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業(yè)大學測量學試卷_第1頁
農(nóng)業(yè)大學測量學試卷_第2頁
農(nóng)業(yè)大學測量學試卷_第3頁
農(nóng)業(yè)大學測量學試卷_第4頁
農(nóng)業(yè)大學測量學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測量學試卷2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1觀測值的精度指標是 。2國家統(tǒng)一劃分三度投影帶第37帶的中央子午線是東經(jīng) 。3地面點到 的鉛垂距離稱之為該點的絕對高程。4由 順時針方向量至某一直線的夾角稱之為該直線的坐標方位角。5某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aAB = 170,則 aBA = 。6中平測量時,水準儀后視點高程為1 200.022 m ,后視讀數(shù)為1.20 m ,水準儀的視線高為 。7測距時,一般要根據(jù)測距時的 進行氣象改正。8測量誤差按其性質(zhì)可分為系統(tǒng)誤差和 。9如果測站高差為正值,則后視立尺點位置 于前視立尺點位置。10望遠鏡視準軸是指物鏡光心與 的連線。二、判斷題(正確者填,錯誤者

2、填。每小題2分,共20分)1水準管軸是一條水平直線。( )2經(jīng)緯儀視距測量可以快速測定兩點間的水平距離,但其測距精度往往低于鋼尺量距精度。( )3路線中樁的樁號表示該中樁的位置距路線起點的距離。( )4高差閉合差愈小,測量精度愈高。( )5觀測值的精確程度簡稱精度。( )6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間的實測距離與其坐標反算距離是不同的。( )7經(jīng)緯儀瞄準某一目標測量豎直角時,觀測值的大小與儀器安置高度有關(guān)。( )8羅盤儀可以測定一條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9全站儀的加常數(shù)和乘常數(shù)愈小,其測距精度愈高。( )10照準部水準管檢校完畢就可以進行光學對中器的檢校。( )三、單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

3、序號填入括號中。每小題2分,共20分)1經(jīng)緯儀視準軸檢校時,望遠鏡應瞄準一個( )。A基本水平的目標 B仰角較大的高目標 C任意目標2羅盤儀可以測定一條直線的( )。A真方位角 B磁方位角 C坐標方位角3水準測量時,轉(zhuǎn)點的作用是傳遞( )。A距離 B方向 C高程4光學經(jīng)緯儀的望遠鏡上下轉(zhuǎn)動時,豎直度盤( )。A與望遠鏡一起轉(zhuǎn)動 B與望遠鏡相對運動 C不動5經(jīng)緯儀觀測某一點的水平方向值時,如果在該點豎立花桿作為觀測標志,那么瞄準部位盡可能選擇花桿的( )。A底部 B頂部 C中部6用望遠鏡觀測目標時,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 )。A儀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與十字絲面未重合 C目標太遠7微傾式水準儀i角誤差

4、校正的目的是使水準管軸( )。A平行于視準軸 B垂直于儀器豎軸 C平行于儀器豎軸8為消除i角誤差對一測站高差的影響,水準儀應( )安置。A靠近前尺 B靠近后尺 C在兩尺中間9在相同觀測條件下對某段距離重復觀測四次,其觀測值分別為:120.002 m、120.005 m、120.000 m、120.005 m,上述觀測值中( )。A第一個觀測值精度最高B第二、第四個觀測值精度相同C各觀測值精度相同10水準測量時,望遠鏡視場中讀數(shù)方向應( )。A由上到下 B由下到上 C由小到大四、計算題(1小題15分,2小題25分,共40分)1如右圖,支導線計算的起算數(shù)據(jù)為:M(4351434.711 37631

5、870.000)N(4351023.263 37632181.463)觀測數(shù)據(jù)為:b = 90 10 12D = 250.378試計算P點的坐標值。2路線交點JD8的樁號為K4+438.85,右角觀測值為155 27 54 ,擬設置半徑R = 400 m的圓曲線,試完成下列計算:(1)圓曲線主點樁號;(2)偏角法進行詳細測設,請計算在ZY點設站測設K4+400的偏角值(取位至秒);(3)如果用切線支距法進行詳細測設,請計算以YZ點為原點測設K4+500的坐標值(取位至cm)。 測量學試卷3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26分)1觀測值的精度指標是 。2國家統(tǒng)一劃分三度投影帶第37帶的中央子午線是東經(jīng)

6、 。3地面點到 的鉛垂距離稱之為該點的絕對高程。4某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aAB = 170,則 aBA = 。5路線中樁的樁號表示該中樁的位置距路線起點的 。6中平測量時,水準儀后視點高程為1 201.022 m ,后視讀數(shù)為1.022 m ,水準儀的視線高為 。7當觀測者操作經(jīng)緯儀瞄準時, 在望遠鏡左側(cè)稱為盤左位置。8導線測量的布置形式有 、 、 。9水平角觀測方法通常有 法和 法。10地形圖上兩相鄰等高線間的 稱為等高距。二、判斷題(正確者填,錯誤者填。每小題2分,共20分)1圓水準器軸是一條鉛垂線。( )2高程相等的點必在同一條等高線上。( )3視距測量時,中絲讀數(shù)不等于儀器高也是可以的。

7、( )4圓曲線詳細測設是在其主點測設的基礎上進行的。( )5水準儀視線高一般是用鋼卷尺量取儀器高得到的。( )6高差閉合差愈小,測量精度愈高。( )7在高斯平面上,離開中央子午線愈遠的線段變形愈大。( )8水準器的分劃值愈小,其靈敏度愈高。( )9光學對中精度高于垂球?qū)χ芯?。?)10全站儀的測距精度高于光電測距儀的測距精度。( )三、單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括號中。每小題2分,共20分)1經(jīng)緯儀視準軸檢校時,望遠鏡應瞄準一個( )。A基本水平的目標 B仰角較大的高目標 C任意目標2羅盤儀可以測定一條直線的( )。A真方位角 B磁方位角 C坐標方位角3水準測量內(nèi)業(yè)計算一般是推算( )

8、的高程。A水準點 B轉(zhuǎn)點 C水準點和轉(zhuǎn)點4測量豎直角時,采用盤左、盤右觀測,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 )對豎直角的影響。A對中誤差 B2C差 C指標差5經(jīng)緯儀觀測某一點的水平方向值時,應該用( )瞄準目標。A十字絲交點 B橫絲 C豎絲6用望遠鏡觀測目標時,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 )。A儀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與十字絲面未重合 C目標太遠7微傾式水準儀i角誤差校正的目的是使水準管軸( )。A平行于視準軸 B垂直于儀器豎軸 C平行于儀器豎軸8為消除i角誤差對一測站高差的影響,水準儀應( )安置。A靠近前尺 B靠近后尺 C在兩尺中間9在相同觀測條件下對某段距離重復觀測四次,其觀測值分別為:120.002 m

9、、120.005 m、120.000 m、120.005 m,上述觀測值中( )。A第一個觀測值精度最高B各觀測值精度相同C只有第二、第四個觀測值精度相同10水準測量時,望遠鏡視場中讀數(shù)方向應( )。A由上到下 B由下到上 C由小到大四、計算題(1小題14分,2小題20分)1如右圖,支導線計算的起算數(shù)據(jù)為:M(4328265.189 37354287.354)N(4328271.546 37354886.752)觀測數(shù)據(jù)為:b = 84 26 24D = 218.438 m試計算P點的坐標值。2路線交點JD8的樁號為K4+435.24,右角觀測值為153 15 36 ,擬設置半徑R = 400

10、 m的圓曲線,試完成下列計算:(1)圓曲線主點樁號;(2)如果用偏角法進行詳細測設,請計算在ZY點設站測設K4+400的偏角值(取位至秒);(3)如果用切線支距法進行詳細測設,請計算以YZ點為原點測設K4+500的坐標值(取位至厘米)。 測量學試卷4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24分)1如果測站高差為正值,則后視立尺點位置 于前視立尺點位置。2望遠鏡視準軸是指物鏡光心與 的連線。3由 順時針方向量至某一直線的夾角稱之為該直線的磁方位角。4在同一幅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 ;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 。5導線測量的外業(yè)工作有 。6通過圓水準器內(nèi)壁圓弧零點的 稱為圓水準器軸。7經(jīng)緯儀的視準軸應與 相垂直

11、。8圓曲線的主點有 。9經(jīng)緯儀視距測量可以測定兩點間的 和 。10全站儀測距時,一般要根據(jù)測距時的 進行氣象改正。二、判斷題(正確者填,錯誤者填。每小題1分,共10分)1觀測值的精確程度簡稱精度。( )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間的實測距離與其坐標反算距離是不同的。( )3路線中樁的樁號表示該中樁距路線起點的距離。( ) 4經(jīng)緯儀瞄準某一目標測量豎直角時,觀測值的大小與儀器安置高度有關(guān)。( )5根據(jù)兩點的坐標值可計算出兩點間的距離和坐標方位角。( )6羅盤儀可以測定一條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7導線測量時,在導線點上應觀測小于180 的那個角。( )8經(jīng)緯儀視準軸檢驗和校正時,望遠鏡應瞄準

12、一個水平目標進行觀測。( )9全站儀的加常數(shù)和乘常數(shù)愈小,其測距精度愈高。( )10地形圖的比例尺愈大,其比例尺精度愈高。( )三、單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括號中。每小題2分,共20分)1經(jīng)緯儀橫軸檢校時,望遠鏡應瞄準一個( )。A基本水平的目標 B仰角較大的高目標 C任意目標2消除望遠鏡視差的方法是( )使十字絲和目標影像同時清晰。A調(diào)節(jié)目鏡對光螺旋B調(diào)節(jié)調(diào)焦螺旋C反復交替調(diào)節(jié)目鏡對光螺旋和調(diào)焦螺旋3經(jīng)緯儀整平的目的是使( )。A基座水平 B照準部水平 C豎軸鉛垂4光學經(jīng)緯儀測角過程中,水平度盤( )。A與照準部一起轉(zhuǎn)動 B與望遠鏡一起轉(zhuǎn)動 C不動5中平測量的水準路線形式實質(zhì)上是(

13、)。A閉合水準路線 B附合水準路線 C往返測水準路線6水準儀粗平操作時,用兩手分別轉(zhuǎn)動兩個腳螺旋的轉(zhuǎn)動方向應該是( )。A同向旋轉(zhuǎn) B相向旋轉(zhuǎn) C視氣泡具體位置而定7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之為該點的( )。A絕對高程 B相對高程 C假定高程8方向觀測法測量水平角的測站限差有( )。A前后視距差 B前后視距累積差 C歸零差9導線測量是( )的一種形式。A三角測量 B控制測量 C水準測量10水平角測量時,采用盤左、盤右取平均值的觀測方法可以消除( )對水平角的影響。A水準管整平誤差 B2C差 C指標差四、計算填空題(每空3分,共33分)1鋼尺丈量A、B兩點間距離,往、返測距離觀測值分別為3

14、46.284 m ;346.170 m ,其相對誤差為( )。2閉合水準路線各測段的高差實測值分別為:+5.168 m ;-2.642 m ;-2.538 m ,其高差閉合差為( )。3國家統(tǒng)一劃分三度投影帶第37帶的中央子午線是東經(jīng)( )。4某經(jīng)緯儀在盤左位置將望遠鏡向上明顯仰起時,其豎盤讀數(shù)小于90 ,該經(jīng)緯儀觀測某一目標的盤左、盤右豎盤讀數(shù)分別為:90 45 24 ;269 13 24 ,則該目標的平均豎直角為( ),指標差為( )。5用一臺經(jīng)緯儀觀測某一目標的水平方向值,盤左、盤右水平度盤讀數(shù)分別為:90 00 24 ;269 59 24 ,則該目標盤左、盤右的平均方向值為( ),2C

15、值為( )。6已知A點高程為1 002.584 m,A點到B點的高差為:+2.584 m ,則B點的高程為( )。7兩點坐標值A(7 412.254 2 654.187);B(7 327.124 2 827.751);坐標方位角 aAB =( ),aBA =( )。8在1 : 500比例尺地形圖上量得兩點間圖上距離為12 cm ,其相應的實地距離為( )。五、計算題(13分)路線交點JD8的樁號為K4+428.36,右角觀測值為150 15 16 ,擬設置半徑R = 400 m的圓曲線,試計算圓曲線主點樁號。 測量學試卷5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26分)11 : 1 000比例尺地形圖圖上5

16、m相應的實地長度為 m。2經(jīng)緯儀視距測量可以測定兩點間的 和 。3如果測站高差為負值,則后視立尺點位置 于前視立尺點位置。4國家統(tǒng)一劃分三度投影帶第38 帶的中央子午線是東經(jīng) 。5地面點到 的鉛垂距離稱之為該點的絕對高程。6圓曲線詳細測設的基本樁距是根據(jù)曲線 的大小選取的。7由 順時針方向量至某一直線的夾角稱之為該直線的方位角。8J2 經(jīng)緯儀的下標“2”表示經(jīng)緯儀野外水平方向測量一測回方向 不超過 2 。9圓曲線的主點元素包括 。10全站儀測距時,一般要根據(jù)測距時的 進行氣象改正。11水準儀視線等高于后視點高程加 。12望遠鏡視準軸是指物鏡光心與 的連線。二、判斷題(正確者填,錯誤者填。每小題

17、1分,共10分)1圓水準器氣泡居中時,圓水準器軸處于鉛垂位置。( )2水準測量時,無論水準尺前傾還是后仰,水準儀讀數(shù)總是比正確讀數(shù)偏大。( )3經(jīng)緯儀望遠鏡的粗瞄器是一個小型望遠鏡。( )4切線支距法實質(zhì)上屬于直角坐標法。( )5圓曲線終點YZ樁號等于其JD樁號加切線長T。( )6如果測站高差為負值,則后視立尺點位置高于前視立尺點位置。( )7自動安平水準儀的圓水準氣泡居中后,其水準管氣泡可以自動居中。( )8高差閉合差愈小,測量精度愈高。( )9經(jīng)緯儀視準軸誤差對方向值的影響可通過盤左、盤右取平均值的方法得到消除,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可不進行視準軸檢校。( )10導線測量時,水平角觀測要求用經(jīng)緯

18、儀觀測一個測回。( )三、單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括號中。每小題2分,共20分)1路線中樁的樁號表示該中樁距路線起點的( )。A距離 B里程 C編號2羅盤儀可以測定一條直線的( )。A真方位角 B磁方位角 C坐標方位角3等高距是指相鄰等高線之間的( )。A水平距離 B高差 C斜距4光學經(jīng)緯儀的望遠鏡上下轉(zhuǎn)動時,豎直度盤( )。A與望遠鏡一起轉(zhuǎn)動 B與望遠鏡相對運動 C不動5經(jīng)緯儀觀測某一點的水平方向值時,如果在該點豎立花桿作為觀測標志,那么瞄準部位盡可能選擇花桿的( )。A底部 B頂部 C中部6用望遠鏡觀測目標時,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 )。A儀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與十字絲面未重合 C目標

19、太遠7偏角法實質(zhì)上屬于( )。A極坐標法 B直角坐標法 C角度交會法8路線中平測量是測定路線( )的高程。A水準點 B中樁 C交點9用經(jīng)緯儀觀測某交點的右角,若后視讀數(shù)為200 00 00 ,前視讀數(shù)為0 00 00 ,則外距方向應配置度盤讀數(shù)為( )。A280 B100 C8010水準測量時,望遠鏡視場中讀數(shù)方向應( )。A由上到下 B由下到上 C由小到大四、計算填空題(每空3分,共27分)1用鋼尺丈量A、B兩點間距離,往、返測距離觀測值分別為257.451 m ;257.438 m ,其相對誤差為( )。2附合水準路線各測段的高差實測值分別為:+2.184 m ;-2.675 m ;-0.

20、443 m ,水準路線起、終點的高程分別為1 000.00 m、999.060 m,該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為( )。3圓曲線的半徑為300 m,ZY點的樁號為K5+258.143,計算用偏角法在ZY點設站測設K5+300的偏角值為( )。4已知A點高程為1 002.000 m ,B點的高程為1 002.886 m ,B點到A點的高差為( )。5兩點坐標值A(5438.456 2624.715);B(5414.154 2430.472);坐標方位角 aAB =( ),DAB =( )。6圓曲線的半徑為400 m,YZ點的樁號為K2+584.428,計算用切線支距法在YZ點設站測設K2+500的坐

21、標值X =( )和Y =( )。7某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aAB = 182 ,則 aBA =( )。五、計算題(17分)右圖圓曲線按虛交點進行主點測設,丈量基線AB距離為52.68 m,在A、B兩點安置經(jīng)緯儀實測角度分別為 aA = 164 30 ,aB = 161 38 ,如果A點樁號為K12+948.00,擬設置半徑R = 300 m,試計算圓曲線主點樁號(取位至cm)。 測量學試卷6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28分)1兩相鄰等高線間的 稱為等高距。2由 順時針方向量至某一直線的夾角稱之為該直線的方位角。3縱斷面圖是以 為橫坐標,以 為縱坐標繪制的。4水準儀視線高等于后視點高程加 。5S3水準

22、儀的下標“3”表示水準儀每km往返測高差中數(shù)的 不超過 3 mm。6在同一豎直面內(nèi)視線與 之間的夾角稱為豎直角。 7水準儀安置一次對A、B、C三點分別讀數(shù)為1.325、1.286、1.638,則高差hAB = ,h CA = 。8水準儀圓水準氣泡居中的目的是使儀器 。 9導線測量時,按照導線觀測前進方向?qū)Ь€點處的觀測角分為 和 。10經(jīng)緯儀瞄準某一目標盤左、盤右豎盤讀數(shù)分別為90 00 06 和270 00 24,豎盤指標差為 。11已知A點的高程為925.45 m,B點的高程為900.25 m,則A點到B點的高差為 m。二、判斷題(正確者填,錯誤者填。每小題2分,共20分)1用經(jīng)緯儀可以進

23、行視距測量,用水準儀也可以進行視距測量。( )2如果測站高差為正值,則后視立尺點位置低于前視立尺點位置。( )3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間的實測距離與其坐標反算距離是不同的。( )4路線中線測量設置轉(zhuǎn)點主要是為了傳遞高程。( )5緩和曲線段的半徑是緩和曲線段測設的已知條件之一。( )6圓曲線終點YZ的樁號等于其JD的樁號加切線長。( )7經(jīng)緯儀視距測量不但可以測定兩點間的水平距離,而且可以測定兩點間的高差。( )8經(jīng)緯儀的粗瞄器是一個小型望遠鏡。( )9觀測值的精確程度簡稱精度。( )10路線縱斷面測量是測定路線中樁的地面高程。( )三、單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括號中。每小題2分,

24、共20分)1經(jīng)緯儀視準軸檢校時,望遠鏡應瞄準一個( )。A基本水平的目標 B仰角較大的高目標 C任意目標2水準測量時,轉(zhuǎn)點的作用是傳遞( )。A距離 B方向 C高程3經(jīng)緯儀觀測某一點的水平方向值時,如果在該點豎立花桿作為觀測標志,那么瞄準部位盡可能選擇花桿的( )。A底部 B頂部 C中部4水準測量時,司尺員應( )。A單手扶尺站在尺后 B雙手扶尺站在尺后 C雙手扶尺站在尺的一側(cè)5路線基平測量是測定路線( )的高程。A水準點 B交點 C各中樁6水準儀后視觀測完畢轉(zhuǎn)向前視時,發(fā)現(xiàn)圓水準氣泡偏離零點,這時應考慮( )。A轉(zhuǎn)動腳螺旋使氣泡居中 B校正儀器 C重新安置儀器7四等水準測量的測站限差之一是(

25、 )。A前后視距差 B歸零差 C高差閉合差8中平測量的水準路線形式實質(zhì)上是( )。A閉合水準路線 B附合水準路線 C往返測水準路線9等高距是指相鄰等高線之間的( )。A水平距離 B高差 C斜距10經(jīng)緯儀對中誤差屬于( )。A系統(tǒng)誤差 B偶然誤差 C中誤差四、計算題(1小題12分,2小題20分)1如右圖,控制點的坐標數(shù)據(jù)為:M(4 431 048.600 37 521 086.300)N(4 431 110.500 37 521 332.400)放樣點P的設計坐標值為:P(4 431 220.000 37 521 000.000)試計算用全站儀在N點設站的放樣數(shù)據(jù)(方位角和距離)。2路線交點JD

26、8的樁號為K6+445.58,右角觀測值為160 15 36 ,擬設置半徑R = 420 m的圓曲線,試完成下列計算:(1)計算圓曲線主點樁號(取位至厘米);(2)如果用偏角法進行詳細測設,請計算在ZY點設站測設K6+400的偏角值(取位至秒);(3)如果用切線支距法進行詳細測設,請計算以YZ點為原點測設K6+500的坐標值(取位至厘米)。測量學試卷7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26分)1地面點到 的鉛垂距離稱之為該點的絕對高程。2由 順時針方向量至某一直線的夾角稱之為該直線的方位角。3測量誤差按其性質(zhì)可分為 和 。4地面上兩直線之間的夾角在 稱為水平角。5觀測值的精度指標是 。61 : 2 00

27、0比例尺地形圖圖上5 cm相應的實地長度為 m。7圓曲線詳細測設的基本樁距是根據(jù)曲線 的大小選取的。8中平測量時,水準儀后視點高程為1 001.55 m ,后視讀數(shù)為1.55 m ,水準儀的視線高為 。 9全站儀測距時,一般要根據(jù)測距時的 進行氣象改正。10經(jīng)緯儀的對中方法有 對中和 對中。 二、判斷題(正確者填,錯誤者填。每小題1分,共10分)1水準管軸是一條水平直線。( )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間的實測距離與其坐標反算距離是不同的。( )3經(jīng)緯儀瞄準某一目標測量豎直角時,觀測值的大小與儀器安置高度有關(guān)。( )4經(jīng)緯儀視距測量時,中絲讀數(shù)必須等于儀器高。( )5羅盤儀可以測定一條直線

28、的坐標方位角。( )6全站儀可以測定兩點間的高差。( )7縱斷面圖是以里程為橫坐標,以高程為縱坐標繪制的。( )8路線中線測量設置的轉(zhuǎn)點是為了傳遞高程。( )9光學對中器是一個小型望遠鏡。( )10導線測量選點時,要盡量避免導線的轉(zhuǎn)折角等于或接近180。( )三、單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括號中。每小題2分,共20分)1經(jīng)緯儀視準軸檢校時,望遠鏡應瞄準一個( )。A基本水平的目標 B仰角較大的高目標 C任意目標2水準測量時,轉(zhuǎn)點的作用是傳遞( )。A距離 B方向 C高程3經(jīng)緯儀觀測某一點的水平方向值時,如果在該點豎立花桿作為觀測標志,那么瞄準部位盡可能選擇花桿的( )。A底部 B頂部 C

29、中部4用望遠鏡觀測目標時,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 )。A儀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與十字絲面未重合 C目標太遠5微傾式水準儀i角誤差校正的目的是使水準管軸( )。A平行于視準軸 B垂直于儀器豎軸 C平行于儀器豎軸6為消除i角誤差對一測站高差的影響,水準儀應( )安置。A靠近前尺 B靠近后尺 C在兩尺中間7水準測量時,望遠鏡視場中讀數(shù)方向應( )。A由上到下 B由下到上 C由小到大8中平測量的水準路線形式實質(zhì)上是( )。A閉合水準路線 B附合水準路線 C往返測水準路線9經(jīng)緯儀整平的目的是使( )。A基座水平 B照準部水平 C豎軸鉛垂10路線基平測量的水準點應設置在( )。A路中線上 B施工范圍內(nèi) C施工

30、范圍外四、計算填空題(每空3分,共18分)1用鋼尺丈量A、B兩點間距離,往、返測距離觀測值分別為119.970 m ;120.030 m ,其相對誤差為( )。2某閉合水準路線各測段的高差實測值分別為:+2.343 m ;-4.003 m ;+1.665 m ,其高差閉合差為( )。3國家統(tǒng)一劃分三度投影帶第36帶的中央子午線是東經(jīng)( )。4某經(jīng)緯儀在盤左位置將望遠鏡向上明顯仰起時,其豎盤讀數(shù)小于90 ,該經(jīng)緯儀觀測某一目標的盤左、盤右豎盤讀數(shù)分別為:96 20 18 ;263 39 30 ,則該目標的平均豎直角為( ), 指標差為( )。5已知B點高程為941.167 m ,A點到B點的高差

31、為:-1.167 m ,則A點的高程為( )。五、計算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1)如右圖,支導線計算的起算數(shù)據(jù)為:M(4 351 434.711 37 631 870.000)N(4 351 023.263 37 632 181.463)觀測數(shù)據(jù)為:b = 90 10 12D = 250.378 m試計算P點的坐標值。(2)路線交點JD8的樁號為K4+520.25,右角觀測值為160 12 30 ,擬設置半徑R = 400 m的圓曲線,試計算圓曲線主點元素及其樁號。 測量學試卷8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2分)1經(jīng)緯儀視距測量可以測定兩點間的 和 。2在同一豎直面內(nèi)視線與 之間的夾角稱為

32、豎直角。3羅盤儀是測定直線 的儀器。4經(jīng)緯儀的安置工作包括 、 。5水準測量時,轉(zhuǎn)點的作用是 。6控制測量可分為 控制測量和 控制測量。7一般公路的曲線測設包括 測設和 測設。8一般公路的縱斷面測量包括 測量和 測量。9經(jīng)緯儀的主要功能是測量 和 。10工程測量計算時一般取地球的曲率半徑為 km。二、判斷題(正確者填,錯誤者填。每小題1分,共10分)1照準部水準管檢校完畢就可以進行光學對中器的檢校。( )2圓曲線終點YZ的樁號等于其JD的樁號加切線長。( )3經(jīng)緯儀視距測量可以快速測定兩點間的水平距離,但其測距精度往往低于鋼尺量距精度。( )4等高距是相鄰等高線間的高差。( )5觀測值的精確程

33、度簡稱精度。( )6支導線缺少校核條件,因而其布設的導線點不宜太多。( )7全站儀的測角精度高于光學經(jīng)緯儀。( )8望遠鏡的視準軸是指物鏡光心與十字絲交點的連線。( )9經(jīng)緯儀豎盤指標差是由豎盤指標偏離鉛垂位置而引起的。( )10自動安平水準儀的視準軸能夠自動水平。( )三、單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括號中。每小題2分,共20分)1經(jīng)緯儀橫軸檢校時,望遠鏡應瞄準一個( )。A基本水平的目標 B仰角較大的高目標 C任意目標2消除望遠鏡視差的方法是( )使十字絲和目標影像同時清晰。A調(diào)節(jié)目鏡對光螺旋B調(diào)節(jié)調(diào)焦螺旋C反復交替調(diào)節(jié)目鏡對光螺旋和調(diào)焦螺旋3路線中樁的樁號表示該中樁距路線起點的( )

34、。A距離 B里程 C編號4光學經(jīng)緯儀測角過程中,水平度盤( )。A與照準部一起轉(zhuǎn)動 B與望遠鏡一起轉(zhuǎn)動 C不動5水準儀粗平操作時,用兩手分別轉(zhuǎn)動兩個腳螺旋的轉(zhuǎn)動方向應該是( )。A同向旋轉(zhuǎn) B相向旋轉(zhuǎn) C視氣泡具體位置而定6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之為該點的( )。A絕對高程 B相對高程 C假定高程7偏角法實質(zhì)上屬于( )。A極坐標法 B直角坐標法 C角度交會法8計曲線實質(zhì)上是一條特殊的( )。A首曲線 B間曲線 C助曲線9導線測量是( )的一種形式。A三角測量 B控制測量 C水準測量10已知直線AB的坐標方位角為190,則BA的坐標方位角( )。A10 B190 C170四、計算填空題

35、(每空3分,共18分)1用鋼尺丈量A、B兩點間距離,往、返測距離觀測值分別為219.975 m ;220.025 m ,其相對誤差為( )。2國家統(tǒng)一劃分三度投影帶第37帶的中央子午線是東經(jīng)( )。3用經(jīng)緯儀在JD2觀測其右角為205 15 36 ,其轉(zhuǎn)角為( )。4用一臺經(jīng)緯儀觀測某一目標的水平方向值,盤左、盤右水平度盤讀數(shù)分別為:90 00 24 ;269 59 24 ,則該目標盤左、盤右的平均方向值為( ),2C值為( )。5已知A點高程為839.516 m ,B點到A點的高差為:+1.484 m ,則B點的高程為( )。五、計算題(20分)路線交點JD8的樁號為K8+362.35,右角

36、觀測值為149 42 00,擬設置半徑R = 300 m的圓曲線,試完成下列計算:(1)計算圓曲線主點樁號(取位至厘米);如果用偏角法進行詳細測設,請計算在ZY點設站測設K8+300的偏角值(取位至秒);(2)如果用切線支距法進行詳細測設,請計算以YZ點為原點測設K8+400的坐標值(取位至厘米)。 測量學試卷9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4分)1鋼尺丈量A、B兩點間距離,往、返測距離觀測值分別為:279.975 m ;280.025 m ,其相對誤差為 。2國家統(tǒng)一劃分三度投影帶第 帶的中央子午線是東經(jīng)111。3水平角的觀測方法通常有 法和 法。4由坐標子午線北端順時針方向量至某一直線的夾角稱

37、之為該直線的 。5某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aAB = 170 ,則 aBA = 。6水準儀的視線高程為984.725 m ,瞄準某點水準尺讀數(shù)為0.275 m ,該地面點高程為 。 7全站儀測距時,一般要根據(jù)測距時的 和 進行氣象改正。8測量誤差按其性質(zhì)可分為 和 。9平面控制測量的基本形式有 和三角測量。10某閉合水準路線各測段的高差實測值分別為:+2.348 m ;-4.013 m ;+1.656 m ,其高差閉合差為 。11圓曲線詳細測設常用的方法有 和 。12一般公路縱斷面測量包括 測量和 測量。二、判斷題(正確者填,錯誤者填。每小題2分,共20分)1水準管的靈敏度一般高于圓水準器的靈敏度

38、。( )2全站儀的測角精度一般高于電子經(jīng)緯儀的測角精度。( )3路線中樁的樁號表示該中樁的位置距路線起點的距離。( )4高差閉合差愈小,測量精度愈高。( )5全站儀雖然可以測定兩點間的距離,但不能測定這兩點連線的坐標方位角。( )6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間的實測距離與其坐標反算距離是不同的。( )7經(jīng)緯儀瞄準某一目標測量豎直角時,觀測值的大小與儀器安置高度有關(guān)。( )8選擇緩和曲線段的半徑值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 )9經(jīng)緯儀可以進行視距測量,水準儀也可以進行視距測量。( )10照準部水準管檢校完畢就可以進行光學對中器的檢校。( )三、單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括號中。每小題2分,共20

39、分)1水平角觀測時,( )屬于偶然誤差。A視準軸誤差 B度盤偏心差 C讀數(shù)誤差2羅盤儀可以測定一條直線的( )。A真方位角 B磁方位角 C坐標方位角3水準測量時,前后視距相等可以消除或減弱( )對測站高差的影響。A大氣折光 B視差現(xiàn)象 C水準尺傾斜4中平測量的水準路線形式實質(zhì)上是( )。A閉合水準路線 B附合水準路線 C往返測水準路線5經(jīng)緯儀觀測某一點的水平方向值時,如果在該點豎立花桿作為觀測標志,那么瞄準部位盡可能選擇花桿的( )。A底部 B頂部 C中部6用望遠鏡觀測目標時,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 )。A儀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與十字絲面未重合 C目標太遠7自動安平水準儀i角誤差校正的位置一般是(

40、 )。A水準管校正螺絲 B十字絲 C圓水準器8中平測量時,水準儀對中樁點讀數(shù)一般讀至( )。A毫米 B厘米 C分米9在相同觀測條件下對某段距離重復觀測四次,其觀測值分別為:120.002 m、120.005 m、120.000 m、120.005 m,上述觀測值中( )。A第一個觀測值精度最高B各觀測值精度相同C只有第二、第四個觀測值精度相同10水準測量時,望遠鏡視場中讀數(shù)方向應( )。A由上到下 B由下到上 C由小到大四、計算題(1小題16分,2小題26分)1如右圖,支導線計算的起算數(shù)據(jù)為:M(4 135 824.506 37 484 122.366)N(4 135 305.484 3 748 354.532)觀測數(shù)據(jù)為:b = 103 32 38D = 286.667 m試計算P點的坐標值。2路線交點JD8的樁號為K4+438.85,右角觀測值為155 27 54 ,擬設置半徑R = 350 m的圓曲線,試完成下列計算:(1)計算圓曲線主點樁號;(2)如果用偏角法進行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