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教學設計_第1頁
武陵春教學設計_第2頁
武陵春教學設計_第3頁
武陵春教學設計_第4頁
武陵春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武陵春教學設計     秦安縣王灣學校     王小勇教材分析:武陵春是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25課詞五首之一,這一單元的課文大部分選自歷史著作。學習這些文章,不但能增長歷史知識,還可以受到智慧、勇氣和節(jié)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勵。其中詞五首是把不同風格的五位作家,五首詞放在一起讓學生集中學習詞發(fā)展的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這五首詞都反映了作者個人的心境和情趣。武陵春這首詞是李清照避難金華時所寫的一首詞,這首詞盡管篇幅短小,但卻道出了一位詞人在國破家亡、夫傷物散的情境之下的悲苦凄慘。學情分析:對于古詩詞,九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

2、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他們不僅能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內容、劃分詩歌節(jié)奏、找出詩歌的韻律,理解寫作的一些技巧等等。對于詞,他們也知道了詞發(fā)展的不同時期不同流派,能區(qū)分出豪放和婉約。再加上青春期的情感萌動,九年級的學生已有了自己獨立的煩心事,基于這些考慮,我把本首詞的學習目標確定為三點。 1、反復吟誦,感受婉約詞的節(jié)奏韻律。2、品味言語,理解李清照的情愁。3、知人論世,探究作品的主題。前兩個目標側重于知識和能力,后一個目標側重于情感和德育培養(yǎng)。教學方法:1、誦讀法。2、問題討論法。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魂。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謎語、

3、對聯(lián))二、新課學習:(一)、文學常識我來記1、詞:詞是唐五代興起的一種配合音樂歌唱的新體詩。盛行于宋代。它在隋唐之際已經(jīng)產(chǎn)生,最初稱為“曲子詞”,后來才稱為“詞”,又稱“詩余”“長短句”等。一般分上下兩闋。詞大致可分為三類:小令;中調;長調。有人認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2、作者簡介:李清照(1084-約1151),宋代詞人。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山東章丘)人。李清照生于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jīng)史,長于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李清照對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音樂,無不通曉,而以詞的成就為最高。她的詞委婉、

4、清新,感情真摯。其創(chuàng)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變化呈現(xiàn)出前后期不同的特點。前期的詞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自然風光和別思離愁。如如夢令。后期的詞變清麗明快為凄涼悲痛,抒發(fā)了傷時念舊、懷鄉(xiāng)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強烈的亡國之思。最為有名的要數(shù)夏日絕句。李清照的文學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后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作者經(jīng)歷在作品中的反應)3、背景知識:這是一首小令,武陵春,詞牌名。源自陶潛桃花源記載武陵漁人入桃花源故事。作于南宋高宗紹興五年( 1135),當時李清照避亂南逃,居于浙江金華。北宋敗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來到南方,故鄉(xiāng)

5、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書籍文物被焚毀。建炎三年(1129),丈夫趙明誠病故之后,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為避兵亂而只身各處流亡。紹興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這首武陵春詞。這時她已經(jīng)53歲了,經(jīng)歷了國家敗亡、家鄉(xiāng)淪陷、文物喪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處境凄慘,內心極其悲痛。這首詞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實的生活片斷和思想情感。(時代對作家創(chuàng)作的影響) (二)、識字、朗讀、翻譯相信我1、識字(生僻字)。2、朗誦(范讀、齊讀、自由讀等)。3、翻譯(結合課文注釋和工具書)。(三)、研讀賞析我能行1、你認為這首詞是圍繞哪個字展開的?(愁)(這個問題側重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2、愁在

6、課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個問題側重于對課文細節(jié)的把握)。3、本詞中聞說也擬只恐這三個詞說明了什么?明確:這三個動詞寫出了作者試圖排遣愁緒的做法,前兩個詞給人一種希望,好像可以為作者松一口氣,而“只恐”又讓人跌落到作者的萬丈愁緒中,三個詞寫出了作者的無奈、沉重。(這個問題側重于對語言的分析)。4、詞的大意我總結:詞的上闋具體表達了詞人內心的幽怨;詞的下闋通過抒寫內心的獨白,表現(xiàn)了作者濃重的憂愁。(這個問題側重于對課文上下闕內容的把握)。5、主題探究我來做:這首詞通過對作者生活片段和內心情感的真實描繪,表現(xiàn)了她因國破、家亡、夫死而產(chǎn)生的濃重哀愁。

7、(這個問題側重于對作者情感的把握)。五、課堂小結今天我們今天欣賞了武陵春這首詞,相信同學們一定獲益良多。其實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走進它,你的世界會因此美好,你的視野會因此開闊,你的精神會因此愉悅。熱愛它吧,讓我們做一個幸福的古典文化傳承者六布置作業(yè)。選取你喜歡的一首詞作,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描述。板書設計詞的上闋具體表達了詞人內心的幽怨。詞的下闋通過抒寫內心的獨白,表現(xiàn)了作者濃重的憂愁。七、拓展延伸(一)、美句佳語我積累你還能記起哪些表現(xiàn)“愁”的詩句呢?(重在對知識的積累)  1、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抽刀斷水水更

8、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3、離恨恰似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4、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二)、詩詞新唱我來試(重在對學習興趣,能力的培養(yǎng))如:一剪梅、在水一方、虞美人等等。七、教學反思     對于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覺得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我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

9、??梢哉f,一切是在我的引導下進行的,但一切又都是學生自我完成的。不過,這節(jié)課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如對詩句的賞析,作者情感的流露,個別學生就理解不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是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本課至少有這樣幾個收獲。一是了解了李清照其人,并感受了她的藝術特色。二是學得了一點賞析詩詞的方法。三是積累了一批寫愁的名句。 課堂練習詩詞鑒賞。(4分)武陵春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1、上闋實寫,詞人寫了哪兩個行為來表現(xiàn)她的愁苦?(2分)答:_2、下闋虛寫,寫出了愁苦的哪些特點?(2分)答:_3、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節(jié)特征, “              ”是通過描繪日常起居生活來表達內心的哀傷。(4分)4、全詞是如何表現(xiàn)作者對故人的思念這份“濃愁”的?(4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