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設計(公開課)_第1頁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設計(公開課)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小古文,選自世說新語雅量。古文共49個字,以凝練的筆觸,描述了王戎與小伙伴一起游玩時,發(fā)現(xiàn)道邊李樹多子,小伙伴爭相采摘,王戎卻一動不動,在旁人的詢問下,他說出了李樹道旁多子必苦的道理。全文一共四句話。首句“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苯榻B了王戎的年齡以及事情的起因。第二句“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敝v述了看到路旁李樹結滿果子,其他小朋友和王戎的不同反應,即“競走取之”與“不動”。第三句寫的是旁人和王戎的問答,王戎說出了“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道理。第四句則是故事的結局,人們摘下李子嘗了嘗,發(fā)現(xiàn)正如王戎所說。這則歷史故事短小精

2、悍,語言淺顯,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位機靈聰慧的神童形象。文中一群小兒與王戎形成強烈的反差,“諸兒競走取之”與“唯戎不動”,雖寥寥數(shù)語,但在讀者腦海里,卻勾勒除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畫面,在對比中更顯王戎之聰慧。文中還有一句語言描寫,則是王戎回答路人的話,也是揭示道理的語言,這句話更為直接地突出王戎心思靈活、聰明伶俐的形象。教學重難點:理解古文內容,明白李樹道旁多子必苦的道理,并用自己的話講講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注意順序和詳略。教學目標:1.正確認讀3個生字,重點學寫“戎”。2.理解詞句,明白李樹道旁多子必苦的道理,體會王戎的形象。3.借助注釋,加以補充,用自己的話講講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教學準備:多媒

3、體、生字貼教學過程:一、鏈接舊知,引入古文1.看圖猜故事(1)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叫?生答。確實是叫司馬光。 )(2)曹沖稱象(再看這個歷史故事叫?生答。大家都猜對了。)2.引出課文,學習“戎”字,了解王戎(1)今天,我們還要來認識一位古代的聰明兒童,他的名字叫王戎?!叭帧笔俏覀兘裉煲獙W寫的生字。(師板書“戎”)(2)借助課文注釋,了解王戎,了解“竹林七賢”。3.讀課題 誰來讀讀課題?讀得這么好,你有什么好辦法?像這樣長長的課題不太好讀的,老師教你們一招我們可以在“誰”的后面稍作停頓。點名讀。齊讀。4.理解課題(1)讀了課題,我們知道了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2)你們有沒有什么疑問?(生:王

4、戎為什么不去摘道路邊的李子?)先不著急回答,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一定會找到答案的。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地把課文讀一讀。2、 學習課文1.自讀課文聽清楚老師的要求:至少讀3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現(xiàn)在,開始吧!2.練讀課文(1) 讀正確 那誰想第一個嘗試著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讀正確了沒有。(2) 讀通順下面老師要加大一點難度了。誰想第二個來讀這篇課文?必須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通順。其他同學請認真聽清楚,他有沒有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通順。(3) 理解“多子折枝”A. 這里有一個多音字,同學們一起來看,它念?那你能借助插圖猜猜什么是“多子折枝”嗎?在這兒,“折”是取第幾種解

5、釋呢?B. 開火車讀、齊讀詞語,把這個詞語送進句子里去讀一讀。(4) 借助停頓線讀句子“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示句子)你們能借助停頓線讀好這個長句子的停頓嗎?老師教你們一個小妙招讀小古文,要讀得慢一點,看到停頓線,我們不要換氣,拉長停頓線前面那個字的讀音。師范讀,點名讀,齊讀。(5) 借助停頓線讀好全文A. 生練讀?,F(xiàn)在,你們能借助停頓線讀好整篇小古文嗎?B. 師領讀。小古文不太好讀的,老師帶你們讀一遍,我讀一句你們讀一句。C. 點名讀?,F(xiàn)在誰想試著借助停頓線讀一讀這篇小古文?D. 齊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3.理解課文內容(1) 理解“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睂W

6、習“諸”字A.理解句子。這個故事的主要人物都有誰呀?(王戎)除了王戎還有誰?(他的伙伴/諸小兒)很(板書:諸小兒 王戎)誰來讀一讀第一句話?借助注釋看看,這句話你讀懂了嗎? B.學習“諸”字。同學們,許多小朋友我們可以叫諸小兒,還可以叫做諸兒,那么,許多學生我們可以叫諸生,許多事情,我們可以叫諸事。在座的各位,我們可以叫諸位。所以“諸”在這兒是許多、很多的意思。誰能把你的理解送進這句話中讀好這句話的停頓?(2) 理解“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學習“走”A.理解句子。這一天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誰來讀一讀這句話。你能借助注釋和插圖說說那天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嗎?看到道路旁邊的樹上結滿

7、了李子,把樹枝都給壓彎了,諸小兒的反應是?(板書:競走取之)王戎的反應是?(板書:不動)B.學習“走”字。“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我們在守株待兔當中就學到這個“走”的意思。(示: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守株待兔)說的就是?(示:龜與兔競走。龜兔賽跑)說的就是?在不少成語中,這個“走”也是跑的意思。下面聽老師說意思,你們來猜成語:天上飛翔的鳥兒,地上奔跑的走獸,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就是?(飛禽走獸)再來猜一猜:像鳥兒一樣飛得遠遠的,像野獸一樣跑得遠遠的,比喻人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這個成語是(遠走高飛)誰能借助你的理解讀好這個句子呢?靠理解也能幫助我們讀好停頓,讀出小古文的味道來。(3)理解“人問之,答曰

8、: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盇.路旁有棵李子樹,樹上結滿了李子,諸小兒的反應是(競走取之)。可王戎的反應是(不動)。你有什么想問王戎的嗎?你覺得他會怎么回答你呢?B.(示句子)誰能借助插圖,借助你的想象,這路過的人會問王戎什么?王戎他又會怎么回答呢?用自己的話來說說。C.演一演。(師:汝為何不動?生:樹在道邊而多李,此必苦李。)我們除了可以借助插圖、借助注釋,還可以借助想象來讀懂小古文的意思。(4)理解“取之,信然?!惫适碌慕Y果怎樣呢?讀一讀這句話。誰能借助想象說一說故事的結果怎樣?請你再說一遍,誰去摘李子了?怎么才能知道李子是苦的還是甜的呢?李子是苦的還是甜的?他們最后相信王戎說的話了嗎?

9、把這四個問題串起來再說一遍。請你把自己的理解送進去讀一讀這句話。短短的四個字,我們卻讀出這么豐富的內容,小古文真的是言簡意豐??!你看,除了可以借助插圖、借助注釋、借助想象來讀懂小古文的意思,我們還可以用補充法來讀懂小古文的意思。(5)學習代詞“之”學完這篇小古文,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有一個字出現(xiàn)的頻率特別多。(“之”)現(xiàn)在大家看一看“之”所在的句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在不同的句子當中,這個“之”指代不同的人或物。接下來我要考考你們。(示: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司馬光在這句中“之”指的是?因此,我們在下一次學習小古文的時候,要聯(lián)系上下文來讀懂“之”的意思。三、講故事 1.學生練說。下面你們能

10、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小故事嗎?2.學生講故事。請你來說一說吧!四、讀豎寫課文,背誦課文1.讀豎寫課文。按照古人的書寫習慣是不打標點的,而且是從上寫到下,從右寫到左,這樣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你還會讀嗎?一起讀。2.背課文。讀了這么多遍你們能背嗎?能背的同學我們站起來背一背,不能背的同學我們看著書讀一讀。五、總結道理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課文,面對道路旁邊那棵結滿李子的李子樹,諸兒的表現(xiàn)是競走取之,王戎的表現(xiàn)是不動,你看,作者采用了對比的方法,(板書:對比)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王戎?王戎他很聰明,體現(xiàn)在哪里呢?(板書:善于觀察 善于思考)同學們,這樣的王戎你們喜歡嗎?那你知道這個小故事出自哪本書嗎? 六、簡介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組織文人編寫的小說集,主要記載了東漢末年到晉宋時名門貴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談軼事。真可謂“時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