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的基本技能操作_第1頁
小鼠的基本技能操作_第2頁
小鼠的基本技能操作_第3頁
小鼠的基本技能操作_第4頁
小鼠的基本技能操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西醫(yī)科大學晉祠學院教案 No講授內容注解小鼠的基本技能操作目的:熟悉常用動物的基本知識掌握小鼠的捉拿、給藥、處死等基本技能操作實驗動物是指根據實驗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人工飼養(yǎng)、繁殖及科學培育而成的動物;供科學研究、教學、生產、檢測等方面使用的實驗對象和材料。實驗動物必需具有明確的生物學特性和清楚的遺傳背景,并且是在對其身上攜帶的微生物 、寄生蟲嚴格控制下培育和馴化出來的。實驗動物按遺傳學分類有:(1)近交系實驗動物:經至少連續(xù)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內所有個體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數的一對共同祖先,亦稱純系動物。(2)封閉群動物:以非近親交配方式進行繁殖生產的一

2、個實驗動物種群,在不從其外部引入新個體的條件下,至少連續(xù)繁殖4代以上,封閉群亦稱遠交群;(3)雜交群:由不同品系或種群之間雜交產生的后代,通常指雜交一代動物(F1代)。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級有: 一級,普通動物; 二級,清潔級動物; 三級,無特定病原體動物,即SPF動物; 四級,無菌動物,即GF動物。 此外,研究性實驗還經常使用轉基因動物(通過實驗手將新的遺傳物質導入到近交系動物胚細胞中,并能穩(wěn)定遺傳,由此獲得的動物)為實驗對象或材料。有時我們也用一些野生動物、家畜、家禽和魚類進行實驗。但由于它們或因遺傳背景不清楚,或因其健康狀況有差異,對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機體反應也不一致,造成實驗結果重復性較

3、差,實驗結果可靠性也相對較差,因此不能被國際會議的認可,它們只能被稱為實驗用動物。實驗用動物不能與實驗動物等同,實驗動物可包括在實驗用動物中,但在不十分嚴格的情況下,有時這二名詞又互相通用 。 一、實驗動物的種類和特性(1) 蟾蜍與蛙 蟾蜍與蛙屬于兩棲綱,無尾目類,變溫動物。易飼養(yǎng)和捕捉,一般是野外捕捉后直接供實驗室使用。也可短期飼養(yǎng)于潮濕地方,幾天可以不食或喂以草和昆蟲等。因蟾蜍和蛙的一些基本的生命活動與恒溫動物相似,而且離體組織器官所需的生活條件比較簡單,容易控制和掌握,因此被廣泛用于生理學科研和教學中。用蟾蜍(蛙)腓腸肌和坐骨神經可觀察外周神經及其肌肉的功能,研究興奮性、興奮、興奮的傳導

4、和傳遞、肌肉的收縮等基本生理現象。蟾蜍(蛙)離體心臟可用于研究心臟的生理功能。利用蟾蜍(蛙)的整體實驗可進行脊休克、脊髓反射、反射弧、微循環(huán)等研究。蟾蜍還可用于生殖生理、藥理學、胚胎發(fā)育、免疫學等的研究。(2) 家兔哺乳綱,嚙齒目,兔科。家兔品種很多,常用的有青紫蘭兔:體質強壯,適應性強,易于飼養(yǎng),生長快;中國本地兔(白家兔):抵抗力不如青紫蘭兔;新西蘭白兔是近年引進的大型優(yōu)良品種,成熟體重可達44.5kg;大耳白兔:耳朵長而大,血管清晰,皮膚白色,但抵抗力較差;家兔性情溫順,灌胃、取血方便;由于兔耳緣靜脈淺表,易暴露,是靜脈給藥的最佳部位;兔的減壓神經在頸部與迷走神經、交感神經分開而單獨成為

5、一束,常用于心血管反射活動、呼吸運動調節(jié)、泌尿功能調節(jié)的研究;兔的消化道運動活躍,典型可用于消化道運動及平滑肌特性的研究。兔的大腦皮層運動區(qū)機能定位已具有一定的雛形,因此兔也常用于大腦皮層功能定位和去大腦僵直、神經放電活動等實驗。此外,家兔還用于免疫學、藥理學、毒理學、生殖生理學、眼科以及臨床疾病的研究。(3) 小白鼠 哺乳綱,嚙齒目,鼠科。體型較小,成熟早,繁殖力強,小鼠性情溫順,易于捕捉,操作方便。小鼠實驗研究資料豐富、參考對比性強;其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可靠性和重復性高,被廣泛用于各類科研實驗中,如用于生理學小腦功能障礙等實驗;藥理學、腫瘤學、遺傳學、免疫學以及臨床疾病的實驗研究。(4)

6、大白鼠 哺乳綱,嚙齒目,鼠科。性情不如小白鼠溫順,受驚嚇或捕捉方法粗暴時,表現兇暴,易咬人。但具有小白鼠其它優(yōu)點,因此也用途廣泛。大鼠離體器官可進行大鼠離體靜態(tài)肺順應性實驗;整體可用于胃酸分泌、胃排空、垂體、腎上腺系統(tǒng)的研究。大鼠還用于生殖生理、胚胎學、營養(yǎng)學、藥理學、毒理學、腫瘤學以及遺傳學的實驗研究。大鼠大腦各部的生理功能立體定位已相當成熟和標準化,是研究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極好材料。 (5)豚鼠 哺乳綱,嚙齒目,豚鼠科,又稱荷蘭豬。豚鼠耳蝸管發(fā)達,聽覺靈敏,在生理學上,用于耳蝸微音器電位的實驗,也用于臨床聽力的實驗研究。除此之外,還用于離體心臟及腸、子宮平滑肌實驗,其乳頭肌和心房肌常用于心肌細

7、胞電生理特性及動作電位的實驗,也用于傳染病、變態(tài)反應、維生素C缺乏等實驗研究。二、 實驗動物的選擇原則1、盡量選擇與人體結構、機能、代謝及疾病特征相似的動物2、選用的實驗動物的解剖、生理特點應符合實驗目的;3、根據人與實驗動物對同一刺激的反應差異,選用具有明顯反應的動物;4、 根據生物醫(yī)學研究必須達到的精確度,選用結構功能簡單又能反映研究指標的動物;5、選用患有人類類似疾病的近交系或突變系動物;6、選用與實驗設計、技術條件、實驗方法等相適應的標準化動物;7、在不影響實驗目的與結果的前提下,選擇最易獲得、最經濟、便于操作管理的動物;三、實驗動物的性別鑒別實驗常用的動物中,較大的動物(如家兔、貓、

8、犬等)可以從生殖器分辨其性別,而較小的動物(如小白鼠、大白鼠、豚鼠等)的性別鑒別,通常以肛門與生殖孔之間的距離來判斷,距離近者為雌性,距離遠者為雄性。四、實驗動物的編號方法動物實驗中,常用的編號標記有染色法、掛牌法、烙印法等3種方法。1. 染色法 染色法是用有色化學試劑在動物身體明顯處如被毛、四肢等不同部位處進行涂染或用不同顏色來區(qū)別各組動物,是實驗中最常用、最容易掌握的方法。使用的編號標記液有如下幾種:3-5的苦味酸溶液(涂染黃色),2硝酸銀溶液(涂染咖啡色),0.5中性紅或品紅溶液(涂染紅色)。編號原則是先左后右,從前到后。一般把涂在左前腿上的記為1號,左側腹部記為2號,左后腿記為3號,頭

9、頂部記為4號,腰背部記為5號,尾基部記為6號,右前腿上的記為7號,右側腰部記為8號,右后腿記為9號。若動物編號超過10或更大數字,可使用上述兩種不同顏色的溶液,即把一種顏色作為個位數,另一種顏色作為十位數,這種交互使用可編到99號。例如把紅色記為十位數,黃色記為個位數,那么,右后腿黃色,頭頂紅色,則表示是49號,其余類推。2. 掛牌法 掛牌法是將標有編號的金屬制號碼牌固定在實驗動物的耳部皮膚上,大動物可掛在頸上或籠箱上。3. 烙印法 烙印法是用刺數鉗在動物無體毛或明顯部位(如耳、面鼻部和四肢等部位)刺上編號,然后用棉簽蘸著溶有乙醇的黑墨汁在編號上涂抹。烙印前,最好對烙印部位預先用75乙醇消毒,

10、以免造成皮膚局部感染。五、小鼠的捉拿、給藥方法及處死 1、捉拿:可采取雙手法和單手法兩種形式。雙手法:右手提起鼠尾,放在鼠籠蓋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方輕拉,小白鼠則將前肢固定于粗糙面上。此時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白鼠頸背部皮膚(圖1),并以小指與手掌尺側夾持其尾根部,固定于手中。單手法:小白鼠置于籠蓋上,先用左手食指與拇指抓住鼠尾,手掌尺側及小指夾住尾根部,然后用左手拇指與食指捏住頸部皮膚。 2、給藥方法(1)、灌胃(po):小白鼠一般由一人操作,左手捏持小白鼠頭、頸、背部皮膚,使動物腹部朝向術者,右手將連接注射器的灌胃針由口角處插入口腔,用灌胃針將動物頭部稍向背側壓迫,使口腔與食管成一直線

11、,將灌胃針沿上顎壁輕輕插入食道,小白鼠一般用3 cm。插管時應注意動物反應,如插入順利,動物安靜,呼吸正常,可注入藥物;如動物劇烈掙扎或插入有阻力,應拔出灌胃針重插,如將藥物灌入氣管,可致動物立即死亡。常用灌胃量為0.10.2 ml/10g。(2)、皮下注射(ih): 皮下注射是將藥物注射于皮膚與肌肉之間。實驗動物皮下注射一般應由兩人操作,熟練者也可一人完成。由助手將動物固定,術者用左手捏起皮膚,形成皮膚皺褶,右手持注射器刺入皺褶皮下,將針頭輕輕左右擺動,如擺動容易,表示確已刺入皮下,再輕輕抽吸注射器,確定沒有刺入血管后,將藥物注入。拔出針頭后應輕輕按壓針刺部位,以防藥液漏出,并可促進藥物吸收

12、。注藥量一般為0.10.2 ml/10g。 (3)、肌肉注射(im):一人抓住小鼠頭部皮膚和尾巴,另一人持連4號針頭的注射器,將針頭刺入后腿外側肌肉。注射量一般不超過0.10.2 ml/只。 (4)、靜脈注射(iv):尾靜脈注射主要用于大鼠和小鼠。鼠尾靜脈有3根,兩側及背側各1根,左、右兩側尾靜脈較易固定,應優(yōu)先選擇。注射時,先將鼠固定在鼠筒內或扣在燒杯中,露出尾部組織,用4550溫水浸泡鼠尾12min或用75乙醇溶液反復擦拭,以達到消毒、擴張血管和軟化表皮角質的目的。選擇尾靜脈下13處,用細針頭沿血管方向平行、向心端進針。注意藥液推入靜脈時是否通暢,若阻力較大,注射部位皮下發(fā)白,表示針頭未刺

13、入靜脈內,應換部位重新注射;若推入藥液順利無阻,則表明己刺入靜脈內,應把針頭和鼠尾固定好,不要晃動,緩緩將藥液推入,注射完畢,用棉球在注射部位輕輕揉壓,使血液及藥液不致回流而漏。常用注射量為0.10.2 ml/10g。(5)、腹腔注射(ip) 腹腔吸收面積大,藥物吸收速度快,故腹腔注射適合于多種刺激性小的水溶性藥物的用藥,并且是嚙齒類動物常用給藥途徑之一。腹腔注射穿刺部位一般選在下腹部正中線兩側,該部位無重要器官。腹腔注射可由兩人完成,熟練者也可一人完成。助手固定動物,并使其腹部向上,術者將注射器針頭在選定部位刺入皮下,然后使針頭與皮膚成45角緩慢刺入腹腔,如針頭與腹內小腸接觸,一般小腸會自動

14、移開,故腹腔注射較為安全。刺入腹腔時,術者可有阻力突然減小的感覺,再回抽針栓,確定針頭未刺入小腸、膀胱或血管后,緩慢注入藥液。常用注射量為0.10.2 ml/10g。3、處死方法(1)、頸椎脫位法: 術者左手持鑷子或用拇指、食指固定小鼠頭后部,右手捏住鼠尾,用力向后上方牽拉,聽到鼠頸部喀擦聲即頸椎脫位,脊髓斷裂,鼠瞬間死亡。 (2)、打擊法:用手抓住鼠的尾并提起,朝地面用力撞擊鼠頭致死(也可用小木錘用力打擊鼠頭)。 (3)、吸入麻醉法:吸過量的乙醚。 (4)、大量放血法:可采用眼眶動、靜脈放血致死。(5)、空氣栓塞法:將空氣急速注入靜脈致死。小白鼠可注入空氣實驗動物選擇的注意事項由于動物對外界

15、刺激的反應存在個體差異,在選擇實驗動物時,還應注意動物的年齡、體重、性別、生理狀態(tài)、健康狀況及其品系、等級等因素對實驗的影響注意事項1、捉拿固定某一動物之前,要對該動物的習性有一定的了解。2、捉拿固定動物時須小心謹慎,大膽果斷,但切不可粗暴3、捉拿動物過程中要以規(guī)范性的方法抓取和固定動物,要避免因動作粗暴而造成動物的損傷。例如家兔這樣的動物,不能采用抓雙耳或抓提腹部的錯誤捉拿方法。4、抓取大鼠或小鼠尾部時動作要輕,防止拉斷鼠尾。不可提起動物玩耍!提起動物后,應迅速放在粗糙臺面上。5、捉拿動物過程中應防止被動物咬傷,若不慎被動物咬傷、抓傷。應及時用碘酒、乙醇消毒,隨后到有關醫(yī)療機構診治成年動物插管深度一般是:小鼠 3cm,大鼠5cm,家兔15cm,犬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