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節(jié)第3課時硝酸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_第1頁
第3章第2節(jié)第3課時硝酸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_第2頁
第3章第2節(jié)第3課時硝酸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_第3頁
第3章第2節(jié)第3課時硝酸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_第4頁
第3章第2節(jié)第3課時硝酸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節(jié) 氮的循環(huán)第3課時 硝酸 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1以下關于硝酸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稀硝酸是弱酸,濃硝酸是強酸B銅與濃硝酸和稀硝酸都能反響生成二氧化氮C濃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強氧化劑D稀硝酸與活潑金屬反響主要放出氫氣,而濃硝酸那么使金屬鈍化解析:A.硝酸為強電解質,能完全電離,所以無論是稀硝酸還是濃硝酸都是強酸;B.銅和稀硝酸反響生成NO;C.濃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強氧化性;D.稀硝酸與活潑金屬反響生成NO,冷的濃硝酸能使鐵、鋁鈍化。答案:C2以下反響既表現(xiàn)硝酸的酸性,又顯示硝酸的氧化性的是ACuO2HNO3=CuNO32H2OBFeO4HNO3=FeNO332H2

2、ONO2CC4HNO3=CO22H2O4NO2DNH3HNO3=NH4NO3解析:根據(jù)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價降低,那么表達硝酸的氧化性,假設生成硝酸鹽,那么表達硝酸的酸性。答案:B3以下關于硝酸的認識中,正確的選項是A濃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強氧化性B濃硝酸與金屬反響不產(chǎn)生氫氣,而稀硝酸與金屬反響可置換出氫氣C因常溫下鋁和鐵不與濃硝酸反響,所以濃硝酸可盛放在鋁制或鐵制容器中D硝酸與金屬反響時,只表現(xiàn)出氧化性解析:濃硝酸、稀硝酸與金屬反響均不產(chǎn)生H2,B錯;鐵、鋁常溫遇濃硝酸鈍化,C錯;硝酸與金屬反響時既表達氧化性,又表達酸性,D錯。答案:A4一定質量的銅分別與足量的稀硝酸和濃硝酸完全反響,在一樣條件

3、下用排水法搜集反響產(chǎn)生的氣體,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硝酸濃度越大,硝酸被復原之后的生成物的價態(tài)越低,對應的硝酸的氧化性越弱B硝酸濃度不同,生成CuNO32的物質的量不同C硝酸濃度越大,產(chǎn)生的氣體越少D兩者用排水法搜集到的氣體體積相等解析:硝酸的濃度越大氧化性越強,故A錯誤;等量的Cu與酸反響,生成CuNO32的物質的量一樣,故B錯誤;等量的Cu與酸反響,濃硝酸反響生成氣體多,故C錯誤;因3NO2H2O=2HNO3NO,最終搜集氣體均為NO,由電子守恒可知,搜集NO的體積相等,故D正確。答案:D50.3 mol Cu2S跟HNO3溶液恰好完全反響,生成CuNO32、H2SO4和H2O,那么未被復

4、原的HNO3的物質的量是A1.0 molB1.2 molC0.3 mol D2.2 mol解析:未被復原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質的量反響后硝酸銅中氮原子的物質的量。由Cu2S2CuNO32得,nCuNO320.6 mol,所以未被復原的HNO3的物質的量是1.2 mol。答案:B 時間:40分鐘分值:100分一、選擇題每題8分,共48分1關于硝酸的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ACu可以溶解在稀硝酸中并生成H2B濃硝酸不能與非金屬單質反響C硝酸與金屬反響時,主要是5價的氮元素得電子D常溫下,向濃硝酸中投入鐵片,會產(chǎn)生大量的紅棕色氣體答案:C2以下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與人為排放大氣污染物氮氧化物無關的是A溫室效應 B

5、光化學煙霧C酸雨 D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解析: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的一個重要原因。水體中過量的氮會對水體造成污染,會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導致藻類“瘋長。答案:A3“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以下環(huán)境問題與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臭氧空洞主要是大量使用氟氯代烴等引起的“光化學煙霧主要是由NO2等引起的“酸雨主要是由空氣中CO2濃度增大引起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由聚乙烯塑料等引起的“厄爾尼諾現(xiàn)象由空氣中CO2濃度增大引起的“溫室效應主要是由空氣中CO2濃度增大引起的“赤潮主要是由水體中P、N等元素過量引起的A只有 B只有C全部 D只有解析:“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環(huán)境問題已越來越引起社會的

6、關注,理解一些環(huán)境問題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才能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臭氧空洞主要是氟氯代烴引起的,而NOx對“臭氧空洞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光化學煙霧主要是NOx引起的;“酸雨的形成主要是SO2及NOx引起的,故不正確;“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塑料引起的污染;空氣中CO2濃度增大,引起“溫室效應,“厄爾尼諾也由此而起;“赤潮“水華那么是水體中由N、P等營養(yǎng)元素的過量引起的。綜上所述,正確答案為D。答案:D4在某100 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是0.4 mol·L1、0.2 mol·L1。向該混合液中參加1.92 g銅粉,加熱,待充分反響后假設反響前后溶液體

7、積不變,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質的量濃度mol·L1是A0.15 B0.225C0.3 D0.45解析:該混合溶液中含HNO3為0.04 mol,含H2SO4為0.02 mol,即含NO 0.04 mol,H 0.08 mol;1.92 g銅粉的物質的量為0.03 mol,由離子方程式3Cu2NO8H=3Cu22NO4H2O可知H與Cu恰好完全反響,那么生成Cu2的物質的量為0.03 mol,故cCu20.3 mol·L1,C項正確。答案:C5某金屬單質跟一定濃度的硝酸反響,假定只有單一的復原產(chǎn)物。當參加反響的金屬與被復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時,復原產(chǎn)物是ANO2 B

8、NO CN2O DN2解析:設金屬的化合價為n,硝酸的復原產(chǎn)物中氮的化合價為x,那么由得失電子守恒得:2×n01×5x,即x52n。討論:當n1時,x3,硝酸的復原產(chǎn)物為N2O3;當n2時,x1,硝酸的復原產(chǎn)物為N2O;當n3時,x1,不合理,舍去。由于金屬離子一般不出現(xiàn)4以及以上的價態(tài),故不再討論。答案:C6往兩支分別裝有淺綠色的FeNO32和FeSO4溶液的試管中分別逐滴參加稀鹽酸時,溶液的顏色變化應該是A前者根本沒有改變,后者變棕黃色B前者變棕黃色,后者也變棕黃色C前者變棕黃色,后者根本沒有改變D前者、后者都根本沒有改變解析:Fe2和NO、SO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但

9、參加鹽酸后,NO在酸性條件下表現(xiàn)出強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溶液由淺綠色變成棕黃色。SO與H在水溶液中不能結合成濃硫酸,不能把Fe2氧化成Fe3,溶液顏色根本沒變。答案:C二、非選擇題此題包括3小題,共52分720分1實驗室用金屬銅和稀硝酸制取NO的化學方程式為_。2NO是有毒氣體,某學生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燒杯裝配了一套簡易的、能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NO氣體發(fā)生裝置,如圖甲所示。實驗室假設沒有銅絲,而只有小銅粒,在使用上述裝置進展實驗時,可用絲狀材料包裹銅粒以代替銅絲進展實驗,這種絲狀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填選項編號。A鐵 B鋁 C鉑 D玻璃翻開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響進展,在分液漏斗中實

10、際看到的氣體是紅棕色的,原因是_填化學方程式。3為證明銅絲與稀硝酸反響生成的確實是NO,某學生另設計了一套如圖乙所示的裝置制取NO。反響開場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觀察到無色的NO氣體。長玻璃管的作用是_。讓反響停頓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_。4以下搜集NO氣體裝置,合理的是_填選項代號。解析:1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注意配平;2這種絲狀材料的成分不能與稀硝酸反響,所以A、B項不行;紅棕色的氣體是NO2,原因是生成的NO與空氣中的氧氣反響;3該實驗裝置是防止產(chǎn)生的氣體與空氣接觸,長玻璃管的作用是排稀硝酸,防止稀硝酸溢出;關閉活塞,產(chǎn)生的氣體使稀硝酸液面下降,從而銅絲與稀硝酸分開,反響停頓;4不能用排空氣法

11、來搜集NO,因為NO與空氣中的氧氣反響,只能用排水法,C和D裝置符合題意。答案:1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CD2NOO2=2NO23接收被氣體壓出U形管的液體,防止稀硝酸溢出關閉U形管右端導氣管上的活塞;反響產(chǎn)生的氣體將U形管右端管內的稀硝酸向下壓,使銅絲與稀硝酸分開,反響就會停頓4CD818分某興趣小組用以下圖所示裝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1氨催化氧化的化學方程式為_。2加熱玻璃管2一段時間后,擠壓1中打氣球鼓入空氣,觀察到2中物質呈紅熱狀態(tài);停頓加熱后仍能保持紅熱,該反響是_反響填“吸熱或“放熱。3為保證在裝置4中觀察到紅棕色氣體,裝置3應裝入_;假設取消3,在4中僅

12、觀察到大量白煙,原因是_。4為實現(xiàn)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裝置5交換裝置_填裝置代號;化合物X為_只寫一種,Na2O2的作用是_。解析:1NH3和空氣中的O2發(fā)生催化氧化生成NO和H2O。2該反響放熱,故停頓加熱后仍能保持紅熱狀態(tài)。3通入裝置3的氣體有產(chǎn)物NO、H2O和未反響的NH3,NO會被O2氧化生成NO2,再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響生成HNO3,而HNO3與NH3反響會產(chǎn)生白煙。4裝置5與1均產(chǎn)生NH3。NH4Cl加熱分解可得NH3和HCl,而HCl可與Na2O2反響生成O2。答案:14NH35O24NO6H2O2放熱3濃H2SO4生成的NO與O2反響生成NO2,NO2與水反響生成HNO3,NH3與HNO3反響生成了NH4NO341NH4Cl與HCl反響生成氧氣合理答案均給分914分將紅熱的黑色固體單質甲投入顯黃色的溶液乙中劇烈反響產(chǎn)生混合氣體A,A在常溫下不與空氣作用,有如下變化關系:氣體A試推導:1甲為_,乙為_,丙為_。2混合氣體A的主要成分是_。3氣體B為_,藍色溶液C為_。4甲與乙反響的化學方程式是_。解析:由“紅熱的黑色固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