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語文版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易考題_第1頁
小學六年級語文版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易考題_第2頁
小學六年級語文版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易考題_第3頁
小學六年級語文版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易考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六年級語文版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易考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理解。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碧幨啃Χ恢?。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辈豢筛囊?。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1)好書畫 _ (2)一日曝書畫 _(3)處士笑而然之 _ (4)古人云   _2下列句子中,括號里補充的省略成分有誤的是(   )A.

2、(杜處士)所寶以百數(shù)。 B.(杜處士)尤所愛。C.(牧童)拊掌大笑。 D.(杜處士)不可改也。3在解釋正確的句子后打“”。(1)“所寶以百數(shù)”意思是“他所珍藏的書畫有幾百種”。 (   )(2)“今乃掉尾而斗”意思是“今天調(diào)換了尾巴打斗”。 (   )(3)“處士笑而然之”意思是“處士笑笑,覺得他說得對”。 (   )4文中牧童和處士“笑”的方式不一樣,請找出來寫在下面,想一想:這“笑”體現(xiàn)了兩人什么樣的性格特點?牧童:_   性格特點

3、:_處士:_   性格特點:_5這篇短文蘊含了什么道理?請用“_”在文中畫出來。2. 文言文閱讀。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薛譚學謳于秦青(_)  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_)餞行于郊衢 (_)   聲振林木,響遏行云(_)2翻譯: 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譯文:_3這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答:_4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么?_3. 快樂閱讀。精衛(wèi)填海又北二百里

4、,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注釋)發(fā)鳩:古代傳說中的山名。柘(zhè)木:柘樹;桑樹。文:同“紋”,花紋。自詨(xiào):呼喚自己的名字。堙(yn):填塞。1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溺_ 故_ 銜_ 之_2女娃死后為什么叫精衛(wèi)?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_3請你簡單評價一下精衛(wèi)的行為。_4. 閱讀嗟來之食,完成習題。嗟來之食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

5、,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闭远Y記·檀弓下注:黔敖:春秋時齊國一富翁。蒙袂輯屨:用衣袖蒙著臉,拖著疲憊不穩(wěn)的腳步。貿(mào)貿(mào)然:眼不明亮而莽撞前行的樣子。奉:捧。從而謝:黔敖追上去表示道歉。曾子:孔子學生,名參,字子輿,春秋末魯國人。微與:小事情啊!微,細小。與,句末語氣助詞。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1)黔敖為食于路 (_)  (2)以待餓者而食之 (_)(3)嗟!來食 (_)  (4)予唯不食嗟來之食 (_)(4

6、)以至于斯也 (_)  (6)可去 (_)(7)其謝也 (_)2翻譯下列句子。(1)嗟!來食!_(2)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_(3)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_3這個故事在哪篇文章中被作為論據(jù)使用?用來證明什么?_4你對曾子的話如何理解?_5.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孟母三遷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ng)氏守節(jié)。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撲倒)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崩^而遷于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歷每月初一日)望,

7、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彼炀佑诖?。1解釋加點詞語。昔孟子少時(_) 乃去 (_)繼而遷于學宮之旁 (_) 遂居于此(_)2指出下列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A.居住之所近于墓。 B.遂居于此。C.或重于太山,或輕于鴻毛。 D.繼而遷于學宮之旁。3翻譯下列句子。此非所以居子也 譯文:_每月朔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 譯文:_4根據(jù)你對文章的理解,談談你從中悟出的道理。_6.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蜀鄙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

8、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备徽咴唬骸拔峤棠陙碛I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釋:蜀:四川。鄙:邊遠的地方。恃:憑借。買舟:租船。越:到了。顧:難道。1解釋加點字的含義。(1)吾欲之南海(_)A相當手“的”   B往,到去。 C代指他(2)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_)A欲望,欲念。   B喜歡,愛好。   C想要,希望2請把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_3作者

9、分別舉“富者”和“貧者”的例子,采用的是_的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是為了說明人之為學,關鍵在于_。7. 文言文閱讀。父善游有過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  (注釋)方引:正帶著,牽著。方,正在  任:對待。悖:違反1寫出下列各句中“故”的意思。(1)故人西辭黃鶴樓:  (2)溫故而知新:  (3)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4)人問其故:  2翻譯下列句子:

10、0;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_3文中的人認為“父親擅長游泳,嬰兒自然也就擅長游泳”,中國還有一句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請談談你對這兩種說法的認識。_8. 閱讀理解。宋有狙公者,愛狙,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于己也。先誑之日:“與若芋,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俄而日:“與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注)充:滿足。匱:缺乏,不足。誑(kuáng):欺騙,迷惑。茅(xù):櫟實。1在古漢語常用字典中,“損”字的義項如下:減少 損害 喪失?!皳p其家口”中損”,應選的一項是

11、(填序號)(_)。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宋有狙公者  者:_ (2)狙亦得公之心  得:_(3)俄而匱焉  而:_ (4)恐眾狙之不馴于己也  之:_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與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_4出自選段的一個成語是什么?有什么寓意?_9. 文言文閱讀。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選自韓非子(注釋)鄭:春秋時代的鄭國。欲:將要,想要。履(l):鞋子。先:首先,事先

12、。度(duó):測量,衡量。而:表順承的連詞,意為然后。置:安放,擱。坐:通假字,通“座”,座位。至:等到。之:到去,往。操:拿、帶。乃:然后,才。持:拿、帶。度(dù):量好的尺碼。及:等到。反:通假字,通“返”,返回。罷:本義結(jié)束,這里引申為散了。以:用。寧(nìng):副詞。寧可,寧愿。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1)鄭人有欲買履者  _ (2)置之其坐  _  (3)先自度其足   _   (4)吾忘持度  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

13、面的句子。(1)至之市,而忘操之。_(2)寧信度,無自信也。_3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什么啟示?_10. 文言文閱讀。鐵杵磨針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卑仔ζ渥?。老媼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注釋)媼(o):年老的婦女。感:被感動。卒:完成。1解釋文中帶點的字。方:_欲:_2請你說說“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這句話的意思。_3讀了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示?_11. 閱讀下文,完成練習。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無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將上太行,以驥與牛駕,子將誰策?”耕柱子曰:“將策驥也。”墨子曰:“何故策驥

14、也?”耕柱子曰 :“驥足以策?!?#160;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之?!备游颉W⑨層和ā坝狻?,超過,勝過。驥:好馬。誰策:即“策誰”,趕哪一種(指驥或牛)。1解釋文中的加點詞語: 何故策驥(_)2下列“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之?!币痪涞姆g正確的一項是(  )A.我也認為你是值得鞭策的 B.我也是給了你足夠的鞭策C.我也是把你當作好馬的腳 D.我也認為你足夠成為好馬3我無愈于人乎?”從耕柱子的語氣中可以看出他_的態(tài)度。4“耕柱子悟”,下列對“悟”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他明白了自己就是被“策”

15、的鞭 B.他領悟到自己應不斷努力進步C.他知道了自己確實不如別人優(yōu)秀 D.他明白了墨子對自己抱有希望。12. 文言文閱讀。楚人學舟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于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遽謝舟師,椎鼓速進,亟犯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然則以今日之危者,豈非前日之幸乎?(注)楚:楚國(古國名)。折:掉頭。旋:轉(zhuǎn)彎椎:用椎敲,古代作戰(zhàn),前進時以擊鼓為號。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楚人有習操舟者:_   _始折旋疾徐:_   _遽謝舟師:_

16、0;  _2翻譯下列句子遂以為盡操舟之術。_椎鼓速進。_3本文告訴人們的道理是:_13.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使弈秋誨二人弈_    思援弓繳而射之_為是其智弗若與_    非然也_2翻譯: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_3本文通過學弈這件小事,作者意在說明一個什么道理?_14. 課內(nèi)閱讀。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辨R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選文選自哪篇文言文,把文題工整、規(guī)范地寫在田字格內(nèi),注意筆畫的變化。2選擇加點字詞的正確讀音或解釋,填上序號。(1)湯湯乎若流水。(_) Atn  Bshn(2)伯牙破琴絕弦。(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