800650055006000無霜期(d)240280281
2、年降水量(mm)1500左右1726由圖可見,以千煙洲為代表的南方低山丘陵屬于紅壤的典型分布區(qū)。結合表一和所學知識我們知道,紅壤地區(qū)水熱條件優(yōu)越,植物資源豐富,為發(fā)展亞熱帶作物及農林牧業(yè)提供了有利的資源基礎,然而,紅壤地區(qū)雨量大,降雨集中,又是一次降水可高達200300mm,當地面覆蓋差時,暴雨就會造成強烈的水土流失1,并且紅壤一般養(yǎng)分含量不高,有效磷極少;PH在4552之間;粘重,保水保肥力差,耕性較差,有酸、粘、瘦的特性2。因此,大面積紅壤的存在不僅不利于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而且對生態(tài)保持也不利,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的要求,我們有必要對紅壤進行改造治理。我們以泰和千煙洲為例對南方低山丘陵
3、的紅壤治理進行學習。1、泰和的“千煙洲模式”從“晴天一塊銅,下雨一包膿,遠望黃蒙蒙,近看水土空?!钡健扒鹕狭植萸痖g塘、緩坡溝谷魚果糧;畜牧水產相促進,加工流通兩興旺?!鼻熤迯脑浀牟幻剞D變?yōu)榫C合開發(fā)示范地區(qū),經歷了哪些發(fā)展瓶頸,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看千煙洲的華麗轉變。1-1改造前的千煙洲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的千煙洲,是典型的南方地上丘陵紅壤分布區(qū)。開發(fā)前是無林,缺水,土地大量荒蕪,經營單一,不通車,不通電,信息不靈,經濟落后的貧困小山村。只有7戶人家,31口人,11個勞動力。平均每人占有土地6.3hm2,其中人均占有耕地0.68hm2,荒山草坡5.54hm2。4由于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
4、失極其嚴重。千煙洲被人們用這樣的幾句話來形容“晴天一塊銅,下雨一包膿,遠望黃蒙蒙,近看水土空”嚴重的水土流失反過來又是的土層更加貧瘠,這里的土地利用率僅為10.9%。因為開發(fā)前的不合理利用,致使資源優(yōu)勢難于發(fā)揮,農村經濟難于發(fā)展。據1982年統(tǒng)計,千煙洲年農業(yè)總收入僅5828元,種植業(yè)占76.7%(其中,糧食收入占種植業(yè)的98.05%),畜牧業(yè)占20.02%,副業(yè)和漁業(yè)占2.2%和0.9%。人均年純收入120.4元,耕地平均產值僅345.75/hm2。31-2如今的千煙洲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千煙洲形成了“丘上林草丘間塘,河谷灘地果魚糧;畜牧水產相促進,加工流通兩興旺”的立體產業(yè)鏈模式(見圖三、四)
5、,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森林覆蓋率增長到95%以上,土地利用方式也從傳統(tǒng)的單一利用轉向了多種方式利用,大大加大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且經濟效益也逐漸顯現。表二、圖二為改造前后土地利用方式的對比圖:表二:千煙洲土地利用方式對比4項目面積(m2)總構成(%)農業(yè)內部用地構成規(guī)劃前現在規(guī)劃規(guī)劃前現在規(guī)劃規(guī)劃前現在規(guī)劃土地總面積3062.53062.53062.5100100100-農業(yè)用地合計332.12278.5293810.974.495.9100100100耕地小計314.8226.627010.37.48.894.8109.2經濟作物00170008.20058果園小計0360.5373011.8
6、12.2015.812.7柑橘0303.032309.910.5013.311林地小計13.2147718640.448.260.94.064.863.4林下種草07523502.47.703.38牧草地2.1134.43110.14.410.10.65.910.6養(yǎng)殖水面2.0801200.12.63.90.63.54.1非農業(yè)用途合計2730.4784124.589.125.64.1-荒丘荒地2530.5611.6082.6200-裸地50.13001.61.00-非養(yǎng)殖水面108.246.828.93.51.51.0-道路建筑用地41.695.695.61.43.13.1-圖二:規(guī)劃前后
7、千煙洲的土地利用方式1-3因地制宜的千煙洲模式1-3-1 什么叫做千煙洲模式?由圖表三、四可見,千煙洲的立體農業(yè)模式為:由山頂到山谷依次為“用材林經濟林或毛竹果林或人工草地農田魚塘”。這種因地制宜的發(fā)展方式與當地的大的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圖三:“千煙洲模式”示意圖圖四:千煙洲立體農業(yè)1-3-2千煙洲的條件與治理結合圖表我們可知,從自然條件看(見表二、圖五、圖六),千煙洲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具有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水熱條件好。但由于治理前的千煙洲生態(tài)效應差,加上降水多集中在4、5、6月份,致使水土保持差。從社會條件看,千煙洲是一個小的邊遠地帶,人們的生態(tài)意識不足,加上該地的生活用材不足,
8、亂砍濫伐現象突出。水土流失嚴重導致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惡劣;農村生活用材不足而過度樵采導致水土流失。這兩大問題導致千煙洲宜林而少林,多雨而缺水,資源多樣而經營單一,土地有余而生活貧困。在這種惡性的循環(huán)下,千煙洲的生態(tài)問題日益放大。要發(fā)展首先要解決水、田、坡、丘的問題。表二:千煙洲資源條件的優(yōu)勢與弊端農業(yè)資源優(yōu)勢缺陷氣候資源光熱水資源豐富,配合好季風活動不穩(wěn)定,氣象災害多發(fā)生物資源品種多樣,產品產出能力較高利用品種單一,潛力發(fā)揮小土地資源土壤資源丘陵比重大,土地類型多樣,農業(yè)布局呈立體化易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低產的紅壤分布廣水資源水資源豐富,利用農業(yè)灌溉和水電工程建設流水侵蝕強烈,增加開發(fā)利用難度圖五:千
9、煙洲的地理位置與地形條件圖六:泰和年氣溫降水圖為了解決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惡劣的問題,科學家提出構建立體農業(yè)生產體系4:1、 治水5 充分利用各小流域的丘間溝谷洼地,因地就勢地新建或加高加固原有水塘。雨季有效地攔蓄山洪減少水土流失,旱季保證農田和果園的灌溉,同時還可在水塘中養(yǎng)魚。2、 治田 由于水塘蓄水較豐,灌溉有保障,這樣就將原來的一季稻改種為兩季稻,同時改造低產田,進而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3、 治坡 利用水塘周圍比較平緩的坡地進行人工種草或開辟橘園,形成“草基魚塘”和“果基魚塘”,開辟丘陵地區(qū)“基塘”生產新模式。4、 治丘 在丘陵上種毛竹、濕地松、馬尾松等用材林,幼樹時林間人工種草,防止水土流失。
10、這樣,初步改善了千煙洲的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其次,還要解決農業(yè)生活資源問題。為了解決農村生活用柴不足而過度樵采導致水土流失的問題,科學家提出構建生態(tài)農業(yè)體系6。1、 推廣沼氣化 首先,千煙洲地處亞熱帶,沼氣池每年的有效利用時間長達9個月,可解決農村生活用能的3/4,最大限度上減少對柴草的樵采。沼氣池的殘渣和廢水又是農業(yè)生產的優(yōu)質有機肥,這是生態(tài)農業(yè)生產體系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2、 發(fā)展畜牧業(yè) 7 如果沒有足夠的牲畜糞便提供,沼氣池產氣不足,就不能很好地滿足農村生活用能,進而有可能是丘陵植被再次遭受破壞;另外,如果沒有食草牲畜的發(fā)展相配合,幼林下種植牧草就成為了單純的水土保持活動,沒有經
11、濟意義,而市區(qū)了經濟動力也就沒人愿意種草了。在擴大肥源方面,如果沒有大量有機肥的充分供應,生態(tài)果園、農田、魚塘的高產也就會受到影響。由此可見,畜牧業(yè)不僅是生態(tài)農業(yè)生產體系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它的靈魂。1-4千煙洲的開發(fā)效益3經濟效益 經過10年的開發(fā)治理,千煙洲紅壤丘陵區(qū)已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據統(tǒng)計,千煙洲土地利用率由10.9%提高到91.5%,共造林169.84hm2,建果園33.33hm2,改造和開辟田15.06hm2,復種指數由原來的116%提高到190%,糧食平均單產由1717.5kg/hm2提高到6120kg/hm2,增長249.3%,水面由開發(fā)前的4.06hm2擴大到了8.93hm
12、2,年蓄水量由5.72*104m2增長到了15*104m2。人工飼料、飼草地面積比開發(fā)前的1982年增長了66倍;養(yǎng)牛、養(yǎng)豬和養(yǎng)禽數量比原來增長7倍、90倍和16倍;養(yǎng)殖水面不斷增長,鮮魚產量比開發(fā)前增長33倍。1995年統(tǒng)計,試區(qū)人口已增長到了273人,人均收入已達到2947.4元,比82年增長20.5倍;農業(yè)總收入已達114.95104元,比82年增長了190倍,千煙洲60戶農民,有2/3戶已經是“萬元戶”或“幾萬元戶”了,達到了小康水平。生態(tài)效益 8 千煙洲開發(fā)伊始就很注意經濟效益與生態(tài)效益的結合,僅幾年時間生態(tài)環(huán)境就得到了根本改善。主要表現在:1、森林覆蓋率不斷上升。開發(fā)前的千煙洲有林
13、地面積僅0.88hm2,森林覆蓋率僅0.43%,從19841986年共營造人工濕地松、馬尾松以及其他常綠闊葉林123.17hm2。并進行了樹種的引進與育種研究。紅壤丘陵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基本形成了喬、灌、草復合結構,林內的各種獸類以及鳥類、昆蟲等種類不斷增加。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2、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據1983年實地調查,開發(fā)前的千煙洲有水土流失和裸露地28處,約占總土地面積的1/16以上,隨著千煙洲大規(guī)模的植樹造林,使得千煙洲境內的81個丘陵全部綠化,水土流失已基本上得到了控制。據實際觀測,千煙洲的平均徑流量和水土流失量分別從開發(fā)前的260.34t/hm2和0.48t/hm2減少到19
14、87年的167.52t/hm2和0.103t/hm2。3、生物生產量不斷上升。1984年開始封山育林的次生疏林灌叢地,生物生產量已由2.5-3.0t/hm2上升到1997年90t-230t/hm2。與此同時,在森林地植被中已逐步出現一些耐陰植被種類,它標志著森林群落內的喬、灌、草結構正在形成,植被正朝著順向演替,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正向著良性循環(huán)轉化。 社會效益 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fā)治理實驗從1983年開始實施,僅用3年時間到1985年就已經產生了明顯的綜合效益。在當地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千煙洲經驗在江西省特別是吉安地區(qū)大面積推廣。千煙洲模式對紅壤丘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4參考文獻:1 土壤地理學. 海春興,陳健飛 科學出版社2 3 程彤,李家永.紅壤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2.2聲音的特性練習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組12小英雄雨來教案新人教版
- 設立公司辦事處協(xié)議書范本
-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維護保養(yǎng)合同范本
- 蘇科版數學九年級上冊2.1《圓》聽評課記錄
- 中華書局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7課《商鞅變法與都江堰的修建》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1.3《 反比例函數的應用》聽評課記錄
- 實習學校聽評課記錄表
- 2021-2022學年北京首醫(yī)大附屬中學高二生物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
- 八年級地理第1關預學案
-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含答案)
- 醫(yī)美注射類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節(jié) 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
- 2025年廣電網絡公司工作計劃(3篇)
- 貨運車輛駕駛員服務標準化培訓考核試卷
- 銀行行長2024年個人年終總結
- 財務BP經營分析報告
- 三年級上冊體育課教案
- 2024高考物理二輪復習電學實驗專項訓練含解析
- 暴發(fā)性心肌炎的診斷與治療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