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州四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Word含答案_第1頁
廣東省高州四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Word含答案_第2頁
廣東省高州四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Word含答案_第3頁
廣東省高州四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Word含答案_第4頁
廣東省高州四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Word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32014年度高州四中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三 地理 試題一、單項選擇題(共11小題,每小題4分,共44分。)美國被稱為“龍卷風之鄉(xiāng)”,每年都會有1000到2000個龍卷風,平均每天就有5個,不僅數量多,而且強度大,這主要是和美國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以及大氣環(huán)流特征有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美國每年約有70人在龍卷風中喪生。1、下面能正確反映美國龍卷風的圖是下圖中甲為某城市的風向玫瑰圖(全年各月平均風向頻率),乙為雨量與風向關系圖(某風向期間的降雨量),讀圖回答第23題。2某地風向與雨量的相關情況,正確的是A吹西風和東風時,雨量最多 B吹南風和東南風時,雨量最多C吹東南風和西南風時,雨量最少 D吹

2、北風和南風時,雨量最少39月23日至次年3月2l日,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 )地球公轉的速度是快一慢一快北極圈內極夜范圍的變化是小一大一小 北京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是小一大一小南半球晝長的變化是短一長一短 A B. C. D4、據歷史資料記載,黃河流域有象竹和水牛等,據此說明當時的氣候特征是( ) A.氣溫比現在高,降水比現在少 B.氣溫比現在低,降水比現在少 C.氣溫比現在低,降水比現在多 D.氣溫比現在高,降水比現在多 上圖中,實線是地形等高線,虛線是潛水面等高線,等高距皆為5米,甲處為一口水井,讀圖回答56題。5甲處水井的水面離地面的距離可能為A.1.5米   B.2.5

3、米   C.7.5米   D.8.5米6從圖中內容可知,甲地出現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是A.地下水開采過度  B.地下水污染嚴重 C.有鹽堿化趨勢   D.有荒漠化趨勢下圖3是“巖石風化與氣候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79題。7.化學風化最強烈的地區(qū)是( ) A甲 B乙 C丙 D丁8.化學風化最強烈地區(qū)的氣候特征是( ) A高溫少雨 B低溫少雨 C低溫多雨 D高溫多雨9.巖石風化程度與氣溫、降水量的關系是 ( ) A巖石風化程度與年均溫呈正相關 B巖石風化程度與年降水量呈正相關 C巖石風化程度與年均溫呈負相關 D巖石

4、風化程度與年降水量呈負相關 人類活動會導致某些自然要素的變化,進而帶動其他要素的變化,其中水是比較容易受人類影響的自然要素。結合下圖,回答1011題。 修建水庫 · 湖泊周圍降水增多10圖中方框、相應內容的排序,正確的是土壤水增多 庫區(qū)蒸發(fā)量增大 蒸騰加強 植被覆蓋率增加 A B C D11圖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體現了地理環(huán)境的A整體性特征 B區(qū)域性特征 C差異性特征 D不穩(wěn)定性特征二、綜合題(共56分)12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材料一世界最主要的文明發(fā)祥地有:中國的黃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埃及的尼羅河谷地,西亞的兩河流域。材料二下圖為教材上的“水資源進步圖”。(1)世界主要文明

5、發(fā)祥地多分布在_地區(qū),原因是_。(2)材料二的三幅圖說明了人類獲取水資源數量日益增多,水資源的質量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請從水體利用轉化上具體說明水資源數量和質量上的變化。_ 。(3)人們?yōu)榱嗽龃笏Y源的數量,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_,以此來緩解水資源_的矛盾。(4)當前水資源質量面臨的最主要的威脅是_。(5)從材料二的三幅圖來看,水資源數量和質量發(fā)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_。13、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 A圖表示的是在_作用下形成的_地貌。(2) B圖的地貌 ,往往形成于_地區(qū);近年由于人類 等不合理的活動,B圖中的景觀出現不斷蔓延、擴大的趨勢。治理這種危害應采取的措施為_。(3)根據等高線數值判

6、斷,C圖中地形是五種基本類型中的 ,判斷理由是 _;(4)根據巖層露頭的新老關系判斷,圖上的地質構造是 ,判斷理由是 ;此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試室的座位號得分試室號: 考號: 班別: 姓名: 座號: 裝訂線內請勿答題,姓名考號不得在裝訂線外填寫_。(6分)20132014年度高州四中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三 地理 參考答案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44分)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DBCDCADDBBA第二部分 綜合題(共56分) 12、(共28分) (1) 水資源豐富的大河流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灌溉農業(yè)發(fā)達(10分)(2) 數量上:地表水淺層地下水深層地下水,當地河湖水異地河湖水質量上:淡水海水。(6分)(3) 跨流域調水和修大型蓄水工程時空分布不均(6分)(4) 工農業(yè)和生活造成的水污染(4分)(5) 科技進步(2分)  13、(共28分) (1) 流水沉積三角洲(平原) (4分)(2) 干旱、半干旱過度放牧、過度樵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