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的哲學(xué)——以“圣”“智”為線索(一)(20211110002555)_第1頁
聽的哲學(xué)——以“圣”“智”為線索(一)(20211110002555)_第2頁
聽的哲學(xué)——以“圣”“智”為線索(一)(20211110002555)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聽的哲學(xué) 以“圣智“為線索 一人認識世界無非通過兩種最根本的途徑: 看和聽,或曰見和聞, “聰明 詞的本意就是指聽的能力和看的能力。?尚書洪范?言五事,視、聽 皆在其中: “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 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乂,明作哲,聰作謀, 睿作圣。 但是,認識又不止于見、聞,五事中最重要的 “思,在中國 傳統(tǒng)哲學(xué)中, 是“心的職能。沒有心的主導(dǎo), 即使耳目鼻口和外界發(fā)生 接觸,也不會產(chǎn)生實際的效果: “耳之情欲聲, 心不樂, 五音在前弗聽。 目之情欲色,心弗樂,五色在前弗視。鼻之情欲芬香,心弗樂,芬香 在前弗嗅??谥橛涛?,心弗樂,五味在前弗

2、食。欲之者,耳目鼻 口也;樂之弗樂者,心也。心必和平然后樂,心必 樂然后耳目鼻口有 以欲之,故樂之務(wù)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適。?呂氏春秋 適音?簡 帛?五行?中更是形象地說: “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所役也。心曰 唯,莫敢不唯;心曰諾,莫敢不諾;心曰進,莫敢不進;心曰后,莫 敢不后;心曰深,莫敢不深;心曰淺,莫敢不淺。和那么同,同那么善。 一言以蔽之:心之官那么思,思那么得之,不思那么不得。?孟子告子上? 有的文獻中甚至以君主和百官之間的關(guān)系來比喻心和其他器官之間的 關(guān)系: “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 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管子心術(shù)上? 見聞與聽

3、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的文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耳聽目視心思 并稱的地方,尤其是強調(diào)不能局限于眼前的、顯而易見的事物,更要 防止被蔽塞 ,1最好的方法是借助于天下或一國的耳目和心思。依 靠間接或者微妙的信息而得出準確的結(jié)論,尤其受到推崇,東郭牙就 是根據(jù)管仲的表情和手勢而斷定齊要伐莒,被管仲稱作 “圣人 ,?呂氏 春秋審應(yīng)?也高度評介: 凡耳之聞,以聲也。今不聞其聲,而以其容 與臂,是東郭牙不以耳聽而聞也?;腹?、管仲雖善匿,弗能隱矣。故 圣人聽于無聲,視于無形。詹何、田子方、老耽是也。 聽“于無聲,視 于無形可以說是見聞的最高境界。盡管如此,人們一般還是對 “親眼 看見的東西抱有特殊的信任和關(guān)心, 海德格

4、爾提出與 “看的“智慧 相對應(yīng)的尚有 “聽的“智慧,而不該將 “聽完全歸約于“看,就象不應(yīng)將 “時間完全歸約于“空間一樣,他認 為事物之本性尚未明亮,它尚未得到傾聽。葉秀山先生評論說 2:我們看到, “傾聽 這層意思的開發(fā), 對于西方哲學(xué)傳統(tǒng)來說, 意義太大 了。并不是說,西方人從來沒有注意過 “聽覺的問題,而是說, “聽 在哲學(xué)的意義上開發(fā)得不夠, “聽被局限于 “看的工具和手段 對于 “看的描述,而 “聽到的,都要 “復(fù)原 為“看到的?!皟A聽 之引入哲學(xué)層次,開啟了一個縱向的天地。人們再也不 “只顧眼 前,而是要顧及事物的 “過去和“未來 。人們認識到,我們眼前的事 物,都有它的 “過去和

5、“未來。事物面對我們, 都在訴著說它的 “過去, 并“吐露著它對 “未來的“設(shè)計,問題在于我們能不能 “聽懂它的“話 根據(jù)葉秀山先生的提醒,同時也得益于近年出土文獻中對 “聽和“見而 知之、 “聞而知之 的重視,我們也會饒有興趣地發(fā)現(xiàn),在中國傳統(tǒng)哲 學(xué)中對于 “傾聽或“聆聽的重視是也值得注意的。 聽聽,?說文解字?謂: “聆也,從耳。 段玉裁注: “耳德者,耳有 所得也。 在?詩經(jīng)?中,屢次出現(xiàn) “神之聽之 ,然后如何如何的句 子,如?谷風(fēng)之什 小明?神之聽之,式谷以女、神之聽之,介爾景 福??梢?“聽是神的能力,也是人為神所知的途徑。中國古代, 朝政、天命、獄訟、人情等等都是聽的對象, “兼

6、聽那么明 聽 逆耳之言備受推崇。3“吾聞之如何如何的材料隨處可見。 有時“聽 甚至成為一切判斷手段的代稱: “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 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周禮 秋官司寇?管 子九守主聽?還提出了 聽的方法,主張即不能閉塞,也不能 失守: “聽之術(shù)曰:勿望而距,勿望而許。許之那么失守,距之那么閉塞。 可見, “聽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耳的功能,成為認識和判斷的代名詞。以心聽與以神聽?文子?中對 “聽特別重視,還強調(diào)以 “神聽,2482 修修德非一聽,故以耳聽者,學(xué)在皮膚;以心聽0756學(xué)在肌月肉;以聽者,2500 不深者知不遠,而不能盡其功,不能竹簡?文子? 文子問道,老

7、子曰:學(xué)問不精,聽道不深。凡聽者,將以達智也,將 以成行也,將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達。故上學(xué)以神聽,中 學(xué)以心聽,下學(xué)以耳聽;以耳聽者,學(xué)在皮膚,以心聽者,學(xué)在肌肉, 以神聽者,學(xué)在骨髓。故聽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即不能 盡其精,不能盡其精,即行之不成。凡聽之理,虛心清靜,損氣無盛, 無思無慮,目無妄視,耳無茍聽,專精積精,內(nèi)意盈并,既以得之, 必固守之,必長久之。今本?文子道德?對照竹簡本和今本?文子?,我們可以看出,其中認為對道的把握,要 由聽入手,聽的目的在于通達智慧、成就品行、獲取功名;聽的能力取決于 學(xué)問是否精深;聽的器官不同,學(xué)的程度也不一樣。 文中借用 皮膚、肌肉

8、、骨髓的比喻說明學(xué)問的深淺程度,還指出 了聽之不深的后果,并提出了聽之理,強調(diào)得到了聽的目標之后一 定要 固守之、長久之。?莊子人間世?中有相近的內(nèi)容: 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假設(shè)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 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相比之下,?文子?的內(nèi)容更為豐富,顯然是開展了?莊子 人間世?的 思想。?呂氏春秋 先己?:故心得而聽得,聽得而事得,事得而功名得。 在“聽的效果問題上,和?文子?相近。這方面的比擬研究,將在后文 中展開。在?列子 仲尼?中有一段材料和?莊子?以及竹簡?文子? 中有關(guān) “聽 的理論都有關(guān)聯(lián),但是沒有

9、明確提出 “以神聽之 或 “以心聽 之、“以氣聽之 的說法,盡管這些說法呼之欲出 似乎是更加原始的 資料:陳大夫聘魯, 私見叔孫氏。 叔孫氏曰: “吾國有圣人。 曰:“非孔丘邪? 曰:“是也。 何“以知其圣乎? 叔孫氏曰: “吾常聞之顏回,曰: 孔丘 能廢心而用形。 '陳大夫曰: “吾國亦有圣人,子弗知乎? 曰: “圣人 孰謂?曰:“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 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 魯侯聞之大驚,使上卿厚禮而致之??簜}子應(yīng)聘而至。魯侯卑辭請問 之。亢倉子曰: “傳之者妄。我能視聽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 魯侯曰:“此增異矣。其道奈何?寡人終愿聞之。 亢倉子曰: “我體合 于心,心

10、合于氣,氣合于神,神合于無。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 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nèi),來干我者,我必知之。乃不知是我 七孔四支之所覺,心腹六臟之知,其自知而已矣。 魯侯大悅。他日以 告仲尼,仲尼笑而不答。?列子?中的這段材料雖然沒有直接提出 “聽或“聞的問題,但是,其 中的“心、“氣、“神都是和“音,以及“知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和?莊子?、 ?文子?、?呂氏春秋?都有相同的地方。銀雀山漢簡 0279 號有一段文字討論“聽有五患 的問題,似乎也是對話體:聽有五患:其二在內(nèi),其三在外。曰: “內(nèi)之二患者何也? 曰: “中心 不虛耳目 大概是從反面討論 “聽的障礙。不管怎樣,都說明 “聽的理論不是孤立 的

11、。?文子?中有關(guān) 聽的議論頗有影響,?金樓子 立言篇下?:子曰:耳 聽者學(xué)在皮膚,心聽者學(xué)在肌肉,神聽者學(xué)在骨髓也。 '其中的 “子曰 應(yīng)該是“金樓子梁元蕭繹帝自稱,內(nèi)容那么是簡單化用了?文子? 。4 由于“以神聽之的線索,我們會想到上文提到?詩經(jīng)?中 “神之聽之 的內(nèi)容,其中的 神并不一定都是人格神,尤其是?鹿鳴之什 伐木?: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這里的 “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如果用 “以神聽之,終和且平 來解釋, 是非常通順的,意思是 “心神去聽那些聲音,既和諧又平實 。5 “

12、以神聽之 的線索, 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老子?中的難題。王本 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在景福本尤其是馬王 堆帛書本中都寫作 “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知天道 。傅、范本 作不出戶,可以知天下,不窺牖,可以知天道,?呂氏春秋君守?引 作 不出于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知天道 ,?韓非子 喻老?作 不出于 戶,可以知天下;不窺于牖,可以知天道 。是而緊接著的 “其出彌遠, 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在各本中大同 小異。以的意思是 可以或者 然而都有些道理,見天道和 知天道 似乎也差異不大。但是,根據(jù)?老子?的上下文來看,知是文中的主題。既然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就應(yīng)該 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知天道。換 言之,最好的方法是:以不出戶知天下;以不窺牖知天道,因為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不出戶是 知天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