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點知識練習(xí)_第1頁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點知識練習(xí)_第2頁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點知識練習(xí)_第3頁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點知識練習(xí)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點知識練習(xí)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文言文閱讀。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庇謫枙我圆话荩瑫唬骸巴当痉嵌Y,所以不拜。”(注釋)值:碰上。晝寢:白天睡覺。托寐:裝睡。會:指鐘會。既而:過了一會兒。成禮:完成禮儀。1用學(xué)過的方法讀懂故事,再判斷下列說法。(1)故事中的“兄弟”指的是鐘毓和鐘會。(_)(2)故事中的兄弟二人都偷偷喝了酒。(_)(3)根據(jù)文言文的用詞規(guī)律,“因共偷服藥灑”中的“因”可以擴為“因為”來理解。(_)(4)聯(lián)系上下文,“既

2、而問毓何以拜”這句話前面省略了問話人“父親”。(_)(5)兄弟二人的做法,肯定有一個人是對的,有一個人是錯的。(_)2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加點字的意思。其父時覺:_且托寐以觀之:_2. 課內(nèi)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甚:_ 惠:_ 詣:_   乃:_ 為:_設(shè):_ 示:_ 未聞:_ 家禽:_2用/ 給短文劃分節(jié)奏。3用四字詞語夸一夸楊氏之子:_、_、_、_。4楊氏之子中哪一句可

3、以看出孔君平與楊氏子很熟?_5你喜歡孔君平說的話還是楊氏之子說的話?為什么?_6我也會說:李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_?!饼堉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_?!?.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師曠論學(xué)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師曠曰:“暮,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中的“暮”字正確解釋是()A.夜晚 B.遲、晚 C.年暮,年老

4、2下列“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兩項的是()A.日中之光 B.日出之陽 C.臣聞之3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篇文言文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B.師曠最后用三個比喻告訴晉平公天黑要點上火把走路。C.師曠用三個比喻說明學(xué)習(xí)不論什么時候開始學(xué)習(xí),都不會晚。4. 讀一讀,想一想,做一做。何晏七歲,明慧若神,魏武奇愛之,以宴在宮內(nèi),因欲以為子。宴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人問其故,答曰:“何氏之廬也”。魏武知之,即遣還外。注釋:(1)若:好像。奇愛:十分喜愛。(2)以:把。乃:于是。(3)欲:想,希望。知:明白。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_2聯(lián)系上下文,查字

5、典解釋文中的字,再理解詞句的意思。(1)何氏之廬也。廬:_(2)人問其故。故:_(3)即遣還外。遣還:_5. 閱讀理解。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為什么說“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文中原句回答)_2用自己的話寫出畫線句子的意思。_3下面停頓正確的一句是(  )A.則眼不看仔細 B.卻只漫浪誦讀C.記亦不能久也 D.眼口豈不到乎6. 課內(nèi)閱讀。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薰以桂椒,()以珠玉,飾以玫瑰,()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

6、還其珠。1這則寓言的題目是“_”,作者是_。2在文中的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淖帧?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薰以桂椒薰:_飾以玫瑰   玫瑰:_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櫝:_4這則寓言故事帶給我們什么啟示?_7. 課外類文閱讀。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弊釉唬骸叭诵校赜形?guī)熝??!保ㄗ⑨專┴瑁好曰?,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殆:疑惑。1“故”字在詞典中的解釋有:故意,有意;緣故,原因;原來的,從前的,舊的。“溫故而知新”中的“故”應(yīng)選第_種意思。2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溫故而知新。_(2)學(xué)而不思則罔。_3對“三人行,必有我?guī)?/p>

7、焉”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多選)A.三個人一起走路,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xué)習(xí)的地方。B.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學(xué)習(xí)的人在。C.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多向他人虛心學(xué)習(xí)。8. 古文閱讀。人生小幼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二十之外,所誦經(jīng)書,一月廢置,便至荒蕪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猶當晚學(xué),不可自棄。(注釋)節(jié)選自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篇,題目為編者自擬。專利:專注集中。已:同“以”。表示時間、方位等界限。靈光殿賦:即東漢辭賦家王延壽創(chuàng)作的一篇賦??矇埃豪ьD

8、,不得志。1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合適的解釋。(1)固須早教,勿失機也(_)A堅固的 B一定C堅決地  D同“故”,因此(2)十年一理,猶不遺忘(_)A溫習(xí),復(fù)習(xí)  B道理,義理C治理,管理  D理睬,理會2說說下列解釋對應(yīng)文中的哪個句子。但是,人難免會有困頓的時候,即使在青少年時失去了求學(xué)的機會,也應(yīng)該在晚年時抓緊時間學(xué)習(xí),不可以自暴自棄。_3七歲時學(xué)習(xí)和二十歲以后學(xué)習(xí),會有什么不同?請用原文作答。作者寫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是為了說明什么?(1)七歲時:_(2)二十歲以后:_(3)說明:_4下面對作者觀點概括最準確、最全面的一項是()A.要在年輕時抓緊一切時間學(xué)習(xí)。B.

9、少年時是學(xué)習(xí)的最佳時機。C.如果年少時學(xué)習(xí)被耽誤了,到年老時也無法補救了。D.學(xué)習(xí)的正確態(tài)度是:年少勿失良機,年老不可放棄。9.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題。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惟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1對下列加點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兒競走取之(跑)B.唯戎不動(只有)C.人問之(它,指“道邊的李子”)D.取之信然(的確如此)2“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钡囊馑际鞘裁矗縚3“人問之”,你認為別人問王戎的會是什么問題呢?_4這個故事給你怎樣的啟示?_5文中王戎從道邊李樹多子推

10、斷出這個李子樹上結(jié)的果子是苦的,你在生活中觀察過什么現(xiàn)象?又得出了什么推理?_10. 課內(nèi)閱讀。古人談讀書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  不敢以一得自足  如何伯之觀海  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_。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國藩1請將原文中缺失的句子填寫到下方的橫線上。2給短文空白的地方加上標點。3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蓋:(_)   窺:(_)士人:(_)  下流:(_)4下列選項中,與“河伯之觀?!钡?/p>

11、“之”用法一致的是(  )。A.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C.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5結(jié)合選文,請你談一談為何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_11. 閱讀短文,根據(jù)要求完成下面各題。齊心抗疫己亥末,荊楚初有疾,人蔑之。庚子春,染者劇增,溢至九州,人皆惶恐。此疾曰新冠,或因愚人以鳥獸蛇蟲為上肴,濫食,終致疫至。京師得訊,頒令戰(zhàn)疫,封三鎮(zhèn)之城,召九州之醫(yī)。子離高堂,母別稚子。臨別無他言,唯曰:國有召,召必前,前必勝。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吾輩必不辱使命也。嗟夫!世間無天降之英雄,唯挺身之凡人耳。數(shù)萬

12、白衣醫(yī)者聚至荊楚重地,共議疫,同抗之。然毒流之廣,實非幾日所控。于是乎,急建火神、雷神二院,誓十日成。世間諸國多以為妄語,或曰:是言兒戲乎?遂萬余巧匠夜以繼日,身不反顧。未十日,立。舉世驚。世間諸國嘆曰:奇跡也!然國人笑曰:常事爾,吾輩乃龍之后也,何奇之有哉?今抗疫逆行者以救國為己任,醫(yī)無懼,警無畏,民齊心。舉國上下,眾志成城。經(jīng)數(shù)月,云銷雨霽(jì),彩徹區(qū)明。春風(fēng)十里又拂綠神州大地,膏(go)壤沃野再沐浴黎明朝陽。(注釋)荊楚:是指古域包括現(xiàn)今湖北全域及其周圍,現(xiàn)指湖北省。蔑:這里是輕視的意思?;蛞颍夯蛟S因為。肴:做熟的魚肉等。嗟夫:表示感嘆。 唯:只是。耳:罷了,只不過的意思。

13、妄語:虛妄不實的話、謊言;說假話。立:指建立起來。舉世:全世界。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意思是:雨過天晴,虹消云散,陽光朗煦。膏壤:指肥沃的土地。1下句朗讀的正確停頓是(   )A.或因愚人以鳥獸蛇蟲為上肴B.或因愚人以鳥獸蛇蟲為上肴C.或因愚人以鳥獸蛇蟲為上肴2結(jié)合上下文,借助注釋,寫出下面句子的大意。(1)未十日,立。舉世驚。世間諸國嘆曰:奇跡也!_(2)醫(yī)無懼,警無畏,民齊心。_3文中第自然段劃橫線的句子“世間無天降之英雄,唯挺身之凡人耳”,陳述了英雄與凡人的關(guān)系。寫出你對這句話的理解。_12. 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

14、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1這則寓言名叫_,選自_作者是_時期_家_。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的意思。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  _物莫能陷也      _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_其人弗能應(yīng)也    _13. 課內(nèi)閱讀我最棒。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

15、,不可同世而立。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吾盾之堅(_) 吾矛之利(_) 或曰(_) 弗能應(yīng)也(_)2那個人采用了什么辦法讓楚人啞口無言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_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_14. 閱讀理解。 愚公移山(有刪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A.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